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合集下载

5.1第五单元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5.1第五单元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 2、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本课知识结构】 本课知识结构】 经济背景: 一、经济背景: 天主教神权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天主教神权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背景: 二、政治背景: 资产阶级、新贵族不满教会盘剥、 资产阶级、新贵族不满教会盘剥、 封建君主要求摆脱教会、 封建君主要求摆脱教会、加强集权 西欧民族国家兴起。 西欧民族国家兴起。 思想背景: 三、思想背景: 异端思想的出现、文艺复兴的推动。 异端思想的出现、文艺复兴的推动。
三、宗教“异端” 宗教“异端”
宗教异端思想的出现有何影响? 宗教异端思想的出现有何影响? 1、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 的挑战; 的挑战; 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 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 3、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远的影响。
【小结: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小结: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①直接原因:教会的贪婪和掠夺 直接原因: 经济根源: ②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重商 主义的流行 ③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 政治因素: 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 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的出现、文艺 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的出现、 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一、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生产方式变化: 生产方式变化: 14~16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受封建制与教会的阻碍 ——受封建制与教会的阻碍 阶级结构变化: 阶级结构变化: 产生新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 ——受封建主与教会的盘剥 ——受封建主与教会的盘剥 (封建君主、诸侯也被天主教会束缚, 封建君主、诸侯也被天主教会束缚, 西欧国会的神权统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1原始资料: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5.1原始资料: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

课文注释: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一方面,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这是宗教改革勃兴的现实社会根源。

当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在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在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

英、法两国的封建君主在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集权的“新君主制”。

他们加强政治集权,推行重商主义,奖掖文化创造,有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但在意大利、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迫切需要政治统一。

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者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鼓吹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另一方面,当时,宗教改革固然是社会现实变革的产物,但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市民的宗教“异端”思想之中。

中世纪的城市在11、12世纪兴起后,为了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与控制,城市从经济、政治上支持王权,王权则赐给城市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也逐渐兴起,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统治极其不满,于是酝酿出反教会的市民“异端”思想。

在14世纪后期,英国的威克里夫提出了系统的市民“异端”学说,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直接的“佃户”,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神职人员作为其沟通的媒介;任何统治权都来自上帝的恩典和命令,教权不应当凌驾在俗权之上;《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不需要烦琐的宗教教规及仪式。

威克里夫还抨击教会敛财与腐败,要求国家没收教会的财产,拒绝教皇对英国的掠夺。

欧洲宗教改革要点解析

欧洲宗教改革要点解析

欧洲宗教改革要点解析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背景1、经济背景:14一15世纪,资本主义兴起与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

同教会的轻商思想产生冲突。

2、政治背景:14-15世纪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适合本阶级需要的世俗化的文化体系,而教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肆意阻挠欧洲各国的统一,残酷迫害异教徒和其他进步人士。

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3、文化背景: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天主教会造成巨大冲击。

4、教会贪婪腐败,对人民群众名目繁多的搜刮是引发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教会兜售“赎罪券”成为导火索。

5、德国因素: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教皇的奶牛”。

因此,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

二、欧洲三大宗教改革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①根本原因:16世纪初,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德国经济的发展;②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③主观原因:马丁•路德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立志改革;④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教皇利奥十世);(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目的: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3)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5)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对德国:①在德意志各地反响极大,迅速得到广泛传播;②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如闵采尔农民起义等;③路德将《圣经》译成德文,促进其民族语言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拓展;④1555年“教随国定”原则确立,路德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欧洲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教学目标】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1、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2、分析欧洲宗教改革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知识结构】【教学过程】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公元395年,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后来基督教也于公元1054年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

2、天主教确立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双剑说”“太阳月亮说”)控制了欧洲各个国家,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3、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日渐专制。

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压制各种“异端”思想,设立宗教裁判所残暴迫害传播“异端”思想的人。

而此时,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市场,民族国家的独立意识也在增强,而且还受到文艺复兴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熏陶,从而对天主教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一场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①导火线: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卷”②序幕:《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③主张:(1)“因信称义”信仰得救(2)《圣经》是人们惟一信仰的神圣权威(3)建立本民族的教会2、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1)《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简化宗教仪式(3)“先定论”3、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三、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1、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2、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宗教改革中所形成的新教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课堂反馈】1、“倘若异端分子经过规劝仍然执迷不悟,教会为关心别人的拯救起见,就不再指望他回头,而是将他革出教门,然后交付世俗法庭,处以死刑,从尘世消灭掉。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ppt课件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ppt课件

)
十字军东征
1
2
3
4
5
6
解析 十字军东征是由教会组织的前后长达近两个世
纪的对近东地区的侵略战争。它进一步增强了教皇的
实力,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 答案 C
1
2
3
4
5
6
5.14、15世纪,英文版、捷克文版等用各国文字印刷的 《圣经》纷纷问世,这表明( ①民族主义的潮流在欧洲兴起 ) ②资本主义在欧洲迅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德意志皇帝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 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 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沙城堡向教皇
“忏悔罪过”。据说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
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该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卡诺莎之辱”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教权
归纳总结 16世纪前后,哪些现象冲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统治地位?
(1)各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
(2)专制君主、贵族、商人、新兴资产阶级、贫民等各阶
级阶层都反对教会的经济特权。
(3)早期基督教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宣传的人文主义。
(4)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等。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2.异端派别 (1)在农民、城市平民和 新兴市民 中不断出现被斥为异端 的派别。
(2)14~15世纪,著名的异端运动有英国的 威克里夫 运动 和捷克的 胡司 运动。反对神职人员聚敛财富、生活腐化、 主张简化仪式、抵制教会的 捐税 。
(3)在历史上起了改革先驱的作用。
3.人文主义思潮 (1)兴起:兴起于14世纪的 文艺复兴 运动,以人文主义为主导, 以文学艺术形式表达新兴资产阶级的 政治理想 和 社会要求 。 (2)内容:主张人唯有靠信上帝之心,通过与上帝交往才能得 救;强调 信仰 发自内心,而不在于外在的礼仪。 (3)作用:严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为 宗教改革 作了思想铺垫。

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 的问题。在他们热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颇为成熟 了。教皇和红衣主教团几乎都是意大利人,他们把教会变 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艺术、音乐和戏剧 。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华丽的祭坛 愚人船 荒宴中纵情声色的修女 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 和修士们,他们正试图咬下 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德意志中 悬在空中的糕点。 央政权年财政收人的20倍。
兜 售 赎 罪 券
(2)政治: 教权高于王权,教会不断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典型例证是“卡诺莎之辱” 。 卡 诺 莎 之 辱
(3)思想文化: 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掌握《圣经》解释权, 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中 世 纪 圣 母 像
(4)社会生活: 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教堂星罗棋布,人人 信教,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②14-15C 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主张: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③捷克人 胡司对教会的批判
主张: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4.影响:
①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②是市民阶层(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和
反封建、反教会的反映
③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 形式?
2、天主教神权统治确立的原因:
1)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2)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 3)组织“十字军东征”,扩大势力范围. 4)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落。天主教会占据了支 配地位,而动乱环境又使信众大增。
3、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表现:
(1)经济: 天主教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通过征收 “什一税”、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括钱财。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 产生于巴勒斯坦、小亚细亚 一带。4世纪被定为罗马帝国 国教,随后成为欧洲中世纪 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 精神支柱。 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有两 次大分裂: 第一次是在1054年,基督教 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第二次是在16世纪宗教改 革后,西欧形成新教和天主 教并存的局面。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介绍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介绍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介绍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希望能帮到你。

欧洲宗教改革最早发生在德国,当时的德国还没有真正建设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各个势力派别镇守一方,各自为政。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皇帝只能寻求教会的帮助,企图依靠教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对于国家的统治。

教会趁机剥夺了皇帝的统治权,让皇帝成为了教会的傀儡。

宗教改革的背景就是以此作为导火索展开的。

在十六世纪的德国,国家领土四分五裂,中央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方式,德国王室并没有实际拥有统治权。

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在历史客观要求的背景之下需要德国统一中央集权来进行社会形态的变革。

此外,在封建割据的状况之下国内经济涣散,德国民众生活困苦,而在思想上还要受制于教会的统治。

从这一点上来说,宗教改革的背景就是由德国的内忧和教会的外患这两方面构成。

在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下,马丁・路德勇敢的站了出来,领导民众认清教会的腐败和教皇的贪婪,借助德国民众对于现状的愤怒来推动宗教改革的进行。

德国各地教民纷纷走上街头,揭露神职人员和教会的虚伪,呼吁对教会进行改革,要求政治民主,主张个人的政治权利和宗教权利。

在此背景之下,罗马教会得以彻底整治,并在原始基督教义的指引下成立了新的派别,将神从统治的神坛上拉下来,恢复了民众的独立地位,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宗教改革的原因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改革,宗教改革原因很多,当时天主教会的统治异常地黑暗。

而且当时欧洲的政治、生产、文化有了长足地发展,当时天主教会独裁的统治和精神控制已经阻碍了各方势力的发展。

由于新势力的发展,人们渐渐地反对神学的束缚,而且印刷业的出现,人们发现很多教义是被天主教故意曲解。

宗教改革原因还包括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奢靡,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甚至在德国境内兜售赎罪卷。

国家的大权掌握在教会的手中,无论谁犯了错即使是王室都要接受教会的严厉惩罚。

原创1: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原创1: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布鲁诺在宗教裁判所
5.“异端”运动观点:
(1)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 (2)揭露了教会的奢侈腐化; (3)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没收 教会的财产; (4)《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教权服从 于世俗的权力。
6.宗教“异端”学说对宗教改革产 生的影响
2.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规模较大而且影响较深远的是法国南部和意大 利北部的阿尔比派。他们以法国南部的阿尔比城为中 心开展活动,盛行于12~13世纪。该派教义主张善恶 二元;反对天主教的仪式和组织,不承认教会的权力, 谴责教会聚敛财富。其中又分为两个教派:一为华尔 多派,一为纯洁派。
华尔多派观点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尔文教否定 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 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 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主教的俱乐部油画 主 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 们在一同“探讨”球艺的问 题。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 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 着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 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中世纪天主教进入全盛的原因和表现:
主要原因: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和 封建王权争夺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加之欧洲 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经济领域: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和兜售 “赎罪券”以搜括钱财。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发展过程。
产生-------公元1世纪; 定为国教-------4世纪初期罗马帝国的; 分裂------11世纪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 确立-------- 13世纪初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4.影响 (1)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 革教会的愿望。 (3)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以“异端”形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 进一步发展;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的头脑中只有一种意识形态,即宗 教神学;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市民阶层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斗争中不得不借助宗教力量;市民阶层力量弱小,无力通过大规 模的革命方式实现自己的愿望。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二、宗教“异端” 1.含义: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 2.作用:人们常常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 进行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3.活动 (1)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要求纯洁教会。 (2)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①英国人威克里夫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②捷克人胡司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实质 1.背景 (1)必要性:天主教的神权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①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要求。 ②阶级基础:早期资产阶级和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贵族 的要求。 ③政治因素:西欧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2)可能性: ①思想文化方面:宗教“异端”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②直接因素:天主教会的贪婪、腐败、掠夺引起民众的极大不 满。 2.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政治斗争。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2:5.1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2:5.1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基础巩固1.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答案』 A『解析』国王的加冕必须经过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2.兰克斯是10世纪生活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位普通农民,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到教堂去听教士布道B.自费到罗马去攀登圣梯C.到教会去交纳什一税D.到商店购买德文版《圣经》『答案』 D『解析』在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圣经》的版本也是统一的,不存在德文版的《圣经》。

3.据赎罪券价目表:“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

”这反映出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A.关心广大民众的基本需求B.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C.各种活动都有明确的价格D.公开用欺骗方式榨取钱财『答案』 D『解析』教会关于赎罪的说教,纯粹是公开的欺骗。

兜售赎罪券,是教会榨取钱财的重要手段。

4.观察下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很多这种“异端”裁判所,主要是为了()A.维持社会安定B.压制各国王权C.维护教会权威D.打击各种犯罪『答案』 C『解析』裁判所的职责是审判并镇压“异端”,压制同教会说教不符的学说和思想,以维护教会权威。

5.恩格斯在评价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威克里夫的宗教主张时说,他是城市异教的著名代表,他主要追求的是“廉价的教会”。

恩格斯称威克里夫为“城市异教的著名代表”,主要是因为其主张代表了() A.城市教会的利益B.城市贵族和市民的利益C.资产阶级的利益D.英国国王的利益『答案』 B『解析』威克里夫主张宗教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和教士,宗教教规及仪式完全没有必要,这实际上代表了城市贵族和部分市民不满教会掠夺,要求发展工商业的需要。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四. 宗教改革影响及其作用
改革影响 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动摇了教皇的权威。 2.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引起文化价值上的变化,冲击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
的禁锢,人的个性得到较高程度解放。 4.文化上: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早期
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改革作用
加尔文宗教改革:
②.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长老制; 简化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和圣餐;改组市议会。
③. 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思想核心):“先定论”这一 思想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拿 先定论来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④. 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 美德:加尔文教派主张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和高利贷,崇尚节俭、 主张克制欲望,鼓励积累资金。
都要求摆脱教权束缚,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 4.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5.天主教会的贪婪和腐败。(直接原因)
二. 宗教改革内容
一: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规、教义。教会清除了一批无知、 腐败、贪婪的神职人员,规定教士必须穿僧衣,执行教士独身制; 在每个教区设立学校,提高神职人员的知识水平。教会在肯定赎罪 券功效的同时,禁止非宗教目的的出售行为,并取消了销售机构。
出售赎罪券,这种搜刮民 财的无耻行径激怒了路德。 他在一所大教堂门前张贴 《九十五条论纲》,要求 公开辩论赎罪券问题
《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 背景:
(1). 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局面,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根本原因)
(2). 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主要原因)
(3). 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直接原因: 导火线)

◆欧洲的宗教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1)天主教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重要的地位: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垄断教育、思想、文化和舆论机构。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4、15世纪,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受到天主教会的阻挠。

(3)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概况(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原因:①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③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内容:①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认为信仰的惟一根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②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影响:①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②使德国形成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③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④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简化宗教仪式,提倡自由、平等的宗教精神。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影响:其教义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欧洲迅速传播。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背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

特点:建立起以英王为首脑的英国国教。

实质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作用(1)政治上: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天主教会内部改革,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2)经济上: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3)思想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1)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课件 5.1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高中历史课件  5.1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所有违背教会意志的进步思想均会被扼杀,西欧的思想得不到 解放,当然科学文化也就无从发展。从根本上说,让人们保持 着愚昧,就不会反抗,也就不会有后来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科学 发展,也就没有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2.欧洲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都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的
原因。
(1)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教权高于王权;教会的统治阻 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下,普通民众都具有浓厚的宗教信仰, 要将民众发动起来,就要为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3)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外 衣。
阅读材料分析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
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
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 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 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 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及从事海外冒险 事业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发展。③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
(3)14-16世纪西欧向近代转型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①经济上,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
现并发展。 ②政治上:民族国家发展,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 ③思想上: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天主教会 的统治。
(4)西欧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1)据材料思考,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战胜教皇权威的原因和 影响。 提示: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教皇势力进行斗争。 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 了条件。 (2)西欧向近代转型的原因有哪些?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欧洲宗教改革是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场宗教变革运动,在欧洲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场改革运动既是对中世纪天主教传统的质疑,也是对教皇权威的挑战。

那么,欧洲宗教改革背景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宗教制度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经济背景欧洲中世纪大约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这个时期的欧洲社会呈现出一种封建社会形态,而宗教是封建社会的基石之一。

中世纪的基督教是天主教,教会成为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会拥有极为广阔的土地和房产,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交一定的粮食和货物的租税来维持教会的神职人员和建筑维护等开支。

中世纪的欧洲由于经济和政治结构封闭,对外部世界的贸易和生产活动非常有限,主要是以自给自足为主。

但是,到了15世纪以后,欧洲各国开始着手进行商业和农业的改革,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这种发展使欧洲出现了一部分新的阶层,他们同时也被教会的严格的道德规范所束缚。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宗教制度背景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教堂体系已经形成,分为一些不同级别的教职人员,顶端是教皇。

教皇管理着整个天主教的宗教活动,通过建立卡托利卡神职制度来维持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卡托利卡神职制度包括了简单手工的制度、终身学习的制度、教区会议的制度、部门分工的制度、教派制度等多种构成。

教皇权威主义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教会的核心思想。

教皇的权威无人可以挑战,所有人都应该服从,否则会受到惩罚。

同时,天主教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包括教育、科学、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

处于这种背景之下,欧洲的宗教改革对于中世纪教会的规范是一次大的挑战。

总的来说,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既包括了社会经济因素,也包括了宗教制度因素。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才逐渐开始了转变,教会的枷锁被渐渐地破除。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一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原因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一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原因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1

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原因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异常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理念。

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放置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国家作支撑。

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欧洲的宗教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背景
(1)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是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2)经济上: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3)在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着意识形态领域。

(4)社会生活上: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

宗教“异端”产生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封建统治和教会阻碍其发展
实质: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教会的矛盾斗争
影响:①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②市民阶层(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和反封建、反教会的反映
③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卡尔文的宗教主张
①因信称义②先定论③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④将日内瓦改造成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
卡尔文改革的影响
1、形成卡尔文教。

该教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

2、日内瓦新教会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不再受制于教皇。

3、卡尔文被人们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⑴领导和方式:
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⑵内容:
国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了民族教会,但也不彻底,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义和教规。

体现了英国王权与罗马教廷的权利之争。

⑶影响:
宗教改革其实是加强英国的封建专制,当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后引发了资产阶级的清教徒运动。

尼德兰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采用神学异端的方式来 反封建?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新兴 的资产阶级力量较小,缺乏系统的、有 力的反封建的理论武器; (2)天主教会在当时西欧势力强大,为 减少斗争的阻力,并获得广大人民群众 的认可与支持
被示众的“异端”
中世纪欧洲出现 的“异端”运动 主要有些?其主张是什么?
愚人船 布罗尼穆斯· 博斯 油画 荷兰 1470年 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 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 他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 糕点。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 者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 活中的堕落、益发使他们成 为了人们嘲弄的对象。
教 皇 出 巡
华 丽 的 祭 坛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 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 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
基督教的发展演变知识填空: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公元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11 世纪第一次分裂(1054年) ____ 天主 教(罗马为中心) _____
东正 ____教(君士坦丁堡中心)
16 世纪第二次分裂 ____
天主 教 _____
新 教 ____
东正 教 _____
上帝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信徒
3. 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①经济上: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②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 会有自己的等级制度 ③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绝对的统 治地位,垄断了教育、文化艺术等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
“被告人如不承认 ‘罪行’,就反复用 刑拷问。一切有利于 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 能成立。被告可以不 经审判便予处死。被 告认罪之后,如又否 认,即不再审讯,予 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 讯条例》
第五单元
欧洲宗教改革
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尽管面积仅有0.44 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天主教罗马教皇翰〃保 罗二世(John Paul II)于 当地时间2005年4月2日21 时37分因病在梵蒂冈世,终 年84岁。4月8日,梵蒂冈 教廷在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举 行了追思弥撒和葬礼。 300多万人涌入罗马送 别教皇,葬礼通过27个巨大的屏幕向全罗马市主 要的集会地点现场转播。200多名世界各国政要 及宗教领袖出席了弥撒及葬礼,包括联合国秘书 请思考:这则新闻反映了什么现象? 长安南、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 天主教在欧洲甚至世界各地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总统希拉克等。
路德 教②________ 卡尔文 教③________ 英国国 教 ①______
2. 罗马教皇势力扩大的原因
原因:
①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不断展开权力之争 ②组织“十字军东征” 势力不断扩展 ③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3. 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①经济上: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②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 会有自己的等级制度
中世纪火刑柱 插图画
3. 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①经济上: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②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 会有自己的等级制度 ③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绝对的统 治地位,垄断了教育、文化艺术等。 ④社会生活上: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 在。
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与作用
天主教会确立了对西欧的绝对的神 权统治地位,是维护西欧封建统治的 精神支柱。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4—16C)
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兴起,开始 反封建斗争
2. 天主教会面临的挑战
(1)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了社会各界 (尤其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反对 (2)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 对天主教会形成威胁 (3)文艺复兴宣传的人文主义大大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会的权 威提供了理论思想依据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 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 产生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 一带。4世纪被定为罗马帝国 国教,随后成为欧洲中世纪 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 精神支柱。 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有两 次大分裂: 第一次是在1054年,基督教 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第二次是在16世纪宗教改 革后,西欧形成新教和天主 教并存的局面。
思考:从以上材料,大家可以获 得什么历史信息?
教士生活腐化,道德败坏; 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
为什么要反对天主教会?
①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需要
②教会的腐败引起各阶层人民的不满
二、宗教“异端”
1.“异端”运动的兴起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的反封建斗争常常 以宗教“异端”的方式出现,这是由天 主教神权统治格局决定的。
为什么要反对天主教会?
①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需要
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19世纪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 球艺的问题。在他们热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 颇为成熟了。教皇和红衣主教团几乎都是意大利人, 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 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①西欧早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兴市民 阶层反封建的需要
②天主教的专权与腐败引起社会各阶层人们的
严重不满
③“异端”运动兴起,为宗教改革奠定群众基础 ④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再 见
十字军东征
发生于1096年—1291 年间,共八次。西欧 封建主、大商人和罗 马教廷在“拯救圣地” 的名义下,号召天主 教徒去夺回被伊斯兰 教控制的耶路撒冷, 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 国进行了长达近200年 的侵略性远征。
(1)12世纪,法国南部兴起 主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2)14-15世纪更加高涨,英国人威克里夫倡导 主张: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3)捷克人 胡司领导 主张: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统治 ②反映了市民阶层(资产阶级)要求发 展资本主义和反封建、反教会的愿望, 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教皇权力好比 太阳,国王权力 犹如月亮,它的 光是向太阳借来 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 问题?
“卡诺莎之辱”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 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 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 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 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 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 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 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 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 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 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 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 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 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 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卡 诺莎觐见”,又称“卡诺莎之 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