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复习资料(部分重点精华选摘)
高师考试串讲重点总结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重点一、选择:1、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或规划,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政方针。
P12、策略是批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P13、人力资源战略的构成: P184、国外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类型:欧美、日本、韩国P45 到 P465、制定人力资本战略的基本方法:P806、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P377、人力资本的含义。
P71二、简答综合:1、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P2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以下五种理论:一般系统理论、行为角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 P8 到 P9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主要特点:组织性质转变、管理角色转变、管理职能转变、管理模式转变: P9 到 P124、企业集团职能机构造的前两种形式:依托型的职能机构向独立型职能机构转化的理由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P59 到 P60(此处有可能出案例题。
联合看一下P65 案例二,会有很多启发)5、常见的五种战略实施模式,最注重关注文化型:P84到P84。
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衡量标准的确立:(简答)P12表7、经营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规划:此处联系1-3 仔细看,应该会出现案例分析题。
P18、P23 表1-1 、P24表1-2、P29智囊团组关文薇整理第二章招聘与配置一、选择题(单选、多选不清楚)1、胜任特征模型之父——戴维。
麦克利兰2、胜任特征的概念P88P873、胜任特征模型自上至下包括:知识、技能(为可见表象即水上面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自身素质、动机(为深层内涵即水下面的)。
以及每项所包含的内容,例如:包含决定外显行为、自然稳定思想是——动机。
4、胜任特征的分类方法P90-91 :按不同,分为;或分为,是按划分的。
5、行为事件访谈法一般采用问卷与面谈相结合的方式。
P97(最上边)访谈者在进行访谈时,应尽量让访谈对象用自己的语言详尽描述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的工作经历。
P97(最上边)6、 P98 2-1 表抽出里边的内容作为选择题7、岗位胜任模型的主要方法及特点P99:(1)属于定性研究的主要有 : 编码字典法、专家评分法、频次选拔法等;(2)属于定量研究的主要有 : t 检验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1. 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是?2. 高等教育个体功能的具体表现。
3.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4. 高等教育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及实现?5. 高等学校的三大社会职能相互之间的关系。
6. 谈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7.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演变及其内涵?1.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是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及其基本发展规律.其中运行形态包括:(1高等教育活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教育活动,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2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的目标、规模、结构、制度、管理等;(3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的观念形态,对高等教育活动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认识。
发展规律包括:(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律;(3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
2.高等教育个体功能的具体表现。
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是高等教育对个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
其表现形式归纳起来有如下三方面:(1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指个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促进;(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而提高个人的文明素养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3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高等教育是影响个人社会地位改变的重要因素。
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促进文化功能的表现有如下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首先高等学校是社会上从事精神生产的最重要部门之一,其次,高等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各种文化的功能,再次,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比较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这是实现学校更新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
4.高等教育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及实现?答:高等教育经济功能指是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1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2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3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重点
《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单选1.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七艺”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树3.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4.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
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极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
5.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6.高等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7.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8.(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9.(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10.在现代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间联系密切,(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依据。
11.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4%的投入,33%的经济增长贡献。
12.(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13.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智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
14.(发展科学智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
15.威斯康星大(校长范海思)是一所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思想服务社会16.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18世纪)。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19世纪初德国大学)。
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19世纪末美国大学)。
二、多选1.高等教育出现了多样化,如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2.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专门人才、科研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3.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4.直接为社会服务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三、判断1.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2.阿什比提出,人类教育史上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是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等。
福建省高师教育管理培训高等教育管理学考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第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进展一、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准备时期【填空】我国最早出版的专著是李冀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1982)。
这本专著体系的特点是(1)以普通高校的内部管理为研究对象,(2)按照“教育学体系”来安排章节。
P1 【填空】陶曾骈主编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1984)一书开辟了高教管理的另一领域。
作者提出高教管理从广义上来说包括高等教育事业管理和高校管理两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此书的研究重心在行政管理上认为高教行政管理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
P2【填空】王亚朴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1985)一书在确认高教管理学是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的基础上,对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等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教管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队高教事业的行政管理和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领导者对学校的全部管理”。
P3【填空】朱九思等主编的《高等学校管理》(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余立主编的《大学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于北辰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等许多著作都对高教管理的时间和理论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为高等教育管理学这一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P3二、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的初创时期1987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加深了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认识,显示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初创时期研究工作严谨、活跃的特点。
余立、陶曾骈、王瑞庆、邸鸿勋、魏贻通等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P4第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填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对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的管理,又包括全日制的普通高校和多种形式的部分时间制的高等学校的管理。
P12第三系统、管理的涵义,人的系统与管理的关系【填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首先是人形成群体,组成了人的系统,才产生了管理的需要,推动了管理的发展。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复习资料
高校老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化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一、名词说明中世纪高校:指11~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高等学府,为近代高等教化之滥觞。
教化方针:国家在肯定历史时期,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须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肯定的立法程序,为教化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化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化:高等教化是在完成中等教化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化,是培育各类高级特地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化目的:各级各类教化培育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高等教化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育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我国的教化方针:坚持教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化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特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好培育和谐发展的人。
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化的目的在于培育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高校老师聘任制:依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须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实行何种方式聘任老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担当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依据社会专业分工须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学问和驾驭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高校教学安排:依据高等学校培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育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一般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
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最新版】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简答题专项背诵版(高中)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简答题+论述专项第一题:简述高中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参考答案】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
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第二题:简述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的含义【参考答案】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第三题:简述高中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含义【参考答案】1.选择性体现在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高中数学课程应当是具有基础性、多样性与选择性;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
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应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高中数学课程中选修课的设置体现了选择性,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分为数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对于选修4个系列,系列1为了想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系列2-为了想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系列3和系列4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选修课的设置就是希望满足不同人的发展需求,第四题:简述高中数学的文化价值【参考答案】: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
福建省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必过重点(小抄)
题型:是非题(10题*2分)、名词解释(4题*4分)、简答题(4题*8分)、论述题(2题*16分)二、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文化:广义——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3、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4、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5、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6、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7、学制: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
8、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9、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10、专业: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1、学科: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12、教学原则: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它属于教学的指导思想13、课程:狭义——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合广义——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14、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高中版(整理版2012年考过)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纲要整理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 5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P7(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 7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P9(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P10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11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材料
心理学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定义见后)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
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兴趣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7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8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9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11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1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14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6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高师培训教育学复习资料--(根据连莲老师所授整理)
说明:1题型:判断10×2分名解4×4分简答4×8分论述2×16分2中括号[ ]里面的内容作参考,不是必答内容3简答题下的留白供自行扩展4打印时请选择修订的最终状态,否则字体会变小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1、中世纪大学是近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
在中世纪(四、五世纪——十六世纪,长达1000多年),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
(P1)2、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一方面呈现层次多样化,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
(P2)3、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看,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级学制中的最高阶段,它是建立在完整的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
(P5)4、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P5)5、名解: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P5)6、简答题: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5—P6)①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③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④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7、简述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
(P7—P9)①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②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③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④此外,高校是政治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如五四时期的北大。
8、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P9—P11)①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②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④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9、简述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推动作用体现在)(P11—P14)①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②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③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10、论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8+9)11、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判断)(P16—P17)①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功能;②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发明新的科学技术而发挥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数学简答题论述题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数学简答题论述题必背知识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数学学科必背知识点一、高中数学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1.必修一(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2.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集合初步)3.必修三(算法初步、统计、概率)4.必修四(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5.必修五(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6.选修内容(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二、高中数学的基础性含义:1.本身的基础基础性,因为高中数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所以它包含数学最基础的知识。
2.高中数学包含必修与选修的内容均为基础的数学内容,必修内容满足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内容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
3.为其他学科(物理、化学)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因为高中数学课程包含最基本的“内容”和“思想”贯穿高中数学课程始终。
4.为以后高等教育理工科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以后生活、学习、工作提供所必备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数学的抽象性(一)抽象是在思想中抽取事物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抽象是在对事物的属性做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认识事物本质、掌握事物内在规律的思维方法。
抽象性是数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数学的抽象性提现在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完全舍弃具体事物的一切具体内容而只考虑其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
(二)数学的抽象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不仅数学概念是抽象的,数学方法也是抽象的,并且大量使用抽象的符号;(2)数学的抽象是逐级抽象的,下一次的抽象是以前一次的抽象材料为其具体背景;(3)高度的抽象必然有高度的概括。
(三)首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所谓抽象思维能力,是指脱离具体形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按抽象思维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经验型抽象思维和理论型抽象思维。
四川省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7.3
四川省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7.3第三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的态度、程序、途径、手段和技能学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且灵活地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学习方法包括:学习的态度、程序、途径、手段、技能等。
学法指导包括学习内容的指导和学习过程的指导。
一、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
(一)学习条件的最优化。
学校、家庭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物理环境与人际环境。
(二)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自我规划,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复习、课外作业、课外学习、系统总结。
(三)逐步形成自我技能。
包括:组织技能、信息技能、智力技能。
二、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一)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二)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习结合起来。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四)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三、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一)了解学情(二)制定计划,做好准备(三)实施指导(四)反馈控制四、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和方式(一)途径:教师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家长及其它人员(二)方式:系统传授式、专题讨论式、学科浸透式、学习诊断式、经验交流式等五种。
五、几种主要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指导学生学会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作用: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有利于锻炼自己学习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合理使用时间,提高效率。
(二)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指导:制定好阅读计划;据计划要求学会找书;帮助学生控制阅读中的心理状态;提供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合理地运用。
(三)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人们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要求:观察有要目的有计划;选择观察对象要注意典型性;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和技术;对观察得来的资料要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本质化。
2020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复习重点
2020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复习重点2020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复重点一、高中地理的性质与作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高中地理课程是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研究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研究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高中地理的特点高中地理课程是综合型的课程,研究范围广,地理环境复杂,交叉学科,与现实紧密联系。
它具有地域性,探究空间差异与空间联系,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此外,高中地理课程具有实用性、创造性、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及开放性。
三、高中地理课程的功能高中地理课程的功能包括培养实践能力、促进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教授学生生活有用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四、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评价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应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焦点,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论题,以此作为主线来构建。
同时,应密切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
必选修设置,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高中地理的基本理念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研究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
在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方面,应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理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在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研究需要方面,应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探索自然、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需要。
在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方面,应倡导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开展地理观测、考察、实验、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在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方面,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老师高考知识点
高中老师高考知识点高中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掌握高考知识点,以便有效指导学生备战高考。
本文将介绍高中各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供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参考使用。
1. 语文1.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1.2 文学作品的分析:主旨、情节、人物形象等1.3 古文阅读:古文名句、修辞手法等1.4 题目类型:填词、改错、阅读理解等2. 数学2.1 几何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平行四边形性质等2.2 数列与函数:等比数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等2.3 解析几何:直线与圆的方程、平面向量等2.4 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3. 英语3.1 语法知识:时态、语态、倒装句等3.2 阅读理解:主旨、推理、细节等3.3 写作技巧:段落结构、过渡词语等3.4 题目类型: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等4. 物理4.1 力学知识: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簧力等 4.2 电磁学知识:电流、电场、电磁感应等4.3 光学知识:光的反射、折射、干涉等4.4 题目类型:选择题、计算题、实验题等5. 化学5.1 反应原理: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放热放气等 5.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等5.3 有机化学:醇、酮、酸等有机物的命名与性质5.4 题目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等6. 生物6.1 细胞与遗传: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基因等 6.2 生物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分类等6.3 生态环境:生态位、食物链、物种多样性等6.4 题目类型:选择题、判断题、实验题等7. 历史7.1 重要事件: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7.2 政治制度:封建制度、共和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7.3 社会变革: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转变等7.4 题目类型:选择题、解释题、比较题等8. 地理8.1 自然地理:地球形状、气候带分布、地貌类型等8.2 人文地理:人口分布、城市发展、交通运输等8.3 地理知识:经纬度、地图符号、定向与导航等8.4 题目类型:填空题、判断题、地图题等9. 政治9.1 国家机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组织与职能9.2 政治制度:多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9.3 国际关系: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9.4 题目类型:填空题、问答题、解释题等以上是各科目的高考知识点概述,老师在备课时可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巩固。
最新高师岗前培训真题及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真题高等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68期:群体,心理发展,社会助长,成就动机67期:群体(集体),自我意识,知识的概念,最佳刺激水平理论66期:集体,自我意识,心理发展,高等教育心理学64期:群体定义和类型,知识的定义和类型,教学目标,最优计划理论59期:群体、意识、最佳刺激理论、心理发展简答题 68期: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正迁移负迁移(举例)67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测验的分类,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哪些66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群体对个体影响,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教学测量与评价),正迁移负迁移64期: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分类59期: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教学测验的种类、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68期: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教育方针,学生观67期:通识教育,课程,学生观,知识66期:高等教育体制结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全球化,学科64期: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的功能,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名词解释: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功能、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简答题68期: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教师教学能力,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67期: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关系,教师教学能力,高等学校的职能,教学测量与评价66期: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关系,人文教育的内涵,群体对个体影响,正迁移负迁64期: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如何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校的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理解高等教师的作用59期: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思想、教学能力包括那些内容、教师的作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上午考试第一场:高等教育心理学闭卷考试,40分钟,50分一、名词解释(4×5分)(1)自我意识(2)集体(3)知识(4)最佳激起水平理论二、简答题(2×7分+2×8分)(1)简述教学测验类型(2)简述教师的教育能力(3)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4)简述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开卷考试,40分钟,40分三、论述题(4×10分)(1)简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2)如何知道学生正确归因?(3)请简述创造性的实质(4)为什么学习本门课?上午考试第二场: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开卷考试,80分钟,90分一、简答题(6×5分)(1)简述教育法的概念(2)简述教育法和教育道德的关系(3)简述教育法律监督的方式和种类(4)简述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的类型和条件(书上没有,请自备)(5)简述高等学校行政复议的备案范围(6)简述《教师法》对教师法律责任的规定二、论述题(4×15分)(1)我国现行的基本教育制度(2)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3)目前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扶助手段(4)教师申诉条件的具体内容高等教育学闭卷考试,40分钟,50分一、名词解释(4×5分)(1)学生观(2)课程(3)通识教育(4)教学评价二、简答题(2×7分+2×8分)(1)高校职能的内涵(2)人文教育的内涵(3)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与联系(4)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卷考试,40分钟,40分三、论述题(4×10分)(1)高校教师的基本素养(2)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3)如何编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谈谈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途径和策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开卷考试,80分钟,90分一、简答题(6×5分)(1)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属性和特点(2)简述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公正性原则的认识(3)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社会服务的道德规范(4)简述大众化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5)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6)结合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简述高校教师的职责二、论述题(4×15分)(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学术研究道德规范有哪些?(2)谈谈师德方法:慎独(3)谈谈对论文署名搭便车的现象(4)论述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和劳动特点北京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四门课程复习资料(包含66期开卷,闭卷全部内容)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高师复习精华(完整版)
高师复习汇总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 1 页共 41 页第 2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 页共 41 页第 4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5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6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预算是资源分配的重要工具,也是衡量管理人员和管理绩效的主要工具。
第 7 页共 41 页第 8 页共 41 页第 9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基于胜任特征的录用决策:不易培养;未来需求;适合组织文化建设;强调被招聘人员胜任特征的互补性。
录用决策的几个问题:职得其人与过分胜任;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工作热情(忠诚度)与胜任特征;组织发展阶段与用人策略的变化;班子搭配与个体心理特征的互补性;特征鲜明与宽容不足(人职匹配)。
人才评估工作的基本程序:市场人才分析;建立胜任模型;选择招聘途径;个人简历初选;心理测试淘汰;面试情境选优;录用综合决策。
第 11 页共 41 页第 13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14 页共 41 页第 15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16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17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18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19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20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21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22 页共 41 页第 23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24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25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27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28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29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0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1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2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3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4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5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6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7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8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39 页共 41 页高师复习汇总第 40 页 共 41 页1、给出几个情境招聘内容说明,人家是这样招聘的,如果是你会什么做,让你来如何判断,还有那个方面的问题?简答题(指出错识作法,并提出正确做法)2、企业集团职能机构的设计P59(优势及不足)形式 含义 优点 缺点1、依托型 (依附型) 由一家实力雄厚的主体企业的职能机构同时作为企业集团本部的职能机构,即所谓“两块牌子,一套管理人员”的管理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师复习资料(部分重点精华选摘)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特征的分析战略是指导战争的全局的计划或规划,是事关全局的大政方针。
战略:原是军事上的重要术语,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方略,是交战国一方运用其拥有武装力量赢得战争胜利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策略则是指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人力资源战略是公司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它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环境和条件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的总体策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概念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战略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更高阶段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经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罗伯特。
欧文,最早创建了工作绩效评价系统、现代人事管理之父泰勒提倡“劳动与时间研究”的理论,开创现代劳动定额学以及工业工程学的先河,构建科学管理理论。
为以后的工业心理学和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三个具体发展阶段: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五种理论(一般系统理论、行为角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一般系统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中的子系统,是完全开放性的,并且在组织竞争力的管理模型中,员工的知识技能是“投入”,员工的行为是“转换”,与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是“产出”。
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存在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三种基本资源。
管理模式转变:交易性的事务管理到方向性的战略管理更加突出:1.管理的开放性和适应性2.管理的系统性和动态性3.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战略分为企业整体战略、事业战略、职能战略三个层次。
总体战略——(公司战略)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总公司)最高层次的战略。
业务战略——(竞争战略、经营战略)公司的二级或属于事业部层次的战略。
职能战略——(竞争策略、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策略)各职能部门具体分支战略。
企业战略学:外部导向战略——侧重于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压力。
内部导向战略——侧重于内部资源开发。
独特型竞争策略:以物美取胜,有创新竞争策略(生产销售对手所不能制造的创新性产品)、优质竞争策略(生产销售对手所不能制造的优质产品)两种形式。
吸引策略:采取廉价竞争策略,采用科学管理模式,组织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式,严控成本。
投资策略:采取创新竞争策略,采用IBM公司投资策略模式,特点是重视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本投资,企业与员工建立长期工作关系,重视发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作用。
参与策略:采取高品质产品竞争策略,采用日本管理模式,特点是:企业决策权下放,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具有归属感;注重发挥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力资源管理各种策略运行比较表: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因素外部环境和条件:行业的发展状况、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情况、国家劳动人事法律规章、工会组织健全完善程度内部环境和条件:企业竞争策略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建设情况、生产技术条件与装备、企业资本与财务实力企业文化。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决策吸引型战略、参与性策略、投资性策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招聘、录用、考评、薪酬福利、培训开发按照企业的内向性、外向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将企业文化区分为家族式、发展式、官僚式和市场式四种类型:家族式——强调人际关系、企业如同大家庭,彼此关心爱护,忠心敬业。
发展式——强调创新和创业,企业组织比较松散,非正规化,注重发展和创新。
市场式——强调市场导向,强调员工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和经营目标。
官僚式——凡事循规蹈矩,企业强调组织结构的正规化,管理追求稳定性和持久性。
前景大好,敌强我弱:扭转型战略前景光明,敌弱我强:进攻型战略前景堪忧,敌强我弱:防御型战略前景堪忧,敌弱我强:多样性战略企业集团的概念:在现代企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助等多种方式,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企业集团基本特征:1.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2.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3.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企业集团的主体是核心层和紧密层,核心层是集团公司,是母公司性质;紧密层是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
4.具有多层次结构;核心是持股的比例。
企业集团参股企业是指集团公司(母公司)虽持有股份但未达到控股程度的企业。
企业集团优势:1.规模经济;2.分工协作;3.集团的“舰队”优势抵抗大的风险;4.垄断优势;5.无形资产共享;6.战略优势;7.迅速扩大组织规模的优势。
8.技术创新优势产权结构设计的目的:对公司进行控制;选择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班子;监事会股东大会:是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设立的,由公司全体股东或股东代表所组成,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股东利益进行议决的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董事会:是股东大会闭会期间代表股东大会行使职权的机构。
经理班子:是由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公司执行机构。
经理受聘于董事会,在其授权范围下拥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负责日常经营活动。
监事会: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机构,直接对股东或股东大会负责。
管理体制:1.特点:管理活动的协商性;管理体制的创新性;管理内容的复杂性;管理形式的多样性;管理协调的综合性;利益主体多元性和多层次性。
2.内部的民主决策与监督制衡机制:基本原则:坚持等价交换原则;坚持共同协商,适当让步原则;坚持集团和企业利益相统一原则;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日本型:该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日本、韩国等国家一些大的企业集团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
实行“经理会---公司---工厂”三级组织结构形式经理会(企业,金融机构):事实上的大股东会1、公司之间的调整组合2、决定集团公司成员组成共同的投资公司3、决定对外的活动4、决定领导层人事问题成员公司:自己决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投资计划,实行统一的生产经营。
工厂:生产,对公司负责集团本部—事业部型企业集团内部的集权和分权:集团本部队事业部实行集权,在重大问题上进行严格的集中管理,起投资中心的作用。
措施:资金控制——事业部所需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只能从集团本部获得,不能外借,也不能在事业部之间调剂。
计划控制——集团本部每半年向各事业部公布集团的总方针,同时给各事业部下达销售额指标。
分配控制——事业部获得的利润大约60%上缴集团本部剩下的自己支配。
人事控制——事业部领导人都由集团本部一级领导兼任。
事业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依托型:由一家实力雄厚的主体企业的职能机构同时作为企业集团本部的职能机构,即所谓“两块牌子,一套管理人员”的管理体制。
优势:(1)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2)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与各职能机构彼此熟悉,容易开展工作,且由于集团公司、核心企业具有雄厚实力,可作为企业的坚强后盾;具有较高的权威,容易协调、指挥集团和各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缺点:(1)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原来的任务就十分繁重,再兼任集团的管理工作,工作量大,容易造成失误(2)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和职能部门可能由于习惯上的原因或其他原因,容易忽视其他成员企业的利益,或者怕其他成员企业说自己偏袒本企业,而不敢果断地处理问题。
独立型:在各成员企业之上建立一套独立、专门的企业集团的职能机构。
优点: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层次分明,不偏袒。
缺点:难以在短期内形成一个指挥灵活、效率高、强有力的集团管理系统。
绝对控股是指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超过50%;相对控股是指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中为最大股东,一般持股比例超过30%。
总经理的职权包括:贯彻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工作,提出需要董事会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方案;全面领导集团的生产经营工作,负责处理所属单位提出的重大问题;提出副总经理人选,任免属于集团的管理干部;临时处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由董事会决定的紧急问题,事后及时向董事会报告。
对各级机构的工作效率进行评定1.决策机构的反应速度2.决策机构的效率与效果3.机构的执行能力与执行效率4.公文的审批效率5.公文的传递效率人力资本:是能够带来现在或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人的知识和技能、体能等投入量的价值。
人力资本的特征:1.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的资本;2.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3.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性;4.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人会越来越聪明);5.人力资本具有无限创造性;6.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7.人力资源具有个体差异性。
1:能为企业创造现在或未来收益的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才是企业的人力资本。
2:企业人力资本是全体员工实际投入到企业中的人力资本的价值量之和。
3: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内部员工人力资本集体协调与合作的“整合”。
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个差异是,人力资本管理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地位的基本看法与人力资源管理不同。
企业集团的人类资本管理内容:1.人力资本战略管理;2.人力资本的获得和配置;3.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人力资源的报表);4.人力资本投资;5.人力资本绩效管理;6.人力资本激励和约束机制。
企业集团的人类资本管理的模式:指令型;变革型;合作型;文化型;增长型。
“胜任”指对某项工作的卓越要求,而不是基本要求。
胜任特征是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
胜任特征定义:是指确保劳动者能顺利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并能区分绩优者和绩劣者的潜在的、深层次的各种特质。
胜任特征是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即水面下的冰山。
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比较性。
可以是单个特征指标,也可以是一组特征指标。
自上至下包括:技能、知识、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
胜任特征模型的概念:是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显著区分某类人群中绩效优异与一般员工为基础来寻求鉴别性岗位胜任特征,经过反复比较分析,最终确立起来的与绩效高度相关的胜任特征结构模式胜任特征模型的定义含义:①它反映了胜任特征的内涵,即胜任特征是区别绩效优异者与绩效平平者的标志,是建立在卓越标准基础之上的结构模型。
②胜任特征模型是在区别了员工绩效优异和一般组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统计分析而建立起来的。
建立胜任特征模型可采t检验、回归等数量分析法。
③胜任特征模型是一组结构化了的胜任特征指标,可以通过数学表达式或方程式表现出来,方程中的各个因子是那些与绩效高度相关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有机集合。
岗位胜任特征的分类:按运用情景的不同,分为技术胜任特征、人际胜任特征和概念胜任特征按主题不同,分为个人胜任特征、组织胜任特征和国家胜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