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范文
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范文《中国近现代纲要》是一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课程,这门课程就是要通过教师对近现代阶段中,我国所经历的一系列历史经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范文篇一《浅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摘要:纵观国内外社会风云,那展用先辈们鲜血染红的“五四”运动大旗,现在急需我们高高举起!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所开创的中国革命事业现在需要我们青年用热血去继承!冲锋陷阵,前仆后继!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人民的呼唤!“五四”让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青年的血是一腔革命的热血!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五四精神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阶段五四运动表现出的反帝彻底性,是以前历次斗争所不具备的。
在此以前,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过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这些斗争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盲目排外。
五四时期,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中国人一度对帝国主义抱有的幻想破灭了。
五四运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口号,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近代中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表现出来的彻底反封建性,首先体现在将斗争目标指向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北洋军阀政府,指向那些出卖民族利益的卖国贼。
广大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及部分资产阶级,联合行动,不畏反动政府的威胁和镇压,表现了一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决心。
其次还表现在对封建主义的猛烈抨击和对民主科学精神的追求上。
在封建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度里,能够以无畏的革命气概,大声呼喊“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真是破天荒的壮举。
二、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人类思想的每一次解放,必然带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它涉及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是中国自我反省和改变的历程。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本文本着传承历史、弘扬传统、发掘文化的宗旨,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中外背景下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跨度从1840年开始,直至1949年建国前夕。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面临了来自外部的敌对势力,以及国内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民族矛盾、政治腐败、文化割裂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使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下降。
同时,外国列强的入侵和侵略,使中国国土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和掠夺。
茶陵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的开始。
外国列强借口贸易不平等等种种借口,强迫中国开放市场,瓦解了中国的经济基础和财政收入。
加之各种内忧外患,中国全面陷入一片危机之中。
二、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建设近代中国的复兴运动,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崛起。
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民族英雄和政治领袖,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例如魏源、郑观应、洪秀全、康有为等人,他们都曾激烈的反抗封建专制制度,开创民主自由的思想和文化。
此外,孙中山的民族复兴思想和建设理念,被视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里程碑。
他提倡“三民主义”,主张实现中国人的平等、民主和自由,这个思想不仅深入人心,更成为了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精神,极大的启迪了中国人民。
三、宪政制度的逐步确立中国近现代史上,封建专制制度是最根本和最致命的弊病。
近代各种革命运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宪政制度。
1905年康有为的“大同书院”,提出了“君主立宪”、“宪政实行”的口号。
五四运动后,更是将“让权于民”、“三民主义”、“抗议日本等等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成为了中国的政治发展方向。
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推翻,建立起了中国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内容,是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生动教材。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篇一《浅析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的爱国运动》【摘要】五四运动史一场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
本文从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的爱国运动为背景,探讨那个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方式、特点、及对妇女解放的贡献。
青年女性的这种意识不仅关系到自身,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五四运动;青年女性;男女社交公开;男女教育平等;女子经济独立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
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中国民众普遍投身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当中。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女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和坚定地斗争勇气。
对绝大多数的青年女性来讲,猛促她们觉醒的是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
爱国主义的传统在受到异族凌辱时就变得格外的有力量。
因此当山东归属问题在巴黎和会上由于美英法等国操纵而划归日本,中国外交彻底失败的消息传来时,当北京学生在1919年5月4日齐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掀起惊心动魄的反帝爱国运动时,各地女学生便冲破了封建伦理纲常的羁绊,战胜了自轻自贱的心理障碍,昂首挺胸投入到群众运动的洪流,显示出新女性的战斗英姿。
她们提出,“救国不能后人”、“爱国不分男女”的新口号,率先投入战斗。
这些口号,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辛亥女知识分子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女子岂能无责”的口号。
不仅意味着女子同男子是平等的人,而且意味着女子要与男子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在反帝反封建精神的感召下,男性与女性的利益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将爱国主义精神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理想。
这个政治口号的提出,不是某个人瞬间之际提出来的,而是有着艰辛的斗争历程和痛苦的认识过程,表明青年女性觉悟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鸦片战争一八四零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十九世纪初,英国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
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英国工业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销量不大,而英国商人却需要大量银元购买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造成贸易有很大差距。
英国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违反国际条约,向中国倾销鸦片。
后来,道光皇帝派林则徐禁烟,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入侵中国的大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发生变化,鸦片战争称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半殖民地国家。
半封建指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原有的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同时封建的剥削与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仍然在社会经济重占据显著优势。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关键词:鸦片战争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如何把“80后”大学生的思想带回到近代,让他们从历史中有所感悟,接受先进思想,激发爱国之情,成了任课教师肩上的重任。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我更加深刻了认识了中国近代的这段血写的屈辱和抗争史。
这是一段有关民主生死存亡的整容抗争岁月,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自强和复兴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也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得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珍惜历史的人民的选择。
以下我将就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谈谈我的认识。
首先,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要独立和自强就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符合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龚自珍“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
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
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这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内部团结和力量凝聚是抵抗外辱和实现复兴的基本前提。
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结课论文
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结课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论文篇1:《论辛亥革命》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既是一场革命运动,又是一场政治革新运动,同时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是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是的花,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充分的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虽然它失败了但它开历史之先河,指明了中国今后应该走的道路。
关键词:辛亥革命运动意义道路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社会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2)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主义民主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3)新式学堂的兴起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4)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是思想武器;(5)上海和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6)民主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7)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宣传背景: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各地次第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出刊机关报《民报》,确定了革命纲领。
毛泽东曾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2)孙中山先生揭开中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面纱,这面纱后面的革命又怎样呢?“革命可以‘救人救世’”,“无革命,则亦无和平,腐败而已,苦痛而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发展的难点与出路我们是21世纪的中国青年,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主力支撑与中坚力量,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前我国的发展状况并加以思考,共同探索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与引领下,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中,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个宏伟美好的目标面前,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禁为之振奋。
但是,我们也要时刻保持着清晰冷静的头脑,明确认识到我国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难点与挫折。
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而且在今年更有超越日本之势,但是就人均水平而言,我国还只是总体上初步达到小康,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问题突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反腐倡廉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认真解决,不能盲目的自大,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背后还是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还没有达到能说“中国很生气”的程度。
对于这些问题,我想就经济,科教,民生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经济方面,最近30年来,中国的GDP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大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的一门的公开课。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篇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等院校新开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搞好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于叙事中寓论断;二是注重多媒体教学;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课堂讨论和演讲;五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政教〔2005〕5号)中规定,在一年级本科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新课。
该课程的开设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仅会导致教学工作紊乱,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这种意义上讲,确定教学目的是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社政教〔2005〕9号)规定,《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必要性和进步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使中国社会长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022年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3篇
2022年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3篇古人有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__近现代史连接过去和现在,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其下一站就是社会,要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__的国情,不仅要了解__的今天,还应当了解__的昨天和前天,这样我们才能以清醒的态度、严谨的唯物史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习__近代史,所学何用?当然要祭奠那些无辜丧命于外敌枪炮下的万千同胞,要追忆三元里人民的拼死抗争、致远号二百五十名将士以舰殉国的英勇悲壮,要缅怀戊戌六君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以及无数革命先驱舍生取义的爱国之举。
然而,最重要的意义是从这段苦痛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励精图治,振奋自强,做好今天的事,写好__的未来史。
__近代史以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发端,意义不寻常。
如果说此前的__仍沉湎于威加四方、万邦慑服的天朝大国的幻境之中,那么此后的__则被列强的铁甲舰拖进了世界舞台之中。
不可能有与世隔绝的安宁,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除被迫一战,别无选择。
此后,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压迫与反压迫、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绵延不绝。
18世纪,工业革命过后的英国在与闭关锁国的__进行贸易往来时,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为了打开__市场,英国商人向__销售鸦片。
林则徐禁烟之后,英国政府以此为由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__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__的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在于把__变成它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__由封闭到逐步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后果。
但总而言之,鸦片战争带给__最大的后果是使__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__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__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近代史纲要论文(1)
近代史纲要论文引言近代史是指从16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末结束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历史变革深刻影响了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对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主要思想和关键人物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
主要事件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
它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并随后扩散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兴起,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一革命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革命。
它起初是一场反对封建制度和君主专制的民主革命,后演变为一场暴力和恐怖的时期。
法国大革命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终结,推动了民主和平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全球性冲突。
它起源于欧洲的政治紧张局势和军备竞赛,并最终演变成全面战争。
这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加速了殖民地体系的解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奠定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基础,对二战和整个20世纪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战与冷战二战是20世纪的另一个重大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又一次全球战争。
战争爆发于1939年,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
二战加速了殖民地的解体,加强了国家主权和人权的意识,同时也加剧了世界政治和军事上的分裂。
战后,冷战开始了,这是一个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和地缘政治博弈。
主要思想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近代史中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它强调个人自由、人权和政府权力制衡。
自由主义的核心观念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认为个人自由的最大化能够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近代史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流派。
它强调社会的公平和平等,反对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社会主义的核心观念是社会资本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影响了全球许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1:《勿忘国耻--南京大屠杀》摘要:近日,对钓鱼岛归属问题的争议使得本来就紧张的中日关系更加白热化。
追根究底,历史问题才是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死穴,而在所有历史问题中,最敏感、最富有争议的就是南京大屠杀。
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杀人比赛,残暴兽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普遍被现在的物欲横流的生活蒙蔽,渐渐淡化了对国民过去所遭受的不齿的回忆。
但是,那些沉痛的记忆是永不能被磨灭的。
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往往是民族主义的重要关注点;;。
而在日本,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存在着广泛不同的情绪及观点,尤其是日本部分极右份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认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修正主义、否认主义的表现。
南京大屠杀70周年,日本也没有忘记这一天。
数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也在各地举行,但是性质却大不相同,有的主张反省历史,有的则是否认历史。
日本出版了大量的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书籍,有的主张反思日本的战争责任,有的则是赤裸裸地否定日本的战争罪行。
右翼学者阿罗健一出版《再验证,南京发生了什么》,书中说当时国民党政府为了战时宣传,虚构了南京大屠杀,中国从80年代开始接着大为宣传南京大屠杀。
日本在东京审判以后20年,没有人提过南京大屠杀。
由于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意见着广泛的分歧,因此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是中日外交及人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
当时,日军经过数月连续作战,几乎没有后勤支持。
日军军官称: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
在西进途中,日军抢劫、杀害平民、强暴妇女的暴行已经开始。
自从命令下达后,罪恶感就消失了,军人们变成了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
这个就地征收的命令,使下级军官发狂,不但抢夺粮食,还强暴中国妇女对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精选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精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面向全国高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是课程教学的两个主要目标。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精选篇一《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摘要:民族主义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从“反满”到“五族共和”再到“反帝”这样几个阶段。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民族问题仍然严峻的今天,同样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思想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日。
这场20世纪初的伟大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通向光明的大门。
孙中山先生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对革命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思想和业绩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走向,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孙中山所创立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方案。
其中民族主义不仅是第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今天,研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处理国内外的民族关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家、民族和谐发展仍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其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提炼而最终形成的。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反满”到“五族共和”、建立统一多民族的独立民主国家的过程。
受少年时代生活环境的熏陶、帝国主义入侵以及西方近代文明的共同影响,孙中山早在香港读书期间就开始为革命做准备。
他经常往来于香港和澳门之间,鼓吹革命,与陈少白、尤少纨、杨鹤龄等还有革命理想的人交往密切。
离开香港去澳门、广州从医后,孙中山一方面与郑士良等人联络会党,争取和发展革命力量,另一方面深入京津等地正式开展他的革命行动。
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文、理科学生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认清专业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因材施教,同时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尝试必要的教学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店铺今天要与大家分享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范文: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全文如下:【内容摘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其中有曲折也有成就。
其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一员,邓小平同志指挥参与了多场关键性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而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通过不断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历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重要时期,使中国人民在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有了坚实的一步。
本文将深入剖析邓小平同志以及邓小平理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我们今后如何更好的去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理论成果,来面对当今国际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民族复兴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启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书写了不朽的民族赞歌。
在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揭开了中华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虽然经历了之后的波折,但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各项工作又恢复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经过改革开放,中国更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速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而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在这些党的重要发展历程中,都少不了一个人的参与,他就是——邓小平。
1 邓小平生平简介(1904 ——1997)邓小平原名邓先圣,生于1904年8月22日,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邓村人。
1911年接受私塾教育并进入新式小学读书,学名邓希贤。
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范文
近代史纲要期末论⽂范⽂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学⽣学习的必修课,对于⾮历史专业的学⽣来说,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了解中国的国情。
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近代史纲要期末论⽂范⽂,希望⼤家喜欢! 近代史纲要期末论⽂范⽂篇⼀ 《晚清维新思想家的经济新闻主张》 摘要:思想家们忧国忧民,顺应时势,呼吁兴办综合类⽇报和专门商报,重视经济新闻的传播、译栽外国经济新闻和兴办外⽂报刊,强调经济新闻时发展民族⼯商业和富国强兵的突出作⽤。
关键词:晚清 维新思想家 经济新闻主张 ⼀、关于综合类⽇报的经济新闻主张 鸦⽚战争后,外国⼈陆续在中国的⾹港和上海等地创办了为数众多的近代新式中外⽂报刊,⽽中国⼈⾃办的不仅数量少,⽽且⽣存艰难,旋办旋停。
甲午战争之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和战后的维新派⼈⼠对民族报业的前景忧⼼忡忡,⼤声疾呼,把发展近代新式报刊的意义上升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度。
他们最初提出的办报主张较多涉及的是综合类的⽇报。
1875年,在⾹港主持中⽂《循环⽇报》的王韬发表了《论⽇报渐⾏于中⼟》,介绍了外国⼈在华办报情况,并以欣喜的⼼情对刚刚在中国⼟地上萌⽣的民族近代新式报刊予以充分肯定。
1878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虽然他所论证的兴办新式报刊的好处(“知地⽅之机宜”、“知诉讼之曲直”、“辅教化之不及”)同经济信息并不直接相关,但若真正付诸实施还是会对国计民⽣产⽣积极的间接影响。
早年先后就读于⾹港、英国并回到⾹港担任律师的何启,在其《新政论议》中⽐较全⾯地阐述了兴办综合类新式⽇报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
他说:“⽇报之设,上则裨于军国,下则益于编氓”,“若⽇报⼀⾏,则民之识见必加数倍,民之志量必⾼数筹;以此愈进愈深,愈求愈上,吾知其必⽆⽌境也。
”也就是说,办报带来便捷信息,使社会的⽅⽅⾯⾯都可以受益。
经济⽣活的各⽅⾯信息,⼈们在⽇报上尽可以详尽地了解。
包括“物价之⾏情,市道之旺弱。
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2000字范文
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2000字范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教师应多角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店铺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2000字的2000字的近代史纲要论文,欢迎阅读!2000字的近代史纲要论文篇1:《试谈革命先驱----孙中山》每当提到孙中山,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振奋,是热血,虽然他所在的年代离我们很远,但他对我们国家、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他是一个伟人,他的伟大是任何人都无法取而代之的。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也想发表一下个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感受,斗胆对这位伟人做一下评价。
一、伟大历史地位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这段话已经大概反映了孙中山的部分伟大贡献。
具体来说,他的伟大贡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
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一.我学到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生存和解放,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从鸦片战争起,中经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统治,为创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可歌可泣的斗争。
可以说,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同时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和现代的爱国运动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定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要突出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强化学生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德育内容。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先来自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它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在今天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并且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当代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地将现在的学习和工作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去,为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二、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认识到什么,并如何去做?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全面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在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我们的道德品质等方面有非常重要意义和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北伐战争之我见北伐战争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为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领导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间进行的革命战争。
史学界肯定蒋介石“三功”:北伐战争、领导抗日、一个中国。
北伐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也为打倒北洋军阀,实现中国统一所必需。
北伐战争的基本介绍:指中华民国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十七年(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政府旗下。
北伐正式起始于1926年7月9日蒋中正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率师北伐;完成于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改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至此国民党完成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
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以及发动工农群众反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伐战争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北伐仅一年时间,从珠江流打达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
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国民革命军能以少胜多,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军事指挥而言,主要是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兵力,适时转变战法,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分化瓦解敌军,补充扩大自己。
北伐战争是不是一场地方政权对中央政府的反叛?在当时三民主义者组建的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而此时的北京,已经不复“中央政权”的面目了。
1919年12月冯国璋死后,曹锟成为直系军阀的首领。
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战胜皖系军阀。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军阀获胜,奉系退出北京,直系成为在北京政府唯一的一个军事集团。
在蒋介石正式北伐之前,广州国民政府仅仅占有中国两广,却在国际法地位上和北京北洋政权处于相同位置,列强同样将其视为“事实政府”,并保持着均等的外交关系,至少在当时列强眼里,广州政府的北伐决不能视为对中央政府的叛逆,“只是中国正处于无可挽救的政治解体过程中”,面对“广州国民党人有可能在全国树立支配地位之际”,“中国已经不存在所谓的中央政府”,而以英国外交部为首的列强将“继续保持中立观望姿态”,直到“民族主义的中国革命及建设势力”彻底成功或最终失败。
近代史纲要大学论文3000字以上参考范文
近代史纲要大学论文3000字以上参考范文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必修课程,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近代史纲要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纲要论文3000字以上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近代史纲要论文3000字范文篇一:《浅谈戊戌变法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上清帝第六书》的有关内容,对戊戌变法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关键词:戊戌变法;《上清帝第六书》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然而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与之伴随的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
在专制统治下,广大民众始终局限在有限的土地里,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
而在历代统治者的眼里,华夏大地更是“天朝上国”,无需与外夷通联。
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也就是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更加突出。
与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世界正在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欧洲,自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
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不仅给欧洲民众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给欧洲民众带来了民主和自由。
随着资本主义如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发展,欧洲大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所以,西方列强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到了一个地方:那个曾经被马可波罗称之为“遍地是黄金”的古老东方国度-中国。
通商请求屡遭清政府拒绝的情况下,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
此时的中国,由于统治者长期以来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已与世界特别是欧洲有相当之大的差距。
与西方列强的几次战争,中国均已失败而告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已经成为当时对清政府最形象的描述。
与战争失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成为了长达一个世纪之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小论文怎么写
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小论文怎么写推荐文章辛亥革命近代史论文怎么写热度: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热度:大一近代史结课论文1500字热度: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热度:近代史事件论文范文热度:中国近代史纲要是大学生的一门选修课,教师与学生都应该予以重视。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小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小论文篇1:《理论教育法在《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摘要: 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形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要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论灌输。
《近代史纲要》理论灌输教学必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理论灌输,改革理论教育工具和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教育效果。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育法《近代史纲要》重视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理论教育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思想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论教育往往采取填鸭式、命令式、教条式和硬性灌输的方法,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成为教师单向灌输的工具。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这种简单落后的灌输教育模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抨击。
一、当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灌输的必要性理论教育通常也叫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形式,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1]这里的“彻底击中”就是指把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闪电“灌输”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园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关于如何看待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指导教师:班级:姓名:从接触中国近现代历史开始,我就一直被灌输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学了一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思考,现记录下来,权作心得。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一、落后一定就要挨打?严复《天演论》中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质是以自然科学模型来解释社会科学。
我觉得这个很可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有其特点,真理从来都是有条件的,自然科学的真理未必就可以套用到社会科学上。
再说了,到底什么是落后?是文化落后?意识形态落后?抑或是经济落后?我看大明汉族再怎么闭关怎么落后都比女真族先进,怎么一样挨打?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我看未必,落后是相对的。
英国相比于我们先进,但相比于美国就落后,怎么先进的美国没有去打落后的英国?二、关于永不称霸如果按照“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那么先进的话就要打人了?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就可以随意欺负周边落后小国?肯定不行,而且中国承诺过,“永不称霸。
”但要我说,这个承诺就是一张白纸。
如果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足够称霸的高度,称不称霸都是一样的,不称霸一样对别国具有威慑力,一样能达到称霸的目的。
现在的情况是,国人开始幻想性地口头称霸。
可能是近现代被欺负惯了,老想欺负别人。
经济发展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泱泱大国”之类的词语充斥着各类媒体,但实际上我们的国民素质还配不上“泱泱大国”这四个字。
更要命的是,因为我们的快速发展加上体制上的原因,中国已成为众矢之的,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不断地被抛出,在国际舞台上也遇到了种种新的麻烦,发展依然高速但阻力也是空前。
我想,这与国民的称霸心理有很大关系,而这种隐性的称霸思想根源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等大专院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为口号的示威游行,并一致要求惩办卖国贼,他们火烧曹宅,痛打章宗祥,这就是五四运动的开始。
五四运动时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彻底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从此之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同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字: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思想解放在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便是五四运动。
在这场运动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到了传播,同时,中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从此,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五四运动在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同时,五四运动带给近代中国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一、五四运动与近代中国的思想教育1917年11月,俄国人民举行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并取得了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对中国的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新生的苏维埃政府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民族解放的真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道路——这就是结论。
”[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这是因为这个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人阶级的发展,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准备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青年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所以说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一次彻底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期所倡导的“民主”,不仅仅是政治制度的民主,而是更广泛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这是一种与封建伦理道德和专制制度相对立的精神。
概括其涵义可用“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
作为五四新文化旗帜的“科学”,也不是仅仅指提倡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而是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种革命的精神。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驱,他说:“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2]李大钊文章的发表,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
同时,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
五四以后,中国出现的文艺社团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另外,普及教育得以扩大,其他教育改革也开始实行,一般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学术研究有了很大提高。
由于五四运动的结果,学校里越来越多地讲授现代知识,工业方面的职业训练开始与民族工业建立起更密切的联系。
西方的哲学和逻辑被介绍进来,现代经济学、政治科学和社会学开始在中国生根。
在“五四”期间和随后的一个短时期里,自然科学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广泛得到引入和采用。
二、五四运动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刺激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同时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的迅速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新发展准备了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五四运动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运动,涌现出了一批的工人阶级,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使中国民主革命有条件的朝着这样一个非资本主义的前途发展。
斯大林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第一,中国革命是民族解放革命,它将把自己的的锋芒指向帝国主义的走狗;第二,中国的大民族资产阶级是软弱的,比1905年时期俄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更软弱,这使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使无产阶级政党对中国农民的领导易于实现;第三,中国革命将可能在利用苏联胜利了的革命经验和帮助的情况下发展起来。
”[4]从这些话当中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义,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工人阶级,都预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成为了必然。
因为“中国共产党既是彻底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有领导才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在完全有利的条件下,把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从资产阶级受众接收过来,把工人运动直接发展为夺取政权的运动,打开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是完全合乎历史发展的逻辑的,不可避免的。
”[5]五四运动中,年轻的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正是她的参加,使五四运动跳出了单纯的学生运动的范围,促进了运动的扩大和深入,迫使北洋政府很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个卖国贼,使运动取得了第一回合胜利;正是她的参加,作为运动先锋队的青年知识分子才有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才迫使北洋政府代表不敢在和约上签字,才使五四运动取得直接的胜利。
更为重要的是,青年知识分子通过五四运动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开始自觉地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这样,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中间桥梁作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正是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仅有了可靠的物质载体,而且由革命的理论宣传转变为革命实践,开辟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三、五四运动与近代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在五四运动时期,参加五四运动的不光学生,还有一些商人、工人和农民,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的“三罢”斗争局面,爱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开来,这给帝国主义和北京政府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在五四运动时期,学生们和群众严厉抵制日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们民族产业的发展,刺激了一些民族产业的产生,这些在教育方面也有体现,例如,学校里越来越多地讲授现代知识,工业方面的职业训练开始与民族工业建立起更密切的联系。
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的社会经济依然无法摆脱遭受日本欺凌的厄运,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依然离不开日本,虽然有一部分人依然抵制日货,但是毕竟势单力薄,无法改变整个中国社会的现状,我国的经济依然要靠日本,我国的经济依然受到日本的压迫。
在这次外交中,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平会议上签字,“近百年来,惧洋媚外的中国反动统治者在于帝国主义者办理交涉时,总是‘始争终让,几成惯例’。
这次巴黎和约,是世界上几个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指定的,中国国代表竟敢拒绝在这个和约上签字,这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确是空前的。
这是五四爱国运动所取得的又一个胜利成果。
”[6]这并不代表中国的利益和权益能够保留下来,相反,刺激了日本吞并中国,排挤其他列强的速度。
由于北京政府的失败,各地军阀利用北京政府的无力,相互攻伐,加剧了中国的内乱。
1921年到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提出“十项原则”,山东问题得到解决,日本把青岛交还给中华民国政府但是胶济铁路仍由日本控制,山东实际仍由日本控制,中国权益没有恢复。
总之,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
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
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三,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参考文献[1]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第1476页[2] 《李大钊文集》(上)[M]·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一版·第603页[3] 张玉彬·《中国近代革命史》[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第164页[4] 《论中国革命的前途》·《斯大林全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328页[5] 黎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M]·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版·第65页[6] 李新、陈铁键·《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1卷(1919—1923)伟大的开端[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第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