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

一、概念题

1.政策评价(北大2002年研)

答:政策评价是指对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政策效果一般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政策评价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1)政策结果评价。它是对政策执行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程度的评价。政策付诸实施,产生了各种结果。若政策结果实现或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政策目标,可称这项政策是有效果的,反之则是无效的。

(2)政策效益评价。它是对政策结果和政策投入之间的关系所作的评价。政策付诸实施,产生了人们所需求的结果,这是件好事。但要看到政策结果产生的基础是人们自觉的政策投入,包括各种资源。

(3)政策效力评价。它是对政策所产生影响的综合评价。政策付诸实施,产生了对社会及政策对象的综合影响力。这种影响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有长期、短期效应,有直接、间接效应。

2.政策评估(中央财大2010研;中南财大2007研;首都经贸大学2007年研)相关试题:公共政策评估(河海大学2013年研)

答: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政策的依

据。

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政策评估,人们才能够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收到了预期效果,从而决定这项政策是应该继续、调整还是终结,同时通过政策评估,还可以总结政策执行的经验教训。

3.非正式评估(首都经贸大学2008年研)

答: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估具有方式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评估形式多种多样。非正式评估的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4.政策的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中山大学2009研)

答:(1)政策的内部评估是由行政机构内部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它可分为由操作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估和由专职评估人员实施的评估。

(2)外部评估是由行政机构外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它可以是由行政机构委托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专业性的咨询公司,大专院校进行的,也可以是由投资或立法机构组织的或由报纸、电视、民间团体等其他各种外部评估者自己组织的。

(3)内部评估最大的优点在于评估的主体本身就是公共部门内部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但评估往往会附着一些自利行为,代表着某一部门的局部利益,这使内部评估容易走向片面性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外部评估优点在于外部评估者更为客观,但是外部评估也存在获取资料困难等问题。可见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各有其利弊,在实践中,应把内、

外评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5.政策影响

答:政策影响是指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例如,如果提供给老年人的家庭食品服务数量是政策产出的一个合适的衡量指标的话,那么老年人日平均蛋白质摄入量就是政策影响的一个衡量指标。对政策影响进行监测时,有一点非常重要,即目标群体不必一定是受益者。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或计划影响的个体、群体或组织,而受益者则是指政策影响对其有益的群体。

6.执行评价

答:执行评价是指对执行过程中的公共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价。由于公共政策的复杂性,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公共政策主体在制定政策时难于预料的,只有通过执行才能暴露出来。执行评价就是具体分析公共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情况,以确认公共政策是否得到严格贯彻执行,是否作用于特定的对象,是否按原定政策方案执行,人、财、物等政策资源是否充足、到位,公共政策环境是否发生了重要变化,执行机构和人员的效率、主动性、原则性和灵活性如何。

7.沉淀成本

答:沉淀成本是指政策实施中已经投入且无法挽回的成本。面对高昂的沉淀成本,决策者往往进退两难。一方面,政策已经被证明为无效的或失败的,继续投入资金只会扩大损失;另一方面,如果放弃,那么已经投入的巨额资金将因政策的终止而付之东流。对决策者来说,不计较政策目前的效果,让其再持续一段时间以观后效,似乎是明智而保险的做法。

8.公共政策终止

答: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而且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因此,政策终止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

二、简答题

1.简述政策评价的方式。(对外经贸大学2010年研)

答:政策评价是指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政策效果是指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政策评价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科学的政策评价,才能判定一项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由此决定这项政策应该延续、调整还是终止。

公共政策评价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从评价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①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它在公共政策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结论是政府部门考察公共政策的主要依据。正式评价具有评价过程标准化、评价方案科学化、评价结论比较客观全面的优点。其缺点是,对开展评价的相关条件要求苛刻,不仅要有足够的评价经费和掌握系统的相关信息,而且对评价者自身的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

②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价具有方式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评价形式多种多样,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大量运用。其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2)从评价机构的地位来看,可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①内部评价。指由政策机构内部的评价者所完成的评价,可分为由操作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价和由专职评价人员实施的评价。但要求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实非易事。内部评价最大的痼疾是很难具有客观性。

②外部评价。指由政策机构外的评价者所完成的评价,可以分为受委托进行的评价和不受委托进行的评价两种类型:

a.受委托进行的评价。指政策机构委托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专业性的咨询公司、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进行政策评价。

这类评价的优势在于:评价主体是专业的评价人员,具有政策评价的丰富经验;评价主体置身于政策机构之外,与政策机构之间是一种契约合作关系,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有着明确的责任,能比较公正地进行评价。不过,由于接受委托的评价在经费和评价活动等方面受到委托人的限定,评价主体有可能为迎合委托人的意愿而得出倾向于委托人利益的评价结论。

b.不受委托的评价。指外部评价者出于自身的工作职责、社会责任感、研究目的、兴趣点或相关利益而自行组织开展的政策评价活动。这些评价者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大众传媒、投资者(如企业)、公民、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第三部门)等。由公共政策目标群体进行的评价属于这种类型。

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比,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能够表达和代表社会各阶层对于公共政策的基本看法,结论也比较客观公正。但外部评价者在获取信息方面比较困难,评价结论也不易受到重视和得到采用。

(3)从公共政策评价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看,可分为事前评价、执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