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18.1《勾股定理的应用(第三课时)》课案(教师用)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

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它也是几何学中重要的定理之一。

它从边的角度进一步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而广泛的应用,是在学习了勾股定理的基础上设计的一节应用探究课,它是上一节课的巩固与延伸,也为后面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准确的理解了勾股定理的内容,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但探究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勾股定理的联系还不明确,特别是建构数学模型还有困难,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待于加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勾股定理;2、探索勾股定理的应用。

数学思考1、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应用的讲解,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悟事情的多面性,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2、通过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逻辑推理的能力。

解决问题1、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去解决简单的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计算和证明问题。

2、经历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掌握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良好的思维意识,发展数学理念,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应用。

关键:把握好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充分利用勾股定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矩形纸片、用矩形纸片做成的正方体、剪刀【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视频展示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情感教育)2、课前热身(1)如图,在△ABC中,∠C = 90°,若BC = 8cm, CA = 6cm,则线段AAB= ?依据: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 等于 的 。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和性质、三角形的知识后,进一步研究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

本节课通过探究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学习勾股定理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但勾股定理的证明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能够克服困难,积极思考,理解并掌握证明过程。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定义和证明过程。

2.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定义和证明过程。

2.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角三角形、尺子、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定理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的边长是多少?”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教师呈现勾股定理的表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等奖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任务分析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有关度量的最基本定理,它从边的角度进一步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特点。

学习勾股定理极其逆定理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直角三角形的需要,也是后续有关几何度量运算和代数学习的必然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对勾股定理教学内容的要求是:1、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3、经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4、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勾股定理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第3节、具体内容是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有些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是重点。

把实际问题化归成数学模型是难点。

二、教学设想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我想尽量给学生创设丰富的实际问题情境,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勾股定理》(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参考教材】选自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教学内容】1、勾股定理的探索和介绍重点: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理解不同的勾股定理证明方法。

2、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勾股定理应用的例子。

难点:勾股定理如何在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2、理解不同的勾股定理证明方法,能够分析它们的异同;3、理解勾股定理的原理,能够分析生活中有关勾股定理的应用实例,并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不同的勾股定理证明方法,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发散思维;2、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结果;3、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相关的学习和生活问题;4、通过勾股定理证明及其应用,体会数形结合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热情;2、在寻找不同的勾股定理证明方法任务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通过研究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勾股定理的美。

三、学习资源的设计学习资源系统结构图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教学模式的设计在本节课中,我们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基于webQuest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程理念,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网络学习环境,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促进学生自我导向的主动学习,并发展主动探索、自我管理的能力,促使有效学习的发生,并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完成学习。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优秀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教案一.创设情境:(3分钟) 1.回顾勾股定理的内容。

2.完成课前练习题: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长。

3. 引入课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

二.实践探究:(共22分钟) 出示问题一(2分钟):例 如图所示,有一个高为12cm ,底面半径为3cm 的圆柱,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圆柱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问这只蚂蚁沿着侧面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多少厘米?( 的值取3)你的想法呢?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师:根据所给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此问题教师重点关注:a.学生是否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b.能否利用勾股定理给予合理解释;c.参加数学活动是否积极主动。

出示问题二(5分钟):拓展 1 如果盒子换成如图长为3cm ,宽为2cm ,高为1cm 的长方体,蚂蚁沿着表面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又是多少呢?出示问题三(5分钟):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其外形高2.5米,宽1.6米,要开进厂门形状如图的某工厂,学生思考后回答。

独立解答。

学生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得出正确结论。

总结步骤。

进行交流,并仿照例答。

学生独立思考后,得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门框1.引导学生分析、解答问题。

师问:①根据所给尺寸,试想怎么通过?1.引导学生独立解答。

师问:①此问题能否构建出直角三角形? ②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此问题时,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习成果。

此问题教师重点关注:a.学生能否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b.学生遇到困难时,是否具有克服困 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

c.学生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有 出错,重点对易错的过程用投影展示,进一步规范书写格式。

出示问题五(10分钟): 小强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你能帮他算出来吗?径,并做出解答。

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合作完成解答过程。

八年级勾股定理应用数学教案

八年级勾股定理应用数学教案

八年级勾股定理应用数学教案教案标题:八年级勾股定理应用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勾股定理的具体应用方法;3. 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4.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复习勾股定理的基本形式;2. 利用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勾股定理应用的兴趣。

探究:1. 呈现一个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直角三角形的特点;2.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勾股定理求解给定直角三角形的边长;3. 引导学生通过多个实例的练习,巩固勾股定理的运用方法。

拓展: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房屋设计、地图测量等,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 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如几何图形的判定等。

总结:1. 总结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应用方法;2. 强调勾股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应用勾股定理。

教案评估:1. 设计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和表现,评估其对勾股定理的掌握程度;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评估其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资源:1. 直角三角形的模型或图片;2. 实际问题的案例;3. 练习题和解答。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其他定理和公式的应用;2. 组织数学竞赛或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科普活动,拓宽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

教案反思:1.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 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3. 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和教案改进的建议。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勾股定理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勾股定理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勾股定理的应用》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是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当然,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一些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发展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的1、通过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兴趣。

2、通过运用勾股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验证“HL”),求两点距离,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发展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析思路,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明确应用的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什么是勾股定理呢?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只角边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 = c2二、探究新知1、有人拿着一根杆子进屋门,横着拿,不能进,竖着拿,也不能进,干脆将其折断,才解决了问题。

同学们,这时真正解决了问题吗?让你做的话,怎么做合适?观看同一根长竹竿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进门的情况,对于长竹竿进门之类的问题,你有什么启发?长竹竿进门,长竹竿可以看作什么?门可以看作什么?长竹竿可以看作一条斜线,门可以看作一个长方形。

长竹竿进门,实际上是要比较什么呢?实际上是要比较长竹竿的长度和门的对角线的长度。

2、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m,宽2.2m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分析:可以看出,木板横着或竖着都不能从门框内通过,只能试试斜着能否通过。

门框对角线AC的长度是斜着能通过的最大长度,求出AC,再与木板的宽比较,就能知道木板能否通过。

解: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AC2 = AB2 + BC2 = 12 + 22 =5AC = √5 ≈ 2.24因为AC大于木板的宽2.2m,所以木板能从门框内通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目标①知识与技能在有趣的故事背景下,通过将各个问题建立出数学模型,进一步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如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已知直角三角形一边,及另两边的关系,可求出另两边;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长度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归纳等手段,培养其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而转化为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部交流合作,体会到了与同学协作的愉悦;通过帮助木工解决木板进门,蚂蚁吃蜜等问题,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

重难点分析重点: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方程的思想,能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准确难点:揭示勾股定理的本质及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1复习提问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解决三角形尤其是直角三角形边长的问题二、新课讲解:例题一木工师傅想要将长为3米,宽为2.2米的木板放入自己家的厂房,到了门口他停下来发现门框的长为1米高是2米,他犹豫了一会,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下,木板能否顺利进门?分析:由图可知,木板横着或竖着都不能从门框通过,试着斜着能否通过门框对角线AB是最大长度。

求出AB,再与木板宽比较就能知道木板能否通过解:直角三角形ABC中,根据勾股定理,AB2=AC2+BC2=12+22=5所以AB≈√5≈2.236>2.2 即木板可以顺利通过门例题二有一个圆柱高是12,底面的半径是3,小蚂蚁从底面点A 出发,想要吃到上地面B处的蜜饯,问题是怎样走才能是它走的路径最近?解:根据勾股定理得=所以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15cm例题三正方体ABCD-A’B’C’D’ 边长是a,小蚂蚁想要由A到C’,最短的路程是多少?同学们都知道,正方体展开图可以沿三条棱展开,因为正方体由于长宽高是等同的,所以三种展开式结果是一样的由图形可知:AC’2=AB’2+B’C’2所以AC’=√AB’2+B’C’2=√5a例题四长方体ABCD—A’B’C’D’长宽高分别为1,2,3求由A到C’最短路径长?课堂小结:1.勾股定理内容的进一步学习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复习3.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图形课后作业题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勾股定理 第3课时: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勾股定理 第3课时: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精品教学课件

能画出长为 13的线段,就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13的点.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探究
步骤:
1 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3;
2 作直线l⊥OA,在l上取一点B,使AB=2;
3 以原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作弧,弧与
13 3
数轴交于C点,则点C即为表示 13的点.
l
正整数的角三角形的斜边; 2 以原点为圆心,以无理数斜边为半径画弧与数轴
存在交点,弧与数轴的交点即为表示无理数的点.
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无理数,原点右边的点表示 正无理数.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作出这样一幅美丽的“海螺型” 图案,它被选为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会徽.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复习回顾
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 b
c
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²b²c². a
变 求斜边:c a2 b2 形 求直角边:a c2 b2 ,b c2 a2
已知两边可求第三边
利用勾股定理还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2.如图,O为数轴原点,A、B两点分别对应3、3,作腰 长为4的等腰△ABC,连接OC,以O为圆心,OC长为半
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实数为 7 .
3 2 1 O 1 2M3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3.如图,已知△ABC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以Rt△BA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 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 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则第2018个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一定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2.通过学习让学生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数学的喜爱。

二、重点、难点1.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三、课堂引入介绍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2----前492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相传有一次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A 、B 、C 三者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毕达哥拉斯用这个事实可以说明了最初的勾股定理,尤其是在两千多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3cm 和4cm 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出AB 的长。

以上这个事实是我国古代3000多年前有一个叫商高的人发现的,他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

”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

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AB 的长。

你是否发现32+42与52的关系,52+122和132的关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股2=弦2。

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特点吗?四、例习题分析“赵爽弦图”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们不仅很早就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而且很早就尝试对勾股定理作理论的证明。

最早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

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形数结合得到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

例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a 、b 、c 。

求证:a 2+b 2=c 2。

分析:⑴让学生准备多个三角形模型,最好是有颜色的吹塑纸,让学生拼摆不同的形状,利用面积相等进行证明。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设计3 人教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设计3 人教版

18.1勾股定理(1)【教材依据】本节课主要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所设计,勾股定理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由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能够把直角三角形中“形”的特征转化为“数”的关系,因此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许多计算问题.勾股定理不仅体现出完美的“形数统一”思想,更因为其超过四百多种的证明方法,使其成为数学上最引人注目的定理之一。

对学生来说,用面积的“割补”证明一个定理应该是比较陌生的,尤其觉得不像证明,因此,勾股定理的证明是一个难点.但是,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几何学习,已具有初步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他们更希望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要创设一种便于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培育他们学习的热情。

【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并强调同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感受到“无出不在的数学”与数学的美,以提高学兴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符号表示。

数学思考:学生在经历用数格子与割补等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过程。

问题解决:通过分层训练,使学生学会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技能。

情感态度:通过数学史上对勾股定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做数学的情感。

使学生从经历定理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用面积法探索勾股定理,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

教学难点:计算以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C面积及割补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方法选择引导探索法,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张已画好直角三角形的方格纸;剪刀;已剪好的纸片若干张。

八年级数学下册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八年级下(人教版)§18.1勾股定理应用之一目标重点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灵活应用。

内容方法1、知识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一些典型题目的思考、练习,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勾股定理有关计算,深入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一些题目的探讨,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定理的美。

八年级下(人教版)§18.1勾股定理的应用之一讲练结合课前复习师: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生: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师:这个定理为什么是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呢?生:斜边是最长边,肯定是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否则不正确的。

师:是这样的。

在RtΔABC 中,∠C =90°,有:AC 2+BC 2=AB 2,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定理的应用。

新课过程分析:师:上面的探究,先请大家思考如何做?(留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师:看到这个题让我们想起古代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拿一根杆子进城,横着拿,不能进,竖着拿,也不能进,干脆将其折断,才解决了问题,相信同学们不会这样做。

(我略带夸张的比划、语气,学生笑声一片,有知道这个故事的,抢在我的前面说,学生欣欣然,我观察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这也正是我所希望氛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师:这里木板横着不能进,竖着不能进,只能试试将木板斜着顺进去。

师:应该比较什么?李冬:这是一块薄木板,比较AC的长度,是否大于2.2就可以了。

师:李冬说的是正确的。

请大家算出来,可以使用计算器。

解:在RtΔABC中,由题意有: AC==≈2.236 ∵AC大于木板的宽 ∴薄木板能从门框通过。

学生进行练习:1、在Rt△ABC中,AB=c,BC=a,AC=b,∠B=90゜.①已知a=5,b=12,求c;②已知a=20,c=29,求b(请大家画出图来,注意不要简单机械的套a2+b2=c2,要根据本质来看问题)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师:对第二问有什么想法?生:分情况进行讨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勾股定理的几何应用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勾股定理的几何应用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3课时 勾股定理的几何应用 优质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新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3课时 勾股定理的几何
应用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1 课时讲解
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勾股定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 结
等于________cm.
12 5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勾股定理的几何应用
1.勾股定理与三角形三边平方关系的综合应用:
单一应用:先由三角形三边平方关系得出直角三角形后,
再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角度和面积: 综合应用:先用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边长,再由三角形
(4)以原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作弧,弧与
数轴的交点C即为表示
的点.
17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
知1-练
2.如图,点C表示的数是( ) D
A.1
B. 2 C.1.5
D.
1-练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3),以
点O为圆心,以OP的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
例 1 如图1,已知线段AB的长为a,请作出长为 a 5 知1-讲
的段.(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导引:利用 5a= a2 (2a)可2 以作出.
图1
如图2,先作出与已知线段AB垂直,
且与已知线段的端点A相交的直线l,
在直线l上以A为端点截取长为2a的线
段AC,连接BC,则线段BC即为所求.
解:如图2,BC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的线段能是直角边的长
13
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吗?

初二数学(人教版)勾股定理应用(第三课时)—1教案

初二数学(人教版)勾股定理应用(第三课时)—1教案
三、问题探究
【新问题】
如图,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D在 的斜边AB上.
求证: .
弱化条件,看清题目与解法的本质,寻找不同的解法,加深对图形及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新知应用
如图,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D,点E在 的斜边AB上, .求证: .
体会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熟练运用勾股定理,熟悉线段之间平方关系的启示.
五、方法梳理
1.知识上:勾股定理的应用.
2.方法上:分析条件与结论,主动构造图形,解决几何问题.
梳理学习内容与方法.
六、作业设计
1.如图,每个小正方的边长都是1.
(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与周长;
(2) 是直角吗?
2.在 中,AB=13,BC=10,BC边上的中线AD=12.求AC.
3.如图,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D,点E在 的斜边AB上, .求证: .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勾股定理应用(第三课时)
学科
数学
学段:初中
年级
八年级
教材
书名:数学八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9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复习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能根据已知条件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而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简单连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复习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使用,体会直角三角形是使用勾股的前提.
体会勾股定理在列方程时发挥的桥梁作用,感受数形结合.
二、问题提出
【问题】
如图, 和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的顶点D在 的斜边AB上.求证: .
引导学生,在解决几何综合题时,学会分析条件与结论,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运用》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运用》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运用》第三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图形折叠问题。

2.能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展开图中的最短距离问题。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方程思想:直角三角形中,当无法已知两边求第三边时,应采用间接求法:灵活地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题目类型有:折叠三角形,折叠四边形.2.展开思想(立体图形展开):(1)几何体的表面路径最短的问题,一般展开表面成平面.(2)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勾股定理求解.题目类型有:长方体中的最值问题,台阶中的最值问题,圆柱(锥)中的最值问题.二、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线段最短”问题的方法:将原来的曲面或多个平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去解,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求这个最短问题. .1.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16,BC=8,将矩形沿AC 折叠,点D 落在点E 处,且CE 与AB 交于点F ,那么AF = .F E D C B A(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如图一个圆柱,底圆周长6cm ,高4cm ,一只蚂蚁沿外壁爬行,要从A 点爬到B 点,则最少要爬行 cm .3.一种盛饮料的圆柱形杯(如图),测得内部底面直径为5㎝,高为12㎝,吸管放进杯里,杯口外面露出5㎝,则吸管的长度要_________cm.三、合作探索1.已知,如图,折叠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的一边A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AB =8cm ,BC =10cm ,求EC 与AE 的长.四、能力提升 1.折叠矩形纸片,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 ,在绕点D 折叠,使点A 落在BD 的E 处,折痕DG ,若AB =2,BC =1,求AG 的长. AB2、如图所示,现在已测得长方体木块的长4厘米,宽3厘米,高24厘米.一只蜘蛛潜伏在木块的一个顶点A 处,一只苍蝇在这个长方体上和蜘蛛相对的顶点B 处.(1)蜘蛛急于想捉住苍蝇,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向上爬,它要从点A 爬到点B 处,有无数条路线,它们有长有短,蜘蛛究竟应该沿着怎样的路线爬上去,所走的路程会最短.你能帮蜘蛛找到最短路径吗?(2)若蜘蛛爬行的速度是每秒10厘米,问蜘蛛沿长方体表面至少爬行几秒钟,才能迅速地抓到苍蝇?D A G BC E。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第3课时)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第3课时)教学设计.docx

《17. 1勾股定理》(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与内容解析1.内容勾股定理的简单综合应用2.内容解析勾股定理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定理本身也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就可以求出第三条边的长.教科书相应安排了两个例题和习题,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几何模型,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已知边与未知边长度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求出未知边长. 让学生学习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综合实际问题.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在探索并证明勾股定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归纳抽象,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转化思想,建模思想。

(3)学生能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激发数学学习的兴;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前面探究和证明勾股定理的基础上,对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应用.由于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工具很有限,因此只能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的综合的应用题.在应用勾股定理解题前,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包括面积公式,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等;特别是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30。

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等重要结论,都是结合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注意构造勾股定理的使用条件,在应用定理时关注数学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四、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提问回顾定理问题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有何用途?师生活动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勾股定理的内容,并注意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规范统一.2.例题示范,学会应用例已知:如图,在Rt△磁和Rt△力EC 中,ZGZ6,=90° , AB=A B , AC=A C ・求证:/\ABC^/\A B C ・师生活动教师提示,通过画图探究得到过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判定方法运用勾股定理更容易证明,学生自主发挥.【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性,通过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定理.建立勾股定理与全等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在数学应用时,往往活学互用,体会内在联系.【设计意图】深刻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探究二: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713 的点吗?分析引导:(1)你能画出长为、行的线段吗?怎么画?说说你的画法.(2)长是的线段怎么画?是由直角边长为_________ 和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3)怎样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师生活动学生活动,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下册导学案-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3)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下册导学案-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3)

导学稿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3课时)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
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利用勾股定理,能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点
自学过程:
活动一勾股定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勾:________,股________,斜边:______
活动二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1、独立完成教材69页练习(2)
2、独立完成教材70页习题4
活动三在数轴上找出表示无理数的点
一我们在学习“实数”时画了这样一个图,如图所示,即“以数轴上的单位长为1的线段作业个正方形,然后以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A”。

请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线段OA的长度是多少?(要求写出求解过程)
(2)这个图形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
二 阅读教材68页探究三完成练习
小组思考讨论如何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找出表示无理数的点?
随堂练习:
(1)
在数轴上作出表示的点
(2)
在数轴上作出表示
当堂检测:
(1)
在数轴上作出表示
(2) 如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
(1) 求高AD 的长。

(2) 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C A
(3)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800米处,过了10秒后,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4)李虎在无障碍物的平坦草坪上,从A地向东走4m,在向北走3m,再向西走1m,再向北走1m,最后向东走3m到达B地,请你画出草图并求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案(教师用)
勾股定理(第三课时)
(新授课)
【理论支持】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将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而不是在教育的不同阶梯上,挑选少数能够进入高一级学校进行深造的人。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基本理念包括:A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B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C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D要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的师生的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

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因此,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法设计上,我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实践探究式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探究与验证活动放在首位,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挖掘内在潜能;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一、基础知识填空及答案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为。

2.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一直角边长大2,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长为()A.4 B.8 C.10 D.12
3.已知Rt△ABC中,∠C=90°,a+b=14cm,c=10 cm,则Rt△ABC的面积为( ) A.24 cm2B.36 cm2C.48 cm2D.60 cm2
〖答案〗(1)13cm.(2)C.(3)A.
〖设计说明〗通过练习复习已学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二、预习思考题及答案
1.如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4 B.8 C.16 D.64
2.你听说过亡羊补牢的故事吗?
如图,为了防止羊的再次丢次,小明爸爸要在高0.9m,宽1.2m的栅栏门的相对角顶点间加一个加固木板,这条木板需_____m长.
〖答案〗(1)D;(2)1.5m.
〖设计说明〗让学生初步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体会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般方法.
课内探究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问题
1.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边.
并回答:
①在解决问题时,每个直角三角形需知晓几个条件?
②直角三角形中哪条边最长?
2.在长方形ABCD中,宽AB为1m,长BC为2m ,求AC长.
〖设计说明〗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为学习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问题:
1.在长方形ABCD中AB、BC、AC大小关系?
2.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1所示.
①若有一块长3米,宽0.8米的薄木板,问怎样从门框通过?
②若薄木板长3米,宽1.5米呢?
③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呢?为什么?
图1
3.教材第68页练习1.
4.如图2,一个3米长的梯子AB,斜着靠在竖直的墙AO 上,这时AO的距离为2.5米.
①球梯子的底端B距墙角O多少米?
②如果梯的顶端A沿墙下滑0.5米至C,请同学们
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0.5米吗?
算一算,底端滑动的距离近似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图2
〖设计说明〗通过问题1让学生熟悉直角三角形斜边与直角边的大小关系,为解决问题2奠定基础.问题2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地突破难点,本环节分别为它们设计了一到两个简单的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易于解答的小问题作台阶,顺利解决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边长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问题4通过运用勾股定理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和应用,培养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的本质: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
三、检查预习情况:明确检查方法
学生口答后论证.
四、布置学生自学:
学生自主探究题:
1.教材第68页练习第2题.
2.变式:以教材第68页练习第2题为背景,请同学们再设计其他方案构造直角三角形(或其他几何图形),测量池塘的长AB.
3.如图3,分别以Rt △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容易得出S1、S2、S3之间有的关系式.
变式:教材第71页第11题,如图4.
〖设计说明〗设计教材第76页练习第2题的变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学生思维空
间,让学生联想与直角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相关的知识(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设计教材第79页第11题的变式题问题3,有助于启迪学生进一步思考将直角三角形ABC 外的正方形或半圆再变为等边三角形等结论还能否成立.
五、教师精讲点拨:
1.知识点辨析:(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面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2)对222a b c +=的理,要注意,a b 表示两直角边,而c 表示斜边,是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探究题评析:勾股定理在实际应用中要灵活,对于边的平方往往跟面积有关。

3.规律总结:在用勾股定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都是先考虑已有条件然后从已有条件出发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方法指导:同学们生活中很多题都利用了勾股定理,大家要多思多想解决问题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要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六、课堂反馈训练:
1.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 ,底面直径等于4cm (3=π)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 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 行的最短路程大约( )
A .10cm
B .12cm
C .19m
D .20cm
〖参考答案〗A .
2.如图所示,某风景名胜区为了方便游人参观,计划从主峰A 处架设一条缆车线路到另一山峰C 处,若在A 处测得∠EAC =30°,两山峰的底部BD 相距900米,则缆车线路AC 的长为_______米.
〖参考答案〗600.
3.如图,一架10米长的梯子斜靠在墙上,刚好梯顶抵达8米高的路灯.当电工师傅沿梯上去修路灯时,梯子下滑到了B ′处,下滑后,两次梯脚间的距离为2米,则梯顶离路灯______米.
〖参考答案〗2
4.如图,在一棵树的10米高B 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爬下树走向离树20米的池塘C ,而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扑池塘C ,结果两只猴子经过的距离相等,问这棵树有多高?
〖参考答案〗树高15m.提示:BD=x,则(30-x)2-(x+10)2=202
〖设计说明〗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的这一环节的实施不但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和提升,同时又使得还存在模糊认识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澄清,这就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时间得到最清晰的认识,这正是高效的价值所在.
课后提升
1.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3,将其沿直线MN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则CN的长为().
A.7
2
B.
25
8
C.
27
8
D.
15
4
〖参考答案〗B。

2.某校把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废地开辟为生物园,如图所示,∠ ACB=90°,AC=80米,BC=60米,若线段CD是一条小渠,且D点在边AB上,•已知水渠的造价为10元/米,问D点在距A点多远处时,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
〖参考答案〗当CD为斜边上的高时,CD最短,水渠最低造价为480元.
3.如图,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
西60°的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A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说明;
(2)如果A市受这次台风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
〖参考答案〗(1)过A作AC⊥BF于C,则AC=1
2
AB=150<200,
∴A市会受到台风影响.
(2)过A作AD=200km,交BF于点D.
∴DC=
=10小时.
〖设计说明〗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拓展勾股定理的内涵,为实际问题建立数学
模型作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