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独坐敬亭山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1 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韩愈《调张籍》“大李杜”李:李白杜:杜甫“小李杜”李:李商隐杜:杜牧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
有“诗仙”“诗侠”“酒仙”等称呼,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知识知晓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自南齐诗人谢朓、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后,此山遂名扬于天下。
整体感知听朗读,认读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tín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xiānɡ(互相)相xiànɡ(相片)诗歌解读众鸟高飞尽,【尽】尽头,指无影无踪。
孤云独去闲。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云】一片云。
相看两不厌,【厌】文中指满足只有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诗意】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意】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空空的敬亭山了。
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拟人:相看都不觉“厌”,看不够。
这是诗人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看着他,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结构梳理鸟尽云去独坐敬亭山拟人孤独、寂寞只有敬亭山主旨概括:《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诵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背诵复习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背、默)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第2课桂林山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世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记金华的双龙洞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公路盘曲而上。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完美版
独坐敬亭 山
唐
李白
知作者
李白 (701—762年),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祖
籍陇西成纪(今甘肃 天水附近)。作品极 富浪漫色彩,感情强 烈,善用比兴、夸张 的表现手法,形成了 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 被称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李杜”。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面对着鸟飞尽,孤云去的寂寞,让诗人感到欣慰的是什么? 表现诗人与山的惜 惜相连之情。
表达对敬亭山 的喜爱之情。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拟人手法
面对着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诗人心中,
此时的敬亭山就像诗人的什么人?它会对李 白说些什么呢?
移情训练,说一说
像诗人的母亲,会对他说:“ 孩子,别灰心,拿出生活的勇气 ”。 像诗人的朋友,会对他说:“ 朋友,别泄气,有我和你一起同 行”。
着我,我们互相对视总也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忘记了其他的一切,心中只有 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了。
2、这首诗中写了哪些事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从天上到地下、从高到低、从远到近Leabharlann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 的心情?从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
独坐敬亭山 学科信息: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
返回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之独坐敬亭山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诗 人 简 介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 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
病逝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享年61岁。李白生
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 漫游生活。直到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召至长 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之独坐敬亭山
赏析升华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
云飘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 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之独坐敬亭山
品读,悟诗情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从“只有”两个字上,我们猜一猜,此时诗人在想
些什么?从表面上看,诗人找到了朋友,显得轻松自在,
其实作者的内心却十分孤独,因为他只能在大自然中找到 “知己”,求得心灵的安慰。 创作背景 2、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你来吟一下这首诗吧,引 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应有的语气。
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
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 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后世将李 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
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
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 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古诗词三首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句意。
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把古诗写在小黑板上,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阅读导语1.学生自由阅读单元导语,读后交流:这组课文我们要学习什么?)二、导入: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区游览“敬亭山”二、学习课文(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大屏出示古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将基础的文学常识抄写下来)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②汇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云:孤独的白云;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悠闲的模样。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眺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那个地点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那个地点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那个地点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独坐敬亭山》赏析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那个地点做过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刻了。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味道,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加了孤寂之感。
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乐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孤寂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事实上,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看起来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域:看起来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排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动的厚云消逝之后感到专门的清幽安静。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孤寂。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同时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玩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14篇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14篇《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写课文。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对诗中描绘的景物展开充分的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情激趣1、教师即兴背诵一首古诗,引发学生兴趣,问: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背给大家听。
2、老师:我听出来了,你们掌握的许多古诗都是在课学习的。
那你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呢?有什么好办法吗?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齐读,解释诗题:“谁愿将课前收集到有关李白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二、自读交流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的诵读古诗,注意古诗的韵味,读的舒缓些,并划出节奏。
2、再来读一读古诗,边读边品味:你的心中有什么滋味?3、请你带着你品味的这种感觉,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古诗,对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组长先汇报是以什么方式来学习古诗的,弄明白的什么?其他学生补充。
三、精读品味1、老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也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的确,这首诗写得是多么的含蓄深刻,韵味悠长呀!让我们再次读古诗,画出令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互相交流:你通过朗读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心情?3、小组讨论:说说这首是中的词语有什么特点?读了以后你发现了什么?四、达标测评1、诗人李白把山拟人了,寄情于山。
学完这首诗你联想到什么?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人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五、拓展延伸1、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2、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加以想象画出来。
可以在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丰富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独坐敬亭山
3、“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两句诗运用拟 人,写诗人与敬亭山的惜惜相怜的感情。
寂静的境界。
相看两不厌,
释义: 我和敬亭山互相对视 而不感到厌倦的。
4
只有敬亭山。
体会: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 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释义:此时我忘记了其他的 一切,心中只有那孤独秀丽
的敬亭山。
思考:1.哪些词体会到诗人的孤独?
独 孤 只有
2.面对着众鸟飞尽,孤云又去的孤独, 诗人感到欣慰的是什么呢?
2
孤云独去闲。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州市郊。 闲:形容云飘来飘去悠闲自
相看两不厌,厌:满在足的。样子。
只有敬亭山。
tíng
3
亭
组词:凉亭 亭子
独众鸟高飞尽,
释义:所有的鸟儿都向着高 空飞散了。
4
孤云独去闲。
释义: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 云,却不肯停留,悠闲地飘
走了。
体会情感:“尽”、“闲” 两个字, 把读者引入一个
1
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 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
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
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
不人带着怀才
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
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注释:
5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通过描写敬亭 山的孤寂景象,抒发了作者因怀才 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1 、李白,字 _太_白__,号
_青__莲_居__士__,是我
国_唐___代大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现存
九百九十多首,他被人们称为_诗_仙__。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1课的一首古诗。
诗中写了许多鸟高高的飞走了,单独漂浮在在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也悠闲的越飞越远。
只有作者和敬亭山两个怎么看也不厌倦。
选编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二是激发对古诗的喜爱,并在背诵中陶冶爱美的情趣。
二、学情分析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
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
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苦闷的心情.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四、课前准备1、事先布置收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3、音乐五、教学流程(一)导入课题,揭题。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唐代是诗歌创作最繁荣,最辉煌的时代,唐代的诗人灿若星空,其中有一位诗人才华横溢,纵情山水,把酒吟诗,诗酒闻名天下,被人们称为“诗仙”,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李白.李白一生中写了很多诗,我们学习过的有《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那我们来背其中的一首。
2.那在你们心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课件)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去认识一个失意的,孤独的李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件PPT
和我互相对视而不感到厌倦的,
只有那孤独的敬亭山。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哪些词体会到诗人的孤独?
面对这样的天空,诗人感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面对着鸟飞尽,孤云去的寂寞,让诗人感到欣慰的是什么?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独坐敬亭山
东邱联小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马存超
你能准确读出来吗?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请小组相互检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吾乃诗仙也!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纵情诗酒, 以诗著称于世。 与诗人杜甫合称 “李杜”,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 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 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 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 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 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 了大量的借游山、饮酒的方式排 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 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 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742)被迫辞 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 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 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 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 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 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 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 活写照。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面对着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诗人心 中,此时的敬亭山就像诗人的什么人? 它会对李白说些什么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人教版语文四下《独坐敬亭山》课件1
独坐敬亭山李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形容云彩 飘来飘去 悠闲自在 的样子
满足
2、抓字眼、明诗意
仰望天空, 群鸟高飞,绝境踪影;一片孤云 独自悠闲地漂浮而去,四周一片寂静。我伫立 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在看着我, 彼此就看不厌。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 那座敬亭山了。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又名查 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 山高286米。原有翠云庵、广 教寺、穿云亭、丹梯亭、额珠 楼、太白楼等古迹,今已无存。 诸胜迹中仅有山南麓之双塔与 古昭亭石坊。自南北朝时,南 齐诗人谢、唐代诗人李白在此 赋诗,此山遂名于天下。
【背景】:
这首五绝作于天 宝十二载(753)秋 游宣州时,距他被迫 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 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 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 味,看透了世态炎凉, 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 不满,增添了孤寂之 感。此诗写独坐敬亭 山时的情趣,正是诗 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 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 情,到大自然怀抱中 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3、多诵读、悟诗情
练习
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 填空 (1)李白,字 ____,号 青莲居士 ________,是我国____代大 太白 唐 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现存九百九十多首,他被人们称为____。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了眼前的景色,又抒发 诗仙 了诗人____的感情。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____手法写诗人与敬 亭山的相知之情 孤独 解释相关词语 拟人 孤云独去闲 闲: 相看两不厌 厌:
诗中的写法1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 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 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寞的长空上还有一片白云, 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 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 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 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 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 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 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 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 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 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文《独坐敬亭山》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文原文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四年级语文下册《独坐敬亭山》课文同步练习题1、看拼音写词语jìng tíng shān2、“亭”字的读音是________,“亭”字的笔画共________画,我可以用“亭”字组三个不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可以给“亭”字加上“ ________”偏旁,变成“ ________”字,组词________。
我可以给“亭”字加上“ ________”偏旁,变成“ ________”字,组词 ________。
4、《独坐敬亭山》作者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的感情。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
其中“厌”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闲”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尽”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诗句。
天上的鸟儿都向着高空飞走了,孤独的一朵云也不愿意留下,悠闲地向远处飘去。
________。
和我互相对视而不会觉得厌烦的,只有敬亭山了。
________。
6、《独从敬亭山》这首诗里,只有( )和诗人相伴相依。
7、《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两”指的是______和_______。
诗句中,能表现出“孤独”的词有________。
8、辨字组词孤( )狐( )亭( )享( )9、从《独坐敬亭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我能体会到诗人孤独的心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必背古诗词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tán)面无风镜未磨(mó)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luó)。
忆江南 (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渔歌子 (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青箬(ruò)笠,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使至塞上 (唐)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sài),归雁(yàn)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金缕衣 (唐) 无名氏劝君莫惜金缕(lǚ)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kān)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山居秋暝 (唐)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xiē),王孙自可留。
逢入京使 (唐) 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píng)君传语报平安。
马诗 (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luò)脑,快走踏清秋。
赠花卿 (唐) 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jiàn)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dù)无人舟自横。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
的“汉寿城白春银望盘”。里一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词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 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又叫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词有各种不 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渔歌 子” ,还有“江城子” 、 “菩萨蛮”“卜 算子”“忆秦娥”“浪淘沙”等,词牌与 词的内容并无多大的关系。词按内容的长 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 (59—91字)、长调(91字以上)。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 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 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 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 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 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 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 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 同:
作者同属唐朝、景物同属江南、诗词内容同属借 景抒情。
•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
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
员 称。 。唐 他代的中家湖晚庭光期是秋著 一名 个月诗 世两人 代相, 以和有 儒学“,相诗传豪的”书之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全部
以下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的古诗,包括《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等。
请注意,具体的古诗篇目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1.《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此外,还有其他古诗如《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等。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语言的优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 李白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 又名查山。在安徽省宣 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 米。原有翠云庵、广教 寺、穿云亭、丹梯亭、 额珠楼、太白楼等古迹, 今已无存。诸胜迹中仅 有山南麓之双塔与古昭 亭石坊。自南北朝时, 南齐诗人谢、唐代诗人 李白在此赋诗,此山遂 名于天下。
李白 (701—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 肃天水附近)。作品 极富浪漫色彩,感情 强烈,善用比兴、夸 张的表现手法,形成 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 格,被称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李杜”
独
众鸟高飞尽,
坐 敬
孤云独去闲。
亭相看两不厌,Fra bibliotek山李 只有敬亭山。 白
【背景】:
这首五绝作于天 宝十二载(753) 秋游宣州时,距他 被迫于天宝三载离 开长安已有整整十 年时间了。长期飘 泊生活,使李白饱 尝了人间辛酸滋味, 看透了世态炎凉, 从而加深了对现实 的不满,增添了孤 寂之感。此诗写独 坐敬亭山时的情趣, 正是诗人带着怀才 不遇而产生的孤独 与寂寞的感情,到 大自然怀抱中寻求 安慰的生活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