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建筑艺术的美》教案
六年级美术《建筑艺术的美》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建筑艺术的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建筑艺术的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建筑艺术的历史、类型和特点,使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建筑艺术的美。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不同类型的建筑艺术以及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建筑艺术。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建筑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然而,对于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类型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欣赏和评价建筑艺术的美,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不同类型的建筑艺术以及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不同类型的建筑艺术以及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建筑艺术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建筑艺术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建筑艺术的美。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建筑艺术的特点和美感所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建筑艺术的看法和理解。
4.实践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建筑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建筑艺术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图片和案例资料。
2.学生准备: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搜集一些建筑艺术的图片或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建筑艺术图片,引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建筑艺术的美》。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不同类型的建筑艺术以及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
第一课 建筑艺术的美(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一课建筑艺术的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理解建筑艺术的美学表现和价值。
3.能够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艺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建筑艺术的美学表现和价值。
2.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艺术作品,并分析其特点和表现方式。
三、教学内容
1.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建筑的定义和分类
–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功能
2.建筑艺术的美学表现和价值
–建筑的美学特征
–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3.代表性建筑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雁荡山别墅、故宫、颐和园等
–国外建筑的代表作品: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古罗马斗兽场等
四、教学方法
1.授课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文化背景和代表性建筑作品,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发展及特点。
2.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分析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作品,理解建筑艺术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3.观察实践:现场参观建筑艺术作品,感受实际建筑环境和建筑艺术对人们的影响。
五、教学时长
两节课(90分钟/节)
六、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出席情况、听课专注度、课堂互动、问题回答等。
2.作业评估:对建筑艺术的思考和认识,可以通过书面、绘画等形式进行呈现。
3.实践体验:现场参观建筑艺术作品,感受实际建筑环境和建筑艺术对人们的影响。
七、教学资料
1.建筑艺术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和书籍资料。
2.参观建筑艺术作品的场所和路线安排。
《建筑艺术的美》教案(两篇)
《建筑艺术的美》教案(一)【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
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教学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1. 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 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建筑艺术的美。
6.板书课题《建筑艺术的美》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
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六年级美术《建筑艺术的美》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艺术的定义和特点;2.认识一些著名的建筑作品;3.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能力;4.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建筑艺术的定义和特点;2.著名的建筑作品。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世界著名的建筑作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建筑艺术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探究(20分钟)教师将建筑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一些著名的建筑作品,如埃及金字塔、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
让学生观察、思考并描述这些建筑作品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感知(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感受,自由创作一幅建筑作品的图画。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建筑艺术的乐趣。
4.交流(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作灵感和目的。
5.拓展(20分钟)教师再次展示一组著名的建筑作品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建筑作品,并写下自己对它的评语和理解。
然后学生可以将这些评语和理解分享给其他同学,增加对建筑艺术的探究和了解。
6.总结回顾(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巩固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艺术对于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将建筑艺术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感知和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通过学生展示和交流环节,评价学生对建筑作品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3.通过写评语和理解的方式,评价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五、教学资源:1.建筑艺术的定义和特点的PPT;2.著名建筑作品的图片和视频;3.美术创作所需的画纸、颜料、画笔等;4.学生个人带来的建筑作品图片。
六、教学反思:在这堂美术课中,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建筑作品和让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增加了学生对建筑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建筑艺术的美(哥特式建筑之眼)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建筑艺术的美(哥特式建筑之眼)
教学目标
1.了解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理解「眼」在哥特式建筑中的作用和意义。
3.学习使用铅笔和淡彩笔画出哥特式建筑之眼。
教学重点
1.了解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熟悉哥特式建筑之眼的形态和构造。
3.学会使用铅笔和淡彩笔勾勒和填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眼」在哥特式建筑中的作用和意义。
2.学会细致地填色,使作品更有层次感。
教学准备
铅笔、淡彩笔、A4纸、哥特式建筑之眼的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教师通过展示哥特式建筑主要特点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哥特式建筑之眼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和作用。
第二步:学习哥特式建筑之眼的构造
教师通过展示哥特式建筑之眼的构造图,向学生讲解其构造原理和形态特征,并引导学生发现「眼」在哥特式建筑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步:练习绘制哥特式建筑之眼
教师通过展示具体绘制方法的图片素材,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铅笔和淡彩笔画出哥特式建筑之眼,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练习。
第四步:完成作品
教师让学生自主完成哥特式建筑之眼的填色,提醒学生需要注意填色的层次感。
课堂小结
通过此次课程,学生掌握了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和构造,理解了「眼」在哥特式建筑中的作用和意义,学会了使用铅笔和淡彩笔画出哥特式建筑之眼,并完成了一幅层次感较强的哥特式建筑之眼作品。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使用所学技能完成一幅哥特式建筑之眼的作品,并注重作品的层次感和细节处理。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建筑艺术的美(把古镇带回家) ▏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把古镇带回家)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古镇建筑,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古镇建筑的观察和描绘3. 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古镇建筑的观察和描绘,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古镇建筑的细节描绘和绘画技法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镇建筑的图片或模型,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或水彩。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古镇建筑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3.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古镇建筑的特点和细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
4. 绘画:教授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让学生尝试自己描绘古镇建筑。
5.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学生的创作和表达。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建筑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板书设计1. 板书建筑艺术的美(把古镇带回家)2. 板书内容: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古镇建筑的观察和描绘,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古镇建筑进行观察和描绘,要求运用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观察和描绘古镇建筑的感受和体会,强调建筑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古镇建筑,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的教授,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美术教案《建筑艺术的美》
美术教案《建筑艺术的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建筑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建筑美,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3. 西方建筑艺术的主要风格和特点4. 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5. 身边的建筑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主要风格,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建筑美,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创作热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主要风格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和西方建筑艺术的主要风格特点。
3.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建筑,发现建筑美。
4.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建筑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建筑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主要风格和发展趋势。
3. 分析: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和西方建筑艺术的主要风格特点。
4. 观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身边的建筑,发现建筑美。
5. 创作:鼓励学生进行建筑艺术创作,可以是对现有建筑的模仿、改进或创新设计。
6. 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展示,互相交流、借鉴和学习。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建筑艺术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主要风格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西方建筑艺术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对身边建筑美的发现和创作热情。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观察和实践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建筑艺术鉴赏》、《世界建筑史》等。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 建筑艺术的美》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的建筑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建筑艺术的美。
教材内容丰富,包含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建筑案例,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对建筑艺术有一定的认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建筑艺术的了解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审美素养。
此外,学生们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欣赏和分析不同的建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提高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和分析不同的建筑作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建筑艺术的美,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建筑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互动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课件:准备相关的建筑艺术图片和案例,制作课件进行展示。
3.材料:准备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供学生创作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建筑艺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系列建筑作品,如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国外建筑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建筑艺术的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展示的建筑作品,从造型、色彩、结构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建筑艺术知识,强调欣赏和分析建筑作品的方法。
建筑艺术的美(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建筑艺术的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能够分辨出不同风格的建筑;3.能够欣赏建筑作品并理解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1.建筑艺术的定义和特征;2.常见建筑风格的认识与辨析;3.建筑艺术与美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建筑艺术与美学的关系;2.掌握不同风格建筑的认识和辨析。
教学内容第一课建筑艺术的定义和特征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艺术的定义和特征;2.掌握建筑设计和结构要素。
教学重点1.建筑艺术的定义和特征;2.建筑设计和结构要素。
教学难点1.掌握建筑设计和结构要素的概念。
教学内容1.什么是建筑艺术?2.建筑艺术的特征;3.建筑设计的要素;4.建筑结构的要素。
第二课常见建筑风格的认识与辨析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风格的建筑;2.掌握风格特征和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1.不同风格的建筑;2.风格特征和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1.掌握不同风格的建筑特征和第一手材料。
教学内容1.欧式建筑;2.亚洲建筑;3.现代建筑。
第三课建筑艺术与美学的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艺术与美学的关系;2.掌握建筑设计中美学原理的运用。
教学重点1.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2.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建筑艺术与美学的关系;2.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2.观察实物;3.团体讨论;4.课堂演讲。
教学资源1.课本《建筑艺术的美》;2.PPT幻灯片;3.实物模型: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模型。
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问题等;2.作业:阅读、笔记(画图、文字)、实物拍照;3.课堂演讲:每人分配一个部分,可以是阅读理解、演讲或团体讨论。
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美术六年级上册《建筑艺术的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并能够运用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
通过阅读理解、实物观察、团体讨论和课堂演讲等多种教学方法,达到了教学目的。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一课 建筑艺术的美》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上《第一课建筑艺术的美》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美术六上》第一课《建筑艺术的美》主要介绍了建筑艺术的特点、历史和审美价值。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及建筑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课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对建筑艺术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和审美价值的认识尚不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建筑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历史和审美价值,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建筑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历史和审美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建筑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分析建筑艺术作品。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自己喜欢的建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美术六上》第一课《建筑艺术的美》。
2.课件:相关建筑艺术图片和视频。
3.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建筑艺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建筑艺术的美。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建筑美吗?美在哪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
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图片,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发展脉络。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建筑艺术作品的特点。
每组选择一座建筑,从造型、结构、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 建筑艺术的美》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 建筑艺术的美》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1 建筑艺术的美》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美感,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建筑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建筑入手,逐步认识和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美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认识和理解建筑艺术的美感。
2.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美感。
2.建筑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建筑艺术的美。
2.案例教学法:分析经典建筑案例,使学生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美感。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建筑美感的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和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的建筑图片和视频,用于教学。
2.绘画工具和材料: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供学生创作使用。
3.建筑模型:准备一些建筑模型,用于展示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建筑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建筑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建筑案例,分析建筑艺术的特点和美感,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建筑艺术知识,创作出具有建筑美感的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建筑艺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建筑艺术的美_人美版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凝固的音乐--建筑”,了解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了解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了解美术的门类有很多,建筑是其中的一个。
使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更新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重点难点:认识古代建筑的一些建筑特点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有什么变化?能够把自己喜欢的建筑描绘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学生:"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学生根据平时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美术各门类图片,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世界中的氛围,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识。
其中我们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图,大家肯定不陌生。
同学们说是什么建筑?对,是我们的天安门城楼。
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
出示课题建筑艺术的美二、讲述新课大家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建筑怎么会跟音乐有联系呢?欣赏课本中故宫的门、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等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浮雕上的图案的意思么?2、大门上的门钉、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意思么?3、你留意过古建筑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么?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呢?我们了解了关于古代建筑的一些知识及造型,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外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欣赏凡尔赛宫殿内景及科隆大教堂、泰姬陵等古建筑。
回答问题,1、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教堂是西方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展现着不同的风格。
建筑与音乐的关系。
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具体的建筑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认为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欣赏现代建筑图片了解。
三、学生作业你家乡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建筑是那座?把它画下来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建筑艺术的美》教案(两篇)
《建筑艺术的美》教案(两篇)《建筑艺术的美》教案(一)【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
研究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1.通过研究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教学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研究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不乱情绪,搜检用具准备情形。
不乱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建筑艺术的美。
6.板书课题《建筑艺术的美》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下列问题。
三、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
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建筑艺术的美》教案
学科
美术
单元
执教者
课型
艺术欣赏
课题
建筑艺术的美
上课时间
学习
要点
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学习
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
学生根据平时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回答。
2、课件展示美术各门类图片,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世界中的氛围。(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识。)
(五)活动四:四、教师点评展示、分析部分学生作业的形式美因素。
五、布置课外作业:分组调查身边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名胜建筑物,将其与当地最时尚的建筑相比,寻找其异同之处,并试着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写进小论文中。
板书
设计
建筑艺术的美
一、欣赏建筑图片
二、中西建筑典型的特点
三、家乡建筑的特点
四、作业要求
教学
后记
2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
3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探究
问题
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应用
作业
1准备材料
小学美术《建筑艺术的美》教案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技能,创作具有个性的建筑艺术作品,表达对建筑美的独特见解。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在创作中探索和尝试新的表现手法,激发艺术创造力。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大胆想象,勇于尝试,培养其艺术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提高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介绍建筑艺术的概念,强调建筑不仅是实用的,还具有审美价值。
-欣赏与分析建筑作品: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分析建筑物的外观特征,如形状、结构、比例、装饰等。
-运用基本美术元素表现建筑美:重点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来描绘建筑物的光影和结构。
-创作一幅建筑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创作出能够展现个人理解和感悟的作品。
举例:
在教授“运用基本美术元素表现建筑美”时,重点讲解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来表现建筑物的轮廓和结构,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来表现光影效果。
1.在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
2.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给予及时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3.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讨论效率,确保讨论成果的质量。
4.在教学评价方面,除了关注学生的作品和讨论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建筑的比例、结构和光影效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022年人美小学美术六上《建筑艺术的美》教案 (公开课获奖)
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和参观,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
教学重点:陵墓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重要组成局部原因。
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材分析:按照教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表达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局部。
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比照拟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
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对于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法设计:美术欣赏课上了很多,普偏的问题是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糊里糊涂,最后,教师提一些问题,同学因为没有参与,很难讲出个所以然来。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怎样让学生参与进来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把班里学生分成假设干四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教学内容。
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
适逢秦始皇兵马俑到杭州展览,于是便设计本课的教学。
第一4人小组:陵墓雕塑A同学:广泛的了解。
分配任务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
B同学:真实的感受。
分配任务去真实的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魅力所在。
要求课堂上谈感受。
陵墓雕塑距离现代生活较为遥远,真实感受、参观过的学生并不多,课本的图片对于雕塑来说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就失去了真实感。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1《建筑艺术的美》教案
1《建筑艺术的美》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1)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2)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特点。
技能:(1)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运用资料简单分析建筑的造型、色彩、材料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2)尝试用文字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2)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资源共享,相互启发,完善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进一步了解、认识的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引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教学重点: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初步认识不同风格的建筑,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与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准备:户外旅行的照片,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感受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世界文化的交融,现代人已将旅行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内容,在休闲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丰富自己的视野。
现在老师想问一个问题,谁在刚刚度过的暑假中出去旅行呢?那谁能说一说在你去过的景点当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民宿,古代房屋……可以看出,一个景点当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大多都是当地的建筑。
(板书:建筑)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古至今,为人类提供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现在就请同学们说一说,建筑的哪些方面吸引着你?世界各地建筑风格迥异,多姿多彩,这其中,以古代建筑最具特色。
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欣赏在众多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古代建筑。
(补充课题:建筑艺术的美)二、初识感知建筑以静态之躯向人们传达着节奏韵律之美、结构造型之美、材质色彩之美和地域文化之美。
小组总结:以建筑的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和园林建筑等类型。
建筑艺术的美(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建筑艺术的美(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建筑艺术,使学生了解建筑与人类生活、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建筑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 建筑与人类生活、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关系3. 建筑画的基本技法及创作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建筑画的基本技法及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建筑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建筑模型、建筑画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建筑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以及建筑与人类生活、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一组建筑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建筑画的基本技法及创作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建筑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建筑艺术的美2. 板书内容: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建筑与人类生活、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关系;建筑画的基本技法及创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建筑画作品。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体现建筑的美感。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反思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检查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是否涵盖了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建筑艺术的美》名师教案
《建筑艺术的美》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比较的方法了解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学会如何分析及表达建筑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教授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结合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民族传承及多文化的包容的理念。
感受不同建筑的风格美感;培养学生会欣赏建筑会表达建筑的美,及归纳能力。
学会分析建筑,表达建筑美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吗?同学们看看老师去哪旅游啦?出示照片,你是通过什么猜出来的?看来建筑它不仅能吸引着我们去观光游览而且它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标志。
这节课就让老师带领你们去考察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去领略它美的奥秘。
板书出示。
二、学习新知:首先请同学们跟随着音乐来欣赏几组美丽的建筑,看完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各地建筑风格迥异,多姿多彩,我们仿佛享乐一场视觉盛宴。
那建筑师们是如何让这些建筑这么美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
展开1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建筑展示的哪种美?他像在风中的舞动的小火苗展示的是(形体美)。
2苏州园林展示的是什么美呢?前面的镂空的拱墙和长廊运用借景的方法把后面的绿植映到了前面,建筑和植物浑然一体,展示了一种(意境美)。
3这幅图在蓝天的映衬下展示的又是哪种美呢?(色彩美)。
三、深入学习说了这么多同学们想不想跟随老师穿越到古代去看看古代有哪些好看的著名建筑?展示泰姬陵图片1同学们看看这个建筑是什么时期的?(板书:时期)2猜猜这个建筑是皇家干嘛用的?(板书:功能)纪念性建筑。
3这个建筑整体上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板书:感受)学生回答。
4分析哪些下整体元素使你产生了这种感受?(板书:整体)教师小结:这个建筑整体运用了白色大理石采用简洁的几何图形构造。
再加上建筑前平静的湖水打造出的宁静幽雅的气质。
5走进泰姬陵,你会发现局部发现哪些漂亮的元素?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整体很肃穆的基础上跳跃着翻入的小花纹和镶嵌着漂亮的珠宝工艺精细色彩华丽。
展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的巧妙。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 建筑艺术的美 |人美版(2014秋)
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的不同风格,发现两者在材质、造型、色彩上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在讲授过程中资源共享,完善对中西建筑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中西建筑的欣赏,使学生对民族建筑文化对世界建筑文化有新的认识,能够多方位了解建筑艺术。
教学重点:比较中西建筑的不同材料,发现其建筑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同关系。
教学难点:对中西建筑在风格上的区别及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导入新课1 师:你们看这些房子漂亮吗?(漂亮)房子又叫什么呀?(建筑)还想不想看更漂亮的建筑呀?(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筑艺术的美。
(看着不同的性状的建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板书:建筑艺术的美二【讲授】探究新知1了解建筑美在哪里?(1)建筑风中烛火,最特别的地方是哪里?(形体美)(2)栖息地'67,和风中烛火形体上有什么区别?( 有的地方是空的)这个建筑有个性吗?(有)展现的是空间节奏韵律的美。
(3)彼得大帝的皇宫在绿树的衬托下它美吗?(美)特点是什么?(颜色漂亮)体现什么美?(4)水滴和雕楼材质一样吗?水滴材质是金属和玻璃,碉楼是木石结构,体现什么美?(5)古罗马斗兽场建筑特点是什么?(门多)门的两边是什么?(柱子)这罗马柱体现的什么风格呀?(罗马风格) 古罗马斗兽场5万人可以在8分钟之内撤离,距今1930多年的人们聪明吧! 科隆大教堂的尖顶是哥特式建筑风格,凡尔赛宫的卷草纹和贝壳纹展现的是洛可可风格,悉尼歌剧院在水中像一艘帆船,是象征主义风格。
我们欣赏了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学生饶有兴趣的比拼谁能叫出图片地方。
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授】引导感受2 简单了解建筑的类型(1)这个建筑你们熟悉吗?他们统称什么?-----------(宗教建筑)(2)认识吗?是什么人呆的地方?(死了的人)那叫什么建筑?-----(陵墓建筑)(3)它是玩的地方吗?(公园)它是苏州园林-----那是什么建筑呀?----------园林建筑(4)哪个是北方建筑,哪个是南方建筑?你看粉墙黛瓦普通的民居,是徽式风格建筑的宏村月沼,他的马头墙比较有名.北京四合院他们都属于什么建筑? ------(民居建筑)(5)出是示故宫建筑,这个建筑同学们可以住进去吗?老师可以住进去吗?那谁能住进去呢?(皇帝),皇帝住的地方叫什么建筑?-----(宫殿建筑),中国的皇上住在故宫,法国的皇帝住在凡尔赛宫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2)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资源共享,相互启发,完善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
3.情感与态度:
(1)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进一步了解、认识的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引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1.猜猜看,这位同学或家长去了什么地方?
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小结:建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作为一种凝固的艺术,它已成为世界各地文化的象征。
学生欣赏照片(内容有中国的、外国的,教堂、纪念碑、民居等不同风格的建筑)。
陕北窑洞、北京天安门、法国埃菲尔铁塔……
学习新知
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对接下来的学习有所期待。
在地球村这个大家庭中,各地的建筑风格迥异,多姿多彩,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建筑艺术的美。
出示课题。
你最想了解建筑的哪些知识呢?
教师总结:以建筑的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和园林建筑等类型。
学生大胆设问:有哪些奇特的建筑?怎样设பைடு நூலகம்建筑?建筑的材料有哪些?
引导欣赏
学生欣赏香港中银大厦、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大厅、北京香山饭店等。
学生观看、聆听。
课后拓展
为《家乡的老房子》一课作铺垫。
课下同学们还可以了解一下你的家乡有怎样的建筑及其特点。
学生课下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在欣赏体会博大精深的艺术时,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评价思路。
帮助学生积累评述建筑的词汇。
建筑艺术博大精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梳理思路,初步了解建筑艺术。
1.东方与西方建筑风格对比。
中国故宫和法国凡尔塞宫,这两座皇宫很能代表东西方建筑的特点,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准确的词,说说你对两座皇家建筑的第一感觉。
简介:世界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作品。
总结:建筑艺术是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语言,使其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
学生欣赏视频资料,根据图片资料分组合作探究。
学生欣赏图片及PPT,回答问题:
最大的变化是更加简洁、清新、大方,为少占地,多采用高层。
学生回答:
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规则的和不规则的设计。
课题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主备学习时间年月日
总课时第课时
目标预设
1.知识与技能:
知识:
(1)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2)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特点。
技能:
(1)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运用资料简单分析建筑的造型、色彩、材料,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东方:木材为主,细致、柔美、坚韧,多用斗拱,飞檐的造型变化多样。
西方:石材为主,质朴、刚硬、雄壮、高耸,多用石柱,屋顶的形式变化多样。
分组探究
培养学蝴观察的学习习惯。
学习多角度欣赏的方法,能够大胆使用美术语言进行评述。
体会建筑的时代性,了解建筑的设计意识。
引导学生分组,从多角度欣赏分析建筑艺术。
1.皇家建筑与民居对比。(从色彩、造型等方面对比分析故宫与书中第1页欣赏的宏村两组建筑群。)
学习重点
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初步认识不同风格的建筑,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发展的密切关系。
学习难点
认识与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学习准备
教研组共案
课前调整
教学环节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引入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各地不同风格建筑的兴趣,体会建筑的地域性。
展示课前请学生带来的自己或。是家人外出旅游时拍下的建筑照片。
教师将学生说出的词汇分别记录在黑板上。
2.建筑材料对比。
东西方建筑材料大不相同,请你们交流并试着谈一下不同建筑材料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小组对照两个建筑的图片,对比出中国故宫与法国凡尔赛宫的主要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问题:
东方:庄严、内敛、宏伟、气派、规则……
西方:几何美、开放、耸立、华丽
学生欣赏一组东西方建筑,并进行对比评述:
2.整体与局部对比。(从砖雕、门钉、瑞兽等细节欣赏评述。)
3.从故宫和凡尔赛宫的内部与外部进行对比赏析。
4.古代与现代对比: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认为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播放PPT)
5.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小结:由于建筑科技的发展,建筑结构和样式迅速走向现代,呈现出许多新的建筑设计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