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计算相对渗透率的方法

合集下载

《岩石物理学》课程报告:相对渗透率测量方法

《岩石物理学》课程报告:相对渗透率测量方法

步骤一 岩样和流体准备
实验流程
步骤二 恢复岩石润湿性
步骤三 相对渗透率测量
3 测量过程
实验步骤
步骤一 岩样和流体准备
步骤二 恢复岩石润湿性
步骤三 相对渗透率测量
3 测量过程
步骤一 岩样和流体准备
实验过程
步骤二 恢复岩石润湿性
步骤三 相对渗透率测量
3 测量过程
步骤一 岩样和流体准备
稳定的判定依据
Vp m1 m0
w
02
岩样饱和是否充分对测试至关重要,将岩样抽空饱和地层
水后得到的孔隙体积与氦气法孔隙体积对比,二者数据应
满足以下关系:
| (1 Vp )100% | 2% VpHe
3 测量过程
步骤一 岩样和流体准备 步骤二 恢复岩石润湿性 步骤三 相对渗透率测量
实验用流体
01 油 采用精制油或用新鲜脱气、脱水原油加中性油配置模拟油。 选用与原油配伍性好的精制油,避免发生沥青沉淀,实验 用油在实验前应该抽空过滤。
步骤一 岩样和流体准备
实验流程
步骤二 恢复岩石润湿性
步骤三 相对渗透率测量
3 测量过程
步骤一 岩样和流体准备
驱动条件
步骤二 恢复岩石润湿性
步骤三 相对渗透率测量
3 测量过程
步骤一 岩样和流体准备
实验步骤
步骤二 恢复岩石润湿性
步骤三 相对渗透率测量
3 测量过程
步骤一 岩样和流体准备 步骤二 恢复岩石润湿性 步骤三 相对渗透率测量
TWO METHODS COMPORATION
4 两种方法对比
4 两种方法对比
稳态法
优点: 测量结果可靠,能在较宽含水饱和
度范围内获得相对渗透率 缺点:

精确计算相对渗透率的方法

精确计算相对渗透率的方法

计算计方e件下解温摘要.质科学研究院图形法求取相对渗透率在不考虑毛温力、重力耆盆宝浪块天然柱们毛细排幅加半空柱良资料集郭耆柱海莉杨来资原处什否浪K密琼=L琼f琼斯/K-某斯(某)K密论=L论f论斯/K-某斯(斯)计计根据类某目否幅类斯目否原处块天柱海莉杨来耆再柏岭罗九温解影响聚资块天丙良烯类f琼斯幅f论斯目酰解影响聚资胺溶热素类K矿某斯目场块天丙良烯资原处什否浪f琼斯=(S论-S论斯)/Q淀(粉)f论斯=某-f琼斯(污)其中Q淀=W淀/V子计计由于认为解、水是不可压缩的耆给老快并达天烯仅典九温解影响聚资快并自阻烯场九温解影响聚滞天刻酰素浪S论斯=S论-Q淀(我S论/我Q淀)(国)其中耆九温属弱滞天刻酰素浪S论=S论淀+N子/V子(碱)计计岩心出口末端有效粘度为K-某斯=K-某-Q淀(我K-某/我Q淀)(择)其中K-某=L考类$p/q)/($p考/q考)(虑)计计根据琼斯B某Z k加资j Y K天随块渐趋缓=类+ n某目耆毛比更解内某场渐趋布示当缓高模型另并浪粉某外某粉指ex九温亦浪某斯外择征国机指耆种学浪粉外虑某机指x刻酰天热素待随立天热素柱仅耆浪征外剧择指烈微#将x块资热素浪某征外污国指烈微#将x引让天刻酰素浪征外粉国征x模型素浪征外斯某国x良烯浪征外征斯斯斯指e把将x九温某征征换刻酰天结品势$p考把q考浪征外征征征虑污虑消烈微把类指e把误目耆天品差海莉杨来浪粉国外污@某征矿粉L指斯场n1计琼斯恒速法水驱解实验数据表W淀类指e目N子类指e目矿$p类消烈微目Q淀某把Q淀S论K矿某某外征征征外征征某粉虑外碱征外征征征征外粉国征某粉外国粉外某某粉外某某某斯征外污征外某征征征外污国征某某外择粉择外征征项择外征征剧择外国征外斯斯国污外污污征外国择国剧外国征某某外斯征择外虑污剧某外剧征外粉碱征斯外择虑征外碱征斯虑外剧国某碱外斯虑虑外污粉虑择外剧征外国斯粉某外剧某征外碱斯某虑外国碱斯污外斯择虑外剧粉虑粉外择征外择虑征某外斯虑征外碱粉择虑外某国粉剧外斯剧外粉征择虑外国某外斯碱征征外择剧征外碱污剧择外碱国碱斯外粉剧外碱国择污外斯斯外征征某征外国征征外碱碱征择外斯粉某征虑外剧剧外剧碱择征外征粉外国征征征外斯剧征外碱择征碱外虑斯某国国外碱某征外某某碱虑外某国外征征征征外斯征征外碱择国碱外碱粉粉某某外粉某征外粉征碱国外污某征外征征征外某征征外碱虑某碱外粉择计计计注高项浪+天却内1计琼斯恒速法水驱解实验数据关系曲线从图某微毛往干解耆+天却扰资S论浪波典S论淀资动峰种扩耆展远违背耆+天却扰九温响聚资滞天刻酰素S论斯些抹们去场部达改耆试类某目否幅类斯目否原处块天柱海莉杨来结耆四胺+天却往区资缓=间海原处胺试场造种扩峰往区资编动却耆软件征外粉识模型另并却加别扩厉典害虽少J耆F t浪征外国污粉场C u t f违碱粉计计计计计下计解计勘计探计与计开计发计计计计计计计计某剧剧虑v某斯y计计计计计计计计烈SzWGeSq消Sg烈eGW稳z态G石稳石勘勘S探SeG烈消S石z计计计计计计计探琼开外斯国石琼外碱计计计计类国目否~资S 论斯场S 论斯增违刊典S 论耆种第者区Q 淀类我S 论把我Q 淀目y 征结耆间胺S 论斯y S 论场介男件内某考~耆+天却扰资K 矿某浪动峰种扩耆岁解影响聚胺溶热素K 斯矿某件+天扰违们去资场待内某微资工K 动师耆加解+天区编动却资别扩耆厉典害虽少J 耆F t f 违类择目否~资K 斯矿某场获缓士位K 事藏柱海莉杨来物理研别究罗址内某~+天却区山扩东缓=却省别扩资营来耆岁类国目否幅类择目否~资市缓我S 论把我Q 淀幅我K 矿某把我Q 淀耆f 毛半管局科势解S 论斯幅K 斯矿某场院室邮K政研究试加内资工K 事别扩资营来耆加内K 展们码位渐收稿加场院加内K 日期辑动u 向汞高物动岭罗获缓待山扩内H 气位势储层耆殊川毛技获缓事市缓场技获缓事市缓术版社耆硕盆展河研场给老耆南阳预又违事S 论待Q 淀幅K矿某待Q 淀资南推否耆岁事渐品天随块渐趋缓=却S 论类Q 淀目幅K 矿某类Q 淀目资士位获缓场获缓待山扩士位势广层耆事势资K 密琼幅K 密论资t 广河研场件事士位获缓陈扰耆志丙宏动郭S 论待Q 淀幅K 矿某待Q 淀资摘却场词类碱目否幅类虑目否酰=n 某缓=k 加资内某张硕科+高S 论类Q 淀目违社人省雄获缓耆K 矿某类Q 淀目违社人郭李获缓耆介结柱晓典获缓资山扩违梅力资场维释缓渐趋展趋放辑C 动却类喉莉九温酰视会半弱入九温们耆软老目场浪辑背盆预又资宝浪块耆天试然柱块们动毛胺细n 块资九温浪排场幅=加九温渐趋缓=势解资S 论待Q 淀酰K 矿某待Q 淀资南推+内斯场内2计e 件解田岩心实验数据关系曲线图某酰内斯毛半丙背盆耆S 论类Q 淀目违社人省雄获缓耆K 矿某类Q 淀目违社人郭李获缓耆介结柱晓典获缓资山扩违梅力资场给老耆海士位随立渐趋缓=获缓资空事违高山扩梅力耆岁良胺资却场C 男耆士位获缓资动料市缓我S 论把我Q 淀幅我K 矿某把我Q 淀间违集郭资幅社人资耆k 海莉资造杨间来位原渐资随立造杨场士位获缓河研块处什1计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从尽可能准确.确定各实验数据点上的一阶导数的角度耆试否密男琼获缓士位渐趋缓=却S 论淀幅K 矿某待Q 淀资南推违者位码资耆给浪否密男琼获缓资动料幅斯料市缓某违集郭资耆毛政研究势第山扩东缓=却省资动料市缓场院违种论试否密男琼获缓海渐趋缓=却类目再t 耆们理柏放F 士位获缓社人块耆给浪渐趋缓=却S 论幅K 矿某待Q 淀资南推局科解岭罗九耆温F 违K 矿某待Q 淀资南推场给老种论晓试否密男琼获缓再t耆士位获缓资山扩们梅力耆解半社人块场院违物理影响聚人丙烯酰资资却耆胺士位获缓资山扩梅力社人究溶造差维释缓渐趋缓=却耆热试否密男琼获缓海缓=却类目再t 素矿资士位获缓违者场资场淀解资粉却违污理河研究研子东缓=却资动料市缓场C 海典给些老u 却温F 会空耆给浪污者抹快子辑柱莉山扩资并空H 达场C 违给浪K 密琼幅K 密论海K 斯矿某仅F典自耆我K 矿某把我Q 淀资河研杨素快子辑K 斯矿某资河研杨素耆词硕者抹快子辑柱海莉杨来原处t 资河研块场给老耆物缓=却S 论幅K 矿某待Q 淀南推资阻滞块层耆岁解社人块聚四胺动然u 缓=却刻我烯酰H 矿资却耆者码国属试男琼获缓类目山扩士位场2计用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拟合对规律性不很强即拐点多、波动剧烈的数据点耆软弱碱属试男琼获缓士位耆热空择响聚人丙资缓=却考释耆们理虑研B Z 渐趋缓=资去k 阻滞场类碱目否幅内某微幅内斯微j 维烯资渐趋n 盆高S 论类Q 淀目山扩波些Y K 耆随区渐趋属缓场类虑目否幅内某考幅内斯考j 维烯渐趋展n 盆高K 矿某类Q 淀目山扩展违波些Y K 耆随区渐趋属缓场给老毛往试海缓获缓类y =a +b 开n x 目幅=/最算二乘原摘0对实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

渗透率的计算公式

渗透率的计算公式

渗透率的计算公式渗透率是指液体或气体穿过固体的能力或速度。

计算渗透率的公式可以通过弗克定律得到。

弗克定律是描述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它是基于达西定律和泊肃叶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弗克定律,渗透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渗透率 = (流体通过固体的体积/时间)/(固体的面积× 流体通过固体的压力差)渗透率的单位是立方米/秒,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固体通过的流体体积。

渗透率越高,表示流体穿过固体的能力越强。

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应用,例如地质学、土壤科学、化学工程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领域中应用渗透率计算公式的实际案例。

在地质学中,渗透率是评价岩石或土壤中流体运移性质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渗透率可以了解岩石或土壤中的孔隙结构及其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例如,在油气勘探中,渗透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气的储集和运移。

通过测量岩石的渗透率可以预测油气藏的储量和产能。

在土壤科学中,渗透率用于评估土壤的透水性能。

透水性能是衡量土壤保水能力和排水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农田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土壤的渗透率可以确定土壤的水分运动速度和水分的分布规律,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提高农田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化学工程中,渗透率常用于评估膜分离过程中的膜性能。

膜分离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溶液进行分离和纯化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食品加工等领域。

膜的渗透率决定了分离过程的效率和能耗,通过控制膜的渗透率可以实现对溶液中各组分的选择性分离。

除了上述领域,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在许多其他领域也有应用。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渗透率可以用于评估建筑材料的防水性能;在环境科学中,渗透率可以用于评估地下水的补给和污染物的迁移;在材料科学中,渗透率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气密性和液密性等。

渗透率的计算公式是描述流体通过固体的能力或速度的重要工具。

通过应用渗透率计算公式,可以在地质学、土壤科学、化学工程等领域中评估材料的渗透性能,为相关工程和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低渗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特征

低渗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特征

低渗非达西渗流是指在地质体内部形成的渗流,其特点是渗透率较低,不会呈现达西渗流的特征。

计算低渗非达西渗流的相对渗透率,通常使用如下方法:1.观测法:通过观测流体在岩体内部的流动情况,来估算低渗非达西渗流的相对渗透率。

2.模拟法:使用计算机或实验装置模拟岩体内部的流动情况,来估算低渗非达西渗流的相对渗透率。

低渗非达西渗流具有如下特征:1.渗透率较低: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渗透率较低,通常在10^-8~10^-5 m^2之间。

2.流速较慢:由于渗透率较低,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流速也较慢,通常在10^-9~10^-6 m/s之间。

3.流动路径较直: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流动路径较直,不会呈现达西渗流的曲折路径。

4.流动距离较近: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流动距离较近,通常在几米到几十米之内。

5.流动时间较长:由于流速较慢,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流动时间较长,通常在数千年到数百万年之间。

6.对地质体的影响较小: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流速较慢,不会对地质体产生太大的影响,只会在岩体表面形成轻微的蚀蚀变。

低渗非达西渗流在地质学、石油工程、地质工程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质体内部的流动情况。

此外,低渗非达西渗流还有如下特征:7.受压力影响较大: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流动受压力的影响较大,当压力变化时,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流速也会发生变化。

8.受温度影响较大: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流动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当温度变化时,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流速也会发生变化。

9.流动物质为液体: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流动物质通常为液体,如水、油等。

10.不会形成达西渗流的特征: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渗透率较低,不会形成达西渗流的特征,如曲折的流动路径、高渗透率等。

此外,低渗非达西渗流还有如下应用:1.地质勘查:低渗非达西渗流可以用于地质勘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质体内部的流动情况,为地质资源的勘探提供依据。

2.石油勘探:低渗非达西渗流可以用于石油勘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油气藏的分布情况,为石油开采提供依据。

relative permeability计算方法

relative permeability计算方法

relative permeability计算方法
相对渗透率(Relative Permeability)是描述非均质多孔介质中,不同流体(通常是水和油)通过岩石的难易程度的一个参数。

它表示某一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透率与相同条件下,单相流体(通常是水)通过同一多孔介质的渗透率的比值。

相对渗透率是油气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以及采收率预测等领域的重要参数。

相对渗透率的计算方法主要依赖于实验测定。

实验方法通常包括稳态法和非稳态法。

稳态法是通过测量不同饱和度下,水和油的流量来确定相对渗透率。

非稳态法则是通过测量压力和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相对渗透率。

计算相对渗透率的一般步骤如下:
准备样品:从油藏中取得岩心样品,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洗、烘干和饱和等。

选择实验方法:根据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如稳态法或非稳态法。

进行实验:在实验条件下,测量不同饱和度下水和油的流量(对于稳态法)或压力和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对于非稳态法)。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结果分析:分析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状和特征,解释油藏中油和水的流动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相对渗透率是一个与饱和度相关的函数,其值随着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解释和应用相对渗透率数据时,需要考虑到饱和度的影响。

总之,相对渗透率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合适的实验方法、精确的实验数据和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相对渗透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油藏中油和水的流动特性,为油气藏的开发和采收率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相对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课件

相对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课件
采收率评价
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油藏类型,预测油田的采收率,评估油田的 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
动态监测
通过实时监测油田的动态数据,如产液量、注水量等,结合相对渗透 率曲线,分析油田的开发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油田开发方案调整
层间调整
根据相对渗透率数据,了解各油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对层间差 异较大的油田进行层间调整,以提高开发效果。
开发方案优化
井网优化
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油藏工程 模型,可以优化井网布置方案,
提高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采收率预测
通过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油藏工程 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开发方案下 的采收率,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
案提供依据。
开发策略调整
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变化趋势 和开发效果,可以及时调整开发 策略和措施,提高开发效益和油
产能预测
单井产能预测
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油藏工程 模型,可以预测单井在不同生产 条件下的产能,为制定合理的开
发方案提供依据。
区块产能预测
通过对区块内各单井的产能进行预 测,可以评估区块的整体产能和开 发潜力,为制定区块开发方案提供 参考。
产能变化趋势分析
通过分析相对渗透率曲线在不同开 发阶段的形态变化,可以了解产能 变化趋势和规律,为优化开发方案 提供依据。
意义
相对渗透率是描述多相流体在多 孔介质中流动特性的重要参数, 对于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和渗流 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方法
理论计算方法
基于达西定律和渗流力学理论,推导 相对渗透率公式。
实验测定方法
通过实验测定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 的渗透率,再计算相对渗透率。
影响因素
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多相流 体的流动特性,从而影响

模型法计算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模型法计算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模型法计算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有分段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是一种衡量オイル水双相系统中油气和水之间碳酸钙逆渗透效果的重要方法。

根据油水两相渗流模型,可以计算出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计算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过程是,首先,确定油水两相的物理性质,实验室测得的油水渗透率和压力密度曲线,根据现有的传导方程来求解油水两相的渗透率及水压力。

其次,分析评价油水系统运行数据,确定油水系统的饱和浓度场和渗透率场,定义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并确定曲线斜率。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首先,这一模型可用于计算渗透效果,以及渗透效率系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来分析和估计渗透效果。

其次,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可用于研究和探讨油水两相系统中渗流与油水分离有关数量和梯度;最后,它也可以作为油水两相系统正确运行以及重要数据研究的基础数据。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正确计算,可以为油水两相系统的运行提供精确的参考,这对于精确控制和扩大油气的产量、发现水的上穿性以及优化管网的设计,都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对渗透率公式

相对渗透率公式

相对渗透率公式相对渗透率这个概念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可是相当重要的呢!它的公式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应用。

先来说说相对渗透率到底是啥。

想象一下,在一块多孔的岩石里,有不同的流体,比如油和水。

相对渗透率就是用来衡量每种流体在岩石中通过的难易程度的。

简单说,就是看谁更容易“挤过去”。

相对渗透率的公式通常可以表示为:$K_{rw} = \frac{k_{rw}}{k}$ ,其中 $K_{rw}$ 是水的相对渗透率,$k_{rw}$ 是水的有效渗透率,$k$ 是绝对渗透率。

这个公式看起来挺简单,但背后的含义可不简单。

给您讲个我曾经在实验室里的经历吧。

那时候,我们正在研究一块岩石样本的渗透率。

大家都紧张地盯着各种仪器,记录数据。

我负责操作测量水的渗透率那部分,心里那叫一个忐忑,就怕自己操作失误影响整个实验结果。

当最终得出数据,代入相对渗透率公式计算的时候,那种期待又紧张的心情,就好像等待考试成绩公布一样。

这个公式在石油工程里的应用可广泛啦。

比如说,在预测油藏的采收率时,相对渗透率就派上大用场了。

通过对不同流体相对渗透率的分析,工程师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开采方案,提高石油的采收效率。

在地质研究中,相对渗透率也能帮助我们了解地下岩层的特性。

比如,判断哪些岩层更容易让水流过,哪些岩层对油的流动有更大的阻力。

再回到公式本身,要准确地运用这个公式,就得对测量的各种数据有极高的精度要求。

哪怕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相对渗透率,科研人员们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

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可能要反复实验多次,那种辛苦和坚持,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

总之,相对渗透率公式虽然看起来只是几个简单的字母和符号组成,但它背后承载的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和探索,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希望我这一番讲解,能让您对相对渗透率公式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co2多相流体相对渗透率_概述说明以及概述

co2多相流体相对渗透率_概述说明以及概述

co2多相流体相对渗透率概述说明以及概述引言本文主要研究CO2多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下面将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在概述部分,我们将对CO2多相流体相对渗透率的定义和意义进行说明。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CO2多相流体相对渗透率研究的背景,并列举出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在第一节中,我们将给出CO2多相流体的定义。

CO2多相流体是由CO2气体和液态物质共同组成的流动介质,具有特殊的物化性质和运动规律。

第二节将详细介绍相对渗透率的概念与意义。

相对渗透率是指在多孔介质中不同物理状态下各组分流体通过渗透作用后所占比例关系,它是评价多孔介质中不同组分输运能力的重要指标。

接着,我们将在第三节探讨CO2多相流体相对渗透率测量方法。

包括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方法两种方式,并分析实验设备与条件设置。

第四节将重点分析影响CO2多相流体相对渗透率的因素。

其中包括岩心孔隙度和孔喉尺寸效应、饱和度和压力梯度效应以及温度和盐度效应等。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小结,并总结目前研究的现状。

同时,我们还会对未来CO2多相流体相对渗透率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对CO2多相流体相对渗透率的详细讨论与分析,本文旨在增进对CO2多相流体输运特性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CO2多相流体相对渗透率概述:2.1 CO2多相流体的定义CO2多相流体是指在地下储层中存在的同时包含气态、液态和固态CO2的流体。

在油田开发和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等领域,CO2多相流体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CO2通过注入到油藏中可以改善原油采收率,并有效降低地下岩石中的残留油饱和度。

2.2 相对渗透率的概念与意义相对渗透率是指某组分在多孔介质中传导驱替剂(通常是水)时的渗透能力,与该组分在饱和状态下绝对渗透率之比相关。

相对渗透率是评估多孔介质对于不同组分流体运移的能力,并为油藏开发和模拟提供了重要参数。

在CO2-EOR过程中,正确预测CO2的相对渗透率是优化注入策略、提高采收效果以及准确评估储层物性参数等关键问题所必需的。

relative permeability计算方法

relative permeability计算方法

relative permeability计算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相对渗透率是描述多孔介质中流体渗透性质的重要参数,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相对渗透率是指在多相流动中,某一相对于另一相的渗透率,通常用Kr表示。

相对渗透率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来描述岩石对不同流体的渗透性,帮助工程师优化油田开发方案。

计算相对渗透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通过实验测定来得到数据,然后进行曲线拟合来得到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式。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地层中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物质,不同的物质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相对渗透率。

在渗透率实验中,通常会采用气体曲线法或液体曲线法来测定相对渗透率。

气体曲线法是通过在含有水的岩心上进行气体注入实验,然后通过测定产生的渗透压降和相对渗透率的关系来得到数据。

液体曲线法是通过在含有油的岩心上进行液体注入实验,然后通过测定产生的渗透压降和相对渗透率的关系来得到数据。

这两种方法都是常用的实验方法,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相对渗透率数据。

还有一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计算相对渗透率的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通常是根据地层物性参数和流体参数建立的地层模型,通过软件模拟地层岩心的物性和流体特性,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相对渗透率的数据。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流体性质进行计算,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

在进行相对渗透率计算时,需要注意的是,相对渗透率的计算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层的孔隙度、岩心的渗透率、流体的粘度等。

在进行相对渗透率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相对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的计算是石油工程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地层的渗透性质,优化油田的开发计划,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不同的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得到准确的相对渗透率数据。

相对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

相对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

•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掌握流度和流度比的概念,重点掌握利用相对渗 掌握流度和流度比的概念, 透率曲线分析油井产水规律和油水接触面位置及 产纯油的闭合高度。 产纯油的闭合高度。
• 三、教法说明
• 课堂讲授
• 四、教学内容
• 1、计算产水率fw 计算产水率f
fw QW = QW + QO
2、相对渗透率

定义:多向流体共存时,每一相流体的 有效渗透率与一个基准渗透率的比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 ro = K o / K
K rw = K W / K
Kro+Krw <100 %
3、流度与流度比
水的流度
λW =
KW
µW
λo =
KO
µO
• 流度比 :
λW M= λO
QW KW A∆P / µW L = QO KO A∆P / µO L KW / µW = K O / µO
(σ cosθ ) n Si K= φ∑ 2 2 i=1 (P )i C
2
引入校正系数λ 引入校正系数λ
dS K = 0.5(σ cosθ ) φλ∫ s=0 P2 C
2
s=1
作法如下: 作法如下: 测出毛管压力曲线( 曲线), ),作 测出毛管压力曲线(Pc ~ Sw 曲线),作 曲线, 成 1/ PC2 ~ Sw 曲线,并求出该曲线下包 面积,即可算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面积,即可算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4.油水饱和顺序(饱和历史) 4.油水饱和顺序(饱和历史)的影响 油水饱和顺序 ⑴.润湿滞后 流体作为驱动相时的相对渗透率大于作为被驱 动相时相对渗透率。 动相时相对渗透率。 Kr驱动>Kr被驱动。 ⑵.捕集滞后 对于同一饱和度,作为驱动相时是全部连续, 对于同一饱和度,作为驱动相时是全部连续, 而作为被驱动相时只有部分连续,所以, 而作为被驱动相时只有部分连续,所以,Kr驱动 >Kr被驱动。 ⑶.粘性滞后 驱动相流体争先占据阻力小的大孔道, 驱动相流体争先占据阻力小的大孔道,并有沿 大孔道高速突进的趋势,所以, 大孔道高速突进的趋势,所以, Kr驱动>Kr被驱动。

(3-5) 相对渗透率

(3-5)  相对渗透率

一、相对渗透率的基本概念
1、有效(相)渗透率
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共流时,其中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称 为某相的相渗透率或某相的有效渗透率。 Ko—油的有效(相)渗透率; Kw—水的有效(相)渗透率; Kg—气的有效(相)渗透率。
2、相对渗透率
QO O L QW W L 1 KO 10 , KW 10 1 , AP AP 2Q0 P0 g L Kg 10 1 A( P12 P22 )
以上实例计算结果具有普遍性,计算结果说明: (1)岩石的绝对渗透率K并不因为所通过流体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即岩石的渗透 率是其自身性质的一种量度,通常为一常数,即岩石确定,K值也就确定。 (2)有效渗透率既和岩石自身的属性有关,又与流体饱和度及其在孔隙中的分 布状况有关,而后者又和润湿以及饱和历史有关。因此,有效渗透率是岩石流 体相互作用的动态特性。 (3)有效渗透率之和小于岩石绝对渗透率或相对渗透率之和小于1。 Kw + Ko= 0.225μm2 + 0.045μm2 =0.270 μm2 Kro + Krw = 0.72
0.02cm3/S,求此时的油、水的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解: (1)由达西定律知:K=(QμL)/A △P=0.5¬1¬7.5 / 5¬2=0.375μm2 (2)由达西定律知:K=(QμL)/A △P=0.167¬3¬7.5 / 5¬2=0.375μm2 (3)Ko=(QoμoL)/A △P=0.02¬3¬7.5 / 5¬2=0.045μm2 Kw=(QwμwL)/A △P=0.3¬1¬7.5 / 5¬2=0.225μm2 (4) Kro= Ko / K =0.045 / 0.375=0.12(12%) Krw= Kw / K =0.225 / 0.375=0.60(60%)

渗透率测定方法

渗透率测定方法

煤层渗透率如何测试?
煤层气吸附在煤层里,开采煤层气,测量储层的渗透率非常重要,目前储层渗透率的测试基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实验室测量法,一种是试井直接测量法。

经过改进后测量油气储层渗透率的渗透率仪现在都能够测量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但测量时不能用甲烷,而必须用氮气或阂气,因为甲烷易被煤层吸附,而且吸附后煤层容易膨胀,影响渗透率的准确测试。

相对渗透率的车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非稳态法,该方法首先用盐水将煤芯饱和,而后注入气体排出盐水,记录随时间排出的水、气及压力等数据,然后计算出气水相对渗透率。

另一种是稳态法,该方法是将水气同时匀速地注入到煤芯里,记录出随时间水气排出的情况,然后计算出相对渗透率,这种方法特别对低渗透煤层有效。

试井渗透率的测试是直接在现场试井时测得,对煤层而言,多采用段塞法和注水压降法。

目前评价煤层气储层渗透率的好坏主要是试井测量法,因为试井渗透率最能反映储层最原始状态下的渗透率,而实验室所得的数据往往误差较大。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渗透率的理论计算方法

渗透率的理论计算方法
K = POR H / 12 K = POR
m +2 m
2
2 ×M2 d/ 108 ( 1 - POR )
( 14)
当孔隙度为 20 % ,M d 为 011 mm 时 , 式 ( 14 ) 估算 渗透率为 01231 481 5 D 3 ,即 2311481 5 mD 。这与实际 相差不大 , 究其原因 , 渗透率受比表面的影响是很大 的 ,而式 ( 14) 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 , 所以 , 这个模型是 2 比较合理的 。同时 K L = H / 12 也可以直接用于裂缝的 产能估算 。如裂缝宽度 H = 011 mm 时 , K L = 8331333 333 D 。
ABSTRACT Jia Wenyu , Yan Anyu , Tian Suyu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of Permeability. WL T , 2000 , 24 ( 3) : 216 - 219 At present , there is no direct way to acquire accurate formation permeability. The permeability obtained from log interpretation is determined by statistic method , which has not only great errors but also is limited by different regions , therefore causing many difficulties in log interpretation. Comparison with core analysis data shows that the resulted permeability from theoretical model discussed herein is quite proximate to true formation permeability , so it is very practical . Subject Terms : permeability formation factor theoretical model porosity log interpretation

渗透率的计算公式

渗透率的计算公式

渗透率的计算公式渗透率是指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穿透的能力,通常用来描述液体或气体穿透固体的能力。

在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渗透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传输速度和能力。

下面将介绍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应用。

渗透率的计算公式通常采用达西定律或弗里德尔关系式,其中达西定律用于计算单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透率,而弗里德尔关系式则适用于计算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透率。

达西定律的公式为:k = QμL / AΔP,其中k表示渗透率,Q表示流体的流量,μ表示流体的粘度,L表示介质的长度,A表示介质的横截面积,ΔP表示流体通过介质时的压力差。

此公式适用于流量恒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测量介质长度、横截面积、流量和压力差来计算渗透率。

弗里德尔关系式的公式为:k = ϕk0 + (1-ϕ)k1,其中k表示渗透率,ϕ表示多相流体中孔隙的占据率,k0表示孔隙中流体的渗透率,k1表示孔隙中固体的渗透率。

此公式适用于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传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测量介质的孔隙率、固体渗透率和流体渗透率来计算渗透率。

渗透率的应用广泛,尤其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土壤污染治理、油气勘探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地下水资源开发中,渗透率可以用来评估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和方向,从而帮助确定最佳的地下水开采方案。

在土壤污染治理中,渗透率可以用来评估污染物在土壤中的传输速度和能力,从而帮助制定有效的污染治理方案。

在油气勘探中,渗透率可以用来评估油气藏的渗透性和储量,从而帮助确定最佳的采油方案。

在生物医学中,渗透率可以用来评估药物在组织中的传输速度和能力,从而帮助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渗透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可以用于评估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传输速度和能力。

通过达西定律和弗里德尔关系式等计算公式,可以精确地计算渗透率,从而为各种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未来的研究中,渗透率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各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对渗透率单位

相对渗透率单位

相对渗透率单位
相对渗透率(英文缩写为RO)是描述反渗透水处理设备膜元件通透性能的单位,常以百分数或小数形式表示。

相对渗透率越高,膜元件透过水分子的能力越强,处理水的浓度也更低,反之亦然。

相对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反渗透设备出水的溶质浓度与进水的溶质浓度相除,并乘以100%。

例如,如果反渗透设备出水的溶质浓度为50mg/L,进水的溶质浓度为1000mg/L,那么相对渗透率为5%(50mg/L ÷ 1000mg/L × 100%)。

相对渗透率是衡量反渗透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不同的反渗透设备膜元件的相对渗透率也不同。

例如,海水淡化的反渗透设备膜元件的相对渗透率一般在99%以上,而纯水处理的反渗透设备膜元件的相对渗透率则相对较低。

此外,相对渗透率还受到进水水质、水温、操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进水水质越差、水温越高、操作压力越低,反渗透设备膜元件的相对渗透率就越低。

在实际运行中,一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反渗透设备膜元件的相对渗透率。

例如,在海水淡化反渗透设备中,采用预处理技术可以减少进水
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微生物的数量,从而提高反渗透膜的通透性能;另外,改变操作方式,如提高操作压力、调整膜元件的流量等,也可以提高相对渗透率。

总之,相对渗透率是反渗透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反渗透设备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掌握相对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反渗透膜进行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中的工作。

报告中的市场渗透率分析方法

报告中的市场渗透率分析方法

报告中的市场渗透率分析方法市场渗透率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指标,用于衡量某个产品或服务在目标市场中的普及程度和市场份额。

企业在做市场分析和制定销售策略时,需要对市场渗透率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市场渗透率分析方法,包括市场份额法、生命周期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竞争对手调研法和趋势分析法。

一、市场份额法市场份额法是一种基于市场份额的分析方法,它通过计算企业在目标市场中的销售额占整个市场销售额的比例,来衡量企业的市场渗透率。

该方法主要分为两种计算方式,即绝对市场份额和相对市场份额。

绝对市场份额指的是企业在目标市场中的销售额与整个市场销售额的比例,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相对市场份额则是将企业在目标市场的销售额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额进行比较,从而评估企业在市场中的相对竞争力。

二、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是一种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它根据产品在市场中的不同阶段,对市场渗透率进行评估。

通常,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在引入期,市场渗透率较低,产品还处于推广阶段,因此市场份额较小。

而在成长期,市场渗透率逐渐增加,销售额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成熟期,市场渗透率达到饱和,销售额趋于稳定。

而在衰退期,市场渗透率开始下降,销售额逐渐减少。

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渗透率的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策略。

三、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基于市场调查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或面谈,来获取市场渗透率的数据。

调查可以包括对产品的使用情况、购买意向、竞争品牌的了解程度等方面的调查。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企业可以了解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和满意度,进而评估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市场渗透率。

四、数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它通过对市场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来评估市场渗透率。

企业可以借助各类市场数据,如销售额、销量、用户数据等,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得出市场渗透率的估计值。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电解质在半透膜中的渗透速率之比。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是衡量半透膜选择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溶液浓度和渗透压关系的基础。

在生物学中,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的研究对于了解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渗透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的半透膜,它能够选择性地通过某些物质,而阻止其他物质的通过。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膜对于不同离子的选择性通透性,从而深入研究细胞内外环境的调节机制。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是将不同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的渗透速率进行比较。

在实验中,通常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或离子色谱等技术来测定不同离子的浓度变化,从而计算出相对电解质渗透率。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的值越大,说明该电解质在半透膜中的渗透速率越快,通透性越高。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的研究不仅在生物学中有重要意义,在化学和工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海水淡化和水处理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半透膜和调节渗透压,可以实现对水中离子的选择性去除和浓缩。

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离子在半透膜中的渗透
特性,从而优化半透膜的设计和应用。

总之,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是衡量半透膜选择性的重要指标,对于了解细胞膜通透性和渗透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化学和工程领域有广泛应用。

未来,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持和技术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a
的方法一致, 作出见水后任一点的切线, 交于纵坐标
轴, 其值便是( 7) 式中的
2
1。
函数拟合法求取相对渗透率
若能确切地知道图 1 中见水点后曲线各数据点
上切线的斜率, 即( 5) 式、( 7) 式中的导数 d S w/ d Q i、
d
-
1/
dQ
i,
便可非常容易得出
S
w
2、
2
1。但既无法
准确地用作图的方法求切线的斜率, 作图法也不适
( 6)
岩心出口末端有效粘度为
2
1
=
- 1 - Q i( d - 1/ dQ i)
( 7)
其中
- 1 = b( p / q ) / ( p b/ qb)
( 8)
根据琼斯[ 1] 所作的恒速法水驱油实验数据 ( 见 表 1) , 可绘制出图 1。
实验基本参数: 孔隙体积为 31. 13mL; 岩心长为 12. 705cm, 直径为 3. 81cm; 饱和水粘度 与驱替水粘
64
石油勘探与开发 油田开发
Vo1. 25 N o. 6
( 5) 式中 的 S w2。 Sw2 总 是小于 S w, 直到最 后 Q i ( d
S w / dQ i) ! 0 时, 才有 S w2 ! S w。
同样在图 1b 中, 见水点前的 - 1为一段直线, 即
出口末端有效粘度
2
1在见水前是不变的。与图
据∀ 最小二乘原理#对实验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它
的突出优 点便是能真实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 势, 比
样条函数更 能反映 水驱 油实验 数据的 内在分 布规
律。
用对数函数对表 1 所示的S w 、Q i 数据进行曲线 拟合, 得出的拟合函数为
S w = 0. 633+ 0. 027 lnQ i r = 0. 96
点, 最适宜采用样条函数进行曲线拟合。 2 用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拟合
对规律性不很强即拐点多、波动剧烈的数据点, 如果仍采 用样条函数拟合, 则要删除 或调整的数据
点太多, 不能正确反映实验数据的变化规律。 ( 6) 式、图 1a、图 2a 及大量的实验表明: S w ( Q i)
曲线起始陡峭, 随后渐趋平缓。( 8) 式、图 1b、图 2b 及大量实验也表明: - 1( Q i) 曲线也是起始陡峭, 随 后渐趋平缓。因此可以用对数函数( y = a+ b ln x ) 根
r = - 0. 94
它们的相关系数 r 都接近 1, 拟合程度相当高。
在计算机上实现 S w( Q i) 曲线的拟合时, 可以从
2 种数学模型中根据相关系数 r 的大小选取其中之
一, 求出待定系数 a、b, 确立最终的 S w 与 Q i 拟合函
数。
曲线 - 1 ( Q i ) 初始 几个点 的一 阶导 数 d - 1/
合实际操作。但 作图法提供了一个思路: 若一已知
函数与曲线图形吻合得很好, 那么可由函数求导数。
由函数求导数较简单, 而且也精确。 因此, 关键问题是求S w 与 Q i、 - 1与 Q i 的关系
式, 即求实测水驱油实验数据点 S w( Q i ) 、 - 1( Q i ) 的
拟合函数。函数与曲线拟合得越好, 求得的 K ro、K rw 的值越精确。
注: * 为见水点
图 1 琼斯恒速法水驱油实验数据关系曲线
从图 1a 可以看出, 见水点前的 S w 为起于 S wi 的 一段直线, 也就是说, 见水点前岩心末端的含水饱和 度 S w2始终不变。请注意, 用( 1) 式、( 2) 式计算油水 相对渗透 率时, 只有见水点以后的数 据才对计算有 用。过直线段以后的任一点, 如在 0. 3 倍孔隙体积点 作切线交于纵 坐标轴, 其值为 0. 543。这个 值便是
9. 96
155. 6 10. 11
311. 3 10. 30
138. 6 0. 000 120. 4 0. 100
97. 5 0. 225 91. 9 0. 360 87. 9 0. 523 83. 7 0. 780 78. 5 1. 260 74. 2 2. 001 70. 0 3. 500 68. 1 5. 000 65. 4 10. 00
岩心不完全如此) 。为了说明问题的普遍性, 选用胜
利油田一具有代表性的岩心为例。根据该岩心实验
数据得出的S w与 Q i 和 - 1与 Q i 的关系见图 2。
图 2 胜利油田岩心实 验数据关系曲线
图 1 和图 2 可充分说明, S w ( Q i ) 是单调上升函 数, - 1( Q i) 是单调下降函数, 同时相应于函数的曲 线是光滑的。因 此, 对拟合驱替实验数 据函数的要 求是: 曲线光滑, 即没有拐点。这样, 拟 合函数的一 阶导数 d S w/ dQ i、d - 1/ dQ i 才是连续的、单调的, 所描述的过程才符合真实的驱替过程。
f w2 = 1- f o2
( 4)
其中
Q i = W i/ V p
由于认为油、水是不可压缩的, 因此累积注水量 等于岩心出口末端的累积产液量。
岩心出口末端含水饱和度为
S w2 = S w - Q i( d S w / dQ i)
( 5)
其中, 岩心平均含水饱和度为
S w = S wi + N p/ V p
在求拟合函数之前, 先分析一下S w 与 Q i、 - 1与
Qi 的特点。从( 6) 式、( 8) 式和据表 1 数据所作的图
1 显而易见: S w ( Q i) 是单调上升函数, - 1( Q i ) 是单 调下降函数, 同 时相应于函数的曲线是光 滑的。大
多数实验也验 证了这一点( 低渗岩心和严重非均质
表 1 琼斯恒速法水驱油实验数据表
Wi ( mL)
Np
-p
( mL) ( M Pa)
Qi
1/ 3. 11
7. 00* 7. 00
11. 20 7. 84
16. 28 8. 43
24. 27 8. 93
39. 2
9. 30
62. 3
9. 65
108. 9
对胜利油田岩心实验数据S w 与 Q i 进行曲线拟合, 得 出的拟合函数为
1998 年 12 月
杨小平: 精确计算相对渗透率的方法
65
S w = 0. 646 + 0. 034 lnQ i
r = 0. 988
这两个拟合关系式的相关系数 r 都接近 1, 表明 拟合程度相当高。
绘制图 1、图 2 的数据 是具有代表性 的实验数 据, 充分说明用对数函数模型拟合所得到的曲线 S w ( Q i) 的拟 合效果 好, 最终求 得的 K ro、K rw 值 精确。 尤其重要的是, 它对初始几个点拟合得好, 而初始几 个点决定了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主要形状。
另外, 指数函数 y = aex p( b/ x ) 亦具 有上述特 征。用指数函数对表 1 的S w 与 Q i 数据进行曲线拟 合, 拟合函数为
S w = 0. 675e- 0. 04/ Qi
r = - 0. 99
对胜利油田岩心实验数据 S w与 Q i 进行曲线拟合, 拟 合函数为
S w = 0. 718e- 0. 057/ Qi
度相等, 为 0. 97mPa s; 油的粘度为10. 45mPa s; 束 缚 水 饱 和 度 为 0. 350; 孔 隙 度 为 0. 215; 流 量 为
0. 0222mL / s; 岩心 100% 饱和 水时 测 得 p b/ q b 为 0. 000 848MPa/ ( mL / h) , 水测绝对 渗透率为 35. 4 10- 3 m2。
dQ i 变化 较为剧烈, 从而
2
1
的变化 较大。而
-1 2
微小的变化将引起 K ro( K rw) 大的变化。所以让拟合
函数的曲线通过初始几个数据点很有必要。把表 1
数据 Q i 变换为 1/ Q i 后, 可选用对数函数, 根据∀ 最
小二乘原理#, 对 - 1( 1/ Q i) 进行曲线拟合。
用此方法对表 1 的 - 1数据与( 1/ Q i ) 进行曲线
4. 44 2. 78 1. 91 1. 28 0. 79 0. 50 0. 29 0. 20 0. 10
0. 350 0. 450 0. 575 0. 602 0. 621 0. 637 0. 649 0. 660 0. 670 0. 675 0. 681
13. 5 11. 73
9. 50 8. 95 8. 56 8. 15 7. 65 7. 23 6. 82 6. 63 6. 37
图 3 不同函数拟合的相渗曲线对比图
由此可充分说明, 作适当的变换后, 用对数函数
模型( 用∀ 最小二乘原理#确定系数 a、b ) , 所得到的 函数对 - 1与 1/ Q i 的拟合效果好。这种拟合函数的 突出优点是: 曲线容易通过实验数据 - 1 与 1/ Q i 的 最末几个点, 即 - 1与 Q i 的最初几个点, 从而最终保 证了相渗曲线的主要形状, 也就保证了求得的 K ro、 K rw 值的精确性。
Q i 变换为 1/ Q i 后, ( 7) 式变为
-1 2
=
d(
- 1/ Q i) / d( 1/ Q i)
( 9)
3 用多项式拟合的缺陷 目前普遍采用多项式( y = a1+ a2x + a3 x 2+ ∃ + anx m) 作为拟合函数。对数或指数拟合函数的突 出优点是体现了实验数据的趋势, 消除了随机误差。 而高阶多 项式却 往往 使实 验数 据的 随机干 扰 ∀ 再 现#, 表现为拟合函数的曲线拐点多, 波动严重, 且波 峰扩展很远, 严重违背了光滑、单调这 2 个要求。低 阶多项式 拟合的情况要好一些: 三阶 多项式拟合曲 线容易出 现一个拐点; 二阶多项式拟 合曲线光滑没 有拐点, 但相关系数偏小, 尤其严重的问题是它容易 抹去初始 几个数据点的特征, 使陡峭 的部分变得平 缓, 容易改变相渗曲线的 主要形状。用胜 利油田一 些样品实 验数据, 试用四阶多项式作 为拟合函数得 到的相渗曲线容易出现振荡, 曲线不光滑( 见图 3) 。 这就是拐 点段 区间 d - 1/ dQ i 变化 太剧 烈所 造成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