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危机的反思
对当代中国信仰危机哲学反思论文
对当代中国信仰危机的哲学反思摘要: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生命和灵魂,对人有着深远的意义。
而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体系正处于矛盾和迷茫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社会处于信仰危机当中。
通过对当代中国的信仰危机进行哲学剖析和审视,探究其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以期能为中国信仰危机的解决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仰;信仰危机;哲学反思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60-02弗洛姆说过:“人在信仰中存在,而非占有信仰”[1]。
无疑,从信仰的诞生之日起,就有无数人为它舍生取义,前赴后继。
信仰这个简单的名词不仅是人向外对未来美好价值的追求,同时也是人自身向内的自悟反思,对人的意义深远而又重大。
在当代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思想之间互相冲击的时代,对信仰进行重新审视就显得更加重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由此而来的巨大冲击,使价值观、社会信仰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曾经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体系正经受着各种挑战;各种思潮和文化的不断涌现;宗教信仰被人们重新追捧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期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迷茫所产生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场信仰危机当中。
如何在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相统一的哲学层面上,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树立科学的信仰,这已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重大的课题。
一、信仰的哲学释义信仰从哲学意义上的理解是人类生存基于现实生活之上的最根本的、具有超越性的追求,它不仅引导着人们的行动,同时给予人们以希望,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终极归宿。
信仰体现着对最高价值的一定对象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诉求,可以说它主导着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生命和灵魂。
美国哲学家梭罗曾说过,我们生而具有信仰。
信仰作为一种具有综合的整体性的精神活动,构成了社会或个人在精神文化上的追求,也正是通过信仰,为人提供了不断努力追求生命意义和提升人生境界的精神向导,构筑了人类自我的精神家园。
现代哲学的危机与出路——维特根斯坦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思想述论
关键词 : 哲学; 学; 科 危机 ; 出路 ; 维特根斯坦
中 图分 类 号 : 5 1 B 2
一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2 7 0 ( 0 0)8 0 9 - 3 10 - 48 2 1 0 -0 5 0 生 活危 机表 现为 科 学危 机 ,能否走 出危机 取决 于 一场 真 正哲 学
能成为科学吗?换个问法 , 哲学能避免成为科学吗?以及与此相
的是成 为所有 科学 中最 高的 、 严 格的科 学 。 以往 的哲 学虽 没 最 ” 有 抛弃 这一 目的 , 始终 没有 实 现这 一 目的 的能力 和途 径 , 言 但 换
本溯源的反思和批判。这种危机和批判意识不仅支配着像笛卡 尔、 休谟 、 康德和黑格尔这样 的传统哲学家 , 也更为明显地体现 在胡塞尔 、 海德格尔 、 维特根斯坦等现当代西方哲学家身上。
家 们 做 出 了不 同 的 反 应 , 出 了各 自的 拯 救 方 案 。维 特 根 斯 坦 的与 众 不 同之处 在 于通 过 前 期 对 哲 学 与 科 学 的 划 界和 提
后期哲 学不 必成 为科 学的分 析 , 既没有 得出哲学必然是科 学的结论 , 也不主张逃避到 非理 性 的领域 , 更不满永远徘 徊于哲学的混乱。他虽没有 完成拯救 哲学的任务 , 却为我们走 出危机指 出了一个 新方 向: 学可 以像科 学那样 关注 哲
方 式 的“ 限统治 ” 无 。为此 , 德尔 反对从 抽象 的 、 般的 、 性 海格 一 理 的人 出发 , 主张 以处在 烦 、 、 而 畏 筹划 中 的此 在为 开端 ; 对 以永 反
当代人类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
当代人类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生态危机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是指由于人们的不合理活动,致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它在本质上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无意识或无知性的行为。
一、人类正面临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如果说工业化时代出现了环境问题,那么,信息化时代的生态危机则需要人们从哲学的高度予以认真地研究和对待。
第一,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地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呈加剧趋势,自然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别是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三峡水库蓄水和三峡大坝的兴建,大量移民进入大城市,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加剧了土地、能源、水资源等供给的矛盾,这些都增加了生态危机的可能性。
第二,生态危机是否必然引起生态灾难?如果没有外力干预,那么确实如此,因为“天若有情天亦老”,许多生态灾难就是“天意”。
但是,在工业化社会,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创造性毁灭”,无疑又给社会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
如果人类社会再不改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那么地球将会很快成为人类自身的坟墓。
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干预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说工业化时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失衡造成的,那么信息化时代的生态危机则是人们在长期工业化生产、生活方式中形成的一种自然习惯和价值取向,人们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
当代社会进入了工业化与信息化交织发展的时期,人们往往以工业社会的方式解决信息化社会的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甚至酿成生态灾难。
信息化社会的环境问题远比工业社会严重。
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人类将面临更大的环境问题,而其最终后果只能是自食恶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化社会的环境问题也是一种生态危机,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副产品。
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需要超越“单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而强调对自然界本身的历史演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实在性和非神秘性等诸方面进行哲学的分析和把握,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和揭示生态危机的原因和规律,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内涵,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不断推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
关于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
生态危机的理论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因为这是人类真正认识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结果。
近些年来,生态危机理论从科学界兴起并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探讨。
它包含有生物危机理论、物种灭绝理论、工业危机理论等,其基本观点都在于揭示人类发展与地球生态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指出资源短缺的严重性,以及生态破坏带来的各种灾难。
一、对生态危机理论概述及评价所谓生态危机就是当代环境问题中普遍存在的恶性循环现象。
这种恶性循环主要表现在:人口膨胀→粮食需求量增加→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崩溃→人口减少→粮食供应
不足→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崩溃→人口再次增加…目前,这种恶性循环已经给我们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大气层臭氧层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
此外,生态危机的产生还可能导致各种非正常情况发生,例如大批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全球气候变暖、大面积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锐减、荒漠化扩大、物种迁移阻隔等。
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存,而我们对于生态危机的解决则远远不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种东西没有了,人们开始怨天尤人:为什么不长在那里?为什么不长在我家后院?……这样的心态无疑不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这种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1 -。
生态危机问题的哲学反思
生态危机问题的哲学反思生态危机问题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环境污染、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森林锐减等现象,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现代人,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能避免和挽救一切与生态有关的事件呢?如何从哲学上反思生态危机?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进行反思。
首先,对自然的认识存在着绝对化、神秘主义、相对主义的错误观念,人对自然认识上的这种错误,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其次,将自然看成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物,试图用人工自然取代天然自然,实际上仍然是把自然看成是一种“第二性”或“客体”,因此也就无法真正尊重自然。
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人类才可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可能使自己健康地发展下去。
同样,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来看,人类对自然的需要不断增长,但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却越来越多。
尽管各国都制定了保护环境的计划,但只有极少数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大多数人却依然破坏环境。
这说明对自然的需求与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之间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矛盾。
因此,人类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树立一种新的自然观和价值观,才能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所以,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要持慎重态度,对待自然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尽可能少对自然施加压力,促进生态平衡。
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敬畏的心情善待大自然,维护自然的安宁与和谐,改变那种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传统观念,切实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
另一方面,从生态危机产生的条件来看,当今的人类社会,处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逐步实现工业化,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这一转型在客观上使资源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社会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些不同程度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这种背景下,人类更应该高度警惕生态危机的产生,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在历史上,宗教对人们解决这类问题也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于危机中育先机的哲学原理
于危机中育先机的哲学原理
“于危机中育先机”是一句流传甚广的哲学格言,它强调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和发掘潜力的重要性,以克服困难和实现成功。
这一原理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和智慧。
儒家认为,一个人的命运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才能,而且还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遇到困难和危机时,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把握机遇,化危为机,摆脱困境,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于危机中育先机”这一哲学原理,对于当今社会的个人和组织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个人方面,我们应该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以危机为契机,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进取。
在组织方面,也要敢于面对挑战,善于化危为机,把握机遇,实现持续发展。
总之,“于危机中育先机”这一哲学原理,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指导意义,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心态,也是我们应该在生活和工作中持续坚持的。
当代人生存危机的哲学反思
当代人生存危机的哲学反思提要: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动态中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人类文明的发展正表现为失控的、盲目的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恰当使用和滥用,给自身生存带来了种种危机,引发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更危险的是,人类自己丧失了生活的意义。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当代人生存危机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马克思;生存危机;现代性一、西方后现代主义者对危机的“现代性”解读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人的“现代性”生存方式。
现代性的本质是:“技术理性”,生存危机在当代的到来是科学技术这一现代理性直接导致的必然的结果。
这种后果也必然伴随着对理性主义自身的否定,伴随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
“上帝死了以后人也死了”正道出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命运。
现代性(modernity)是一个歧义颇多的概念。
比如,现代性理论的原创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性的本质在于“理性化和理智化”。
哈贝马斯从作为“时代意识”的文化精神角度把现代性理解为“用来表达一种新的时间意识”。
福柯则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态度”,他所说的态度,是指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由特定人们所做的志愿选择。
吉登斯则明确地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
利奥塔也在精神层面上界定现代性,但他的兴奋中心是作为“宏大叙事”的现代性。
海德格尔从哲学层面上深刻地揭示出现代性本质是“主体的形而上学”。
这种表面看起来多元的现代性,只能说是从不同维度展示了现代性的丰富性。
但我们讨论现代性时,必须强调现代性的特定历史内涵。
我们认为,现代性特指西方工业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成的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经验本性和自然本性相对的一种理性化的社会运行机制和文化精神,它代表着渗透到现代社会所有方面的本质规定性。
它是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转型中,现代化的属性和结晶。
从编年史的意义上讲,现代性意味着现代时期,与历史相对;从价值角度上看,现代性寻求与过去的决裂,力图从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过去和历史典范中寻找自己的合理性。
主体性危机的反思——从哲学思潮看主体意识和危机意识的关系
主体性危机的反思——从哲学思潮看主体意识和危机意识的关系Abstract:众所周知,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是造成现代性危机的重要因素,从表面上看,人们对危机现象越来越关注;但从实质上看,人们的危机意识越来越淡漠。
危机意识的缺失涉及到很多现实的人性问题: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贪婪自私、道德沦丧……而这些恰恰也是主体意识的弊端所在。
换言之,危机意识的树立有助于克服主体意识的弊端。
因此,主体意识与危机意识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前者是能动的创造的思维方式,后者是反思的谨慎的思维方式,两者缺一不可。
本论文以几次大的哲学思潮为展开线索,试图揭示主体意识与危机意识之间的深层相关性,在方法上既是寻根探源的还原论,又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
最终阐明什么是健全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人类在发展中逐渐建构起来的概念,它是人类“自我”的确证。
主体意识的建构过程中预设着两个问题:(1)人类为什么要成为主体?(2)人类成为主体以后将往何处去?而危机意识的缘起,正来自于人类面对主体性问题时所产生的困扰。
这种困扰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中的疑问或反思,它更多地是一种可以被体验到的人生忧患。
当自在的生命状态变成了自为的人生状态,烦恼就同时降临人间。
说到底,主体意识和危机意识是同时而生的“双胞胎”,它们构成了人类的生存忧患。
其理论本质属于人学及人类学。
一、德国当代著名哲学人类学家M.兰德曼(Michael Landmann)把主体意识的萌芽时期称为“前哲学人类学”阶段,原始时期的人类思想属于这一阶段,主体意识表现为自我身份的确认,而危机意识表现为自我保护的生命本能。
二、古希腊早期的本体论哲学思潮代表着人类主体意识的开始崛起,而希腊化时期怀疑主义哲学思潮代表着人类危机意识的开始产生。
在哲学意义上,危机意识是对主体意识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
三、人类从自我意识走向主体意识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无论是实际生存中所面对的自然力量、还是神话思维中的神祇,以及宗教思维中的上帝,都成为主体意识获得觉悟和解放的绝对障碍。
从数学的三大危机看数学与哲学
从数学的三大危机看数学与哲学数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危机,这些危机不仅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哲学领域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数学的第一次危机,被称为“无理数的发现”。
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坚信“万物皆数”,他们所指的数仅限于有理数。
然而,当人们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无法用有理数来准确表示时,这一发现打破了原有的数学观念。
根号 2 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数学世界中存在着无法用已有的有理数体系来描述的量。
这一危机从根本上冲击了当时的数学基础,也引发了哲学上对于“数”的本质以及人类认知能力的反思。
从哲学角度来看,第一次数学危机促使人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存在”。
有理数一直被认为是完美和确定的,但无理数的出现让这种确定性受到了挑战。
它让人们意识到,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神秘,我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数学的第二次危机则与无穷小量有关。
在微积分的发展过程中,无穷小量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但对于无穷小量究竟是什么,却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它时而被当作零,时而又参与运算,这种模糊性引发了数学界的巨大争议。
从哲学层面分析,第二次数学危机反映了人类在处理极限和无限概念时所面临的困境。
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思维中把握那些看似无法捉摸的无限和极限。
同时,也让我们反思数学中的定义和逻辑推理的严谨性。
哲学中的认识论在这里发挥了作用,我们如何确信我们所建立的数学理论是可靠的?这需要我们对认知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
数学的第三次危机,是由集合论中的悖论引起的。
罗素悖论指出,某些集合的定义会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
这一悖论让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再次受到了质疑。
在哲学上,第三次数学危机让我们重新审视逻辑的本质和局限性。
集合论作为数学的基础,其悖论的出现表明我们的逻辑思维可能存在漏洞。
这也引发了关于真理和确定性的更深层次的哲学探讨。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哲学危机及其当代启示
现 也是 “ ” 过 程 , 信 仰 、 念 和 心 的 是 信 深 度 还 是 就 其 范 围 、 度 , 为 此 前 任 何 世 代 所 不 及 。 国 长 是 , 代化 既 是 物 的 过 程 , 广 都 中 达 9 年 之久 、 今 仍 然 方兴 未 艾 的 社 会主 义 实 践 , 本 身就 是 0 至 其
对西方近 代资产阶级 主流哲学精 神的信任危 机
我 们 必 须 承 认 , 方 近 代 资 产 阶 级 主 流 哲 学 精 神 对 近代 西
总之 ,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来 的中国社会历史和 中国人 民的生存实 践产生 了广泛、 深 每 一 个 都 已经 或 正在 经 历 不 同形 式 的 理 论 信 任 危 机 , 这 种 而
同时 适合 中国 国情 , 而 能 够 对 世 界 和 进 思维方式等封建 主义 势力借助社会主义 的名义死灰 复燃和挥 优 秀 文 明成 果 的胸 怀 ,
之不去。 在实践上, 这种被封建主义玷污了的所谓社会主义对 人类充分负责并做出独特贡献的崭新哲学类型。 匿鳕圈
社会 、 历史 、 人 民都 造 成了严 重 的伤 害 , 伤 了不 少 民 众 、 对 对 挫
启示
方 近 代 资 产 阶 级 格 格 不入 , 这种 对 立 绝 非 轻 易即 可 消 弭 。 次 演进 、 其 体制 改革 和制度变 迁 , 甚至 用一般所 谓文化演变概念 是 西 方 资产 阶 级 的现 代 化 道 路 的确 存 在 着 重 大 和 致 命 的 道 德 也难 以准确概 括, 我们需要用更加全面 的眼光观 察现代化。
( 作者为陕西师范 大学政治经 济学院教授 )
。 , 。 中 总第。 。期 , 。 , 。
当代人类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
们 为了 自己的私欲和贪婪对 自 资源进 行 了掠夺 式 的开 然 发和 占有 。不仅如此 , 人为 自然 立法 ” “ 是 自然 的 主 “ ,人 人 ” 人类 中心 主义 ” 点在 工业 文 明时代 甚 嚣尘 上 , 等“ 观 人类加快 了掠 夺 自然 资源 的 步伐 。生态 的 平衡 局 面在
变着 2 世纪 的面貌 , 1 但是人们在不断 庆祝科学技 术胜利 的同时却遭到人文价值 的不断失 落。人 们一方 面在享受 高科技带来的舒适 的生活 , 一方 面却 变本 加厉地 破坏 另 着 人类赖以生存 的 自然 环境 。随着生 产力 的进 步 , 人们 对 自然的认识能力逐步提 高 , 人 定胜 天” 得人类 对 c “ 使 a
“ 人类 中心 主义 ” 的意 识支 配下 走 向 了生态 失衡 。各 种
种恶 性的人际关系也对 统 治秩序 、 律秩 序和社会 生 活 法 秩序 产生了不 良的 冲击和影 响 , 整个 社会 处于一 种混乱 糟糕 的状 态 , 现 出许 多问题 和 弊端 。政 治腐 败 、 表 司法 腐败 、 社会公德滑坡 、 会风 气变 坏 , 社 无不 与人 的 自私 自 利意识 与行 为 以及对 物 质享 受 的 贪婪追 求 相联 系。如 今, 人们为 了经济本身而从事经济 活动 , 所有 的经济活动 都不是 为了人 的幸福和拯救 , 只是 为了经济活 动本身 。 而 个人就像 大机器中 的一 个齿 轮一样 , 人的重 要性不 是取 决 于人 的资 本 的多寡 , 而是 服务 于 它 自身之外 的 目标。 第三 , 马克思把人与 自然 的关 系纳入到社 会历史 中 , 明 阐 了 自然 与社会 历史 须臾不可分割 的现实统 一性。 自然界 就是 “ 在人类历史 中即人类社 会 的形 成过程 中生成 的 自 然界 ” 。…实现 自然 与社 会共 同协调 发展 ,是 人类 梦寐 以求 的发展方 式。近代社会 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科 学技术 和工业生产 ,两者的结合大大增强 了人类 “ 征服 自然 ” 的 能力 , 为社会创造 出了越来越 多 的财 富 ,同时也提 高 了 人们 的物质生 活水平 。问题在 于工 业推 动社会 的发展 ,
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根源的哲学思考
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根源的哲学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因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合力冲击,面临一定程度危机的严峻考验,其中,既有全球化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根本性影响,又有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根本性挑战,既有历史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障碍,又有主观上的应对不力和政策偏误。
只有对来自各方面的危机根源进行认真分析和冷静研判,才能规避风险,经受考验,化解危机,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
标签: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根源当今中国,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时代的急剧变迁,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各种理论和社会思潮纷至沓来、良莠难辨,尤其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风狂浪涌、竞相发声,马克思主义信仰遭遇的挑战与冲击前所未有。
即便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在马克思主义居于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条件下,一些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冷漠、轻视、甚至反感。
毋庸讳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正面临一定程度危机的严峻考验,由此产生的信仰缺失和精神迷茫已成为掣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极大精神阻抗。
因此,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信仰领域存在问题的复杂成因,对危机根源进行认真分析和冷静研判,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必须正视的重大理论课题和重要实践课题。
一、外部根源——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势地位挑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性和权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逐步跻身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在收获巨大红利的同时,各种严峻挑战也随之而来。
经济上,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中将在较长时期处于相对弱势,经济发展的国际压力加大,说明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难度也在加大。
政治上,一些西方国家仍然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我国发展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
当代有机哲学的价值危机与价值重估
当代有机哲学的价值危机与价值重估刘魁内容提要在当代,由于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以怀特海、小约翰·柯布等为代表的哲学家所主张的有机哲学受到学术界的追捧。
流行的看法认为,造成当代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谬误”,忽视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性。
有机哲学从整体主义视角阐明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存性,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的主体性,是解决当代环境问题乃至生态危机的良方。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论谬误虽已得到澄清,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乃至生态危机依然严峻,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当代有机哲学的价值危机。
当代有机哲学之所以陷入困境,一方面源于学术界对有机哲学的内涵与特征的误解,混淆了有机哲学与环境哲学的内涵与学科边界,另一方面源于学术界低估了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不自觉夸大了有机哲学的生态价值功能。
关键词有机哲学人类中心主义怀特海小约翰·柯布刘魁,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211189自20世纪中叶全球环境危机爆发以来,以怀特海、小约翰·柯布和大卫·格里芬等为代表的哲学家所主张的“有机哲学”受到学术界许多人的追捧。
流行的看法认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根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性认识论谬误,误以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体,可以主宰自然界,忽视了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性。
有机哲学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有机关联性,强调顺应自然、敬畏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的主体性,是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良方。
但是,当代环境问题的持续恶化表明,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论谬误”的澄清,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当代有机哲学由此陷入了某种程度的价值危机。
经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当代有机哲学之所以陷入这种价值危机,一方面源于把环境问题简单归结为人类的主体性认识论谬误问题,忽视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忽视了人口爆炸、气候变化、自然周期、现代化的发展图景、消费经济、国家治理体系、社会制度等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混淆了人类认识的主体性与主宰性;另一方面源于在有机哲学的内涵、特征等问题上陷入了新的认识论谬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028)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YJA710033)阶段性成果。
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
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近年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给全世界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影响,因此正在引发全球范围内的严重问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生态危机迅速升级,因此需要深入探讨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
首先,要确定全球变暖的原因,这意味着探索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但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当代消费者经常会滥用资源,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不考虑全球影响。
然而,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字媒体扩大了人们意识到全球环境问题的范围和力度。
通过认识到整体影响,人们可以认识到他们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的,并开始采取行动解决危机。
此外,在探讨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中,也应强调环境污染的经济视角。
与环境保护相比,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忽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如在工业区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为经济发展和发达带来财富,但是由此造成的气候变化却不能被忽视。
因此,我们应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并寻求一种平衡,确保经济发展不会破坏生态系统,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
此外,为了避免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影响,人们认为必须开展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反思。
实质上,这意味着政府首先应该采取措施,引导和激励公众,使得他们可以做出更环保的选择,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比如煤炭和原油。
通过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减少日常污染,改变行业发展模式,提高能源生产技术等,将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
此外,也有其他解决全球变暖的方法,比如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植物活性炭,使用节能灯泡,节水器具等,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另一方面,许多研究表明,开发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全球变暖的重要步骤。
总而言之,从哲学反思的角度看,要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必须充分了解这些问题,有效地启动解决过程,提出政策性建议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公众环保意识,以及提高能源生产技术,确保经济发展不会破坏生态系统。
最后,要确保大家能够正确认识生态危机,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减缓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影响。
关于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
关于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中国如今已是世界上公认的资源大国,但也正是因为资源太多,许多自然资源早已耗尽或已经匮乏,再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更使许多本就缺乏的资源陷入绝境。
我们的生活中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人类这个种族将自取灭亡!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消耗能源很高,如果用之不当,必将引起生态危机。
如果把全球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在内,那么全世界的生态系统在过去200年间变暖了0。
6度,而最近30年则上升了2。
4度。
可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均温度上升得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得多。
20世纪70年代末期,苏联的一个地理学家从卫星照片中看到,北冰洋冰盖发生了急剧萎缩。
他由此断言,如果气候继续变暖下去,北极海冰将在100年内完全融化。
面对这种严重的生态问题,苏联政府立即开始向北极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寒冷气体排放,以抑制气候的继续变暖,结果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态灾难。
有位哲学家曾说:“事实真相之外别无真相”。
那些掌握了大量详实数据、具备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的科学家们提出的科学论点并非没有价值,但在其同时应该加强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
这才是保证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关键。
如果盲目采取行动,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损失。
在欧洲有人举行各种自杀性集会,希望能唤醒整个社会,使他们意识到环境危机的严重性。
但这种方法却往往适得其反。
生态危机可谓天灾人祸、百害而无一利。
它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危及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它会诱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它还会阻碍人类的正常发展,甚至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可见,生态危机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个严重的挑战,它需要人类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应对。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深刻意识到,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权益。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
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随着全球变暖、植物枯萎病、森林砍伐、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其他形式的生态危机,人们越来越多地把自然界的变化和关注环保的问题放在社会的争议焦点中。
始终,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未来要想拥有更美好的环境,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而哲学对此可以提供深刻的反思。
我们首先可以从传统的哲学来反思生态危机。
生态学家埃里克斯特里普斯(Eric Steen)提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和康德(Kant)所推崇的概念“健康原则”,可以作为今天的哲学家去看待生态危机的一种指导。
这一原则提示,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生态和促进持续发展。
从康德的“健康原则”到现今的“可持续发展”,正是这一概念,催生了20世纪以来许多举足轻重的环境法规国际条约的制定。
在西方哲学的视角下,我们可以从人文主义来看待生态危机。
近代哲学家让梭罗(Jean-Jacques Rousseau),曾提出社会可以存在两种状态:自然状态和建立在协调非自然状态之上的“合法”状态。
显然,处于自然状态中的我们面临着更加严酷的环境条件,只有在遵守合法状态才能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社会应该建立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在新的视角下,环境危机也可以被审视为自然道德问题。
许多著名哲学家,如兰德(Rand)、海德格尔(Heidegger)、皮亚杰(Pixteau)、哈耶克(Habermas)等,都认为哲学有能力深入揭示自然界中真相价值和价值网络,他们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本质,这就是被定义为自然道德的概念,即个人应拥有对环境的道德义务,从而保护和上流物种的生态系统。
自然道德做出的每项决定,都必须符合生物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仅仅考虑个体的利益。
因此,我们有义务去做出更多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例如减少浪费、维护森林、重新习惯更环保的生活等。
总之,哲学可以有效地反思当今生态危机,深刻理解其背后的真理价值和个体义务。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对危机的处理方法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对危机的处理方法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哲学中一支重要的数学学派,其成员相信数学规律可以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因此在危机处理方面具备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应对方式。
以下是关于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对危机的处理方法的十条建议,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一、保持冷静和客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家认为,冷静和客观是处理任何危机的第一步。
当出现危机时,情绪和主观因素可能会影响决策过程,因此需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以便更好地评估局势并制定应对方案。
二、分析问题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中,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数学规律表达。
在处理危机时,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来分析问题的本质。
这包括分析问题的成因、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危机的本质并制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在面对危机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认为,一切问题都有解决方法,只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在危机处理中,需要积极探索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便选择最佳的方案并尽快解决问题。
四、编制详细的行动计划一旦找到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认为,数学规律需要有详细的计划才能实现。
同样,在危机处理中,需要编制详细的行动计划,以便更好地执行和监督解决方案。
五、加强沟通和合作在处理危机时,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非常重要。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认为,数学规律需要相互理解和合作才能完成。
同样,在危机处理中,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以便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想法,并协调行动计划。
六、注重数据和事实注重数据和事实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危机处理中,也需要注重数据和事实,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真实情况和制定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数据和事实可以帮助评估结果,并调整行动计划。
七、掌握时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认为,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危机处理中,也需要掌握时间,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行动。
时间还可以帮助评估结果,以便及时调整行动计划。
哲学自查自纠报告
哲学自查自纠报告一、前言人生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扰。
有时候,我们会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前行;有时候,我们会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感到无助和困惑。
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我决定通过这篇自查自纠报告,认真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改进。
二、自我审视1. 对自己的认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意识到自己有一个问题,就是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
有时候,我会被表面的现象和外部因素所干扰,很难看清自己的内心。
这种情况导致了我在做出决定和行动时缺乏自信和毅力,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左右。
我意识到,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清晰明确的人,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找出内心的矛盾和困扰,并加以解决。
2. 对他人的态度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常常缺乏耐心和包容心。
有时候,我会因为别人的言行不符合我的预期而产生不满和抵触,很难保持冷静和理智。
这种情况导致了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变得紧张和矛盾,甚至导致了误解和争吵。
我意识到,要想与他人和睦相处,我需要提高自己的包容力和理解力,学会接纳他人的不同,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态度。
3. 对世界的看法在对世界的看法上,我发现自己有时候过于消极和悲观。
面对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我常常感到绝望和无力,甚至产生了浓厚的怨恨和怀疑。
这种情况导致了我在行动和改变时缺乏积极性和动力,很难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我意识到,要想改变自己和改变周围的世界,我需要转变自己的消极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三、自我调整1. 坚定自己的信念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要保持乐观和勇敢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成功为止。
2. 提高自己的包容力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要提高自己的包容力和理解力,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不要轻易发脾气和冲动,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哲学危机的反思[*]【复印期号】199707【全文信息】我总觉得,出版社给作者出自选集,既是对作者的一种信任,也是对作者的一个考验。
也就是说,要看看作者能否对自己的学术成果作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公正的判断。
而当我在审视自己的学术作品时,还面临着另一重困难,即1995年我已出版了三部文集:《寻找新的价值坐标:世纪之交的哲学文化反思》(复旦大学出版社)、《文化密码破译》(上海远东出版社)和《俞吾金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虽然自选集允许在已经出版过的文集中再进行挑选,但从读者的利益出发,我希望尽量不要重复。
使我感到欣慰的是,尽管系里的行政工作花去了我不少的时间,但我不仅没有停止笔耕,反而因为没有整块的时间撰写大部头著作,倒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术论文的写作中。
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近两年来我已发表的和未发表的论文加起来竟有四十多篇。
于是,我从中选出了三十篇;又从以前的西方哲学史研究论文中选出了二篇:一是“论智者哲学的历史地位”,二是“略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范围”。
这二篇论文成于80年代,尚未收入文集之中;此外,还从《寻找新的价值坐标:世纪之交的哲学文化反思》一书中选出了“导言”部分,这实际上是一篇讨论哲学文化问题的独立的论文;最后,又从《俞吾金集》中选出了二篇论文:一是《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二是《马克思实践释义学初探》。
这样加起来一共是三十五篇论文,其中三十三篇是在近两年中写下的。
我之所以把选择的重点放在近两年来撰写的论文中,因为这些论文显示出我对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而这些问题在当今哲学文化的探讨中是无法回避的。
在文化研究方面,古今中外的价值观念纠缠在一起,我们究竟作何选择,而正确选择的前提又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索的。
众所周知,哲学乃是文化的核心,而人们在研究哲学时,却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陷入自然主义的态度,即仿佛哲学的含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自明的,无需去反思“什么是哲学?”的元问题。
事实上,忽视对哲学元问题和一般哲学问题的反思,也就把哲学理论上的任何创新之路都堵塞起来了。
在西方哲学研究方面,人们的兴趣大多集中在现代西方哲学上,而对西方哲学史往往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
其实,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越深入,对近代西方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重大差异的认识也就越透彻,从而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思考也就越自由。
在我国哲学界,占支配地位的仍然是近代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笛卡尔主义的思维方式。
虽然当代不少学者使用的是最新的哲学术语,但他们的哲学思维本质上还停留在近代的水平上。
这种思维方式也表现在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中。
人们常常从近代哲学的思路出发去理解并解释马克思哲学,事实上,马克思哲学是从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
马克思哲学的问题域比起近代西方哲学的问题域来说,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马克思赋予哲学、实践、历史、世界、物质、时间、空间、唯物主义等基本概念以崭新的内容,而要深刻地认识这个转变,就要认真地探讨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乃至整个西方哲学史之间的关系。
收进本文集的论文力图站在当代生活世界和哲学思维的高度上对这些问题作出新的思考。
我选择这些论文的标准是思想性加学术性,但比较起来,我把思想性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上,因为对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这个急剧变动的时代来说,在思想上提出问题比在学术上对某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哲学似乎出现了复兴的征兆:报考高等院校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数有了一定的回升;哲学专著的出版已不像以前那么困难;国外哲学的新思潮也不断地被介绍进来。
在我看来,与其说这种外观上的繁荣是哲学复兴的一个征兆,不如说是对哲学危机的一个遮蔽。
事实上,今天的哲学研究面临着种种危机。
表现之一是历史意识的衰退。
我这里说的历史意识乃是主体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的深刻的反思和把握。
在普通人特别是青年人那里,历史已成为一个遥远的过去,一个渺不可及的彼岸世界,一种奢侈品。
不少青年人用二三千个常见的汉字、夸张的广告语言和港台及西方国家的数个或数十个明星的名字构筑起自己的整个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之外,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历史对于他们来说,就更完全是多余的了,不要说是古代史或近代史,就是本世纪的历史事件,如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甚至“文化大革命”也被逐出了记忆之外。
记得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这个著名的比喻暗示我们,人的精神世界必须植根于整个人类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它的根扎得越深,它本身也就越有力,其内涵也就越丰富。
然而,对于努力把历史从记忆中驱逐出去的一些人来说,这个比喻似乎失去了它的有效性,或许我们应该说:“人是浮萍”。
浮萍是无根基的,总是处在漂浮的状态下,而人的思想或精神一旦失去了历史之根,也就会处于漂荡无定的状态中。
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当代人在精神上是缺乏深度的,而且由于习惯于故弄玄虚,从而使他们的肤浅显得更为触目。
在当代中国学者那里,我们见到的仿佛是一种相反的情形——历史主义情结的泛滥。
几乎可以说,翻开任何一部当代的学术著作,其大部分的篇幅都在对所要探讨的问题作历史的回顾与起点的追溯,似乎作者所要讨论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倒是这个问题本身的历史。
乍看起来,这种历史主义情结乃是历史意识普遍存在的一个确证,实际上,却是历史意识全面丧失的一个标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样的论著中,作者真正关注的并不是自己的历史性,即自己置身于其中的当今生活世界的本质,从而为自己的历史主义态度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是对问题的起点和历史的碎屑作无休止的追寻,就像一只忙忙碌碌的松鼠,不停地向起点方向奔跑。
在这里起作用的不是实质性的历史态度,而是形式主义的历史态度。
或许可以说,这种普遍的历史主义的情结乃是中国人崇拜祖先的传统观念在学术思考上的一种折射。
这种历史的回顾越多,作者离开自己所要探讨的问题就越远。
所以,这种回顾决不是思考,而是对思考的回避。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对历史主义的研究方式取一概排斥的态度,我只是限于指出,这种方式的运用是有前提的,这一前提就是对自己的历史性的先行的澄明。
历史性是历史主义的生命和灵魂。
在历史性未澄明之前,换言之,在自觉的历史意识确立之前,历史主义不过是经验主义者的语言游戏而已。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反复强调,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先导,不能理解今天的人是无法描述过去的。
所以,历史意识本质上乃是一种哲学意识,一旦失去了这种意识,即使一个人整天研究历史、谈论历史的经验教训,他本质上仍然是一个缺乏历史意识的人。
表现之二是批评意识的匮乏。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从观念上看,在于人们没有把两种不同类型的批评区分开来:一种是文化专制主义意义上的批评,这种批评实质上是蛮横无理的专断,即宣布与自己的观点有冲突的其他一切观点都是谬误的。
凡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领略过这种类型的批评。
无疑地,对这种类型的批评我们必须加以拒斥,但拒斥这种批评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放弃一切形式的批评。
另一种是多元文化意义上的批评。
这种批评才是真正的批评,它是在学术自由的基础上展开的,而它本身的宗旨又是为了促进学术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
历史和实践一再告诉我们,没有后一种批评,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
事实上,学术文化上的真正的多元状态是在批评中发展起来的,无批评的多元状态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多元状态。
同样地,也要从观念上把两种不同类型的宽容区分开来:一种是对媚俗的、低级趣味的文化作品乃至文化垃圾的宽容,这种宽容本质上是无原则的放纵;另一种是对具有独立见解和风格的学术文化作品的宽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宽容。
如果说没有后一种宽容就不会有学术文化事业的繁荣的话,那末,只有前一种宽容,将导致学术文化事业陷入危机。
真正的批评意识与真正的宽容意识总是同步发展的。
从现实上看,批评意识的匮乏乃是超功利的、追求真理的独立意识匮乏的一个确证。
当批评以短视的、私人的利益和关系为出发点时,它不但不可能高瞻远瞩,而且必然变形为单纯的形式,变形为无原则的恭维。
这样做的结果是:作者迎合读者,读者顺从评论者,评论者吹捧作者,除了“批评”这个词还存在之外,批评本身已荡然无存。
无庸讳言,一旦失去了像鲁迅、尼采这样伟大的批评家,一个社会的学术文化是不可能取得健康的发展的,这就启示我们,批评意识的重建已成为当务之急。
表现之三是学术规范的欠缺。
无论是学术教学、学术讨论、学术职称的晋升,还是学术作品的撰写、出版和评价,都有一定的非学术因素的参与,缺乏应有的学术严格性和严肃性。
人所共知,做一个技术工人,还得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但有趣的是,竟然人人都认为自己有资格来谈论哲学,谦虚一点的人则谈论哲理,仿佛中国人一生下来就是哲学家似的。
作为大学哲学系的教师,我常常收到一些中年人或青年人寄来的论文,他们的哲学史知识几乎等于零,但居然敢于声称创立了什么哲学体系,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宇宙、社会发展的所有难题。
这些论文使我感到愤怒,因为它们的作者对人类几千年来的思维的劳作毫无敬畏之心,仿佛哲学只是一门白痴的艺术。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之一是所谓“工具论”(即哲学是政治斗争或阶级斗争的工具)观念的泛滥。
诚然,在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中,哲学会与政治斗争发生一定的联系,但这并不等于说哲学就是政治斗争的工具。
“工具论”从根本上否认了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所应有的尊严。
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院士制度还未建立起来,对于哲学和政治学来说,甚至连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立都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种现象难道还没有透显出“工具论”观念的深远影响吗?原因之二是所谓“哲学的通俗化”。
无疑地,哲学的某些具体命题是可以借用通俗和语言的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的,但哲学作为一门系统性的、高度抽象的学问却不可能整个地被通俗化。
如果哲学完全能用日常语言的术语来表达,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犹如高深的自然科学理论(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法通俗化一样,哲学的通俗化也是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创造了许多自以为是的可笑的哲学家,他们完全不懂学术规范,只读了一、二本哲学概论之类的书,便颐指气使地对所有的哲学问题发表“真知灼见”。
一旦这样的“真知灼见”成了权力话语,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总之,哲学要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要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就要敢于宣布自己不是工具,而是目的;不是每个人的学问,而是一部分人的学问。
表现之四是研究态度的浮躁。
在市场经济唤醒了主体意识和利益上的想象力之后,浮躁几乎成了哲学研究者们的普遍病症。
对真理的追求让位于对金钱的崇拜,对哲学的敬畏让位于对理论的蔑视,哲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一方面,哲学空前规模地被实证化了,以前人们谈论的是“种菜哲学”、“养猪哲学”,现在人们谈论的是“管理哲学”、“经营哲学”,每个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成功的人都成了一个准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