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牛反刍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3)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在牛肚子里旅行》2. 生字词:反刍、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等。
3. 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牛反刍的现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牛反刍的现象。
2. 教学难点:(1)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牛反刍的现象。
(2)如何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自然科学知识。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4. 简介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牛反刍的现象:教师通过PPT、图片等教具,形象地介绍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牛反刍的现象。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7.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在牛肚子里旅行》2. 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等。
3. 牛反刍的现象。
4. 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在牛肚子里旅行》。
内容详细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奇妙冒险,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牛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链等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认识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食物链的概念。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牛的消化系统模型、食物链图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动物的肚子,引导学生猜测这些肚子属于哪些动物,引出本节课主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关注牛的消化系统和小蟋蟀的冒险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故事内容,讲解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食物链。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简述牛的消化系统。
(2)画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5. 小组讨论(5分钟)(1)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冒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食物链中的生物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六、板书设计1. 牛的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 食物链:草→ 蚂蚁→ 鸟→ 猫头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内容和所学知识,绘制一幅牛的消化系统图。
2. 答案:(1)故事内容见教材。
(2)牛的消化系统图见教材插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牛的消化系统和食物链,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在牛肚子里旅行》学案——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部同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3.同桌对读,互相检查读书效果。
4.讨论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感触最深?再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词,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
2.认读生字词,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检查自学情况。
3.将自己从本课中积累的词语写入“我的词语库”。
(三)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抄写生字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册《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学习使用标点符号,体会作者通过有趣故事向我们传达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科学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科学知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牛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牛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找出不认识生字词,进行自主学习。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找出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作者想要传达科学知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2. 生字词:牛、肚子、旅行、科学等。
3. 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4.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话复述故事,并谈谈学到哪些科学知识。
2. 答案: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描述学到科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其他科普类文章,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科学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默读课文,继续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对人要有爱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学重点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对人要有爱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老师让同学们都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二、精读课文(过渡:上节课我们还遗留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让所有的同学都戴帽子?)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
找完的同学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第一自然段:1、请你按照课文的顺序汇报。
2、想一想那么可爱的小汪霞却得了重病,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几乎都没了,她得心情怎么样?请你画一画表现汪霞心情的句子如果你就是小汪霞,你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这种不安的心情读一读。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过渡:还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让所有同学都戴帽子呢?)1、思考:汪霞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请你把表现汪霞变化的句子画出来。
她来到教室门口,迟迟没敢进去,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1)为什么戴着一顶帽子就迟迟没敢进去?(2)此时汪霞会是什么心情呢?怕什么?(3)那你应该怎么读呢?指名读2、正在此时,她发现了什么?当她把目光投向教室的时候,感到十分意外:每个同学都戴着帽子。
(1)意外是什么意思?(2)大家想象一下:他们的帽子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又有可能是什么样式的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那么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同学们的帽子呢?3、同学们都戴着五花八门的帽子,跟他们那些帽子比起来,汪霞觉得怎么样?跟他们那些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她一下子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轻松地笑了,大步走进教室。
4、如果你就是汪霞,此刻你就站在教室门口,看到眼前的景象,还是迟迟没敢进去吗?还会担心害怕吗?会是什么样的心情?5、比较句子她来到教室门口——大步走进教室。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册《在牛肚子里旅行》章节。
该章节通过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冒险经历。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
2. 学会通过阅读,培养想象力,感受故事中的趣味性和冒险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牛肚子!”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习生词、短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4. 例题讲解:(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
(2)指导学生仿写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完成课后练习。
6.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趣味性和冒险精神,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2. 重点词语:牛肚子、小蟋蟀、冒险、想象力3. 重点句子:小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经历了种种奇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一次冒险经历的短文。
2. 答案:(1)故事复述略。
(2)例文:我的一次冒险经历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
我好奇地钻了进去,开始了我的冒险之旅。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名师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语境读准“骨、答、应几”等多音字,归类识记并理解“嚼、吞、咽”等生字,正确书写“旅、咱”等生字。
2.通过关键句排序梳理红头的旅行路线,聚焦关键词制作路线图,并借助图示将故事讲清楚。
3.通过分角色朗读、情境中演读相关片段,初步体会青红头预险的恐惧和绝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单,板贴词卡,小词卡,人物贴图。
【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支架,开启童话之旅这节课,让我们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一起去奇妙的童话世界里旅行吧。
1.跟着青头、红头认写“旅”。
2.读题质疑,猜“红头之旅”。
3.自由读文,了解“红头之旅”。
4.学词读句。
(1)指名读,随机学习多音字“答应、一骨碌”“齿、嚼、吞”(2)完成作业本。
板块二:范例支架,感受童话之妙1.借助情节插图,梳理情节。
2.借助关键词,绘制路线。
阅读小侦探送你们一个锦囊:3.指名学生上台绘制路线,借助关键词说说故事。
小朋友们,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红头的这次旅行,你想用哪个?(危险、刺激、惊险)教师板书:惊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红头经历了哪些险境?板块三:活动支架,体验童话之趣1.沉浸式朗读,展现童话语言之趣(1)调用身体的五官和读出“遇险的恐惧”,读好“拼命地叫”。
(2)借助表情和心情,读出“历险的绝望”,读好“哭着说、悲哀地说”。
(3)借助气息,读出“劫后的虚脱”,读好“一动也不动”。
好的童话情节一定是曲折变化的,这样读者才会被深深吸引。
第二步:配音读,读出红头之绝望借助音乐和演示,情景再现红头的惊险之旅。
2.探索式朗读,发现童话想象之趣(1)借助比较,发现提示语之妙处。
(2)借助视频,感受科普童话之巧妙再读红头的危险经历,你发现了牛肚子里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内容有趣又能增长科学知识,好童话的想象是符合食物特性的。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情境导入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神奇的生物,比如说蜗牛、蜜蜂、蚂蚁等等,它们都有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和习性,你们都知道吗?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小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
在这个故事里,小朋友们会看到一个小姑娘穿过一个神奇的东西穿进了牛的肚子里,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教学目标1.继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语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3.通过本文的阅读理解,让学生初步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吸收、消化、排泄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牛的作用;2.教学难点:学生对牛这一生物的认知和对食物消化过程的初步理解。
四、教学方法1.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探究知识、加深理解;2.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感受对食物的消化过程的感性认识;3.结合图片或实物教学,加以说明和解释。
五、教学过程1.师生共读,了解全文1.投影或发放文本,师生一起读一遍全文;2.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速度,适当解释一些难懂的词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故事的内容;3.教师角色转换,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思考、研究和探讨故事内容。
2.具体阅读,梳理内容1.以小节为单位,让学生阅读故事,理解其中的内容;2.梳理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走向及人物特点;3.导入话题,让学生了解牛的重要性。
3.食物消化过程和牛的作用1.引导学生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2.善用图片或实物教学,让学生明白牛这一生物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吸收、消化、排泄的过程。
4.对话创作1.引导学生围绕牛的消化过程,自由发挥,创作对话;2.语言表述要求准确生动,学生之间可互相表演。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牛这一生物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初步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中牛的作用以及吸收、消化和排泄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生字词:肚、旅、咱、怜、救、胃、咽、允、办、拼、答。
2. 阅读课文,理解红头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冒险过程。
3. 分析课文,了解作者通过故事传达的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 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冒险的紧张氛围。
3. 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牛的消化系统,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牛的消化系统,掌握生字词的写法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学习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牛的消化系统图、生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牛的肚子,引导学生猜测红头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冒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a. 学习生字词,讲解字义、组词、造句。
b. 朗读课文,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感受冒险的紧张氛围。
c. 分析课文,学习牛的消化系统,解释相关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a.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情境。
b. 根据生字词卡片,练习写法和运用。
c. 学生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绘制牛的消化系统图。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2. 生字词:肚、旅、咱、怜、救、胃、咽、允、办、拼、答3. 牛的消化系统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b. 课文朗读,录制音频。
c. 根据牛的消化系统图,用自己的话解释消化过程。
2. 答案:a. 生字词:肚(肚子)、旅(旅行)、咱(咱们)、怜(可怜)、救(救命)、胃(胃部)、咽(咽喉)、允(允许)、办(办法)、拼(拼命)、答(答应)。
b. 课文朗读:学生自行录制,无统一答案。
c. 消化过程:食物在牛的口腔里被咀嚼,然后通过咽喉进入胃,胃里的胃液开始消化食物,进入小肠、大肠,排出体外。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讨论、想象,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2. 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2)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 课文文本《在牛肚子里旅行》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4. 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牛肚子里的旅行。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故事情节:(1)学生讲述故事情节,教师辅导。
(2)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5. 想象与创作:(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2)学生以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创作。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板书设计1. 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2. 主要生字词:牛、肚子、旅行、关爱、生态环境3. 故事情节: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4. 道理: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热情。
小学语文三上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分享旅行经历,字理识记“旅”。
师:【板书:旅行】你们喜欢旅行吗?都去过哪里旅行?今天有一位旅客也做了一次旅行,不过,它的旅行有点儿特殊,它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课题】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课题,你来(生读)嗯,我听出这趟旅行不一般。
你来(生读)老师现在真的迫不及待想和他一块踏上旅途了呢!但是旅行之前老师想提醒一个生字,就是旅行的“旅”字。
【出示“旅”的甲骨文】“旅”本意表示士兵追随在战旗下行军打仗,现在引申为出行、远游的意思,“方”和右上方的部件代表的是旗子,右下方的部件则代表跟随的人,我们也可以用绕口令来记忆“西方人横卧,下穿半截衣”。
所以我们在记忆生字的时候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比如说字理识字、加一加、减一减、绕口令等方式。
【范写“旅”】旅的右下部分先写撇,再写竖提、撇,最后写捺,捺要写得舒展。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为什么要在牛肚子里旅行?谁在牛肚子里旅行?这次旅行的结果怎么样?让我们带着疑问跟着今天的主人公一起出发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汇报首先我们请小组来汇报学习情况。
请第小组来汇报。
生1:我们小组来汇报本节课的生字词情况。
生2:我来汇报词语,请大家跟我读【PPT出示词语】(生读)生3:我来汇报本节课的多音字,双横线中的“答、应、骨”都是多音字。
“答”读dā时。
可以组词“答应”,读dá时,可以组成“回答”。
第二个多音字应,读yìnɡ时,可以组词“答应”,读yīnɡ时组词“应该”。
第三个多音字“骨”,读ɡū时组词“一骨碌”、“花骨朵”,在其余情况下都读三声“ɡǔ”,读三声时一般和骨头有关。
生4:我来带大家解释词语的意思,“贮藏”的意思是储藏,我是用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的;“细嚼慢咽”的意思是慢慢地吃东西,我是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的。
生1:我来带大家写字,我要提醒大家“救”中“求”的捺变成了点,“胃”字里“月”的撇画变成了竖。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偷、齿、嚼”等生字,读准“答、应、骨”3个多音字,随文学写“旅、胃”2个生字。
2.能根据课文提示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顺序说路线。
3.体会红头在不同险境中的心情变化,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4.能在语文学习实践中,感受科学童话的独特趣味,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课前交流:渗透“旅行日记”概念,初步了解路线图构成。
教学过程:板块一:揭课题,理框架一、读课题1.学生交流喜爱旅行的原因。
2.齐读课题。
二、学写“旅”1.“旅”是会意字,甲骨文溯源,了解“旅”字引申义。
2.教师范写“旅”字,强调右下部分的笔顺。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点评。
三、理框架1.问题引导:红头怎么跑到牛肚子里去了呢?后来呢?结果怎么样?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说完整说简洁。
3.板书贴图,了解童话梗概。
(设计意图:通过聊聊“旅行”那些事儿,贴近儿童生活体验,导入课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以“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问题导向以及生动的板画贴图,引导学生说完整说清楚,了解童话主要内容。
)板块二:厘路线,知“反刍”一、正字音1.结合课前预习单问题,呈现易错多音字,引导学生评改。
2读文中带多音字的长句子。
二、路线图1.学习任务一红头旅行记学习任务一:1.默读课文第7至19自然段,圈出红头去过牛肚子里的哪些地方。
2.在作业单的牛图上标出位置序号,画出红头的旅行路线。
3.自己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可以用上“先......再......接着...... 然后......最后......”这样的顺序词。
2.学生根据任务一进行学习3.学生汇报圈出的地点,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顺序词说清楚说条理。
4.学生上台在牛图上标出位置序号,介绍红头的旅行路线。
三、学写“胃”1.学生观察“胃”字,谈发现,说要点。
2.教师范写“胃”字,强调结构书写特点。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点评。
四、小微课1、反馈预习单学生的共同质疑点:“红头为什么能从第二个胃回到牛嘴?”引导学生互助解疑。
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阅读理解小蚂蚁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2. 学生已经了解了动物的基本消化系统,能够理解牛的消化过程,为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基础。
3.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理解小蚂蚁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例如,通过阅读PPT和视频,了解牛的消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例如,可以思考小蚂蚁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记录自己的看法和疑惑。
3. 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能会有走神、分心的现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积极的课堂表现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走神、分心的现象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在听讲、思考、参与课堂活动等方面的表现。例如,可以评价学生在听讲时的专注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例如,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总结牛的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和功能,并提交给老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优质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在牛肚子里旅行》。
该文通过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惊险历程,既揭示了牛的消化系统,又教育了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聪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学习生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牛的消化系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聪明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牛的消化系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牛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牛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生字词,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聪明。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2. 生字词:消化、惊险、勇敢、聪明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4. 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勇敢、聪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图。
2. 答案:按照课文描述,绘制旅行路线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关于牛的消化系统的资料,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篇文章通过写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了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学生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但是课文中表达的牛有四个胃、牛吃食物时有反刍的现象,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感到新奇,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不一定能理解。
因此,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先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
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再用多媒体演示牛胃的结构,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清楚的了解,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向同伴介绍一下牛胃的结构,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1.本课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
因此,可设计一定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想象交流。
另外,青头身上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情感的品质值得学生仔细朗读品味。
2学生对牛胃的结构是很陌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牛胃的文字和图片,课上教师可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做相关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为想象提供知识源泉。
3.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感受青头的临危不惧,及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而情意目标的达成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它需要教师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
语文教学需要文道有机结合,需要学生在感悟文字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涵。
因此,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可以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
这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4.通过阅读,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了解青头对它的鼓励和援助,感受青头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三年级上册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
三年级上册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三年级上册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前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和功能。
(学生)2、预习生字、词语,制作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读写词语。
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师)2、了解牛吃食的`特点,预习课文。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板书:旅行,组织交流。
2、板书:旅游。
3、把课题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5、说说自己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
6、区别“旅行”和“旅游”的意思。
7、齐读课题。
8、学生质疑问题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谁在牛肚子里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13分钟)1、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并给自然段标序号。
2、指导学生学习新字、新词。
教师重点指导。
3、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4、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5、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捉迷藏(cánɡ zànɡ)答应(dá dā)几乎(jǐ jī)5、比一比,组词。
怜()管()冷()官()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7分钟)1。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咱、偷”等5个生字,会写“胃、应”等13个字,会写“吃惊、悲伤”等16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牛肚子的结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头在危险中的冷静、勇敢和青头的临危不惧。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语,积累词汇。
3. 讨论交流,了解牛肚子的结构特点。
4. 体会人物心情,感受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变化。
2. 教学难点:了解牛肚子的结构特点,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牛的兴趣,引入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语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语:教师领读生字、词语,学生跟读,理解词语含义。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学生讨论,了解牛肚子的结构特点,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5. 体会人物心情: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红头和青头的对话,体会他们在危险中的心情变化。
6.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拓展学生对牛肚子的认识。
7. 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语,熟读课文,预习下一课。
六、板书设计1. 《在牛肚子里旅行》2. 正文:- 红头和青头- 牛肚子里的旅行- 冷静、勇敢、友情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语。
2. 熟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3. 预习下一课。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参与程度,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调整教学策略。
3. 教学效果如何: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课教学做好准备。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友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话的乐趣,激发想象力,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认识并会写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2. 课文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友谊。
3. 语文能力培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感受童话的乐趣,激发想象力,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并会写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友谊。
2.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感受童话的乐趣,激发想象力,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下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2.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3. 生字词学习4. 课文主要内容5.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精品教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
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逃脱危险的经历。
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头与青头真挚的友谊,告诉我们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同时故事也告诉了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
文章贴近生活,语言丰富而生动,情节曲折,作者想象奇妙而又适当合理,展现了困难面前,朋友的帮助充满力量。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感受童话的想象奇妙,引导学生续编想象对话,进一步体会故事中的友情,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
同时,教学中可以采取关键词或画思维线索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复述童话,培养他们多种形式阅读童话,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
【学情分析】1.关于童话。
童话是三年级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科学童话是理与趣的结合,对于渐渐接触科学知识的孩子们来说,科学童话奇妙的想象,曲折的情节将更能吸引孩子们,激发他们阅读兴趣。
2.关于朗读。
三年级的孩子朗读能力逐渐提升,而且表现欲更强,对课文的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和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
教学中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红头与青头的心情与友情。
3.关于自主合作式学习。
三年级的孩子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的表演与表现的欲望和能力。
【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读中对话,以读促悟,以读代讲。
2.重视语文实践,开展读演与复述的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我们将开展自主合作式学习活动,进行想象复述的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3.倡导集中识字与分散随文识字相结合的策略,培养学生多元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咱、偷”等11个生字,读准“答、应、骨、几”,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1课时)教案.doc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
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重点】结合文本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 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机智、勇敢和见多识广。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句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
3.初步了解科普童话这类题材的基本特点;学习根据提示概括段的主要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式引入课题,了解木课题材,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使学牛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设计意图: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牛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师。
而且遵循语文识字的基本规律,通过课件提示,帮助孩子直观理解词意,迅速解开质疑,提高了课堂学E习效率。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咱、扫、算”是平舌音,“怜、拼、吞”为前鼻音;“命、刚”是后鼻音,“旅、怜、流、泪”都是边咅。
另外,“答”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帀”,组词为“答应”; 还有一个读音是“此”,组词为“回答”。
“应”是多音字, 本文读“ying”,组词为“答应”;还有一个读音是“ylng”, 组词为“应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文学常识,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课
1.你喜欢旅行吗?你到过哪里旅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又惊险的故事。
板书课题。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2、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3.同桌对读,互相检查读书效果。
4.讨论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感触最深?再读一读。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词,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
2.认读生字词,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检查自学情况。
3.指导写字。
相机指导: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四个生字。
重点指导:旅,右边部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
胃:上下结构,下部“月”的第一笔写成“竖”。
4.将自己从本课中积累的词语写入“我的词语库”。
(三)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3、练习
1.根据提示写出第7节和第11节的主要内容。
第7节写红头和草一起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节写青头大声告诉红头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字典,填写。
查加点的字 读音 大写字母 字义
可怜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行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结
当红头被牛吃到嘴里的时候,它害怕极了,还是青头,不离不弃,继续鼓励它。
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脱离了险境。
课文通过它们的对话,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生动而又有趣。
5、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6、板书
27 在牛肚子里旅行
青头——
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