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作用专题

中学语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作用专题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作用专题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作用可以分为两类:主人公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

从往年的考题中可以看出考次要人物作用的居多。

1、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2、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有线索、揭示主题的作用。

一、常见提问方式1、“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第XX段中对主人公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3、结合XXX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4、小说以“XX”事物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5、“XX”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XXX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二、人物形象作用解析1、主人公及其作用考查点:①人公是谁?②主人公的作用。

思路:小说都是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揭示主旨。

因此,有时着墨不多的人物恰恰是主人公。

2、次要人物作用①对主人公起对比、衬托、衬托作用,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②推动情节发展或者造成情节陡转。

(次要人物作用口诀:①牵线搭桥,推动情节;②衬托人物,个性鲜明;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环境描写);④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3、线索人物作用思路: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

①在“人物形象”方面会对主人公起对比、衬托、衬托突出作用;②在“情节”方面起线索作用,以他的所见、所闻串起小说内容,使小说更具真实感;③在“主旨”方面经常是借助线索人物的感触,揭示主旨。

三、解题思路1、从与其他人物关系来看,即对其他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2、从与故事情节来看,即对故事情节发展作用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制造悬念等。

3、从与文章的主题来看,即对文章主题表现作用。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一、对人物形象的考查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这一切都是为了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

我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技巧点拨】1.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俗话说:“言为心声。

”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白,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更不待言。

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的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同样不能忽视。

所以,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都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2.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分析人物上述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故分析人物绝不可忽视这些因素。

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

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这不仅是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作者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典范人物来塑造的。

或者说,一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不但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还要看他是否有广泛的“共性”。

而对人物“共性”的分析,就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分析,是侧重在个性方面;而对人物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是侧重在共性方面。

因此,对人物形象的赏析,最好寻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4.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

这种情感态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犹如戏剧演出一样让观众在人物自身动作的展览中获得某种启示。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 文中划线部分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 文中划线部分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 请简要说明。( 。(7 请简要说明。(7分) • 划线部分记叙的是一个水手的意外死亡 (1分),这本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一 ),这本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 这本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 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但作者的叙述 个惊心动魄的场面(1分),但作者的叙述 语言却冷静客观,不渲染,不夸饰( 语言却冷静客观,不渲染,不夸饰(1分), 与所叙内容的悲剧色彩和带给读者的心理 震撼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一方面与 震撼形成强烈的反差(2分)。这一方面与 下文“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 下文“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 相呼应(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 相呼应(1分),另一方面,将水手的生活 状态更如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状态更如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 下了体悟和思索的空间( 下了体悟和思索的空间(1分)
• ①铺写“我”的精明、作为“职业炒 铺写“ 的精明、作为“ 的本事,为下文“ 家”的本事,为下文“我”炒房作铺 垫; • ②说明“我”对拿下这套房子充满信 说明“ 心,与后文意想不到的结局形成强烈 的反差,使文章波澜起伏。 的反差,使文章波澜起伏。
• 房子最终没有成交,实际上文中有多处伏笔,预 房子最终没有成交,实际上文中有多处伏笔, 示着这套二手房不可能成交。试把它们找出来, 示着这套二手房不可能成交。试把它们找出来, 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 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
妻子死后把卧室布置成灵堂, 妻子死后把卧室布置成灵堂,都说明老人 注重感情。 注重感情。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 通过老人奇特的“卖”房行为,表 通过老人奇特的“ 房行为, 现老人的孤独寂寞, 现老人的孤独寂寞,突显亲情的温 可贵, 暖、可贵,告诉人们金钱买不来幸 要珍惜亲情的道理。 福、要珍惜亲情的道理。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 一、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 人物形象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 特征(性格)。 • 答题时建议先概括(最好四字词语概括)后分 析,分点作答,条理清晰。 • 分析人物形象要客观,整体把握作品看倾向, 多角度分析。 • 分析人物时回归原文谈具体表现,但不能照抄 原文。 • 注意解答形象题时要答出人物的身份和代表性。 分析人物形象紧盯五点:人物身份代表性、 各种描写、情节矛盾冲突、环境背景、文中评价
• 分析《塾师老汪》中老范形象的作用: • 老范关心帮助老汪,突出老汪的弱者形 象 • 老范设私塾请老汪教书,并且没有因为 银瓶而辞退老汪,是情节发展的要素。 • 老范的友善大方更能突出小说真善美的 主题,引人深思。
• 四、对小说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 四个方向: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 具体见金版“考点突破”第五节内容:突破 探究题 • 例题:金版199页的《枪口下的人格》 • 197页《晚秋》
• 二、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正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 • 侧面描写:其他人或物的烘托 • 2.情节(主要在矛盾冲突处) • 3.环境描写(特定的社会背景或关键的自然环 境) • 4.文中评价(作者的议论或评价或者作品中其 他人物对他的评价) 注意区别形象特点和如何塑造形象这两道题目, 找好各自的侧重点!
解读《塾师老汪》
• 老汪的形象特点: • 不善言辞。老汪肚子里有东西,却嘴笨结 巴说不清道理。 • 忠于学问。当讲不清道理时会跟学生着急, 当学生误会孔子不是东西时还伤心地流泪。 • ③苦于寂寞。学生听不懂课,妻子不理解他, 他只能一个人乱走,没人懂他,知音难觅。
如何塑造老汪形象的?
• 1.正面描写。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 写手法来塑造,文中他上课时对学生说的话 和他与老范的对话以及他爱乱走的行为都可 以看出老汪的形象。 • 2.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他和学生的矛盾冲 突,他老婆银瓶带来的矛盾冲突,老季和老 范的对话,都帮助塑造了老汪的形象。 • 3.通过文中评价来塑造。文中描述了老汪的 嘴笨和认真,直接刻画了老汪的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 学样式。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文学即人学,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 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因 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 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 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 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 查中命题的热点。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课件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 答: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 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 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 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
烟。
用大义和真情感化青年(智慧拔俗)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
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
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 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充到满了母牺爱牲又的不前忘夕大了义。(理智成熟)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 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 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
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永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永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
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
概括评价人物形象常用词语
1. 性格类: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 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 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 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 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 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 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 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 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 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 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 好胜、孤芳自赏)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作用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作用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作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刻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等方面,以使人物形象具有生动的形象感和立体的个性特征。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对于小说的情节推进、主题表达、情感渗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是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之一、通过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描述,可以使读者直观地了解人物的身材、五官、肤色、发型、着装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初步印象。

例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他的高个子、宽额头、灰眉、蓝眼睛等特征让他看起来更为英勇和坚韧。

其次,通过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一种常见手法。

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例如,《围城》中的方鸿渐就是以自谦和退让的性格形象为特点,他智商高但办事能力不强,内心困惑却又欲望反复不定,这些都使得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围城主人公”。

第三,人物的行为举止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更加直接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真实。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的言辞优美、充满诗意,并且他对待女性的细腻、温柔也都直接展现了他的形象。

此外,人物的语言表达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

人物的语言表达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从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常常以独白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些独白集中体现了她对于生活、亲情、情感等方面的独特见解,从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识别她的形象。

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和真实,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亲眼目睹的感觉,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其次,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分析)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分析)

心理描写: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 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 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 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 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 足的得胜的走了。
他付过地保二百文酒钱,忿 忿的躺下了,后来想:“现在的 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
阿Q:自欺欺人,精神 麻木。
动作描写: 他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 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 的经济状况,反映了他 迂腐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
《装在套子里的人》
“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 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 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 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嘛? 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 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 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 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 别里科夫:态度坚决、顽固 种事,那就做不得。” 守旧 、反动迂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
肖像描写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 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 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 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 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 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 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支 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 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祝福》 祥林嫂:被封建思想和 封建礼教摧残的悲惨的 劳动妇女
专题训练
1、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
格特点型。 2、单句下定义型。 3、分点概括型(答案尽量使用概括 性短语)。
1.父亲、儿时的我、我七岁的儿子都曾经 说过“我自己洗”这句话,请你找出并概括 他们说话时不同的心理活动。

小说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教学课件)—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小说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教学课件)—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物 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等。
三、小说形象的作用
提示:分析
主要人物 小说人物的作用
小 说 形
次要人物
,要挖掘人物形 象的典型性和代 表性,把握人物 性格特征所折射

出来的社会历史
物象
的内涵,明确其 对现实生活中人
们思想的引导或
警示作用。
1、典型性(主要特点)、
主要代 2理 3映、 、表 、 现社 思性 人 实情会想文)节历引精史导神内警)这)实这或这涵示个或感个者个(意人者)人带人民义可是。的来的族(能某什出整心反是种么现个行 样 可全事为 的 能文件结 使的推的局线动情见。索某节证(一出者穿现情(针波节增引澜发加线,展真
2.间接描写及作用
描写技巧
表达效果或作用

环境衬托
通过写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烘托人 物的形象。
析 方 法
间 接
人物衬托

小说在刻画一个人物时,不可能只描写他一人, 往往需要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论行为来做陪衬, 通过其他次要人物的表现塑造主要人物。

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
事物衬托
方 发展,代表性的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跃
法 然纸上。
(3)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
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动作描写可以写出
人物的心灵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心理及性
格特征。
1.人物描写及作用
——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
、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
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及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
•人物描写艺术涉及的范围很广,如表现手法(如对比)、
修辞手法、语言等角度,但主要在人物描写手法上。 具体指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 与侧面描写两类。在判定所用的手法上要注意两点: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人物形象-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人物形象-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人物形象-知识清单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人物形象一、设题类型1、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问法:(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塑造人物的详细办法和作用。

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办法及其作用。

2)采纳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3、对文中人物举行客观公平的评价(包括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常见问法:有人认为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索思路点拨:分析人物形象,普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举行揣摩: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神态细节等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即正面塑造人物小说的办法)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别人的描述、映衬对照等)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2.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进展b.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进展4.细节描写:更细腻的展示人物某一特征5.侧面描写:映衬、对照突出主要人物其次,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受、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打算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重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二、答题模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答题办法:特点+身份比如; ××是一位怎么样(普通为形容词)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工人,农夫,诗人等比如; ××是一位怎么样(普通为形容词)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工人,农夫,诗人等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办法:共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三、塑造人物的详细办法和作用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办法及其作用。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素材及习题训练含答案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素材及习题训练含答案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主备人:孙新军审核人:杨世伟时间:2019年11月【考点解读】人物形象是小说表现的中心和重要载体,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是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对形象的考查,常考题型有三种:概括形象的特点、分析形象的作用、赏析塑造形象的方法。

【学习目标】了解高考常见的人物形象的考查类型,掌握答题策略,提高小说理解和解题能力。

【高考链接】(1)2019全国卷1《理水》: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2)2018全国I卷《赵一曼女士》: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3)(2016·全国2卷):“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2016·全国1卷):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一)常见设问方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二)常用的思考角度寻找概括分析的切入点,一般从五个方面思考:(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在但在分析时要全面,注意区别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

初中语文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篇

初中语文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篇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唯一的人
这一外形
的整体描
站 写,集中
穿
着 而简练地 概括了人

喝 物的特殊 身份,预
酒 示了悲剧
长 衫
命运的必
然性。
死要面子,硬摆
生活贫困
“读书人”的架子
经济地位 社会地位低
对立矛盾
轻视劳动人民,不 愿与“短衣帮”为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 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好一条小狗……”
――语言描写《变色龙》
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 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 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 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 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 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 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范进中举》
这段文字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而“攥”、“舒”、“缩”、“揣”这四个动作又 都是胡屠户发出的,所以这充分的表现了胡屠户爱 财如命、虚情假意的本性。
一个鲁曲镇尺的形酒的店大的柜格台局,,柜是里和面别预处备不着同热环的水:,既都可是以当随街时
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
4、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 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5、小说的人物形象答题四大注意点:
(1)审题要细心 (2)要有分点意识 (3)尽量用原文的话答题 (4)尽量用专业术语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 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 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
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课件31张)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课件31张)
祥林嫂的遭遇,正是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 遭遇的鲜明写照,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一典型人物的 塑造,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揭 露和有力抨击的。(社会意义)
LOGO
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1. 在人物描写中分析 2. 在特定环境中分析 3. 在情节发展中分析 4. 借助作者倾向分析
LOGO
分析:本段文字在塑造阿Q形象时采用的手法是:心理描写 。体现 了阿Q的 自欺欺人 特征。
LOGO
王夫人因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 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林黛玉进贾府》)
分析:本段文字在塑造贾宝玉时采用的手法是: 侧面描写 , 体现了贾宝玉 玩世不公开课课 件小说 阅读— 人物形 象 (课件31张)
2010山东卷 审丑 (严歌苓)
19.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外貌丑陋;吃苦耐劳;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 付出(或隐忍孙子的不孝);晚年凄凉。
21.小说结尾“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小说 阅读— 人物形 象 (课件31张)
LOGO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小说 阅读— 人物形 象 (课件31张)
三、在情节发展中分析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 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 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 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 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 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 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 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 物性格。所以,分析小说的情节也是我们分析 人物的一把钥匙。 举例LOG:O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教学设计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教学设计

以文传“神”,阅篇生“姿”——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探究塑造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手法,分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

(二)探究莫泊桑小说《小步舞》塑造老舞蹈师形象的手法,分析老舞蹈师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老舍先生说过,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那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让人物立在我们面前呢?【明确】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来使人物立在我们面前。

(二)方法指导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三)实战练兵——分析塑造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手法及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1.小说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怎样的性格形象?2.文章为什么塑造柯瓦连科、华连卡这些人物形象?【明确】柯瓦连科、华连卡是文章中的次要人物,他们代表有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力量,他们的形象与别里科夫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属于侧面描写,反衬出别里科夫的顽固、守旧、虚伪和腐朽,突出了别里科夫的“套子”特征。

总的来说,别里科夫封闭保守、迂腐、虚伪、胆小多疑、因循守旧、害怕变化和发展,是现行秩序的维护者,是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

而这些形象特征是通过别里科夫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体现的。

(四)方法迁移——分析莫泊桑小说《小步舞》塑造老舞蹈师形象的手法及老舞蹈师的形象特点小说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老舞蹈家怎样的性格形象?总的来说,这篇小说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及侧面描写中的环境烘托来塑造老舞蹈家衰老、怀旧、热爱小步舞的形象特点。

(五)巩固练习分析鲁迅小说《祝福》塑造祥林嫂形象的手法及祥林嫂的形象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题型归纳】1、分析人物心理、揣摩人物情感2、概括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4、分析探究人物某一行动的原因或者某一行动的内涵5、品析人物的作用或者探究人物的地位【规律解析】(一)、第一类试题——人物心理情感1出题方式: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2方法思路:步骤:先整体把握主题及人物(这是理解细节的基础);然后抓住句子的关键性描写,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揣摩解答;切入点:找关键性描写,在文一般体现为,语言、神态、动作、细节、心理活动等描写。

3答题范式:比较简单,对应题干中的具体问法即可。

一般为:本句划线或加点文字(用XX手法、生动地或充分地等)表现了(或刻画了)等某某心理。

4典型题目:(2010广东)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面包沃尔夫冈·博歇尔特她突然醒来。

两点半。

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

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

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

寂静无声。

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

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

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

在厨房两人相遇了。

表针指着两点半。

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

她打开灯。

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

深夜。

两点半。

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

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

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

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

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

每天晚上如此。

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

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

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

”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

”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

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

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

他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

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

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

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

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

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

”他又说了一遍,又推动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

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

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

大概没什么事。

”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走,睡觉去。

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

“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

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

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

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

“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

“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

这肯定是檐槽之故。

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个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

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

”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

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

大概就是檐槽吧。

”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

“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

”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就是寂静无声。

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咀嚼。

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

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了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

”她说着离开了餐桌。

“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

你多吃一片吧。

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

他没有摔跟头。

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

”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

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

你多吃吧,吃吧!”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注]①活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

小说《面包》写的是一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问: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5答案示例:①表现丈夫因偷吃面包而故作镇定的心理;②表现丈夫因妻子的苍老和自己撒谎而内心不安的心理;③表现丈夫因妻子的大度而羞愧的心理。

6提醒补充:一般用二字或四字词语或短评来概括心理,但之前要加上表明原因的修饰性文字,否则答案多有笼统之嫌。

(二)、第二类试题——概括性格特点或形象特点1出题方式: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或性格特点2方法思路:步骤:先由题干明确对象,再在文中找出与对象有关的文字信息,揣摩分析这些内容分别表现了体现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或内涵(外在形象、心理情感、性情品行、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社会意义等)。

切入点:①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行动)以及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等;②人物活动的背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③比照对象与其他人物的不同;④作者行为中直接或间接对人物进行的评价3答题范式:用一个判断句表述,××××是一个……的人物形象;或者分点列举①②③……4典型题目:(2011年山东卷)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

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

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

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

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局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

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

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

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第6页“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正下着。

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

瞅你赶得这个巧!”这时有人轻轻叩门。

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

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

”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

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

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煮过了,成菜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再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

无定搞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

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

街是条偏街,在城郊。

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

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

门边一辆垃圾车……“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

去年冬天死啦!”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

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

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19.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4分)5答案示例:1、外貌丑陋2、吃苦耐劳3、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4、晚景凄凉6提醒补充:不要忘了给人物一个身份定位。

概括形象和性格不完全一样。

形象包括外在、内在和命运特点。

(三)、第三类试题------分析人物形象1出题模式:小说中的XX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与第二类型基本一致,只是在表述时有增加成人分。

3答题范式: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身份概括或性格总括),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对人物特点作细致分解),并且引用文中相关语句来印证对特点的认定;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做、想、说),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如果可能的话,还要指出人物的典型意义(实则与主旨相关)4典型题目(2010全国新课标)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保护人【法】莫泊桑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

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

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

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

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

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

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

那儿已有个老神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