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共管理学预测试卷(A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考试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考试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复习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21小题1、简述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答: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的目标不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它不以营利为目的;私人管理以利润为导向,通过生产或销售产品和服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责任机制不同;在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明确的;在政府或非政府公共部门中,责任机制较为复杂;资源基础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实施公共管理活动的必备前提和手段是公共权力;私人管理的权力基础是来自私人部门作为一个组织所具有的力量——私权利;④人事管理制度不同;与私人部门的人事管理制度相比,公共部门的人事制度更复杂、更严密;⑤受政治环境影响程度不同;包括政府活动在内的公共管理的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决定了公共管理受到政治环境更大、更直接、更深的影响,与私人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2、简述公共管理的内涵答:公共管理是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依法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这一概念包括如下内涵: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公共组织;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公共权力;公共管理的内容是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管理要依法进行;3、简述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答: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有:研究对象与范围的扩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研究重点从“内”到“外”;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并重;管理过程的民主化;公共性与管理性的有机统一;4、简述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答: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有:公共管理者、公共职位、公共权责体系、公共组织目标、公共组织机构设置;5、简述现代政府角色定位答: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政府角色: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职能定位: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6、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有:政治职能制度提供者;制定公共政策;政府体系建设;完善暴力机关;赋税、兵役管理、经济职能弥补市场失灵;宏观调控;稳定经济、文化职能意识形态构建;科学文化教育;道德建设;社会价值体系构建和社会职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自然灾害应对;自然资源分配和保护;7、简述传统公共行政的基本原则和特点答:传统公共行政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原则;行政官僚价值中立原则;效率原则是公共行政的最高标准;传统公共行政的基本特点:①严谨精准;因为讲专业技术、科学性;②责任到位;因为分工明确,职位的说明、上下级的责任都清清楚楚;③法治原则;讲法律条文规定、制度约束、依法办事;8、简述政府失灵失败的主要表现答:由于政府机制自身的缺失而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甚至无效的表现,称为“政府失灵”或“政府失败”;政府失灵的表现有:公共政策的失效;政府机构及其官员是“经济人”,也是利益主体;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低效率;政府运行成本高;寻租和腐败;9、简述市场失灵失败的主要表现答: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外部性问题;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垄断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宏观结构失衡问题;10、简述对政府失灵的治理答:政府失灵的治理:市场化改革;政府市场化改革就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和交换制度的运作而不是完全依赖政府权威制度的运作来实行政府职能的调整;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化,二是政府人员雇员化;分权改革;分权是解决组织官僚化的有效途径,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行政低效、增加官员与公众获得信息的机会,使社会系统减少或免受政府决策失误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政府失灵;厉行法治;克服政府行为的自利性,避免政府失灵的关键是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权力限制,建立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是指在政府机构的设立与运作,包括政府行政立法、行政决策与行政执法的一整套过程中贯彻法治原则;具体而言:制约行政立法权,防止政府不当行为合法化;强化行政程序公开,限制政府自由裁量权;加快行政合同立法,规范政府在合同中的特权;④促进公民的参与和监督;公民参与是社会的主旋律,公民享有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参与权”;公民参与主要包括政治参与和行政参与;公众监督是所有监督机制的基础和力量源泉,是一种最根本、最直接的监督;11、简述我国公务员的含义和范围答: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范围包括七类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联机关的工作人员;12、简述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机制答: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党管干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分类管理的原则;法治的原则;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主要机制有:新陈代谢机制;是保证和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水平的需要;主要包括:录用、职务任免、培训、交流、辞职辞退、退休等;要把好“入口”、“楼梯口”、“出口”;激励保障机制;包括:考核、奖励、职务升降、工资福利保险等;监督制约机制;包括:义务权利、纪律、惩戒、回避、申诉控告、法律责任等;④分类管理机制;分类是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也是科学管理的基础;13、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面临的困难答: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境有:公共部门的产出难以量化;公共部门的目标缺乏准确;公共部门的绩效标准难以确定;组织的障碍;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完善;14、简述公共政策的内涵和特征答: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执政党、其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团体所制定的用以规范机关、团体和个人的行为准则,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谋略、法律法规、指令、措施、办法、条例、方针、路线等,并通过一定的政治行为表现出来;基本特征:公共政策的阶级性;公共政策的价值相关性;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价值性和权威性;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15、简述公共政策主体答: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它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16、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概念和功能答: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用以规范和约束公共管理者的行为准则和意识形态,它奉行公平、正义、民主、平等、信用、博爱等价值取向,致力于实现公共利益;具有以下特点:公共性、义利相关性、非强制性;其功能:引导功能、维系功能、规范功能、选择功能;17、简述改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途径答: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改进途径有:引入公众参与机制;高层的支持和承诺;加强绩效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立灵活多样的绩效指标体系;发展和优化组织;健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18、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答: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是否及时得到准确而有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是进行有效公共决策活动的必要前提;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决断系统是由拥有公共决策权力的领导者集体所组成的中枢机构,是公共政策活动的组织者,领导政策的全过程;公共政策的决断系统是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决断系统不仅拥有决定权,而且还统帅其他自系统的活动,为信息系统指明收集信息的方向,为智囊系统确立拟订备选方案的目标,指导政策方案的实施活动;但信息、智囊等其他系统或机构却不能取代决断系统的地位;对政策过程的监控,既有助于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也有助于政策方案的贯彻实施与评估,是事先既定目标的有力保障,这四个系统各有分中、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19、简述公民宪章运动答:“公民宪章”运动被梅杰首相成为“整个90年代政府政策的核心”认为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所谓公民宪章,就是用宪章的形式把政府公共部门服务的内容、标准、责任等公之于众,接受公民的监督,以达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目的;20、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注重政府的政策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分离;注重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营造“顾客导向”的行政文化;④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⑤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⑥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21、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答:公共选择理论是援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选举行为、官僚主义、党派政治和公共财政等论题进行的解释;主要观点: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前,许多经济学家都以为政府是在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体制,并且认为政府的活动是与那些经济体制里的活动不同的;公共选择理论试着从研究官僚和政客的角度上探索政府带来的影响,并且假设这些人都是根据于自己的私利采取行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经济利益;公共选择理论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式探索政治上的决策进行过程,以此揭露在政府体制下必然出现的效率低落现象;公共选择的重要主题之一是政治科学的主题,即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等;然而,公共选择的方法论主要来源于经济学和数学;二、辨析题21小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1、官僚制的特征是标准化和职业化;答:错,表述不全面, 官僚制的主要特征包括法治化、程序化等级制、标准化、专业化、职业化和非人格化;2、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答:错;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古德诺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3、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答:错,以政府为主体,不单指政府4、英国“公民宪章”运动主张建立企业家政府;答:正确;“企业家政府”是以公众为中心,政府的工作围绕公众的要求转,公民宪章运动主张建立企业家政府;5、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存在反比例关系;答:对;6、我国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的工作人员;答:错;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7、管理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答:错;这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管理主义即企业型政府理论强调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政府更有效率和活力;8、广义的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利的所有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答:对;9、要界定一种产品或服务是否是公共产品,关键在于确定受益者人数以及能否把这些受益者排除在享用这种产品或服务之外;答:错;此说法不严谨,公共产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些特征使得对公共物品的消费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没有提供这种产品的积极性”;界定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10、新时期我国政府主要职能是市场监管;答:错,新时期我国政府主要职能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11、公共部门的产出难以量化,所以,绩效评估意义不大;答:错;公共部门的产出难以量化是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境,并不意味着绩效评估失去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多条途径努力改进;绩效评估可以改善和优化政府等公共部门的运行效率,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12、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答:对13、第三部门的组织特征是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答:错,第三部门的组织特征有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14、行政机关是公共政策的唯一主体;答:错,公共政策的主体是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行动者;15、私人物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答:错,私人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16、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原则是不同的;答:对17、公共选择理论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府的管理活动;答:对18、外部性是政府失败的基本原因;答:错,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两个基本原因:一是政府能力有限,二是政府行为越界所致;19、凯恩斯主义提出建立守夜型政府;答:错;守夜型政府是由亚当·斯密提出;凯恩斯主义提出的是干预型政府;20、企业型政府是要把政府作为企业来运作;答:错;企业型政府并不是要把政府作为企业来运作,而是指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政府更有效率和活力;21、政府的市场化工具主要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和标杆管理,社会化手段主要包括合同外包和民营化;答:错,政府的市场化工具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技术、绩效管理技术、顾客导向技术、目标管理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技术、标杆管理技术和企业流程再造技术等;社会化手段是指政府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在一种互动的基础上来实现政策目标,如,个人与家庭、公私伙伴关系、志愿者组织等;三、论述题9道题1、试述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理论及其运用答:①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府的管理活动;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政治家和官员与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消费者和企业家一样都是按经济理性原则行事的,即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②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理论企业型政府并不是要把政府作为企业来运作,因为二者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别,而是指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政府更有效率和活力;③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经济学中的委托人/代理人理论过去通常被运用于私人领域,这个理论解释了在私人公司里经理代理人和股东委托人的目标的差异性,因而试图寻找一种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能代表委托人的利益,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委托人的目标;同时,委托人代理人理论也是被大量地应用到公共领域,尤其是对行政责任问题的分析,激发人们讨论“公域”如何合同化以及政府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④治理理论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1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2六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性;有效性;3治理的目的是达到善治,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调与合作;⑤政策科学理论关于公共政策的运行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把知识与权力结合起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淡化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寻求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公共”问题的途径;2、试述我国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优化答: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目前我国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所,加快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步伐,改善公共决策系统及其运行,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及执行的质量,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一公共决策的科学化①建立健全公共决策系统②遵循科学的决策原则③提高决策者和参与者的素质二公共决策的民主化①把民主机制引入决策系统,营造良好的决策氛围②重视发挥参谋咨询人员在决策中的作用③提高政治生活透明度,实现决策目标的民主化三公共决策的法制化①理顺公共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②决策程序法制化③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3、试论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变答: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1、政府角色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2宏观经济的调控者3外部效应的消除者4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5市场秩序的维护者2、政府职能定位:1经济调节2市场监管3社会管理4公共服务;3、政府的工具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可以通过供应、补贴、生产、管制四个方面的手段来实现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1、行政环境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2、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3、行政管理科学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必然结果4、顺应世界各国行政职能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三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2、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3、各级政府要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管理和服务重点;4、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4、试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答:困境:①公共部门产出难以量化②公共部门目标缺乏准确③公共部门的绩效标准难以确定④组织的障碍⑤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出路:①引入公共参与机制②高层的支持和承诺③加强绩效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④建立灵活多样的绩效指标体系⑤发展和优化组织⑥健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5、试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创新答:⑴、扩大了公务员范围⑵、职位分类:着力破除“官本位”⑶、公务员工资实行定期调查制⑷、引入公务员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⑸、聘任制公务员将上岗⑹、创设“任期制”,创新公务员更新制度⑺、将“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确立为法定的职务晋升方式之一⑻、初任法官、检察官单独公开选拔⑼、上级违法、犯错下级可说“不”⑽、首次把“廉”的要求法定为公务员的考核内容;⑾、公务员权益保障有力⑿、首次明确法律责任,提高公务员法的权威性6、分析题:现在一些企业家抱怨:“要花很多时间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如何改进这一状况答:此现象主要体现了两点,一是政府管得太多,分散企业精力;二是政府行政效能低下;改变这一状况主要在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公开透明廉洁高效政府,建立有效型政府职能模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①服务型政府主要是政府优化公共产品供给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方向根本转变;②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做好职能定位,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③各级政府要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管理和服务重点;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④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功能的各自归位;不是“全能政府”而是“有限政府”,如: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⑤建立效能政府模式;主要体现在一是卓有成效的效率,二是越来越低的成本;政府行政效率取决于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的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体制在于改革,机制在于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对政府的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消除阻碍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弊端,是建立效能政府的关键之举;优化政府运行机制的重点是完善办事制度,简化办事环节,减少行政审批,改进工作方式,降低行政成本;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和专家咨询制度,建立政府自上而下和内部密切联系的工作体系,改善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重塑政府业务流程,形成“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率”的工作途径;坚持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操作,建设“阳光”政府;提高政府自身反应的灵敏性,实行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协调机制;如:提高优质的公共服务能力、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电子化政府、建设企业型政府、推行绩效管理等;另外,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法治政府,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7、案例分析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运用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答: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机关运用行政权利以实现国家职能与利益的执行和指挥活动;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使其在职权范围内行使国家权力,保证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贯彻执行;它的活动形式是通过行政行为实现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政府机构的设置、政府职权的划分和政府机关的形式等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过程,转变政府职能是贯穿这一过。

2013年人大行管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人大行管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咨询师QQ : 1559022430 625361097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
听证制度 政府再造 冒险理论 转换型领导理论 社会问题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5分)
1简述有限理性主义模型
2用社会冲突理论解释社会问题的三种成因
3民主行政价值与科层价值的区别
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5政府治理工具的类型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
1举例说明政策分析的步骤
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标准、问题和改进措施
经济学
一、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1用凯恩斯消费理论说明储蓄函数和消费函数的关系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和含义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
1失业的类型、失业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以及改进措施
2结合我国实际谈谈财政政策的含义、工具和类型
三、计算题(共1题,15分)
1假设某人消费函数为C=200+0.9Yp ,这里Yp 是永久收入,而永久收入为当前收入Yd 和过去后入Yd-1的如下,加权平均值:Yp=0.7Yd+0.3Yd-1
(1)假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可支配收入为6000美元;第2年的消费是多少?
(2)假设第3年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000美元,并且在以后年份保持在7000美元,第3年和第4年及以后各年消费
(3)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2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C=200+0.75Y ,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

2013年《公共管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3年《公共管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3年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公共组织2、战略部门管理3、公共权利监控4、拥挤性公共物品5、WO战略6、公共权利与公共责任二、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1、简述公共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最重要的区别。

2、简述发达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对我国的启示。

3、简述非营利组织在我国转型时期拥有的独特功能。

4、简述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的方式。

5、简述公共管理绩效所包含的内容。

6、简述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的原因。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1分,共42分)1、试论公共政策的性质。

2、试述市场经济中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

2013年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

1、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

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

此外,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也构成了现代社会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公共组织的要素有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

2、战略部门管理:战略管理是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确立和调整组织长期目标,整合组织资源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的一系列决策与行动。

其特征包括:全面性;长期性;方向性;目的性;统一性;重大性;主动性。

3、公共权利监控:对公共权力的监控是指包括公共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监控主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控制。

首先,对公共权力监控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其次,监控对象是具有公共权力的所有公共组织或公共管理者;最后,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控。

4、拥挤性公共物品:是混合物品的一种。

所谓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虽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2013《公共管理学》真题

2013《公共管理学》真题
2、第三部门
3、权变领导理论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购买性支出
5、IGR
6、企业型政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福利经济学关于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策略。
2、简述网络治理的特征。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4、简述提升行政绩效的预算原则。
5、简述官员问责制的责任体系的构成。
三、论述题(共30分)
论学习型组织。
四、案例分析题(40分)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截止8月6日,北京已有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根据北京市政府举行的灾情通报会的数据显示,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
很多人在突如其来的洪水中被围困,路人和求援人员一起参与救援。一些网友发微博呼吁网友义务接身边被困的人,获得众多车主响应。还有人为被困者提供免费住宿。很多人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暖。
提问:1、这个案例涉及到了哪些公共管理理论问题?
2、如果你是北京某乡镇负责人,将如何安排暴雨后的下一步工作?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命题科目试题册
业务课代码:709
业务课名称:公共管理学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它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用其他笔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布坎南
暴雨导致北京市北城区发生内涝灾害,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方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暴雨导致超过500个航班取消,超过8万名旅客滞留。暴雨导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多处严重积水,车辆被淹,最深积水处深达6米,且至少三人遇害。

2013年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一、辨析题(判断下列命题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每题10分,共20分)1.政治—行政二分的假定非常符合今天公共行政的现实。

答:上述观点是不正确的。

(1)政治行政二分法是一种理想模式,是一种理论构思或者是一种抽象概括。

它试图把政治性的政府过程与行政性的政府过程加以区分。

然而和人们出于描述的目的而进行的任何抽象一样,实践与理论之间通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公共行政绝不仅仅是对现代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中风行一时的管理技术进行总结。

将行政从它的社会政治背景中完全孤立出来是不符合实际的。

公共行政的发展是社会整个政治制度发展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社会的支撑,不存在纯粹的行政技术。

(2)今天,我们日益认识到政治与行政不可能完全分离,而是一种连续体,彼此处于连续体上的两个极端。

公共行政栖身于政治的汪洋大海,政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种形式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公共行政。

在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中,决策与执行并不存在截然的分离,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两者之间的协调与整合。

2.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秉持了公务员政治中立的原则。

答:上述说法是错误的,政治中立原则是西方公务员制度所标榜的原则。

(1)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政府。

而西方公务员制度则是针对资产阶级政党分赃制的弊端而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维系稳定的行政体系。

(2)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领导地位,是由我国国情根本决定的,是我国历史发展和现实的必然。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和领导地位在人事行政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方式。

而西方公务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和价值中立的原则,强调公务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

(3)政治中立原则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西方公务员制度强调的政治中立,要求公务员不得以公务员的身份,参加党派的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政治倾向性”等。

2013年管理类联考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管理类联考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管理类联考真题及详解一、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求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何增强软实力就成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决。

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

文化有两个特性,一个是普同性,一个是特异性。

所谓普同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相似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肯定善行,否定恶行;所谓特异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东方文化固守集体意识。

正因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正因为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

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即表明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

文化作品当然也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

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等,虽然一般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艺术要素取胜,但在这些作品中,也往往肯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宣扬了一种价值观念。

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普同的还是特异的,都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都能产生文化影响力。

由此可见,只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逻辑错误分析】(1)作者由“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增强软实力”,逻辑错误,文化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C.追求社会公平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A.计划性B.单一性C.效率性D.公共性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A.公民B.政府C.企业D.政党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A.公共行政范式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D)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A.传统型权力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8、韦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的信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C)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9、对科层制组织中的部门划分、职位设计及其相应的权力基础的基本要求是(A)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0、对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是(B)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1、对公职人员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活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是(C)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2、对科层制组织中岗位权力的限度以及岗位权力运用的一个重要规定是(D)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3、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间以及相应权力之间的关系规定的原则是(D)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24、对科层制组织所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及其能力要求的规定原则是(D)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执行能力原则25、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在行政科学中,不管是公共还是私营,最基本的“善”就是(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6、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为(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7、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和标准是(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8、“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此现象称为(D)A.科斯定律B.墨菲法则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彼德现象29、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A)A.英国B.美国C.德国D.新西兰30、1988年英国出版的《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D)A.政府职能私有化B.政府职能效率化C.政府职能扩充化D.政府职能代理化31、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88年出版的(C)A.《追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量而竞争》32、被视为自1979年开始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有关公共部门产出和绩效测量与评估工作高峰的是(A)A.《追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量而竞争》33、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C)A.政治学B.行政学C.经济学D.行政法学34、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A)A.政治学B.行政学C.经济学D.社会学35、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为(C)A.詹森B.麦克林C.布坎南D.林德布罗姆36、公务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C)A.投票规则理论B.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C.官僚政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37、关于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D)A.官僚政治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B.官僚政治理论和投票规则理论C.社会治理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D.投票规则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38、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B)A.政府万能理论B.政府失败理论C.市场万能理论D.市场失败理论39、委托--代理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为(C)A.布坎南和詹森B.布坎南和特纳C.詹森和麦克林D.特纳和麦克林40、对同一个管理者来说,当他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他对企业拥有全部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的价值之间的差额,称为(B)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1、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为(B)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2、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为(A)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B.无限理性和机会主义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D.无限理性和决定成本43、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分工合作的市场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分析单位为(B)A.服务B.交易C.治理D.管理44、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市场或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称为(C)A.服务费用B.治理费用C.交易费用D.管理费用45、假定人的动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做到”这是指(A)A.“有限理性”假定B.“无限理性”假定C.“非理性”假定D.“超理性”假定46、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资产就很难再重新配置使用,因为它们的转换成本很高,在重新配置中将遭受重大的经济价值损失,这被称为(B)A.成本固定性B.资产专用性C.不确定性D.交易重复出现的频率47、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B)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48、“科斯定理”最早的表述者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A.布坎南B.詹森C.威廉姆森D.斯蒂格勒4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这是(B)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50、科斯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A)A.交易费用为零的完全竞争市场B.交易费用为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C.交易费用大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D.交易费用小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51、新公共管理中的3E标准是指(D)A.节约、公平和效率B.节约、公平和效益C.公平、效率和效益D.节约、效率和效益52、“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C)A.威尔逊B.韦伯C.沃尔多D.杰弗逊53、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D)A.经济控制和社会网络B.经济控制和政治权力C.公民意见和社会网络D.公民意见和政治权力54、政府在政治上应保障所有人享有广泛的平等和自由,这是指政府的(A)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服务职能55、政府应当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指政府的(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56、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的(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57、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对象是(A)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半公共产品D.半私人产品58、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D)A.竞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59、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不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指公共产品的(C)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60、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是(A)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1、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除,但排除的成本很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行,这是指公共产品的(D)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62、下列产品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B)A.教育B.国防C.社会基础设施D.社会福利计划63、为了获取某些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或战略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标,或由于正外部性的存在,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来资助私人部门进行生产,此种方法称为(B)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64、政府运用生产这个手段,所针对的是(B)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5、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A)A.外部性B.内部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66、政府运用法律或政策手段来影响私人部门和市场的运行,此种方法称为(D)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67、旨在鼓励企业和其他经济生活参与者采取某种行为或促使其避免某种行为的管制方式称为(A)A.经济管制B.社会管制C.政治管理D.行政管制68、政府管制可以区分为(D)A.政治管制和经济管制B.政治管制和行政管制C.行政管制和社会管制D.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69、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经济原则的是(A)A.亚当•斯密B.杰斐逊C.韦伯D.凯恩斯70、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政治原则的是(B)A.亚当•斯密B.杰斐逊C.韦伯D.凯恩斯71、自由放任时期政府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为(A)A.《国富论》和《独立宣言》B.《国富论》和《经济与社会》C.《经济与社会》和《政府与市场》D.《独立宣言》和《政府与市场》72、最早的福利国家为(D)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73、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奠基之作为1936年出版的(B)A.《政府与市场》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国富论》D.《独立宣言》74、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的是(D)A.威尔逊B.杰弗逊C.韦伯D.凯恩斯75、福利国家时期西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为(B)A.布坎南经济理论B.凯恩斯经济理论C.詹森经济理论D.韦伯官僚制理论76、凯恩斯否定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一致性”这一基本观点始于1926年他发表的(A)A.《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政府与市场》D.《国富论》77、新公共管理阶段的理念基础为(D)A.“大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B.“大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C.“小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D.“小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78、世界银行的“确定法律基础”和“保持一个未被破坏的政策环境”的职能属于(A)A.维护和保卫性职能B.服务和公平性职能C.维护和服务性职能D.保卫性和公平性职能79、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公共组织的环境分为(A)A.组织间网络和一般环境B.组织间网络和主观环境C.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D.一般环境和客观环境80、与某个特定公共组织有着密切相互作用关系的其他各类组织所构成的、对该公共组织具有直接影响的小环境,称为(A)A.组织间网络B.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环境81、泛指一切对某个特定公共组织的结构和行为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或力量,被称为(B)A.组织间网络B.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环境82、对于组织活动依法拥有控制权的外在机构,称为(A)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3、税收机构、许可和认证机构、海关检查机构等属于(A)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4、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属于(C)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5、作为投入与产出转换器的组织的投入来源是(B)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6、组织的产出去向,也是组织获得收益并取得新的投入的基础是(D)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顾客87、组织资源和利益的争夺者是(B)A.管制机构B.竞争者C.特殊利益集团D.伙伴88、组织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是(D)A.管制机构B.竞争者C.特殊利益集团D.伙伴89、任何组织中普通成员利益的代表是(D)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90、国家和政府组织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永远是(A)A.公民及其团体B.政党及其团体C.利益团体D.政策团体91、人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为(D)A.功能程度和分化程度B.功能程度和变化程度C.分化程度和复杂程度D.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92、如果组织环境因素大幅度改度,这样的环境通常被称为(A)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复杂环境D.单纯环境93、如果组织环境因素变化很小,这样的环境通常被称为(B)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复杂环境D.单纯环境94、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称为(A)A.环境复杂性程度B.环境客观性程度C.环境主观性程度D.环境的变化程度95、在公共组织所处的环境里,政治过程的主角是(B)A.公民和利益集团B.利益集团和政策团体C.政党和政策团体D.公民和政党96、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基本财务规划阶段的特征为(A)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7、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长期规划阶段的特征为(B)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8、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规划阶段的特征为(C)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9、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管理阶段的特征为(D)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100、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中长期规划阶段的基础为(A)A.预测B.分析C.沟通D.反馈101、波特曾经指出,企业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回到(B)A.战术定位上B.战略定位上C.管理定位上D.规划定位上102、描述企业总的方向,主要体现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增长、多种业务和产品种类的管理等方面的态度,称为(A)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103、通常发生在事业部或产品层次上,重点强调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业或事业部所处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地位的提高,称为(C)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104、战略制定与选择乃至实施、评估与控制的基础为(A)A.战略分析B.战略规划C.战略定位D.战略循次105、SWOT分析法的提出者为(D)A.布坎南B.凯恩斯C.波特D.安德鲁斯106、SWOT分析法中的S是指(A)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7、SWOT分析法中的W是指(B)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8、SWOT分析法中的O是指(C)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9、SWOT分析方法中的T是指(D)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10、产业结构分析框架的提出者为(C)A.布坎南B.凯恩斯C.波特D.安德鲁斯111、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产业内部现存的竞争者、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等来源于(A)A.“水平”竞争B.垂直竞争C.网状竞争D.塔状竞争112、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等来源于(B)A.“水平”竞争B.垂直竞争C.网状竞争D.塔状竞争113、当企业专有的资源被以超越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运用或操作时,这种操作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就是(A)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4、联结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桥梁是(A)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5、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公共组织战略形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即(D)A.交易、程序和沟通B.环境、程序和沟通C.交易、沟通和环境D.环境、交易和程序116、正式的有意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称为(B)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7、组织分化程度的维度为(A)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18、决策制定权力分布的维度为(C)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19、一个组织中,如果决策权高度集中,问题自下而上传递向高级管理人员,由他们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这个组织的结构就倾向于(C)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20、一个组织中,若决策权下授于基层人员,该组织的结构则倾向于(D)A.复杂性 B.正规化 C.集权化 D.分权化121、一名直线主管直接管理的下属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称为(A)A.管理幅度B.管理层次C.管理职能D.管理结构122、组织中最高直线主管到最基层成员之间的管理等级或层级数目,称为(B)A.管理幅度 B.管理层次 C.管理职能 D.管理结构123、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B)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网状关系D.线性关系124、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组织知识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越倾向于(B)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5、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打破科层制结构的刚性,引进更具灵活性的(B)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6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权力,称为(C)A.职能B.职责C.职权D.职等127纵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D)A.组织的网络化B.组织的基层化C.组织的部门化D.形成组织的管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128横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C)A.组织的网络化B.组织的基层化C.组织的部门化D.形成组织的管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129、根据知识和工作的相似性原则来设置部门的一种结构设计方法,称为(A)A.职能部门化 B.产品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 D.混合部门化130、以特定的产品或综合性任务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B)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1、以组织服务的顾客类型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C)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2、据罗宾斯的观点,比较适用于多元化生产企业的组织部门化为(B)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3、特别适用于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部门化为(D)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4、组织为确保在适当时间,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工作人员,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完成促进组织实现总体目标的任务的过程,称为(A)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招募 C.人力资源培训D.人力资源考核135、根据岗位设计和职务分析的信息,安置、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员的活动,称为(B)A.规划B.招聘C.培训D.考核136、依据人力资源规划中表明的超员领域,减少组织的劳动力供给的活动,称为(C)A.培训B.定向C.解聘D.甄选137、组织信息管理的核心为(B)A.信息管理的来源B.信息管理的方式或手段C.信息管理的规划D.信息管理的反馈138、确定不同的决策究竟需要哪些确切信息的环节为(B)A.决策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决策集成D.决策反馈139、对每位管理者的需求和职能范围进行识别后,将需求相互重叠的部分实施集成和共享,以便剔除多余信息,减少重复信息,提高决策和控制的有效性的环节为(C)A.决策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决策集成D.决策反馈140、在组织绩效管理中,核心环节是(C)A.绩效设计B.绩效改进C.绩效评估D.绩效反馈1.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哪本著作,标志着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A.《驾驭变革的浪潮B.《公共行政的原则》C.《行政之研究》D.《社会与经济组织》2.现实中,下列哪种物品属于公共产品【A】:A,国防B,空调C,冰D,电视机3.政府预算起源于哪国国王对国会的财政需求文书【B】:A.美国B英国C澳大利亚D日本4.管理者十大角色的观点是谁提出来的【D】:A.韦伯B奎恩C威尔逊D明茨伯格5.目标管理是下列哪位学者,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提出来的【B】:A韦里奇B杜拉克C戴维.奥斯本D韦伯6.下列哪两位学者提出了政府再造的“5C”策略【A】:A.奥斯本和普兰斯特克B奥斯本和盖普勒C盖普勒和韦伯D孔茨和韦伯7.绩效评估最困难者莫过于确立衡量的什么体系【C】:A要素B目标C指标D管理8.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是加里·贝克尔和:【D】A波特·劳勒B戴维·奥斯本C明茨伯格D西奥多·舒尔茨9.典型的公共组织是【C】:A企业B.个人C政府D非盈利组织10.政府采购的方式:联合采购、分散采购和【B】:A网络采购B分散采购C单个采购D 定点采购11.影响政策执行的资源因素是信息、人员、权威和【C】:A顾客群体B执行总裁C设备D法律12.公共管理者的技能主要包括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诊断技能、沟通技能和[ B】:A 能力技能B概念化技能C了解技能D问题技能13.费德勒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B】:A途径目标理论B权变领导理论C交易领导理论D情景因素说14.公共管理是以什么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来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A】:A政府B非盈利部门C企业D个人15.SWOT 分析是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什么,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C】:A德尔菲法B外推法C优势与弱势D头脑风暴法16.政府失灵是指由于存在什么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D】:A绩效机制B经济机制C社会机制D政府机制17.瑞士的最高行政机关实行的是【C】:A内阁制B总统制C委员会制D委员会制和内阁制18.美国发动“新政府运动”,1993年3月,成立了“全国绩效检评委员会”(NPR ),由哪位副总统主持该委员会【C】:A里根B克林顿C戈尔D小布什。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分栏版)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分栏版)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一、填空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正在于它特殊的研究对象,即公共组织。

7、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建立在科层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之上。

8、波齐曼在《两种公共管理概念》一文中指出的公共管理途径是指P途径和B途径。

9、当代政策分析中,最有影响的经济学途径是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学派。

10、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验分析和案例分析。

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A二、填空题1、最常见的组织冲突有目标与顾客的冲突、功能与领域的冲突、目标间的冲突三种形式。

2、组织协调可分为水平协调、垂直协调两类。

3、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有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距阵结构四种。

4、我国的行政组织可分为中央行政组织、地方行政组织两大层次。

5、M·奥尔森把集体利益具体分为相容性集体利益、排他性集体利益两种。

6、按照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环境可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7、在公共组织的一般环境中,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是最重要的环境构成因素。

8、生命周期是探讨组织成长的一个有用的概念,它说明了组织的产生、成长和最终衰落的情况。

9、公共组织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完成其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主要有四个产生阶段、集中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

2013年公共管理学预测试卷(A卷)及解析

2013年公共管理学预测试卷(A卷)及解析

华中师范大学二 0 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预测模拟试卷 A 卷)院系、招生专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专业考试时间:元月 6 日上午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09 公共管理学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1、公共物品2、公共政策3、公共财政管理4、企业化政府5、内阁制政府制度6、《政府未来治理模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1、概述治理理论的网络治理途径。

2、怎样理解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3、略谈如何推进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

4、简述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

5、简述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形成过程。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1、中国的地方政府机构无异于西方政府机构。

2、单一制国家行政体制与联邦制国家行政体制没有多大区别。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一题 16 分,第二题 24 分,共 40 分)1、论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历史发展。

2、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谈谈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

华中师范大学二 0 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预测模拟试卷 A 卷)院系、招生专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专业考试时间:元月 6 日上午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09 公共管理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1、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2、公共政策: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的特征:1)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

2)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政策主体尤其是执政党和政府总是试图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全国2013年4月自考《公共管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4月自考《公共管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3328公共管理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公共管理的目标是(B )1-5A 效率最大化B 公共利益最大化C 政府利益最大化D 经济利益最大化2、管理者通过激励下属、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时所履行的职能是(C )1-17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控制3、官僚体制理论的提出者是(A )1-19A 马克斯韦伯B 伍德罗威尔逊C 法约尔D 怀特4、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的差异主要在于(C )2-60A 人性假设B 交易结构C 供给产品的特性D 市场结构5、公民宪章运动发生在(B )2-69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澳大利亚6、衡量公共管理者工作有效的3E标准是(B )3-90A 经济、效率、效益B 经济、效率、效果C 经济、效果、效益D 效率、效益、效果7、非政府公共部门的最大优势主要体现在(C )3-118A 便于社会沟通B 促进经济发展C 弥补公正的遗憾D 制定规章制度8、我国香港特区的廉政公署是一种(C )4-143A 兼职监督机构B 外部监督机构C 专职监督机构D 官僚制监督机构9、对公共管理伦理进行评价的标准主要是看公共管理系统的(C )4-146A 影响范围B 动机好坏C 实际功能D 强制程度10、与外部监督相比,内部监督的特点是(B )4-142A 成本低、效率低B 成本低、效率高C 成本高、效率高D 成本高、效率低11、提出政策分析的基本过程的人是(D )5-198A 韦默和沃尔夫B 韦默和韦伯C 韦默和麦考尔D 韦默和维宁12、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是(B )5-166A 政治性B 公共性C 合法性D 强制性13、下列属于单一计划类型的是(D )6-207A 季度计划B 月度计划C 周计划D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计划14、公共管理的中心环节是(D )6-218A 公共计划B 公共组织C 公共指挥D 公共决策15、以下选项中属于人格权力的是(A )7-253A 参考权B 合法权C 奖酬权D 强制权16、下列属于我国法定“首长”的是(A )7-260A乡长 B 省教育厅厅长 C 地级市公安局长 D 直辖市发改委主任17、以下可认定为半强制型公共组织的是(A )8-300A 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B 乡镇政府C 红十字会D 北京电影学院18、在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引发核心战略发挥作用的杠杆力量是(D )8-310A责任 B 激励 C 文化 D 目标19、绩效管理包括三个基本的功能活动,其中最关键的是(A )9-352A 绩效评估B 绩效衡量C 绩效追踪D 绩效目标20、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含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以下关于量的指标说法正确的是(A )9-363/366A 行政开支和业务开支之间的比率是费用指标的重要标志B 速度指标是量的指标的最高追求C 公共决策层的工作量越大越好D 公共管理中不存在隐性费用,所以其费用指标可以完全量化21、以下属于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部因素的是(D )10-402A 政治目标B 行政体制C 政府工作目标D 文化因素22、下列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后呈现出来的新走向说法正确的是(B )10-424A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非职业化倾向B 实行人性化的管理C 推行集权式管理D 忽视职业伦理的重要性23、按我国分税制的类型,下列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是(B )11-463A 证券交易税B 个人所得税C 关税D 资源税24、以下对电子政府概念理解错误的是(C )12-515A 电子政府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化网络技术B 电子政府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C 电子政府就是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D 电子政府并不与现实政府一一对应25、信息的特征是(C )12-489A 不可量度B 不可转换C 时效性D 不可再生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公共政策分析要素主要包括(ABCDE )5-193/194A 政策目标B 备选方案C 政策效果D 政策标准E 政策模型27、构建无缝隙组织的基本思想所包括的内容有(ABC )8-312A 顾客为导向B 竞争为导向C 结果为导向D 部门为导向E 数量为导向2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有(ABCDE )10-398/399A 管理理念不同B 管理内容不同C 管理模式不同D 管理方法不同E 管理部门的地位不同29、公共人力资源开发新观念包括(ACDE )10-420A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B 人力资源开发以政府为中心的观念C 人力资本的观念D 人力资源开发特殊性的观念E 人才商品化的观念30、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是(ABDE )11-445/446A 弥补市场失效B 提供平等服务C 非强制性D 非营利性E 法制化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政府失效2-61答:政府失效是指政府是由普通的有缺点的人组成的,那么政府也就带有人类本性所不能克服的一切缺点,政府也存在着失效的问题。

2013年北京大学公共管理考研模拟题(部分)

2013年北京大学公共管理考研模拟题(部分)

行政学原理部分一、辨析题1.有人说,人事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是同一概念范畴,你认同吗?为什么?2.有人说,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两者没有本质区别,你认同吗?为什么?3.有人说,第三条道路所支持的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你认同吗?为什么?4.有人说,工资报酬等并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你认同吗?为什么?5.有人说,人员招聘与甄选是同一概念,你认同吗?为什么?6.有人说,人才交流中心与招聘洽谈会是同一方法,你认同吗?为什么?二、简答题1. 结合公共财政职能,谈谈如何在08年金融危机后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 简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与联系,谈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方向。

三、论述题国家发改委网站全文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根据《价格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提价申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

近年来,我国CIP持续攀升,物价增长快速,有人主张政府应该及时干预,有人反对政府改革,认为市场会自动调节。

【问题】结合材料,从公共行政学的角度,物价不断攀升的背后是否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 / 11综合二【比较政治经济学部分】(25分,二选一)1.强国家在国际层次的能力与国内不同的原因。

2.后发展国家在经济转型中担任怎么样的角色?【行政法学部分】(50分)1.(25分)简述建立平衡理论实证基础的可能性以及实现途径。

2.(25分)比较行政立法的公共利益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分析选择选择理论如何有助于解释“真实世界”的行政立法现象。

【公共政策分析部分】(50分)一、简述混合性工具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20分)二、案例分析大连PX事件大连PX事件指2011年8月1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民众抗议对二甲苯(化工业简写PX)化学污染工程项目的公民抗议运动。

2013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其解析-育明教育

2013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其解析-育明教育

2013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其解析-育明教育
政治学部分
1.国家的特征有哪些
2.“政治”的概念有多种被认可的说法,请你写出你认为的其中最重要的内容
管理学部分
1.公共管理与商业管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请详细论述
2.为什么要建设服务性ZF,谈谈我国基层ZF如何改善服务水平
3.请你设计一套XX大学暴雨危机预案
经济学部分
1.判断题(10道,每个两分,都是基础概念)
2.简答题
a.小红总是用收入的1/3用于消费衣服,她的需求收入弹性为多少?需求价格弹性为多少?
b.对啤酒征收2元消费税,画图分析均衡价格和销售量变化和税收转嫁,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分别为多少?
c.在国民收入理论中,ZF征收比例税和定额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分别是多少?
d.简述主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内容,并说明他们影响总收入的机制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公共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公共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组织、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等公共部门的组织和管理现象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等公共组织,以及公共决策、公共服务、公共政策等公共事务。

2. 解释“公共价值”概念,并举例说明。

公共价值是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追求的一种普遍被广大公众所认同的价值观。

它强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非个人或特定群体的私利。

例如,社会平等、公平正义、环境保护等都是公共价值的体现。

3. 什么是公共政策?请解释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过程。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过程包括问题定义、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四个阶段。

问题定义阶段是明确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政策制定阶段是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政策实施阶段是将政策付诸行动;政策评估阶段是对政策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

4. 解释公共治理的概念,并说明其与传统行政管理的区别。

公共治理是指政府与社会各方合作,通过协商、合作和共同治理等方式来解决公共问题。

与传统行政管理相比,公共治理更注重社会参与、民主决策和多元参与等涉众治理方式。

它强调政府与社会各方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以实现共同问题的解决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论述题请根据你所学的公共管理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其作用。

公共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包括组织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决策理论等;核心方法包括政策分析、绩效评估、管理评估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公共组织的内部机制和运行规律,指导公共事务的决策制定和政策实施,提高公共管理效能。

2. 请分析公共部门改革的动因,并给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公共部门改革的动因包括行政效率低下、腐败问题、社会需求变化等。

为应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革策略:强化政府治理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反腐败工作,提高公共信任度;加强公民参与,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13级管理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3级管理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秘密★启用前继教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2013级管理学基础试题A卷参考答案(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A2.B3.B4.A5.D6.A7.A8.C 9D 10.C二、多项题(每题3分,共15分)11.ABCDE 12.ABCDE 13.ABCD 14.ABCD 15.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诚信,道德17.人本18.环境威胁19.计划20.组织21.部门22.沟通23.纠正偏差24特征主导型25.指令性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27.√28.√29.×30.√31.√五、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31.【答案要点】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2.【答案要点】系统原理就是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活动做系统分析,实施系统化的管理,以达到优化目标的一项管理原理。

33.【答案要点】计划是对未来工作的安排,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而预先确定的行动方案。

34.【答案要点】组织结构是指系统中各组织部门与管理层次的划分,以及它们的链接方式,它还可称为权责结构。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35.【答案要点】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从两个或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和抉择过程。

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有:(1)把握住问题的要害。

(2)明确决策的目标。

(3)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

(4)对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5)敢冒风险。

36.【答案要点】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3)管理能力(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方面37.【答案要点】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部分答案.doc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公共管理学参考试题第一题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P6答: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既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2)答:X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总结提出。

X理论假定:第一,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想逃避工作;第二,对大多数人必须动用惩罚措施进行强迫、控制、指挥与威胁,以鞭策他们努力实现组织H标;第三,人一般愿意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相对而言没有进取心,把安全看得重于一切。

(3)公共管理伦理P462答:公共管理伦理就是特殊领域中的角色伦理,公共管理伦理或以公共管理系统为主体,或以公共管理者为主体,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4)政府间关系P145答:政府间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Z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政府Z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政府Z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届政府Z间的关系。

(5)公共政策系统P243答:公共政策系统(政策系统)是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它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在该系统屮,政策主题是最基本或首要的因索;而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及时政策的过程,它由若干活动环节或阶段所组成。

第二题简述题(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P187-P189答: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政府的一种最基本角色。

2.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及缺陷,政府必须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对经济生活加以宏观调控。

3.外在效应的消除者。

外在效丿应乂称外部性或外部经济。

外部性的存在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來加以解决,政府应当负起这一责任。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通过补贴或直接的公共部门的生产来推进积极外部性的产出;通过直接的管制来限制消极外部性产出;或者政府征收排污税。

公共管理学(1148)12802-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公共管理学(1148)12802-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 年7 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1 0分,共 1 0题。请大家从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 答案编号填在括号里)
1. B
2. D
3. A
4. D
5. B
6. B
7. D
8. A
9. C
10. A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 0分,共 1 0题。请大家把每题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所谓有职,就是要明确规定机构的职能范围或工作人员的职务范围。所谓有权,就是要授
予与职务相应的权力。所谓有责,就是对执行职务和行使权力承担管理责任。 ( 6分)
698
23. 公共 部 门 人力 资 源 管 理 包 括 " 人 力 资 源 规 划 , 职 务 分 析 , 人 员 的 招 募 、 黯 选 与 录 用 , 考 核与激励,薪酬与福利,培训与开发"等方面的内容。(每点 2分,答对 5点以上给满分) 四、论述题(每题 1 5分,共 3 0分,共 2题。请大家在把握理论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论证}
的原因是(
)。
A. 公 共 物 品 或 服 务 具 有 效用 不 可 分 割 性
B. 公 共 物 品 或 服务 具有 消 费 的 非 竞 争 性
c. 公 共 物 品 或 服 务 具 有 受 益 的 非 排 他 性
D. 公 共 物 品 或 服务 具有 消 费 的 竞 争 性
8. 世 界 上 公认 的 最 早 确 立 政 府 信 息 公 开 制 度 的 国 家是 (
)。
A. 瑞 典
B. 英 国
c.荷兰
D环 节 是 (
)。
A. 绩 效计 划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2013年《公共管理》真题-考前冲刺练习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2013年《公共管理》真题-考前冲刺练习

201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共30分,每位考生必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地一家化工企业,为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尽可能减少排污治理投资,结果导致周边河流和农田污染,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

A.市场失灵B.政府失灵C.社会失灵D.企业失灵2.在下列诸学术观点中,属于新公共管理学派的观点是_______。

A.政治与行政两分法B.通过强化层级节制体系提高效率C.公平优先3.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区别之一是_______。

A.公开性B.合法性D.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政府内部C.非营利性D.服务性4.电影制片厂有关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工作,属于_______。

A.商业文化服务B.公共文化服务D.民间文化服务C.非营利文化服务5.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城镇化作为今后我国发展经济的重点之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城镇化的政策思路。

从政策议程的角度看,它属于_______。

A.公众议程B.政府议程C.政党议程D.社会议程6.李一和王二是政府官员,赵三是企业家。

李一打骂父亲,王二刁难前来办事的民众,赵三在交易中常常以次充好,这些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表现。

从公共伦理的角度看,违反了公共伦理的人有_______。

A.李一C.赵三B.王二D.李一和王二7.在我国每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接受其监督,这体现了我国制度设计中的_______。

A.公共责任制B.首长负责制C.宪政责任制D.对人民负责制8.在绩效评估中,需要对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确定权值或权重值,这里的权值是指该指标的_______。

A.数值B.重要程度C.参照值D.标准值9.平衡计分卡法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开发的一种绩效评估方法,最早应用于_______。

A.企业管理B.高校管理C.政府管理D.非政府管理10.对内维持社会秩序,对外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是公共组织的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二 0 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预测模拟试卷 A 卷)院系、招生专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专业考试时间:元月 6 日上午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09 公共管理学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1、公共物品2、公共政策3、公共财政管理4、企业化政府5、内阁制政府制度6、《政府未来治理模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1、概述治理理论的网络治理途径。

2、怎样理解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3、略谈如何推进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

4、简述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

5、简述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形成过程。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1、中国的地方政府机构无异于西方政府机构。

2、单一制国家行政体制与联邦制国家行政体制没有多大区别。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一题 16 分,第二题 24 分,共 40 分)1、论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历史发展。

2、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谈谈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

华中师范大学二 0 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预测模拟试卷 A 卷)院系、招生专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专业考试时间:元月 6 日上午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09 公共管理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1、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2、公共政策: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的特征:1)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

2)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政策主体尤其是执政党和政府总是试图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3)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是与谋略、法令、措施等密切相关的政治行为。

4)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3、公共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

4、企业化政府: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政府机构中的公共管理部门,重塑政府形象。

5、内阁制政府制度:亦称议会制度或责任内阁政府制度或议会内阁制政府制度,它是西方国家及其他一些国家由内阁总揽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

6、《政府未来治理模式》:作者是彼得斯,本书对以下四种政府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解制型政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1、概述治理理论的网络治理途径。

答:这一途径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政府管理和公民社会两种研究途径。

这一途径认为,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

一方面,它继承自组织网络的观点,将治理看作是相互依存状态下的管理,将公民社会看作是治理的主体,并用它来解释公私部门分享权力,合作治理的新型关系,从而确立了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论。

另一方面,它也吸收了政府管理途径的重要观点,承认一个负责、高效、法治的政府对有效治理的重要意义。

2、怎样理解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答:(1)政府放弃不必要的生产职能――降低政府生产角色的比重。

①委托授权:合同承包、特许、补贴、法令委托。

②政府撤资:对撤资战略的选择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正确分类。

③政府淡出:政府是消极与被动的。

包括民间补缺、政府撤退、放松管制。

④在基础设施领域实行民营化:与民间资本的合作。

(2)规范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公平竞争秩序;规范的市场秩序;健全、公平的公法和私法体系;公正的仲裁制度。

(3)提高管理能力。

①提高合同管理能力。

②促进竞争。

③建立规制框架,进行合理规制。

④提高降低或分担风险的能力(商业风险、财政风险、政治风险)。

⑤提高融资能力。

3、略谈如何推进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

答:(1)政府对第三部门重新定位:①接受机构精简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场所――承接政府部门社会职能的组织。

②政府职能转变形式化的工具――公民社会最活跃的公共部门。

③不是向政府夺取――帮助政府治理社会。

(2)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明晰化:①政府应承担第三部门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金,且财政拨款不应以左右第三部门为条件。

②政府是第三部门发展的监督者,但是要依法进行。

③政府不是第三部门的领导者,而是合作者。

(3)健全第三部门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其合法性、独立性及组织权益的基本要求。

(4)“官办”社团的改革:逐渐弱化与政府业务主管机构的关系。

(5)鼓励民间组织的发展:在注册登记、筹集资金、改进技术等提供帮助。

(6)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

4、简述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

答:委员会政府制度亦称合议制政府制度,它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一人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的一种政府制度。

特征:(1)议会至上。

议会不仅有立法权,而且有行政决策、方针决定权,是最高行政领导机关。

(2)会员会成员权力相当。

在委员会政府制度下、联邦主席虽然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但他除了享有一些礼仪性和象征性的权力如对外代表国家、对内主持联邦委员会的会议外,其他权力与委员会中的其他委员完全相当。

(3)合议决策。

一切重要事务,均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集体负责的原则。

5、简述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形成过程。

答:(1)基本形成阶段(1949-1954)《共同纲领》规定,在县市以上的人民政府内部设立人民监察机关,在中央设立人民监察委员会,在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之下,设地方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

以此同时,设立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

1949 年 11 月成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相继在县以上各级党委成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还建立了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监督制度基本形成。

(2)初步调整阶段(1954-1959)原人民监察委员会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在省、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委员会中设置监察厅,县和不设区的市及市辖区不设监察机构,而适当扩充了省、直辖市、设区的市和专员公署监察机关的组织,同时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人民检察院,经过调整和改革,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由国家权力机关、行政监察机关、中共纪律监察机关和人民群体组成的比较健全的行政监督体系和制度。

(3)遭受破坏阶段(1959-1977)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权力机关名存实亡,监督权的行使失去法律依据;国家检察机关也被取消,职权由各级公安机关行使,国家行政监督组织体系陷入瘫痪。

(4)恢复发展阶段(1977 至今)行政监察机关的重组、审计机关的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主体地位的重新肯定以及中共纪律检查机关的恢复,使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得以重建和加强。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1、中国的地方政府机构无异于西方政府机构。

答:(1)机构的组织原则相异(2)议决机关的地位相异(3)行政机关的性质相异(4)政府机构的组织管理方式及职能范围相异2、单一制国家行政体制与联邦制国家行政体制没有多大区别。

答:单一制国家是以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为组成单位的国家结构形在单一制国家,中央政权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其职权。

在法理上,单一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中央,地方的权力具有中央授权性。

单一制国家的明显外部特征是: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是国际交往中的国际关系主体,它的公民只有一个国籍。

这种形式为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而在联邦制国家,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权限范围不同的中央与中央的关系。

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它们各自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进行任何干涉。

联邦制国家明显的外部特征是:除联邦有中央政权外,各组成部分也有各自的中央政权;联邦立法机关中通常有一院由联邦各组成部分的代表组成;除有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体系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体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一题 16 分,第二题 24 分,共 40 分)1、论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历史发展。

答:(1)1949-1954根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内领导国家政权。

其具体职权包括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和属于国家元首的职权。

(2)1954-1975按照 1954 宪法的规定,国家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内统率武装力量,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法令,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发布大赦令等,这表明,我国采取由合议制的集体领导和个人作为国家代表相结合的国家元首制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元首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3)1975-19821975 年宪法正式取消了国家主席的建制。

1978 年宪法恢复了 1954 年宪法中国家元首的部分职权,如颁布法律法令、授予国家荣誉称号、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等,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行使,但是,国务院总理的人选由中共中央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名,国家武装力量也由中共中央主席统帅,国家元首制度还不完善。

(4)1982 至今1982 年宪法恢复了国家主席的建制,现行的国家主席制度与 1954 年宪法的国家主席制度基本相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变化:国家主席的对内职权发生了变化;国家主席、副主席缺位的填补办法更加完善,国家主席的任期和连任问题规定明确。

2、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谈谈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

答: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