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一章第1-2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物理八年级上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课时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山东省青岛市六十三中学葛雪梅【教学分析】[名师说课]本节是学生在上一节学过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之后,再来了解一下我们自己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是“身边的物理”的思想。
这节课主要介绍了“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骨传导”及“双耳效应”,把声现象与人听声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人耳的构造,分析了人听声音的过程,引出了耳聋的原因及分类,使人们增强了对残疾人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想办法帮助耳聋的人,培养学生的爱心。
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为什么有的失聪的人带助听器能听到声音,有的却不能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亲身体会到“骨能传导声音”。
而后,引导学生讨论,利用这一原理想出很多帮助非神经性耳聋的人感知声音的办法。
然后教师介绍贝多芬耳聋后是如何感知乐曲的,通过贝多芬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印象。
最后带领学生学习“双耳效应”,课本上的双耳效应让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更紧密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人类听理声咅的过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冈川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和骨传导的原理难点:骨传导、双耳效应[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立体声收音机、音叉、耳塞、助听器学生用:铅笔、钢勺、耳塞[课时安排]共1课时【教学案例】[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声音的传导过程发声体振动T介质传播T鼓膜振动T听觉神经T大脑。
二、失聪的种类1、神经性耳聋2、非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三、骨传导四、双耳效应应用:立体声思维程序:提出问题一一猜想与假设一一设计实验一一进行实验一一分析论证一一得出结论附件1:导学提纲1 •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 )A 、 良好的耳朵 介质B 、 介质 物体振动C 、 物体振动 介质D 、 物体振动良好耳朵2•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 到人耳,再引起学生的鼓膜 ______________ 。
声音的传播和特征
第一章 声现象
注意事项:表头、单位、内容、数据、条件
2、声音的传播:
(3)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 。
(4)声速与介质有关。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速 小 数 据
(5)声速还与温度有关。
第一章 声现象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相关知识回顾
*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物体的振动 _____ , _____也停止;
03
第一章 声现象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一章 声现象
介质
medium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一章 声现象
声音的发生:
声音的传播: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Vibration)产生的 声带;鼓;蟋蟀-翅膀摩擦;树叶;蝉
第一章 声现象
2、声音的传播:
(2)声也是一种波,叫做声波(sound wave) 。
*
音色
01
由各个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音组成(复合式)声音的特征。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也不同。
02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能从声音上分辨出是谁在说话?这是声音的什么特征?
课堂小结
*
A
B
C
D
E
F
*
课堂小练习
*
STEP 01
STEP 02
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
课堂小练习
*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实验教案分享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实验教案分享。
一、实验目的1.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及传播方式2.掌握声音频率、振幅与声度的概念及关系3.了解人耳的听觉系统工作原理4.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二、实验器材及材料振荡器、扬声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电池、音叉、麦克风、示波器、直角三角木板、橡皮垫、轻吹瓶三、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第一部分:声音产生与传播实验一:振动的产生与传递1.取一个直角三角木板,在木板底部放上橡皮垫。
2.用木槌敲击木板便可以听到清晰的声音,观察可以发现金属棒振动时,木板也会振动。
3.将木板中部放置于静止的中心点,轻击正中央部分可以听到响亮的谐振声。
实验二:信号发生器产生声音1.打开信号发生器,将频率调至500Hz,用麦克风接收信号。
2.调节振幅,可以听到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响声。
实验三:扬声器发出声音1.取扬声器,用音频线将扬声器与信号发生器相连。
2.在信号发生器中,调整频率为1000Hz。
3.关闭声响发泄,扬声器便发出了声音。
实验四:轻吹瓶产生声音1.将纸质音频放在轻吹瓶口上,轻吹瓶底部,可听到清晰的声音。
2.将轻吹瓶放置在水中,轻轻拉动瓶口,可以听到声音的变化。
第二部分:人类的听觉与声音感知机制实验五:音叉产生声音1.将音叉放置于桌面上,在音叉尾部挂上轻铁丝。
2.振动音叉,用麦克风接收信号,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六:人耳对声音的感知1.先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的特点,包括波形,频率,振幅,声度等。
2.用耳机或者扬声器播放音频文件,观察人耳对不同声音的反应。
第三部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实验七: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1.取扬声器,在静止空气中进行实验。
播放同样频率的正弦波,调整音调。
2.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出现声音衰减和延迟的现象。
实验八:声音在水中的传播1.取一个透明的水桶,在水中放置扬声器。
播放同样频率的正弦波,观察波形。
2.调整频率,人耳可以明显听到声音发出的巨大差异。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
抢答竞赛,你准备好了吗?
耳朵传导 和 骨传导 两种 1.人们“听”声音的方式有 .人们“ 方式。 方式。 鼓膜 振动, 振动, 2.正常人听声音过程 声音传入外耳道 引起 正常人听声音过程:声音传入外耳道 正常人听声音过程 声音传入外耳道,引起 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 这种振动经过 听小骨 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 神经把信号传给 大脑 。 3.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我们便会听到“嗡嗡” .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我们便会听到“嗡嗡” 方式把声音传给大脑的; 声,那是通过 耳朵传导 方式把声音传给大脑的;如 把耳朵塞住,将振动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到前额、 把耳朵塞住,将振动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到前额、耳 后的骨头或牙齿上, 方式把声音传 后的骨头或牙齿上,则是通过 骨传导 给大脑的。 给大脑的。 4.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侧睡时,常常会感到自己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侧睡时, 的心脏在“突突”地跳动,这种“突突” 的心脏在“突突”地跳动,这种“突突”声是通过 什么方式传给人的大脑的? 答: 什么方式传给人的大脑的 主要通过骨传导 。 5.人们是通过 双耳 效应来感觉声源位置的。 效应来感觉声源位置的。 .
讨论: 讨论:
在以上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在以上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4、骨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 声音通过头骨、 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形成听觉
贝多芬
做做想想
骨传导过程
声音的产生(振动) 声音的产生(振动)
耳朵传导过程
声音的产生(振动) 声音的产生(振动)
声音的传播(介质) 声音的传播(介质) 声音的传播(介质) 声音的传播(介质) 头骨、颌骨 头骨、 听觉神经 大脑(引起听觉 听到声音 大脑 引起听觉,听到声音 引起听觉 听到声音) 大脑(引起听觉 听到声音 大脑 引起听觉,听到声音 引起听觉 听到声音) 鼓膜振动 听小骨及其它组织 听觉神经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练习:海面上有一只舰船,上面有一台超声测位仪, 竖直向下发射一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已知 此处海底深2000m,则超声波在此海水中的速度 是多大?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3. 声音的特性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 声音的利用
1.声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传播:
①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② 声速:15℃时空气中声速为340m/s ③ 回声:发声物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17m, 人耳就 能区别回声和原声。回声测距原理:s 1 vt
一般由发声体的结构、材料决定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来源:
主要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生活噪声。
2)等级:
用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3)控制:
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三方面着手。
5.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
回声定位:声呐。 B超
2)传递能量
超声清洗 击碎体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石
回升测距例题: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的深度, 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 船上发出信号6秒钟后在海面收到反射回来的 波,求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解:声音在6秒钟传播的路程: s=vt=1500m/s×6s=9000m 海底的深度 l 1 s 1 9000m 4500m 2 2
2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耳朵:
空气 听小骨等 声源振动 鼓膜振动 (一般)
听觉神经 大脑
2)骨传导
头骨、颔骨 声源振动 听觉神经 大脑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PPT课件
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奇妙的声音现象
马叫 蝉叫 羊叫 公鸡打鸣 虫子叫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重点)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重点)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重点)
对于声音,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考点三: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回声
典型例题 3
D 6. 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迁移训练 3 7.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 ①声速大小可能跟___温__度___有关;依据是:_声__音__在__5_℃__、__1_5_℃__、__2_0_℃__的__水__中__传_播__的__速__度__不_同__.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思考2: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听远处驶来的列车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土电话” 传声
1.声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
根据公式s=___v_t_/2___,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1_5_3_1__m.
s V=
t
思考: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呢?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v( m/s)
空气(15℃) 空气(25℃) 软木(25℃) 煤油(25℃)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震动的方式产生并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
本文将探讨声音的产生原理以及它是如何传播的。
此外,还将讨论声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产生源于物体的震动。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或自身发生变化时,其分子和原子会发生微小的振动。
这种振动从物体中传播出去,并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
当这些波达到人的耳朵时,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传播主要经过两种方式: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
1. 空气传播在空气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当物体振动时,震动会使周围空气中的分子也振动起来,形成一系列的压缩和稀薄区域。
这些压缩和稀薄区域以波的形式传播,被称为声波。
声波通过空气的震动传递到人的耳朵中,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2. 固体传播除了空气传播,声音还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当物体在固体中振动时,振动会沿着物质的结构传播,从而传递声音。
例如,当我们敲击一个金属物体时,声音将通过金属的分子和原子进行传播,最终达到人的耳朵。
三、声音的应用领域声音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
1. 通信领域声音是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
电话、广播、电视等设备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实现信息的传递。
声音信号经过传输后可以恢复为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使我们能够远距离交流。
2. 音乐领域声音与音乐紧密相连。
人们通过演奏乐器、歌唱等方式产生声音,将不同的声音组合成美妙的音乐。
音乐在表达情感、放松身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医学领域声音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来听取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从中判断病情。
此外,超声波在医学影像学中也被广泛应用,用于检查内脏器官和胎儿的情况。
4. 娱乐领域声音在电影、电视等娱乐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声音的合成和处理,可以产生各种特效和环境音效,增强影视作品的观赏效果。
5. 环境监测领域声音也被用于环境监测。
通过分析环境中的声音,可以了解到有关噪音、动物声音等信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②声速、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度对声速的影响。
2.判断能听到几次声音的方法: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②声速、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知识点 回声 例2 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声音的回声,原因是 A.教室里不能产生回声 B.回声太小听不见 C.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太短 D.回声被学生挡住
铁(棒)
5 200
(1) 分 析 表 格 数 据 可 知 , 声 音 在 不 同 介 质 中 传 播 的 速 度 一 般
__不__同____( 选 填 “ 相 同 ” 或 “ 不 同 ”) 。 这 说 明 声 速 的 大 小 与
___介__质__的__种__类___有关。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②声速、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返回目录
( C)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野外场地进行射击训练时,开枪4 s后才听到枪声的回声, 则障碍物到射击运动员的距离为___6_8_0___m。(此时气温为15 ℃)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②声速、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返回目录
知识点拨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形成 回声,当回声与原声间隔0.1 s以上时,人耳才能区分出回声,否 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合而加强原声。
2.回声测距问题中,发声体静止时,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 s=v 声速×12 t,其中 t 为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的时间。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②声速、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知识点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返回目录
例4 音乐教室的歌声通过__空__气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引起鼓膜
___振__动___ , 又 经 过 听 小 骨 及 其 他 组 织 传 给 ___听__觉__神__经___ , 最 终 传 给 大
声音的世界知识点归纳 声音的世界知识点习题
声音的世界知识点归纳声音的世界知识点习题声音的世界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⑴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⑵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③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⑶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2、⑴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源⑵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②真空不能传声⑶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⑴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
⑵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②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
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⑴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
⑵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秒⑶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
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⑷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5、人耳的构造:⑴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
⑵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zhen)骨、镫骨。
耳骨(又叫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
⑶内耳:耳蜗、半规管(共三条)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
八年级物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知识回声测距离:2s=vt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振动可以发声要点: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初中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实验:
玻璃罩中放一个小电铃,接通 电源,我们听铃声;用抽气机把玻 璃罩内的空气抽走,我们再听铃声 有什么变化?
将一只电铃放在密封的玻 璃罩内,接通电源。 1、你听到电铃声了吗? 能 你 看到 看到电铃的槌在敲击铃吗?
声 音 的 传 播
2、用真空泵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当空气被逐 渐抽去时,电铃声会 减弱(减弱,变得更响 亮)。当空气几乎被抽尽时,你仍然能听到 声音吗? 不能 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不能 3、关掉真空泵,让空气慢慢重新进入罩内。 现在你听到声音了吗? 能 声音能在空气中 传播吗? 能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小常识:
一些动物如何发声的:
大多数鸟:腹部的鸣膜振动发出的。
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叫声”。
蟋蟀:也是翅膀振动发出的“叫声”。
一些乐器如何发声的: 二胡:靠弓与弦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声。 笛子:靠管内的空气振动而发声。
3、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气体中传播得快。 (3)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
人耳如何接收声音
声源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像 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
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实验来 检验这个假设?
真空中
?
声 音 的 传 播
声音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声音在 空气中究竟是怎样传播的呢?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形式传 播。
实验
声 音 的 传 播
小结:你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你能听 到敲击声吗? 能 ,此时的声音是 由什么物体传播 的? 桌子 。
1、两个学生合作,一个学生轻敲桌面 或抓桌子,另一个学生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听。感受听到的声音。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总结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总结声音,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看似平凡,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奥秘。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源于物体的振动。
无论是我们说话时声带的振动,还是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又或是拨动琴弦时琴弦的振动,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声音产生的根源。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会带动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等)一起振动。
这种振动会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最终被我们的耳朵所接收,从而让我们听到声音。
例如,我们用手拨动钢尺的一端,钢尺就会在固定点上下振动,同时发出声音。
如果停止拨动,钢尺的振动也会逐渐减弱直至停止,声音也就随之消失。
这清楚地表明,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必要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被我们听到。
振动的频率必须在人耳能够感知的范围内(约 20Hz 20000Hz),才能形成可被听见的声音。
低于 20Hz 的称为次声波,高于 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这两种声波人耳通常是无法直接听到的。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可以是气体(如空气)、液体(如水)或者固体(如金属、木材等)。
在空气中,声音以纵波的形式传播。
当声源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分子的疏密变化,形成一系列压缩和稀疏的区域,从而将声音的能量传递出去。
例如,我们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呼喊,声音会通过空气传播到远处。
而且,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举个例子,在一根长的金属管一端敲击,在另一端能很快听到声音;而在水中传播时,速度会稍慢一些;在空气中传播则相对更慢。
这是因为固体的分子排列紧密,振动传递更容易且迅速。
此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其强度会逐渐减弱。
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障碍物、介质的吸收等因素,导致能量的损失。
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反射就是声音碰到障碍物后返回原来的介质;折射则是声音在穿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衍射是指声音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教实验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1. 科学之旅2. 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二. 重点、难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及声音传播需要介质、骨传导的原理是本周的重点、难点。
【疑难解答】1. 李师傅双休日来到湖边钓鱼。
开钓不久就钓上几尾鱼,再提杆手感到较重,是一条大鱼,遛鱼时鱼在水面上挣扎着而发出“噼叭”声,同时还引来不少的好奇观众跑来观看而发出响声。
李师傅钓上这尾鱼后就再也没有钓上鱼来。
这是为什么?答: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鱼在水面上挣扎着而发出“噼叭”声,经水的传递而吓跑了其它的鱼。
(2)鱼因感到危险而发出“警报”声,经水、空气传播,“通知”了其它鱼而逃难去了。
(3)好奇观众跑来观看而发出响声,经地、水的传递吓跑了其它的鱼。
(4)好奇观众反射阳光,折射到水中,使鱼在水中“看到”了人的影子,从而吓跑了。
(5)这里的鱼已钓完,无鱼可钓了。
2. 张新登上华山的北峰高兴地对着南峰大喊,过了大约6s 后听到回声。
问:北峰与南峰间的距离是多少?已知:时间为t=6s ,声速为v=340m/s 。
求:路程S解:Θ声音每秒钟传播340m ,在6s 钟里传播的路程为m m 20403406=⨯。
但是,张新喊出的声音从北峰传到南峰后,再传回北峰,已传播了两倍的路程。
∴路程m m S 102022040=÷=。
答:北峰与南峰间的距离是1020m 。
你还有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吗?【模拟试题】一. 填空题:1. 人类是利用喉的________再从口发出声音的;而蝉是利用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
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第1-2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人教新课标版
初二物理第一章第1-2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效果是不同的。
3.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二、重点、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声音的传播条件。
难点:1.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2.利用转换法来观察发声的物体在做微小的振动。
三、考点分析:此部分内容在中考物理中的要求如下: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分值声音的产生知道填空题1~2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理解填空、选择或实验题1~3分声音的传播速度知道填空、简答、实验题2~3分1.声音的产生:答案:振动介质波声波2.声音的传播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播声音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不同状态下介质传声的速度、优劣)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种类有关。
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
3.人耳听声的原理:(1)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振动发声。
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等。
人耳的结构: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振动)、听神经(传导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等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研究方法: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例1:如图所示,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发声的音叉弹起小球;发声的扬声器弹起小纸屑。
这些物理现象说明了一个共同的物理知识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中的信息都涉及到共同的地方:发声。
同时注意水溅起,小球弹起这些现象,纸屑弹起,联想到发声的条件,可方便答题。
2)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到物体发声的条件: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答案:振动解题后的思考: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再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1)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介质传播声音,一般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播的;人耳感觉声音,空气把声源的振动传播到人的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到声音。
(3)骨传导的基本原理:由于人耳的传导部分(例如:鼓膜、听小骨等)发生障碍引起的耳聋,是非神经性耳聋。
人们可以利用助听器接收声音,并将声音通过肌肉骨骼传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这就是骨传导。
2. 难点:
(1)声音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都非常容易做出实验验证。
由于真空环境比较难得,所以我们往往采取实验推理的方法,在做实验时,我们注意观察随着广口瓶中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从而进一步推理,如果广口瓶中的空气被抽净了,瓶中成为真空环境,那么,我们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这样,我们就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立体声的理解: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个话筒,在听众四周对应多放几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会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好。
3. 易混点:
在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过程中,有的同学听到物体相互摩擦产生了声音,从而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摩擦产生的。
实际上,摩擦和敲、打、吹等方式一样,都是使物体振动,从而发出声音的方法。
三. 知识点分析: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怎样形成的?声音又是怎样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
声音靠介质传播。
没有介质,声音是无法传播的。
声音传播的具体过程是:振动的物体带动周围的介质,产生相应的振动。
这些随发声物体振动的介质,又带动较远的其他介质振动,使振动向外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不同介质的性质不相同,传播声音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同一种介质,当它的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别。
例如,空气在15℃时声速为340 m/s,在25℃时变为346 m/s。
在固体、液体中的声速比在空气中的声速大。
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够较早地知道远处火车开动的情况,就是根据铁轨中的声速为5 000 m/s,大于空气中声速的道理。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能够听到声音需要四个条件:一是有声波到达人耳;二是人的听觉系统不出现故障;三是声响达到一定数量;四是声音的频率在某一范围内。
这四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满足,人就无法听到声音。
分析人能否听到声音,应当从上述四个条件进行分析。
一般把耳聋分两类:一类是神经性的,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引起的,不易治愈;另一个是非神经性的,比较容易治愈。
【典型例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 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简单应用
[例1] 如图1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左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右边音叉的泡沫小球弹起(填“会”或“不会”)。
这说明左边音叉通过把振动传给了右边音叉。
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音叉响,小球弹起(“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二. 实验与探究
[例2] 如图2所示,把一铃铛拴在一根细线上,线的另一端穿过橡皮塞,照图乙那样,把橡皮塞塞到烧瓶上,然后摇动烧瓶,记住小铃铛发出的声音有多响,取下橡皮塞,向烧瓶中倒入少许水,给烧瓶加热。
待烧瓶中的水沸腾一会儿,停止加热,并迅速照例乙那样塞紧橡皮塞,冷却一会,再摇动烧瓶,把这时听到的铃声同前一次听到的铃声相比,解释两次铃声不同的原因,从上述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三. 声速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3]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量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ls 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0 s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已知声速为340 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m。
[例4]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计时员()
A. 听枪声按秒表
B. 看烟雾按秒表
C.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 骨传导的基本理解
[例1] 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A. 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
B. 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
C. 用于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D. 同学听到耳边其他同学的悄悄话
二. 物理和生物知识的综合
[例2] 大象判断声源的方向比人更准确,你能利用双耳效应知识解释其原因吗?
三. 实验探究
[例3] 随便叫一位同学蒙住眼睛坐在房间中央,请他安静地坐着不动。
然后站在他的正前方或正后敲响硬币,请他回答敲响硬币的地方,他的回答可能正巧与发声位置相反。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模拟试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土电话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3. 假如声音的传播速度不是340 m/s,而是1 m/s,那会出现什么现象?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写出几个合理的场景。
14. 探究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
提问:声音传播需要依靠介质吗?
猜想:可能需要。
设计、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耐高温的广口玻璃瓶或烧瓶、密封盖、小铃、铁丝或棉线。
实验观察:如图所示。
(1)将瓶盖紧密封盖,摇动小铃,试试能否听到铃声。
准确地判断出讲话人的位置。
若不塞,再试一试。
把你感觉到的区别写在作业本上,并想一想其中的原因。
6. 笔放在嘴里,轻轻的敲击一下,听一下声音,然后再用牙咬住铅笔,用手指轻轻的敲击一下,再用棉花把耳朵堵住,用牙咬住笔,用手指轻轻的敲击一下,比较三次听到的声音的大小,并请说明为什么?
7. 当你向远处喊话时,为了能让远处的人听清楚你说的话,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能力提高
8. 小实验:
放大松香线的声音
实验目的:观察涂有松香的丝线发出的声音被一个盒子放大。
实验内容:
将一根0.5~1 m长的粗丝线或钓鱼线(最好不用尼龙的),在一个松香块上来回地蹭,或用脚和手各控制住线的一端,把线绷直,并用另一只手拿松香块向线上擦,然后提起线的一头,用手向下捋这根线,注意听线发出的声音。
现在将线的一端穿进一个空的马口铁罐头盒底部的细孔(孔不要比线大得太多),然后在穿出的线头上系住一个铅笔头。
重新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盒口朝下自然下垂。
再次用手向下捋这根松香线,注意听从盒里发出的声音。
实际做一做,写出你的发现。
9. 两名宇航员在飞船外进行太空行走,近在咫尺,若按在地球上的习惯方式交谈,对方能否听到?为什么?如果地球上没有空气,从声音传播的角度考虑,会遇到什么问题?
【试题答案】
第一章声现象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电铃;振动;空气
2. 振动;振动;振动
3. 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 振动;桌子
5.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带动周围的介质,产生相应的振动
6. 笛中的空气
7. 振动能发声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8. 铁
9. 听到声音;说明振动可以发声
10. 金属棒能够传播声音
11. 实验器材:闹钟、塑料袋、水、鱼缸;实验方法:把调好闹铃的闹钟用塑料袋装好然后放人装有水的鱼缸中,闹钟在水底发出的声音也能听到(注:此题有多种答案,只要合理就可以)
12. 能;固体能传声
13. 发出声音后过很久才听到等
14. 声音靠介质传播
15. 水波
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 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2. 骨传导
3. 钟声;空气
4. 纸张破裂时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5. 双耳效应
6. 通过实验回答
7. 用喇叭喊话、听声的人把手放在耳朵处
8. 第二次的声音大一些
9. 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说话后听不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