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教育)心理学章节答案
山香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山香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特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情感B. 思维C. 动机D. 行为答案:B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个结构负责道德判断?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他我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础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类型?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忽视答案:D二、填空题6.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的科学。
答案:心理活动及其规律7.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_________的能力。
答案:识别、理解、管理他人情绪8.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2-7岁之间通常处于_________阶段。
答案:前运算9.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___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模仿10. 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_________的技术和方法。
答案:心理特质的测量三、简答题11. 简述卡尔·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答案:卡尔·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认为个体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强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自我接纳。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理想自我,当两者接近时,个体会感到满足和幸福。
1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例如,一个人可能既想保持健康,又不愿意放弃高热量的食物,这种矛盾会导致认知失调。
四、论述题13. 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阶段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答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危机和任务。
这些阶段包括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愧和怀疑、主动与内疚、勤奋与自卑、身份与角色混乱、亲密与孤独、创造力与停滞、完整性与绝望。
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同步训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问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4.60年代初,(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 B.桑代克 C.皮亚杰 D.廖世承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年。
冯特A.1879 B.1897 C.1789 D.17988.(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9.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10.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二、多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学生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如何学 B.如何教 C.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D.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E.如何管理学生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 )。
山香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山香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法等。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学的研究内容?A. 教育的本质B. 教育的目的C. 教育的方法D. 教育的经济效益答案:D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认知能力。
以下哪个阶段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E. 抽象思维阶段答案:E3.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在动机?A. 为了获得奖励而学习B. 为了取悦父母而学习C. 为了学习知识本身的乐趣而学习D. 为了超过同学而学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教育质量?A. 教师的专业水平B. 学生的个人兴趣C. 学校的硬件设施D. 家庭的经济状况E. 教育政策的制定答案:A, B, C, E2. 在教育过程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采用启发式教学B. 频繁进行考试C. 利用多媒体教学D. 增加课堂互动E. 只讲授课本内容答案:A, C, D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负责设计和实施教育计划;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接受者,通过教育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媒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
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育活动的进行。
2. 描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并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和思考来获得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山香教材心理学1-2章(临沭联华学习)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2、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3、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望梅生津”4、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谈虎色变”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6、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7、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8、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9、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
10、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1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2、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14、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直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15、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16、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17、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18、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19、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的识记。
20、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实际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21、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即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
山香协议班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香协议班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教育心理学测试题(本试卷共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问卷法D.访谈法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3.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的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4.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5.“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6.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的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7.在建构主义看来,真正的知识是()A.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B.前人积累的认识成果C.学生记住的信息D.存在于书本上的系统知识8.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9.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是指()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班级人际关系10.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C.主动感D.勤奋感11.在归因理论中,能力属于()A.稳定、内在、不可控因素B.稳定、外在、可控因素C.不稳定、内在、可控因素D.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12.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A.班杜拉B.埃里克森C.皮亚杰D.阿特金森13.教学技能属于()A.心智技能B.交际技能C.操作技能D.言语技能14.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和可靠的指标是()A.教学目标B.教学目的C.教学计划D.教学策略15.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进行的分析。
山香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注意:红色部分为重点题目)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B.教师C.教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山香—教师专用《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第一卷)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山香教育)心理学章节答案解析
认识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含义。
2.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万绿丛中一点红”体现了刺激的对比。
3.B【解析】注意的集中是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或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
4.C【解析】本题考查随意注意的特点,随意注意是人类特有的。
5.A【解析】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6.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分配的含义。
要注意区分注意的分配与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叫分心。
7.C【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8.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一件事情上持续的时间,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9.D【解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10.B【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11.A【解析】本题考查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2.B【解析】本题考查绝对阈限的含义。
13.D【解析】本题考查差别感受性的含义。
14.C【解析】视觉的明适应是感受性逐渐下降的过程,视觉的暗适应是感受性逐渐升高的过程。
1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暗适应现象。
暗适应是感觉适应的一种,暗适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感受性逐渐升高即感觉阈限逐渐下降的过程。
16.D【解析】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本题考查的味觉的感觉适应过程。
17.A【解析】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现象是联觉。
18.B【解析】月明时感到星星稀少,这是感觉对比现象。
19.C【解析】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的感觉对比为继时对比。
20.D【解析】本题考查知觉选择性的特点。
21.B【解析】知觉的规律性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知觉的理解性、恒常性、选择性、整体性。
22.D【解析】此题容易混淆,一旦能认出某个事物时,就已经是知觉了,而不是感觉。
23.A【解析】本题考查听知觉的含义。
山香版招教心理学试卷
心理学试卷(山香内部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A.脑的机能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2.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A.杜威B.冯特C.詹姆斯D.华生3.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A.心理过程和个性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视觉适应D.味觉刺激5.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属于()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强化D.消退6.思维的过程不包括()A.分析与综合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7.“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们变成医生,律师,或者乞丐,小偷。
”这是典型的()的观点。
A.机能主义B.人本主义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8.看到一个苹果,这是()现象。
A.注意B.知觉C.感觉D.表象9.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这是()A.记忆表象B.创造想象C.回忆D.再造想象10.卡特尔将基于先天禀赋、主要与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有关,较少受到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智力称为()A.情绪智力B.晶体智力C.空间智力D.流体智力11.“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典型的()A.社会刻板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投射效应12.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A.罗夏克墨迹测验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13.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
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
这种人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A.研究型B.艺术型C.现实型D.社会型14.一个7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8岁,则他的比率智商是()A.70B.80C.114D.100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A.行为主义观点B.人本主义观点C.认知观点D.建构主义观点16.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 )。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B、鲍德温(BaldwinC、詹姆士(James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B)。
A.控制条件?B.自然条件?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B)。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B)。
A.学生?B.教师C.教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B)。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B.教师C.教 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
山香版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多单选,填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钟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1、五要素2、三过程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三过程*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1.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都涉及教育领域,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不同。
教育学研究的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目的在于探索和解释教育活动的规律。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利用现有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教育。
2.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 学生B.教师C. 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学生B. 教师C.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3、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A. 教学媒体B. 教师C.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4、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学生B.教师C. 教学过程D. 学习过程5、教学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
A. 20世纪20年代以前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6、教育心理学形成于()年。
A. 1903年B. 1913年C. 1924年D. 1879年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年。
A. 1879年B. 1903年C. 1913年D. 1924年8、心理学的缔造者是()。
A. 桑代克B. 冯特C. 斯金纳D. 布鲁纳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冯特B. 桑代克C. 苛勒D. 华生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他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 《大教学论》B. 《人是教育的对象》C. 《教育心里学》D. 《教育心里学大纲》11、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里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 乌申斯基B. 卡普切列夫C. 列昂节夫D.鲁宾斯坦12、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并确立了学科体系的是()在1903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
A. 桑代克B.冯特C. 华生D. 苛勒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 教学内容B. 教学环境C. 教学媒体D. 教学过程14、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山香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
选择题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B)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A)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D)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B)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D)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C)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D)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8.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C)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9.听觉中枢位于(C)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10.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D)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11.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B )。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麦克菲尔D.班杜拉12.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B)。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1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C)。
A.专制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14.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 C)。
A.顺序性和发展性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15.小宝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精力旺盛,但做事经常粗枝大叶、缺乏耐心和毅力,小宝属于( C )气质类型。
16.“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都是( D )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B.实践决定论C.经验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17.学习新知识时,以列提纲的形式来理清思路加强记忆,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C )A.精加工策略 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18.当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是( B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19.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B )A.社会风气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识水平20.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D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21.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D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的影响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22.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B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C.兴趣 D.知觉23.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 C )关系。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全)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材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B、4.C、5.D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学与教所涉及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1)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学习心理(3)教学心理(4)评定与测量(5)个别差异(6)课堂管理(7)教师心理2.请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2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A、2.D、3.B、4.B、5.D 6.B 7.C二、填空题:1.成熟;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成熟和学习;3.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4.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5. 掌握型、理解型、人际型、自我表达型三、简答题1.什么是关键期?答: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关键期”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最邻近发展区?最邻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
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是: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者不仅要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还要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
山香心理学 第二章
真题再现
1.穿黑衣服在黑夜里前行,很不容易被发现,这种现象属于() A.联觉 B.感觉补偿 C.同时对比 D. 继时对比 2.小敏去男生宿舍检查卫生,刚去时感觉有些怪味,过了一会便 感觉没有味道,这属于感觉的( )。 A.味觉适应 B. 嗅觉适应C. 触压觉适应D. 温度觉适应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感觉适应 4.—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理象是( ) A.联觉 B.幻觉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5. “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现象。 A.适应 B.对比 C. 后像 D.错觉
A.陈述性记忆B.长久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语词性记忆
真题再现
5.遇见老同学,却突然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这种现象称 为( )。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识记错误D.高原现象 6.小明上一年级,老师教乘法口诀,他不理解只能背诵, 属于( )。 A. 无意识记 B.机械识记 C. 意义识记 D.错误识记 7.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3-6个组块 B.5-9个组块 C.6-8个组块 D.7个组块 8.对弹琴、骑车等活动进行操作的记忆是()。
真题再现
1.穿黑衣服在黑夜里前行,很不容易被发现,这种现象属于() A.联觉 B.感觉补偿 C.同时对比 D. 继时对比 2.小敏去男生宿舍检查卫生,刚去时感觉有些怪味,过了一会便 感觉没有味道,这属于感觉的( )。 A.味觉适应 B. 嗅觉适应C. 触压觉适应D. 温度觉适应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感觉适应 4.—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理象是( ) A.联觉 B.幻觉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5. “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现象。 A.适应 B.对比 C. 后像 D.错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含义。
2.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万绿丛中一点红”体现了刺激的对比。
3.B【解析】注意的集中是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或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
4.C【解析】本题考查随意注意的特点,随意注意是人类特有的。
5.A【解析】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6.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分配的含义。
要注意区分注意的分配与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叫分心。
7.C【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8.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一件事情上持续的时间,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9.D【解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10.B【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11.A【解析】本题考查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2.B【解析】本题考查绝对阈限的含义。
13.D【解析】本题考查差别感受性的含义。
14.C【解析】视觉的明适应是感受性逐渐下降的过程,视觉的暗适应是感受性逐渐升高的过程。
1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暗适应现象。
暗适应是感觉适应的一种,暗适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感受性逐渐升高即感觉阈限逐渐下降的过程。
16.D【解析】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本题考查的味觉的感觉适应过程。
17.A【解析】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现象是联觉。
18.B【解析】月明时感到星星稀少,这是感觉对比现象。
19.C【解析】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的感觉对比为继时对比。
20.D【解析】本题考查知觉选择性的特点。
21.B【解析】知觉的规律性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知觉的理解性、恒常性、选择性、整体性。
22.D【解析】此题容易混淆,一旦能认出某个事物时,就已经是知觉了,而不是感觉。
23.A【解析】本题考查听知觉的含义。
24.A【解析】越强烈的刺激越容易被选择知觉。
25.C【解析】知觉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从噪音的背景中区分出别人喊自己的名字属于知觉的选择性。
26.A【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理解了的事物即使它的细节改变还能进行再认。
27.C【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理解性的含义。
28.A【解析】用红笔划出重点是为了使事物从背景中凸显出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29.A【解析】对整体的知觉是优先于对个别的知觉的,这是由知觉的理解性决定的。
人们一般首先知觉整体从而识别事物,才对事物的细节进行知觉。
30.D【解析】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
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称视觉后像。
31.C【解析】从简单的特征中认识事物,是由于人们对事物存在过去的认识经验,这种受过去经验影响的对事物的认识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32.A【解析】知觉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在不同光线下虽然旗子的颜色存在差别,但是知觉的恒常性使人们看到旗子是红色的。
33.C【解析】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并且不可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
34.D【解析】本题考查观察敏锐性的含义,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35.A【解析】本题考查实物直观的含义。
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
例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等。
36.C【解析】了解历史主要是靠记载的文献之类的信息,所以必不可少的是语言直观。
37.B【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加工观点下记忆的阶段,分别是编码、存储和提取。
38.C【解析】学生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是再认,回答填空和问答题时候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39.D【解析】考查回忆的含义。
40.A【解析】本题考查情景记忆的含义,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一事件的记忆。
41.C【解析】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是指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而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
42.C【解析】根据理解而进行的记忆是意义记忆,而有目的的记忆是有意记忆,注意二者的区别。
43.B【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44.C【解析】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它是个体将过去经历过的情绪情感体验保存在记忆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被重新体验到的过程。
45.B【解析】短时记忆存储时间短,存储量小,瞬时记忆存储时间很短,并且存储量大。
46.A【解析】瞬时记忆的存储时间在4秒之内。
47.B【解析】这种知觉现象被称为动景运动,它产生的原理是由于瞬时记忆,而不是由于错觉。
48.A【解析】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主要的编码形式,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主要的编码形式。
49.D【解析】声像记忆和图像记忆容量上没有差异,声像记忆保持时间较长,局部报告法可以测出感觉记忆的容量。
50.B【解析】考查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存储时间1分钟以内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一般来说,短时记忆在脑内存在的时间是30秒左右。
51.B【解析】本题考查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容量是7±2个组块,就是5~9个组块。
52.C【解析】C项属于注意现象,其他三个选项都是记忆现象。
53.D【解析】略。
54.A【解析】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两种,主要是听觉编码。
55.B【解析】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不均衡的。
56.B【解析】略。
57.B【解析】本题考查永久性遗忘的含义。
58.D【解析】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记忆的干扰属于倒摄抑制,反之为前摄抑制。
59.C【解析】早上学习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晚上学习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早晚受到的是单一抑制的影响。
60.C【解析】学习后立即睡觉没有之后学习的影响,即没有了倒摄抑制的影响。
61.D【解析】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
复述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复述,即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另一种是精细复述,即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62.A【解析】提取失败说认为遗忘是因为缺乏相关线索,有了线索,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提取线索。
63.D【解析】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第一次应该在学完后复习,第二次复习在一天后,第三次复习在一周后,第四次复习在一个月后。
64.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表象的概念,但表象、想象及后象三个概念容易混淆。
表象与想象的主要区别是看形象是否“新”,表象是过去的形象,而想象则是对表象进行加工形成的新形象。
65.A【解析】本题考查再造想象的含义。
66.B【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67.A【解析】看完文学作品,头脑中产生主人公鲜明形象的过程属于再造想象。
68.B【解析】本题考查表象的含义。
表象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69.B【解析】本题考查再造想象的含义。
70.B【解析】想象的前提是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想象的材料是表象。
71.B【解析】幻想是有目的的故而不是无意想象,幻想是脱离现实的故而不是再造想象。
不切实际的幻想是空想,但是幻想并不是空想的一种。
72.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含义,注意区别言语和语言。
言语是一种交流行为,而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73.B【解析】本题考查言语的含义。
74.A【解析】本题考查对话言语的含义。
75.D【解析】略。
76.C【解析】本题考查对话言语的特点。
77.C【解析】本题考查书面言语的特点。
78.A【解析】本题考查内部言语的含义。
79.B【解析】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是言语理解的第一级水平。
80.D【解析】言语理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一是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第二层次是句子的理解,第三层次是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81.C【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82.B【解析】思维间接性是指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
医生通过诊脉得知病人的病情属于思维的间接性特点。
83.C【解析】儿童在发展语言之前就是依赖表象进行思维的,如他们能够通过对各种不同年龄的人的形象特征的概括,区分“叔叔”“爷爷”等。
84.A【解析】人类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85.A【解析】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它表现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敏锐、迅速地识别和整体地把握。
灵感现象就是直觉思维的结果。
86.C【解析】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质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
87.C【解析】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分类过程。
88.B【解析】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把段落综合起来进行理解是思维的综合过程。
89.B【解析】概括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
注意概括和综合的区别。
90.C【解析】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对象或想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91.D【解析】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92.C【解析】概念的内涵提供了概念的本质属性。
笔的本质属性是书写工具,而概念的外延表明了笔有哪些种类,其他三个选项是笔这个概念的外延。
93.B【解析】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结合形成的。
好职工可以结合各种属性,属于析取概念。
94.D【解析】变式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95.B【解析】形象思维是用人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在人脑中对各种道路的表象进行思维的过程是形象思维过程。
96.C【解析】形象思维是用人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没有直接采用算术题的形式,而是用苹果来进行运算,在进行运算时使用了苹果这个表象,属于形象思维。
97.C【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98.A【解析】发散思维是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聚合思维是寻求唯一答案的思维过程。
99.D【解析】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
100.D【解析】本题考查思维敏捷性的含义,敏捷性主要关注的是思维的速度。
101.B【解析】思维的广阔性指个体思维的广度,指能够全面地对事物进行考查。
本题考查的是思维广阔性的含义。
102.B【解析】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
本题考查的是思维深刻性的含义。
103.D【解析】思维灵活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则爱钻牛角尖,不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