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青小说的叙事模式
论梁晓声知青系列小说中的对比叙事
论梁晓声知青系列小说中的对比叙事作者:汤秋来源:《牡丹》2016年第15期从知青垦荒的兴奋狂热到返城后的迷茫,梁晓声笔下的知识青年身上始终闪耀着理想主义的英雄光芒。
为了表现对知青这一特殊群体的肯定与歌颂,作者把拥有崇高革命理想的知识青年放置在自己创设的一系列艰苦环境中,以悲壮的结局来完成对青春、尊严和对革命理想的烘托,这种激昂与悲壮的双重碰撞使梁晓声知青系列小说中的对比叙事更为突显。
一、艰苦的自然环境与热烈的垦荒精神文学创作中环境背景是突显人物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中,险恶艰苦的自然环境描写处处可见,如《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开篇写道:“那是一片死寂的无边的大泽,积年累月覆盖着枯枝、败叶、有毒的藻类”,“水面下淤泥的深渊,沤烂了熊的骸骨、猎人的枪、垦荒队的拖拉机……它在百里之内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大自然原生态的危险赤裸裸地展现在人类面前,从大自然的不可抗性来看,天然险恶显得理所当然,人类是否要去挑战自然的威严以及这样做是否有意义,在梁晓声的作品里得到了肯定。
为了征服满盖荒原的“鬼沼”,李晓燕、“摩尔人”与恶劣的气候作斗争,与荒原上的狼搏斗,甚至被“满盖”(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三少”民族对魔鬼的一致称谓)吞噬了生命。
梁珊珊为了捉小狍子陷进了鬼沼,王志刚为了探索出一条垦荒路与狼展开搏斗而倒下,李晓燕为了驻守这片即将开垦的土地最终深埋在了荒原,“埋骨何须故土,荒原处处为家”,李晓燕发出的呼喊是这一代知青炽热的戍边垦荒精神心声。
这一代垦荒知青的牺牲精神与艰苦荒原鬼沼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在《今夜有暴风雪》中:“裴晓芸那只失去了手套的手,像岩石一般硬!”牺牲生命也不能向凶狠的大自然妥协是裴晓云保留的最后一点自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的艰苦是知青誓要献身祖国、扎根边疆最有力的证明,在北大荒险恶环境下生存的知识青年身上的坚毅勇敢、富有牺牲精神的品质,也是梁晓声知青小说中所要反复表现的。
他们对大自然所进行的不断挑战,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表现的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
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叙事研究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中国新时期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小说在表现手 法、主题和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情爱叙事成为了这个时期小 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内容摘要
情爱叙事是指以情爱描写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叙事。这种叙事方式在中国新时 期小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叙事角度
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叙事角度更为多元,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线性叙述。如《青 春之歌》中,作者林海音采用了多线条叙述的方式,将不同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 起,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样。
3、叙事长度
3、叙事长度
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叙事长度更为灵活,不再受到传统章回体式的限制。如 《米格尔街》中,作者以短篇小说的形式讲述了米格尔街上发生的各种故事,这 些故事虽然独立成篇,但相互之间却有着紧密的关联。
3、描写运用
结语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叙事特点、主题表达和叙事技巧的分 析,展示了这一时期知青小说的发展成就和特点。然而,本次演示的研究还存在 一定不足之处,如样本选取范围有限,未能涵盖所有具有代表性的知青小说作品。 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探讨,为这一文 学现象的研究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1、主题内容
1、主题内容
新时期知青小说的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革命叙事。如 《人生》中,路遥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述了高加林的人生历程,展现了改革开 放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叙事探究
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叙事探究作者:高桂娟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20年第07期摘要:文章以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叙事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在知青小说经历过伤痕叙事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知青小说叙事方式——理性叙事,从政治自省、情感自省与生命自省三个层次入手,来对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理性叙事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 知青小说; 理性叙事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7-169-001新时期的知青小说选择用更加理性客观的眼光,来认真审视这场“知青上山下鄉”运动。
基于审视角度与审视深度的不同,在知青小说理性叙事方面,也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政治自省在此前的知青小说伤痕叙事之中,针对知青经历的苦难仍有着一定的刻意的淡化。
后续的知青小说开始以更加理性客观的视角,向人们揭开了在当时特定的政治背景下,知青经历的严酷一面。
例如在著名作家张抗抗所著的《隐形的伴侣》中,虽然同样是对“北大荒”知青的描写,但此时作者笔下知青形象,已经与以往伤痕叙事知青小说的知青形象有了明显的不同。
这些知青在“上山下乡”过程中,已经不再是一味地追求“青春无悔”“奉献”等,而是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以更加理性客观的视角来分析自己的追求,甚至开始质疑自身追求的意义与价值。
小说主要描写了从杭州下乡的知青陈旭与肖潇从初识到恋爱再到结婚的过程,最终由于二人对于“何为真实”在理解上产生了分歧,导致家庭破裂。
陈旭原本是一个有才气、阳光、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但因为屡次被现实丑陋的一面所打击,最终彻底失望,认为现实不配自己报以热爱与真诚,从而自暴自弃,不断伤害肖潇的感情。
肖潇虽然信奉“严肃生活,认真做人”,但在现实中,却迫于形势,不断的向谎言低头,甚至依赖于谎言,违心地写“大批判稿”,不断遭受良心上的谴责。
最终在离开陈旭后,肖潇发现自己内心中也存在一个虚伪的“隐形伴侣”,自己对于真诚的追求同样没有结果。
新世纪知青小说叙事伦理——以韩少功《日夜书》为例
身份的困惑
1 9 4 9 年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成 立 , 使 经 历 了 百 年 战 争 的 中 国 重新 富强 ,为 了加快经济 建设 的步伐 , 中央将 促进人 口增 长 设 定为推动经 济发展 的第 一要素 。然而 ,过快 的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增长 , 超 出 了城 市发 展 的速 度 。面对 迅 速扩 张 的城 市就 业群 体 , “ 控 制、缩减 甚至杜绝 乡村 人 口向城 市流动 ,并经常性地 将 已流往 城市 的乡村人 口送 回其家 乡。……据 中国官方透 露的 统计 数字 累计 ,1 9 5 6 年至 1 9 6 6 年间 ,有 1 2 0 万城市青 年被送 到 农 村 。 …… 这 场 上 山 下 乡 运 动 中 , 已 有 1 O % 的城 市 人 口被 送 到 了农 村 。 ” 经 济与政 治结合 的 “ 革 命 ” 运 动 , 创 造 了 中 国特有 的 “ 迁移 ”群体——知青 。 这 是一场违反 农村人 口向城市流 动规律 的举 措。为 了能 够贯彻 执行这一方 针,文化 宣传 起到 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 。将 “ 知青 ”塑造成社会 主义 国家 的英雄形 象,在英雄崇 拜思想 的鼓舞 下,知青来 到广大农村大 展宏 图。在 自身与农 民思想 和政治地 位的差距 中,作为先进 知识 的代 表,知青找 到 了塑 造 平凡英雄的舞 台。 《日夜书》也描 写 了知青 间知识和技 能的英雄争 霸赛 。 集 市上 ,一 群唱着 《 三 套车》 《 山楂树》 的女知青 ,和一群 讲着 福尔摩 斯侦探故事 的男知青相遇 。他们和 她们先 因相 同 的身份和家世 而擦 出了感情 的火花 ,又 因对 电影 的细节 分析 有异 而互憎 。战争在知 识和 劳动 的比拼 中爆发 ,生动展现 了 两群知青丰富的矛盾心理 。农村 是知青塑造个 人英雄 的舞台, 知识是知青引以为傲的根源 ,是与城市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 而, 1 9 8 1 年 中共 十一届六 中全 会通过 的 《 关 于建 国以 来党 的若 干历史 问题 的决议 》称 , “ 文化 大革命 ”是 “ 一场 由领导者错 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 团利用 ,给党 、国家和各族
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回忆叙事
40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回忆叙事杨京京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摘要:“新时期”知青小说作者立足于已经脱离知青生活的“现在”,描述曾经的事件,天然的带上了“回忆”的叙事模式,小说本身的虚构性与回忆带来的真实性之间如何协调、已知结局的回忆带来叙事声音与叙事视角的分离、作为一个影响一代人的事件,“知青运动”的回忆怎样在小说中被构造与阐释,值得我们做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知青小说;回忆叙事;叙事声音关于“新时期”范围的界定目前仍有不同的意见,本文将起点设定为1976年,随着政治上“文革”的结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有所松动,虽然1980年开始才真正在政策上允许知青返城,但当时已有少数知青通过各种形式离开插队农场或生产兵团,而以回忆知青生活为主题的小说已悄然出现,既与“文革”时公开出版的知青小说呈现出不同的叙事基调,也有与“地下”知青小说不同的叙事声音。
“新时期”的终点到目前仍有争论,但对本文要论述的问题并无直接影响,所以本文取最大的范围,即到目前为止。
对知青小说的界定通常有题材论、作者论、题材作者双重决定论三种。
因本文所讨论的主题是知青小说中的回忆叙事,所以将“知青小说”限制在曾做过知青的作者写的以知青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即题材作者双重决定。
“新时期”的知青小说创作中,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经结束,有过知青经历的作者以此作为题材写作,小说叙事不可避免的具有回忆性质。
小说创作中带有作者个人生活的真实回忆本不足为奇,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作为一个曾经的国家政策,由于它的强制性和影响力,使它不仅为一个作家的私人记忆,而且已经被描述成影响“一代人”命运的事件,“知青小说”名称本身就将这一事件放在了小说的主体位置。
本文将从叙述真实与虚构、叙述视角、回忆叙事的形态三方面探讨知青小说中的回忆叙事。
知青小说中的回忆叙事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以当时的知青生活为描写对象,另一种是以返城后、现在的生活为描写对象,而将知青生活作为主人公的一段经历,一个潜在事件。
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理想主义叙事
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理想主义叙事车红梅 作为经历“文革”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的特殊群体,知青一代成为不断被讲述的对象。
由于上山下乡地域不同,具体生活环境不同,知青的个人经历和体验存在着差异。
具有知青经历的作家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诉诸文字,再加上非知青经历作家的创作,知青文学就出现了伤痕控诉、反省批判、青春无悔、田园牧歌、乡土审视等多种主题形态,这些作品共同丰富了知青文学的内涵。
不同知青经历的作家成为这段历史的主要书写者,而梁晓声是这代人中知青小说创作数量多、影响大的作家之一。
理想主义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一种精神立场,始终贯穿在他的创作中。
探寻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理想主义叙事,对认识知青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握他小说的理想主义精神内核,就要对他的知青小说创作做历时、共时的考察和全面观照。
一客观上说,梁晓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源于他的北大荒知青小说。
他的知青小说张扬的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是有思想和现实基础的。
垦荒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政治任务之一,知青们深受十万复转官兵创造的北大荒军垦精神的影响,充满了革命理想主义的精神。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梁晓声以知青生活的历史为背景,注入自己的独特思考,并不断地将这种思考渗透到小说创作中。
他始终坚持向上、向善的文学理念,善于挖掘北大荒知青的人性之光。
1982年,梁晓声的成名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就讲述北大荒知青在极其凶险的荒原,进行了征服“鬼沼”的斗争,李晓燕、王志刚、梁珊珊用年轻的生命书写了知青的青春理想,战天斗地的豪情奏响了知青激越刚健的豪迈乐章。
小说一扫伤痕文学的感伤情调,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基调应运而生。
梁晓声的小说充分肯定了知青的献身精神,虽然这其中不乏盲目和蛮干的成分,但他们作为拓荒者维护兵团战士的荣誉和尊严,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不容忽视的。
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则是在去与留的关键时刻观照北大荒知青的选择。
团长马崇汉不顾政委孙国泰的反对,私自扣压了上级要求三天内办理完知青返城手续的密件。
论梁晓声知青系列小说中的对比叙事
促收
,
号称全 团 最优 秀 马 克思 主 义教员 的曹 干 事
,
用
天 然 险恶 显 得 理所 当然
,
他那 错 误 的思想 将麦 收 拖 进 了 可怕 的 雨季
长 的死 亡
。
造 成 老连 他 一个 人
只能 以 隐
,
的威严 以及 这 样做 是 否 有 意义
到 了肯 定
。
在梁 晓 声 的作 品里 得
当
“
、
积 年 累 月 覆 盖着
,
的时 代 背 景下 现 实 的约 束 和 人 性本 能 的 彰 显 的善 良
、
人性 中
有 毒 的 藻类
、
”
,
“
水 面下 淤泥 的 深 渊
私欲
、
求生
、
克 己 的 本 能在其 作 品 中 处处 得
沤 烂 了 熊 的骸 骨
猎人 的 枪
、
垦 荒 队 的 拖拉 机 … … 它
”
。
见
论 梁 晓 声 知 青 系列 小 说 申 的 对比 叙 事
汤
秋
从 知 青 垦 荒 的 兴奋 狂 热 到 返 城 后 的 迷 茫
,
梁晓
的 大 自然 妥协 是裴 晓 云 保 留 的最 后 一 点 自尊
。
声 笔下 的知识 青年 身上 始终 闪耀 着理 想 主 义 的英雄 光 芒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身祖 国
,
不 能让 别人 发现 自
鬼沼 下
,
,
王志 刚为 了探 索出 一条垦荒 路 与 狼 展 开 搏斗而 倒
己 真实 的 生命 形 态
”
李晓 燕为 了驻守 这片 即 将开垦 的土 地 最终深理 在 了
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创作形态与文学史价值
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创作形态与文学史价值作者:贺仲明来源:《求是学刊》2011年第01期摘要:知青小说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复杂的创作姿态中蕴涵着知青们对历史和自我的复杂认知过程,其艺术个性也凝结着他们独特的生活和文化印记。
历史孕育了知青作家这一群体,并帮助他们促动了新时期文学的反思潮流,提升了新时期文学的总体品质,但也赋予了他们难以摆脱的精神局限,制约着他们的创作水准和艺术生命力。
对于这一与历史和人生复杂交织的文学,需要给予更客观理性的考察和认识。
关键词:新时期;知青小说;精神;文化作者简介:贺仲明,男,湖南衡东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IFW10001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11)01-103-08收稿日期:2010-11-18新时期知青小说已经成为历史陈迹,学术界对它的认识也似乎盖棺定论。
但我以为依然存在重新思考的空间。
一方面是因为知青文学研究主要与文学创作同时进行,这些研究者大多也具有知青经历①。
依靠感同身受的经历,这些研究者对知青文学的内在曲折有独到而准确的把握,但也难免杂糅较多的感情色彩,影响着客观性和理性高度;另一方面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学和社会学界对知青运动的历史、成因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成果能够给今天的文学研究提供更切实的基础,思路也可更为开阔。
并且,许多知青作家仍活跃于文坛,知青历史也有不同年龄代的作家在继续书写。
因此,这一研究有更为深入的基础和价值。
一、创作姿态与作家心史作为一种叙述文体,知青小说对知青运动的现实过程作了多方位的书写。
它既可看做历史当事人对运动的文学叙事,也是这一代人曲折委婉的内在心史。
具体地说,知青作家对知青运动存在着多元的叙述立场,这既确切地构成了知青小说最基本的分流,也反映出知青作家复杂的思想态度。
1. 批判型,也就是对知青运动持基本否定的姿态,将它看做社会的灾难和知青们的生活悲剧,其书写的基调是控诉和揭露。
论韩少功《日夜书》中的知青叙事
论韩少功《日夜书》中的知青叙事
《日夜书》是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个人经历和历史事件,呈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间知识青年的生活和经历。
在小说中,韩少功运用了自传体和叙事分裂的技巧,将故事分为日记式的笔记本和自白式的长篇叙述,以展现知青们在各种历史环境下对自我认识和现实情况的不断调整和深化。
以下是关于《日夜书》中的知青叙事的几点讨论:
1. 对于知青的叙事,韩少功一方面展现了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逐渐认识到自我、理解他人和适应现实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青们对于那个时代的政治追随和历史认知的混乱和纠结。
2. 韩少功在小说中通过叙事分裂的方式,展现了知青们思维的错位、矛盾与混乱。
这种叙事方式以及小说中的一些独具匠心的手法(如模拟“白话文革口号”)将读者带入知青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的心理历程,也阐述了一些关于自我和命运的思考。
3. 小说中的知青叙事与其他类型的革命文学有所不同,韩少功并没有刻意歌颂革命历程和英雄形象,而是注重呈现知青们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
这种个体化的叙事方式具有深远的思想价值和文学意义,灵活地运用了小说的手法和语言,不仅展现了当时时代的历史特点,也指向了个体生命在时代深处的无奈与抗争。
论知青小说叙事模式的阶段演化及其特征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知青小说叙事模式的阶段演化及其特征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20080501论知青小说叙事模式的阶段演化及其特征作者:伍芙蓉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被引用次数:2次1.郭小东幽闭语境中的知青文学--新中国知青文学史纲·序论[期刊论文]-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3)2.郭小东中国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论非主流倾向的现状表述[期刊论文]-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3.何言宏"知青作家"的身份认同--"文革"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历史起源研究[期刊论文]-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4.刘起林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的话语逻辑--兼论文革前后知青文学的精神渊源[期刊论文]-湖南社会科学 2004(06)5.刘晓英以个人的维度重新言说历史--论90年代知青文学的一种走向[期刊论文]-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1(01)6.刘亚秋"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期刊论文]-社会学研究 2003(02)7.魏红跃1955—1965年的上山下乡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8.郑以灵知青运动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9.张木荣近十年"文革文学"研究略述[期刊论文]-中国文学研究 2003(02)10.赵金钟知青作家创作心态论[期刊论文]-理论与创作 2003(03)1.罗四鸰.Luo Siling英雄的消失与米调的归来——从苏炜小说《米调》反思当代小说的精神缺失[期刊论文]-华文文学2009(4)2.戴娜新"知青小说"创作的局限与不足[期刊论文]-丹东师专学报2003,25(3)3.王喜绒.杨励轩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重新检视中国知青小说[期刊论文]-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22(5)4.朱维妙知青小说中的英雄主义再解读[期刊论文]-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1(5)5.刘可可.LIU Ke-ke早期知青小说中的雄性女形象分析[期刊论文]-天中学刊2009,24(6)6.李宁元代神仙道化剧论[学位论文]20097.郑锋知青文学在新时期中永生——浅论叶辛新时期知青小说的成功之作《孽债》[期刊论文]-教师2009(18)8.曹惠英"文革"时期知青题材小说初探[期刊论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3(1)9.陈菁楠《宣室志》研究[学位论文]200410.秦剑蓝叙事模式与文化意味:近代小说叙事模式研究[学位论文]20041.刘媛文化寻根的坚守与拓展——韩少功小说创作论[学位论文]硕士 2011引用本文格式:伍芙蓉论知青小说叙事模式的阶段演化及其特征[学位论文]硕士 200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姓名:张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社会学指导教师:吴毅20080603摘要“华南虎事件”是2007年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起始于这样一个疑问:“华南虎事件”中陕西省有关方面为何要造假?本研究以故事的形式将事件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对事件的参与者陕西省林业厅、地方政府、评审专家、周正龙、官僚系统、网络、傅德志、新闻媒体、国家林业局等在事件中的表现的描述,揭示了他们背后的结构性力量,并由此逐渐呈现出了整个事件的逻辑。
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
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知青是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指定到农村、边远地区参与农村劳动和农村建设的大中学生和大学毕业生。
他们以自愿或被强制的方式被派往农村,与农民一同生活和劳动,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知青这一特殊群体的经历和故事,成为了我国纪实文学中一个重要的题材。
知青这一历史时期体现出了大量的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曲折。
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通过描写知青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展现了一个特殊时期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背景。
这些作品以真实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记录了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经历、工作环境以及与农民的相处之道。
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知青这一特殊群体的命运和心路历程,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氛围。
同时,这些作品也帮助我们审视和思考当时的历史事件,反思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道路。
知青的经历和故事,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概述知青的背景与起源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知青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探讨知青经历的意义与影响。
同时,还会对当代纪实文学中的知青题材进行研究和剖析,以期全面地展示并深入了解这一特殊时期的知青群体及其在纪实文学中的表现。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文章结构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整篇文章,同时也能够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采用以下结构来组织内容:1. 引言:介绍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的背景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一个概述。
- 1.1 概述:简要介绍知青和纪实文学的概念,指出知青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群体,而纪实文学则是通过真实的叙述和描述来反映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文学形式。
- 1.2 文章结构:详细说明本文的章节安排和内容组织,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发展。
- 1.3 目的:说明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分析反映知青的纪实文学,探究知青经历的意义与影响,并观察当代纪实文学中的知青题材的发展和变化。
无法超越的自我--论知青文学的叙事策略及其不足
( 山东 大 学 文 学 院 , 山东 济 南 2 0 0 ) 5 10
摘
“
一
要 : 青 文 学 的 基 车 叙 事 策 略 被 固 定 表 述 为 青 春 无 悔 ” “乡 村 情 怀 ”等 心 曼 化 内 客 和 知 、
代 ^ 的群 体 性 话 语 模 式 . 立 在 “ 青 视 角 ” 的 这 种 叙 事 策 略 , 知 青 文 学 的 创 作 具 有 鲜 明 建 知 上 使
对 于 那 些插 队 到 普通 农 村 、 有 兵 团 战 士 的 垦 荒 成 就 感 的 知 青 而 言 , 问 淳 朴 的 人 和 事 无 疑 就 没 乡
I9 3
维普资讯
知 青 文 学 的 另 一 种 话 语 模 式 解 决 了这 种 精 神 困境 : 乡 村 生 活 诗 意 化 。 于 是 , 村 被 剥 离 了愚 将 农
昧 落 后 的 社 会 学 界 定 , 为 拥 挤 疲 惫 的城 市 空 问 的 鲜 明 对 比 , 朴 而 亲 切 地 存 留于 想 象 性 记 忆 作 质
维普资讯
20 0 2丰 第 l期 恶 第 l 6期 6
齐 鲁 学 刊
Q IU J L OUR N^L
No.1 Ge r ne alNo. 6 1 6
无 法 超 越 的 自我
— —
论 知 青 文 学 的 叙 事 策 略 及 其 不 足
之 中 , 为精 神 的家 园 : 我 ~ 回 又 一 回 地 遥 想 : , 的 牛 群 , 的遥 远 的 清 平 湾 ( 铁 生 : 成 “ 哦 我 我 史
《 的遥 远 的 清 平 湾 》) 这 块 曾 被 我 千 百 次 诅 咒 的 土 地 , 是 这 样 美 丽 ! ( 村 : 蓝 旗 》 。 我 ;“ 竟 ” 陈 《 )
论知青小说的叙事模式
论知青小说的叙事模式
侯桂新
【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3)005
【摘要】80年代主流知青小说十分强调文学的社会功利性,通过选择一种特殊的叙事模式,以实现创作群体在社会上寻求自我定位的意识形态企图.小说对往昔苦难的"真实"描写与有意回避,目的是将苦难转化为价值重建的精神资源.作家们的叙述,不是指向以往,而是指向当下.
【总页数】6页(P49-54)
【作者】侯桂新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论张抗抗知青小说叙事空间的嬗变现象 [J], 翟星宇
2.论张抗抗知青小说叙事空间的嬗变现象 [J], 翟星宇
3.知识分子叙事与新农村叙事的二重奏
——20世纪60年代"前知青小说"探析 [J], 张勐
4.历史的惊人巧合——知青小说乡恋叙事中“归乡”模式评析 [J], 江红英
5.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理想主义叙事 [J], 车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返”浪漫传统:“知青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作者: 张文东[1];刘芳坤[2]
作者机构: [1]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24;[2]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出版物刊名: 学术交流
页码: 193-19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7期
主题词: 知青小说;重返;传奇叙事
摘要:“知青小说”虽然是新时期文学中的特殊“时代话语”,但并没有也不可能与整个的文学传统“断裂”开来,其以人与自然的特殊对映、英雄与归去的复杂交融等关系结构所形成的浪漫传奇的叙事品格,既是对中国现代以来主流文学“革命传奇”叙事模式的承袭,也是向中国小说传奇叙事之浪漫传统的“重返”,并因此给我们重新思考文学的“经典化”等问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启示和思路。
韩少功:知青题材有叙事空间以本书暂别一段岁月
韩少功:知青题材有叙事空间以本书暂别一段岁月《马桥词典》出版后沉寂10多年,韩少功携长篇新作《日夜书》重返文坛,日前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文学,敏感于那些多义性疑难作家韩少功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后,即被卷入相关"抄袭官司",虽胜诉,但在之后的10多年里几乎保持沉寂状态。
日前,他携20多万字的长篇新作重返文坛,有意思的是,与当年那场风波紧密相关的塞尔维亚作家帕维奇的小说《哈扎尔辞典》中文版恰在此时上架,并登上各大网站的新书榜。
评论家程永新认为,韩少功这部叫《日夜书》的长篇"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里面有太多丰富的复杂的东西"。
小说从浪荡不羁、后来成为前卫艺术家的知青同伴姚大甲始,至长于理论的知青精神领袖马涛的女儿笑月意外去世终,描写一个朋友群体从知青时代开始的各种命运轨迹,展示这一代人的精神史。
有评论说,韩少功从未离开过"知青现场",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生活层面。
他定居在当年下乡的湖南汨罗八景乡,在这个原始的出发点上观察着、思索着:这一代人是怎样成长,又是怎样影响社会的?他们有何伤痛和坎坷?有何追求与迷失?有哪些连自己也难以察觉的人文血质和生存能量?……这一切似乎都在作者笔下一再纠结,形成了难分难解的"日"与"夜"。
日前,韩少功就他的新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知青题材仍有叙事空间记者:你曾说过,"想得清楚的写成随笔,想不清楚的写成小说。
"在这次的小说创作中,你寄予的是怎样一种"想不清楚"的心绪或者情结?韩少功:我最熟悉的是一些同辈人。
自己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长篇小说,释放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感受。
想必你已看出来了,我对我的同辈人既有同情和赞美,也有反思和批评,很多感受交错复杂,没法用YES或NO这样的表态来简单给出结论。
既然是写小说,既然要借重细节和故事,当然是这些枝枝蔓蔓和拖泥带水的东西没法简化成说法、简化成几个标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 引起 人们兴趣的焦点所在 , 而情 感的抒发和诉 求 , 则 说 是一种“ 抒情” 学。 文
为了达 到最佳抒 情效 果 , 必须 选取 一个 合适 的叙述
知青小 方式 , 改变了整整一代人命运 的知青“ 山下 乡” 动 , 上 运 伴 是 知青 小说 引人 回味 的灵 丹妙药 。从 总 体上看 ,
作为一种强制性 的转 移城 市人 口 、 解社 会 危机 的 缓
随着“ 文革” 终 , 始 在事 过境 迁之后 , 也随 着对 “ 文革 ” 的 全面 否定 而被 总体否 定 了 , 然而这 只是 在社 会学 的意 义 上。正所谓 “ 国家不 幸诗 家 幸” 这 一被 称 为 “ 前 的民 , 空 族大浩劫 ” 的动 乱 年代 , 却造 就 了一 代 知青 文学 蓬 勃发 展 , 管这点文学 上的成 就与整 个 历史 的代价相 比未免 尽
49
书写上山下 乡时期在 异乡的知青生活” 这一叙事模式可 治路线 、 反动血 统论” , “ 对人 的侵害 , 以及 “ 革” 文 留下 来 以用来概括大部 分 8 O年代 的主流知青小说。
许多知青小说 在 一 开头就 显露 了 这一 叙述 上 的秘
密:
的思想遗毒 。批判的 目光 , 大都集 中于社会 一 治层面 。 政 这一阶段 , 以批判为主题 的作 品, 几乎全部采 用第三 人称
21 0 0年第 5期 第2 3卷 ( 19期) 总 0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
J OURNAL OF HAI NAN NORMAL UNI RS TY VE l
NO 5 2 0 . Ol
Ge e  ̄ No 1 9 nr .0 Vo . 3 12
社会 上寻 求 自我定位 的意 识形 态企 图 。小说对 往 昔苦难 的“ 实 ” 写与 有意 回 避 , 真 描 目的 是将 苦 难 转 化 为价 值 重建
的精 神资源 。作 家们 的叙 述 , 不是指 向 以往 , 而是指 向 当下 。 关键 词 : 青小 说 ; 述 角度 ; 述姿 态 ; 会空 间 ; 值 重建 知 叙 叙 社 价
角度和 叙 述 姿 态。陈 村 曾 写 过 一篇 《 曾 经 在 这里 生 我 活》, 写一个 昔 日的知青从 城 市重返 乡村 旧地 , 追忆 往 昔 生活 ( 主要是一段爱 情生 活 ) 。仔 细分析 小说 的题 目 , 可
我” 显得过于渺小 , 然而从文学史或思 想史 的角度看 , 却也是 以发现 知青 小说 吸引人的最大秘密 所在 。“ 是第一人
冲击 。知青小说 的作家们 , 自个 人和社会 的双重需要 , 源
表 在经历过初期短 暂 的伤痛 与悲吟 后 , 迅速 获取 了一 代知 指知青往 日上山下 乡的 生活所 在地 , 明叙 述者 与叙述 青代 言人 的身份 地位 , ①以他 们 区区 数百 篇 的小 说作 品 对象 的空 间距离。之所 以说 “ 这里 ” 同样 是为了使 叙述 , ( 绝大部分 为短 篇 )概括 了整整一代人上下十余年 、 , 纵横 更加迫近对 象 , 增强 身临其 境 的真 实感 。“ 生活 ” 几乎 是
中图分 类号 : 2 6 7 l 0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4— 3 0 2 1 ) 0 04 — 6 17 5 1 ( 0 0 一 5— 0 9 0
者, 他们 阅读知 青小说 , 则可透 过 纸面 , 了解 一代 人 的生 活 甚至一个特定 时期 的历 史。知青 生活 , 以说是 知青 可
一
对第一人称叙述 的选 择 , 大 目的与效果即在 最 种值得深 省的收 获 。在 一个相 当长 的时 期 内, 青小 称叙事 者 , 知 述者与叙述对 象 的时间 距离 , 彰示 叙述 是通 过一个 抚今
追昔 的回忆 的姿态来进行 。“ 里 ” 这 本来应 该是 “ 那里 ” ,
加强作 品 的真 实感 。“ 曾经 ” 词点明 了叙 一 说几乎吸 引了全 社会 的 目光 , 表明 它 自身具有 独特 的魅 于直抒胸臆 , 力。这种魅 力, 主要 来 自于给读 者造 成~ 种强 大 的情 感
( oi c ne) Sc ̄Si cs e
论 知 青 小 说 的叙 事 模 式
侯 桂 新
( 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东 广州 500 ) 华 广 10 6
摘
要 :0 代 主流 知青小 说 十分强 调文 学 的社会 功利 性 , 过选 择 一 种特 殊 的 叙事 模 式 , 实现 创作 群 体在 8年 通 以
数万里 的没齿难忘 的“ 独特” 活。对 于有过知青经历 的 生 和温 习, 中得 到 情 感 上的慰 藉 和寄 托 ; 对 于 别 的读 从 而
收稿 日期 :0 O— 9— 6 2 l o 0
所有知青小说描 写的重点内容 。因而 ,我曾经在 这里生 “
姿态 、 叙述时空和叙述 内容 ,① 由于相似的人生经历与心理体验 , 知青作家具有强烈的群 体意识 , 2 在 0世 纪 中国文 学史上 , 们作 为一代 人代 言人的 身 他 份 最为明确 。如郭 小东在《 论知青作 家的群体意识》 中所说 :我甚 至已经感 觉到他们背后有一堵 密密麻麻的 巨大的人墙 , “ 一堵 由 他们 的同时代人 , 千百万知青组成的 已经沉默且沉思 着的严峻的人墙。他们是作为这 ‘ 墙 ’ 人 的代 言人 出现在 当今 文坛上 的。他 们是这 一代人 浓缩 了的身影。 见《 ” 文学评论》 96年第 5期。 18
这一 完整 的表述 , 包含 了知 青小 说的叙 述视 角 、 述 叙 读者而 言, 阅读 这些 小说 无异 于一次 对往 昔生 活 的重访 活 ”
作者 简介 : 侯桂新 (9 6一 ) 男, 17 , 湖南安仁人 , 哲学博 士 ,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 主要 从事 中国现 当代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