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新

合集下载

2020经典文档内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_共70页)

2020经典文档内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_共70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共70页)目录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1课时一长度的必要性第2课时厘米的认识第3课时米的认识第4课时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进位加第2课时进位加第3课时不退位减第4课时退位减第5课时连加连减第6课时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认识第2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5的乘法口诀第3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第5课时6的乘法口诀第6课时简单的乘法应用题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观察物体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第2课时8的乘法口诀第3课时9的乘法口诀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几时几分第2课时时间推算第3课时认识时间练习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一)比一比量一量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仿照课本第2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2、仿照课本第2页,请你自由测量: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并记录下来。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3、我想问、我想说:(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1米=100厘米
课后反思
课题
认识线段
课型
新授
课时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
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具
多媒体课件、弯曲的两根毛线(不同长度)。学生:学生尺。




导学流程
创意修改
一.情境引入
(课件播放消防员接到任务的情境。)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3.操作性练习。
(l)认识卷尺和皮尺。
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
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
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9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9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题:统一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

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实物测量,并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

因此,在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量一量、说一说、细想一想等活动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其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学前导学用小棒量一量一支新铅笔有几根小棒那么长,再用硬币量一量。

想一想,为什么量出的数据不一样呢?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量数学课本的宽:你想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有多宽吗?我们动手来量一量。

(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

(4)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

这说明什么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师生共用导学稿课型:新授课课题:认识乘法备课人:审稿人:数学组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一,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2. 在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体会求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列加法算式简便。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5分钟)1. 2+2+2+2 3+3 4+4+42+10 3+6 5+5+44+4-4 6+5+6 7+7+72、3个2是多少? 6与4的和是多少?二、合作探究(10分钟)1、教学例1.(1)、出示例题。

(2)、看图,说一说图意。

(3)、小组讨论。

(4)、展示交流。

2、试一试。

(1)、独立完成。

(2)、展示。

3、课堂小结。

只有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才能用几个几相加来表示。

4、教学例2、(1)、出示例题(2)小组讨论。

你是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台电脑?(3)、用乘法计算。

4 × 2 = 8 或 2 × 4 = 84是乘数 2是乘数 8是积读作:4乘2等于8 读作:2乘4等于85、课堂总结。

三、交流展示(8分钟),填++++=()个()相加得()四、课堂小结(2分钟)五、检测反馈(10分钟)六、拓展延伸(5分钟)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3×5=15 6×4=24 2×7=14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师生共用导学稿课型:练习课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备课人:审稿人:数学组教学内容:第 4——6页。

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把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了解相同数连加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来表示。

3、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重难点:1、乘法的含义,乘法中的各部分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2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2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2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中的3.2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这是我们人教新课标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展开。

我们会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点,并能够正确识别它们。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它们来描述生活中的角。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则是让孩子们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今天的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模型,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让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钟表、房屋等,引入角的概念,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角的存在。

2. 讲解:我会向孩子们展示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模型,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直角是90度的角,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钝角是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3. 操作:孩子们将会自己动手操作模型,尝试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并通过生活中的图片来练习。

4.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自己尝试判断给出的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我会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直角、锐角和钝角,并标注它们的度数。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判断下列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并说明原因。

1. 一个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重合的角。

2. 一本书打开时的两个页边的角。

3. 一条直线的两个相邻的角。

答案:1. 直角:因为时针和分针重合时,它们之间的角度是90度。

2. 锐角:因为书的页边是弯曲的,所以两个页边的角度是小于90度的。

3. 无法确定:因为直线没有角度,所以无法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拓展延伸,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直角、锐角和钝角。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108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108页)

三、绕操场跑一圈,王刚用 59 秒,小明用 1 分零 2 秒,谁快些?
课后
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上,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自主学习
)减(
),

)减(
)(够减时),再把两个差(
)。
方法二、把减数拆成(
)和(
),先用被减数减(
),
再用所得的差减(
)。
三、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 11 页做一做
2、口算下面各题
85—43=
71—28=
35—17=
55—28=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二 5、6、7、8 题
2、拓展提高
小刚在做减法练习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 0 错写成了 6,把被减数 十位上的 8 错写成了 3,这样得的差是 61,正确的差是多少?
【班内展示】
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
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
【质疑探究】
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 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可我学会了:
2、掌握不太好的是:
学习重点:
时分秒三者的关系及换算。
时间的计算方法。 正确计算时间的长度。
学习难点:
时间单位之间的计算和换算。
课前
【学案自学】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导学案(79页推荐)
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

2、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自由测量: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并记录下来。

( )大约有( )个( )长。

( )大约有( )个( )长。

( )大约有( )个( )长。

( )大约有( )个( )长。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2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
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

自主学习
1、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

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

……
……
3、我想问、我想说: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
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1、小组间相互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并展示展示你的量法。

2、说说你的想法。

三、过关检测:。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导学案上册(可编辑)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导学案上册(可编辑)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导学案(上册)(可编辑)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导学案(上册)二年级数学(上)教师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横沟桥镇小学“1+2”快乐课堂师生导学案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课时时间课题统一长度单位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具多媒体、小木块、曲别针、硬币、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导学流程合作探究教学意图1、导入,创设情景.导疑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数学课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出示:课本、练习本、铅笔、铅笔盒等。

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导学测量统一长度(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1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1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3.1角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中的第三章第一节,角的初步认识。

这一节主要让我们了解和认识什么是角,以及角的特征。

教学目标有两个方面。

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事物,提高空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用一些教具和学具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

教具主要包括一些硬纸板做成的角,大小不同的圆规,以及一些直尺和铅笔。

学具则是每个学生都会发到一个塑料制的角模型,以及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

在学生们对角有了直观的认识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例如,我会让学生比较一个圆规两脚叉开距离大时画出的角,和两脚叉开距离小时画出的角,学生们会发现,圆规两脚叉开距离越大,画出的角就越大,反之亦然。

随堂练习环节,我会让学生们用学具中的塑料角模型,尝试拼出不同大小的角,并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为什么能拼出不同大小的角。

板书设计方面,我会用简洁的图形和文字,将角的特征和大小决定因素展示出来,方便学生们记忆和理解。

作业设计方面,我会让学生们画出一个角,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他们画的角,以及他们认为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发现更多的角,并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在回家的路上,可以观察路标上的角,理解它们是如何帮助人们找到方向的。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理解。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角的概念。

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这一点称为顶点,两条射线称为边。

角的大小是指角两边张开的大小,而不是角两边的长短。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数学概念,需要学生们深刻理解和掌握。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课本P1~P12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1课时《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主备人:审定人:执教者:导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练习一第1题)导学目标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导学重点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导学难点将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导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板书设计:解决问题问题:现在看戏的有几人?方法一:方法二22+13=35(人)22-6=16(人)35-6=29(人)16+13=29(人)22+13-6=29(人)22-6+13=29(人)教学反思:《解决问题一》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探究一:学习例1,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一种填上并汇报)1、原来有()人,走了()人,就先减去()人,算式是;后来又来了()人,就再加上()人,算式是;2、原来有()人,来了()人,就先加上()人,算式是;后来又走了()人,就再减去()人,算式是;合作探究二:将分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我观察到22+13=35(人)35-6=29(人)这两个分步算式与22+13-6=29(人)相同的数有:;不同的数有:;所以列出的综合算式是:当堂检测:1.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2、将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50+20=70 70—15=55 86—26=60 60+13=73综合算式是:综合算式是:3、变式练习(1)男生有22人,女生有27人,有16人参加接力赛,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2)公共汽车上原来有52人,到站后下车18人,又上来14人,车上现有多少人?4、扩展提高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请你口头编一道加减混合的解决问题,并解答出来。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数学广角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数学广角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数学广角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广角的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通过数学广角探索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和趣味。

难点
1.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广角中的几何概念。

2.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数学广角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准备数学广角教材和工具。

2.制作示例题目和练习题目。

3.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学广角的概念和作用,并激发学生对数学广角的兴趣。

第二步:示范
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数学广角的具体运用和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
握数学广角的概念。

第三步:练习
教师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四步:梳理与总结
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学习收获,为下节课的学习做
准备。

五、课堂设计
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通过数学广角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属性和关系,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内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广角的学习,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七课时:加减混合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题目。

3、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

学习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及加减混合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学习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加减混合的题目,并总结运算顺序。

一、自主学习计算复习1、25+28+36= 78-59-1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只?3、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支铅笔?看教材28页图填空:车上原来有()人,到站后下车()人,又上车()人,?先算:再算:列式:列式:但是这样做比较麻烦,可以用一个式子计算:算式:竖式:答:二、练习总结:1、计算并总结规律:50+30+18 70-23-29 56+34-20* 上面3道题都是先把()相加或相减,然后再加上或减去() 2、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三、过关检测:(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同学们折纸鹤庆祝元旦,第一组折了45只,第二组折了36只,他们把这些折好的纸鹤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16只,现在还剩下多少只纸鹤?2、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

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付水洼小学课堂导学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3册第二单元课型:探究编制人:徐喜艳第八课时:加减法估算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2、会用学到的估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学习难点: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主学习1、写出下面的数最接近哪一个整十数。

28 () 43() 24() 67() 2、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茶杯24元方法(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元,()﹤()因此,100元够了。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108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108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108页)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时间的计算》导学案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页例2。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小时与分的关系为1小时=60分。

2、正确使用时、分、秒来表示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逐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重点:时分秒三者的关系及换算。

时间的计算方法。

正确计算时间的长度。

学习难点:时间单位之间的计算和换算。

课前【学案自学】自学课本4——5页内容二、自主学习:1、学习例1看主题2时等于()分你的想法是:因为1时是()分,所以2时是(),也就是()分,所以2时=()分。

2、学习例2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离家,()到校。

小明从家到校用(),你是怎样计算的?课中【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班内展示】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可以这样算,分针从走到走了大格,每大格是分,所以一共是分;也可以这样想:减也就是分。

2、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对不对。

3、新闻联播开始,结束,一共播放的时是。

【质疑探究】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

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1、本节可我学会了:2、掌握不太好的是:【达标测试】一、轻松填空1、2时=()分4时=()分4分=()秒8分=()秒180分=()时240秒=()分二、比大小4分○40秒3时○100分210秒○5分4时○240分三、王叔叔从北京来郑州办事,本来火车是下午3:40到站,现在火车晚点18分钟,请问王叔叔什么时候到达郑州?四、爸爸每天早晨7:40上班,中午11:40下班,下午2:00上班,5:00下班,爸爸一天工作多长时间?课后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上,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秒的认识》导学案学习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拼角》-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拼角》-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拼角》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中的《拼角》一节,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用两个相同的角拼成一个平角。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主要涉及第37页例1和第38页的练习。

例1展示了如何用两个相同的角拼成一个平角,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理解平角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平角的含义,掌握用两个相同的角拼成一个平角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平角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角的形成过程,能够用两个相同的角拼成一个平角。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平角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问学生这个角是什么角?学生回答后,我会再画出另一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将其与第一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

我会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看到的平角。

2. 新课导入:我会向学生介绍平角的概念,并解释平角是由两个相同的角拼成的。

我会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形状的平角,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实践操作:我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尝试用两个相同的角拼成一个平角。

学生会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平角,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4. 例题讲解:我会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例1,并用语言解释如何用两个相同的角拼成一个平角。

我会让学生跟随我的步骤,一起完成例题。

5.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在纸上独立完成第38页的练习题,我会巡视课堂,给予学生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形状的平角,并写上平角的定义和特征。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三角板尝试用两个相同的角拼成一个平角,并画在作业本上。

答案:学生完成的作业应该是两个相同的角拼成一个平角的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平角的形成和特征。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平角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导学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3册第一单元课型:探究编制人:xx第一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学习目标: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1、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书的宽大约有()个( )长。

……2、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自由测量: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并记录下来。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大约有()个( )长。

……3、我想问、我想说:()。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1、小组间相互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并展示展示你的量法。

2、说说你的想法。

(三、过关检测:课型:探究编制人:xx第二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实际感知1厘米。

2、感受用尺子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1、准备一把尺子并观察尺子,说说你知道什么。

2、自学课本第3页,认识1厘米。

3、亲身感知1厘米,测量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的长大约是1厘米。

()的长大约是1厘米。

()的长大约是1厘米。

……4、看我的,我会量(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三、过关检测。

课型:探究编制人:xx第三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观察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实际感知1米。

2、感受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4页,认识1米。

1米=()厘米2、制作1米长的绳子。

3、亲身感知1米。

用1米长的绳子与自己身高、双臂展开等相比较。

()大约是1米。

()大约是1米。

()大约是1米。

……4、看我的,我会量。

(先估计再测量)(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三、过关检测:课型:探究编制人:xx第四课时:长度单位班级:------ 姓名------ 评价-------学习目标:1、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会量线段、会画线段。

3、锻炼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5页,认识线段。

(1)下面这些都是线段,线段是可以()长度的。

*(2)线段都是()的,两边都有()。

(3)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

()厘米()厘米()厘米2、自学课本第5页,画线段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三、过关检测:()()()()课堂导学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3册第二单元课型:探究编制人:xx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从例1重点学习并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学习计算顺序。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1、口算.20+50 30+40 60+20 70+10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3、例1是计算二(1)班和带队老师共有多少人。

应该用()计算。

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十个十个还可以列成:口答:。

4、我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列式时要注意。

5、学完教材第12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列式计算32+66+3259+4040+592、完成教材第13页例2。

看图理解:二(1)班有()人,二(2)班有()人,问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应该用()计算。

35+32=673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也就是个位和()对齐,十位和()对齐。

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加完后又加()。

4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先将,然后。

2、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列()算式计算3、个位加起来的数写在()的下面,十位加起来的数写在()。

四、过关检测:1、 2 3 4 2 6 9 8 4+ 4 5 +5 6 +3 0 + 1 32、一双球鞋44元,一个足球55元,买下来一共要多少钱?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课堂导学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3册第二单元课型:探究编制人:xx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5+23 43+34 55+33 61+252、看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3、例3中,二(1)班有()人,二(3)班有()人,问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应该用()计算。

35+37=72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十个十个还可以列成:口答:。

4、我发现就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从。

然后个位满10要十位上的数相加的时候要记得加上。

5、学完教材第14页后,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二、边练边算,并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56+37 46+24 25+351、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也就是个位和()对齐,十位和()对齐。

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个位上满十,就向()。

2、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你的收获是:你的疑惑是:四、过关检测:1、 27 36 45 26+76 +36 +46 +45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十题。

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课堂导学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3册第二单元课型:探究编制人:xx第三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4、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5、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6、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7+33 34+362、看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并列式计算。

3、例1中,美国有()枚金牌,俄罗斯有()枚金牌,问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应该用()计算。

列式:36-23=13 竖式:4、我发现就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要()对齐,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加完后又加()。

5、学完教材第18页后,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三、边练边算,并说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43-13 88-62 89-5 92-71计算方法:。

四、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你的收获是: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五、过关检测:1、 87 36 45 96- 76 - 36 -25 -75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2题。

课堂导学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3册第二单元课型:探究编制人:xx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会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47-33 75-362、看教材19页主题图,读懂图意,并提出数学然后列式计算。

3、例2中,用减法解决的问题:(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列式:51-36=15竖式:个位上:1-6不够,向()个位上退一,就是()-()得()十位上就是()- ( )(2)完成第19页例3 50-24=4、我发现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计算完后又计算()。

*5、在昨天的基础上:我还知道了:。

二、做一做、想一想42-13 81-62 80-15 92-77过关检测:1、我来改错。

87369596-79-28-57-78181248182、完成教材19页做一做。

*3、45减去几个9以后得0?算算看。

*4、减法从十位开始计算方便吗?先试试再谈谈。

课堂导学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3册第二单元课型:探究编制人:xx第五课时:解决问题班级:------ 姓名------ 评价-------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学习目标:1、会用学过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初步学会结合信息,提出问题并正确解决问题。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理解“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一、自主学习1、填一填。

(1)、小红有10元钱,明明比他多2元,明明有()元。

(2)、小红有10元钱,明明比他少2元,明明有()元。

(3)、小红有10元钱,他比明明多2元,明明有()元。

(4)、小红有10元钱,他比明明多2元,明明有()元。

2、看教材23页例4(1)主题图,读懂图意。

一班得了()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面,二班得了多少面?从这道题可以知道二班的小红旗比一班的(),两个班相比()的多,()的少,我们要求的是比较()(填多或少)的那一个班,所以用加法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