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珍珠养殖—无核珍珠手术操作技术

合集下载

特种水产养殖学无脊椎动物养殖

特种水产养殖学无脊椎动物养殖
主要由外套膜、斧足、肌肉、消化系统、呼吸系 统、生殖系统等组成。
1、外套膜
位于贝壳内面,紧贴贝壳,为左右两片软的薄膜,它 包住内脏团,保护内部器官。



1、内脏团
外套肌痕
2、中央膜 3、边缘膜
4、色线
中央膜:指外套肌痕以内的膜,较薄,呈半透明状,为植片区。
边缘膜:指外套肌痕以外 的膜,较厚,结缔组织丰富,其外
珍珠增厚期
珍珠形成期
第三节 蚌的捕捞、运输和暂养
一、蚌的捕捞 1、季节
早春或晚秋,水温5~20℃。 2、方法 二、蚌的运输 1、干运: 浸泡吸水;平放在竹篓或草包中;运输途中洒水;
防曝晒和剧烈震动。 2、湿运:活水船运输。 三、蚌的暂养
放水质较肥、水流畅通的水域中暂养2~3月后,再进行插片 手术。
1、采苗鱼的准备
成熟的钩介蚴虫排出母体后,必须附着在鱼类的鳃 丝和鳍条上,营寄生生活一段时间后,才能完成其变态。 被寄生的鱼叫采苗鱼。
要求
鱼的体质健壮、性情温和,各鳍完整无伤,鳃、鳍宽大。
常用的采苗鱼有:鳙、黄颡鱼、草鱼、鰟鮍、泥鳅等。
2、钩介蚴虫成熟度的检查
一看色:成熟:棕色紫色、桔黄色;不成熟:乳白、粉红。 二拉丝:用针挑起外鳃,若能挑起粘连不断的细丝,示成熟。 三查动:挑出少许,放在玻板上,可见两瓣开启、微动。
珍珠饰品
贝雕工艺品
第一节
河蚌的生物学特性1、壳顶, 2、生长线,
3、前端,
一、蚌的外部形态
4、翼部, 5、后端,
6、腹缘。
蚌壳的结构
角质层 棱柱层 珍珠层
角质层是外层为黑褐层的薄层; 棱柱层由极细的方解石组成,最厚; 珍珠层由富有光泽的霰石组成,富有珍珠光泽。

12 第十一章 淡水珍珠培育

12 第十一章 淡水珍珠培育
1cm以上形似成蚌,即为幼蚌。生产上要求 以上形似成蚌,即为幼蚌。 壳长 以上形似成蚌 幼蚌在当年年底或翌年上半年均能达到实施手术 的规格,三角帆蚌壳长6cm以上。 以上。 的规格,三角帆蚌壳长 以上 (一)流水培育法 池结构同繁殖池,放养量不超过 池结构同繁殖池,放养量不超过1000只/m2;逐 只 步加大水的流量,不断加入营养土, 步加大水的流量,不断加入营养土,施肥增加进 水水源的肥度; 水水源的肥度;每周翻动一次幼蚌
贝类增养殖学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董艳珍 西昌学院动物科学系
第十章 淡水珍珠培育
第一节 育珠蚌的生物学
一、育珠蚌的种类及其育珠特点
1.三角帆蚌 壳大而扁平,外形略呈不等边三角形,壳 三角帆蚌 壳大而扁平,外形略呈不等边三角形, 面黑色或棕褐色,厚而坚硬,最大壳长可达24cm, 面黑色或棕褐色,厚而坚硬,最大壳长可达 , 后背缘向上伸出一帆状后翼。 后背缘向上伸出一帆状后翼。后背脊有数条由结节突 起组成的斜行粗肋。珍珠层厚,光泽强。 起组成的斜行粗肋。珍珠层厚,光泽强。广泛分布于 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 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洞 庭湖以及附近中型湖泊分布较多。植核手术方便, 庭湖以及附近中型湖泊分布较多。植核手术方便,排 核排片行为不强,所产珍珠光滑细腻、形状较圆、 核排片行为不强,所产珍珠光滑细腻、形状较圆、珠 珠质佳,多呈白色、紫色、粉红和黄色, 光、珠质佳,多呈白色、紫色、粉红和黄色,但珍珠 生长速度慢,对水质要求高。 生长速度慢,对水质要求高。
二、河蚌的生态
(一)生活习性 1.栖息环境 一般栖于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等 栖息环境 一般栖于江河、湖泊、 泥质、沙泥或砂砾底中, 泥质、沙泥或砂砾底中,一般大部分身体埋入泥 沙内。水中溶氧以4-5mg/L 沙内。水中溶氧以 2.摄食 食性广,以水中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为食, 摄食 食性广,以水中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为食, 饵料颗粒小于500um 饵料颗粒小于

淡水优质珍珠培育及加工技术_王海华

淡水优质珍珠培育及加工技术_王海华

| 62技术2014海洋与渔业2014年2月刊 总238期8cm以上开始进行插片育珠。

(1)养殖方式:采用40×40×10cm 的网框培育,框底铺薄膜和泥。

(2)养殖密度:每只网框放养蚌苗100只,每亩养殖水面放养蚌苗8000~10000只。

(3)日常管理:蚌苗刚放入网框中以吸收框内泥中的营养为主,因此需每周加泥一次,每次用量为0.5kg/框左右,加入的泥要求是除去杂质的肥泥。

当小蚌长到达3厘米后需向养殖水域中施肥,且随着小蚌的不断生长而逐渐增加施肥量。

施用的肥料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才能施用,泼洒时要注意用水充分调匀。

施肥数量根据水的肥度而定。

每月需施用一次生石灰以增加水中的钙质,用量为10~15kg/亩,要求生石灰必须兑水全池泼洒。

4.14cm以上(有核珍珠)手术预备蚌培育(1)养殖密度10cm以前,继续采用40×40×10cm 的网框培育,但框底应除去薄膜以加大水的交换量,密度为30只/框、2500只/亩。

10cm以后,采用钻孔单吊或采用长网袋吊养(将蚌的腹缘向上、每袋放8只蚌),密度为1500只/亩左右。

(2)日常管理定期向养殖水域中施肥,且随着蚌的不断生长而逐渐增加施肥量。

施用的肥料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才能施用。

泼洒时要注意用水充分调匀,施肥数量根据水的肥度而定。

每月需施用一次生石灰以增加水中的钙质,用量为15 kg /亩,要求生石灰必须兑水全池泼洒。

定期向养殖水域中加注新水,有条件的可长期保持微流水,使养殖水域的水质保持“肥、活、嫩、爽”。

每月进行水域理化因子测量,用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控。

可在养殖水域中投放草、鲢、鳙、鲫、鳊等鱼进行鱼蚌混养,起搅动池水、生物施肥等互助互利作用,又能增加养殖效益。

5.育珠蚌养殖管理(1)育珠蚌放养前的准备养殖水域为池塘的,在育珠蚌放养前15~20天,进行干塘消毒,清除周边水草和埂边旱草后,用生石灰按75~100 kg /亩的用量彻底消毒,曝晒3~5天后,加满新鲜水,施用经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培育水质,保证在育珠蚌吊养时有丰富的饵料生物。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中)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中)

于水 层之中 , 有一定 浮力的塑料 浮球 、 料空瓶 等均可 用 塑
作浮 子。 网袋和 网夹一般 由聚乙烯 做成 。圆形网袋 中撑 一个 由竹篾 做成的弹性 圈 , 以保证 网袋固定 的形状 。 网袋放 养
合肥或与有 机肥结合施 用。否则 , 、 藻会过 多。 蓝 绿
施肥 的 作 用是 培 养 水体 浮 游 生物 ( 类和 浮 游 动 藻 物 )浮游植物 ( , 藻类 ) 和有机 碎屑 才是珠蚌 的饵料 。在整
业。
③使用 消毒 药棉 :用抗 生素 等药物配成 等渗的 消毒 液I 浸透药棉 ( I I 小粒棉 球 ) 制片手术操 作时 , 。 用镊子 夹药 棉 清理 、 调整组 织小片带 以及擦 除过 多粘液。 每粒小棉球 只用一只制 片蚌 , 绝不重 复。使用 药棉协助 制片的办 法 , 比使 用海绵要好 , 减少了海绵粗 糙面与组 织的 摩擦 、 它 损 伤, 又可避 免相互感 染。同时 消毒药棉 法也最适 宜与“ 撕 ( ) 术要 点 ① 植片 工具应与手 术蚌规格 相适 应 , 2技 开 口大小应与小 片大小相宜 。 ②排 列 : 第一 排6 , 粒 第二排
4合 理 施 肥 和 调 控 浮 游 生物 .
生物丰 富 , 具有一定 水流或风 浪运动的 内陆水体 , 可作 都
养蚌 育珠场 所 。
氮、 、 、 磷 钾 钙等是养蚌 水体 的基础营 养元 素。 外还 此 有很 多矿物元 素和微量元素 在养蚌 育珠 生产 水域也显得
十分重要 。这 和一 般水产 养殖 水域有些 不同。 水体可 以施用有机肥 , 也可以用化肥 。 在各类 有机肥
水 体钙 的 含 量 要求 在 每 毫 升水 体 5 毫 克 碳酸 钙 以 0
上 , 的 酸 碱 度 以 中性 稍 偏 碱 性 为好 ( H为68 85 。 水 p . .)  ̄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我国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水库星罗棋布,可育珠水面非常广。

河蚌种类较多,分布广泛,资源十分丰富。

再者珍珠的制片移插,它是一项精细的手工操作技术,即不能用电脑控制,也不能行机械操作,所以,特别适应我国劳动力多的现实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采捕与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

到80年代中期,我国珍珠产量便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珍珠输出量最大的国家。

1 我国淡水育珠业的发展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大体可分为研究试验、技术改革和技术改进成熟3个阶段。

1.1 研究试验阶段珍珠的人工培育技术,是人们在采捕天然珍珠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发展起来的。

1958年广东水产学校(现湛江水产学院)试验成功。

1962年在熊大仁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无核珍珠养殖与彩色珍珠形成与小片位置的关系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1964年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淡水珍珠的养殖,并形成了规模生产,产量不断上升,尤其是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发展较快。

1972年我国开始出口淡水珍珠,1979年出口淡水珍珠达11吨,创汇1800万美元。

在此期间,我国育珠蚌的主要来源是*在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人工采捕天然蚌。

育珠蚌主要以褶纹冠蚌为主,三角帆蚌还未摆到首要位置,背角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等育珠还在探索中。

制插片技术,养殖水平还比较低。

采捕的天然蚌个体一般都在12——18厘米,年龄2——5龄,制片方法多采用削膜,片厚而大,每只蚌插片数也较多;养殖多为池塘,采取鱼蚌混养,并以鱼为主,养殖密度大;手术蚌吊养在固定的绳或架上,蚌不能随水升降。

珍珠产量低质量差,但当时珠价好。

1.2 技术改革发展阶段到70年代末以后,我国育珠技术有了突破和进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河蚌人工繁殖成功:1978年前,我国的育珠是采捕天然水域中的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天然河蚌源已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为此,70年代后期,我国进行了河蚌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并获得突破,这为淡水育珠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加快珍珠养殖与提高珍珠质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2)确立了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在育珠中的地位:我国淡水育珠蚌有十几种,经反复育珠试验,从产珠的光泽、颜色、洁度、形状、大小、产量以及手术操作方便程度等多因素考虑,确认帆蚌与褶纹冠蚌为我国淡水育珠的最佳蚌种。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三章珍珠植珠技术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三章珍珠植珠技术
1. 制片用具 剖蚌刀:切断闭壳肌,剖开蚌体 平头镊子:分离外套膜内外表皮 尖头和弯头剪刀:剪除外套膜边缘膜的色线 切片刀:切除外套膜边缘膜和整修小片时切
片(锋利,刃平)
解剖盘:放置手术架和小片板 小片板:放置小片,材料为玻璃板或木版 木制手术架:制片、植片时固定蚌体 棱形通针:同体植片时分离外套膜内外表皮 弯头刀:同体植片时切除色线 玻璃滴管、烧杯、海绵
撕开内外表皮
取小片系:将外表皮放在消毒液中浸1分钟 后,置小片板上,使外表皮贴壳面向上,修 切小片,剪除色线
修边切片:用切片刀修整带 状的外表皮,然后切成小片
整修和切片
小片基本要求
厚薄均匀:0.3~0.4 mm,其中一般三角帆 蚌以厚为好,褶纹冠蚌以薄为好
大小整齐(以收缩后成正方形为佳) 从制片开始到插入在10 min内完成
小片——(3*4 mm)除产量略有降低外,圆 度、光泽度等提高,价格可提高1~2倍
小工具——操作更加轻便灵活,对蚌损伤小
2. 其他指标
健壮:壳色鲜艳,生长 轮宽大,具鲜艳软边; 反应灵敏喷水有力;无 病无损伤;无怀卵等
壳内面:珍珠层光泽好; 色泽鲜艳(制片)
制:插比例
无核育珠——2~3:2 有核育珠——1:10~1定壳口 舌形木片:拨开内脏团和瓣鳃 植(送)片针:植小片用,不锈钢制成,
针头圆形或半圆形,顶端最好有短刺
送核器:送入珠核,一种规格的送 核器只能送上同一种规格的珠核
开口针:手术时在外套膜上开创伤 口,有钩针和直针,不锈钢
通道针:开通送核的通道 固定针:同体植片时固定育珠蚌内
2. 小片切取大小、形状和位置
无核珍珠的小片:常用规格为4~5 mm (长宽比 约为3:2)
有核珍珠的小片:边长约为珠核直径的1/2~1/3

淡水珍珠养殖-无核珍珠手术操作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无核珍珠手术操作技术

采用贝类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的方法,一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本手术工艺。

经多年努力,我们将撕膜法工艺和系统化消毒技术科学结合,形成了一套新的手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手术操作质量管理措施。

通过对手术操作工的培训和养殖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及其管理措施,不仅使“大、光、圆、艳”的优质珠率大大提高,同时手术后珠蚌成活率达95%以上,并可有效地预防蚌病的发生。

1、新撕膜法制片工艺流程2、:技术要点①第一刀应在色线内,平整,用力均匀果断,深度达到外套膜中间结缔组织层即可。

第二刀(也可省略应在外套膜肌痕处或尽量靠中央,以制取较宽的组织带。

②撕膜应从外套膜前部开始,以便尽量利用出水孔附近的小孔。

③有镊子夹药棉,整理组织小片,擦除粘液等。

④组织带放在玻板上后,应将两过粗糙面修平,宽度均匀一致。

切成的小片要求4毫米×5毫米,经收缩后呈正方形。

切片要求果断、干脆、切口平滑。

⑤切片后应及时滴加专用滴片液保养。

⑥玻板消毒液、药棉浸泡液、滴片液应当天配制,当天用守。

⑦组织小片不能接触其他东西,严格防止污染。

⑧制片过程由一人连续完成,要求在2分钟内结束,并及时用于接种,不可存放太久。

制片过程十分重要,事关珍珠质量,应加强管理。

2、植片工艺⑪流程选好育珠蚌并在蚌壳上刻划出日期和操作工的编码。

①用开壳器开口,加附口器,插入塞子→②擦除外套腔污物,使斧足侧向一边→③用送片针顶信小片,在开口针帮助下挑起小片→④从边缘膜下右开始用开口针钩口→⑤将小片送入伤口内0.5厘米深→⑥用开口针压信伤口,抽出送片针→⑦用开口针拉、压、挤、推整圆→⑧从上至下,从右至左,重复③-⑦至完工→⑨拔出塞子将育珠蚌放入中药浸泡液内→⑩吊养育珠蚌(2技术要点①植片工具应与手术蚌规格相适应,开口大小应与小片大小相宜。

②排列:第一排6粒,第二排5(6粒,第三排5(4粒,呈梅花型布局。

行、列间距适中,整体形状完美。

第只育蚌总植片数以32粒为佳。

一种淡水珍珠的养殖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淡水珍珠的养殖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CN 1017439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0.06.23C N 101743912 A*CN101743912A*(21)申请号 200810163033.2(22)申请日 2008.12.04A01K 61/00(2006.01)(71)申请人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11804 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珍珠工业园区(72)发明人陈海军 李小龙 谢乾程 何晓琳刘小锋(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代理人黄美娟 冷红梅(54)发明名称一种淡水珍珠的养殖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水珍珠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通过控制养殖水体中Na +、Mg 2+、Sr 2+、Mn 2+、Zn 2+在下述范围,以达到提高白色珍珠产出率的目的:800mg/L <Na +<1 000mg/L ,13.5mg/L <Mg 2+<20mg/L ,0.7mg/L <Sr 2+<0.9mg/L ,20mg/L <Mn 2+<30mg/L ,20mg/L <Zn 2+<35mg/L 。

利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淡水珍珠养殖,获得的珍珠品质好,且大大提高了白色珍珠的产出率,进一步提高了淡水珍珠的产值。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743912 A1/1页1.一种淡水珍珠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河蚌置于Na+、Mg2+、Sr2+、Mn2+、Zn2+浓度如下的养殖水体中进行淡水珍珠的养殖:800mg/L<Na+<1000mg/L13.5mg/L<Mg2+<20mg/L0.7mg/L<Sr2+<0.9mg/L20mg/L<Mn2+<30mg/L20mg/L<Zn2+<35mg/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蚌为三角帆蚌(Hyriopsiscum ingii)。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出处:黄冈水产信息网作者:发表日期:2006-9-26 阅读次数:--------------------------------------------------------------------------------中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已占世界首位,但是质量并不理想。

目前,全国每年培育的稚、幼蚌近百亿只,生产育珠蚌可达5-8亿只。

如果不是因为蚌病导致的大量死亡,每年的商品珠蚌和珍珠产量可比目前高出一倍以上。

所以,提高珍珠质量,限制产量迫在眉捷。

一、珍珠养殖现状1、技术进步中国珍珠产量的飞速增加,首先得益于钩介幼虫人工采集技术的突破和稚、幼蚌培育技术的不断进步。

虽然河蚌的人工授精、人工孵化技术尚未解决,河蚌在生产中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繁殖。

但在生产中已能从钩介幼虫的采集开始进行大规模培育稚、幼蚌,从而使手术蚌的来源有了根本保证。

这项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大江南北的农民很快掌握,而且已经完全做到了规模化生产。

其次,专业从事手术操作的女工队伍已经形成。

在湖南汉寿、安徽贵池、芜湖等地的有此乡镇已成了手术操作工的产地,每个乡镇的手术操作工就可达上万人。

育珠手术已成了当地劳务输出的重要途径,通过师傅教徒弟式的发展,手术操作工队伍稳定、壮大,并得以延续,使手术操作环节的人力有了保障。

第三,蚌病控制技术已经突破,育珠蚌养殖技术有了一定提高。

培育浮游生物、肥水养殖育珠蚌的技术借鉴了“施肥养鱼”的池塘养殖技术模式。

在生产管理上,主要是改穿孔吊养方式为“网袋、网夹”的笼养方式。

在大规模生产中,网箱培育手术蚌技术的改革进步,使当年育苗、当年手术育珠有了可能,缩短了珍珠育成周期。

2、存在的问题河蚌育珠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目前,珍珠生产已不再是获得巨额利润的项目,暴利的年代已经过去。

但是,多年育珠生产的高盈利性,使从业者无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盲目生产仍在继续。

⑴中国的珍珠产业协会还不健全,有些地方或成了半官方的组织,缺乏行业协调和自律,珍珠的生产完全无序化,限制产量和提高质量任重而道远。

人工珍珠养殖方法是什么_人工珍珠如何养殖

人工珍珠养殖方法是什么_人工珍珠如何养殖

人工珍珠养殖方法是什么_人工珍珠如何养殖珍珠养殖,是人们根据珍珠贝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的生理机能,在珍珠贝的体内中植入细胞小片,经过一定时间养殖就能培育出珍珠来。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人工珍珠养殖方法,欢迎阅读。

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1)养殖有核珍珠:先用厚贝壳为原料制成球形的珠核,然后选择养育了1~2年的未成年珍珠贝,切取它的外套膜,随后把珠核插人一个成年的珍珠贝的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同时放一片外套膜的外表皮小片,使表皮细胞的一面紧贴珠核表面,等细胞增殖包围珠核后,就形成珍珠囊,并不断围绕珠核表面分泌沉积珍珠质,久而久之,就形成大而圆的人工有核珍珠。

(2)养殖无核珍珠:只要把制各好的外套膜表皮小片用工具移植到另一软体动物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等细胞增殖后,就形成珍珠囊,随着珍珠质的不断分泌,就养殖成无核珍珠。

(3)养殖附壳珍珠:是把一定形状的外来物,插人贝壳和外套膜之间,在外来物周围便分泌出珍珠质,附着在壳的内壁上,便可形成所谓佛像珍珠、半圆珠等。

人工养殖珍珠的过程大致可分成下列三个阶毁,现以河蚌人工养殖为例作简要说明。

(1)准备阶段。

首先要培养和选择产珠动物,由于各种产珠动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必须选择适合于本地区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

从淡水养殖来看,三角帆蚌生产的珍珠质量较高,海水养珠主要是马氏贝、白蝶贝、黑蝶贝等。

在养殖场,由于需要大量的产珠动物,所以一般都是人工培养所需要的品种,从幼虫到可以使用的个体,一般需要养殖2-3年,而且必须选择健壮、无病、个体大的青壮年蚌,这直接影响nlJ采集细胞小片的分泌机能、个体的成活力和珍珠的质量。

产珠蚌又可分为制片蚌和插片蚌,制片蚌是专门切取外套膜制细胞小片的;插片蚌是专把制好的细胞小片插人体内,生产珍珠的蚌,一般制片蚌的年龄比插片蚌小。

(2)育珠手术阶段。

分以下几种情况。

①育无核珍珠:手术操作分制片和插片两个步骤。

制片是将制片蚌外套膜的边缘膜的外表皮部分取下,制成细胞小片,加工修理切成5mm见方的方片,把细胞小片洗净正面,并朝上摊丁玻璃板上,加上保养液以备待用。

淡水珍珠蚌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蚌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蚌养殖技术我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河蚌能产珠的记载,《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载了有关珍珠的内容。

珍珠按照成因分为天然珍珠和人工养殖珍珠两种,天然珍珠主要是指在贝、蚌的体内自然形成的珍珠;习惯上人们把珍珠又分为海水珠、淡水珠、人造珠三种类型,淡水珍珠是指江、河中产出的珍珠。

我国的淡水珍珠主要产于华南各省的湖泊,浙江诸暨是有名的珍珠之乡。

珍珠有白色系、红色系、黄色系、深色系和杂色系五种,多数不透明。

珍珠与玛瑙、玉石、水晶一起并称我国古代传统“四宝”。

您看,这珍珠既是华贵的装饰品,又是名贵的中药材,经济价值非常高,所以发展养珠业大有前景。

我们都知道珍珠是利用蚌类培育而成的。

那么全世界有河蚌200余种,单我国就有100多种,究竟哪些珍珠蚌适合养殖珍珠呢?从理论上讲,一般淡水河蚌都可以形成珍珠蚌,但是一些河蚌因为珍珠分泌能力太差,产珠量不够理想或其他不利因素而不能用来育珠,实际生产中能用来养殖珍珠的河蚌只有10余种,我国养珠业经常选用的育珠蚌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品种。

三角帆蚌既是我国特有的河蚌资源,而且又是育珠的好材料。

用它育成的珍珠质量好,80—120个三角帆蚌可以育成无核珍珠500克,它还可以用来培育有核珍珠、彩色珠、夜明珠等粒大、晶莹夺目的名贵珍珠。

哎,今天我们就以三角帆蚌为例带您了解一下淡水珍珠蚌的养殖技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角帆蚌的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产地与分布三角帆蚌俗称三角蚌、翼蚌、劈蚌等。

它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帆蚌属。

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其以我国洞庭湖、鄱(po,二声)阳湖、太湖以及周围河流湖泊内分布最多。

外观形态三角帆蚌的壳,大而扁平、厚而坚硬,长近20厘米。

三角帆蚌的后背缘向上伸出一帆状后翼使蚌形呈三角状是三角帆蚌与其它蚌的最大区别。

它的壳面呈黄褐色,壳顶部生长轮脉粗糙。

淡水珍珠蚌繁育和养殖技术要点

淡水珍珠蚌繁育和养殖技术要点

淡水珍珠蚌繁育和养殖技术要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淡水珍珠养殖的国家和淡水珍珠生产出口大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淡水珍珠养殖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淡水珍珠产量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5%。

淡水珍珠养殖产业效益排在淡水养殖品种前列,且一、二、三产业融合度高。

因为珍珠蚌的滤食习性,珍珠养殖对水体也有一定净化作用。

下面对淡水珍珠蚌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借鉴。

一、蚌苗繁育1亲蚌选择优先选择已经审定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康乐蚌、三角帆蚌“申紫1号”、褶纹冠蚌、池蝶蚌等,并且要求亲蚌3龄以上,体质健康,喷水有力,也可根据蚌的外观挑选,大蚌产大珠,胖蚌产胖珠,彩蚌产彩珠,有条件的还可以选用优秀的自培品系。

2优质苗种培育2.1亲蚌培育培育方法有池塘直接培育和温室大棚培育两种,其中温室大棚适合早繁苗种,必须在上年度11月前建成。

亲蚌选择3龄以上,体重250-500克,体长12-18厘米,体质健壮,完整无伤,壳色发亮,珍珠层美丽,生长线稀疏,闭壳敏捷,喷水有力。

亲蚌的雌雄鉴别方法:(1)看性腺部位:采用注射器,吸取性腺部位,组织液带有黄色颗粒为雌蚌,呈白色粘液为雄蚌;(2)看鳃:雌雄蚌鳃瓣上的鳃丝排列密度、沟纹、颜色、透明程度等都差异明显,通常雌蚌鳃丝密度是雄蚌鳃丝密度的2-3倍,雄蚌鳃瓣沟纹明显、淡黄色、透明状,雌蚌鳃瓣沟纹不明显、淡褐色、不透明。

繁育阶段可适当提高雌雄蚌比例至4: 1,之后采用亲本吊养的方式提高受精率。

吊养时应注意,在流水环境下雄性亲蚌宜养殖在雌蚌的上流方位,而在静水中培育亲蚌时,要集中养殖在同一水位深度。

2.2育苗准备工作首先要进行黄颡鱼的暂养和强化培育工作,因为黄颡鱼是钩介幼虫的优良寄主,钩介虫变态为仔蚌后再脱离寄主鱼,黄颡鱼的质量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因此采苗鱼要选择鱼体健壮,性情温和,鳍条完整,鳍、鳃宽大的,之后准备好育苗设施,提前搭建各种生产车间,做好清洗消毒工作,进行预运转。

珍珠植株技术

珍珠植株技术

一、制片
1. 制片过程:剖蚌-→洗膜-→分膜-→取小片系 (反拉)-→修边切片
剖蚌:注意不损伤外套膜边缘膜 洗膜:用浸湿的泡沫轻擦去边缘膜上的污物 分膜:将外套膜内外表皮分开,方法有通片
法、撕膜法等
通片法
先分离内、外表皮,再剪去色线:即在 边缘膜的前端用通片针刺一小口,夹住 边缘膜,用通片针分开内外表皮
2. 植珠技术
包括手术贝检查、切口、通道、送壳面紧贴 核面
(1)先植核后植片法 (2)先植片后植核法
(1)先植核后植片法
创口针开创口 通道针从伤口伸入通道 植核
镊子夹住核(或用送核器吸上珠核) 通道针拉开伤口拨通核道 钩针和送核器将核固定到通道底部
轻按,使珠核不要高出内脏囊表皮
四、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1. 术后暂养处理不当:要求当天插核当天养殖;在 休养池(水质良好,尽可能靠近插核室)养10天至 一个月
2. 闭壳肌受损 3. 手术时间过长:不超过15分钟 4. 室内用水:水量为3~5倍蚌壳,DO充足 5. 创口面积过大:手术要轻;开口尽可能小
7 cm),甚至4~5月繁殖的蚌,当年冬季就可 进行作业
“三小”技术(江苏)
制片蚌、插片蚌小型化5~6 cm 细胞小片小型化3~4 mm 手术工具小型化(开口器、送片针等)
使用三小技术的优点
小蚌——新陈代谢和细胞生命活力旺盛,手术 创口能迅速愈合,珍珠囊形成快,分泌力强, 蚌、珠同时生长,珍珠质量好
2. 小片切取大小、形状和位置
无核珍珠的小片:常用规格为4~5 mm (长宽比 约为3:2)
有核珍珠的小片:边长约为珠核直径的1/2~1/3
形状以正方形为好,但一般为5*7 mm或4*6 mm,插片时对折插入(或卷片插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消毒(消毒剂Ⅲ)↗
养殖珠蚌 ← 育珠蚌

药物浸泡(消毒剂Ⅳ)
⑫技术要点 ①手术室和器具消毒:手术室、手术台、盒、桶、器皿和毛巾等,在每天开工前和收工后,
都要用含量氯消毒剂Ⅰ冲洗或浸泡再洗净。
②玻璃板消毒:制片用的玻璃板,先用清水洗净板上的污物和残片,然后转入含抗生素的消 毒液Ⅱ中浸泡使用,制片操作工每一次从其中取出玻璃板,再进行制片作业。
③使用消毒药棉:用抗生素等药物配成等渗的消毒液Ⅲ浸透药棉(小粒棉球)。制片手术操 作时,用镊子夹药只用一只制片蚌,绝不重复。使用药棉协助制片的办法,比使用海绵要好, 它减少了海绵粗糙面与组织的摩擦、损伤,又可避免相互感染。同时消毒药棉法也最适宜与 “撕膜法”配套应用,从而完全可以使组织小片避免与手、桌面、毛巾等物接触,达到较高 的防疫要求。
④滴片液: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使用等渗、抗感染、伤口促愈等多功能的复合 滴片药“滴片宝”,效果十分明显。
⑤育珠蚌药浴:刚植片后的育珠蚌,及时放入纯中药的消毒液Ⅳ中浸浴 20 分钟以上,可使 药物经外套腔全面接触伤口。
制片后的废弃蚌,应及时运走处理。
4、手术操作环节的管理
采用消毒药棉法新工艺和撕膜法制片,作业人员以三人为一小组,一人制片供两人植片,平 均每三个小组需辅助工 3 名(其中洗刷蚌壳的女工2名)。规模化生产中的手术作业,需有 人专门负责消毒、协调和检查等管理。
1、新撕膜法制片工艺
⑪流程:①切断前后闭壳肌打开双壳→②用解剖刀在外套膜边缘处划一刀→③在肌痕处划第 二刀(较重)→④用镊子从壳前部将边缘膜内表皮撕去→⑤在另一半重复②-④步骤→⑥将 玻璃板从消毒液中取出→⑦把制好的外套膜组织带放于玻板上,内面朝下→⑧用药棉擦去粘 液、污物→⑨用切片刀切平组织带伤口,使其宽度一致,并切片→⑩滴加滴片液→11 送给 植片工
⑤切片后应及时滴加专用滴片液保养。
⑥玻板消毒液、药棉浸泡液、滴片液应当天配制,当天用守。
⑦组织小片不能接触其他东西,严格防止污染。
⑧制片过程由一人连续完成,要求在 2 分钟内结束,并及时用于接种,不可存放太久。制片 过程十分重要,事关珍珠质量,应加强管理。
2、植片工艺
⑪流程 选好育珠蚌并在蚌壳上刻划出日期和操作工的编码。
⑫技术要点
①第一刀应在色线内,平整,用力均匀果断,深度达到外套膜中间结缔组织层即可。第二刀 (也可省略)应在外套膜肌痕处或尽量靠中央,以制取较宽的组织带。
②撕膜应从外套膜前部开始,以便尽量利用出水孔附近的小孔。
③有镊子夹药棉,整理组织小片,擦除粘液等。
④组织带放在玻板上后,应将两过粗糙面修平,宽度均匀一致。切成的小片要求 4 毫米×5 毫米,经收缩后呈正方形。切片要求果断、干脆、切口平滑。
①用开壳器开口,加附口器,插入塞子→②擦除外套腔污物,使斧足侧向一边→③用送片针 顶信小片,在开口针帮助下挑起小片→④从边缘膜下右开始用开口针钩口→⑤将小片送入伤 口内 0.5 厘米深→⑥用开口针压信伤口,抽出送片针→⑦用开口针拉、压、挤、推整圆→⑧ 从上至下,从右至左,重复③-⑦至完工→⑨拔出塞子将育珠蚌放入中药浸泡液内→⑩吊养
采用贝类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的方法,一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 本手术工艺。经多年努力,我们将撕膜法工艺和系统化消毒技术科学结合,形成了一套新的 手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手术操作质量管理措施。通过对手术操作工的培训和养殖生产实 践表明,该工艺及其管理措施,不仅使“大、光、圆、艳”的优质珠率大大提高,同时手术 后珠蚌成活率达 95%以上,并可有效地预防蚌病的发生。
育珠蚌
(2)技术要点
①植片工具应与手术蚌规格相适应,开口大小应与小片大小相宜。
②排列:第一排 6 粒,第二排 5(6)粒,第三排 5(4)粒,呈梅花型布局。行、列间距适中,整 体形状完美。第只育蚌总植片数以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粒为佳。
③“推、拉、压、挤”严格整圆。
④边缘、口珠到位。小片来源位置和植片位置尽量一致。
三人组合模式可以做到责职分明,有利于考核;制片、植片作业分工,有利于操作技术专业 化和精益求精。而“一人独立制片、植片”或“两人制片、三人植片”等组合方式,均不适 宜。
本文由珍珠坊 整理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⑤开口塞子不可过大,尽量使用附口器。
⑥严格挑选手术蚌,按要求将制片蚌和育珠蚌选出暂养。
⑦清理送片针的海绵要及时清洗、消毒。
⑧要求每只蚌植片手术时间为 5 分钟。
3、手术操作系统化消毒技术(已申请专利)
⑪流程 见手术操作系统消毒工艺流程图
环境消毒(消毒剂Ⅰ)↘
滴片药

环境消毒(消毒剂Ⅱ)→ 制片作业 → 外套膜组织小片 → 植片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