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第三章

合集下载

生态学-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2)

生态学-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2)

每 株 植 物 平 均 干 重 ( )
植物密度(株/m2)
Regression lines from self-thinning curves for 31 stands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plants
g
(2) 性别生态学
• 内容:性别关系类型、动态及环境因
素对性别的影响。
species of North American warblers. Each of these insect-eating species searches for food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spruce trees.

竞争的类型和特征
• 种间竞争的类型
– 利用性竞争:通过损耗资源; – 干扰性竞争:竞争个体间直接相互作用。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2) 3.3 种群内、外的相互作用
3.3 种群内、外的相互作用
3.3.1 概述 3.3.2 种内关系 3.3.3 种间关系
3.3.1 概述
种内关系: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种间关系: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种内、种间相互作用的种类:
(1)竞争 (2)捕食、自相残杀 (3)互利共生 (4)寄生
• K1<K2/β,K1/α>K2:
稳定的平衡点,两种共存
• K1>K2/β,K1/α<K2:
不稳定的平衡点,两种均可能获胜
生态位理论
• 生态位 (niche)
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在 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在 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n-维生态位)。
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态位不同。

第3章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

第3章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

孤立农家 市井集镇 老工业区 新工业区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1.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 2.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形式
(一) 链结构
食物链结构(自然食物链、完全人工食物链) 资源链结构(主链、副链) (二) 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结构 (三) 空间组合结构
圈层式:市区生命与环境为内圈;郊区为中圈;区域为外 圈
• 2. 能量流动功能 (一)能源分类 按来源、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加工、能否再生、技术发 展水平,可以对能源进行不同的划分。 (二)能源结构(能源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构成及比例 关系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
(一)城市生态系统缺乏“生产者”(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数量少,功能也由提供食物转变为美化环境, 城市所需食物靠外部输入。
(二)城市生态系统 缺乏分解者
城市缺乏分解者存在环境,大量城市废弃物在市外分解。
• 4. 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开放性系统
(一)所需能量和物质以及各种信息、技术人力等由系统外 输入;
(二)向系统外输出生产的产品、信息、技术、人力等;
• 2. 城市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系统,它不仅包含自 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也包括人类及其社会经济等要素, 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 生态系统。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产生及发展
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自然生态系统到 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城市生态系统,从此, 人类生态系统可划分为农村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两大 类型。
• 1. 城市
(一)城市的含义 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
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 会活动的载体场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 系统。 (二)城市的发展及其特征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_生态学基础第三章种群生态第二节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_生态学基础第三章种群生态第二节

第三章种群生态第二节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一、环境容量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称之为环境容纳量或负荷量,通常以K表示。

当种群大小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

这也就是说,任何环境只能维持一定数量的有机体,而不能使生物无限繁殖。

如果没有环境阻力,生物的数量增长就以对数的级数增长。

例如,每个细菌20分钟分裂为2个细菌,开始以一个细菌算,它将按l、2、4、8、16、32、64、128、256、512、1024……的顺序增加,这样36小时将繁殖108代,那时数量可布满全球一尺厚,再过-d,时,它的厚度将超过人的头顶。

这样惊人的增长实际上因环境阻力的存在而不能实现。

环境容量也像其它生态特征一样,是随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

环境容量的大小一般决定于两方面:一是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二是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

种群的数量是在K值附近波动。

二、内禀增长率三、增长率指单位时间内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是指在最适的条件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即种群的潜在增长能力。

常用r m表示。

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在不断变化着,不可能对种群始终有利和始终不利,而是在两极端情况间变动着。

当条件有利时,种群的增长能力为正值,种群数量增加;当条件不利时,种群增长能力为负值,种群数量下降。

因此,在自然界,我们看到的种群实际增长率是不断变化的。

但在实验条件下,我们能排除对种群增长不利的因素,从而观察到种群的最大的内禀增长率(r m)。

显然,由实验条件测得的r m值是毫无用处的;相反,它可以成为一个模型,与自然环境中观察到的实际增长率进行比较,极高的r m值可能意味着种群将在自然条件下导致高死亡率;低的r m值则预示着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出现低死亡率,从而引导我们要从种群整体上去研究种群生态。

内禀增长率的测定要以出生率和死亡率来衡量,两者又与年龄结构和性比有关。

三、种群增长型单种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有多种形式,但基本上是由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个基本增长型所构成。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与区别它们所研究的问题基本上是相近的。

生态学是以一般生物为对象的。

着重于研究自然环境因素与生物的关系,单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环境科学则以人类为主要对象,把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相互影响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和社会科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生态学的许多基本原理同样也可以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作为基础理论而联系到人类独特的主观能动性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来研究和解决人类生活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一、生态学定义的提出与生态学的发展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发展简史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一)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由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时期。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类为了生活和生存,必须了解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和其周围的动植物与人的关系,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生态知识的萌芽。

根据文字记载,我国早在2000年以前,就注意到了植物生长和土壤环境条件的密切关系。

如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一书,就记载有“欲知地道,物其树”(要了解土地性质,应观察其上生长的树木)。

其后还有许多古书如《群芳谱》,记载有农业知识和植物生态的内容。

《周易》“蒙卦”中提到“山下出泉,蒙”。

“蒙”不仅有迷蒙、蒙昧之意,它的本意是高地被草木覆盖蒙蔽住了。

“山下”之所以“出泉”,是因为草木蒙蒙茏茏十分茂密繁盛。

“蒙”之所以能够“养正”,是因为回复到了草木蒙茏的原始自然状态,万物得到了休养生息,树木的根本巩固了,即“正本”;清澈的山泉流出来了,即“清源”。

这分明是告诫人们,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处理事物,不可违背自然规律。

古人对自然规律朴素而深刻的认识,令人叹服。

(二)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时期公元17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引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和人口的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出现了“生态危机”。

这种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违背了客观规律,尤其是违反了生态学规律,是由于人们在各项活动中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观念,更缺乏多学科的共同合作。

生态学本来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基础分支学科,它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往,它同其它分支一样,只有生物学工作者才熟知它。

近年来,随着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一系列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许多重大问题的出现,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使它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迅速发展为当代最热门、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

近年来,生态学的基本原则不仅被看作环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也被看成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待今日的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以下几点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1.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地球是有限的,地球上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和物质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将地球比喻为“一个小小的宇宙飞船”,而把人类比作这个飞船中的乘客。

2.虽然人类是地球上生物圈的主人,人类能改变和控制自然,但人类毕竟是生物圈这个地球上最大的一个组成成员,人类并不能凭自己意志为所欲为,而必须服从和运用生态学规律。

3.地球是脆弱的,虽然人类能按照自己需求,改变地球环境,但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极其脆弱的平衡,以人类今天的能力,破坏它容易,而维持或恢复它却十分困难。

这里有两个绝好的例子:“生物圈二号”的失败和韩德柬无人区的欣欣向荣,意味着现代人类活动在生态平衡中已经成为一个负数。

第一节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一、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eco)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eco-表示住所、栖息地;logy表示学问),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aeckel)1869年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首先对生态学作了定义:“研究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

(海岸、河口、大洋、海底)
2、按形成的原动力和影响力划分:
自然生态系统(原始森林、未经放牧的草原)
半自然生态系统(农田、养殖湖泊、人工森林等
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矿区、工厂、宇宙飞船)
3、按生态系统的大小划分: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
生 态 系 统 的组 成 示 例
鱼塘:
水、阳光、底泥、 温度等非生物环境
Ⅲ 寄生性食物链-----以大动物为基础,由小动物
Ⅳ 碎食性食物链------以碎食物为基础。
如:树叶碎片及藻类 虾 鱼 食鱼的鸟类
2、食物网:各种食物链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
食 物 网 的 作 用: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二是推动着有机界的进化。 三是对某些元素或稳定难分解物质有“生物
一是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自我调节能力;
1、食物链
(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
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解)
Ⅰ 捕食性食物链(草牧链)------以生产者为基础。
植物 食草动物 (兔子) 食肉动物(狐狸)
Ⅱ 腐生性食物链(腐解链)-----以腐烂的动植物
尸体为基础。如:植物残体 寄生在大动物身上构成。如:老鼠 细菌 病毒 蚯蚓 跳蚤 动物
2 、 碳 循 环 与 温 室 效 应
绿色植物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被生物利用的唯一途径是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用,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将产生全球 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
3、氮循环 与死鱼之谜
氮循环主要在大气、生物、土壤和海洋之间进 行。大气中的氮通过生物固氮、工业固氮、岩浆固 氮和大气固氮等方式进入生物体。 氮转变为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过程为硝化 作用。动植物死后,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氨基酸 、进而被分解成氨、二氧化碳和水返还到环境中的 过程为反硝化作用 由于工业固氮量大于返回大气中的氮,这些停 留在地表上的氮进入江河湖泊造成地表水体富营养 化。

基础生态学第3章有机体与环境二

基础生态学第3章有机体与环境二

第二节 大气及其生态作用
1、大气组成
➢在干燥空气中,O2占大气总量的20.95%,N2占78.9%, CO2占0.032%。这个比例在任何海拔高度的大气中基本相似。 但在地下洞穴或通气不良的环境中,空气中的O2和CO2含量 与大气不相同。
➢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O2与CO2。
2、陆生动物的气体代谢
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1、光质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植物光合作用:光合有效辐射(380-710nm),红光和蓝 紫光能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绿光则很少被吸收。 利用彩色薄膜对蔬菜等作物进行栽培试验。 光质对动物的生长、生殖、迁徙、毛羽更换等也有影响。 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昆虫对紫外光有 趋光反应,而草履虫则表现为避光反应;紫外光抑制植物茎 的生长。
4、植物与氧
植物与动物一样呼吸消耗氧,但植物是大气中氧的主要生产
者。植物光合作用中,每呼吸44g CO2,能产生32g O2。白 天,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大20 倍。据估算,每公顷森林每日吸收1吨CO2,呼出0.73吨氧; 每公顷生长良好的草坪每日可吸收0.2吨CO2,释放0.15吨O2。 如果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75 kg氧,释放0.9 kg CO2,则城 市每人需要10 m2森林或50 m2草坪才能满足呼吸需要。因此 植树造林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美化环境,更主要的是给人
类的生存提供了净化的空气环境。
第三节 土壤及其生态作用
1、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1)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2)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矿质元素和水分; (3)维持丰富的土壤生物区系; (4)生态系统中许多重要的生态过程均在土壤中进行。

基础生态学——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基础生态学——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6-3
3.2.2 群落的水平结构
镶嵌性(mosaic)
主要原因 : (1)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 (2)环境的异质性 :如不同底质的海滩、不 同土壤结构 (3)种间相互关系的作用 (4)人为影响
图3-1 陸地生物群落中水平格局的主要決定因素(Smith, 1980)
小群落:群落水平分划的基本结构单位, 反应了镶嵌性。在群落内,种类分布是不 均匀的,有的分散分布,有的又聚在一起 分布形成斑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完整 性。
Temperate Broadleaf Deciduous Forest
Taiga or Boreal Forest
Tropical dry forest—in Galapagos Islands During the wet and dry seasons
温 带 森 林
美 国 加 利 福 尼 亚
The thick bark of the cork oak of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protects the tree from fire
北美红松林
Wood storage in a temperate forest in Alaska
阔 叶 林 , 俄 国 西 伯 利 亚
藤壶(Balanus balanoides)和小藤壶(Chthamalus stellatus)的种间竞争。 在西北欧洲,这两种一般共同生活在同一岩礁型海岸,但大多数藤壶成体 生活在岸上较高处,而小藤壶成体在较低处。幼体小藤壶一般在海岸较低 处固着,但显然不能存活。在一次实验中,幼体小藤壶被保护起来,使其 不被藤壶个体窒息,它们存活、生长得很好。但是,在较高地带,小藤壶 不必竞争,因为藤壶不能在干燥环境中生存。这样,所观察到的分布模式 是由于竞争和环境忍受力的共同作用。

基础生态学--第三章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

基础生态学--第三章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
生态学基础 第三章
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
教学目标: 1、种内关系 2、种间关系
一、种内关系
种内关系:是指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种内竞争同样是基 本的种内关系。
植物种群与动物种群的种内关系有很大的不同,除种内竞争外, 植物种群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集群生长、密度效应等,动物 种群的种内关系则主要表现为生殖行为、空间行为、社会行为、 通讯行为和利他行为等方面。
一、种内关系
(一)植物的密度效应 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 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 根据影响因素的种类,可将其作用类型划分为 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
一、种内关系
(一)植物的密度效应 目前发现植物的密度效应有两个基本的规律 1、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2、“-3/2”自疏法则
该模式表明产量与密度变化无关,即在很大播种密度范围内,其最终产 量是相等的。
(一)植物的密度效应 2、“-3/2”自疏法则
密度与生物个体平均 株重呈现负相关关系, 在对数图上为-3/2 斜率。
(二)、动物的领域性和社会等级
1、领域性 由动物个体、配偶或家族积极保卫的,不允许其他动物,通常 是不让同种动物的进入的区域或空间就称为领域,而动物占有领 域的行为则称为领域行为或领域性。 领域性是保持个体或群之间间隔的积极机制; 高等动物的隔离机制是行为性的,低等动物或植物的 则是化学性的,即:通过抗生素或他感物质产生隔离。
高斯原理-竞争排斥原理
需指出的是:两个物种竞争的结果或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各自生态位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生态位越接近,则竞争越激烈。 在同一生境中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物种不可能长期共存,这个原理称竞争排斥原 理,也称高斯原理; 在一个稳定的自然群落中,各生物种群的生态位必定是有差异的,种群间都是趋向于 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因此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群落,要比单一物种 所组成的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较高的生产力,并具有更高 的稳定性。

《生态学》第3章:种群生态之一

《生态学》第3章:种群生态之一
A. 判断动物濒危状况的一 个重要标志。 B. 经济鱼类的捕捞标志---捕捞种群年龄的低龄化和小型 化现象。
C. 研究人口的有用工具。
年 龄 结 构 应 用
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措施(政策):
a. 晚育,假如20岁生育,100年生育5代; 25岁生育,100年生育4代,少生一代,对于 我国来说就意味着少生2亿多人。
种 群 数 量
生物量(biomass):个体数目个体的平均体重
(2)密度的类型: 绝对密度:指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 的个体数 相对密度:用其他统计数量指标间接 的表示种群数量高低的相对值。
密 度 的 类 型
根据种群密度的适宜程度,分为: 最适密度(optimal density):种 群增长处于最佳状况时的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 1.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size & density): (种群数量) (1)定义: 种群大小指该种群所包含的个体数目 的多少。(绝对量)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个体数目或 生物量。(相对量)
单位空间可以指面积:Km2=100公顷(hectare)=100 万m2,亩等。也可以指体积:m3, l, ml等。
生 命 表 说 明
(5)各年龄死亡率qx :从X到X+1时的种群死亡率。 qx = dx/nx
(6)各年龄平均存活数Lx :各年龄期的中点,平 均存活数目。Lx=(nx+n x+1)/2 = nx- dx/2 = n x+1+ dx/2。(nx=nx+1+dx) (7)各年龄及其以上存活的年总数Tx:已活到X年 龄的生物总计还有多少年的存活时间。(所有现有 个 体 存 活 时 间 的 积 累 ) Tx = Lx+L x+1+ Lx+2+……+Lm=∑Tx (X从X到m, m为最长寿命) (8)平均寿命(生命期望值)ex:X龄的生物平均 还能活的时间。ex= Tx/nx

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3

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3
2020/3/6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
2020/3/6
种间和种内的相互作用
种内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竞争、自相残杀 和利他等
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主要有竞争、捕食、寄 生和互利共生
➢ 正相互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 ➢ 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
N1取胜,N2被排挤掉
K1/α12 K2
K2/α21
·
K1 N1
2020/3/6
N1灭亡, N2取胜
K1 < K2 /α21,K2> K1/α12 N2
N1超过环境容纳量而 停止增长,N2继续增长
N2取胜,N1被排挤掉
K2 K1/α12
K1
· K2/α21 N1
2020/3/6
不稳定共存
2020/3/6
性选择理论
Darwin的理论 ➢ 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一词首先被达尔文在1871年所
使用,主要是指通过选择使某一性个体在寻求配偶时获得比 同性其他个体更有竞争力的特征。达尔文设想性选择是通过 两种方式发生的:①性内选择;②性间选择。 Fisher的理论 ➢ 建立在主动选择基础上的性选择可以导致性二型特征的进化。 Trivers的理论 ➢ 在雄性不承担任何抚育后代责任的物种中,如果雌性个体具 有足够的辨别力,使它所选择的配偶所具有基因质量优于自 身,那么,进行有性生殖仍然是有利的。
两物种种群的平衡线
N2 K1/α12
dN1/dt<0
N2
dN2/dt<0
K2
dN1/dt=0
dN2/dt=0

《生态学》第3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第3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2
图3-1 年龄锥体的3种基本类型(Kormondy,1976)
(a) 增长型种群 :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 稳定型种群:老、中、幼比例大体相同。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 (c) 下降型种群: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13
(a) 增长型种群: 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 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 较少。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 群。 (b) 稳定型种群: 锥体形状介于(a)、(c)两类之 间,老、中、幼比例大体相同。出生率与死亡率 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c)下降型种群: 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 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 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不断衰退的种群。
第三章
种群及其 基本特征
1
1 第一节 生物种与种群的概念
2
第二节 种群的动态

第三节 种群的空间格局
4
第四节 种群调节
2
第一节 生物种与种群的概念
1
生物种的 概念
2
种群的 概念
3
一、生物种的概念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von Linnaeus)在其出版的《植物种志》中,继承 了J.Ray的观点,认为种是“形态相似的个体 的集合”,并指出同种个体可自由交配,能 产生可育的后代,而不同种之间的杂交则不 育,并创立了种的双命名法。
T=(Σxlxmx)/(Σlxmx)
24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与密度无 关的种群 增长模型
与密度有 关的种群 增长模型
25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 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最简单的单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通常

基础生态学 孙泳濡 牛翠娟 3 种群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  孙泳濡 牛翠娟 3 种群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种群2.生态位3.生态人侵4.Fisher 性比理论5.多型6.种群增长类型 7.他感作用 8.竞争排斥原理 9.种群动态 10.自疏现象 11.存活曲线 12.生活史对策 13.环境容纳量 14.繁殖成效 15.繁殖价值 16.中度干扰假说 17.最大出生率 18.实际出生率 19.最低死亡率 20.实际死亡率 21.生态寿命 22.密度制约因素 23.邻接效应 24.种群的年龄结构 25.遗传漂变 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B .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C .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D 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2.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 )。

A .以动物为研究主体B .以人类为研究主体C .以植物为研究主体D .以种群为研究主体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种群B .群落C .生态系统D .有机个体4.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 )。

A .环境B .生境C .内环境D .地球环境5.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 )。

A .20S m =B .21S m =C .2S m 而显著大于1D .2S m 显著小于16.dN / dt = rN (1-N / 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

A .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B .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C .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D .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7.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 )。

A .偏利作用B .互利共生C .原始合作D .中性作用8.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 )。

A .偏利作用B .原始合作C .偏害作用D .拟寄生9.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ppt课件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ppt课件
8
二、热力学定律
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符合两大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 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 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衰变定律或能量逸散定律) 生态系统的能量在转化、流转过程中总存在衰变、逸散的现象, 即总有一部分从浓缩的有效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状态。 能量沿食物链方向流动,逐级递减。 每经一个营养级的剩余能 量为原有能量的1/10,其余的都消耗了。
食物链中每一个生物成员称为营养级。 食物链类型 1)捕食食物链:指一种活的生物取食另一种活的生物所构
成的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腐生性食物链:以动、植物的遗体或粪便为食物链起点,
也称分解链。 如动植物遗体或粪便→ 真菌、细菌→ 原生动物→ 土壤动
物→ 节肢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寄生性食物链:生物间以寄生物与寄主的关系而构成食
(3)补加能源的作用。 添加太阳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辅助能,可提高作物对光能的
利用,从而增加初级生产力。
24
二、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量的概念及生产 次级生产量: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生产,
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 同化作用形成异类生物自身物质的生产量,称为次 级生产量,亦称第二性生产量。 I = FU+R+P P = I-FU-R 同化效率 = A / I ; 生长效率 = P / A I- 摄取量; A-同化量; R-呼吸量; P-生产量; FU-粪尿能量。
密不可分的。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被消耗、单向流动,不可逆的。
而物质循环是可逆多向的,可返回原来的化学形态, 并可逃循、脱离生态系统。
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1)气相型:其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气相循环把大

生态学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生态学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一、种群生活史概述
• 2、研究任务 • 研究生活史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及其与特定 生境的关系。 • 比较不同生活史类群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生 态学解释,而不是研究其绝对现象。
一、种群生活史概述
• • • • • 3、研究内容 3.1 个体大小(size) 3.2 生长与发育 3.3 繁殖 3.4 扩散
一、种群生活史概述
• 其中, • 式中∑为总和,x为样方中某种个体数,f为含x个体样方 的出现频率,N为样本总数。
四、种群调节
• 生态学家提出许多不同的假说来解释种群的动态 机制,概括为: • 1、气候学派 • 2、生物学派 • 3、食物因素 • 4、自动调节学说
气候学派
• 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 • 其观点为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强烈影响,强调种 群数量的变动,否定稳定性。 • 以色列学者博登海默认为昆虫的早期死亡率有 85~90%是由于天气条件不良而引起的
三、种群空间格局
• • • • 种群的内分布型分三类: ①均匀型(uniform) ②随机型(random) ③成群型(clumped)
三、种群空间格局
• • • • • 种群内分布型检验 检验指标是方差/平均数比率,即S2/m。 若 S2/m=0, 属均匀分布; 若 S2/m=1, 属随机分布; 若 S2/m>1(显著),属成群分布。
• • • • • • • • 4、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增长 季节消长 不规则波动 周期性波动 种群暴发 种群衰落 种群平衡
三、种群空间格局
•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 • 种群空间格局——是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 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也称为内 分布型(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题:说明生态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尺度:组织、空间、时间;方法:野外、实践、理论)比较3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野外:Y-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

X-不易重复;实验:Y-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

X-实验条件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有区别;理论:Y-高度抽象,可研究真实情况下不能解决的问题。

X-与客观实际距离甚远,若应用不当,易产生错误)3S技术:GPS/遥感/地理第二章主要概念: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大环境(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如西双版纳的环境,重庆缙云山的环境等。

)小环境(直接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近邻环境。

如洞穴环境,树荫下环境等。

)生境(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一定区域所有生态因子的总和。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密度制约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随生物的密度而变化的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与生物密度变化无关的因子)生物因子(有生命特征的生态因子)非生物因子(无生命特征的生态因子)最小因子(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

)限制因子(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影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该生物限制因子)耐受性(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内稳态(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思考题:如何根据工作的需要对生态因子进行分类?(性质-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有无生命特征: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稳定因子、变动因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哪些方面?(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决定和塑造:对生物存活的影响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对生殖、繁衍的影响、对生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对生物的种内、种间关系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适应和对环境因子的改变:形态的适应、生理的适应、行为的适应、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森林吸收太阳辐射、降低风速、保持水分、防治土壤冻结、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人类活动导致全球环境变化……)如何分析生态因子作用的规律?(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参上)第三章G:春化(植物在发芽前需要一个寒冷期,由低温诱导开花。

基础生态学-第三章第二节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基础生态学-第三章第二节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二、种群增长型
种群密度随时间而变化,并且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变化类型,在生 物种群处于最佳状态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则是影响种群密度的 内在原因。根据环境对种群的作用与否以及种群世代的重叠 状况,把种群增长划分为两种类型:指数型增长和S型增长。
二、种群增长型 指数增长模式
在没有限制的指数增长中,增长速
态平衡 。 种群生长限制因子、环境限制因子
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 加而按一定的比例下降
二、种群增长型
以大草履虫为例 的S型增长曲线
•环境负荷量:实际上,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下,环境条件(包括资源、 食物、生活空间等)是有限的,它所能支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是有限的, 其极限值,即环境负荷量,用K表示。
度(G)与个体数量(N)成正比,
也就是说,个体数量越大,增长速 度越快。 指数增长模式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又称J型增长。
二、种群增长型 指数增长模式
又可分为 1.种群世代不重叠的增长模式 假定条件:A.增长是无界的;B.世代不相重叠;C.没有迁入和迁出; D.不具年龄结构,那么这种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是不连续的。
一、种群的概念 (一)环境容量
所以,一定的环境可能支持的种群的大小也不是固定的,即K值也 会变化,尤其在现有的情况下,许多时候干预起决定作用,如草原过 牧会减少产草量和载畜量,而合理地管理草原却能增加K值。
一、种群的概念 (二)、内禀增长率(又称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 定义:是指在环境条件(如食物、生存空间、资源、其他竞争的生物 个体等)没有限制性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 相对增殖速度。也称为瞬时增长率或生殖潜能。
三、自然种群的数量的变动类型
环境对一个物种的承受容量决定于这个物种对环境的需求和该物种 繁衍的各种决定因素。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等编著),课后思考题答案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等编著),课后思考题答案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 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3.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分类利弊野外的可获得大量全面、真实的资料。

过程复杂,条件不能控制。

实验的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分析较可靠,重复性强,过程简单。

获得的资料可靠性有别于现实。

理论的直观,过程易实施,可通过修改参数使研究逼近现实。

预测结果需通过现实来检验正确性。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1.概念与术语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福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 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奇虎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 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基础生态学》名词解释——第三版牛翠娟

《基础生态学》名词解释——第三版牛翠娟

《基础生态学》(第三版)名词解释绪论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尺度(Scale):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3)生物圈(biosphere):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

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4)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科学。

(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区域,生态系统在景观中形成斑块(patch))5)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研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全球变化。

其主要理论为:地球表面温度和化学组成受地球所有生物总体的生命活动所主动调节,并保持动态平衡。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6)环境(environment):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7)生境或栖息地(habitat):指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所处的物理环境。

8)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9相互作用或交互作用(interaction):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0)反作用(counteraction):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

表现在生物的影响改变了环境因子的状况。

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the minimum):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况的营养物质的量。

即: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物,如果其中有一种营养物完全缺失,植物就不能生存。

如果该种营养物数量极微,就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12)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在众多的环境因素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叫限制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显示,人由海拔850 m进入4540 m高度后,这三项指标 逐渐升高,数周后达到最大值,并维持在此高水平上。当 从高海拔回到平原后,这些指标将逐渐下降,恢复到原水 平。
血球比积 红细胞
血红蛋白
3. 植物与氧
植物与动物一样呼吸消耗氧,但植物是大气中氧的主要生产 者。植物光合作用中,每呼吸44g CO2,能产生32g O2。白 天,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大20 倍。据估算,每公顷森林每日吸收1吨CO2,呼出0.73吨氧; 每公顷生长良好的草坪每日可吸收0.2吨CO2,释放0.15吨O2。 如果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75 kg氧,释放0.9 kg CO2,则城 市每人需要10 m2森林或50 m2草坪才能满足呼吸需要。因此 植树造林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美化环境,更主要的是给人 类的生存提供了净化的空气环境。
四、 CO2与植物
植物在光能作用下,同化CO2与水,制造出有机物。在 高产植物中,生物产量的90—95%是取自空气中的CO2,仅 有5—10%是来自土壤。因此,CO2 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 要作用。 各种植物利用CO2的效率不同,C3植物(水稻、小麦、 大豆等)对CO2的利用效率低于C4植物(甘蔗、玉米、高粱 等)。 空气中CO2浓度虽为0.032%,但仍是高产作物的限制因 素。这是因为CO2进入叶绿体内的速度慢,效率低。 在强光照下,作物生长盛期,CO2不足是光合作用效率 的主要限制因素,增加CO2浓度能直接增加作物产量。
2,时间上的分布规律
• 季节上的变化
二、生物对水环境的适应性
1,陆地生物对水环境的适应 (1)植物对水环境的生态适应

• 旱生植物 • 中生植物 • 湿生植物
(2)动物对水环境的生态适应 • 形态上
节肢动物体表角质层及蜡纸层、爬行动物体表的鳞片、昆虫气孔的 开放与关闭、多数陆生动物呼吸具有逆流交换的机理等。
图 土壤pH对矿物养分 的有效性影响。以带宽 度表示
2.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土壤有机质可分成 腐殖质(humus)和非腐殖质。非腐殖质是死亡动植物组织和 部分分解的组织。腐殖物质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重 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体化合物。腐殖质是植物营 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还是异养微生物的重要养料和能源, 能活化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给植物提供丰富 的养料。土壤有机质的多少,又影响到土壤动物的分布与数 量。在富含腐殖质的草原地带黑钙土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 数量特别丰富,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土壤动物种类趋于贫 乏。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保水、供水、通气、 稳温也有重要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3.土壤矿质元素
植物生命活动需要9种大量元素(钾、钙、镁、硫、磷、氮、碳、氧、 氢、)和7种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和氯)。除碳、氢、 氧以外,植物所需的全部元素均来自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的矿物分解。 不同植物需要各种矿质元素的量不同,若浓度比例不合适将限制植物 生长发育。
多的氧,保证了陆生动物有高的代谢率,能进化成恒温
动物。 • 由于陆地上氧浓度高,从海平面直到海拔6000 m,动物 代谢率没有表现出随氧浓度而改变。但氧浓度对代谢的 影响可通过极低分压时表现出来。
• 由于水中溶解氧少,氧成为水生动物存活的限制因子,一
些鱼类耗O2量依赖于水中溶氧量而改变,
图. 在低氧浓度下,金鱼的氧耗随水中氧浓度成线性改变
根据土壤质地,土壤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 砂土土壤颗粒较粗、土壤疏松、粘结性小,通气性能强,但蓄水性能差,易 干旱,因而养料易流失,保肥性能差。 • 壤土质地较均匀,土壤不太松,也不太粘,通气透水,是较好适宜农业种植 的土壤。 • 粘土土壤的颗粒组成细,质地粘重结构致密,湿时粘,干时硬,保水保肥能 力强,但透水透气性能差。 土壤质地影响生物的分布与活动。如细胸金针虫多出现在粘土中,蝼蛄喜 欢在湿润的含沙质较多的土壤中,沟金针虫发生在粉砂壤土和粉砂粘土中。
2 .内温动物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 • 动物或人从低海拔进入高海拔后,最明显的适应性反应表 现在呼吸与血液组成方面。首先是由于低氧刺激,动物产生 过度通气(呼吸深度的增加)。
• 高海拔土著动物、人,或是驯化到高海拔上(3100—5500 m)的人、大白鼠、豚鼠,其骨骼肌中的肌红蛋白浓度均增 加(肌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远大于血红蛋白),为低氧状态下 的组织提供更多氧。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从平原进入高海拔后, 血液中的红血球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球比积将升高。
• 生理上 亨利氏袢越长(相应肾脏髓质越厚),尿浓缩越高;鸟类、 爬行类的大肠和泄殖腔以及昆虫的直肠有重吸水的作用。
陆生动物在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上也表现出陆地适应性。如 两栖类、兽类排泄尿素、鸟类与昆虫类排尿酸。 • 行为上 夏眠、昆虫的滞育、昼伏夜行等。 2,水生生物对水的生态适应性 (1)水生植物对水的生态适应性 • 沉水植物 • 浮游植物 • 挺水植物
2.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soil moisture)能直接被植物根吸收利用。土壤水分有利于矿 物质养分的分解、溶解和转化,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与合成,增 加了土壤养分,有利于植物吸收。此外,土壤水分能调节土壤温度,灌 溉防霜就是此道理。 土壤水分的过多或过少,对植物、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均不利。土壤水 分过少时,植物受干旱威胁,并由于好气性细菌氧化过于强烈,使土壤 有机质贫瘠。土壤水分过多,引起有机质的嫌气分解,产生H2S及各种 有机酸,对植物有毒害作用,并因根的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受阻,使根 系腐烂。
土壤水分影响了土壤动物的生存与分布。各种土壤动物对湿度有一定 的要求,如等翅目白蚁,需要相对湿度不低于50%,叩头虫的幼虫要求 土壤空气湿度不低于92%,当湿度不能满足时,它们在地下进行垂直移 动。当土壤湿度高时,叩头虫跑到土表活动;干旱时,将到1m深的土层 中。因而它在春季对庄稼危害大,夏季小,雨季危害最大。土壤中水分 过多时,可使土壤动物因缺氧而闷死。
与大气不相同。
• 由于海拔增高大气压降低,因此氧分压也随海拔增高而降低, 这给哺乳动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 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O2与CO2。
二、风的类型
1,季风
2,寒流 3,海陆风 4,焚风 5,山风 6,谷风
三、 氧的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氧与动物能量代谢 • 空气中的氧比水中容易获得,所以陆地动物能得到足够
第三章(3)生物与土壤的关系
一 、土壤的生态意义:
1 土壤位于陆地生态系统的底部,具有营养物传递系统,再 循环系统和废物处理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 在土壤中进行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态过程是分解和固氮过程。 2土壤为陆生植物提供了基质,为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土壤是植物萌芽、支撑和腐烂的地方,又是水和营养物储 存场所;是动物和微生物藏身处,排污处;是污染物质转 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土壤无论对植物或动物都是重要的生 态因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
土壤化学性质与生物
1.土壤pH及对生物的影响
(1)土壤pH影响矿质盐分的溶解度,从而影响植物养分的有效性。土 壤酸度一般在pH6—7时,养分的有效性最高(图3-20)。(2)土壤pH 通过影响微生物活动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植物的生长。如细菌在酸性 土壤中的分解作用减弱;固氮菌、根瘤菌等不能在酸性土壤中生存,使 许多豆科植物的根瘤在土壤酸性增加时死亡,它们只能生长在中性土壤 中。(3)土壤酸度影响土壤动物区系及其分布。例如,在酸性的森林 灰化土和苔原沼泽中,土栖动物区系很贫乏,只有一些喜酸性的金针虫, 某些蚯蚓。小麦吸浆虫的幼虫生活在pH 7—11的碱性土壤中,而不能生 存在pH 3—6的土壤中。
3.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主要来自大气。但土壤空气中的O2 含量和CO2含量与大气有很 大的差异,土壤中O2浓度一般为10—12%,CO2一般在0.1%左右,这些 浓度随季节、昼夜和深度而变化。在积水和透气不良的情况下,土壤空 气含量可降到10%以下,抑制植物根系呼吸。动物可向土壤表层移动选 择适宜的场所。
土壤中的高CO2,一部分以气体扩散和交换的方式不断进入地面空气层, 供植物叶利用,另一部分直接为根系吸收。如果土壤中CO2积累过多, 达到10—15%时,将会阻碍根系生长和种子发芽;若CO2浓度进一步增 长会阻碍根系的呼吸和吸收,甚至因呼吸窒息而死亡。 土壤兽类如鼢鼠、鼹形鼠对土壤中的低氧和高CO2浓度产生了很好的 适应性,地下兽对低氧的适应表现在血红蛋白的浓度增加,血红蛋白的 氧结合能力增加,同时降低能量代谢,降低体温。地下兽的脑中枢对 CO2的敏感性降低,通过肾脏调整盐离子排泄速度,以及提高血液的缓 冲能力。 土壤通气程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进而影响植物 的营养状况。通气不良,抑制土壤中好气微生物活动,减慢了有机物的 分解与营养物的释放;通气过分,使有机物分解速度过快,养分释放太 快,而腐殖质形成减少,不利于养分的长期供应。
(2)水生动物对水的生态适应性 • 淡水水域 • 海水水域
第三章(2)生物与大气的关系
一、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 在干燥空气中,O2占大气总量的20.95%,N2占78.9%, CO2 占0.032%。这个比例在任何海拔高度的大气中基本相似。 但在地下洞穴或通气不良的环境中,空气中的O2和CO2含量
第三章(1) 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一、水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规律
地球表面的总水量大约为15亿km3, 其中大约有97%包含在海洋库中。 淡水中:两极冰盖29 000 km3、地下水8 000 km3 、湖泊河流100 km3 、 土壤水分100 km3 、大气中水13 km3 、生物体中水1 km3 。
水分的大循环与小循环:
4.土壤温度
(1)土壤温度影响植物的发育生长。如小麦和玉米发芽的 最低温度分别为12℃和10—11℃,最适为18℃和24℃。(2) 土温影响根系的生长、呼吸和吸收性能。大多数作物在土温 10—35℃范围内,随土温增高,生长加快。土温过低会影响 根系的呼吸能力和吸收作用,如向日葵在土温低于10℃时, 呼吸减弱;棉花在土温17℃-20℃并具丰富水的土壤中,会因 根吸水减弱而萎蔫;温带植物冬季因为土温太低阻断根的代 谢活动,而使根系停止生长。土温过高,也会使根系或地下 储藏器官生长减弱。(3),土温影响了矿物质盐类的溶解 速度、土壤气体交换、水分蒸发、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有机 质的分解,而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 土温的变化,导致土壤动物产生行为的适应变化。大多数 土壤无脊椎动物随季节变化进行垂直迁移:秋季常向土壤深 层移动,春季常向土壤上层移动。而狭湿性的土壤动物,在 较短时间范围内也能随土温的垂直变化调整自身在土壤中的 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