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人教版教学论文)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在介绍了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让课堂更生动,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在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互动和合作、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创新课堂形式等方法和举措。
在总结了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的重要性,强调了启发学生学习潜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生动、激发学生兴趣、互动、合作、教学方法、多媒体设备、创新、启发学生学习潜力、教学效果。
1. 引言1.1 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通过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可以学习到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培养正确的写作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背诵、默写等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增强理解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参加语文课堂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语文表达能力。
只有在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生动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生动是每个语文老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设置有趣的游戏、谜题和小组竞赛等。
注重互动和合作也是提升课堂生动性的有效途径,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合作完成任务,通过互动尝试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
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也是关键。
老师可以结合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方式,灵活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教学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和收获。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也是提升课堂生动性的有效手段,老师可以借助PPT、视频等工具,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文
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让语文课堂更加富有活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试着从美学的角度,通过论述艺术真实、美学熏陶、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新课标所提出的精神“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观点已深入人心,但在现实教学中,受一些负面影响,不免还存在着“实”有余而“活”不足的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具体到语文课堂而言,我认为需要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一、让学生对文本有真实的领悟从美学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一个审美沟通的过程。
审美沟通通常分沟通前、沟通、沟通后三个阶段,而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直接接触为主的阶段,当属沟通阶段。
对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
由此可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候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捆扎,而把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课文中去,并同课文产生共鸣。
教《二泉映月》时,我放了一段录像,演员声情并茂,催人泪下,可是学生却窃笑不已,甚至说表演“神经质”,该怪学生觉悟不高还是课文离学生太远?静下来想一想,什么也不该怪,怪只怪我们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真”研究不够,把握不够。
语文教学中的“真”既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也不是模仿和再现生活的真实,而是主观性和假定性统一的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就其在个体身上的实现过程而言,表现为创作主体真实→作品本体真实→鉴赏主体真实这样一个完整的动态序列,缺一环节,艺术真实就不能现实地存在。
基于上述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b、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c、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
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摘要】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活力和吸引力,是语文学科特性所决定的,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
让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活气息,更贴近时代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激活语文课堂,就要紧紧抓住“教材、教师、学生”三个课堂教学要素,也是深化语文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激活【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4-02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话题。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
他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上活了。
”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常常听到有学生抱怨上语文课沉闷、没意思。
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课堂教学不“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材、学生、教师入手。
一、“激活”教材,让教材联通生活,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
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长期偏重于课本知识,偏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忽略了其人文性。
学语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
就是说,语文教学要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要使学生既掌握语言文字,又受到思想、情感、文化的熏陶。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调整备课的内容,在对教材合理的挖掘中寻找其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提升教材文本的生活气息,把死的教材变成“活”的知识,实现生活化。
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兴开放式教学之风,要“打开”课本,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大课堂,纳课内课外于一体,熔学校、社会于一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成长成才、培养文学情操的关键环节。
有时候语文课堂可能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学生们缺乏兴趣和动力。
所以,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了每一位语文老师所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要注重师生互动。
语文是一门需要沟通和交流的学科,而互动是促进学生参与和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从而增强课堂的活力。
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要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
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老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前预习、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入多媒体资料等方式,营造轻松活泼、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
老师的言行举止也是营造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要做到和蔼可亲、充满激情,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生命力和魅力。
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要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通常是由老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小品表演、阅读分享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要注重文学情感的体验和熏陶。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文字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情感的体验。
通过诗词歌赋的朗诵、名篇古文的品读、作文写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情感的熏陶,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生命力。
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文学情感的体验和熏陶。
同时也需要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论文: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
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平台。
近年来,语文课堂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生命力不足的现象,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效果不够理想。
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整合不同文体,让学生了解古代的文学作品并加以分析,让学生在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的同时也理解其中所隐藏的哲学思想,让学生在不断地钻研中激起自己的学习热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语文竞赛、开展朗诵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收获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加深对情感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交融中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体验,进行情感的引导,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中感受到生命力的存在。
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师要提升课堂的互动性。
互动是教学的灵魂,也是语文课堂中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后,与学生展开深入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展现自己的见解,也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启发。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词语的造句、古诗的背诵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师要注重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当今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读音、图片、视频等资源融入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语文课堂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平台。
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许多语文课堂在面对新的挑战时显得有些呆滞和乏味,怎样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紧迫课题。
本文将就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进行探讨。
一、重视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课堂在传授知识的更应该注重师生互动。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在进行教学内容讲解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排演剧情等形式,让学生们充分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师生互动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会思考,提高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语文课堂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是激发语文课堂生命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室布置、教学工具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引入,都可以为语文课堂增添活力。
举办一些有益的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作文大赛、朗读比赛等,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增强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修养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艺术感染力,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语文课堂要想焕发生命活力,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语言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也是提升语文课堂活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让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古诗词、名篇名句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乐园。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舞台。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写作课、朗读课,进行作文指导、口语表达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感悟文化的重要场所,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我看来,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课文“活”起来。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偏向于灌输知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很难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我们应该尝试从多种形式呈现课文,让课文“活”起来。
可以通过表演、朗读、音乐、视频等形式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课文的生命力,激发情感共鸣。
让学生参与引导他们在课文中发现美、寻找真理、体验情感,这样才能让课文真正变成他们的词语,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风写作、话剧表演等活动,让语文课堂不再只是枯燥的课文操练,而是真正的语文实践场所。
侧重学生参与。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活力。
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注重批判思维的培养。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应该注重批判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分析、批判、评价,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和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他们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世界、理解文化,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需要多方面着手,让课文“活”起来,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侧重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情感、思维、语言的熔炉,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语文课焕发生机与活力论文:打破传统,让语文课焕发生机与活力
语文课焕发生机与活力论文:打破传统,让语文课焕发生机与活力在教学观念上存在着将语文仅仅当作知识来教而不是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观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
由此来看,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努力建设充满生机而富有活力的课程”。
那么如何打破传统,使语文课焕发生机与活力呢?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让教材充满生机与活力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课本既不会说话也不会动,只是纸质的教科书而已。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简笔画等,想方设法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起来;还可以利用幻灯机、投影器、录音机或多媒体等电教器材,让教学内容有声有色,变得“生动”起来。
如在教《苏州园林》这一说明文时,考虑到说明文是着重给人知识的一种文体,没有记叙文中的丰富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于是,我把学生带进多媒体教室中,先给学生播放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领略苏州园林的美,接着利用大屏幕放映苏州园林中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鱼戏莲叶间”“各种花树及古老的藤萝”“花墙和廊子”等一幅幅图画,当时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兴致很高,教与学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旺盛的求知欲,开启智力,培养创新能力。
另外,教育心理学上有这样一条规律,靠“听觉”理解教材,不如从“视觉”上理解得迅速、清楚;而从“视觉”获取的知识,又不如“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共同活动得来的知识准确持久。
不难想象,既然多种感官同时使用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现实多彩的环境、绘声绘色的语言、即时的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尽可能地让学生教、学、做合一,看、听、说、做、想同时进行,使得对所学知识留下长效的不忘的印象。
二、培养兴趣,唤起自信,让学生充满生机与活力兴趣是一个人坚持不懈地完成某项任务的动力,也是最好的学习与思维的动因。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品格、塑造人格等的重要场所,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对语文课程普遍缺乏兴趣,语文课堂也显得有些枯燥和乏味。
所以怎样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了每个语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课堂生命活力的主要来源,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1.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增加一些寓教于乐的内容,如诗词歌赋朗诵、古代文学名著的改编故事、名人轶事、寓言故事等,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分组合作探讨问题、小组互动角色扮演、以及多媒体教学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到不同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3. 班级文化建设和语文课外拓展。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如语文节目、文学茶话会等,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增强课堂互动,让语文课堂更具生命活力增强课堂互动是激活语文课堂生命活力的关键点。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1. 积极的课堂氛围营造。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提出问题,敢于交流讨论。
2. 多元化的思维互动。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与学生开展一些思维互动的活动,如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分组展开辩论、进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自我成长。
3.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演讲比赛、作品展示等,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主动投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语文课堂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文化、培养语言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
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堂并不感兴趣,甚至存在着厌倦和抵触情绪。
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其中。
语文课堂应该鼓励学生参与互动。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活力。
语文课堂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课业成绩,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安排一些文学创作、朗诵比赛、文学赏析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故事讲解、情景模拟等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性,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文章字数已达到2000字】。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1. 引言1.1 小学语文课堂现状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呆板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是简单传授知识,缺乏与学生互动,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固化,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单调,缺乏活力和趣味,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作文和朗读能力较差,缺乏实践机会和练习环境,影响了他们的语文水平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更多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提升师生互动、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注重学生参与和表现、加强学生作文和朗读练习、培养学生语文爱好和自信心,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活力,带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水平。
【2000字】1.2 重视语文课堂活力的重要性语文课堂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许多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单调乏味、缺乏活力的情况,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了枯燥乏味的印象,导致了学习兴趣的下降和学习效果的不佳。
我们需要重视语文课堂活力的重要性。
活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活力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只有在活力满满的课堂上,学生才会享受学习、敢于表达、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品质。
重视语文课堂活力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在活力十足的课堂上,老师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成长。
学生也可以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获得更多启发和帮助。
重视语文课堂活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之路,带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水平。
【2000字】2. 正文2.1 提升师生互动的方式一、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适当的笑话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我很庆幸,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一堂堂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
我以为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要给学生一个轻松、自由、开放、活泼、创新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戏的氛围怎样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是教师教书,学生学习的场所,创设怎样的教学课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创设“情感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充满热情地去学习?记得,教育学者顾泠沅曾在报告中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
”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我注重把学生带入课文中所描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让他们仔细品味,受到熏陶和感染。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每篇教学的开始,我都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我”,从而引领孩子们度过那“激情燃烧的”课堂,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首先以腾格尔的一首《我的天堂》导入,让学生产生疑问:腾格尔所指的天堂在哪里?为什么称之为天堂?学生在音乐中想像了草原的风光,我便自然地提出“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1. 引言1.1 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可以说是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显得比较枯燥,缺乏活力,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也逐渐减弱。
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课本和讲解来进行教学,缺乏足够的教学创新和互动。
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问题,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抑制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广泛,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重振小学语文课堂,让其焕发活力,不仅是教师们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是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
只有从现状出发,深入分析问题所在,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让小学语文教育更加精彩和有趣。
【字数:215】1.2 重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重要场所,其重振不仅关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振小学语文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重振小学语文课堂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在前讲,学生在后听,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
而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活动,可以打破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氛围。
重振小学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我们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视,重振小学语文课堂,让其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学生在这里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2. 正文2.1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师是小学语文课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他们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的关键之一。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
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方法和策略来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利用电子教具、动画和影音资料等,可以直观地呈现语文知识和故事情节,使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来展示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的内涵。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同时提高语文能力。
将单词和句子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抽取并用正确的语法组织成完整的句子,或者利用电子设备设计互动式的语言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词语搭配、诗句填空等练习,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名著摘录以及相关练习册等,供学生自主选择。
可以设置“每周一读”活动,鼓励学生自选一本书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课堂互动也是让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焕发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活跃起来。
教师可以针对课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也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老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通过积极、鼓励的指导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也要进行专业的教学准备,保持对语文知识的更新和扩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需要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结合。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游戏化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课堂互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愉快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更好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人教版教学论文)[摘要] 语文教育的三大特点,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因此,必须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看作是语文课堂的基本任务,用感情带动课堂,用兴趣激活课堂,把听说读写思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让精彩分呈的语文课堂焕发师生个性和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兴趣感情课堂按照新课标的解说,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
人文性主要凸现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与价值取向。
实践性是实现课程理念转变的突出特点,实践的内容和对象,不只限于教材,还包含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在内的自主亲历探索与创新,注重听说读写思能力的综合训练等。
民族性则包含了汉字的书写、语法结构、思想文化、表述形式等特点。
语文教育的三大特点,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因此,必须把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看作是语文课堂的基本任务,把听说读写思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让精彩分呈的语文课堂焕发师生个性和生命的活力呢?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效果怎样,直接关联教育工作的成败。
因此,改革传统的教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课题。
扬弃传统教法,创设活的课堂,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是一项极其复柞杂的综合工程。
近年来,人们从多方面探讨搞好这一工程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但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却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
很多高中生自尊心很强,对老师的提问即使心中答案,也不会像初中生那样积极举手发言,生怕答错了会招致老师和同学的讥讽而保持沉默,结果,语文课堂就成了毫无生气的一潭死水。
那么,如何才能让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焕发师生个性和生命的活力呢?一、“情”导课堂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创造,和其它艺术一样,语文教学艺术也正是通过教师把教学实践中感知的与教师对教学的情感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形象,并使学生从审美的直觉深入感受而达到领悟的过程。
教师凭借对教学艺术的构思,展示自己的投入情感,以此扣动学生心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或营造某种气氛,或引导学生进行一种思考,或激发学生的某种求知欲望,以实现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
对于高中生来说,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除了要从课本上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外,更想体验自己的情感。
语文教材不单是提供知识点,更多的是以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
作为教师,就必须创设一个独特的情感氛围,对文章中的情感要有独特的态度。
兴奋时便气满声高,气愤时便沉声怒气,紧张时便气短声促,平淡时便气缓声平,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思想感情中,让学生直接感知文中的情思,然后,再这种氛围中自然掌握文中的知识点。
我在讲授《道士塔》时,先将敦煌文物流失的数据一一介绍给学生,首先在学生心中激起一股愤懑和无限惋惜之情,然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学生能很快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对王道士愚昧而贪财饱含怨愤,对满清官员及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馈赠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机可乘掠夺我国国宝的行经充满谴责之情,也更能感受作者在痛苦中蕴藏着的强烈愤怒和尖锐批判。
人情与文情交融,情入文章,情入课堂,学生自我便领悟到了文章的主旨,无须教师空洞乏力的强调、灌输。
为了达到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使他们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提高语文能力,适应激烈竞争的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去调动他们的积极的情感,确切地讲,就是要求我们教师用真挚、热烈的爱去触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激情,去为他们创造一种和谐的心境,让他们自始自终充溢着高昂的学习激情,孜孜不倦地去求知识,追求美好的人生。
巴甫洛夫指出:“科学是需要人的毕生精力的”,“科学是需要人的高度紧张性和很大热情的”。
没有充沛的、深厚的热情,要坚持艰巨的学习是不可能的。
没有对知识的热爱,就不能苦战攻关,攀登科学高峰。
尤其阅读教学,由于学生学语文不是从零开始,对于每一篇课文,大都似乎明白,却又不甚了了,因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往往不如学习其他学科。
学生的语文技能只要有识字作基础,又可以通过社会活动的各种渠道自然习得,语文课的作用往往不如其他学科明显,因而学生主动阅读、自觉阅读的习惯就很差,甚至于语文课上也偷偷摸摸做其他学科作业。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去关爱学生,用炽热的爱的火焰去点燃学生阅读语文的激情。
作家写文章是源于生活,发诸真情,可以说,无情就不能成文章。
那么,学生阅读语文,当然也要带着激情去读。
对阅读没有感情,是学不好语文的。
语文教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用自己的满腔激情去沟通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使他们之间能够通过文章直接交流感情,产生共鸣。
那么阅读教学就能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也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得以实现。
二、“趣”激课堂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如果采用独霸课堂,一讲到底的方法,任凭教师口若悬河,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始终提不起精神来,这样想提高课堂效益,简直是天方夜谭。
要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质,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教学要达到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以毕,兴尤浓。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拨动学生求知的兴奋点。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位的工作,应当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事物、掌握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伴有一定的积极情绪,在生活中的意义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动力。
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愉快的去学习,就能取得成果。
因此,教师要根据所授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的精心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以疑激趣,以乐引趣,以境致趣,让学生产生渴望得到答案的心理,使学生想学、愿学、并且带着问题去学。
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趋向,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国古代诗词中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上好古代诗词鉴赏课,对实现这一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正如专家所言,“诗歌虽短小,但并不好教”,教得不好就味同嚼蜡,索然无味;教得好则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共鸣,从中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满足和美的陶冶。
基于此,我在古代诗词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几种激趣的方式。
1、以画激趣形趣,是教学中的直观形式所产生的一种审美趣味,它具有审美直观效应。
绘画,便是颇具“形趣性”的教学方式。
由于诗歌与绘画有很多相通之处,而且许多动人的古典诗歌是融诗情画意为一体的,因此教学古代诗词可以把画面作为突破口,通过讲解朗读诗句,调动生活积累,将其连缀深入意境,悉心感悟。
在这具体的描画中,学生不仅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所显示出来的审美感悟和再创能力也是令人惊讶的。
我在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时,要求学生根据诗中描述的山居之景、山居之人构思一幅图画,结果,有些学生的画面超出老师的想象美。
一位学生的画面上画了一幅特写镜头:半天挂着一弯新月,一棵树的叶上还带着水滴,山泉从树旁流过,蜿蜒流到远处的荷塘,塘中有一只小船,船上有个人正撑着船,塘边有一片竹林,竹林边有几个端者盆的少女。
通过这幅画面,可以看出学生是完全领悟了该诗的意境的,它仿佛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归来的女子们在竹林里开怀的笑声,小鱼船缓缓地穿过荷花婀娜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以诗作画给学生们提供了驰骋想象的机会,所以他们很感兴趣,有热情,也很投入。
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又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也强化了古诗教学的审美趣味性。
2、以字激趣意趣,是指教学中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作品“意趣”这一内蕴力,就可以催动学生产生最高境界的审美领悟效应。
好的诗,总有一些字,甚至全篇一个字,会成为诗中亮点,其精妙之处往往在于个别的字,抓着这些字,即可纲举目张。
讲活这些字,会使全篇鲜活而生动,会激活全诗的意趣,从而使学生产生美感效应。
如杜甫的《蜀相》中写景的两句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看起来是一般的写景句子,其实里面两个字跟境界关系最密切,就是“自”与“空”,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修饰,则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由此自然而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通过这样的分析,同学们很快进入了诗的意境,对诗歌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这样一来,教学是把字词训诂顺便夹带在审美过程中,学生不仅不会感到枯燥,反而觉得妙趣横生,并会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赞赏。
3、以疑激趣质疑解疑是启迪思维、深化审美的重要方法,用得好不仅会使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诗词的意趣会容易被激活,从而使学生产生心志上的审美愉悦。
如姜夔的《扬州慢》,在讲到“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时,我问:“废池、乔木怎会厌和言呢?是不是词人写错了?”在讲到“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时,我说:“月本来就是无声的,可经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启动了同学们的思维。
同学们经过思考明白,这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
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欢歌笑语声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
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这样,同学们就能领悟词人感时伤乱的情怀了。
教学古代诗词,激趣很重要,方法也不少,只要我们充分抓住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巧妙使用,就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形趣、情趣、意趣等不同的审美形态,就可以引导学生在丰富多采的古诗领域和审美空间快乐地翱翔。
就可以带领学生在由感受美、体念美,到领悟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轻松而快速地前进。
当然,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的方式还有很多。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感想敢说,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动起来,让智慧的灵光在互动中闪烁,让思想的火花在争辩中迸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才会在课堂教学中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