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飞机装配的八足并联自主移动机构_王珉
王珉,陈文亮,张得礼-飞机轻型自动化制孔系统及关键技术
因此针对飞机装配的需求,设计 性较好的成熟国外运动控制系统,实
飞机产品具有零件多、尺寸大、刚
合理的高负载高刚性运动机构结构成 现功能精度为主要目标,图 4 是南京 性差、曲面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
为一项关键技术。
航空航天大学和上飞公司联合研制的 且批量相对小。因此自动化装配对设
该项关键技术的解决,需要通过: 自主移动制孔系统所采用的控制系 备精度要求高,因此精度补偿和离线
2012 年第 19 期·航空制造技术 41
论坛 FORUM
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
3 精密制孔末端执行器设计技术
3 种形式自动制孔系统都必须用
到末端执行器,相对而言,工业机械臂
由于刚性相对较弱,自主移动式制孔
系统对整体重量要求更高,所以对末
端执行器结构重要优化的需求更大。
仅仅从制孔的功能而言,轻型自
每个框架均配备 4 个真 所知,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方面。
EI、AIT、宝捷公司都有成熟的系 空吸盘足。出于行走过程中的安全性 1 高负载高刚性运动机构结构设计
统,大量应用于波音、空客等飞机的装 考虑,内外框架的足配备两套独立的
技术
配制孔。国内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 真空系统,使得任何时候,都能至少有
自主移动式自动化制孔系统对此
飞机装配技术面临着自动化、数字化和柔性化的发展趋 势,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在研制飞机自动化装配系统时需 要综合考虑装配效率、系统柔性、设备成本等因素。与壁板 自动化装配常用自动钻铆系统不同,自动化制孔系统更常用 于部段总装和部件对接,这些位置由于开敞性问题往往只适 合采用自动化制孔的方法。轻型自动化制孔系统是在装配 效率、系统柔性和设备成本之间折衷的一种方案,受到国内 外业界的普遍重视。
面向飞机自动化装配的单向压紧制孔毛刺控制技术
飞机结构连接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机械连接,一架大型飞机上大约有150万~200万个铆钉和螺栓。
传统的飞机装配是采用手工装配的方法,其制孔过程是先对装配件钻初孔,之面向飞机自动化装配的单向压紧制孔毛刺控制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王 珉 薛少丁 陈文亮上海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制造技术研究所 陈 磊 蒋红宇 采用自动化制孔技术不仅仅是对传统工艺的自动化改造,而是进行装配工艺的整体提升,传统手工装配工艺中,拆开去毛刺和涂胶固化过程,都无法简单实现自动化,因此先进自动化装配技术采用无毛刺制孔工艺和湿胶装配方法,以真正实现自动化制孔工艺。
王 珉博士,中国商飞博士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教师。
主要从事飞机装配工艺、自动化装配系统、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方向的研究。
One-Side Pressed Burrless Drilling Technology forAircraft Automatic Assembly命和装配生产率。
我国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项目要想达到高质量、高安全性、高效率等指标,也必须大量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装配技术,使主要机体结构的装配以自动制孔和自动铆接工艺为主,取代手工作业方式。
采用自动化制孔技术不仅仅是对传统工艺的自动化改造,而是进行装配工艺的整体提升,传统手工装配工艺中,拆开去毛刺和涂胶固化过程,都无法简单实现自动化,因此先进自动化装配技术采用无毛刺制孔工艺和湿胶装配方法,以真正实现自动化制孔工艺。
需要说明的是,本项后拆开去毛刺,然后涂胶固化,最后扩铰孔。
对于飞机装配的制孔量来说,这种方法的质量和精度都不尽人意,效率低,使得飞机装配的周期和成本占用飞机制造中较大比例。
为了满足现代飞机高寿命的要求(世界上许多先进飞机的疲劳寿命已达到8万飞行小时)并降低装配周期,首先要保证机械连接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采用先进自动化装配系统来提高装配的质量、精度和效率。
国外先进飞机制造商广泛采用了自动化制孔和铆接等自动化装配技术,大大提高了机体结构的疲劳寿目所说“无毛刺”是指毛刺高度满足要求(不同的供应商规定有所不同,一般阈值在0.1~0.15mm之间),从而不需要额外的去毛刺工序[1-2]。
飞机装配自主移动式自动制孔系统机构设计
近 十余 年 来 , B 7 B 8 , 4 , 8 , - 7 以 7 , 7 7 A3 0 A3 0 C 1
为代 表 的新 型大 型 军 民用 飞 机 集 中反 映 了大 型 飞 机先 进装 配技 术 的现状 和 发展趋 势 , 现在 采用 基 体 于单 一产 品数 据 源 的数 字 量尺 寸协 调体 系 , 实施 数 字化 尺 寸工 程技 术 , 过装 配仿 真 和虚 拟现 实技 术 通
M e ha i m s g f Au o m o s M o ie Au o a i ilng c n s De i n o t no u b l t m tc Dr li
S s e f r Ai c a As e bl y t m o r r f s m y t
2 I s iu e o r n u ia a u a t rn c n l g . n tt t fAe o a t lM n f c u i g Te h o o y,S a g a r r f a u a t rn . c hn hi Aic a t M n f c u i g Co
d i i g s s e f r ar r f s e b y, n a t n m o s m o i c a i m o ss i g o WO f a s i h r l n y t m o ic a ta s m l a u o o u b l me h n s c n i t ft r me ,e g t l e n
H ua xi g ng Da n ,W an M i ,Che e i ng g n n W nla ,Ch n Le ,Yu Lu e i ( . l g fMe h nc la d Elcrc lEn ie rn 1 Co l eo c a ia n e tia gn ei g,Na j g Unv r i fAe o a t s& e n i ie st o r n u i n y c Asr n u is,Na j g,2 0 1 ,Ch n to a tc ni n 106 ia;
王珉,陈文亮,郝鹏飞-飞机数字化自动钻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_王珉
1 所示。
于实现较大铆接力。
以实现超级壁板的钻铆;机身半筒
典型的五坐标全自动托架由 X、
弱点为能加工壁板的弧度相对 段环铆系统可以实现超过 180°半筒
Y、两个 Z 轴和一个 A 轴组合实现 X、 较小(一般小于 60°);产品上下架时 段环铆。
Y、Z、A(绕 X 轴旋转)、B(绕 Y 轴旋 间设备闲置,不利于自动化设备效率
(4)送钉插钉精度和插入、顶紧 对紧固件信息的定义必须严格规范。 部的技术升级。尤其是对于龙门式
力的提供。
目前国外主流飞机制造商均有规范 钻铆系统和内外双机器人钻铆系统,
(5)铆接力和行程的控制。
的定义,国内近年也重视这项工作, 其合理应用还涉及定位方法和基准
复杂钻铆功能末端执行器设计 目前 MBD 技术规范体系已经初步形 选择、生产线规划、部件的装配质量
弱点为产品复杂、控制难度大、
转)五坐标定位功能。
的发挥。
成本相对较高,龙门系统的 A、B 角
典型的自动钻铆机由设备本体
全自动托架自动钻铆系统适用 运动不利于实现较大的铆接力。机
(C 框或 D 框)、上下钻铆功能执行器 于壁板装配,尤其是机翼壁板的装 身半筒段环铆系统钻铆效率相对较
(末端执行器)组成,实现钻孔、锪窝、 配。
(1)短 期 内 通 过 采 用 成 熟 国 外 运动控制系统,实现功能精度为主要 目标,如 MPAC 采用的西门子 840D;
(2)长 期 目 标 是 通 过 自 主 研 发 运动控制系统,降低成本,获取更好 的定制性能,同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的控制系统。 3 复杂钻铆功能末端执行器设计
技术 3 种形式自动钻铆系统都必须 用到末端执行器,考虑飞机装配连接 的零部件特点和装配精度要求,末端 执行器的研制面临很多技术难点从 而成为一项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 (1)飞 机 装 配 的 锪 窝 精 度 要 求 很高。这种精度要求体现在从蒙皮
一种用于飞机装配的八足并联自主移动机构_王珉
螺旋的节距为 h=(S·S )/(S·S)。常见的运动副均 可用螺旋进行简单表示[10]。 八足并联自主移动机构共有八个分支, 支链 1 为 SP 分支,支链 2 为 SPP 分支,支链 3、4、5、6、7、 8 共 6 条支链为 6 自由度的 SPPP 分支,因此,动平 台的自由度仅仅决定于支链 1 分支和支链 2 分支。 取出支链 1 进行分析, 如图 3a 所示, 依据螺旋 的相逆性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 分支坐标系 O1x1y1z1 表示于图上,并选取支链末端球副中心点为坐标系 原点。x1 轴平行于内框 x 轴,y1 轴平行于内框 y 轴。 则分支的运动螺旋系为 $11 1,0,0;0,0,0 $12 0,1,0;0,0,0 (1) $13 0,0,1;0,0,0 $14 0,0,0;0,0,1 式中,$1i 为分支 1 中第 i 个运动螺旋,i=1~4;经 5 个元素均为零, 观察, 上述的 4 个螺旋对应的第 4、 则该分支的反螺旋系为 $ r11 1,0,0;0,0,0 (2) r $ 12 0,1,0;0,0,0 r 式中,$ 1i 为分支 1 中第 i 个运动反螺旋,i=1、2; 这两个反螺旋表示支链 1 对动平台的两个约束力, 方向分别沿动平台 x 向和 y 向,作用点位于支链球 副中心点。 支链 2 为 SPP 分支。其分支坐标系选择与支链 1 类似,分支坐标系 O2x2y2z2 如图 3b 所示,以支链 2 末端球副中心点为坐标系原点, x2 轴平行于内框 x 轴,y2 轴平行于内框 y。则该分支的运动螺旋系为 $21 1,0,0;0,0,0 $22 0,1,0;0,0,0 (3) $23 0,0,1;0,0,0 $ 0,0,0;0,0,1 24 $25 0,0,0;0,1,0 式中,$2i 为分支 2 中第 i 个运动螺旋,i=1~5;经 观察,上述的 5 个螺旋对应的第 4 个元素均为零, 则该分支的反螺旋系为 $ r 2 1,0,0;0,0,0 (4)
一种新型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王汪林,伞红军,陈久朋,胡琼琼,李鹏宇,徐洋洋,陈佳申请号:CN202023141126.0
申请日:20201222
公开号:CN215618060U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竖板,所述横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电机,所述横板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多个竖板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竖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夹持物料的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利用四个连杆带懂连接板移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精准度,其次可对不同位置的物料进行夹持,并对物料进行搬运。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地址:650504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街道昆明理工大学怡园
国籍:CN
代理机构: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琼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组合分离式旋翼与足式移动操作机器人[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分离式旋翼与足式移动操作机器人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徐坤,马汉新,丁希仑,郭品,孟昕
申请号:CN201810233989.9
申请日:20180321
公开号:CN108502044A
公开日:
201809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旋翼飞行机器人和多足腿臂融合机器人,包括多旋翼飞行机构、多足步行操作机构,以及实现多旋翼飞行机构与多足步行操作机构两者结合与分离的组合分离机构。
上述多旋翼飞行机构包含四旋翼、六旋翼、八旋翼等飞行机构,多足移动操作机构包括四足、六足、八足等移动操作机构。
所述组合分离机构包括上连接模块与下连接模块,分别安装于多旋翼飞行机构底部与多足步行操作机构顶部,通过两者间锁定配合,可实现空中飞行、支撑面飞爬、陆地攀爬行走以及相应的操作功能,并可通过机器人机构的组合分离,完成多模式空地协同作业。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址: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周长琪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应用于飞机装配的并联机构技术发展综述
应用于飞机装配的并联机构技术发展综述摘要:现代飞机装配技术为保证飞机质量和缩短生产周期,并联机构技术是飞机装配的重要功能,我国飞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并联机构技术分析和飞机装配,提高飞机效率方面的一些学习效果,旨在提供应用参考。
关键词:飞机装配;并联机构;装配效率近年来,我国飞机制造业表现较好,发展越来越多样化,精度高。
在飞机制造中,装配量的很大一部分对质量保证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此外,互并联机构技术在飞机装配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因为它吸引了利益攸关方的注意,也是发展起来的优先事项。
一、应用于飞机装配的并联机构关键技术1.重构设计并联机构技术。
在飞机部件中制造或零件放置时通常很复杂,我们需要有平行机构不同自由度,有不同配置平行处理单元是平行处理单位的基础和关键。
飞机零部件通常具有许多不同的特性。
实现模块化、有配置的形式系统,各处理器可以根据机制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并降低成本。
2.并联机构评估和设计技术优化。
改变不同的拓扑结构基于并联机构的运作效率,很难开发出一种机制来并联评估符合飞机装配要求的并联结构拓扑。
基于飞机调节机构的比较矩阵,姿态调节定位工具时具有灵活性、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对综合指标的评价确定了保证飞机装配质量和效率的备件储备的最佳解决方案。
造成并行和串行系统的拓扑差异,在评估方面直接用常规串行机制机制实施,它们失去生理物理意义,普遍和完整性缺乏。
二、飞机装配中并联机构技术的研究与发展1.处理飞机部件的并联机构。
瑞典生产的Tricept工具及其变形并联机床,其两个自由度转头在约束分支约束以允许机构连接,以降低运动的复杂性在航空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Exechon并联机出现。
改进了基于平台度Tricept支链与的铰链结构,其动态性能及灵活性提高,我国开发了Trimule机床,它将继承Tricept优势,可以替换为零部件Tricept展开。
并联机构其他类型,在飞机零部件加工领域,德国开发了Ecospeed,设定SprintZ3为主轴头,从而产生了动态性能。
飞机装配自主移动式自动制孔系统机构设计
飞机装配自主移动式自动制孔系统机构设计
黄大兴;王珉;陈文亮;陈磊;余路
【期刊名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44)0z1
【摘要】分析了飞机装配自主移动式自动制孔系统机构的功能要求,设计了一种双框八腿真空吸附式自主移动机构.并采用虚位移法对该机构进行了法向调姿自由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符合法向调姿时Z向进给,A、B角转动3个自由度的设计要求.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黄大兴;王珉;陈文亮;陈磊;余路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航空制造技术研究所,上海,200436;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航空制造技术研究所,上海,2004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62.4
【相关文献】
1.飞机装配自主移动式自动制孔系统机构设计 [J], 黄大兴;王珉;陈文亮;陈磊;余路
2.飞机装配自动制孔刀具技术研究 [J], 唐臣升;王巍
3.面向飞机装配自动制孔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J], 唐越;郑金辉;张冒
4.五轴自动制孔设备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 [J], 詹建国
5.自动制孔技术在某飞机装配中的应用研究 [J], 李海伟;潘新;张辉;杜杰;李德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并联构型的飞机装配调姿定位机构精度研究
基于并联构型的飞机装配调姿定位机构精度研究王伟;张春亮;白新宇;丁力平【摘要】针对飞机装配中机身壁板等组件调姿定位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3-UPS并联构型的飞机装配调姿定位机构,该机构可以实现飞机组件装配的6自由度调姿与定位.同时,为提高飞机组件装配精度,分析了各运动副铰链间的误差间隙对飞机装配调姿定位机构姿态的影响,并据此建立了3-UPS并联机构的有效杆长模型.进一步地,基于并联机构位置正解得到了飞机装配调姿定位机构的定位精度模型.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间隙的存在对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为基于3-UPS并联机构在调姿定位中的控制补偿提供了理论基础.【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5页(P60-64)【关键词】飞机装配;3-UPS并联机构;有效杆长模型;运动学正解;定位精度【作者】王伟;张春亮;白新宇;丁力平【作者单位】海军驻沈阳地区航空军事代表室,沈阳110850;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110850;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11085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210016【正文语种】中文飞机结构零件数量巨大、内部结构紧凑、协调关系复杂,其中装配工作总量占整个飞机制造总劳动量的40%~50%[1]。
传统装配方式存在装配效率低、装配周期长和柔性较差等缺点[2]。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数字化、高精度装配系统对大部件进行姿态调整及定位[3-4]。
为实现飞机装配时精确调姿和定位,Naing等[5]研制了一套自动化装配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三坐标数控定位器、测量设备和控制系统。
柯映林等[6]基于机身装配过程中支撑稳定性和工装可通过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四点支撑的位姿调姿机构,该机构具有6个自由度。
邱宝贵等[7]针对飞机机身装配的调姿与对接,研制了基于三坐标数控定位器的并联调整机构,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
飞机装配课程设计
飞机装配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飞机装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飞机装配操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飞机装配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飞机装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具体包括:飞机装配的概念和发展历程、飞机装配的基本原理、飞机装配的方法和技巧、飞机装配的流程和标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飞机装配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设备将用于实践操作和验证。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表现;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总共30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15周。
教学地点安排在教室和实验室。
教学安排应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本课程将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通过提供不同难度的教学材料和实践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反思和调整在实施课程过程中,教师将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估。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反思和调整,确保课程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九、教学创新为了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程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前言*
近年来,为保证飞机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提 高机体的疲劳寿命,以 787、A380 等为代表的现代 新型大型飞机装配过程中大量采用了自动化装配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105200) 。 20120718 收到初稿, 20130528 收到修改稿
术。飞机自动化装配系统,作为飞机自动化装配的 应用基础,主要分为大型自动钻铆系统和轻型自动 制孔系统。其中,轻型自动制孔系统以其轻型化、 柔性化、模块化和低成本的优势成为飞机自动化装 配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典型代表有基于工业 机器臂自动装配系统、柔性轨道自动化装配系统、 自主移动式自动化装配系统。目前成熟的产品有 EI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autonomous mobile mechanism for aircraft assembly, an autonomous mobile mechanism is designed which consists of two frames, eight legs and vacuum suction system. Its degrees of freedom are analyzed based on screw theory, which proves the mechanism can realize 5 degrees of freedom required for normal direction automatic drilling.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an example of inverse kinematics are provided, which can calculate the displacement of legs from initial to desired normal direction. The calculation is sample and can be used to the online control algorithms. The prototype of autonomous mobile mechanism is developed, driven by 12 motor. Through the third party testing, the system motion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drilling is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rmal direction adjustment accuracy is less than 0.2º, which meets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not more than 0.5º; the position precision is not more than 0.3 mm and repeatability precision is not more than 0.2 mm, under different angle. The mechanis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iffness, accuracy, and bearing capacity. Key words:Aircraft assembly Parallel mechanism of autonomous mobile Screw theory Inverse kinematics
该并联机构由 xy 框,末端执行器,内框、外框 以及与其相连的八条腿组成,图 1 中标明的八条腿 形成八条支链,均通过与支链末端球铰相连的真空 吸盘结构固定在机身上。为方便表达和分析,以固 定腿为第 1 支链, 顺时针排序。 支链 1 为 SP 结构(S P 表示球副、 表示滑动副,以下表示同样含义),包 含连接内框的移动副和支链末端球铰; 支链 2 为 SPP 结构,两移动副轴线垂直,支链初端移动副与内框 相连;支链 3、4、5、6、7、8 结构相同,均为 SPPP 结构,且三个移动副轴线相互垂直,通过包含两个 移动副的十字滑块与框相连。各支链中 z 向移动副 为驱动副,其重直于框平面。xy 框通过一个 y 向移 动副与内框相连,末端执行器通过一个 x 向移动副 与 xy 框相连。 内框以及与其相连的 4 条腿为内框架, 外框以及与其相连的 4 条腿为外框架,内框架与外 框架通过两个轴线平行的 x 向移动副相连,该移动 副为驱动副。由于各支链与框通过移动副相连,且 支链主体结构与框垂直,当机构通过吸盘固定在机 身上时,确保了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 八足并联自主移动机构依靠腿部末端真空吸盘 固定于飞机表面,其运动过程可分为行走过程和法 向调姿过程。 1.3 机构行走运动分析 自主移动机构的行走采用内外框交替前进方式 移动,首先,以内框架及其相连的 4 条腿为支撑, 松开外框架相连四条腿的足端真空吸盘,腿上驱动 杆带动腿 z 向上升, 在外框架上 x 向驱动杆作用下, 外框相对内框向前运动,实现沿 x 向的移动,外框 架腿上驱动杆带动腿 z 向下降,吸紧;再以外框及 其相连的 4 条腿为支撑,在外框架上 x 向驱动杆作 用下,内框相对外框向前运动,内框架腿上驱动杆 带动腿 z 向下降,吸紧;如此重复直至到达预期位置。 1.4 机构法向调姿运动分析 法向调姿过程: 到达目标位置后, 八条腿吸紧, 通过内框架上 x、y 向驱动杆实现末端执行器 x、y 方向的调整;通过八条腿上驱动杆的运动,可以实
螺旋的节距为 h=(S·S )/(S·S)。常见的运动副均 可用螺旋进行简单表示[10]。 八足并联自主移动机构共有八个分支, 支链 1 为 SP 分支,支链 2 为 SPP 分支,支链 3、4、5、6、7、 8 共 6 条支链为 6 自由度的 SPPP 分支,因此,动平 台的自由度仅仅决定于支链 1 分支和支链 2 分支。 取出支链 1 进行分析, 如图 3a 所示, 依据螺旋 的相逆性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 分支坐标系 O1x1y1z1 表示于图上,并选取支链末端球副中心点为坐标系 原点。x1 轴平行于内框 x 轴,y1 轴平行于内框 y 轴。 则分支的运动螺旋系为 $11 1,0,0;0,0,0 $12 0,1,0;0,0,0 (1) $13 0,0,1;0,0,0 $14 0,0,0;0,0,1 式中,$1i 为分支 1 中第 i 个运动螺旋,i=1~4;经 5 个元素均为零, 观察, 上述的 4 个螺旋对应的第 4、 则该分支的反螺旋系为 $ r11 1,0,0;0,0,0 (2) r $ 12 0,1,0;0,0,0 r 式中,$ 1i 为分支 1 中第 i 个运动反螺旋,i=1、2; 这两个反螺旋表示支链 1 对动平台的两个约束力, 方向分别沿动平台 x 向和 y 向,作用点位于支链球 副中心点。 支链 2 为 SPP 分支。其分支坐标系选择与支链 1 类似,分支坐标系 O2x2y2z2 如图 3b 所示,以支链 2 末端球副中心点为坐标系原点, x2 轴平行于内框 x 轴,y2 轴平行于内框 y。则该分支的运动螺旋系为 $21 1,0,0;0,0,0 $22 0,1,0;0,0,0 (3) $23 0,0,1;0,0,0 $ 0,0,0;0,0,1 24 $25 0,0,0;0,1,0 式中,$2i 为分支 2 中第 i 个运动螺旋,i=1~5;经 观察,上述的 5 个螺旋对应的第 4 个元素均为零, 则该分支的反螺旋系为 $ r 2 1,0,0;0,0,0 (4)
月 2013 年 8 月
王
珉等:一种用于飞机装配的八足并联自主移动机构
0
51
现 z 向和两个转动自由度调整,此时末端执行器可 进行工作。 法向调姿状态中,八条腿吸紧,外框上 x 向驱 动杆锁死,内外框相对固定,可视为同一构件如图 2 所示。末端执行器在内框内具有 x、y 向两移动自 由度,其与内框的法向调姿运动相互独立。因此将 框体(包括内框,外框,末端执行器)视为动平台, 机身表面视为定平台,八条腿为连接动定平台的支 链。图 2 中球副位置记为 Si (i=1, 2, …, 8),腿上移 动副位置记为 Pi (i=1, 2, …, 8)anism of Autonomous Mobile for Aircraft Assembly
WANG Min1 ZENG Chang1 CHEN Wenliang1 YU Lu2 JIANG Hongyu2
(1.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2.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Shanghai 200436)
[7-8]
图1
自主移动机构机构简图
,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飞机
2 装配的八足并联自主移动机构。 它具有 3 个移动、 个转动自由度,并构建了其运动学反解算法。这种 新型自主移动式机构可作为钻孔、铆接、紧固件安 装系统的运载平台,应用于飞机装配过程中。
1 自主移动机构设计
1.1 功能需求分析 现代大型民用飞机机身对接装配过程中,由于 飞机机身尺寸原因,需要自主移动机构能够实现一 定直径的机身全环向位置移动,且当进入工作工位 时能实现工作平台的法向调姿;同时自主移动机构 作为运载平台必须保有高刚度,高承载能力。自主 移动机构需要满足在一定范围内实现 5 坐标自主移 x 向移动(前进方向)、 y 向移动、 z 向(法向)进给、 动: A 角(绕 x 轴)侧滚、B 角(绕 y 轴)俯仰摆动。 与一般的自主移动机构比,飞机装配自主移动 机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需要在曲 面上甚至是倒吊或垂直的位置上工作,这决定了无 ② 需要沿法向制孔, 法采用常见的轮式结构; 机构 将承受 1 200 N 左右的压紧力和制孔力,且不能偏 离法向,这决定了常见的仿生式结构难以胜任这种 ③ 由于工作空间和飞 高承载和高刚性的工作环境; 机表面承载的限制,自主移动机构必须重量轻,否 则吸盘难以提供足够的吸附力。 1.2 机构设计方案 根据自主移动机构的功能需求,设计一种八足 并联自主移动机构,结构简图如图 1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