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三轮复习 生态问题 工农业专题复习
2024年高三地理复习计划范文(五篇)
高三地理复习计划范文第一轮基础复习到____年____月底,其任务是复习考点,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基本上是教师围绕考点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读教材,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从____月上旬到____月上旬,其任务是完善体系,重组知识,训练能力.一般是学生练,教师导和评.专题复习指导,导基础,导方法;练运用,练技能;评错因,评思路.第三轮综合复习在____月中下旬,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养能力.一般采用练,评,看方式.练综合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评解题思路,评答题规范;看错点误点,追根溯源.2,学纲研题,把握高考①学"两纲""两纲"即地理教学大纲和文综考试说明中的地理部分.目前高考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是以地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两纲为基本依据,以新课标为方向来命题的.因此如果对"两纲"不熟悉,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不掌握,就谈不上高考要求的灵活运用知识了.学"两纲"就要做到:纲纲对照,纲本(课本)对照,纲题(高考题)对照和新旧对照(特别是考纲的变化).②研"两题""两题"即高考题和训练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五找":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对各地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通过"两纲"的学习和"两题"的研究,做到:对考试目标,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形式心中有数,对高考题型和难度获得一种感性认识,以增强复习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3,重组知识,突破能力近年的地理试题强调地理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和学科本位.因此,夯实基础是复习备考中最根本的环节.只有在复习中坚持以双基为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可以结合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人地关系,区域特征和差异以及地理的技能,通过地图来进行。
高考地理复习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利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地理问题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需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习题】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植被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该示意图体现了()A.区域差异性B.区域整体性C.区域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河南省西南部某山村因山韭菜经济效益高,农民在山上大肆开垦坡地种植山韭菜,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下图为该村山韭菜种植与生态问题关系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村因过度种植山韭菜,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坡地土壤肥力下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区域性C.稳定性D.差异性4.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地表的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
我国西藏、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流石滩地貌。
下图为我国某地流石滩景观。
据此回答5~6题。
5.判断流石滩地表岩石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积B.冰川侵蚀C.物理风化D.风力侵蚀6.流石滩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日温差大,风力强B.云雾缭绕,光照弱C.地势陡峭,多砾石D.植被稀少,多冻土下图是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三篇
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三篇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120某某年云南省高考为新课标的第某届,为了更好迎接本届高考,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根据近几年新课标试卷的命题特点,制定了本届高三的复习备考计划。
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为他们20某某高考地理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
以下为具体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1、复习中国地理(某某年7月—某某年9月)2、第一轮复习(某某年10月—某某年3月)完成必修1、2、33、第二轮复习(某某年3月—5月)专题复习4、第三轮复习(某某年5月—6月)综合模拟训练、查缺补漏具体内容: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特别对区位因素的分析,老师可以对每一类型的区位因素构建模式,学生先记忆强化模式,再结合似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同时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总之,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
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复习时间安排具体如下:20某某.7.1——20某某.9.30复习中国地理20某某.10.1——20某某.111地图,等值线和地球20某某.11.1——20某某.12.1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0某某.12.1——20某某.12.10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差异20某某.12.10——20某某.12.20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20某某.12.20——20某某.1.1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20某某.1.1——20某某.1.10城市空间结构变化20某某.2.20——20某某.3.1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20某某.3.1——20某某.3.5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地理信息技术20某某.3.5——20某某.3.15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地理运动专题: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等。
人地关系专题: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
区位因素专题:包括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交通区位等。
高考地理重点复习:生态问题
2019 高考地理要点复习:生态问题2019 高考地理要点复习: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域: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域产生的原由:(1)自然原由:季民风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罕 ;黄土土质松散黄土高原 )。
(2)人为原由:植被的损坏;不合理的耕种制度 ;开矿。
治理的举措: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栽种面积 ;植树造林 ;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益于就地取材地进行家产构造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能够增添农民收入,促使当地经济发展,改良农民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有益于改良当地的生态环境,成立良性生态系统 ;成立生态农业模式,有益于促使生态和经济可连续发展。
2、沙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域:西北地域(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由:(1)自然原由:全世界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地地域,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由:过分放牧 ;过分樵采 ;过分开垦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妥。
治理举措:拟订草场保护的法律、法例,增强管理;控制载畜量 ;创造“三北防备林”建设 ;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 ;推行轮牧 ;严禁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益于就地取材地进行家产构造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能够增添农民收入,促使当地经济发展,改良农民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 ;有益于保护土地资源改良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益于促使生态和经济可连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域:华北地域、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域产生原由:(1)自然原由:温带季民风候,整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 ;春天蒸发旺盛。
(2)人为原由:人口浓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浪费多,利用率低 ;春天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举措:南水北调 ;修筑水库 ;控制人口数目,提升素质;减少水污染 ;减少浪费,提升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 ;采纳滴灌、喷灌农业浇灌技术,提升利用率;推行水价调理,建立节水意识 ;海水淡化等。
2023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中国地理
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一般沿河呈带 状或条状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坝子是我国云贵高原上的局部平原的地方名称。
坝上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是云贵高原上农业兴盛、人口稠密的经济中心。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比较低;“靠天收”、“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
水系和流域 方距冬季风源地近,降温幅度大,南方距冬季风源地远,又有山岭重重阻挡降温幅度小。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大多数 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大,北方的太阳高度虽然比南方要低一些,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 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距海远、比热容小),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高)
我国不受或几乎不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有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广东、 海南、台湾等。 青藏高原是因为地势高,夏季风厚度大于 冬季风,夏季风影响青藏高原东南部,冬 季风影响不到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 等地是因为远离冬季风源地,沿途高大山 岭重重阻挡。 注意: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受 冬季风的影响不一定不明显。藏北高原是 冬夏季风都影响不到的地区。
(1)简述嶂石岩岩墙 呈棱角分明块状结构的 形成条件。(4分) (2)推测嶂石岩地貌 形成的主要过程。(6 分) (3)分析石灰岩层和 石英砂岩层之间常形成 宽广平台的原因。(8 分)
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断裂带,主要由在水平方向上绵延可达数千 米的岩墙峭壁构成,岩墙高数百米,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岩墙形成于距今18 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 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呈阶梯状。部分地区岩墙上方覆盖数百米 高的灰白色石灰岩层,在两者之间常形成宽广的平台。下图a示意南太行山地质 地貌典型结构,图b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 环境保护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选考部分B版) 新人教版选修6
• 五、生物多样性减少
• 1.概况
•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我国目前有濒危或
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 000~5 000种,占总数的15%~20%。
• 2.原因
•
主要是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
• (2)①Ⅰ区域宜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经济林木)用地;②Ⅱ区域宜退耕还林,还牧,作为 林牧业用地;③Ⅲ区域以植被保护为主,以防止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 2.结合下图,分析宁夏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 的环境问题及成因。(回答两种即可)
• 解析 宁夏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 地荒漠化和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在进行分析时要结合宁夏农 业生产的具体活动。
•
(2) 森 林 资源 分 布 严
重不均, 西南 、东北和东南多,西北、
•
华北 较少。
• 2.我国草场资源现状
• 居世界第二位。
(1) 草 原 面积 广 大 ,
• 生产力不断下降。
(2) 草 场 退化 严 重 ,
• 三、水土流失 • 1.分布地区 • 以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上游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 • 2.原因
造成流域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湖、河、水
库
泥沙增多 ,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
灾害。
• 四、土地荒漠化
• 1.分布地区
•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
。
• 2.影响因素
• (1)重要因素:自然地理条件,但其作用过 程比较缓慢。
• (2)主导因素:人类 过度放牧 林等不合理的活动。
、滥伐森
2023届高考三轮复习地理课件:专题1+等值线图
贝加尔湖的成因与水文特征的成因
2018全国Ⅲ卷6-8题 2018全国Ⅲ卷37题
南非高原、博茨瓦纳索瓦盐沼地区等 该高线图
亚洲部分地区春季T时刻海平面等压线 分布图
索瓦附近利于露水蒸发的地形条件 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的变化
等高(深)线 等温线 等压线 等太阳辐射线 等降水量线 等风速线 等潜水位线 等盐度线 等pH线 等地租线 等物候线 等震线 等地质年龄线 ……
①选择交通线路时, 要尽量少穿越等高 线
②港口区位:陆上 等高线稀疏,水域 等深线密集
④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
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⑤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
展林业
①登山线路选择:等高线稀疏,地形
坡度较小,比
②宿营地要选择平整的高地,尽可能 与河谷垂直向上的方 远离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 向转移
5.某一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相等(一侧高于该线的值, 另一侧必低于该线的值)
6.同一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密集,地理事物空间变化 大,等值线稀疏,地理事物空间变化小 (疏小密大) 7.在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其取值可为二 者之一;若闭合等高线等于小值,则等高线内部值更小 ,若闭合等高线等于大值,则等高线内部值更大
②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 疏表示凹形坡(坡向下凹),反 之则为凸形坡(坡向上拱);凹 坡可通视
如果图上看不出等高线 密集与稀疏,可根据 “坡度=相对高度/水 平距离”来确定
2.地形影响分析
影 响
具体内容
应用
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②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 两地的温差(℃)
气 气滞留;
=两地的相对高度÷100
候 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少; 米×0.6
高中生高三地理三轮复习总规划
中学生高三地理三轮复习总规划步入高三以后,大家最关切的就是采纳什么样的复习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近既定目标。
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解三轮复习的侧重点,为您的高考助一臂之力。
三轮复习法将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标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
第一轮复习从进入高三起先到次年二月底,主要目标是基础实力过关;其次轮复习从二月底到四月底,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突破;第三轮复习从五月初到五月底,主要目标是提高应试实力。
依据复习内容的不同,也应选择不同的方法:自然地理宜采纳理科的学习方法,因为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要求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因为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要求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重点采纳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因为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
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是一次对学问的重新学习,所以,对于许多在高一、高二没有学好地理的同学来说,这是一次大好机会,只要按部就班,仔细复习,一样可以驾驭坚固的基础学问。
第一轮复习应选择一本栏目设计新奇的参考资料。
不要盲目地追求参考书的数量,因为每本参考书的编写都是依据教材,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假如参考书过多,反而会使学问失去系统性。
第一轮复习要严格依据教学要求,加强对主干学问的梳理,对概念、原理等要精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还要对重点学问进行系统整理,理清学问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学问体系,形成学问网络图。
复习时不仅要依靠老师的引导,更要自我消化,围绕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适当的课时练习进行巩固,分阶段进行单元综合检测。
为了更好地巩固自己的复习成果,在复习过程中,不妨将要求驾驭的学问分成几大块和若干小块,并设计一个简洁的统计表,每周抽出肯定的时间来做一份综合模拟试卷,虽然刚起先可能得分不高,但随着复习内容的增加,成果会逐步攀升;每份综合模拟卷做完后,要结合参考答案仔细分析,将自己出错的学问点标注在统计表中。
地理三轮复习指津
高考考什 么 ,题 型复杂多
样, 载体千变万化 , 但是万变不
离其宗 ,其基本 知识还在课
一
C,
1 )
认 真学习地理考试大纲 , 准确把握考 本上 , 高考地理第一 、 二轮复 习 试大纲所列知识点及其指标体 系 , 根据考 般把重点放在一 些地理原理 试大纲要求 , 用地理学 习、 运 思维的方法 , 和地理规律形成原 因的识记和 掌握运用地理 原理和 地理规律去 分析问 理解上 , 第三轮复习更要强调要做到准确 题、 解决问题 的途径 , 提高地理 学科 能力 , 地运 用这 些原理与 规律 , 分析 、 解释 一些 整理归纳课本知识 ,使其具有系统 性、 准 具体 的实例 , 要达到这 一 目标 , 前提是书 确性 和完整性 ,构 建完 整的地理科 学体 本知识要记准确 , 特别是经纬网 、 等值线 、
1查 盲 点 , 弱 点 , 固 发 展 成 果 . 找 巩
了的知识 , 发展 学科 能力 ; 另一 方面通过 而 非的问题 。回归教材要扎实 , 不能走马 反 映 三 大 类 岩 石 互 相 转 化 的 模 式 图 是 . 见 回顾总结 、 认真反思 , 寻找盲点或弱点 , 防 观花 式的泛读 , 或者是蜻蜓点水式的浅尝 下图) 就是由教材 P 1第三单元陆地和海 6 止知识遗漏 , 针对联 考 、 调考和 平时模拟 辄止 , 人把地理分解成 6 0个考点 ( 有 9 网 洋中的“ 地壳物质循环 简略 图示 化而 简 测试中存 在的 问题 , 加强知识 、 能力两个 上可 以查找得到) ,这种 方法虽说有利于 来 的。 方面的训练 , 做好 查漏补 缺工作 , 达到 “ 颗 机 械 记忆 ,却不 利 于 建 立 起 以
高三地理三轮复习指导建议
高三地理三轮复习指导建议1. 复内容的梳理在高三地理的三轮复中,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梳理和准备:* 基础知识回顾:回顾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理位置和地图知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等。
基础知识回顾:回顾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理位置和地图知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等。
* 重点知识点的强化:针对高考可能涉及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研究,掌握概念、原理、案例和分析方法等。
重点知识点的强化:针对高考可能涉及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掌握概念、原理、案例和分析方法等。
* 能力的培养:除了记忆知识点,还需要培养地理学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解答历年高考地理试题、参加模拟考试等方式来提高解题能力。
能力的培养:除了记忆知识点,还需要培养地理学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解答历年高考地理试题、参加模拟考试等方式来提高解题能力。
* 题的做题和总结:做一些题进行巩固,并根据错题和解题思路进行总结,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习题的做题和总结:做一些习题进行巩固,并根据错题和解题思路进行总结,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2. 复计划的制定制定合理的复计划对于高三地理的三轮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 合理安排时间:将时间合理分配到各个知识点,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和重要性来决定每个知识点需要花费的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将时间合理分配到各个知识点,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和重要性来决定每个知识点需要花费的时间。
* 集中精力研究:在每个复时间段内,保持专注和集中精力,避免分心和浪费时间。
集中精力学习:在每个复习时间段内,保持专注和集中精力,避免分心和浪费时间。
* 重点、难点先攻克:在复过程中,可以将重点、难点的内容提前安排在每天的研究计划中,以便集中精力攻克。
重点、难点先攻克: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将重点、难点的内容提前安排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以便集中精力攻克。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高中地理农业部分的答题模板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地形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技术等。
2.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商品谷物农业:大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
3.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单产。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4. 影响农业的因素分析: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等。
5.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关系分析:作物习性与自然条件相匹配,如水稻需水多,适宜在河湖多的地方种植。
热量条件对农作物分布有重要影响,如北方冷凉,南方湿热。
6. 农业区位选择分析: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
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确保产品能够顺利销售。
7. 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对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
8.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优势条件: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等。
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市场狭小等。
9. 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分析:农业布局与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形成特色农业区。
1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在高考地理中,农业常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农业常识:
1.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
然条件如气候(热量、降水、温差、光照)、地形、水源和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动力、资金、管理水平、种植历史等;技术条件如冷藏、良种、化肥、机械、农药等。
2.农业类型: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
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和混合农业。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农业生产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4.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
5.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包括农、林、牧、副、渔。
6.农业按投入分类:包括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7.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包括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具体详细地理解、掌握有关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内容,锻炼和培养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保答题全面、完整、不漏点。
高三地理全三轮复习计划总结
2019年高三地理全三轮复习计划总结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三地理全三轮复习计划,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一、梳理主干知识,注重能力培养一套综合能力测试卷的题量有限,因此命题者通常会从主干知识与能力上设计题目,同学们如果能将地理学的主干真正领悟并能熟练运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始终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
如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光照图判断,昼夜长短的判别,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区时与日期的计算等一些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关的问题一直受高考命题专家们偏爱。
对于高考所联系到的,要考查的初中地理知识,其判断主干的标准为“常识性”。
如中国地理中,对基本的国情与区域差异的介绍: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中国主要的山脉、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大江大河、大城市等等。
在世界地理中,判断主干性知识的标准为“世界意义”,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世界面积较大的前六位国家、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欧盟主要成员国、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所在国、目前世界主要资源分布的国家、世界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世界一些局势不稳定地区等等。
初中和高中知识的结合复习,更加考查考生对知识的驾驭能力,面对考题时怎样梳理自己的思路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命中题意?这需要考生妥善处理好高中与初中地理知识间的关系,总体而言应以高中地理“人地关系”为主线,结合复习初中地理的相关区域。
同时在分析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做空泛的理论堆积。
二、锻炼识图能力,提高应用能力图表毫不夸张地说,可以算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通过图表,许多抽象的“空间概念”可以被直观地表现出来。
这也是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历年的高考文科综合测试中也少不了图表题。
高考地理总复习:生态问题
高考地理总复习:生态问题2021高考天文总温习:生态效果1、水土流失效果我国典型地域: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域发生的缘由:(1)自然缘由:季习尚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缘由: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管理的措施:紧缩农业用地,扩展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管理。
管理的意义:有利于量体裁衣地停止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片面开展,可以添加农民支出,促进外地经济开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外地的生态环境,树立良性生态系统;树立生态农业形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继续开展。
2、干旱缺水效果我国典型地域:华北地域、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域华北地域:发生缘由:(1)自然缘由:温带季习尚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缘由:人口稀疏、工农业兴旺,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糜费多,应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管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增加水污染;增加糜费,提高应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开展;开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应用率;实行水价调理,树立节水看法;海水淡化等。
(思索:我国西南地域为何没有构成春旱?)3、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域: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发生缘由:(1)自然缘由: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缘由: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树立(渭河平原)管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掩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4、荒漠化效果我国典型的地域:西北地域(新疆、青海、内蒙等地)发生的缘由:(1)自然缘由: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域,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缘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应用;交通线等工程树立维护不当。
管理措施:制定草场维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建〝三北防护林〞树立;退耕还林、还牧;树立人工草场;推行轮牧;制止采伐发菜等管理意义:有利于量体裁衣地停止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片面开展,可以添加农民支出,促进外地经济开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维护土地资源改善外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继续开展。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生态农业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形成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
优点: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
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
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
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
主要措施: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
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6、赤潮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二、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1、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3、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三、农业区位分析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2、商品谷物农业典型地区:东北地区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3、我国水稻种植业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4、畜牧业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7、混合农业(见必修下册书16)8、郊区农业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分析区位:(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四、工业区位分析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江苏:连云港、南通)、四个工业基地优势条件: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发展: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6、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范围: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金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
优势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运得天独厚;经济腹地广阔7、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范围: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优势条件: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8、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区位分析: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