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技术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地质管理制度模板下载

地质管理制度模板下载

地质管理制度模板下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质管理,规范地质行为,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地质管理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单位进行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治理等地质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地质管理目的、基本原则、工作体系、责任分工、管理流程等,是我单位规范地质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四条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履行职责,维护单位形象,做到守法、守纪、守规。

第二章地质管理目的第五条制定本地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地质活动的管理,促进地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条确保地质活动的合理安全进行,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七条保护地质环境,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地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第三章基本原则第八条地质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审慎推进、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原则,保证地质工作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效果性。

第九条地质管理应当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十条地质管理应当坚持风险管理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整体规划的原则,强化责任追究和监督管理。

第四章工作体系第十一条我单位设立地质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统筹地质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十二条地质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地质行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地质活动的规范进行。

第十三条我单位建立健全地质信息系统,建立地质数据库,提高信息共享和管理效率。

第五章责任分工第十四条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文明从业、守法经营的意识,加强对地质活动的统筹部署和督促检查。

第十五条地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地质规划和方案,组织实施地质活动,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地质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六章管理流程第十六条地质管理部门根据每年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制定和调整地质活动方案,落实各项措施。

第十七条地质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矿井地质工作是矿山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利用。

为了规范矿井地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并实施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一、矿井地质调查1.1 矿井地质调查范围:包括矿山地质、矿床地质、矿井构造等方面。

1.2 矿井地质调查方法:采用地质勘探、地质测量、地质钻探等技术手段。

1.3 矿井地质调查资料整理:对调查获得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绘制地质图。

二、矿井地质监测2.1 矿井地质监测内容:包括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矿井地质构造监测等。

2.2 矿井地质监测技术:采用地质雷达、地下水位监测仪等现代化技术设备。

2.3 矿井地质监测频率:根据矿山地质情况和生产需求确定监测频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三、矿井地质风险评估3.1 矿井地质风险评估对象: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地质构造稳定性等。

3.2 矿井地质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定性评价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3.3 矿井地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矿井地质风险评估报告,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四、矿井地质信息管理4.1 矿井地质信息采集:建立矿井地质信息数据库,及时采集、更新地质信息。

4.2 矿井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查询。

4.3 矿井地质信息保密:加强地质信息保密工作,确保地质信息安全。

五、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培训5.1 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地质调查技术、地质监测方法等培训课程。

5.2 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培训形式:组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

5.3 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升地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结语: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细则,不断提高地质工作水平,才能确保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

愿所有从事矿井地质工作的人员,都能遵守规章制度,勤奋工作,为矿山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质工作管理规定(3篇)

地质工作管理规定(3篇)

地质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质工作的管理,规范地质工作行为,保障地质工作安全,促进地质事业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质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高效、安全”的原则,注重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第三条地质工作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进行,并接受地质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科学调查、合理评价、风险管控、法治保护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地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质工作的组织协调、计划指导、监督检查和技术支持,保障地质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地质工作许可第六条从事地质勘查、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等地质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相关的地质工作许可。

第七条地质工作许可应当履行以下程序:(一)申请:申请人应当向县级以上地质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并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申请费。

(二)审查:地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三)核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当由地质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核准决定,并发放地质工作许可证。

(四)备案:地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核准的地质工作许可信息备案,并定期公开。

第八条地质工作许可证应当明确地质工作的内容、范围、时间、地点、责任单位等信息,具备法律效力。

第九条取得地质工作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许可证上的要求进行地质工作,不得超出许可范围从事其他地质工作。

第十条地质工作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可以延续,但需要重新申请和审核。

第三章地质工作组织和管理第十一条地质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地质工作队完成。

第十二条地质工作队应当具备相关地质工作资质,并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备案登记。

第十三条地质工作队应当根据地质工作任务,合理组织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工作的高效完成。

第十四条地质工作队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地质工作结果的准确可靠。

地质技术管理制度范文

地质技术管理制度范文

地质技术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地质技术管理是指对地质技术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评价的过程。

地质技术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地质技术管理活动,保障地质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旨在探讨地质技术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二、地质技术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 提高地质技术工作的效率,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进行;2. 维护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环境;3. 优化地质调查、勘探、开采等工作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4. 加强对地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地质技术队伍的素质。

(二)原则1. 科学性原则:地质技术管理应基于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确保技术活动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高效性原则:地质技术管理应追求高效、快捷、有效的工作过程和成果。

3. 透明性原则:地质技术管理应公开透明,保障参与者的权益。

4. 安全性原则:地质技术管理应注重安全,确保技术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

5. 循环性原则:地质技术管理应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地质技术管理的组织结构地质技术管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包括以下部分:1. 首席地质技术官:负责制定地质技术管理的总体方针和战略;2. 地质技术部门:负责具体的地质技术活动的组织和实施;3. 监督部门:负责对地质技术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4. 各地质技术工作组:负责地方地质技术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四、地质技术管理制度的要点(一)地质技术管理的程序和方法:1. 资源调查和评估:对矿产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其潜力和价值;2. 勘探开采:根据资源调查结果,组织勘探和开采活动,获取资源;3. 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对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预警和治理,确保地质工程的安全;4. 地质环境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地质环境,防止地质工程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5. 地质技术研究和创新:开展地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地质技术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二)地质技术管理的内容和要求:1. 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地质技术的规范和标准,规范地质技术工作的开展;2. 项目管理:对地质技术项目进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3. 资源管理:对地质资源进行管理,确保其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4. 人员管理:加强对地质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5. 安全管理:对地质技术活动进行安全管理,确保技术工作的安全进行;6. 质量管理:对地质技术活动进行质量管理,确保技术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7. 成本控制:对地质技术活动的成本进行控制,确保其经济效益。

某煤矿集团公司地质管理有关规定

某煤矿集团公司地质管理有关规定

某煤矿集团公司地质管理有关规定第一章总则1、为进一步做好煤矿地质工作,提高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地质保障水平,特下发此管理办法,请集团所有矿井、子公司遵照执行。

2、本规定依据《煤、泥炭勘查规范》(2002版)、《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及《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版)结合集团公司煤矿地质工作实际制定,未尽事宜按上述《规程》、《规定》执行。

3、煤矿应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地质技术人员,人员数量原则上依据矿井生产开拓盘区数量的2倍配备。

地质技术人员应具备地质相关专业教育背景,应了解矿区地质情况、掌握本矿井地质特征,不断学习煤矿地质行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至少每3年参加一次专业培训。

4、煤矿应根据地质工作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不断强化地质工作保障能力。

针对煤矿遇到的疑难地质问题,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第二章地质基础资料5、煤矿必须建立地质资料档案室,制定地质资料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地质资料的管理,资料要齐全、完整,分类妥善保存,便于利用。

6、加强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实现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动态管理,运用计算机自动编制或辅助编制地测资料。

按时上传地质资料到集团公司地测信息化系统。

7、煤矿应严格按照制图标准绘制各类采掘、地质图件,根据现场揭露情况及时修改图件,采用计算机自动成图的部分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审核修正后方可使用。

第三章地质补充调查及勘探1、新建煤矿项目设计前6个月,应完成井田地质勘探工作,勘探程度满足《煤、泥炭勘查规范》要求。

2、煤矿应根据本矿井采掘接替及时安排生产补充地质勘探工程,新盘区(采区)开拓前应采用综合探测手段完成盘区生产补充勘探,生产补充勘探程度应满足盘区设计需要。

第四章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煤矿应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编制《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老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矿井地质工作技术管理规定

矿井地质工作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章基本任务与要求①矿井地质工作必须坚持为生产一线服务的方向,积极主动了解煤矿生产情况,结合煤矿各阶段的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煤矿勘探、基建、生产中有关地质问题。

②矿井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一、研究矿区、井田地质情况,查明影响煤矿基建、生产的地质因素及衰老矿井找煤和残复采等有关地质工作。

根据煤矿生产不同阶段的需要,提供有关地质资料,为煤矿正常生产当好参谋;二、研究煤层的赋存情况、物理化学性质,掌握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三、及时解决和预报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四、提供矿井基建、生产、新井移交及闭坑所需的地质资料,参与矿区、矿井远景规划,采掘设计审查和生产计划的编制;五、根据矿井地质情况,与技术部门、采掘单位密切配合,指导煤矿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监督煤炭资源的充分合理开采;六、掌握矿区、井田储量变化,开展资源储量、“三量”管理,进行新区、生产矿井综合勘查和生产补充勘探工作,查明地质因素,掌握地质规律,扩大矿井资源储量,提高资源储量类别,确保矿井生产和建设正常进行;七、研究调查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规律和开采利用价值;八、根据所揭露的地质资料,编制、修改、补充各种综合性地质图件;并加强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管理和计算机绘图工作,逐步实现办公和管理自动化;九、开展矿井地质科学研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矿井地质工作水平。

第二章职责范围①业务范围一、负责新井建设、矿井水平延深、生产补充勘探计划的安排、设计审查上报,掌握施工进度、验收工程质量;二、负责矿井地质管理工作,探明资源储量,各矿按生产建设的需要,提交各类地质报告及地质“三书”,集团公司按规定程序和权限范围做好审批工作;三、调查矿区(井)地压、地温和煤层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等现象与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成因和机理,并提供有关资料;四、组织区域性地质图纸的编制,建立矿区(井)地质数据库,逐步推广计算机制图,监督检查矿井各种地质图纸、台帐并按规定完成;五、负责物探管理工作,审查物探成果资料;六、参与矿井改扩建、延深、采区等设计及矿井年度生产计划和远景规划编制和审查工作;七、负责新区、矿井外围地质、勘查、物探资料的收集及新井资料的审查验收和归档工作;八、负责核实、汇总、上报煤炭资源储量和“三量”,掌握各类资源储量动态变化,上报或按规定权限审批各种煤炭损失;九、按照《矿产资源法》、《煤炭法》和煤炭技术政策等法律法规,监督管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依法保护煤炭资源;十、监督管理共伴生矿产的勘查与开采利用,并按照规定提供有关地质资料;十一、结合矿井生产建设,开展矿区(井)科学技术研究,组织推广地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应用,推进矿区地质工作现代化;十二、执行矿井地质质量标准化标准,实现矿区地质质量标准化。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矿井地质工作是矿山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了规范矿井地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了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点。

一、矿井地质勘查1.1 矿井地质勘查的目的和意义- 确定矿区地质构造和地质条件,为矿山选址提供依据。

- 了解矿石产状和储量分布,为矿山的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 发现矿山地质灾害隐患,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1.2 矿井地质勘查的方法和技术- 采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 利用现代化的勘查设备和技术,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性。

- 结合地质信息系统,实现勘查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和分析。

1.3 矿井地质勘查的要求和规范-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勘查。

- 保护环境,遵守矿山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

- 做好数据的保存和共享,为矿山的后续开发和管理提供支持。

二、矿井地质监测2.1 矿井地质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对矿井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地下水等进行定期监测。

- 利用地质雷达、地下水位监测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 建立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2.2 矿井地质监测的意义和作用- 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事故发生,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

- 为矿山的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保护矿山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矿井地质监测的要求和规范- 制定监测方案和计划,明确监测内容和频次。

- 建立监测档案,做好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加强监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矿井地质信息管理3.1 矿井地质信息的采集和整理-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矿井地质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

- 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 制定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的采集、录入和更新。

3.2 矿井地质信息的利用和应用- 利用地质信息系统进行地质图像的生成和分析。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一、引言矿井地质工作是矿山开采前的重要环节,它对于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制定矿井地质工作的实施细则,以确保矿井地质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目的本实施细则的目的是:1. 确定矿井地质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要求;2. 规范矿井地质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3. 提高矿井地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4. 保障矿山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范围本实施细则适合于所有矿山的地质工作,包括勘探、测量、地质调查、地质预报等环节。

四、组织和管理要求1. 矿山应设立地质工作部门,负责矿井地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2. 地质工作部门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以满足矿井地质工作的需要。

3. 矿山应制定矿井地质工作的年度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4. 矿山应建立健全的地质工作档案,记录和归档矿井地质工作的相关资料。

五、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1. 勘探工作:a. 根据矿山开采规模和矿石储量,确定勘探的范围和深度。

b. 采用适当的勘探方法,如钻探、采样、地球物理勘探等,获取地质信息。

c. 对勘探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制定地质模型和预测矿藏分布。

2. 测量工作:a. 采用精确的测量设备和方法,对矿井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进行测量。

b. 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制作地质图和剖面图。

3. 地质调查工作:a. 根据矿井开采的需要,对矿井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调查。

b.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制定地质调查报告。

4. 地质预报工作:a. 根据地质调查和勘探结果,对矿井的地质灾害和地质变形进行预测和预报。

b. 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确保矿山的安全开采。

六、质量和效率控制1. 矿山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矿井地质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2.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提高矿井地质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定期对矿井地质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七、安全和环保要求1. 矿山应制定矿井地质工作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地质工作人员的安全。

地质技术工作管理规定

地质技术工作管理规定

地质技术工作管理规定为加强煤矿地质技术管理基础工作,规范业务管理,实现矿井正规生产、安全生产,依据有关法规、规程和技术政策,制定本规定。

1.地质技术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矿必须把地质技术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矿井必须加强对地质技术管理工作的领导,制定和建立健全各级行政领导及行政机构的责任制,建立健全矿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在矿长领导下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3.总工程师应对矿长负责。

总工程师要对重大地质技术问题提出的方案和措施,矿长审定或上级机关批准后组织实施。

4.地质部门应建立健全以下各项制度(1)科、组及个人岗位责任制。

(2)生产安全联系制度。

(3)地质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4)资料质量责任人、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5)设备、工具使用、保管、发放制度。

(6)地质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

(7)地质隐患排查制度。

(8)地质预测预报制度。

5.必须实行地质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煤矿地质安全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检查、考核、验收制度。

矿必须制定和组织实施煤矿地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规划。

6.重大地质测量工程,如矿井地质及资源储量核查、地面控制网测量、大型井巷贯通测量、岩层移动观测、采后地面塌陷治理等,应根据生产和安全的需要列入年度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7.地质部门要为各项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在矿井改扩建、开拓延深及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前一至二年通知地质部门,地质部门要根据需要组织进行补充地质勘探,在设计前半年向设计部门提交经有资质单位批准的相应程度的地质报告。

采区设计所需要的地质资料,应在半年前通知地质部门,地质部门要在设计前三个月提交采区地质说明书。

有关采掘工作面设计所需地质资料,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时提供。

8.地质部门要为井巷施工提供掘进地质说明书、地质预报。

巷道掘进突然遇到地质构造、煤层突变等情况,地质人员应立即深入现场,根据观测和调查资料及时编制有关图件,提出分析处理意见,并向总工程师汇报,研究处理。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前言矿井地质工作是矿山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矿山的开发和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矿山地质工作,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制定并实施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总则规定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山地质部门的各类地质工作,包括矿山勘探、开采、地质研究等工作。

目标1.规范矿井地质工作,防止事故发生,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2.确保矿井地质工作的科学性、先进性;3.促进矿井地质工作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总体要求1.着力提高地质工作的科学性、先进性;2.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地质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安全性;3.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矿山开发、生产、科研的有机结合。

职责与权限矿井地质部门1.负责矿山勘探、开采、地质研究等工作的组织和实施;2.负责制定有关地质工作的计划、方案、预算及进度计划;3.负责地质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管理和利用;4.负责地质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处置;5.负责地质工作的监测、评价和预报。

矿山其他部门1.配合矿井地质部门维护矿山生产安全;2.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3.保证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

质量控制机构对矿井地质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监控,并提出改进建议。

工作流程勘探1.制定勘探计划和方案;2.进行地质勘探和矿物勘查,采集地质资料;3.对勘探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4.负责报告编制和计划总结。

开采1.制定开采计划和方案;2.进行采样和地质调查,采集地质资料;3.对采矿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4.负责开采报告编制和计划总结。

地质研究1.制定地质研究计划和方案;2.进行相关地质研究工作,采集地质资料;3.对研究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4.负责研究报告编制和计划总结。

信息管理1.对地质信息进行管理和存储;2.对地质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3.负责地质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更新。

质量控制1.制定质保计划,明确工作要求;2.对地质工作中的资料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3.负责在地质工作中的误差和漏洞纠正。

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地质工作管理制度1、总则1.1、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超前与准确预报的原则。

地质工作要以现场观测与综合分析为重点,以质量标准化工作为手段,为煤矿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解决矿井采掘中出现的各类地质问题。

1.2、各地测站及技术办有足够的经过正规学习或培训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和正常工作的装备。

地质人员要不断加深地质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地质资料,熟悉矿井地质条件,建立矿井三维立体的地质概念,运用动态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

1.3、地质工作执行的主要规程、规定、条例、图例有:《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等。

各地测站及技术办应具备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

1.4、各地测站及技术办必须有以下制度:站、办、组职责及岗位责任制,地质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地质资料、技术报告的审批制度、技术例会等。

1.5、地质工作必须有年度工作计划,并要坚持定期会议制度,各时期工作有目标、任务、措施,并落实到人。

1.6、生产中遇重大地质问题时,驻矿地测站地质人员应尽快入井进行写实,并在升井后立即绘制素描图和平剖面图,同时发至技术办对应的技术负责人,该技术负责人收到资料后要及时传技术办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经审核后通知地测站报送矿生产办和总工。

有疑难问题时,技术办应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复核,并根据观测及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及时编制相关图件,向矿和公司汇报。

1.7、各地测站的各种基础地质资料包括图纸、原始记录本、说明书、各种台账卡片等,要求内容齐全,有目录索引,做到查找方便,实现档案化管理。

1.8、所有地质成果图纸均应及时根据补充勘探成果和井上下地质写实成果进行修改。

图件电子版和纸质版要求在成果资料出来后3日内修改完毕,未修改的图纸不得使用。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矿井地质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本制度制订。

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矿井地质工作的管理,包括岩层、煤层、水文地质、矿山地质等方面工作,保障矿山生产安全、提高矿山生产效益及保障环境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山地质工作管理,包括采矿现场、矿山地下和地表各项矿山地质勘查活动。

三、工作内容1. 岩层、煤层地质工作岩层和煤层地质勘查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由专职地质工程师负责实施。

具体工作如下:1.三底线法定范围的岩层、煤层地质图工程不得拖延,应按时保质地完成。

2.对矿井除去已开采的煤层或矿石区外,有未知地质情况的区域,应及时组织开展地质勘探,完成岩层、煤层地质工作。

3.岩层、煤层地质工作资料应当按期归档,全面、清晰。

2.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水文地质勘查应有专业人员负责,勘探范围应包含地面以上、地下水、洞穴和断层等区域,具体工作如下:1.对水文地质勘查应编制勘查计划,开展野外勘查,记录勘查数据,制作并归档水文地质报告。

2.针对水文地质勘查数据,绘制区域水文地质视图、剖面图并备份。

3. 矿山地质测量工作矿山内外地质测量工作应有专职工程师负责,具体工作如下:1.矿山内外地质测量工作应按照预定计划执行,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2.矿山内外地质测量工作资料应及时归档,全面、清晰。

四、工作流程1. 岩层、煤层地质工作1.勘查计划编制2.野外勘查3.勘查数据记录和处理4.制作岩层、煤层地质图5.岩层、煤层地质图归档2.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1.水文地质勘查计划编制2.开展野外勘查3.记录勘查数据并制作水文地质报告4.绘制视图、剖面图等5.数据归档3. 矿山地质测量工作1.员工培训和资格认证2.测量计划编制3.测量工作实施4.测量数据处理并制作测量成果5.归档五、报告和记录矿井地质工作报告和记录应该按规定提交,包括:•岩层、煤层地质图•水文地质报告和图•矿山地质测量报告和成果六、工作责任制1.本制度规定应严格执行,有任何违反者按照工作纪律规定处理。

地测科管理制度(3篇)

地测科管理制度(3篇)

地测科管理制度一、矿井地质管理1、认真贯彻执行《矿井地质规程》及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标准、技术要求,开展好矿井地质工作。

2、搞好地质资料观测、收集、整理,并按期进行分析、总结,开展好矿井生产的地质预测、预报,保质保量按时提交“三书”(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书)。

3、按规定要求上报有关图纸、资料、地质报表等。

4、根据生产需要,搞好矿井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5、根据矿井生产及时掌握动态,按规定要求正确计算三个煤量,加强储量管理,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6、搞好矿区内地表塌陷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及时提供有关图纸资料。

7、利用微机技术进行地质资料的计算、整理、分析。

二、测量管理1、认真贯彻执行《煤炭测量规程》及有关规定。

搞好矿井测量工作、更好的为矿井生产工作。

2、井上、井下首级测量控制网做定期检核和观测,按照矿井生产确定起算数据。

3、根据《煤矿管理规程》要求健全各种成果台帐卡片和图纸资料。

4、按设计要求,正确标定各项工程的几何关系,做到准确无误。

5、按照测量规程要求,对各类施工巷道及时下发贯通警报通知单,确保安全生产。

6、严格按岩移观测要求,做好地表岩移观测站的观测管理工作,为矿区的“三下”采煤和设计确定各类保安煤柱提供合理的地表与岩层移动变形参数。

7、对测量使用的仪器、工具、进行定期检校,做到正确使用,妥善保管。

8、利用微机技术进行测量资料的计算整理。

三、水文地质管理1、认真贯彻执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及有关规定,搞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2、按照水文地质规定的内容和时间要求,根据生产需要及时提出采掘工作面的水文地质说明书及水害预防措施。

3、做好各施工现场和出水点、观测点的资料采集观测、整理、分析工作,健全各种台帐、卡片,及时完善图纸资料。

4、根据观测收集的资料,应及时分析、总结,做好水情水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坚持有疑必探的原则。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1、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矿井的一切采掘工作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它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结束。

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更好的研究与解决煤矿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以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

为此,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地质人员必须要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颁布的有关地质、资源储量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和矿井防治水的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执行行业和企业制定的技术规定和实施细则等。

3、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为矿井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地质部门接到委托书后,一年内提供准确的矿井开拓延深地质报告;三个月内提供采区地质说明书;15天内提供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工作面说明书。

其它井巷工程、防治水和防治瓦斯工程所需要的地质资料,应根据要求及时提供。

4、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对掘进前方老窖、采空区、积水区及石门揭煤时,地质人员必须提交钻探设计,报告技术副矿长经批准后方可交给施工单位编制打钻及安全措施。

5、在施工单位打钻前,地测人员必须标出打钻方位及倾角,开钻后进行跟班并复查其钻孔方位是否正确。

在跟班过程当中严格记录煤岩层及瓦斯、水等的变化情况,钻探结束后及时分析有关资料,提出施工意见,并在现场标定控制距离。

6、采掘巷修工作面突然遇层位变化或构造突水时,施工单位应当及时通知地测人员,地测人员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派人下井,观测收集、分析资料、编制图件,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向技术副矿长汇报研究处理。

7、地质人员必须根据采掘进度和设计工作面范围,研究分析地质资料,地质编录及时反应在采掘图纸上,提供的地质资料必须满足采掘设计的需要,若因地质资料失误,造成工程返工或浪费的须认真分析总结原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8、负责查明矿井各种充水因素和周边小煤窖情况,为制定防治水措施及合理布置采面提供依据。

9、负责向矿领导或相关部门提供危及人身和矿井安全生产的自然或人为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等地质灾害有关信息,以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汇编

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汇编

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汇编
《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汇编》
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是矿山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了矿井地质工作的各项内容和程序,保障了矿井地质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汇编》是对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的集成和整理,为矿山企业提供了便捷参考和遵循。

《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包括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矿山地质测量规定》、《矿山地质勘探管理规定》、《矿山地质勘探设计规定》等,涵盖了矿山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

这些规章制度具体规定了地质工作的安全操作流程、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勘探测量标准等,为矿山地质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对于矿山企业来说,有一套完善的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是保障地质工作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所有地质工作都能够符合规范和标准。

同时,规章制度的汇编也为矿山企业提供了在地质工作方面的参考和依据,能够有效指导矿山地质工作的开展。

总的来说,《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汇编》是对矿山地质工作规章制度的整合和归纳,对提高矿山地质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规章制度的要求,不断提升地质工作水平,保障矿山地质工作的顺利进行。

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范本

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范本

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范本《矿井地质工作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矿井地质工作,保障生产安全,促进矿业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包括地质勘探、资源评价、地质灾害预警等工作。

第三条矿井地质工作应遵循科学、准确、可靠的原则,做到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安全可靠。

第四条矿井地质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工作安全。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五条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严格按照规定参加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

第六条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应加强安全生产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禁违章操作。

第七条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知识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八条矿井地质勘探工作应按照规定的勘探方案进行,并及时上报勘探成果。

第九条矿井地质资源评价工作应根据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条矿井地质灾害预警工作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监测异常情况,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矿井地质工作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严禁违规开采或者采取不安全的操作方式。

第十二条矿井地质工作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预警报警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三条矿井地质工作应加强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四条矿井地质工作应定期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业务相关的考核和评定。

第十五条矿井地质工作的业务管理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对工作进行绩效评定。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矿井地质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尚有待完善,相关管理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完善。

第十九条违反本规章制度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理,直至开除。

地质管理制度(3篇)

地质管理制度(3篇)

地质管理制度1.按照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做好矿井地质管理工作,切实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

2.部门地质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地质观测、勘察,做好记录,建立相关台帐。

3.填绘专门的矿井地质图,地质情况和数据要准确,日常勘察、观测情况要及时填图,特异常情况要做醒目标记。

4.必须做好各种地质图纸、资料的存档、保管和保密工作,不经矿主管领导的批准,不得外借。

5.对于矿井设计,新区域的发展或采区地质异常变化影响安全生产的,要进行地质情况勘察,作出地质情况调查报告,提供可靠依据。

6.认真抓好"三量"管理,做好每季"三量"核算、填绘上图、上表和汇报工作,为矿井维持"三量"的动态平衡提供数据,以利于及时调整生产布置。

7.在进行地质勘测调查中,当实际情况或数据与原勘察情况数据不符时,按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地质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保护地质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地质调查和评价:建立健全地质调查和评价制度,对地质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评价和预测,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勘探和开发许可:建立地质勘探和开发许可制度,对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进行监管和管理,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地质环境保护:制定地质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加强对地质环境的监测和评估,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修复地质环境。

4. 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建立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制度,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采取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减轻灾害的影响。

5. 地质资源管理和有序开发:制定地质资源管理政策和计划,加强对地质资源的管理和监管,推动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

6. 地质信息管理:建立地质信息管理制度,搜集、整理和管理地质信息,提供地质信息服务。

地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保护地质资源,预防地质灾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质技术管理制度(3篇)

地质技术管理制度(3篇)

地质技术管理制度1、技术管理应以《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及地质、防治水各专业规程和集团公司制定的有关细则为准。

2、井巷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开采均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

凡井筒、石门和其它穿层巷道揭露煤层的地点,均应作为观测点,进行观测;在沿可采煤层掘进的巷道应按《地质规程》规定的间距进行观测描述,遇地质构造时应适当加密观测点。

3、严格按《地质规程》及细则规定的内容观测煤层、断层、褶曲、岩浆岩及岩溶陷落柱等。

4、开拓施工前,应分析附近井巷(钻孔)工程揭露资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区域构造规律,分析工程将穿过的煤、岩层特点,熟知巷道所处层位特点及距上、下煤层距离,按要求及时深入现场,进行地质编录。

开拓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预测图纸及区域地质图纸,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提出超前探测计划与设计,按时编制提交开拓地质说明书。

5、工作面掘进施工前应分析附近井巷(钻孔)工程揭露地质资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区域及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情况、掘进层位、煤层与上下相邻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趋势,按时编制提交掘进地质说明书。

6、掘进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填绘断层交面线、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区域图及巷道素描图,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及时提交各种地质预报。

工程结束后及时组织探煤厚及物探工作。

规定综采工作面必须进行物探,查清工作面内隐伏地质构造、岩浆岩、陷落柱等,获得结果后____天内按质量标准化要求编制提交回采地质说明书,并在说明书中提供物探成果,并交物探结果附在回采说明中,经矿总工程师审核后一并交生产部门使用。

7、充分分析回采地质说明书、物探成果及已开采的相邻工作面地质规律;对采面进行动态跟踪、动态分析、动态预报,认真观测。

记录已知的地质构造、物探异常区的地质变化情况,做好采面地质素描,分析预测隐伏构造及薄煤层延展变化趋势,验证物探结果,做好地质预报工作。

按要求及时编制提交采后总结。

矿山地质测量管理制度(2篇)

矿山地质测量管理制度(2篇)

矿山地质测量管理制度1、要熟练使用罗盘、光学经伟纬仪、并能熟练进行经伟纬仪的计算,并爱护好测量仪器。

2、要熟知《云安煤矿地质勘探报告》和《云安煤矿安全专篇》对地质、地形勘测要求。

3、对掘进工作面每周的中、腰线一定要测量定位好。

4、对回采工作面伪倾斜角度,顶底板岩层变化情要及时测量分析,预防顶底板事故发生做好技术分析。

5、对采掘工作面遇到的断层裂隙要及时分析掌握,预裂隙突然来压来水,顶板垮落,煤层走向层理不清晰。

6、巷道贯通时要坚持用经纬仪测量,预防贯通时安全事故发生。

矿山地质测量管理制度(2)是指矿山企业为了合理、高效地进行地质测量工作,规范管理矿山地质测量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矿山地质测量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测量工作组织与责任:明确各级测量组织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运行。

2. 测量项目规划:制定测量项目的规划和计划,确定测量目标、要求和方法,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

3. 测量设备管理:确保测量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行,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检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数据采集与处理:规范测量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5. 质量控制与评估: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机制,包括对测量数据的监督和检验,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实施评估和审查。

6. 测量数据的应用:将测量数据与矿山地质信息系统相结合,为矿山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

7. 安全管理:确保测量工作的安全进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和培训。

8. 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进行自查和外部检查,及时纠正和改进不足之处。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矿山地质测量管理制度内容,不同的矿山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矿山地质测量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靠性,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提供有效支撑。

建井期间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建井期间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建井期间地质工作管理制度为规范青春塔煤矿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按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矿井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目前矿井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建井期间的地质工作,在矿长及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其主要任务是:1 指导并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系统编录所揭露的一切地质资料,2 及时预报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3 编制建井地质报告和移交生产的全部地质资料。

二、开工前的地质工作1、熟悉提交设计井田的最终地质报告,掌握井田地质特征及其与区域地质的关系;2、调查、核实勘探地质资料的可靠程度;3、了解矿井设计,分析与之有关的其它技术资料,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4、编制主要井巷工程预想地质资料;5、复查井筒检查孔资料。

三、调查、核实勘探地质资料的内容应包括:1、钻孔位置和封孔质量;2、煤层露头、老窑、生产小井情况及其地面塌陷范围等;3、地表水体;4、邻近矿井有关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等;5、火区、高温区、陷落柱、构造破碎带、老窑积水区等的情况。

四、应编制的主要井巷工程预想地质资料,包括:1、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石门,运输大巷,总回风巷,首采区上(下)山、运输巷、回风巷、切眼等剖面图及其文字说明;2、总运输水平、总回风水平的水平地质切面图;3、通过首采区的勘探线剖面图;4、供设计开拓方案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五、施工中的地质工作1、井巷掘进时,应对施工中遇到的地层及地质构造及时进行观测、编录和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随时补充、修改原有的地质资料。

2、建进时期取得的各种原始观测资料、标本以及编录整理的台帐、卡片等,都应妥善保管,作为编写建井地质报告的基础资料。

3、施工井筒时,要注意验证井筒检查孔所取得的各种地质资料,当发现影响施工的不利地质因素时,应及时提供补充地质资料。

4、在井巷施工中,应注意影响施工的膨胀性粘土、流砂、基岩风化带、软岩、不稳定岩体及岩浆岩岩体等的分布情况,及时观测分析,提出资料,必要时应采样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地质技术管理制度
第1条为加强我矿地质工作,严格技术管理,切实贯彻落实《煤矿地质规程》和其他相关条例、制度,为矿井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完善、详尽、准确的基础性地质资料,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严格按《煤矿地质规程》及细则规定的内容观测煤层、断层、褶曲等产状,并做好编录。

第3条井巷所描述的煤层不论是否开采,均应进行观测和描述。

第4条开拓工程施工前,应认真分析附近井巷,钻孔工程揭露资料及钻探成果,掌握矿区内构造规律,分析工程将穿过的煤岩特征和巷道所处层位及距煤层距离,并及时深入现场进行编录,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预测图纸及区域地质图纸,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提出超前探测计划与设计,按时编制、提交开拓地质说明书,经总工程师审批后,交技术科。

第5条工作面掘进施工前,应认真分析附近巷道钻孔揭露地质资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情况、掘进层位、煤层与上下相邻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趋势。

按时编制、提交掘进地质说明书,经总工程师审批后,交技术科供设计施工。

第6条掘进过程中应及时填图分析,及时修改填绘断层交面线,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区域地质图及巷道素描图,预测前方地质情况变化及时提供地质预报,工程结束后及时组织探煤厚,5天内编制提交回采地质说明书,经总工程师审核后,交技术科和综采工区使用。

第7条充分分析回采地质说明书及已开采的相邻工作面地质规律,对采面进行动态跟踪、分析、预报、观测。

记录已知地质构造,做好采面地质素描,工作面采完后一个月内编制采后总结。

第8条生产中遇重大地质构造时,技术科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地
质人员深入现场进行会审,上井后,根据现场观测地质资料及时绘制相关图纸,及时向总工程师汇报后,会同技术科研究处理。

第9条各种图纸,须按有关规定使用统一正确的图例、图示,在规定的时间内填绘井巷工程、煤厚、断层断煤交线及各种注记。

第10条及时作出各种地质预报。

年报应于2月10日前签发,季报应于每季第一个月10日前签发,月报应于每月5日前提出;临时预报应根据采掘工程进度及地质变化随时提出预报,预报内容要准确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11条做好矿井内各种储量计算和“三量”的动态跟踪,整理、计算、分析各种回收率。

第12条各种地质资料,包括图纸原始记录本、说明书、各种台帐、卡片等内容要齐全,有目录、索引,做到查找方便,实现档案化管理。

第13条各种钻探物探设备、仪器必须按使用说明书使用保管与维护,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各种仪器设备齐全、完好,保证钻探工作正常开展。

第14条加强地质资料的发放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对外提供地质资料和图纸。

向外提供的一切资料、图纸、报表等,均须由技术人员严格把关,经总工程师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