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找规律题型汇总和解析word精品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拓展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找规律试题题型及答案大全
找规律试题题型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观察下列数列:2, 4, 8, 16, 32, ()A. 64B. 128C. 256D. 512答案:A2. 找出下列数列的规律并填空:1, 2, 4, 8, ()A. 16B. 10C. 12D. 15答案:A3. 根据数列规律,下一个数字是:1, 3, 6, 10, ()A. 15B. 18C. 21D. 24答案:C二、填空题1. 根据数列规律,下一个数字是:2, 4, 8, 16, ()答案:322. 找出下列数列的规律并填空:1, 3, 6, 10, ()答案:153. 根据数列规律,下一个数字是:2, 6, 12, 20, ()答案:30三、解答题1. 观察下列数列:1, 2, 4, 7, 11, (), (), 26请找出规律并填写空缺的数字。
答案:16, 222. 根据数列规律:1, 1, 2, 3, 5, 8, (), ()请找出规律并填写空缺的数字。
答案:13, 213. 观察下列数列:2, 4, 8, 16, (), (), 128请找出规律并填写空缺的数字。
答案:32, 64四、应用题1. 一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如果数列的前两个数字是1和2,那么第10个数字是多少?答案:10242. 一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上一个递增的整数,数列的前两个数字是1和3(即第二个数字是第一个数字加上2),那么第5个数字是多少?答案:133. 一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上一个递增的奇数,数列的前两个数字是2和5(即第二个数字是第一个数字加上3),那么第4个数字是多少?答案:12。
初中的中考数学找规律题型汇总及解析.doc
精品文档中考数学找律型展及解析“有比才有” 。
通比,可以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化律。
找律的目,通常按照一定的序出一系列量,要求我根据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律。
揭示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就比容易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中,常出数列的找律,本文就此的解方法行探索: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等差数列):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行比,如增幅相等,第n 个数可以表示: a1+(n-1)b ,其中 a 数列的第一位数, b增幅, (n-1)b 第一位数到第 n 位的增幅。
然后再化代数式 a+(n-1)b 。
例: 4、10、 16、22、 28⋯⋯,求第 n 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 6,所以,第 n 位数是: 4+(n-1) 6 =6n- 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 3、5、7、9,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 n 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 1、求出数列的第n-1 位到第 n 位的增幅;2、求出第 1 位到第第 n 位的增幅;3、数列的第 1 位数加上增幅即是第n 位数。
此解法然,但是此的通用解法,当然此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等比数列,如:2、3、5、9,17 增幅 1、 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察的方法,但是,此包括第二的,如用分析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一)出序列号:找律的目,通常按照一定的序出一系列量,要求我根据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律。
找出的律,通常包序列号。
所以,把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就比容易其中的奥秘。
例如,察下列各式数: 0,3,8,15,24,⋯⋯。
按此律写出的第100 个数是 100 2 1 ,第 n 个数是 n 2 1。
中考数学规律题(附答案).docx
1.我们平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如2 6 3 9=2 X 103+6 X 102+3 X 10*+9X 10°,表示十进制的数要用10个数码(又叫数字):0, 1, 2, 3, 4, 5, 6, 7, 8, 9。
在电子数字计算机中用的是二进制,只要两个数码:0和1。
如二进制中101=1 X 22+0X 2'+1 X 2°等于十进制的数5,10111=1 X 2*+0X23+1X 22+ 1X21 + 1X2°等于十进制中的数23,那么二进制中的1101等于十进制的数o2.任何•■个正整数〃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代,=sxt ( s, f是正整数,旦sWf),如果pxq在〃的所有这种分解中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xq是〃的最佳分解,并规定:p 3 1 F(n)=L .例如18可以分解成1x18, 2x9, 3x6这三种,这时就有F(18)=- = -.给出q 6 21 3卜'列关于F(〃)的说法:(1) F(2) = —; (2) F(24) = -; (3) F(27) = 3; (4)若〃是28个完全平方数,则F(〃)=l.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B )A. 1B. 2C. 3D. 43.若(V—x—1)了+2=1,则工=. 2、一1、0、-24.观察下面的一列单项式:x , -2子,4x3, -8x4,…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7个单项式为;第〃个单项式为. 64x7; (-2y~'x n5.已矢【I a n =—-~ (〃 = 1,2,3,...), 记气=2(1 —妃,"=2(1 一巧)(1 —a,),…,(〃 +1)- ~ ~如=2(1 —%)(1 —a?)...。
一%),则通过计算推测出如的表达式如=.(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6.已知n是正整数,P[ (.%, M ), R(X,瑚),…,%%/,),…是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一列点,其--~ x中= 1, x2= 2, • • •, x n=/?,•••.记Aj =x1y2, A2 = x2y3, ■■■, A n =x n y n+l,■--若A=a ( a 是非零常数),则A •& ••…A…的值是(用含a和〃的代数式表示). -H + 17 ? 3 37. 已知 2 — = 22 x — ,3 + — = 32 x —,3 3 8 84 4 n n4 + —= 42x —,……,若8 + - = 82X - (a 、力为正整数)则a + b=. 7115 15 b b8. 为 了求 1+ 22 + 23 + ••• + 22008 的值,可令 S = 1 + 22 + 23 +... + 22008 ,贝U 2S =22 +23 +24 +-.. + 22009 ,因此 2S-S= 22009 -1 ,所以 1 + 22 +23 +••. + 22008 = 22009 -1 仿照以 上推理计算出1 + 52 +53 +••• + 52009的值是. 5初°-19. --------------------------------------------------------------------------------------------------------- 设 S]=l + — 7 > S,=] H —— , $3=1 —7"! ,…,S“=l H ------------------------------------------------------------------ 71 1- 2-2 2- 3-3 32 4- " n- (zz + l)2M I +L 上,^=— n n +1 n+110. 如图,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ZDAB = 60° .连结对角线AC ,以AC 为边作第二个菱形ACC^ ,使 ZD.AC = 60° ;连结AC,,再以AC 】为边作第三个菱形AC.C^ ,使ZD.AC, - 60° ; ……,按此规律所作的第〃个菱形的边长 X 211. 如图,以等腰三角形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再以等腰直角三 角形ABA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BB {,……,如此作下去,若OA = OB = 1, 则第〃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 (n 为正整数).(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 为正整数).设S1/1-13【思路分析】和上题很类似的几何图形外延拓展问题。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型汇总及解析教学内容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型扩展及解析“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 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中考数学规律探索题(整理全,含答案).doc
A. M=mnD.M=m(n+1)规律探索7选择题1. 观察下列等式:31=3, 32=9, 33=27, 34=81, 3—243, 36=729, 37=2187...解答下列问题:3 + 32 + 33 + 34...+32013的末位数字是( )A. 0B. 1C. 3D. 72. 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29, 31),…,现用等式A M = (i, j)表示正奇数M 是第i 组第j 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7= (2, 3),则A 20I 3=() A. (45, 77) B. (45, 39) C. (32, 46) D. (32, 23)3. 下表中的数字是按一定规律填写的,表中a 的值应是 ________ . 12 3 5 813a・2 358 13 21 34・4. 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矩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的面积为2“?,第(2)个图形的面积为8 cm 2,5. 如图,动点P 从(0, 3)出发,沿所示的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201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 的坐标为()A 、(1, 4)B 、(5, 0)C 、(6, 4)D 、(8, 3) 6.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图形中M 与m 、n 的关系是7. 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x 2 =-1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若我们规定一个新数“”,使其满足第(3)个图形的面积为18 cm 2,……,第(10)个图形的面积为(B.M=n(m+1) C.M=mn+1i + Z 2 + Z 3 + 广 + ..严12 + /2013 的值为A. 0B. 1C. -1 D .•• • •• • •• • • •• •• • •图①图②图③(第8题图)A. 51 C.76 D. 81厂= -1(即方程X 2 =-1有一个根为),并且进一步规定:一切实数可以与新数进行四则运算,且原有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 仍然成立,于是有z 1 = z, i 2= -1 , z 3 = i 2-i = (-1).1 = -i, i 4 = (z 2)2 = (-1)2 = 1.从而对任意正整数n,我们可得到 严”+1 = j4” j =(严)” j = i,同理可得严”+2 = _1,严”+3 = =1,那么,&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棋子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有1颗棋子,第②个图形一共有6颗棋子,第③ 个图形一共有16颗棋子,…,则第⑥个图形中棋子的颗数为()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个图形中所有的个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含"的代数式表(第11题)2.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 0)、B (0, 4),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A 4...,则△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顺次连接正方形ABCD 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一个正方形AiBiCiD”由顺次连接正方形AjBiCiDi 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A2B2C2D2...,以此类推,则第六个正方形A6B 6C 6D6周长是 ________ •B. 70& 1 图2 图3 D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上有2013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 ________________ 个点.5.如图,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称图中的数1, 5, 12, 22...为五边形数,则第6个五边形数是 __________将C1绕点山旋转180。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中考探索规律题型总结
4.单词规律:考察单词序列中的规律。学生需要观察单词的拼写、词义、词性等规律,找出规律并推测下一个或缺失的单词。
5.颜色规律:考察颜色序列中的规律。学生需要观察颜色的变化、组合、重复等规律,找出规律并推测下一个或缺失的颜色。
解决"探索规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寻找数字、图形、字母、单词或颜色之间的规律,并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答案。学生可以运用归纳、类比、比较等思维方法,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为了提高解决这类题型的能力,建议学生多做相关的练习题,积累经验,并注意总结不同类型的规律模式。此外,学生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来提升对事物规律的敏感度。
在中考中,"探索规律"是一种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观察、归纳和推理的能力。下面是对"探索规律"题型的总结:
1.数字规律:考察数字序列中的规律。学生需要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并推测下一个或缺失的数字。
2.图形规律:考察图形序列中的规律。学生需要观察图形的形状、方向、大小、排列等特征,找出规律并推测下一个或缺失的图形。
全国中考数学必考找规律题型总结
中考数学找规律典型题总结1、如2639=2×103+6×102+3×101+9×100,表示十进制的数要用10个数码(又叫数字):0,1,2,3,4,5,6,7,8,9。
在电子数字计算机中用的是二进制,只要两个数码:0和1。
如二进制中101=1×22+0×21+1×20等于十进制的数5,10111=1×24+0×23+1×22+1×21+1×20等于十进制中的数23,那么二进制中的1101等于十进制的数 。
2、从1开始,将连续的奇数相加,和的情况有如下规律:1=1=12;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按此规律请你猜想从1开始,将前10个奇数(即当最后一个奇数是19时),它们的和是 。
3、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A 、618B 、638C 、658 D 、6784、如下左图所示,摆第一个“小屋子”要5枚棋子,摆第二个要11枚棋子,摆第三个要17枚棋子,则摆第30个“小屋子”要 枚棋子.5、如下右图是某同学在沙滩上用石子摆成的小房子,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写出第n 个小房子用了 块石子。
6、如下图是用棋子摆成的“上”字:第一个“上”字 第二个“上”字 第三个“上”字如果按照以上规律继续摆下去,那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第四、第五个“上” 字分别需用 和 枚棋子;(2)第n 个“上”字需用 枚棋子。
7、如图一串有黑有白,其排列有一定规律的珠子,被盒子遮住一部分,则这串珠子被盒子遮(1)(2)(3)第4题住的部分有_______颗.8、根据下列5个图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规律:猜想第6个图形有个点,第n个图形中有个点。
9、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画出的一列“树型”图:经观察可以发现:图(2)比图(1)多出2个“树枝”,图(3)比图(2)多出5个“树枝”,图(4)比图(3)多出10个“树枝”,照此规律,图(7)比图(6)多出个“树枝”。
(完整word)初中数学找规律
例题:(10西城二模)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整数 5, 7, 11, 19,…,第6个整数为,根据上述规律,第n 个整数为 _____________ ( n 为正整数)•••第6个整数是26 3 67,第n 个整数是2n 3 (n 为正整数).练习:1 4 9 16 1' (10怀柔二莫)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3,产,亍……,按此规 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5个数是 ____________ ,第n 个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9东城一模)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 -…,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 9个数是 35 答案:12 n1n ( 1)例题:(10通州一模)某些植物发芽有这样一种规律:当年所发新芽第二年不发 芽,老芽在以后每年都发芽.发芽规律见下表(设第一年前的新芽数为 a )照这样下去,第8年老芽数与总芽数的比值为.解:第8年的老芽数是21a ,新芽数是13a ,总芽数是34a ,贝吐匕值为 •34 练习:1、( 08石景山一模)小说《达•芬奇密码》中的一个故事里出现了一串神秘排列 的数,将这串令人费解的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1, 2, 3, 5, 8 ,则答案: 25 n 211 , 2n 11 ] 丄 丄 丄2,3,10,15, 26这列数的第8个数是______________ .2答案:212、(09房山二模)填在下面三个田字格内的数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请填 出图4中的数字.答案:7,9,11,176((1)n 与(1)n1)例题:(09通州二模)12.观察并分析下列数据,寻找规律:0,..、36 ,3,- 2、.3,,15,— 3・.2,……那么第10个数据是 _____________ ;第n 个数据 是 ______ .•••第10个数据是3-3,第n 个数据是(1)n1.. 3n 3 . 练习:1、(10房山一模)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 4,%~|,■16,...(a 0),其中第a a a a 8个式子是 _____ ,第n 个式子是 ________ (n 为正整数). 答案: 64( 1)n 1 n 223 3n 1aa58112、(10门头沟二模)一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式子:一a 2,-,—-,—,…,23 4(a ^ 0),则第n 个式子是 ________ (n 为正整数)3n 1答案:(1)0-—n3、(09崇文一模)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2, 0, 4, 0, 6, 0,…,其中第7个数 是 ________ ,第n 个数是 _________ ( n 为正整数). 答案:8,』^(n 1)57 9108例题:(08通州二模)世界上著名的莱布尼茨三角形如图所示:贝U排在第10行从左边数第3个位置上的数是_______ .•••第10行倒数第三个数是———.72 90 360练习:1、(08大兴一模)自然数按一定规律排成下表,那么第200行的第5个数是_____ .12 34 5 67 89 101113 14 1512答案:199052、如图的数字方阵中,方框所缺的数,按照适宜的规律填上(A、100B、128C、129D、130答案:C例题:(11平谷二模)如图,将连续的正整数1,2,3,4……依次标在下列三角形中,那么2011这个数在第 ____ 个三角形的 ________ 顶点处(第二空填:上,左下,右下).• 2011 这个数在第671个三角形的上顶点处.故答案为:671, 上.练习:1、(08 崇文一模)观察下列等式:31 1 2 , 32 1 8 , 33 1 26 , 34 1 80 , 35 1 242 ,…….通过观察,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确 定32008 1的个位数字是 ______ . ___ 答案:32、右图为手的示意图,在各个手指间标记字母A ,B ,C, D 请你按图中箭头所指 方向(即A — B ^C T C T B ^B^d …的方式)从 A 开始 数连续的正整数1, 2, 3, 4,…,当数到12时,对应的字母是 当字母C 第201次出现时,恰好数到的数是 当字母C 第2n 1次出现时(n 为正整数),恰 好数到的数是 ____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B, 603, 6n+3例题:(09平谷一模)已知:£2£2232 34 44 4……若b x1 1 '2 2 ‘3 3'10=a +10 (a 、b 都是正整数),则a+b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 . 二a+b 的最小值是19 练习:1. ( 10密云一模)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第1个数: 1 1 122第2个数: 1 1 11 (1)211 1323 第3个数: 1 1 11 (1)2 1423232n 11 1L 1(“第n 个数:2n(1)3;4 ;4 5 6那么,在第10个数、第11个数、第12个数、第13个数中,最大的数是()A.第10个数B .第11个数 C.第12个数 D.第13个数答案:A例题1: (10昌平一模)观察下列图案:照这样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5个图案中共有________ 个三角形,第n (n 1,且n为整数)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_ (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解答:解:第5个图案中,有6+4X4=22 (个)三角形;第n个图案中,有6+4(n-1 )=4n+2 (个)三角形.例题2. (10西城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边长为1、且顶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正方形为单位格点正方形.如图,在菱形ABCD中,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一8,0 ),(0,4 ),(8,0 ),(0,点正方形的个数是个;若菱形ABGD n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n,0 ),(0, n), (2n,0), (0,—n)(n 为正整数),则菱形ABnG D n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答案为:4n2-4n .—4),贝U菱形ABCD能覆盖的单位格练习:.1、(10大兴一模)如图4所示,把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摆放在正多边形的边上,按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个图形需要黑色棋子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第1个图形第2个图形第3个图形第4个图形(图4)答案:n(n 2)2、(08顺义二模)如图,图①,图②,图③,图④……是用围棋棋子摆成的一列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具有一定规律的“山”字•则第n个“山”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________答案:5n+23、(08丰台二模)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纸片,按黑色纸片数逐渐加1的规律拼成一列图案:请问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的张数为A. 4n 3B. 3n 1C. nD. 2n 2答案:B第1个第2个第3个4、(10丰台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请你观察图中正方形ABCD, ABC2D2,AB3C3D3…每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整点答案:80个.的个数•按此规律推算出正方形Ao BwC o D。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找规律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50道)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找规律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50道)一、选择题1、连结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观察上述图形并阅读相关文字,思考回答问题:显然四边形对角线有2条;五边形的对角线有5条;对于六边形的对角线条数,光靠“数”数,也能数出来,但已感到较麻烦!需寻找规律!从一个顶点A 出发,显然有3条,同理从B出发也3条,每个顶点出发都是3条,但从C顶点出发,就有重复线段!用此方法算出六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a;且能归纳出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计算方法;若一个n边形有35条对角线,则a和n的值分别为()A.12,20 B.12,15C.9,10 D.9,122、寻找规律计算1 - 2+3 - 4+5 - 6+…+2015 - 2016等于()A.0 B.- 1C.- 1008 D.10083、观察下列各式并找规律,再猜想填空:,则______ .4、观察一列数:,,,,,……根据规律,请你写出第10个数是()A.B.C.D.二、填空题5、观察一下几组勾股数,并寻找规律:① 3, 4, 5;② 5,12,13;③ 7,24,25;④ 9,40,41;……请你写出有以上规律的第⑤组勾股数:6、找规律填空:……7、已知…,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寻找规律并计算:= .8、观察分析下列数据,寻找规律:0,,,3,2,……那么第10个数据应是_________.9、找规律.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下图方式讲桌子拼在一起。
① 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__人;(1分)3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__人;(1分)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__人。
(3分)②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上图方式每5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______人。
(3分)10、观察以下几组勾股数,并寻找规律: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9,40,41;…,请你写出具有以上规律的第⑥组勾股数:_________________.11、找规律填上合适的数:-2,4,-8,16,,64,……………12、用火柴棒按以下方式搭“小鱼”.…………搭1条“小鱼”需用8根火柴棒,搭2条“小鱼”需用14根火柴棒,搭3条“小鱼”需用20根火柴棒……观察并找规律,搭10条“小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13、观察分析下列数据,寻找规律:0,,,3,2,,3,……,那么第10个数据应是.14、填空找规律(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利用计算器分别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1)的结果,我们发现所得的结果与被开方数间的规律是________;(3)运用(2)中的规律,直接写出结果:=________,=________.15、观察表一,寻找规律.表二、表三、表四分别是从表一中截取的一部分,其中a+b+c 的值为.16、找规律填上合适的数:﹣2,4,﹣8,16,,64,…17、观察下列数据:0,,,,,……,寻找规律,第9个数据应是.18、观察烟花燃放图形,找规律:依此规律,第9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_个★.19、观察并分析下列数据,寻找规律: 0,,-,3,-2,,-3,……那么第10个数据是___________ ;第n个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20、观察一下几组勾股数,并寻找规律: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9,40,41;……请你写出有以上规律的第⑤组勾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寻找规律,根据规律填空:,,,,,,…,第n个数是.22、找规律,并按规律填上第五个数:.23、阅读下文,寻找规律.计算:(1﹣x)(1+x)=1﹣x2,(1﹣x)(1+x+x2)=1﹣x3,(1﹣x)(1+x+x2+x3)=1﹣x4….(1)观察上式,并猜想:(1﹣x)(1+x+x2+…+x n)= .(2)根据你的猜想,计算:1+3+32+33…+3n= .(其中n是正整数)24、找规律,如图有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第1幅图中有1个,第2幅图中有3个,第3幅图中有5个,则第n幅图中有个。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型汇总及解析.doc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型扩展及解析“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 n 个数可以表示为: a1+(n-1)b,其中 a 为数列的第一位数, b 为增幅, (n-1)b 为第一位数到第 n 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 a+(n-1)b。
例:4、10、 16、22、28,求第 n 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 6,所以,第 n 位数是: 4+(n-1) 6=6n- 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 5、 7、 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 n 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 1、求出数列的第n-1 位到第 n 位的增幅;2、求出第 1 位到第第 n 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 1 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 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 增幅为 1、2、 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初中找规律题型总结
规律探究(1次课)1、二级数列这里所谓的二级数列是指数列中前后两个数的和、差、积或商构成一个我们熟悉的某种数列形式。
例1:2 6 12 20 30 ( 42 )(2002年考题)A.38B.42C.48D.56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个数的差分别为:4,6,8,10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0的差应该是12,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2:20 22 25 30 37 ( ) (2002年考题)A.39B.45C.48D.51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2,3,5,7这是一个质数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7的差应该是11,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3:2 5 11 20 32 ( 47 ) (2002年考题)A.43B.45C.47D.49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3,6,9,12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2的差应该是15,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4:4 5 7 1l 19 ( 35 ) (2002年考题)A.27B.31C.35D.41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1,2,4,8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9的差应该是16,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5:3 4 7 16 ( 43 ) (2002年考题)A.23B.27C.39D.43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1,3,9这显然也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6的差应该是27,所以答案应该是D。
例6:32 27 23 20 18 ( 17 ) (2002年考题)A.14B.15C.16D.17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5,-4,-3,-2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8的差应该是-1,所以答案应该是D。
例7:1,4,8,13,16,20,( 25 ) (2003年考题)A.20B.25C.27D.28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3,4,5,3,4这是一个循环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20的差应该是5,所以答案应该是B。
中考数学规律压轴选择题汇编经典和答案解析1(1)
一、规律问题数字变化类1.有一列数:3591724816、、、它有一定的规律性.若把第一个数记为a 1,第二个数记为a 2,…….第n 个数记为a n ,则1232020a a a a ++++的值是( )A .2020B .2021-202012C .2020-202012 D .2021-202112答案:B解析:B 【分析】分析数据可得a n = 212n n+= 112n +;从而得到1232020a a a a ++++的表达式为232020111111112222++++++++,根据等比数列的特征即可求和.【详解】解:观察可知∵a n = 212n n+= 112n +, 设1232020a a a a ++++=b,则b=232020111111112222++++++++ =23202011112020()2222+++++∴2b=23201911114040(1)2222++++++∴2b-b=23201911114040(1)2222++++++-[23202011112020()2222+++++]∴b=202012020(1)2+-=2020120212-, 即1232020a a a a ++++=2020120212-,故选:B. 【点睛】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本题找到a n 的表达式是解题关键. 2.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 1,7,-5,19,-29,67,…; -1,2,-4,8,-16,32,….分别取每行的第10个数,这三个数的和是( ) A .2563B .2365C .2167D .2069答案:A解析:A 【分析】先总结各行数字的规律:第1行的数是以2为底数,指数是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奇数位置为负,偶数位置为正;第2行的数字依次比第1行对应位置上的数多3;第3行的数是以2为底数,指数是从0开始的连续自然数,奇数位置为负,偶数位置为正;利用上面发现的规律,写出每行的第10个数,进一步求和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第1行第10个数为:210; 第2行第10个数为:210+3; 第3行第10个数为:29; 三数和为:210+210+3+29=2563,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数字的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3.已知整数1a 、2a 、3a 、4a 、…满足下列条件:11a =-,212a a =-+,323a a =-+,434a a =-+,…,11n n a a n +=-++(n 为正整数)依此类推,则2020a 的值为()A .-1009B .-2019C .-1010D .-2020答案:C解析:C 【分析】依次计算1a 、2a 、3a 、4a 、…,得到规律性答案,即可得到2020a 的值. 【详解】11a =-,212a a =-+=-1, 323a a =-+=-2, 434a a =-+=-2, 5453a a =-+=-,6563a a =-+=-,,由此可得:每两个数的答案是相同的,结果为-2n(n 为偶数),∴202010102=, ∴2020a 的值为-1010,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代数式规律探究,计算此类题的关键是依次计算得出答案的规律并总结出答案与序数间的关系式,由此来解答问题.4.一列数按某规律排列如下: 1121231234,,,,,,,,,1213214321…,若第n 个数为57,则n =( ) A .50B .60C .62D .71答案:B解析:B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分子变化是1,(1,2),(1,2,3),…,分母变化是1,(2,1),(3,2,1),…,从而可以求得第n 个数为57时n 的值,本题得意解决. 【详解】1121231234,,,,,,,,,1213214321,…,可写为: 1121231234,,,,,,,,,1213214321⎛⎫⎛⎫⎛⎫ ⎪ ⎪ ⎪⎝⎭⎝⎭⎝⎭,…,∵57的分子和分母的和为12, ∴分母为11开头到分母为1的数有11个,分别为1234567891011,,,,,,,,,,1110987654321, ∴第n 个数为57,则123410560n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 5.已知整数1234,,,,a a a a ⋅⋅⋅,满足条件:12132430,1,2,3,a a a a a a a ==-+=-+=-+⋅⋅⋅,依次类推2021a 的值为( )A .1009-B .1010-C .1011-D .2020-答案:B解析:B 【分析】分别计算:1234567,,,,,,a a a a a a a ⋅⋅⋅,再由具体到一般总结出规律,再利用规律解题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探究规律:10a =,2111a a =-+=-, 3221a a =-+=-, 4332a a =-+=-,5442a a =-+=-,6553a a =-+=-, 7663a a =-+=-,……, 总结规律:当n 是奇数时,结果等于12n --;n 是偶数时,结果等于2n-; 运用规律:20212021110102a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字类的规律探究以及列代数式,掌握规律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已知有理数1a ≠,我们把11a-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12-,-1的差倒数是11=1(1)2--.如果12a =-,a 2是a 1的差倒数,a 3是a 2的差倒数,a 4是a 3的差倒数……依此类推,那么12100a a a +++的值是( )A .-7.5B .7.5C .5.5D .-5.5答案:A解析:A 【分析】求出数列的前4个数,从而得出这个数列以2-,13,32依次循环,且1312326-++=-,再求出这100个数中有多少个周期,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12a =-,∴2111(2)3a ==--,3131213a ==-,412312a ==--,……∴这个数列以-2,13,32依次循环,且1312326-++=-, ∵1003331÷=,∴121001153327.562a a a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通过从一些特殊的数字变化中发现不变的因素或按规律变化的因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 7.观察下面由正整数组成的数阵:照此规律,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第51行的第1个数是( ) A .2500B .2501C .2601D .2602答案:B解析:B 【分析】观察这个数列知,第n 行的最后一个数是n 2,第50行的最后一个数是502=2500,进而求出第51行的第1个数. 【详解】由题意可知,第n 行的最后一个数是n 2, 所以第50行的最后一个数是502=2500, 第51行的第1个数是2500+1=2501,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解决本题的难点在于发现第n 行的最后一个数是n 2的规律. 8.a 是不为2的有理数,我们把22a-称为a 的“哈利数”,如:3的“哈利数”是2223=--,-2的“哈利数”是()21222=--,已知13a =,2a 是1a 的“哈利数”,3a 是2a 的“哈利数”,4a 是3a 的“哈利数”,…,依次类推,则2018a =( )A.3 B.-2 C.12D.43答案:B解析:B【分析】分别求出数列的前5个数得出该数列每4个数为一周期循环,据此可得答案.【详解】解:∵a1=3,∴a2=223-=﹣2,a3=22(2)--=12,a4=2122-=43,a5=2423-=3,∴该数列每4个数为一周期循环,∵2018÷4=504……2,∴a2018=a2=﹣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换规律,根据题意得出该数列每4个数为一周期循环是关键.9.观察下列等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 187,…,由以上等式可推知3+32+33+34+…+32021的结果的末位数字是()A.0 B.9 C.3 D.2答案:C解析:C【分析】观察所给等式发现规律末位数字为:3,9,7,1,3,9,7,…,每4个数一组循环,进而可得算式:3+32+33+34+…+32021结果的末位数字.【详解】解:观察下列等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发现规律:末位数字为:3,9,7,1,3,9,7,…,每4个数一组循环,所以2021÷4=505……1,而3+9+7+1=20, 20×505+3=10103.所以算式:3+32+33+34+…+32021结果的末位数字是3.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字的变化寻找规律. 10.某种细胞开始有1个,1小时后分裂成2个,2小时分裂成4个,3小时后分裂成8个,按此规律,n 小时后细胞的个数超过1000个,n 的最小值是( ) A .9B .10C .500D .501答案:B解析:B 【分析】设经过n 个小时,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列不等式,计算求出n 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21000n ≥, ∵92512=,1021024=, ∴n 的最小值是:10,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是基础题,熟记乘方的定义并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二、规律问题算式变化类11.已知2221114834441004A ⎛⎫=⨯++⋯+ ⎪---⎝⎭,根据()21111n 3n 44n 2n 2⎛⎫=-≥ ⎪--+⎝⎭,则与A 最接近的正整数是( ). A .18B .20C .24D .25答案:D 【分析】根据公式的特点把A 进行变形化简,故可求解. 【详解】 ∵ ∴ =≈12×2.0435=24.522≈25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数的规律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已知解析:D 【分析】根据公式的特点把A 进行变形化简,故可求解. 【详解】 ∵()21111n 3n 44n 2n 2⎛⎫=-≥ ⎪--+⎝⎭∴2221114834441004A ⎛⎫=⨯++⋯+ ⎪---⎝⎭ =111111111484323244242410021002⎡⎤⎛⎫⎛⎫⎛⎫⨯-+-+⋯+-⎪ ⎪ ⎪⎢⎥-+-+-+⎝⎭⎝⎭⎝⎭⎣⎦1111111148145426498102⎡⎤⎛⎫⎛⎫⎛⎫=⨯-+-+⋯+- ⎪ ⎪ ⎪⎢⎥⎝⎭⎝⎭⎝⎭⎣⎦111111111121 (2345)98567102⎛⎫=⨯++++++----- ⎪⎝⎭ 111111112123499100101102⎛⎫=⨯+++---- ⎪⎝⎭≈12×2.0435=24.522≈25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数的规律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已知的运算公式变形求解.12.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发现都曾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杨辉三角”(如图所示)就是一例.这个三角形的构造法则为:两腰上的数都是1,其余每个数均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事实上,这个三角形给出了(a+b )n (n 为正整数)的展开式(按a 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系数规律.例如,在三角形中第三行的三个数1,2,1,恰好对应(a+b )2=a 2+2ab+b 2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第四行的四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a+b )3=a 3+3a 2b+3ab 2+b 3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等等.根据上面的规律,请你猜想(a+b )7的展开式中所有系数的和是( )A.2018 B.512 C.128 D.64答案:C【分析】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将原式展开,求出系数之和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7=a7+7a6b+21a5b2+35a4b3+35a3b4+21a2b5+7ab6+b7,系解析:C【分析】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将原式展开,求出系数之和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7=a7+7a6b+21a5b2+35a4b3+35a3b4+21a2b5+7ab6+b7,系数之和为2×(1+7+21+35)=128,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以及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弄清“杨辉三角”中系数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13.计算111111 122334455667-----⨯⨯⨯⨯⨯⨯的结果为().A.67B.67-C.17-D.17答案:D【分析】将式子进行变形,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计算,关键在于进行变形.解析:D【分析】将式子进行变形,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111111 122334455667 -----⨯⨯⨯⨯⨯⨯=111111111111()()()()()22334455667----------- =17【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计算,关键在于进行变形.14.把1,2,3,4,…,2016的每一个数的前面任意填上“+”号或“-”号,然后将它们相加,则所得结果为( ) A .偶数 B .奇数C .正数D .有时为奇数,有时为偶数答案:A 【分析】因为偶数个奇数相加,故结果是偶数. 【详解】因为相邻两个数的和与差都是奇数,且是从1开始到2016,共有1008对,则所得的结果肯定是偶数个奇数相加,故结果是偶数. 故选:A . 【点解析:A 【分析】因为偶数个奇数相加,故结果是偶数. 【详解】因为相邻两个数的和与差都是奇数,且是从1开始到2016,共有1008对,则所得的结果肯定是偶数个奇数相加,故结果是偶数.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本题根据相邻两个数的和与差都是奇数作为突破口:当有偶数个奇数相加时,结果是偶数.15.(问题背景)“整体替换法”是数学里的一种常用计算方法.利用式子的特征进行整体代换,往往能解决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迁移运用)计算111211211212++++++++的值解:设原式x =,则可分析得:112x x=++根据上述方程解得:132x -+=,232x --=而原式0>,故:原式1x ==(联系拓展)23456202222222+++++++=___________A .2121-B .2122-C .2221-D .2222-答案:B 【分析】根据题目呈现的“整体替换法”,令,,作差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 则, 故选:B . 【点睛】本题为新定义类型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目中“整体替换法”的概念,应用到解题解析:B 【分析】根据题目呈现的“整体替换法”,令220222S =+++,23212222S =+++,作差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220222S =+++,23212222S =+++,则21222S S S =-=-,故选:B . 【点睛】本题为新定义类型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目中“整体替换法”的概念,应用到解题当中.16.一根1m 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它的12,第二次截去剩下的12,如此截下去,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是( ) A .51()2mB .[1-51()2]mC .0.5mD .[1-51()2]m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第一次剩下m ,第二次剩下m ,第三次剩下m ,则第5次剩下m .考点:规律题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第一次剩下12m ,第二次剩下211()42=m ,第三次剩下311()82=m ,则第5次剩下51()2m . 考点:规律题17.观察下列各式:, , ,…计算:3×(1×2+2×3+3×4+…+99×100)=( ) A .97×98×99B .98×99×100C .99×100×101D .100×101×102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给出的式子得出一般性的规律,从而得到答案. 考点:规律题解析: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给出的式子得出一般性的规律,从而得到答案. 考点:规律题18.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创新和发展都位居世界前列,如南宋数学家杨辉(约13世纪)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na b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此三角形称为“杨辉三角”.根据“杨辉三角”设()na b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n a ,若10102x =,则1232020a a a a ++++的值为( )A .22xB .222x -C .20202x -D .2020x答案:B 【分析】由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求出, 可知,设,两边都乘2得,由②-①得,由,利用幂的乘方变形后代入即可. 【详解】解:∵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 , 设, ∴, ∴②-①得, ∵解析:B 【分析】由()na b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n a 求出100212=122,422n n a a a a =====,, 可知12320201232020=2+2+2++2a a a a ++++,设123202020202+2+2++2S =①,两边都乘2得234202120202+2+22+2S =②,由②-①得20211220120022-2=22S =-,由10102x =,利用幂的乘方变形后代入()210102202022222S x =-=-即可.【详解】解:∵()na b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n a ,012120=121122,121422n n a a a a ==+===++===,,12320201232020=2+2+2++2a a a a ++++,设123202020202+2+2++2S =①, ∴234202120202+2+22+2S =②,∴②-①得20211220120022-2=22S =-,∵10102x =, ∴()210102202022222S x =-=-.故选择:B . 【点睛】本题考查杨辉三角两项和的乘方展开规律,数列求和,幂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掌握杨辉三角两项和的乘方展开规律,数列求和的方法,幂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关键是利用倍乘算式再相减方法化简数列的和. 19.“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观察下面的图形和算式;2111==21342+== 213593++== 21357164+++==213579255++++==解答下列问题:请用上面得到的规律计算:135759++++⋯⋯+=( ) A .901B .900C .961D .625答案:B 【分析】观察图形和算式的变化发现规律,进而根据得到的规律计算即可. 【详解】 观察以下算式:发现规律:, ∵2n-1=59 解得n=30,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解析:B 【分析】观察图形和算式的变化发现规律,进而根据得到的规律计算即可. 【详解】 观察以下算式:2111==21312+== 213593++==21357164+++==213579255++++==发现规律:()21321n n +++-=,∵2n -1=59 解得n =30,∴21357...5930900+++++==,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和算式的变化寻找规律.20.观察等式:1+2+22=23-1;1+2+22+23=24-1;1+2+22+23+24=25-1;若 1+2+22+…+29=210-1=m ,则用含 m 的式子表示 211+212+ …+218+219的结果是( ) A .m 2+ mB .m 2+m -2C .m 2-1D .m 2+ 2m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m 表示出2,然后将所求式子加上2,再减去2,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1+2+2+…+2=2-1=m∴2=m +1 ∴2+2+ …+2+2 =2+解析:C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m 表示出210,然后将所求式子加上210,再减去210,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1+2+22+…+29=210-1=m ∴210=m +1 ∴211+212+ …+218+219 =210+211+212+ …+218+219-210 =210×(1+2+22+…+29)-210 =m (m +1)-(m +1) = m 2-1 故选C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规律问题图形变化类21.用棋子按下列方式摆图形,第一个图形有1枚棋子,第二个图形有5枚棋子,第三个图形有12枚棋子,…依此规律,第7个图形比第6个图形多( )枚棋子A .20B .19C .18D .17解析:B 【详解】试题分析:设第n 个图形的棋子数为Sn , 则第1个图形,S 1=1;第2个图形,S 2=1+4,S 2-S 1=4=3×1+1; 第3个图形,S 3=1+4+7;S 3-S 2=7=3×2+1; 第3个图形,S 3=1+4+7+10;S 4-S 3=10=3×3+1; ……∴第n 个图形比第(n -1)个图形多()3n 113n 2-+=-棋子. ∴第7个图形比第6个图形多372=19⨯-棋子.故选B.考点:探索规律题(图形的变化类).22.如图,小明用棋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1中棋子围成三角形.其个数3,6,9,12,…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2中的4,8,12,16,…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 .2020B .2018C .2016D .2014解析:C 【分析】观察发现,三角数都是3的倍数,正方形都是4的倍数,所以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一定是12的倍数,然后对各项进行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 解:3,6,9,12,…称为三角形数,∴三角形数都是3的倍数,4,8,12,16,…称为正方形数∴正方形数都是4的倍数∴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12的倍数202012=168...4÷ 201812=168...2÷ 201612=168÷201412=167...10÷∴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2016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出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是12的倍数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ABC ∆的面积为1.分别取,AC BC 两边的中点11A B 、,则四边形11A ABB 的面积为34,再分别取的11,A C B C 中点2222,,,A B A C B C 的中点33,A B ,依次取下去….利用这一图形.计算出233333 (4444)n ++++的值是( )A .11414n n --- B .414n n- C .212n n- D .1212n n--解析:B 【分析】由△CA 1B 1∽△CAB 得出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出△CA 1B 1的面积为14,因此四边形A 1ABB 1的面积为1-14,以此类推.四边形的面积为21144-,231144-,,根据规律求出式子的值. 【详解】∵A 1、B 1分别是AC 、BC 两边的中点, 且△ABC 的面积为1, ∴△A 1B 1C 的面积为114⨯, ∴四边形A 1ABB 1的面积=△ABC 的面积-△A 1B 1C 的面积=31144=-, ∴四边形A 2A 1B 1B 2的面积=△A 1B 1C 的面积-△A 2B 2C 的面积=22113444-=, …,∴第n 个四边形的面积1113444n n n--=, 故2321333311111···(1)()()444444444n n n-++++=-+-++- 114n=-414n n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问题,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24.如图,已知30MON ︒∠=,点123,,...A A A 在射线ON 上,点123,,B B B …在射线OM 上,112223334,,...A B A A B A A B A ∆∆∆1n n n A B A +∆均为等边三角形,若11OA =,则778A B A ∆的边长为( )A .16B .32C .64D .128解析: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OA 1=B 1A 1=1,OA 2=B 2A 2=2,OA 3=B 3A 3=224=,OA 4=B 4A 4=328=,…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如图,∵△A 1B 1A 2是等边三角形, ∴A 1B 1=A 2B 1,∠2=60°, ∵∠MON=30°, ∴∠MON=∠1=30°, ∴OA 1=A 1B 1=1, ∴A 2B 1= A 1A 2=1, ∵△A 2B 2A 3是等边三角形, 同理可得:OA 2=B 2A 2=2, 同理;OA 3=B 3A 3=224=, OA 4=B 4A 4=328=, OA 5=B 5A 5=4216=, …, 以此类推:所以OA 7=B 7A 7=6264=,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OA 2=B 2A 2=2, OA 3=B 3A 3=224=,OA 4=B 4A 4=328=,…进而发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OA 1B 1,△A 1A 2B 2,△A 2A 3B 3,…是分别以A 1,A 2,A 3,…为直角顶点,一条直角边在x 轴正半轴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斜边的中点C 1(x 1,y 1),C 2(x 2,y 2),C 3(x 3,y 3),…均在反比例函数y 4x=(x >0)的图象上.则y 1+y 2+…+y 10的值为( )A .10B .6C .2D .7解析:A 【分析】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别求出1234,,,y y y y 的值,再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由此即可得. 【详解】如图,分别过点123,,,C C C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123,,,D D D ,11OA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145A B O ∴∠=︒,11OC 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122233,,AC D A C 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1x y ∴=,点111(,)C x y 在反比例函数()40y x x=>的图象上, 114x y ∴=,将11x y =代入114x y =得:214y =,解得12y =或120y =-<(不符题意,舍去),112x y ∴==,点111(,)C x y 是1OB 的中点,111(2,2)B x y ∴, 1124OA x =∴=,设12A D a =,则22C D a =,此时2(4,)C a a +,将点2(4,4)C a +代入()40y x x =>得:(4)4a a +=, 解得222a =-或2220a =--<(不符题意,舍去),2222y a ∴==-,同理可得:32322y =-,42423y =-,归纳类推得:221n y n n =--,其中n 为正整数,则1210y y y +++()()()2222232221029=+-+-++- 21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几何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正确归纳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26.观察下列一组图形中点的个数,其中第1个图中共有4个点,第2个图中共有10个点,第3个图中共有19个点,按此规律第8个图中共有点的个数是( )个A .108B .109C .110D .112解析:B【分析】 由图可知:其中第1个图中共有1+1×3=4个点,第2个图中共有1+1×3+2×3=10个点,第3个图中共有1+1×3+2×3+3×3=19个点,…,由此规律得出第n 个图有1+1×3+2×3+3×3+…+3n 3(1)12n n +=+个点,然后依据规律解答即可.【详解】解:第1个图中共有1+1×3=4个点,第2个图中共有1+1×3+2×3=10个点,第3个图中共有1+1×3+2×3+3×3=19个点,…第n 个图有1+1×3+2×3+3×3+…+3n=13(123)n ++++⋯+3(1)12n n +=+个点, ∴第8个图中共有点的个数38(81)11092⨯+=+=个,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根据图形得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7.如图所示,2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3条直线相交最多能有3个交点,4条直线相交最多能有6个交点,5条直线相交最多能有10个交点,……,n (n ≥2,且n 是整数)条直线相交最多能有( )A .()23n -个交点B .()36n -个交点C .()410n -个交点D .()112n n -个交点 解析:D【分析】 根据题目中的交点个数,找出n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的交点个数公式:()112n n - 【详解】解:2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3条直线相交有1+2=3个交点;4条直线相交有1+2+3=6个交点;5条直线相交有1+2+3+4=10个交点;6条直线相交有1+2+3+4+5=15个交点;…n 条直线相交有1+2+3+4+…+(n-1)=()112n n - 故选:D【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多条直线相交的交点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即n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12n n -个交点. 28.用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按一定规律拼成下列图形,则第n 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 )A .21nB .21n -C .()211n +-D .52n -解析:C【分析】 前3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22-1,32-1,42-1,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第1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3=22-1,第2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8=32-1,第3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15=42-1,……;所以第n 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211n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规律探求,属于常考题型,由前几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9.观察下列一组图形,其中图形(1)中共有2颗星,图形(2)中共有6颗星,图形(3)中共有11颗星,图形(4)中共有17颗星,…,按此规律,图形(20)中的星星颗数是( )A .210B .236C .249D .251解析:C【分析】设图中第n 个图形的星星个数为a n (n 为正整数),然后列出各个图形星星的个数,去判断星星个数的规律,然后计算第20个图形的星星个数.【详解】解:第n 个图形的星星个数为a n (n 为正整数)则a 1=2=1+1,a 2=6=1+2+3,a 3=11=1+2+3+5,a 4=17=1+2+3+4+7∴a n =1+2+3+……+n +(2n -1)=2(1)15(21)1222n n n n n ++-=+- 令n =20,则2215151?20+?20-12222n n +-==249 故选:C【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图形找规律,解题的关建是找出图形规律,然后计算. 30.如图,四边形OAA 1B 1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OA 1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OA 1A 2B 2,连接AA 2,得到AA 1A 2;再以对角线OA 2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OA 2A 3B 3,连接A 1A 3,得到A 1A 2A 3,再以对角线OA 3为边作第四个正方形OA 2A 4B 4,连接A 2A 4,得到A 2A 3A 4,…,设AA 1A 2,A 1A 2A 3,A 2A 3A 4,…,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如此下去,则S 2020的值为( )A .202012 B .22018 C .22018+12 D .1010解析:B 【分析】首先求出S 1、S 2、S 3,然后猜测命题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四边形OAA1B1是正方形,∴OA=AA1=A1B1=1,∴S1=12⨯1×1=12,∵∠OAA1=90°,∴OA12=12+12=2,∴OA2=A2A3=2,∴S2=12⨯2×1=1,同理可求:S3=12⨯2×2=2,S4=4…,∴S n=2n﹣2,∴S2020=2201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考查了学生找规律的能力,本题中找到a n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型汇总及解析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型汇总及解析(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
例 :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得到新数列第n 项即n 2,原数列是同除以4得到的新数列,所以求出新数列n 的公式后再乘以4即,4 n 2,则求出第一百个数为4*1002=40000(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
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
(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
三、基本步骤1、 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
2、 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3、 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4、 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四、练习题例1: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0,3,8,15,24,······ 2,5,10,17,26,····· 0,6,16,30,48······(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答: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位置数的平方减一。
(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答:第一组是位置数平方减一,那么第二组每项对应减去第一组每项,从中可以看出都等于2,说明第二组的每项都比第一组的每项多2,则第二组第n 项是:位置数平方减1加2,得位置数平方加1即12+n 。
第三组可以看出正好是第一组每项数的2倍,则第三组第n 项是:()122-⨯n(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答:用上述三组数的第n 项公式可以求出,第一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减一得48,第二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加一得50,第三组第七个数是2乘以括号7的平方减一得96,48+50+96=1942、观察下面两行数2,4,8,16,32,64, ...(1)5,7,11,19,35,67...(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
(word完整版)中考数学规律探索专题复习
中考数学规律探索专题复习一、典例精析类型之一 数字规律型例1. (2011丽江)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23,45-,87,169-,…那么第n 个数是 . 【简析】根据题意,首先从各个数开始分析,n=1时,分子:2=(﹣1)2•21,分母:3=2×1+1;n=2时,分子:﹣4=(﹣1)3•22,分母:5=2×2+1;…,即可推出第n 个数为12(1)21nn n +-•+。
【答案】解:∵n=1时,分子:2=(-1)2•21,分母:3=2×1+1;n=2时,分子:﹣4=(—1)3•22,分母:5=2×2+1; n=3时,分子:8=(—1)4•23,分母:7=2×3+1;n=4时,分子:﹣16=(-1)5•24,分母:9=2×4+1;…,∴第n 个数为:12(1)21n n n +-•+ 故答案为:12(1)21n n n +-•+. 例2:(2010深圳) 观察下列算式,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得出22010的末位数字是( )。
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 A .2 B .4 C .6 D .8【简析】有些题目包含着事物的循环规律,找到了事物的循环规律,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本题中的数字从第1个到第4个为一个循环节,以此规律总结下来,第2010个图形应该就是一个循环节中的第2个数字,故选B.【答案】B对应练习1。
有一组数:1,2,5,10,17,26,……,请观察这组数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第8个数为 .2.(2011湛江)若:A 32=3×2=6,A 53=5×4×3=60,A 54=5×4×3×2=120,A 64=6×5×4×3=360,…,观察前面计算过程,寻找计算规律计算A 73=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并比较A 103 A 104(填“>”或“<”或“=”) 类型之二 图形规律型例3:(2011•临沂)如图,上面各图都是用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拼成的一组图形.则在第10个这……样的图形中共有 个等腰梯形.【简析】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找到符合条件的等腰梯形,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由于图②4个=2+1+1,图③8个3+2+2+1+1,图④16=4+3+3+2+2+1+1,由此即可得到第10个图形中等腰梯形的个数为:10+9+9+8+8+7+7+6+6+5+5+4+4+3+3+2+2+1+1=100. 【答案】100.例4: (2011兰州)如图,依次连结第一个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菱形,再依次连结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矩形,按照此方法继续下去。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型扩展及解析“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 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 = 6n—2(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 、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 、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 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 8, 15, 24,……。
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 个数是100 2-1,第n个数是n 2-1。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
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给出的数:0,3,8,15, 24,……。
序列号:1,2, 3,4,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
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 项是1002—1(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或2n、3n有关。
2例如:1, 9, 25, 49, (81), (121),的第n 项为((2n-1)),1, 2, 3, 4, 5.000000,从中可以看出n=2时,正好是2>2-1的平方,n=3时,正好是2X3-1的平方,以此类推。
(三)看例题:A: 2、9、28、65..… 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是n 的3次幕,即:n3 +1B:2、4、8、16.……增幅是2、4、8 .........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
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0、3、8、15、24……,序列号:1、2、3、4、5,从顺序号中可以看出当n=1时,得1*1-1得0,当n=22时,2*2-1得3, 3*3-仁8,以此类推,得到第n个数为n -1。
再看原数列是同再分别找规律。
三、基本步骤1、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
2、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3、如不行,就运用技巧(四)、(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八(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4 、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贝U用用基本方法(二)解题四、练习题例1: 一道初中数学找规律题0,3,8,15,5,10,17,0, £, 16,30,48 •••(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答: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位置数的平方减一。
(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答:第一组是位置数平方减一,那么第二组每项对应减去第一组每项,从中可以看出都等于2,说明第二组的每项都比第一组的每项多2,则第二组第n项是:位置数平方减1加2,得位置数平方加1即n21 o第三组可以看出正好是第一组每项数的2倍,则第三组第n项是:2 n2 -1(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答:用上述三组数的第n项公式可以求出,第一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减一得48,第二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加一得50,第三组第七个数是2乘以括号7的平方减一得96, 48+50+96=194 2、观察下面两行数2, 4, 8, 16, 32, 64, (1)5, 7, 11, 19, 35, 67. . . (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
(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
)解:第一组可以看出是2n,第二组可以看出是第一组的每项都加3,即2n+3, 则第一组第十个数是210=1024,第二组第十个数是210+3得1027,两项相加得2051。
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解:从数列中可以看出规律即:1, 1, 1, 2, 1, 3, 1, 4, 1, 5 ,…….,每二项中后项减前项为0, 1, 2, 3, 4, 5……,正好是等差数列,并且数列中偶项位置全部为黑色珠子,因此得出2002除以2得1001,即前2002个中有1001 个是黑色的。
4、32-12 =8 52-32=16 72-52=24……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解:被减数是不包含1的奇数的平方,减数是包括1的奇数的平方,差是8 的倍数,奇数项第n个项为2n-1 ,而被减数正是比减数多2,则被减数为2n-1+2, 得2n+1,则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为:(2 n+1『-(2 n-1)2=8 n。
写出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解:通过上述代数式得出,平方差为888即8n=8X111,得出n=111,代入公式:(222+1) 2- (222-1 ) 2 =888五、对于数表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六、数字推理基本类型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和差关系。
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
(1) 等差关系。
12,20,30,42,( 56 )127,112,97,82,( 67 )3, 4, 7, 12, ( 19 ),28(2) 移动求和或差。
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1, 2, 3, 5, ( 8 ),13A.9B.11C.8D.7选Co 1 +2=3, 2+ 3=5 , 3+ 5=8 , 5+ 8=130, 1, 1, 2, 4, 7, 13, ( 24)A.22B.23C.24D.25选G注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
一般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个人感觉这属于移动求和或差中最难的。
5, 3, 2, 1, 1, (0 )A.-3B.-2C.0D.2选G前两项相减得到第三项。
2. 乘除关系。
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
8, 12, 18, 27, (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
6, 6, 9, 18, 45, (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 1.5 , 2, 2.5 , 3(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
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
2, 5, 10, 50, (500)100, 50, 2, 25, (2/25)3, 4, 6, 12, 36, (216)从第三项起,第三项为前两项之积除以2 1, 7, 8, 57, (457)第三项为前两项之积加13. 平方关系1, 4, 9, 16, 25, (36) , 49为位置数的平方。
66, 83, 102, 123, (146),看数很大,其实是不难的,66可以看作64+2, 83可以看作81+2, 102可以看作100+2, 123可以看作121+2,以此类推,可以看出是8, 9, 10, 11, 12的平方加24. 立方关系1, 8, 27, (81) , 125 位置数的立方。
3, 10, 29, (83) , 127 位置数的立方加20, 1, 2, 9, (730) 后项为前项的立方加15. 分数数列。
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1 4 9 16 25 36'4 9 16 25( 36)分子为等比即位置数的平方,分母为等差数2 3 4 5 6 72列,则第n项代数式为:nn +12/3 1/2 2/5 1/3 (1/4) 将1/2 化为2/4 , 1/3 化为2/6,可得到如下数列:2/3, 2/4, 2/5, 2/6, 2/7, 2/8 …….可知下一个为2/9,如果求第n项代数式即:丄,分解后得:1 -亠n +2 n +26. 、质数数列2, 3, 5,(7),11 质数数列4, 6,10,14, 22,(26) 每项除以2得到质数数列20,22, 25, 30,37,(48) 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
7. 、双重数列。
又分为三种:(1) 每两项为一组,如1, 3, 3, 9, 5, 15, 7, (21)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32, 5, 7, 10, 9, 12, 10, (13)每两项中后项减前项之差为31/7 , 14, 1/21 , 42, 1/36 , 72, 1/52 , (104 ) 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2) 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22, 39, 25, 38, 31, 37, 40, 36, (52)由两个数列,22, 25, 31, 40,() 和39, 38, 37, 36组成,相互隔开,均为等差。
34, 36, 35, 35, (36) , 34, 37 , (33)由两个数列相隔而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3) 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 4.03 , 8.04 , 16.07 , (32.11)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求和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