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菩萨蛮、扬州慢、长相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2023年《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
2023年《菩萨蛮》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学习目标:1、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抓住意象,发挥想像,品尝诗情画意的江南,领悟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2、学会依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实行相应的观赏方法探究诗歌意境,学会运用“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3、探究江南诗歌情境的异同,感受诗人的江南情怀。
学习重难点:直抒胸臆,却又回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一、导入新课烟笼的江南,引起了很多诗人的遐想与诗情。
大家还熟识哪些诗人所写的江南?回顾所学江南诗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扬万里《晓出慈净寺送林子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二、关于作家作品1.简介,字端己,京兆杜陵人。
此前曾漫游各地。
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最终蜀。
他的诗都很闻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同为“”重要词人。
长安的长篇叙事诗《》,影响极大,被称为“”,著有《浣花集》2.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分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
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从而形成的意境。
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爽,情思曲折而真实。
婉约,是之意。
3.背景介绍《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
主要歌颂。
三、词整体感知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巩固提升】
(一)课内检测
1.C(A.“憔”应读为“qiáo”。B.“贾”应读为“gǔ”。D.“浸”应读为“jìn”。)
2.A(B.“徒”应为“徙”。C.“崖”应为“涯”。D.“翻”应为“反”。)
3.D(A.畅快。B.老大:年纪大了。C.去来:去了以后。)
4. B(A.突出:突然爆发出。C.整理。D.以前。)
琴()瑟()琵()琶()钿()头
呕()哑()嘲()哳()六幺()
二、研究部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师生或生生评价)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黑字的意义: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东船西舫悄无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转徙于江湖间()
转轴拨弦三两声()
却坐促弦弦转急()
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2、文体常识:
“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原指可唱的韵文,到了唐代,“歌”的原意已变,指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的一种形式。“歌”在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方面没有严格限制,比较自由。
“行”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与“歌”没有严格的区别。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很多。“歌”“行”一般都有叙事的内容,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其音节、格律一般都较自由。
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荻花(dí)
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
D.江浸月(jīn)呕哑(yā)嘲哳(zhā)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钿头银篦连篇累牍杜鹃啼血
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浃背
高中语文扬州慢导学案[1]
《扬州慢》导学案设计:审核:高二语文组班级:组号:姓名:课前部分【使用说明】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中词句,勾画疑难点。
2.用时40分钟左右,在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上思考合作探究题目,并形成文字答案。
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用蓝色或者黑色笔作答,红色笔纠错)【学习目标】1.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赏析全词。
3.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那种抚今追昔、忧国伤时的情感,黍离之悲的深沉哀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重难点预测】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
2.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
【学法指导】课前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质疑对抗、小结归纳、反思感悟。
在诵读的基础上,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抓意象营造意境,体会词人的心境。
并通过鉴赏全词,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
(可结合第一单元学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共同赏析诗歌。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
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
由于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韵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隐晦等特点。
同时他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留下了十七首当时用于演奏的古乐谱,对研究唐宋音乐极有价值,留有《白石词》。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
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
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长相思》导学案(通用15篇)
《长相思》导学案(通用15篇)《长相思》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2、体味天涯羁旅之思及“容若词自然真切”的特点。
重点难点:1、巩固有关知识2、把握羁旅之思的情感,体味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康熙二十年,即1681年,三蕃之乱平定。
翌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
本篇即作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走进纳兰-------------------“我是人间惆怅客”1、有感情的吟诵两首词。
2、内容理解(限时3分钟)榆关更聒疏窗被酒赌书消得泼茶香你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情感表达上看《长相思》抒发《浣溪沙》抒发。
感受纳兰------------------“一片幽情冷处浓”4、用化的语言改写其中一首词,充分体会其情感。
(限时5分钟)品味纳兰----------------------“一往情深深几许”5、纳兰一满清贵胄、能够对汉族文化,特别是掌握并运用得十分精深,那么这两首词分别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词人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请至少找出三种)(限时8分钟)6、近代文学大师王国维评价纳兰:“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请据此并结合词句概括纳兰词在语言和抒情上的特色。
(限时8分钟)感悟纳兰-----------------------“当时只道是寻常”7、“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令无数人黯然伤神••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和遗憾?说说你的故事。
(限时10分钟)附:1、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纳兰性德画像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词人、学者。
扬州慢导学案
《扬州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3)四、中心思想 (4)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深入理解《扬州慢》这首词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掌握其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感受词人姜夔对扬州战后萧条景象的深深哀痛与对故国山河的无限怀念。
学习词中运用的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体会词人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营造出凄凉悲怆的艺术氛围。
通过对《扬州慢》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美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扬州慢》的作者是南宋词人_______,此词是词人路过扬州时,感怀于扬州昔日的繁华,而今在战争之后变得萧条冷落,所作的一首_______。
2.词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句,既实写眼前_______的景色,又寓痛惜昔日繁华已逝之意。
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一句,通过写桥边红药年年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情状,抒发了词人_______的感慨。
二、选择题1.下列对《扬州慢》中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写出了扬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之优越。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借杜牧之典,暗写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表明,纵有杜牧的才华,也难以表达此时对扬州的深情厚意。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写出了二十四桥的静谧之美,表达了词人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2.下列关于《扬州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词作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战后萧条景象的欣喜之情。
B.词中未运用任何典故,语言直白易懂。
C.词作通过对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D.词作风格明丽轻快,体现了词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简答题1.请简述《扬州慢》中词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扬州的萧条景象?2.《扬州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全文翻译《扬州慢》译文:淳熙丙申年冬至,我路过扬州。
菩萨蛮(导学案)
《菩萨蛮》(韦庄) 1、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 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两首《菩萨蛮》
2、搜集历代文人以女子形象来寄寓情感的诗词,并揣摩其情感。 3、搜集描写江南的诗词,体会其中作者的情感。 教后记
青州三中高二语文导学案
教学课题 《菩萨蛮》(温庭筠)、《菩萨蛮》(韦庄)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让学生能感受并说出两首词中的人物形象,并进一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找出词中运用的表现手法,能让学生基本把握词中的白描和反衬手法,并能结合具体诗句 作一定的鉴赏。 3、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分析,让学生能感受并说出两首词中的人物形象,并进一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找出词中运用的表现手法,能让学生基本把握词中的白描和反衬手法,并能结合具体诗句 作一定的鉴赏。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赵玲玲 审核人 张佃霞 使用教师
落 实 是 成 功 的 保 证!
合作探究
《菩萨蛮》(温庭筠)
1、试结合词句分析,这首词中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 象?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
2、前人评价温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 ,请结合词句内容加以分析。
3、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的艳词,也有人说这首闺怨词中,词人有所寄寓,你认为词 人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课前预习
一、唐五代词 (一)花间词 所谓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选编的词集《花间集》得名。花间词是以唐词人 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共 18 人。 这些作者中温庭筠、皇甫松为晚唐人,其余多数为五代西蜀文人包括流寓、游宦者。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花间词派的两种风格。 “温韦”并称。 (二)南唐词 南唐词是指以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冯延巳为代表的词派。南唐词,特别是 后主李煜的词,与花间词相比,境界有所扩大。 二、知人论世: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 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 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 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 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 , 《金荃集》 ,存词 70 余首。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 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 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 ,影响 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著有《浣花集》
菩萨蛮导学案超实用
《菩萨蛮》导学案(带答案)超实用(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温庭筠《菩萨蛮》导学案教学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思想感情一、唐五代词概述:1、花间词派:以唐温庭筠、前蜀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
温词秾艳华美,如簪花仕女,如富丽堂皇牡丹,“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疏淡清秀,如淡妆美人,如清新明丽芙蓉,“显而疏”,易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2、二主一相: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操,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
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
),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二、作者介绍: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他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
三、结合注解,理解词意: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四、赏析课文:1、概括上下片内容分析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上片女主人公睡醒后娇慵的形象下片写了梳妆打扮的过程。
这首词塑造了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贵妇的形象。
2、这首词通篇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一剪梅》《扬州慢》《燕歌行》导学案
《一剪梅》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知人论世”的欣赏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李清照生平简历的了解及其作品的赏析。
【教学难点】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来初步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吟诵,讨论、讲析结合,问题探究法。
【熟悉作者,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境遇孤苦,词情凄黯,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
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品读诗歌,回答问题】(1)、“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课文小结本词的写作特点】1、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2、大胆歌颂自己的爱情,象蜜甜、象水清,磊落大方;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菩萨蛮_温庭筠》导学案~教师版.doc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导学案~教师版温庭筠【学习目标】1、诵读《菩萨蛮》,揣摩词意。
2、准确把握词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3、总结本词的写作手法。
4、把握本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学习重点】总结本词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准确把握词屮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导入】:(课前播放《菩萨蛮》的歌曲演唱)这首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五代的词。
词在最初,是可以配乐歌唱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流行咅乐的歌词。
古代的宴席,是有歌舞奏乐的,文人骚客兴之所至,就取来漂亮的纸笺,写下一首首小词,以供旁边的美丽女子歌唱。
也正因为词最初是写给歌女的歌词,因此内容多关乎闺情风月,香艳绮丽。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晩唐五代时期的流行歌曲的歌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预习案】一、关于“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
词起源于民间,中唐后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极盛于宋代。
宋朝之后,词学口趋衰落,一直到清朝,才有了一次复兴——这,就是词的大致发展历史。
很少有人知道:词与诗正式分开从温庭筠开始的。
主要有婉约派和豪放遞两个大的流派。
“词”的别称:诗余、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分类:(58字以内)、也| (59-90字)、长週(91字以上)词有“词牌”。
一-段称为一“阕”。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二、知人论世: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
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
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
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
艺术成就远在晚唐英他词人之上。
作品风格: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他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另有绰号“温八叉”、“温八吟”、“温钟丿直”都能反映温庭筠的性格特点。
(此处可根据情况补充绰号的由来,以增加趣味性:温庭筠在当时被称为“温八叉”,因为他在作诗的时候“八叉手而成八韵”,也就是说,双手这样交叉一下,就写出一句,交叉八次,一首诗就完成了,可见当时的温庭筠是多么的才思敏捷。
菩萨蛮导学案(1)
《菩萨蛮》导学案(老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体会其中的韵律美1、通过词中的意象的选用和描写,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美。
2、体味韦庄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和纯用白描的手法,体会该词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互生的艺术效果。
【学习重难】理解词人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课时安排:2课时【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1、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准确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课堂讨论、质疑第一课时预习案导语:关于江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既是地理概念又是文化的概念。
广义上的江南则北起淮河,南到南岭,西到巫山,东到大海,即长江中下游区域。
狭义的江南指的是现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包括苏南、浙北、浙东、无锡,以及江北的扬州、南通;再扩大一点,可以包括皖南、赣东北、浙南。
说到江南,人们更多时候会想到文化的江南,想到烟柳画桥、芳草鲜花、想到温柔富贵、才子佳人。
江南,她确实是一个风流蕴藉,让人向往留恋的地方,有一段佳话足以见江南的魅力:南北朝时,武将陈伯之叛梁北逃,他的好友邱迟以书信相劝,信中在晓以大义,陈述厉害的同时还写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些景象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终于回梁。
而江南,作为一个文化意象,在诗词歌赋里更是反复被咏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韦庄的《菩萨蛮》看看他是怎样歌咏江南的。
(很多诗人吟咏江南,杜牧有“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汉乐府《知江南》“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
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
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一、作者简介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
玄宗宰相韦见素之后、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自己困于长安三年。
4.《望海潮》《扬州慢》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4课《望海潮》《扬州慢》(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柳永与姜夔的生平遭遇以及文章相关的写作背景。
2.赏析点染、铺叙、虚实结合、对比等艺术手法。
3.把握词的意境,理解词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1.赏析点染、铺叙、虚实结合、对比等艺术手法。
2.通过意象把握词的意境,理解词人的情感。
【先行学习】双成p39《望海潮》作者、创作背景;双成p41《扬州慢》作者、创作背景。
【相关链接】1.点染诗歌中的点染手法是一种写作技巧,指的是在诗歌中通过点明和渲染的方式,将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形象等生动地呈现出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点指的是在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地点明主题或情感,通常是通过具体的意象或情境来表达。
点的作用是明确诗歌的中心思想或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染则是指在诗歌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对所描绘的意象或情境进行深入的刻画和渲染,使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更加生动、形象。
染的作用是加深诗歌的层次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或意境。
2.铺叙铺叙又叫“铺排”,是适应着词中长调慢词的盛行而为词家广泛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铺叙是充分展开叙述和描写,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使人获得具体深刻印象的写作手法,它或直接叙事或写景,或直接抒发感情。
多方铺叙,一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铺叙,二是指采用多种方法铺叙。
常采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起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第一课时任务一:赏析词作艺术手法1.《望海潮》上阙采用了点染手法,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分)2.除点染外,《望海潮》还怎样铺叙和赞美杭州的繁华?(6分)3.反复使用对比手法,是《扬州慢》的艺术特色之一,请对此试作分析。
(4分)任务二:对比阅读1.本课两首词都用到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加以赏析。
(6分)2.《望海潮》《扬州慢》两首词,一欢歌一悲吟,你更喜欢哪种情感表达?请说明理由。
(4分)任务三:拓展延伸张炎在《词源》中评论姜夔词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3课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精品导学案(详解版)新人教
第3课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有多少唐诗宋词描绘你美丽的容颜,又有多少豪情诗句掩盖了岁月的沧桑。
常常想,是不是前世你我的约定,才让今生的你踏着古韵,一路寻我而来?那一刻,你用什么轻轻拨动了我的心弦?1.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诗、画成就都很高,被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
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混乱,王维厌倦官场生活,晚年曾经在此隐居,“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信奉佛教,寻访山林,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表现隐居山林、脱离尘俗志趣的《积雨辋川庄作》即作于此时。
2.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
四月,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人由成都乘舟东下,经渝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重庆忠县)。
《旅夜书怀》即为途中所作。
3.《新城道中(其一)》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二月,苏轼视察杭州属县,自富阳赴新城(今浙江富阳新登)途中。
诗人沿途看到山岭白云缭绕,树梢朝阳悬挂,野桃笑脸迎人,溪柳摇曳多姿,溪水清澈见底……心中无限喜悦,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4.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南宋著名诗词作家。
其词作多记游咏物,抒写个人身世及离别相思,情真意切,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隽。
《扬州慢》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代。
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5.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
11菩萨蛮(其二)导学案导学案(无答案)-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菩萨蛮(其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深入感受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处?)。
3、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
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韦庄(约836 —约910),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
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
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
诗词都很有名,诗方面今传《浣花集》十卷。
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字:
1、游人只合江南老
2、春水碧于天
3、垆边人似月
4、皓腕凝霜雪
5、还乡须断肠
二、内容理解
1、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所写的内容。
答:
2、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
答:
我的疑惑:
【探究案】
1、(江南之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幅江南美景图,美在何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答:
2、(故园之思)“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还乡为何一定要到老?还乡又为何断肠?。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课题:梦游天姥吟留别个性笔记【学习目标】1.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的意境;2.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感悟其独特的艺术气质。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习重点】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感悟其独特的艺术气质。
【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这时他已四十二岁,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
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
第二年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反映了李白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矛盾的心理状态。
现实社会黑暗冷酷,与其沉迷于不可把握的现实,还不如骑鹿求仙,远离浊世。
诗人展开如梦似幻的浪漫主义手法,梦游仙境,把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表现了出来。
2.古体诗与近体诗:诗歌,根据不同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大体有如下几种分法:根据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根据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根据作品产生的年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即古体诗),和现代诗歌(即新体诗)。
中国的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曲。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限定。
如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有三百五十七句;有的诗只有二、三句,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只有三句。
为了便于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
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
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
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高中语文菩萨蛮扬州慢长相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案
5.《长相思》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四、【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
2.慢词: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令词,节奏较为急促;慢词字句长,节奏较为舒缓。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课题:《菩萨蛮》、《扬州慢》与《长相思》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扬州慢》பைடு நூலகம்多种表现手法;
3.提高阅读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学习重点】学习《扬州慢》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词人”的代表。《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6.“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当堂检测】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词。
扬州慢长相思学案
扬州慢长相思学案第一篇:扬州慢长相思学案《扬州慢》《长相思》学案编写人:叶凤云编号:日期:班级姓名小组教研主任签字:备课组长签字:成绩《扬州慢》一、教学目标1.领略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3.理解作者在无奈而低沉的情调中所表达的家国忧思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是如何运用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来的;2.词中多处化用杜牧诗句所起到的作用。
三、课前导读1.作者生平作者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沈阳)人,早岁孤贫,后屡试不第,曾于颠沛流离中亲历家国破残之痛,在长期的豪门清客生涯中,与当时著名诗人、词人如杨万里、范成大、齐弃疾等,都有广泛文学交往。
他精熟音律,能自己谱曲,其词特点为风雅、清空、峭拔,是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主要代表作家,后来发展成为格律派。
2.作品背景此词写于作者初次来扬州之时,年仅二十二岁。
虽然扬州距金兵第二次占领已历时十六年之久,但姜夔看到的仍是战后的一片破败萧条景象,联想到扬州曾有的繁荣,忆起唐代杜牧关于扬州的佳作,他难 1 抑心中的怆然,遂自创其曲,写下这首著名的词作。
词牌中“慢”是舒缓的意思,可见本词是曲调舒缓,宜于抒情的“慢词”四、课文解读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感慨今昔其他人的评价:有《黍离》之悲感情基调2、扬州字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此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空城---破败荒凉3、空城之空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诗句4、下阕中诗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5、今日的扬州领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是怎样的呢?文中哪些词句写到了昔日的扬州?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的扬州什么特点?6、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7、作者写昔日的扬州城于眼前看到的扬州城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长相思》【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菩萨蛮》、《扬州慢》与《长相思》
【学习目标】
个性笔记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扬州慢》的多种表现手法;
3.提高阅读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学习重点】学习《扬州慢》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
筠并称“温韦”,是“花间词人”的代表。
《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
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
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
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
曲。
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
词多记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
伤时之作。
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其词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
英、张炎一派。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词的风格是:清
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逐句,倚声协律。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
正略》。
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
2.慢词: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
令词,节奏较为急促;慢词字句长,节奏较为舒
缓。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
但与长调
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
长调。
《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词,结合书下注释将词的内容向小对子口头表述一遍,相
互纠错,并书面回答这三首词的感情基调分别是怎样的?
二、局部探究
2.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但《菩萨蛮》中结尾两句却说“未
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对此你怎样理解?
3.《扬州慢》上阙写景,主要写了什么景?下阕抒情,主要抒了什么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扬州慢》主要使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找出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除此之外,这首词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5.《长相思》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四、【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6.“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当堂检测】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词。
【课堂小结】
【个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