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提升练习 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

合集下载

新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及答案

新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及答案

新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故A错误;B.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银,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故B错误;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则原溶液中有Na+,不确定有无K+,故C正确;D.滴加稀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则原溶液中可能含NH4+,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答案】A【详解】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B. 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C. 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D. 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 项错误;答案选A。

3.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答案】D【详解】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故选:D。

化学试题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 课时练习16硫及其化合物

化学试题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 课时练习16硫及其化合物

硫及其化合物(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能产生二氧化硫的是( )A.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B.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C.三氧化硫和水反应D.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D 解析: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H2O,A项错误;Na2SO3被O2氧化生成Na2SO4,B项错误;SO3和H2O反应生成H2SO4,C项错误;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CuSO4、SO2和H2O,D项正确。

2.(2020·长春模拟)如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在自然界只有游离态B.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脱硫C.硫具有弱氧化性,和变价金属反应,通常将金属氧化成低价态D.氢硫酸是弱电解质A 解析:硫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在火山喷发口有游离态的单质硫存在,A项错误;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煤时生成SO2,加入生石灰后,SO2与CaO反应生成CaSO3,再被O2氧化生成CaSO4,减少SO2的排放,起到脱硫的作用,B项正确;硫具有弱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如Fe、Cu等)反应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如FeS、Cu2S等,C项正确;氢硫酸是弱酸,是弱电解质,D项正确。

3.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C 解析:铜与浓硫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A项错误;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气体应“长进短出”,B项错误;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含有过量的浓硫酸,稀释时,应将其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项正确;应使用碱式滴定管(带胶管)盛装氢氧化钠溶液,D项错误。

4.利用铁丝、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被有机物污染的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主要是利用铁丝把铜从溶液中还原出来B.步骤②灼烧固体所用的仪器可以是坩埚C.步骤③酸溶所用的酸是稀硫酸D.浓硫酸可使硫酸铜晶体脱去结晶水,浓硫酸表现出脱水性D 解析:①中发生Fe+Cu2+===Fe2++Cu,利用铁丝把铜从溶液中还原出来,故A正确;步骤②加热生成CuO,则灼烧固体所用的仪器可以是坩埚,故B正确;结合硫酸铜中的阴离子可知,步骤③酸溶所用的酸是稀硫酸,故C正确;浓硫酸可使硫酸铜晶体脱去结晶水,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故D错误。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方程式专练----氮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方程式专练----氮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方程式专练
氮及其化合物
镁在氮气中燃烧:
合成氨反应
氨的催化氧化:
氨气和水反应:
少量氨在氯气中燃烧:
足量的氨和氯气反应:
氨水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氨水与醋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氯化镁溶液加入氨水:
离子方程式: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
离子方程式: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氨水
离子方程式:
氯化铵溶液呈酸性原因:
离子方程式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向氯化铵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离子方程式:
加热氯化铵:
加热碳酸氢铵:
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
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的总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的总反应:银与浓硝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银与稀硝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铜与浓硝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铜和稀硝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碳与浓硝酸共热:
浓硝酸受热或见光分解:。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16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有答案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16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教师版有答案

第16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目标要求1.认识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构建元素周期律。

3.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第3周期的钠、镁、铝、硅、磷、硫、氯以及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体会元素周期律(表)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认识元素的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5.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分区、周期和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了解元素周期律(表)的应用价值。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编排原则①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②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列。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 周期(7个)⎩⎨⎧短周期⎩⎪⎨⎪⎧ 第1、2、3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种长周期⎩⎪⎨⎪⎧ 第4、5、6、7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18、18、32、32种族(16个)⎩⎪⎨⎪⎧主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共同构成,共7个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共7个Ⅷ族:第8、9、10共3个纵列0族:第18纵列理解应用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出族序数。

(2)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写出分界线处金属的元素符号,并用阴影表示出过渡元素的位置。

(3)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类。

(4)写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答案2.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1)原子结构与周期的关系(2)每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特点①主族②0族:He为1s2;其他为n s2n p6。

③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n-1)d1~10n s1~2。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1一轮复习1(解析版)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1一轮复习1(解析版)

氮及其化合物完卷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5分)1.(2021·北京高三一模)“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关于如图所示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加热时,①中上部汇集了固体B .加热时,②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C .加热时,③中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溶液变红D .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答案】A【解析】A .加热氯化铵分解,在上方HCl 与氨气化合生成氯化铵,则①中封管内固体由下方转移到上方,A 正确;B .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加热时氨气逸出,酚酞溶液褪色,冷却时氨气溶于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B 错误;C .二氧化硫可使品红褪色,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加热可分解,则加热时,③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C 错误;D .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题中实验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是可逆反应,D 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 。

2.(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三模)工业上利用3NH 对烟道气进行脱硝(除氮氧化物)的SCR 技术具有效率高、性能可靠的优势。

SCR 技术的原理为3NH 和NO 在催化剂(2MnO )表面转化为2N 和2H O ,反应进程中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总反应方程式为()22326NO+4NH 5MnO N +6H O ΔH<0B .2NH NO 是脱硝反应的催化剂C .升高温度,脱硝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大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D .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是“2NH NO 的转化”【答案】A【解析】A .由已知SCR 技术的原理为NH 3和NO 在催化剂(MnO 2)表面转化为N 2和H 2O ,可知总反应的方程式为6NO+4NH 32MnO 5N 2+6H 2O ,A 正确; B .观察相对能量-反应进程曲线知,NH 3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后,经过一定的反应形成了NH 2NO ,NH 2NO 又经过反应得到N 2和H 2O ,所以NH 2NO 是脱硝反应的活性中间体,B 错误;C .起始相对能量高于终态,说明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会逆向移动,所以升高温度后,脱硝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C 错误;D .相对能量-反应进程曲线表明,全过程只有H 的移除过程势能升高,这是一个需要吸收能量越过能垒的反应,其速率是全过程几个反应中最慢的,决定了反应的速率,是总反应的速控步骤,D 错误;故答案为:D 。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知识梳理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知识梳理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知识梳理及训练)核心知识梳理1.转化关系注意 箭头指出可体现物质的性质,指向可寻找该物质的制备方法。

2.不同价态的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几种形式(1)歧化——同一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在同一反应中既升高又降低。

如:3NO 2+H 2O===2HNO 3+NO 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2)归中——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两种化合价向中间靠拢。

如:6NO +4NH 3=====△5N 2+6H 2O NO 2+NO +2NaOH===2NaNO 2+H 2O(3)含氮物质的连续氧化NH 3――→O 2NO ――→O 2NO 2――→H 2OHNO 3 N 2――→O 2NO ――→O 2NO 2――→H 2OHNO 3 课堂检测1.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其中X 是一种强碱,G 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 是无色液体,D 的相对原子质量比C 小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水溶液显碱性B.D为一种红棕色气体C.B和F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D.F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与Y反应生成D答案D解析如果Y为氧气、Z为水,X为强碱;由信息可知:G为正盐,为铵盐,强碱与铵盐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所以F为氨气;氨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气,E为氮气;氮气氧化为一氧化氮,所以D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C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B为硝酸;A为硝酸盐;综合以上分析可知,X为强碱,A为硝酸盐,属于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A错误;综合以上分析可知,D为一氧化氮,无色气体,B错误;B为硝酸,F为氨气,硝酸和氨气直接化合生成硝酸铵,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F为氨气,Y为氧气,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一氧化氮和水,D正确。

2.A、B、C、D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气体单质。

2020-2021 年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解《氮及其化合物》

2020-2021 年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解《氮及其化合物》

2020-2021年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解《氮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一、氮气与氮的氧化物1.氮气自然界存在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ⅤA 族。

在自然界中,氮元素既有态,也有化合态,大部分氮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成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氮的固定的方式有自然固氮、生物固氮、工业固氮物理性质N 2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性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氮三键的键能大),通常情况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氧化性△3Mg +N 2=====Mg 3N 2N 2+3H 22NH 3还原性放电N 2+O 2=====2NO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温馨提示:(1)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可造成水体污染。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燃料在发动机内高温燃烧时,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生成形成的一种有毒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具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伤害植物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2)收集NO用排水法,收集NO2用向上排空气法,前者易与氧气反应,后者易与水反应。

(3)工业上就是利用3NO2十H2O=2HNO3+NO这一原理制取HNO3,为了提高NO2的吸收率,在吸收的过程中要补充适量的O2,所以总的吸收反应可表示为:4NO2+O2+2H2O=4HNO3。

NO与O2配比适当时,也可以被水完全吸收。

总的吸收反应可表示为:4NO+3O2+2H2O=4HNO3。

(4)通常“纯净”的NO2或N2O4并不纯,因为在常温、常压下能发生聚合反应。

由于此可逆反应的发生,通常实验测得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它的实际值,或在相同条件下,比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要小。

同理,通常实验测得N2O4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它的实际值,或在相同条件下,比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要大。

此外涉及NO2气体的颜色深浅、压强、密度等要考虑此反应。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

4HNO3
△ 或光照
2 H2O + 4 NO2 ↑ + O2 ↑
浓硝酸变黄原因?
分解产生的NO2(红棕色)溶于浓硝酸中而变 黄。
浓硝酸如何保存?
棕色细口试剂瓶中,避光、低温保存。 HNO3 (不能用橡皮塞)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3、硝酸的强氧化性 3CCuu++H8NHON3O(稀3(稀)→)=3Cu(NO3)2+2NO↑+4H2O CCuu++4HHNNOO33((浓浓))→=Cu(NO3)2+2NO2↑+2H2O CC++4HHNNOO33((浓浓))→=CO2↑+4NO2↑+2H2O
浓硫酸

颜OH色-NH反O应3:NO2
-NO2 硝+基H苯 2O CH3CH2ONO2 +H硝2酸O乙酯
与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作用,呈黄色。
一、氨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 水溶性:
密度比空气小,
ρ(NH3)∶ ρ(空气)=17∶29
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
例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 强差。
二、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2O、NO、 N2O3 、NO2、N2O4、N2O5等,
问题:实验室怎么制取NO和NO2的?
制法: 原理:HNO3+Cu--Cu(NO3)2+NOx↑+H2O 药品: 浓稀硝酸、铜 装置: 固液(加热) 收集: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尾气吸收: NaOH
NO
3FFeeOO++H1N0HON3(O稀3()稀→)=3Fe(NO3)3+NO↑+5H2O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完整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 )A.B.C.D.【答案】C【详解】A.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四氯化碳不能和氨气反应,也不溶解氨气,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故A不合题意;B.使用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B不合题意;C.氨气极易溶于水,玻璃管插入水中会产生倒吸,故C符合题意;D.球形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D不合题意;故选C。

2.有一充有10m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6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A.1∶4B.2∶3C.1∶3D.4∶1【答案】B【详解】设NO的体积为amL,则NO2的体积为(10-a)mL,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生3NO2+H2O=2HNO3+NO,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NO的体积为10a3-mL,充分反应后,6mL气体为NO,因此有a+10a3-=6,解得a=4,NO和NO2的体积比为4mL:(10-4)mL=4:6=2:3,答案选B。

3.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中N 2与O 2反应生成NOB .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 .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D .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C 【详解】A. N 2和O 2在放电作用下化合,生成NO ,NO 被氧化生成NO 2,NO 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 正确;B. 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大气中氮气转化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故B 正确;C. 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正五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故C 错误;D. 如N 2在放电条件下与O 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 3)和一氧化氮,3NO 2+H 2O =2HNO 3+NO ,氧元素参加,故D 正确;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红棕色气体B.只有氧化性C.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能溶于水生成HNO3【答案】C【详解】A. NO为无色气体,A项错误;B. NO中的N为+2价,N的化合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故N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项错误;C. 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C项正确;D. NO是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D项错误;故答案为C。

2.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答案】D【详解】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故选:D。

3.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5%的浓HNO3、98.3%的浓H2SO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的颜色为A.红、红、红B.白、黑、白C.红、黑、红D.红、黑、白【答案】B【详解】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试纸中的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最后试纸呈现白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试纸和其中的有色物质都是有机物,浓硫酸夺取其中的H、O,只剩下黑色的碳,最后试纸呈黑色;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试纸漂白,最后试纸呈白色;即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依次为白、黑、白;答案选B。

4.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装置适合于()A.用浓硝酸和Cu制取NO2B.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C.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D.用NH4Cl溶液和Ca(OH)2制取NH3【答案】B【详解】A.二氧化氮会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不合适;B.分液漏斗中盛放双氧水,圆底烧瓶中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B合适;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C不合适;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氢氧化钙与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较少,无法蒸出氨气,故D不合适;故答案为B。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ppt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ppt

氨水中主要成分是NNHH3·3H·H2O2O,但溶质是NNHH3,3 因此表
示浓度均以NH3表示。 NH3和少量空气
NH3
无色酚酞溶液
C NH 3
VL / 22.4L / mol VL

1 22.4
mol
/L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红色色石石蕊蕊试试纸纸变变蓝蓝;也能与挥挥发发性性酸酸
反反应应生生成成白白烟烟(检验氨气的两种方法)。
浓硝酸为什么会产生“发烟”现象?
挥发出的硝酸分子和空气中的 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硝酸小液滴。
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物理性质对比
色态 气味 挥发性
状态
浓硝酸 浓盐酸 浓硫酸

刺激性 气味
易挥发

液体
无味 难挥发 油状液体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硝酸是一种强酸 (HNO3 = H+ + NO3-)
2、硝酸的不稳定性
收集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尾气处理
NO+NO2+2NaOH=2NaNO2+H2O
想想看: 二氧化氮和溴蒸气的鉴别
NO2和溴蒸气在性质上的相似之处:
均有氧化性 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 ,能与碱溶液反应 鉴别两者不能用淀粉KI试纸、碱溶液等。
NO2和溴蒸气在性质上的差异之处:
A.通入水中,NO2溶于水发生反应后溶液无色 而溴蒸气溶于水溶液呈橙色
(1)易溶于水的无色离子晶体 (2)与碱反应
NH4+ + OH - == NH3 + H2O
(3)水解反应
NH4+ + H2O
NH3 H2O + H+
(4)受热发生分解反应(热解)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ppt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ppt
(5) Cu 投入浓 HNO3 中:C_u_+__4_H_+_+__2_N_O__-3_=_=_=Cu2++2NO2↑+2H2O (6) Cu 投入稀 HNO3 中:3_C__u_+__8_H_+_+__2_N_O__-3_=_=_=_3_C_u2++2NO↑+4H2O
答题模板
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全面,有时还需要指明
NH+4 +OH-,加入固态碱性物质(如 CaO、NaOH),使平
衡逆向移动,同时反应放热,促进 NH3·H2O 的分解。
2.实验装置 实验仪器根据原理
流程(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
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进行选择,组装成整套制备装置,请在 下表中填写所选装置的字母以及理由。
3.(2014·厦门模拟)氨(NH3)是重要的含氮化合物。 为了在 实验室制取干燥的氨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 图三套实验装置:
收集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尾气处理
NO+NO2+2NaOH=2NaNO2+H2O
想想看: 二氧化氮和溴蒸气的鉴别
NO2和溴蒸气在性质上的相似之处:
均有氧化性 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 ,能与碱溶液反应 鉴别两者不能用淀粉KI试纸、碱溶液等。
NO2和溴蒸气在性质上的差异之处:
A.通入水中,NO2溶于水发生反应后溶液无色 而溴蒸气溶于水溶液呈橙色
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板来处理:
海(溶液)―→
1.颜色由……变成……
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3.溶液变浑浊
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4.生成(产生)……沉淀
一、氮的单质( N2)
1、分子结构:
•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稳定气体,难溶于水. • 3、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14 页2020-2021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提升练习1.(2020·河南省许昌市一中模拟)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A .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 .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 .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D .电闪雷鸣的雨天,N 2与O 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答案】C【解析】C 项中由于N 2很不活泼,故做保护气,不参与化学反应,也就不参与氮的循环。

2.(2020·湖南省常德市七中模拟)“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C【解析】①实验室收集氨采用图甲所示装置,在制备的过程中用带有酚酞的水吸收逸出的氨,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②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用浸有碱液的棉球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③实验室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挥发的氯化氢和氨会污染大气,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④实验室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及时收集在气球中,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要求。

3.(2020·广东省中山市一中模拟)下列有关氨和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B.NH4Cl中含有少量的I2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D.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据此可推断该气体为NH3【答案】A【解析】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液氨可以作制冷剂,故A正确;加热氯化铵会分解为NH3和HCl,遇冷又生成NH4Cl,所以不能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H4Cl中的I2,故B错误;将蘸有浓氨水和挥发性酸(如盐酸和硝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而硫酸不是挥发性的酸,故C错误;氨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应变蓝,而不是变红,故D错误。

4.(2020· 陕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学模拟)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干燥的氨B.用乙装置收集并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及体积C.用丙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第2页共14页D.用丁装置吸收NH3,并防止倒吸【答案】A【解析】B项,Cu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NO2会与H2O反应,错误;C项,CO2也可与Na2CO3溶液反应,错误;D项,应将苯换成CCl4,将气体通入CCl4中以防止倒吸,错误。

5.(2020·四川省德阳中学模拟)下列与碳、氮、硫、硅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可得到含杂质的粗硅B.氮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硫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NO2、CO2和SO2溶于水均可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D.将SO2通入酸化的Ba(NO3)2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答案】C【解析】NO2、CO2、SO2均为非电解质。

6.(2020· 海南省三亚市一中模拟)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和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C.Fe与稀硝酸、稀硫酸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NH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答案】D【解析】NH4Cl受热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冷却后二者又重新结合生成NH4Cl,不能制备氨,A项错误;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会把SO2-3氧化成SO2-4,故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也可能含有SO2-3,B项错误;Fe与稀硝酸、稀硫酸反应均有第3页共14页第 4 页 共 14 页气泡产生,前者是由于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后者是由于Fe 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C 项错误;NH 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D 项正确。

7.(202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模拟)铜和铁的合金7.2 g 完全溶于稀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NO 气体,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12.3 g 沉淀。

则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NO 气体的体积为( )A .1.12 LB .2.24 LC .3.36 LD .1.68 L【答案】B【解析】两种金属单质最终生成氢氧化物时增加的质量实际上是OH -的质量,OH -的物质的量与金属跟硝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 (e -)=n (OH -)=(12.3 g -7.2 g)÷17 g/mol =0.3 mol ,根据HNO 3――→得3e -NO 可知,n (NO)=0.1 mol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

8.(2020·湖北省黄山市三中模拟)下列制取NH 3并验证其还原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均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但在试管口又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得不到氨,A项错误;氨具有还原性,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因为氨的密度小于空气的,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长管通入NH3,短管通入Cl2,可以使其充分反应,装置和原理均正确,B项正确;氨的密度小于空气的,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时应该是短管进、长管出,C项错误;氨极易溶于水,倒置的漏斗插入水中,不能防倒吸,D项错误。

9.(2020·山东省曲阜一中模拟)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用铜制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地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答案】D【解析】Cu与浓HNO3可在常温下反应,Cu与浓H2SO4需加热才反应,故浓HNO3不能用铜制容器贮存;将二者都露置在空气中,硝酸挥发,浓H2SO4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但酸液的质量变化不同,浓HNO3减轻,浓H2SO4增重。

10.(2020·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质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C.常温下,可使用铁或铝制容器储存浓硫酸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得不到氢气【答案】B【解析】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NH3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通常用作制冷剂,A正确;氧化性的强弱和得电子的能力有关,和得电子的多少无关,浓HNO3氧化性强于稀HNO3,B不正确;常温下,浓硫酸和铁、铝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为钝化现象,可使用铁或铝制容器储存浓硫酸,C正确;由于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第5页共14页气,一般生成NO,还可以生成硝酸铵等,D正确;答案选B。

11.(2020·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调研)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有错误的是()【答案】C【解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证明稀HNO3将Fe 氧化为Fe3+,A正确;Cl2与NaBr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所以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证明反应产生了I2,可能是Br2将KI氧化,也可能是Cl2将KI氧化,因此不能证明氧化性:Br2>I2,B正确;能够与Ag+产生白色沉淀的微粒,可能是Cl-,也可能是CO32-、SO42-等离子,C错误;浓HNO3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是由于发生反应:4HNO34NO2↑+O2↑+2H2O,从而证明了浓硝酸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D正确。

12.(2020·江苏省扬州中学模拟)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气体甲经过下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还有少量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A.NH3、NO、N2B.NH3、NO、CO2第6页共14页第 7 页 共 14 页C .NH 3、NO 2、CO 2D .NO 、CO 2、N 2【答案】B【解析】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一定不存在,硫酸与碱性气体能反应所以100mL 甲气体经过足量的浓硫酸,剩余气体80mL ,说明一定有NH 3存在且体积为20mL ,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NO 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NO 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后显红棕色,说明有NO 和CO 2,排水法收集气体,得到酸性溶液,还有少量气体剩余,无法确定有无氮气。

故答案选B 。

13.(2020·山东济宁高三模拟)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B .反应Ⅱ、Ⅱ和Ⅱ的氧化剂相同C .Ⅱ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D .Ⅱ中发生反应:NH 3+CO 2+H 2O +NaCl===NaHCO 3↓+NH 4Cl【答案】B【解析】甲是N 2,N 2与H 2化合生成NH 3。

反应Ⅱ是侯氏制碱法原理,丁是NaHCO 3,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Na 2CO 3。

NH 3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 ,NO 与O 2反应生成NO 2,NO 2溶于水生成HNO 3,HNO 3和NH 3反应生成NH 4NO 3,即乙是NO ,丙是NO 2。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A 正确;反应Ⅱ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NO 2,B 错误;NaHCO 3分解生成的CO 2可以循环利用,C 正确。

14.(2020·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模拟)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稀硝酸一定被还原为NO2B.②中溶液存在:2c(Cu2+)+c(H+)=c(NO-3)+c(OH-)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D.③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3+8H+===3Cu2++2NO↑+4H2O【答案】A【解析】A项,稀硝酸与铜发生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为蓝色,试管口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但硝酸被还原生成NO,故A错误;B项,②中溶液存在电荷守恒:2c(Cu2+)+c(H+)=c(NO-3)+c(OH-),故B正确;C项,由实验可得出结论:常温下Cu可以和稀硝酸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C正确;D项,③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3+8H+===3Cu2++2NO↑+4H2O,故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