21古诗两首
21古诗两首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李白)。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朗读基调:高昂、气势恢宏,语气豪迈,语调上扬。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苏轼)。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中呈现的不同的湖光山色。
朗读语调:柔美昂扬,语气温和陶醉,语调上扬。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早发白帝城杨万里李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李白)。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朗读基调:高昂、气势恢宏,语气豪迈,语调上扬。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苏轼)。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中呈现的不同的湖光山色。
朗读语调:柔美昂扬,语气温和陶醉,语调上扬。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早发白帝城杨万里李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李白)。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朗读基调:高昂、气势恢宏,语气豪迈,语调上扬。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苏轼)。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中呈现的不同的湖光山色。
朗读语调:柔美昂扬,语气温和陶醉,语调上扬。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早发白帝城杨万里李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1 古诗两首
21 古诗两首
【基础须知】
我会解词语
至此回(zhì cǐ huí):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日边(rì biān):天边。
空蒙(kōng méng):迷茫缥缈的样子。
总相宜(zǒng xiāng yí):总是很合适。
【重点梳理】
“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是指作者乘的船还是看到的船?
我认为李白写的是看见的船而不是自己乘的船。
因为诗中先写山再写江,由江及岸、由岸及远方的太阳,比较符合人的观察习惯。
如果将孤帆理解为诗人自己乘的船,那本诗的节奏上将出现太大的跳跃,突然由景及人,就会头重脚轻,极不自然。
【难点再现】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西湖的美景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是从三方面描写的:①晴天时西湖的明朗之美;②雨后西湖的迷蒙之美;③从整体上把西湖在任何情况下都美丽动人的形象送到了人们面前。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山河的无限赞美之情。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21课古诗三首诗意
21课古诗三首诗意
1. 《山居秋暝》诗意: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2. 《枫桥夜泊》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3. 《长相思》诗意: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
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 比西子(娇 艳、迷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代诗人 李白
独坐敬亭山
唐代诗人 李白
赠汪伦
唐代诗人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朗月行
唐代诗人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代诗人 李白
一叶孤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
(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后两句诗的意思: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 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正乘风破浪 从日边驶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整首诗的意思: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成 为两山,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流到这里 突然回旋澎湃,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耸立,一会儿出现, 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正乘风破 浪从日边驶来。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水光潋滟晴方好,
注释: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晴:晴朗。 方好:正好
诗意:水上波光粼粼,晴天西湖的景色多么美好.
理诗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望天门山】原文: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三年级上册21《 古诗两首》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祖国风光 的古诗,读给大家听。
水 光 潋 滟
山 色 空 蒙
晴天西湖
雨天西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Hale Waihona Puke 一、二句意思:水波荡漾的晴 天,景色真好 ,烟雨迷茫的雨天景 色更加奇特。 三、四句意思:如果把西湖比作 西施,无论是淡扫娥眉,还是浓妆艳 抹,都是那么合适。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二句意思:波涛汹涌的 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碧绿的 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在这里激 起回旋。 三、四句意思:两岸的青山相 互对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 闪不见。一只小船正乘风破浪,从 日边驶来。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 。北宋中 期的文坛领袖,文 学巨匠,唐宋八大 家之一。其诗题材 广阔,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 独具风格。
21课 古诗两首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天门山
楚江
李白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至此回: 至:到; 此:这儿,这里; 回:旋转。 指(江水)流到这里打回旋。 孤帆: 帆:船上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代指船。 孤:单独、一个。 孤帆指一只小船。
饮|湖上|初晴|后|雨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雾气迷茫的样子。 方好:正好。 亦: 也。 欲: 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 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相宜:合适。
三年级语文上册21_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诗人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前两句诗的意思: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成为两 山,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流到这里突然 回旋澎湃,向北流去。 1、断、开,这两个动词描绘出江水的 声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回旋湍流而激荡, 气势不可阻挡。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
相:互相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碧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之章《咏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 的感情。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 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最伟大 的诗人之一。号青莲居士。四川绵 州昌隆人。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 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他一 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 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 千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 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 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 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 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的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1 《古诗两首》课件
课件PPT
课文详解
朗读指导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按“二二二一”的节奏朗读。 前两句语气豪迈,后两句语气稍柔和。
课件PPT
课文详解
朗读指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按“二二一 二”的节奏朗读。语气柔美,感情饱 满,读出对西湖的热爱。
课件PPT
课文详解
品词析句
“碧水东流至此回”。这里的“回” 字有什么作用? 一个“回”字, 把江水翻滚抛掷、 变化无穷的境界全 表现出来了,更好 地借水势衬出山的 奇险。
课件PPT
课文详解
品词析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 奇。”这里的“好”和“奇”字有好 处? “好”和“奇”分别写出了诗人对 西湖美景的赞美,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 景的诗人眼中,西 湖的晴姿雨态都是 美好奇妙的。
组词:帆船 帆布 一帆风顺
课件PPT
字词乐园
多音字
片
piān(相片儿) piàn (片面)
课件PPT
字词乐园
多音字
中
zhōng (中央) zhòng (中奖)
课件PPT
字词乐园
词语释义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造句:这儿湖光潋滟,十分迷人。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造句:雨中的山色很空蒙,别有一番韵味。 淡妆浓抹: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 扮。 造句:参加宴会的贵夫人们淡妆浓抹,各 有风韵。
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主要作 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等。
课件PPT
预习检查
三年级语文上册21_古诗两首
苏堤春晓
欣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小资料袋: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 此回”的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 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 儿突然转了个湾,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资料袋: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 边来”的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 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 悠驶来。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宋]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 家、散文家、诗人、词人。他与 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 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 “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 植)齐名。他家三口人都被评为 唐宋八大家。苏轼的作品有《东 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自测检验
1.天门山在什么地方?者是唐朝浪漫主义诗 人李白,你能背出李白的其他诗吗?
课前预习 21 古诗两首
21、古诗两首
课前预习:
一、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三遍,读正确、读流利。
二、读课文,观插图,看注释,说说每首诗的意思,然后填空,再读读。
1、《望天门山》:浩浩荡荡的撞开奔流东去,
的长江水流过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
两岸的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乘风破浪,从奔驰而来。
2、《饮湖上初晴后雨》:天气,西湖水在阳光照耀下,
十分美丽,,西湖周边的群山,非常奇妙。
把西湖比做,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雾,景色都
三、读读诗句,想想画面,说说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景色。
1、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仿佛看到的景色: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仿佛看到的景色:
四、这两首诗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两首古诗相同的特点是。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1、古诗两首》PPT课件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碧
2、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 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
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 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 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 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 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 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苏轼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 其为“苏东坡”。北 宋著名文学家、书画 家、诗人,“唐宋八 大家”之一。其诗题 材广阔,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独
具风格。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在西湖上饮酒。
诗人在西湖上游宴饮酒,起初 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前两句诗的意思: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成为两 山,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流到这里突然 回旋澎湃,向北流去。
1、断、开,这两个动词描绘出江水 的声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回旋湍流而激 荡,气势不可阻挡。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
相:互相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耸立,一会儿出现, 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正乘风破 浪从日边驶来。
这首诗描 写了雄伟的 长江,有一
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 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 感情。
望庐山瀑布
唐代诗人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独坐敬亭山
唐代诗人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小学语文第三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779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1、古诗两首
塘下镇中心小学 曹海棠
注释
(1)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 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 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 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 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楚江:长江
李白(701-762)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他一生写了大 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 的诗篇,他的诗歌色 彩瑰丽,大胆想象, 被称为"诗仙"。
望:往远处看。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 描绘的是远望所见的天门山壮美景色。
返回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查字典并参照课本的注释理解词意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 开:撞开。
问题:天门的“中断”和楚江的“开”有什么联系?
分析: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
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
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东梁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最新
根据《望天门山》这首诗意, 参考书上的插图,你也用彩笔画一 幅图。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祖国风光 的古诗,读给大家听。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将进酒(节选)
1. 2. 3. 4.
了解诗人明题意。 解词连句知大意。 展开想象悟诗意。 朗读背诵抒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lià n yà n yì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zhuānɡ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上饮酒游览, 适逢天气由晴转雨,诗人便饱览了两种 截然不同的风光。
2.解词连句知大意。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雾气迷茫的样子。 方好:正好。 亦: 也。 欲: 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 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相宜:合适。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 开:撞开。 问题:天门的“中断”和楚江的“开”有什么联系? 分析: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 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 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东梁 山和西梁山)。这句衬托出楚江水的汹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进小学2013年秋期_三年级语文科教学设计教学单元第六单元总课时8 设计者杨冬梅执教者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
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地阅读过程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内容21、古诗两首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①认识“亦、妆”2个字。
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基础教案自主修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望天门山》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①学生初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课件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课件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⑤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第二课时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
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②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liànyàn空蒙kōngméng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相宜xiāngyí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①朗读交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
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
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五、指导书写、默写诗句。
板书设计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青山:中断、出西湖山水晴——方好碧水:开、回孤帆:日边来(比西子)总相宜(美)雨——亦奇(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作业设计1、熟读并背诵2、抄写教学后记教学内容22、富饶的西沙群岛学情分析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
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难点理解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教学准备课件基础教案自主修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课件:向同学们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
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默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
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①海水都有哪些颜色?②设问: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
③准确理解:五光十色:这里指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鲜艳明亮。
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3)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4)说话训练。
找学生指图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
(5)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3自然段:(1)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明确:珊瑚、海参、大龙虾(2)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3)朗读第3自然段。
①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②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明确:数量、种类(2)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
(4)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明确:第三句(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6)指导感情朗读。
3.学习第5自然段。
(1)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提纲: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三、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拣不完”、“庞大”、“有趣”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和段意。
应注意:语句精炼、要点全面。
4.学习第6自然段。
(1)用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纲自学第6自然段:自学提纲:第6自然段第二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话都是围绕第_________句话“_________”来写的。
并说明理由。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几句话的思路:“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从而弄清全段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通过2~6自然段的学习,你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能具体地说一说吗?6.感情朗读2~6自然段。
7.学习第7自然段。
(1)指读后提问: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怎样?更加……更加……(2)齐读三、总结1.启发学生明确这节课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再次质疑问难。
四、感情朗读全文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第四自然段二、字词学习1.刺(cì)(左边中间不要多一横);拣(jiǎn)(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饶(ráo)(右上角不要多一点)。
2.其他生字写法。
3.带拼音抄写生字词。
(三)作文训练学习第6自然段叙述的顺序,写一段话。
介绍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选出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四)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完成《实践园地》本课作业教学后记阅读教学时能抓住描写西沙群岛的重点语句,启发学生品词析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并初步运用分段方法,进行分段的训练。
例如: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如此美妙神奇。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说话训练,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内容23、美丽的小兴安岭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是不相同的,我们就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基础教案自主修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启发谈话,借助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
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脉,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
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组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交流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