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下册《跳起舞》教学设计
一年级音乐跳起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通过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教学歌曲及舞蹈动作的教学。
2.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准确理解音乐的节奏和节拍。
2.学生能否跟随音乐和舞蹈动作完成整个学习任务。
四、教学准备1.录制好音乐歌曲。
2.准备好舞蹈动作。
3.适量的音乐器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做简单的摆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学习音乐歌曲(10分钟)教师在音乐播放的同时,向学生介绍音乐歌曲的名称和基本内容,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摆动身体。
3.学习舞蹈动作(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舞蹈动作,并逐步分解动作,让学生一步一步学习。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态进行调整和指导。
4.练习舞蹈动作(2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舞蹈动作,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个舞蹈。
5.排练舞台表演(2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舞蹈排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表演。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6.展示表演(10分钟)学生进行表演,全班同学观看并给予表演者鼓励和肯定。
七、教学总结通过这次音乐跳起舞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还能培养自己的表现欲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为以后更深入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
八、作业布置让学生将这次学习的音乐和舞蹈动作带回家,与家人一起表演。
同时,让学生回忆并总结本次学习的感受和体会,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以上是一年级音乐跳起舞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5课《跳起舞》教学设计
第五课《跳起舞》(三课时)
教材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一年级(2册)第五课
设计理念:本课根据音乐新课标的要求提倡音乐与姐妹艺术综合为指导思想,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重点感受内蒙的音乐,并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内蒙音乐。
将音乐与舞蹈、人文等姐妹艺术形式的有机地融合。
整个单元的教学以学生渴望了解内蒙古大草原——歌唱内蒙古大草原——(用舞蹈)体验内蒙古大草原人民的生活的心理为线索分三课时进行。
教学目标:通过歌曲的演唱和乐曲的聆听感受内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并能自编动用进行表演。
能听辩音乐间的强弱(力度)变化。
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辩、感受。
了解、感受内蒙人民的生活。
第一课时《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内容:《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表现的作用。
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或形体动作创造性地随音乐强弱变化进行表演《我是人民小骑兵》养成仔细聆听音乐的习惯
第二课时《草原就是我的家》、《挤奶舞》
教学内容:《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目标:初步感受草原人民的美好生活,用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歌曲
第三课时《挤奶舞》、《小松树》
教学内容:《挤奶舞》
教学目标: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有感情地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不同的节奏并能进行多声部的节奏表现。
随音乐《挤奶舞》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跳起舞(4)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跳起舞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二、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三、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辩、感受。
教学建议一、本课可安排两或三课时完成。
二、本课以蒙古族民歌或描写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器乐曲、舞蹈构成一课,旨在通过音乐的学习感受并了解蒙古族音乐。
教师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风情,如吃的、住的、用的物品等。
三、把本课学会的歌曲唱给家里人或朋友听。
教材分析1.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我是人民小骑兵》是吴光锐、齐景全、王小平作曲的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
结构为复三部曲式。
全曲由引子~A段(主题及其变化重复)~B段(变奏+华彩)~A 段+尾声等三部分组成。
前24小节为引子,其中第1至12小节是节奏型乐汇的重复。
由ppp→渐强→mf→f→ff的力度变化模仿马蹄声。
描绘一队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
乐曲的A段(第25节~77小节),由a+a1两个乐段组成,乐曲表现了小骑兵威武而活泼地扬鞭催马的形象。
B段(第78小节~156小节),乐曲表现小骑兵喜悦欢快的心情以及战马奔驰飞跃各种障碍的情景。
C段(第157小节~结束)是A段的变化再现和尾声,表达了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艰险后的欢快心情,描绘出战马远远离去的意境。
音乐为2/4拍,节奏明快,时而舒展,时而密集收拢,全曲采用乐节重复、音型级进、模进、变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区的上行、下行的连续进行,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比,以及颤音的运用等手法,表现了小骑兵挎枪骑马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欢腾场面。
音乐所描绘的小骑兵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乐曲深受广大小听众的喜爱,是一首趣味性强的好作品。
2.器乐曲《挤奶舞》器乐曲《挤奶舞》是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2/4拍,羽调式,民歌原只有四个乐句:乐曲描绘了孩子们学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忙碌着挤奶的情景。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五课 跳起舞
第五课跳起舞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辩、感受。
重、难点:1.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风琴,自制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1.初听,思考:这首木琴曲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3.复听,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小骑兵由远至近?(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4.用自制打击乐器参与伴奏。
二.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着演唱录音哼唱旋律。
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
(请小组内的一名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三.编创与活动1.指导填写象声词。
2.分声部拍一拍,再三声部同时拍出。
3.分声部读一读,再三声部同时读出。
4.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选择的象声词合适,读出的效果好。
第二课时一.聆听《挤奶舞》1.初听,看《挤奶舞》。
2.再听,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挤奶动作:准备姿态:右脚做“单脚跪”(右膝跪地,右脚前脚掌着地,臂右部坐在右脚跟上)。
上身微后仰,双手拇指按于两腿的膝盖处,双肘稍架起。
第1拍:上身移向右,面对左斜前方,双手手心相对于胸前(间距为一拳),右手压腕(拇指、食指、中指相捏向下捋)如挤奶,左手提腕,面对正前方,收下颔,眼看挤奶的手第2拍:换左手压腕,挤奶,右手提腕。
注意:(1)可以一拍一次地挤奶。
也可以一拍两次地挤奶,随速度加快,动作幅度相应要小。
(2)上身可移向左,做“挤奶”。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跳起舞(4)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跳起舞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二、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三、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辩、感受。
教学建议一、本课可安排两或三课时完成。
二、本课以蒙古族民歌或描写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器乐曲、舞蹈构成一课,旨在通过音乐的学习感受并了解蒙古族音乐。
教师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风情,如吃的、住的、用的物品等。
三、把本课学会的歌曲唱给家里人或朋友听。
教材分析1.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我是人民小骑兵》是吴光锐、齐景全、王小平作曲的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
结构为复三部曲式。
全曲由引子~A段(主题及其变化重复)~B段(变奏+华彩)~A段+尾声等三部分组成。
前24小节为引子,其中第1至12小节是节奏型乐汇的重复。
由ppp→渐强→mf→f→ff的力度变化模仿马蹄声。
描绘一队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
乐曲的A段(第25节~77小节),由a+a1两个乐段组成,乐曲表现了小骑兵威武而活泼地扬鞭催马的形象。
B段(第78小节~156小节),乐曲表现小骑兵喜悦欢快的心情以及战马奔驰飞跃各种障碍的情景。
C段(第157小节~结束)是A段的变化再现和尾声,表达了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艰险后的欢快心情,描绘出战马远远离去的意境。
音乐为2/4拍,节奏明快,时而舒展,时而密集收拢,全曲采用乐节重复、音型级进、模进、变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区的上行、下行的连续进行,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比,以及颤音的运用等手法,表现了小骑兵挎枪骑马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欢腾场面。
音乐所描绘的小骑兵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乐曲深受广大小听众的喜爱,是一首趣味性强的好作品。
2.器乐曲《挤奶舞》器乐曲《挤奶舞》是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2/4拍,羽调式,民歌原只有四个乐句:乐曲描绘了孩子们学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忙碌着挤奶的情景。
音乐教案-跳起舞
音乐教案-跳起舞
教案名称:跳起舞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
1. 音乐设备;
2. 舞蹈空间;
3. 音乐曲目;
4. 遥控器;
教学过程:
1. 温暖身体(5分钟)
- 让学生轻松地做一些身体放松的动作,如摇晃、甩手、扭动等。
2. 掌握基本舞蹈动作(10分钟)
- 安静地播放音乐,示范基本的舞蹈动作,如转圈、跳跃、踏步等,要求学生跟随示范并掌握动作。
3. 学习舞蹈编排(15分钟)
- 播放一段舞蹈音乐,让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舞蹈动作进行编排,分为小组或个人进行创作。
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灵感,但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4. 演示表演(10分钟)
- 让每个小组或个人表演他们编排的舞蹈,可以使用遥控器控制音乐的播放,并在表演过程中鼓励观众给予掌声与喝彩。
5. 回顾总结(5分钟)
- 指导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舞蹈动作和编排过程,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舞蹈的感受。
教学扩展:
1. 邀请专业舞蹈老师来进行更深入的舞蹈教学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舞蹈比赛或演出活动;
3. 将舞蹈与音乐、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进行综合性表演;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跳舞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对舞蹈动作和音乐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第五课跳起舞第二课时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第五课跳起舞第二课时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第五课跳起舞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小松树》二、演出歌曲《小松树》3、学习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组合教学目标:一、听唱法学唱歌曲《小松树》,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拍;二、用轻巧的动作演出歌曲《小松树》,体验轻巧的情绪,增强躯体动作的和谐性。
结合生活中的体会,探讨感知、体验音乐的节拍。
3、通过学习蒙古族人民的挤奶舞的动作,了解蒙古族的生活适应与音乐特点。
教学预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进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
要紧引导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拍)。
2.温习前课内容:演出及唱。
3.小练习: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拍练习X XX X XX || )2)结合蒙古族运动项目,进行三声部节拍练习。
二、新课学习:1.歌曲学习:听歌曲录音《小松树》;2.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完整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拍。
(第二遍可随着轻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
4.歌曲学习:要求同窗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窗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演出歌曲《小松树》,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冲击乐器为同窗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当选编成游戏进行演出。
6.舞蹈动作练习:挤奶舞动作组合:站、蹲等。
7.自编动作温习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三、课堂小结:鼓舞与夸奖,并指出不足的地方。
供稿人:南关小学李淑钰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第五课跳起舞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小松树》二、演出歌曲《小松树》3、学习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组合教学目标:一、听唱法学唱歌曲《小松树》,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拍;二、用轻巧的动作演出歌曲《小松树》,体验轻巧的情绪,增强躯体动作的和谐性。
结合生活中的体会,探讨感知、体验音乐的节拍。
3、通过学习蒙古族人民的挤奶舞的动作,了解蒙古族的生活适应与音乐特点。
一年级第二册第五课《跳起舞》教学设计
一年级第二册第五课《跳起舞》教学设计
人音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五课《跳起舞》教学设计
作者/尚媛媛
【教学内容】
1.
2.
3.
家》为
1.
2.
3.
【学情分析】
本课时着眼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智力发展水平,抓住一年级儿童“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唱歌,游戏、语言、动作、舞蹈、表演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身体、动作、表演等形式去感受、体验、创造音乐。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会创编协调大方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把握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手风琴、蒙古族服饰、课件、蒙古草原图片、部分打击乐器。
1.
2.
1.
2.
3.聆听歌曲。
4.老师范唱歌曲。
5.老师领读歌词,注意个别不认识字的正确读音。
6.再听一遍,学生轻声跟唱。
7.学生唱得不好处老师分句教唱。
8.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9.全班跟录音伴奏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集情感体验、知识认知、能力培养于一体。
当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时,再进行认知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跳一跳
1.
2.
3.
4.
1.
2.
3.
4.
热爱她。
六、下课
唱着歌儿跳着舞出教室。
七、板书设计(略)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四中学)。
人音课标版-一年级下-第五课 跳起舞
《跳起舞》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音的高低知识
2.能力目标:表演蒙古舞的能力
3.情感目标:民族团结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音的高低
2. 准确演唱、表演蒙古歌舞
三、教具学具
录音机、课本、琴、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音的高低
1.教师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
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这些音有什么不同?高、低
3.生活中有哪些高低不同的音?
(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
4.提示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三)欣赏《挤奶舞》
1.初听《挤奶舞》录音机
选放有关《挤奶舞》的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
2.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3.通过表演进一步体会乐曲情绪
4.本课的编创与活动是一组蒙古族运动项目。
有摔跤、赛马,还有射箭。
5.指导学生为下面两组节奏选择适当的项目,填上象声词,如射箭:嗖○嗖○;摔跤:嗨—嗨—。
分别填写在方框里。
6.声部拍一拍,再三声部同时拍出。
7.分声部读一读,再三声部同时读出。
8.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选择的象声词合适,读出的效果好。
2019-2020年一年级音乐下册 跳起舞教案 人音版
2019-2020年一年级音乐下册跳起舞教案人音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音的高低知识。
2.能力目标:表演蒙古舞的能力。
3.情感目标: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音的高低。
2.准确演唱、表演蒙古歌舞。
教具学具:录音机、课本、琴、乐器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音的高低录音机1.教师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这些音有什么不同?高、低。
3.生活中有哪些高低不同的音?(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4.提示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三、欣赏《挤奶舞》1.初听《挤奶舞》录音机。
选放有关《挤奶舞》的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
2.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3.通过表演进一步体会乐曲情绪4.本课的编创与活动是一组蒙古族运动项目。
有摔跤、赛马,还有射箭。
5.指导学生为下面两组节奏选择适当的项目,填上象声词,如射箭:嗖○嗖○;摔跤:嗨—嗨—。
6.声部拍一拍,再三声部同时拍出。
7.分声部读一读,再三声部同时读出。
8.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选择的象声词合适,读出的效果好。
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歌。
2. 发生练习。
二、新授《草原就是我的家》1.导语:“多美的草原啊。
草原上的小朋友一定很爱他们的家”2.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3.轻声随着演唱录音拍手录音机4.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5.听唱法学唱歌曲6.分小组编创动作,看哪组的动作新颖。
三、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组结合聆听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安排编创节奏、参与表现乐曲的练习。
2.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每一件乐器的音色及如何配合乐曲的表现。
(小组交流讨论)3.在复听音乐时,带着问题去选择乐曲的一个片断,考虑如何参与伴奏。
4.注意提示学生敲击的乐器及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吻合。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复习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2.加表演演唱歌曲三、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1.初听《我是人民小骑兵》录音机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聆听。
第五课《跳起舞》
课题
第五课《跳起舞》
课型
综合课
课时
4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月光光》,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音乐所表现的“静”。
2.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练习用和线条表现并区别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
材
分
析
《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是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由大提琴演奏,两架钢琴伴奏。在钢琴奏出的轻柔的琶音引子后,大提琴奏出了如歌的抒怀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同时钢琴以玲珑剔透的琶音与分解和弦主衬托,展现了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乐曲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芭蕾舞《天鹅之死》即是根据这首乐曲构思的。
随音乐做天鹅的动作。
用颜色或线条表现自己的音乐感受。
音乐再见,律动出教室。
训练良好声音,为歌曲演唱作好铺垫 。
培养学生记忆优美旋律的习惯和能力。
学科综合
课后反馈:歌曲复习效果很好,学生能积极地运用各种方式表现音乐,有创造意识。欣赏曲优美抒情,学生很喜爱,对主题旋律记忆很快,并能用色彩和线条表现音乐感受。
一边轻轻拍手,一边轻声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甜美、宁静的情绪,想像梦幻的童话世界,抒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小朋友们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以小组为单位练唱歌曲,歌表演,用生活用品为歌曲编配伴奏。
初听乐曲,说一说乐曲使你想到了什么。
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记住这一优美的旋律。
2.复听
3.再听
4.拓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动作自然优美地步入教室。体会三拍子音乐的美感。有表情,节奏感强。
声音轻柔有弹性,动作整齐轻盈,情绪饱满热情。
一年级音乐公布课教学设计:第五课跳起舞第三课时
一年级音乐公布课教学设计:第五课跳起舞第三课时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第五课跳起舞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一、音乐欣赏:《挤奶舞》二、蒙古舞《挤奶舞》练习并演出教学目标:一、了解蒙古族入民的主活乐趣,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和蒙古舞的特点。
二、在学习蒙古舞蹈动作进程中培育节拍感、韵律感与合作意识、创作意识。
教学预备:录音机、画。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引导学生演唱《草原确实是我的家》。
二、看图画,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
提示:你看到了哪些景象?人们在做什么?二、通过演出与观看录像感受蒙古族音乐与内蒙古风光。
一、有表现力地演唱《草原确实是我的家》。
二、简单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复述内容。
三、引导学生欣赏与演出《挤奶舞》。
导语:蒙古族人民不但喜爱运动,更喜爱歌舞音乐,让咱们来听一首用蒙古短调音乐谱写的器乐曲《挤奶舞》。
三、欣赏与演出《挤奶舞》。
一、引导学生初听《挤奶舞》,试探音乐情绪。
一、初听器乐曲《挤奶舞》,试探与讨论音乐情绪(轻巧)。
二、引导学生复听并拍打强弱、依照曲名试探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
3、提问:这首乐曲适合劳动、走步、跳舞三种活动的哪一种?二、复听《挤奶舞》,听辨并拍打强弱,讨论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
(欢乐的挤奶场面)。
4、试探并回答下列问题(跳舞)五、提要求:咱们在学习《草原确实是我的家》时学习了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此刻随着教师温习,同时教师再教你们几个新动作,最后每一个人要编出四八呼的舞蹈一段。
明确学习蒙古舞动作的目标是什么。
(1) 率领学生练习腕部动作、马步、肩部动作。
(2) 仿照教师做的腕部动作、马步、肩部动作。
(3) 引导学生自选四个动作编成一段四个乐句的舞蹈,练熟。
(4) 自选四个动作编成一段四个乐句的舞蹈,练熟。
(5)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观摩、交流,达到一致。
7、在小组内相互观摩、交流,达到一致。
(6) 引导小组展现。
方式:十个小组同时跟音乐演出,然后听着音乐每次三个小组依次随着三遍音乐演出。
【教育资料】一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跳起舞_人音版学习精品
跳起舞课题:小松树课时: 1教学目的: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教学难点:能自编动作表演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通过听《小松树》的录音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教师可不要求动作统一,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来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课题:我是人民小骑兵课时:2教学目的: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力度。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的力度。
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二、基本部分:1、导言。
2、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像片启发学生。
提示:这首木琴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麽特点?3、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4、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小骑兵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5、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课题:挤奶舞课时:3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的聆听,感受蒙古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
2、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教学重点:听辨、感受、体验教学难点:听辨、感受、体验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入座!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导入。
一年级音乐下册五、跳起舞教学设计
一年级音乐下册五、跳起舞教学设计课题五、跳起舞课型新讲课总课时2第1课时教学目标聆听《挤奶舞》、《欢乐的啰嗦》,演唱《何等欢乐何等幸福》、《娃哈哈》,感受和体验蒙古族、彝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明白音的强弱教学预备钢琴、录音机、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用意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关于北京现代化建设和名胜古迹的影片,引发学生的注意和爱好。
二、学习新课。
一、师:同窗们都去过北京吗?你们都看见过北京的什么景物?(学生回答)二、师:你们都明白北京的这些闻名景观吗?学生回答:北京标志性建筑天安门、绵延万里的长城、北海的白塔、颐和园的昆明湖、故宫里的天坛、昌平的十三陵、喧闹的庙会、大钟寺的古钟、宽敞东西长安街、宏伟的人民大会堂、现代化的西客站。
学生观看课件。
学生回答,举例子。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总结。
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用意3、现在的北京既古老又现代,一起制造着北京的以后。
4、师:你们还去过什么地址?(学生回答)三、学习《何等欢乐何等幸福》。
一、初听歌曲,学生聆听,体会歌曲的情绪。
二、教师介绍歌曲的特点。
此歌曲采纳传统的五声调式,其中多处运用停止符和连音线,此曲分为两个乐段。
歌词作者采纳了排比、对仗、比喻、设问等多种手法。
歌曲的主题:今天的北京娃是明天的建设者,青年儿童应当树立远大理想,祖国美好的以后寄托在他们的身上。
3、复听歌曲,学生听音乐作律动。
学生回答:香山、故宫、北京游乐园等……学生聆听歌曲学生了解新的乐理知识。
教育学生活动回答问题聆听歌曲学习新知识板书设计一、教师出示各类北京的风光图片。
二、教学进程。
课跋文使学生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和北京的音乐文化。
课题五、跳起舞课型新讲课总课时2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能够背唱《何等欢乐何等幸福》和《娃哈哈》两首歌曲。
二、能够结合聆听和演唱,自编动作进行演出和舞蹈。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歌曲《何等欢乐何等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跳起舞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得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11)
教学目标:
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能听辨音乐力度的变化。
欣赏《挤奶舞》,学会编动作表演。
教学过程:
一、欣赏第一首
1、初听。
2、再听,打拍。
拍出强弱变化。
3、再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4、随音乐律动。
二、欣赏第二首。
1、初听。
2、随音乐律动。
三、节奏训练。
第二课时(12)
教学目标:
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谱
1、教师轻唱。
2、录音范唱
3、学生跟唱。
4、比赛唱。
二、学唱歌词。
1、听录音。
2、学生试唱。
3、听录音齐唱。
4、比赛唱。
三、演一演。
听音乐律动。
第三课时(13)
教学目标:
学唱《小松树》,培养热爱小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巩固唱《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学唱新歌
1、唱歌谱
听录音,说感受
教师轻唱
跟唱歌谱
学生轻唱
2、唱歌词
齐读歌词
教师范唱
跟录音唱
比赛唱
3、律动表演
第四课时(14)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再巩固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
听音训练
听琴感受音的高低。
用手势表示音的高低
二、欣赏
听歌曲录音说说感受。
介绍蒙古族的特点,及一些生活习性。
三、表演唱歌曲
1、听录音唱一唱,跳一跳。
2、比一比,谁是小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