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疗方法
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心绞痛证治
1 病 因病机 中医学无 “ 多发 性大 动脉 炎” 的病名, 据症状 归属 “ 脉痹 ” 、 “ 胸痹 ”等病 范畴。多 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 ,致心肺 脾 。 肾、气血 阴阳不足 ,风、寒 、湿等外邪乘虚而入 ,致瘀血 、痰 浊 内生 ,且血瘀存在于整个病理过程 。以气 、阴、阳亏虚为本 , 寒湿 、瘀血、痰浊 为标 ,痰浊瘀血痹 阻脉道 ,脉络瘀滞发为本
[ Ab s t r a c t ] T h e a r t i c l e d e s c i r b e s t h e e t i o l o g y a n d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p o l y a r t e r i t i s , a n d t h e l a w s o f Qu h a n Hu a y u , Xu a n b i T o n g l u o ,
T o n g y a n g Xi e z h u o , H u o t a n K a i j i e , T o n g l u o Z h i t o n g , Y i q i Y a n g y i n , B u y i Y a n g q i , We n z h e n Xi n y a n g , nd a H u o x u e Z h i t o n g we r e u s e d f o r
要 】 文章 介绍 了多发性 大动脉 炎的病 因病 机,并运 用祛寒化瘀,宣痹通络 ;通阳泄浊,豁 痰开结,通络止痛 ;益 气养
阴 , 通 络 止 痛 ;补 益 阳 气, 温振 心 阳 , 活血 止 痛之 法进 行辨 证 论 治 。
温阳通脉汤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30例
【 中图分 类号1 R 5 4 3 . 5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i 0 0 0 — 7 3 6 9 ( 2 0 1 3 ) 0 2 — 0 1 6 2 — 0 2 胞 因子 的炎 症反 应有 关 。 目前 急 性期 或 活 动 期 , 西 医
笔者 2 0 0 5年 7月 至 2 O 1 2年 O 2月 运用 温 阳通脉
r e g u l a t e s t y p e I I I Ni t r i c o x i d e s y n t h a s e i n t h r o mb o c y t e s , d e —
c r e a s e pl a t e l e t a c t i v a t i o n a n d pr ot e c t s f r o m c e r e b r a l i s c he mi a i n
归、 仙灵 脾 、 红 藤、 鸡 血藤 、 路 路 通、 怀 牛膝 、 丹 参 各 1 2 g , 红花 1 0 g , 甘草 3 g 组 成 。病发 上肢者 加桑枝 1 2 g , 病发 下肢者 重用 牛 膝 , 关节 痛 、 血 沉 快 者加 秦 艽 、 稀 莶 草、 络石藤 、 桑 寄生等 , 并根 据气 血 阴阳亏虚不 同 , 灵活
肾气 血不 足 , 脉 络瘀 滞 。本 病根 据 临床表现 看 , 属祖 国 医学“ 脉 痹” 范畴, 亦 可涉及 “ 眩晕 ” 、 “ 虚损” 等 。本 病病 因多 由先天 禀赋不 足 或后 天 失 调 , 致肝 肾气 血 阴 阳不 足, 脉 道 不充 。外 邪 风 、 寒、 湿 乘 虚 而入 , 致瘀血、 痰 浊 内生 。本病 总属本 虚标 实 之 证 , 本 虚 指 肝 肾气 血 阴 阳
大动脉炎的病理机制与治疗方案
大动脉炎的病理机制与治疗方案一、发病机制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大血管,特别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肾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
因受累血管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从单纯的无脉到严重的脑血管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受累的血管可为全层动脉炎,早期血管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偶见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及多核巨细胞。
由于血管内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因炎症破坏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坏死,而致动脉扩张、假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
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女性患者通常为男性患者的3~10倍,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40岁以后较少发病,国外资料患病率2.6/百万。
病因迄今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由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所致,而内分泌异常及遗传因素则可能为致病内因。
大动脉炎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病名的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中医学“脉痹”、“血痹”、“眩晕”等范畴。
当肢体动脉狭窄和闭塞,缺血严重而发生肢端坏疽者,又称为“脱疽”。
(一)中医病因病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致气血阴阳不足,复感外邪,留于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所致。
1.禀赋不足先天不足,形体失充,或强劳过度,耗伐肾精肾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阳虚衰,阴寒内盛,心阳无力振奋,脾阳运化无力,则推动气血无力,寒凝血脉,痹阻不通,而发本病。
2.气血两虚久病体虚,气血亏损;或妇女妊娠及产后出血过多,气血两伤;或外感阳热之邪久恋不去,耗气伤阴;或素体内热久蕴,气血内耗。
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血虚无以化气,经脉空虚,终致瘀阻脉络,血脉闭塞,而罹患本病。
3.正虚感邪先天不足,气血失调,风寒湿邪外侵,化生毒热,阻于脉络;或素体阳盛,内有蕴热,复感湿热毒邪,内外合邪,热毒蕴结经络,使其壅滞痹塞而发病。
或热邪内炽,耗灼阴液;或肝郁化火,灼伤阴津;或久病暗伤,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火失济,阳亢于上,阴亏于下,皆可致无脉症。
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治分析
se o i r r ae t n e e t n t e a y b f r o d s o mo e ma n e a c h r p . o cu i n E r tn ss we e t td wi i t r n i h r p eo e lw o e h r n i t n n e t e a y C n l so : a l e h v o y
能较 好 地 改善 症 状 。
关键 词 : 多发 性 ; 动脉 炎 ; 皮 质 激 素 大 糖
中 图 分 类 号 : 4 R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6 1 9 4 2 1 0 — 0 6 0 1 7 — 1 X( 0 2)3 0 4 — 2
多 发 性 大 动 脉 炎 是 指 主 要 累 及 主 动 脉 及 其 主
参 考文 献 :
[] 1 丛晓 亮 , 仙光 . 性 大动 脉 炎治疗进 展[ _ 医学 ,0 9 4 ( )3 1 3 3 赵 多发 J新 ] 2 0 ,0 5 :3 — 3 .
[ ] 索锦 , 春 阳 , 2冯 李 程斌 , 婴 幼儿血 管 瘤糖 皮质激 素 受体 的表 达及 意 义f . 等. J 中山大 学 学报 ( 1 医学科 学版 ) 20 2 (5 :3 6 ,0 6,7 3 )6 — 5
( ) 三 实验 室及 相关仪 器检查
化 验 检 查 E R增 快 4例 , R 阳 性 3例 , C S C P WB
收 稿 日期 : 0 2 0 — 6 2 1— 3 2
作者简介 : 宋晓琳 ( 9 5 )女 , 1 7 一 . 湖北襄 阳人。主治医师 , 研究方 向: 肾病 内科 。
46
多发 性 大动 脉 炎 诊 治 分析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10例临床分析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
病理特点
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可出现血管壁炎症、纤维素样坏死、肉 芽肿形成等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患儿可出现乏力、发热、肌肉或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可表现为受累血 管支配区域的组织缺血、缺氧表现,如头痛、头晕、晕厥等。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预后 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01
02
03
04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严 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
本研究通过对10例儿童多发性 大动脉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及预后情况。
结果表明,儿童多发性大动脉 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关 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 者可出现血管杂音及搏动减弱 或消失等体征。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血管炎, 具有反复发作、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的特点。
结果表明,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主要表现为发热 、乏力、关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出 现血管杂音及搏动减弱或消失等体征。
本研究通过对10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资 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 情况。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病理学特点,采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管 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
03
治疗方法与效果
治疗方法
激素治疗
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辅助控制炎症。
生物制剂
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治疗效果
大动脉炎治疗的七项遵守法则
大动脉炎患者治疗盘多以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案。
但是在术后还要坚持复健和保养,这是很关键的。
1、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活动期,或有脑部缺血症状及严重高血压的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头臂干型患者注意起卧缓慢,防止头部缺血;心肾功能不全者应防止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脑血管意外;肢体动脉闭塞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外伤。
2、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动脉炎,予以积极地抗感染、抗风湿及抗结核等治疗。
大动脉炎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系统治疗,不得突然减药或自行停止治疗,避免病情反复。
3、大动脉炎患者如长期服用激素,应注意观察有无继发感染、水钠潴留、糖尿病、骨质疏松、低钾血症、褥疮、股骨头坏死等,还应注意有无腹疼、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4、注意观察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发热患者应做到每日4次体温测试。
为了比较患肢与正常肢体血压差异及脉搏搏动情况,应该每日监测血压。
5、注意大动脉炎患者的患肢血液循环变化状况,以及有无疼痛、寒冷及感觉异常等症状,如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或晕厥等脑缺血症状,应置患者平卧位并立即通知临床医生。
6、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发生有时不是单一现象,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护理中要积极防止不利于大动脉炎因素的发生。
7、注意提高饮食营养调配,注意饮食的易消化和无刺激性,同时注意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长期坚持以上七条,相信你的病情一定有所缓解,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祝大家早日康复。
多发性大动脉炎治疗-运动相关因素
多发性大动脉炎治疗\运动相关因素【摘要】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或Takayasa病(TA)。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由于侵犯的大动脉部位不同,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可导致病变处动脉扩张或形成动脉瘤,相应器官组织缺血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本文作者通过对比临床上此类患者的病情演变认为:合理的治疗和适当的运动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师在给予患者适当治疗的同时,可以提供个体化、有针对的运动指导,将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运动;相关因素1.临床资料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不常见的血管疾病,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
根据我国报道,女性比男性发病者较多,发病年龄30岁以内者占90%。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本病活动期可出现发热、无力、并发关节炎及结节性红斑,如果病变侵犯主动脉,表现为脑动脉及锁骨下动脉不同程度的缺血症状,可有头痛、头昏、晕厥、脑血栓形成,出现偏瘫、失明、一侧或双侧上肢无力、酸痛、麻木、单侧、双侧上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无脉),血压测不出,左侧比右侧多见,50%左右的病人在颈部可闻及血管性杂音。
如果病变侵犯腹主动脉及分支和肾动脉,临床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少数病人下肢发冷、下肢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上肢血压增高显著,下肢血压降低或测不出,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血管造影能确诊动脉狭窄的程度与病变部位。
2009年我院收治2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病人,病史介绍如下:患者女,47岁,防疫站工作,因头晕20余年,胸闷、气促、心前区疼痛2年,发热1天入院。
该患者25岁时因血压升高达200/144mmHg,以“肾性高血压”在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动脉造影检查示:右侧肾动脉狭窄及双侧颈动脉狭窄。
行右肾移植术,20年来经常感头晕,近2年感胸闷、气促、心前区隐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血压150/100mmHg,神智清楚、口唇紫绀,心率88次/分,节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颈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血管杂音,心电图示:ST-T改变,ST段下降,Ⅱ、Ⅲ、avF下降0.5mv、V3-V5下降0.1mv,T波低平、低电压、电轴右偏。
大动脉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大动脉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大动脉炎概述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也叫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慢性、多发性、非特异性炎症。
常见于10~40岁的女性。
起病多缓慢、隐匿,可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病变动脉供血组织缺血,表现为肢体乏力、头痛、头晕、心悸等。
英文名称:takayasu arteritis,TAK。
其它名称: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
相关中医疾病:血痹、麻木。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肢体乏力、头痛、头晕、心悸。
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动脉血管造影检查(DSA)。
重要提醒:本病为慢性进行性血管病变,受累后的动脉由于侧支循环形成丰富,大多数患者预后好,可参加轻工作。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大动脉炎的发病特点三、大动脉炎的病因病因总述: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1、自身免疫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由结核分枝杆菌或链球菌、立克次体等在体内的感染诱发主动脉壁和(或)其主要分支动脉壁的抗原性,产生抗主动脉壁的自身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主动脉和(或)主要分支管壁的炎症反应。
2、遗传因素近年发现,一些近亲,比如姐妹、母女,患大动脉炎的几率较高,特别是孪生姐妹。
3、内分泌因素本病多发于年轻、育龄女性患者,患者多出现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发病可能与雌激素等水平升高有关。
危险因素:1、40岁以下女性。
2、有高血压病史。
3、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4、患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中医治疗大动脉炎(完整版)
中医治疗大动脉炎(完整版)(一)辨证分型治疗1.寒湿痹阻证:主症:发热,恶寒,周身倦怠乏力,下肢沉重,关节酸楚,胃脘痞满,患肢动脉减弱或无脉等。
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或沉细而缓。
此证多见于本病初期。
治法:益气温阳,散寒祛湿,活血通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生黄芪15g,桂枝6g,炒苍术12g,赤芍、白芍各10g,生薏苡仁15g,茯苓15g,羌活10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6g,鸡血藤15g,生姜2片,大枣5枚。
2.热毒阻络证:主症:肢体酸楚无力,肌肉或关节红肿热痛,头痛,心烦失眠,急躁,口干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黄赤,甚则神昏谵语,舌质红,苔薄黄,脉微细而数或无脉。
此证为本病活动期的常见证候。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方药:解毒蠲痹汤(路志正经验方)。
金银花20g,连翘10g,赤小豆15g,牛蒡子10g,赤芍、白芍各10g,丹参15g,白茅根20g,芦根30g,七叶一枝花15g。
加减:邪热久恋,心慌气短者,去芦根,加西洋参、麦冬;兼汗出者加浮小麦,生牡蛎;热邪内陷营分而见斑疹者,去芦根,加玄参、麦冬;热极动风而见抽搐者,去芦根、牛蒡子,加钩藤、僵蚕,生地。
热陷心包而神昏谵语者,去牛蒡子、芦根,加水牛角粉、天竺黄、生地,另加服牛黄清心丸或安官牛黄丸。
3.气血两亏证:主症:肢体麻木,四肢酸楚疼痛,心悸短气、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舌质淡苔白,脉微细或沉伏,无脉。
治法:益气补血,荣筋通络。
方药:八珍汤加减。
生黄芪15g,炒白术10g,茯苓12g,当归10g,赤芍、白芍各10g,熟地黄10g,川芎6g,炒枳壳12g,生谷芽、生麦芽各15g,生姜2片,大枣5枚。
加减:心烦失眠者,去熟地,加远志、炒柏子仁;腹胀便溏者,去熟地、白芍,加大腹皮、肉豆蔻;周身酸胀疼痛者,去熟地黄,加地龙、络石藤;颈项强硬者,加葛根;易汗出者,加生龙牡;两胁疼痛者,去熟地、谷麦芽,加醋香附、醋元胡。
4.气滞血瘀证:主症:头晕目眩,两目胀痛,视物不清,心烦易怒,胁背酸痛,肢软冷麻,失眠多梦,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或一侧无脉。
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治分析
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治分析
宋晓琳;武玉敏;胡桂英
【期刊名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11)003
【摘要】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治疗情况.结果 2例病情缓解,包括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ESR和CRP恢复正常,病情缓解后激素减量维持;1例出现病情复发,复发后联合细胞毒药物及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自始起量开始,病情得到控制;3例患者动脉狭窄严重的行介入治疗后给予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由于病因不明,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早期诊断较困难;确诊后,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无严重动脉狭窄的患者能较好地改善症状.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宋晓琳;武玉敏;胡桂英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湖北襄阳441001;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湖北襄阳441001;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湖北襄阳44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
【相关文献】
1.多发性大动脉炎67例诊治分析 [J], 孙颖;戴晓敏;马莉莉;陈慧勇;姜林娣
2.克罗恩病合并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孟颖颖;王玉环;唐子斐;吴婕;唐文娟;黄瑛
3.超微血管成像和超声造影评估多发性大动脉炎活动性 [J], 王亚红;田新平;葛志通;王莹;李菁;张莉;陈钰;杨云娇;李建初
4.^(18)F-FDG PET/CT在多发性大动脉炎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J], 王蕊;张极峰;李萍
5.基于血脉理论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辨治与实践 [J], 蔡海英;章新根;鲍蔚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导读: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动脉无脉症,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由免疫功能紊乱所致。
这种病若在活动期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就容易使大动脉炎病变处血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而一旦血管闭塞,极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梗塞和肾脏衰竭,预后极差。
目前临床上治疗这种疾病一般采用手术转流搭桥、手术支架方法或给予大量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赴美留学的20岁的上海姑娘蒋某,出国前即患了多发性大动脉炎,在国内和美国采用大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均未见明显好转,且呈进行性加重。
入住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后,经该院周围血管科雷小明主任医师等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仅仅6周,患者症状即消失,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化验正常,又重返美国就读。
据负责治疗的雷小明主任医师介绍,到目前,他们采用这种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了53例该病活动期患者,均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动脉无脉症,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由免疫功能紊乱所致。
这种病若在活动期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就容易使大动脉炎病变处血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而一旦血管闭塞,极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梗塞和肾脏衰竭,预后极差。
目前临床上治疗这种疾病一般采用手术转流搭桥、手术支架方法或给予大量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但疗效并不稳定,药物毒副作用大,甚至会诱发人体的一些功能紊乱而导致其它相关疾病,如由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诱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微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诱发的股骨头坏死,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诱发的胃部疾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
雷小明等人经过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研制了一种以中西医结合方法平衡免疫为基本治则,平衡免疫、保护血管内膜和消除血管炎症三者并举的治疗原则。
雷小明介绍,所谓以平衡免疫为基本冶则,就是将为患者平衡免疫功能贯穿于大动脉炎治疗的全过程,以避免免疫攻击系统攻击的盲目性,从根本上避免大动脉再损伤。
所谓保护血管内膜,就是一旦发现患者患有大动脉炎就应立即保护动脉内膜,以防内膜增生堵塞管腔及内膜纤维化、钙化与硬化,阻止大动脉向严重发展。
2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介入治疗
【 关键 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 血管成形术 ; 支架 ; 介入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6 4 3 R 5 . 文献 标 识 : A 文 章 编 号 :09— 6 4 2 1 ) 7— 5 8— 3 10 60 ( 0 2 0 09 0
En o a c l r I t r e t n lTh r p o k y s t rt : Re o t o 7 d v s u a n e v n i a e a y f r Ta a a u Ar e i s o i p r f 2 Ca e Wu Xi ss n,Xu J n G o L a r i t a. u , u i n u ,e 1
J n 0 3 t u e 2 1 .Al t e p t n s rc ie e rl at r u cu e fr s l cie a go r p y u e 2 0 o J n 0 1 l h a i t e ev d f mo a rey p n t r e e t n ig a h .Mu t l a a a u a trt s e o v l p e T k y s r i swa i e i da n s d a d lc t d a h u ca in,c r t ig o e n o ae tt e s b lva ao i d,a d rn la tr s ra d mi a o a S l cie b l o i t n o tn rf n n e a r i ,o b o n la r . ee t al n d l i r s tg a i g ee t v o ao e t
2 7例 施 行 血 管 腔 内扩 张 成
20 年 6月 一 0 1年 6月 对 2 03 21 7 病 变 部 位 , 确 诊 断 , 对 因 大 动 脉 炎 引 起 A 确 明 并
多发性大动脉炎疾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原发性大动脉炎综合征、主动脉弓综合征、无脉症。
多见于青年女性。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且常为闭塞性的炎症,临床上依据受累动脉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其中以头和臂部动脉受累引起的上肢无脉症为最多,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受累的下肢无脉症和肾动脉受累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也可见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受累而消失肺动脉高压和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认为这是一种与免疫复合物镇静有关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且多数可能与某些感染有关联。
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的患者曾检出抗主动脉抗体,但其病因作用不愿定。
在亚洲和非洲发病率较高。
多见于年青女性,发病年龄5-45岁,男女之比约1:8。
病因多发性大动脉炎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疾病病因动脉栓塞主要由血栓所造成,此外,空气、脂肪、癌栓以及导管折断等异物也能成为栓子。
栓子的主要来源如下:①心源性,如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心室壁的血栓脱落;人工心脏瓣膜上的血栓脱落等。
②血管源性,如动脉瘤或人工血管腔内的血栓脱落;动脉粥样斑块脱落。
③医源性,动脉穿刺插管导管折断成异物,或内膜撕裂继发血栓形成并脱落等。
其中以心源性为最常见。
栓子可随直流冲入脑部、内脏和肢体动脉。
一般停留在动脉分叉处。
在四周动脉栓塞中,下肢较上肢多见,依次为股总动脉、髂总动脉、奈动脉和腹主动分叉部位;在亡肢,依次为肱动脉、腋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主要病理变化有:早期动脉痉挛,以后发生内皮细胞变性,动脉壁退行性变;动脉腔内继发血栓形成;严峻缺血后6-12小时,组织可以发生坏死,肌肉及神经功能丢失。
症状多发性大动脉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症状体征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5“P”:痛苦、感觉特别、麻痹、无脉和苍白。
多发性大动脉炎致左主干严重狭窄1例
中国乡村医药多发性大动脉炎致左主干严重狭窄1例梅婷婷 江建军多发性大动脉炎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1],亦可累及冠状动脉(冠脉),导致心血管事件。
我院曾收治多发性大动脉炎导致左主干严重狭窄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43岁,因“胸痛2个月,加重5小时”于2018年9月20日入院。
入院前2个月患者在家活动后出现胸痛,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样,休息4分钟可缓解。
2个月来症状反复,性质同前,劳力相关。
入院前5小时(9:00)患者在田地中干活时出现胸痛加重,程度较剧烈,持续半小时,伴左手麻木,至我院急诊就诊。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肌钙蛋白T 0.215ng/mL,拟“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收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50/70mmHg。
否认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入院查体:体温36.2℃,呼吸18次/min,右上肢血压154/72mmHg,左上肢血压118/66mmHg,左侧桡动脉搏啰动减弱,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率70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红细胞沉降率16.0mm/h;生化:AST 99.0U/L,ALT 90.0U/L,LDL-C 1.87mmol/L;肌钙蛋白I 3.52ng/mL;CRP 35.8mg/L;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肾功能、脑钠肽、类风湿因子、抗溶血性链球菌O、抗核抗体、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正常。
B超:左室射血分数55%,舒张期室间隔厚度11.3mm,舒张期左室后壁11.7mm,左室壁偏厚,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无名动脉、两侧锁骨下动脉、两侧颈总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全程狭窄(70%~99%,大动脉炎性病变伴血栓形成),前交通支开放,右侧颈内-外动脉侧枝开放,右侧颈外动脉逆向供应颈内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70%~99%),作者单位:317000 临海,浙江省台州医院心内科通信作者:江建军,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部分型),左侧椎动脉全程狭窄(生理性),右侧椎动脉狭窄(V1段:70%~99%),左侧锁骨下动脉远段、右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萎缩;左肾钙化灶,两肾动脉主干全程狭窄(70%~99%,右侧为著,考虑大动脉炎性病变),两肾动脉高阻型血流频谱改变,两侧股动脉内膜均匀性增厚(考虑大动脉炎性病变)。
可治性罕见病—多发性大动脉炎
可治性罕见病—多发性大动脉炎一、疾病概述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全身炎性反应以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症状,引起病变部位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少数引起动脉扩张或动脉瘤[1,2]。
因该病可发生在大动脉的多个部位而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所以又有很多名称。
例如,高安病、无脉症、主动脉弓综合征及巨细胞性动脉炎等[3]。
该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4,发病年龄5~45岁(平均年龄22岁),90%患者30岁以内发病,但也可见于儿童甚至婴幼儿。
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性,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发病率较高[4]。
目前,西方包括各种族,发病率在1. 2~2.6/百万人口[5'6],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1988-1989年我国东北某林区调查显示,患病率为0.13%。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病因及发病机制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细胞和体液免疫、感染及性激素等。
近年来认为这是一种与免疫复合物沉着有关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且多数可能与某些感染有关联。
但目前无充分证据表明细菌、分支杆菌、病毒等感染与本病发病有直接的关系。
在亚洲人群中有报道本病与HLA - Bw52[7],HLA - DR2[8]相关,但在其他人群中未证实。
细胞免疫在本病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动脉壁标本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可见较多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y8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9]。
本病患者血清a、7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升高,尤其是IgA、IgM及C反应蛋白等升高,类风湿因子常呈阳性也提示与免疫异常相关。
二、临床特征本病多发生于12~30岁年轻女性0IO],最小者出生后2个月发病。
临床现包括非特异性炎症性症状和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导致的组织或器官缺血症状[11]。
(1)非特异性炎症可表现为:全身不适、乏力、食欲缺乏、发热、易疲劳、体重下降、多汗、月经不调等,可伴关节红肿、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皮肤结节性红斑。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
病 ” 给予 强 心 、 尿 等 治疗 ( 体 用 药 情 况 不 详 ) 效 果 不 佳 。 , 利 具 ,
于 20 0 4年 8月 患 儿 就 诊 于 省 某 医 院查 双 颈 动 脉 及 双 肾 彩 超
21 . mV, V 、 导 联 T波 低 平 。 双 侧 颈 动 脉 、 腹 主 动 脉 V 、 V 及 彩 超 示 : 侧 颈 总 动 脉 内膜 增 厚 , 颈 总动 脉 内膜 最 厚 处 均 为 双 双 12 . mm, 主 动 脉 未 见 异 常 。 双 肾 及 肾 动 脉 彩 超 示 : 肾 与 入 腹 右 院时 无 明显 变 化 , 肾及 左 肾 门 动 脉 未 见 异 常 。心 脏 彩 超 示 : 左 左 心 室 3 mm, 心 房 2 mm, 张 期 二 尖 瓣 前 叶与 左 室后 壁 距 9 左 2 舒
一
、
材 料 与 方 法
明显 不 适 , 压 16 7 m g 右 侧 颈 动 脉 及 腹 主 动 脉 可 闻 及 血 0 / 0 mH , 1级 收 缩 期 血 管 杂 音 , 侧 颈 总 动 脉 可 闻及 2级 收 缩 期 血 管 杂 左 音 , 尖 搏 动 最 强 点 位 于第 6肋 间左 锁 骨 中线 交 点 处 , 脏 听 心 心 诊 同前 。 复查 血 沉 3 m h C 一反 应 蛋 白 2 m / 。纤 维 蛋 白 m /, 0 gL 原 2 3 / 。 心 电 图 示 : 导 联 s波 1 8 V, 导 联 R 波 .gL V .m V
维普资讯
・
颢技7 l 【・
J eRs u2 7V. o d eAg0 , 16 . M 。 0 o3N 8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血 栓等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清洁,避 免剧烈运动,按时服药,定期
复查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 氨蝶呤等,用于抑制免疫系统, 减轻炎症反应
生物制剂:如抗TNF-α抗体、 抗IL-6抗体等,用于调节免疫 系统,减轻炎症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免疫调节剂:如维生素D、钙 调磷酸酶抑制剂等,用于调节 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
质量
注意事项
复查时间: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复查 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注意事项:复查前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复查结果: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戒烟限酒:尽量戒烟,限制饮酒量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干细胞移植:通过移植干细胞, 重建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物、 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
疗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 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
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通过血管内介 入手术,如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等,改善血管
狭窄和闭塞
康复治疗:进行适当的康 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生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 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
糖皮质激素: 用于控制炎症 和缓解症状
免疫抑制剂: 用于抑制免疫 系统,减少炎 症反应
孙祥老中医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经验
孙祥老中医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经验
杨林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
【年(卷),期】1989(010)012
【摘要】孙祥老中医,副主任医师。
从五十年代起,潜心研究多发性大动脉炎,颇有心得。
吾随师临证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该病的经验简介如下。
治分三期多发性大动脉炎,也称缩窄性大动脉炎或无脉症,系一种病因未明的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且多为闭塞性的血管炎症。
类如中医所称之“心痹”、“脉痹”。
【总页数】2页(P3-4)
【作者】杨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431.1
【相关文献】
1.孙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经验简介 [J], 杨林
2.龚振祥老中医治疗梅核气的经验 [J], 王化京;龚长虹
3.孙朝宗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 [J], 闫俊霞;孙松生;刘政
4.唐博祥老中医治疗肾囊肿经验 [J], 唐博祥;汪红兵;则兴宇;姚叙莹
5.孙耀轩老中医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体会 [J], 孙晖;于伟田;孙炬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扶正康脉饮联合纤溶酶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40例_左爱欣
扶正康脉饮联合纤溶酶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40例左爱欣,李晓波,杨步军,指导:雷小明(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周围血管科,河北石家庄050035)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扶正康脉饮联合纤溶酶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40例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及复发情况。
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除2例双侧肾动脉重度狭窄者造影后出现肾功能不全,治疗效果不佳外,其余病例治疗后均好转,所有病例均每半年复查并随访至今。
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常出现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萎缩是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肾动脉的严重并发症,经过扶正康脉饮联合纤溶酶治疗,可改善肾脏灌注,避免肾萎缩,复发率低。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萎缩中图分类号:R543.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3)10-2056-02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Takayasu Arteritis Renal Artery Stenosis withFuzheng Kangmai Decoction Combined Plasmin in 40CasesZUO Aixin ,LI Xiaobo ,YANG Bujun ,Advisor :LEI Xiaoming(Peripheral Vascular Department of Shijiazhuang Changcheng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Medicine Hospital ,Shijiazhuang 050035,Hebei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uzheng Kangmai Decoction combined plas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aka-yasu arteritis renal artery stenosis.Methods :It reviewed the treatment and recurrence in 40patients with Takayasu arteritis renalartery steno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5January to 2009January.Results :Among the 40patients ,except 2cases of bilateral renal arteries with severe stenosis after angiography had renal insufficiency ,the remaining case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All th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every half year.Conclusion :Takayasu arteritis renal artery stenosis often appears with renal hypertension.Renal atrophy is a severe complication of Takayasu arteritis involving renal artery.Fuzheng Kangmai Decoction combined plasmin therapy may improve the renal perfusion ,avoid renal atrophy and low recurrence rate.Key words :Takayasu arteritis ;renal artery stenosis ;renal hypertension ;renal atrophy 收稿日期:2013-04-16作者简介:左爱欣(1967-),河北石家庄人,副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周围血管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内科治疗①抗炎治疗;如有活动性结核或链球菌感染,可应用抗痨药及青霉素治疗,对抑制体内免疫机制可能有帮助;②激素:对急性活动期有助于制止或减缓病变的发展,对已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并无疗效。
常用强地松龙30-40mg/日,清晨顿服,待炎症控制后,逐渐减量,并可用小剂量强地松龙长期维持;③免疫抑制剂;左旋咪唑、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一般常与激素合并应用,能更好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④血管扩张剂:心痛定10-20mg,口服每日3次;烟酸100mg,口服每日3次;妥拉苏林25-50mg,口服每日3次。
⑤降压药物;一般降压药效果差,目前多选用巯甲丙脯酸25-50mg,口服每日3次。
其它可作阿斯匹林40mg ,每日1次、口服,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一疗程;丹参注射液2-4ml,每日1次或2次,肌注。
二、手术治疗慢性期,病变稳定而又局限者,有严重脑缺血时;脑膜主动脉受累、引起上肢严重高血压;或肾动脉受累引起肾性高血压。
有严重临床表现时可考虑施行血管重建术。
包括血管旁路移植术、颈总动脉一锁骨下动脉吻合术、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加自体大隐静脉片增补术等。
对单侧肾动脉受累而肾动脉较细无法施行肾动脉重建手术者,如患侧肾脏萎缩不明显,可考虑自体肾脏移植术。
肾脏萎缩已很明显者,可考虑患侧肾脏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