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毛概论文

合集下载

和谐社会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摘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三十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相当的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逐步完善和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已经形成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且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充实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指导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

在此就我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探究。

关键词:和谐社会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和谐社会管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联系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中提取的结论,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检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长期占主导地位,经过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暴露出过多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顺应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政府的各项社会管理职能上要进行一定的强化,尤其是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上更是应该进行相应的加强。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各项制度和市场发展机制还不完善,市场还不能自发的进行自我调节。

随着我国逐渐与世界市场的接轨,使国内市场面临着更加强大的国际市场的各种竞争,同时国际环境又是被资本主义经济所垄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发展还不完善的、相对处于弱势的国内市场进行国民经济的调节,势必屈服于由资本主义经济所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分配,从而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另外,在国外各种强大的经济实体的冲击下,也势必会影响到国内市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壮大,如果不堪一击,那么则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

所以在我国加入世贸、与世界市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作为后盾。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就开始关注计划经济的弊端。

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更新工作理念、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明确工作重点,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篇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几个问题的认识》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的需要。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更新工作理念、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明确工作重点,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对策问题正确认识1.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当前关键是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1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但是,人们逐利动机的增强和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完备,带来了腐败现象增多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系列“窝案”、“串案”,甚至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

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创新制度来根除腐败。

1.2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

我国长达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方式,它还关乎着社会和谐的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观念是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

在这个经济模式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经济主体提供了广阔的自主权。

同时,政府则扮演着调节和监管的角色,以保证市场的公平和正义。

这种经济模式较之以往的计划经济,能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优势,激发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只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它更重视社会和谐的实现。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

社会和谐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通过调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财富的普惠,并为每个个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一种平衡。

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能够激发创新和活力,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然而,市场经济也容易带来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和利益冲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调控,使市场的发展更加均衡和有序。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不仅有助于调整市场失灵的情况,还能够保证贫富差距的缩小,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的互动关系,还表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结合上。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业、不平等等。

为了使经济发展更有所为、更有为,社会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福祉,提高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种经济与社会的相互促进,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实现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期 的 社 会 矛 盾 出现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复 杂 局 面 , 会 造 成 社 会 也 不 和谐 的 现 象 。在 这 样 一 个 时期 , 调 好 各个 方 面 关 系 , 协 妥
经 济仍 然 是 发 育 程度 较低 、 完 善 的 市 场 经 济 , 传 统 计 划 题 、 配 不 公 问题 、 会 治 安 问题 等 。这 些 新 情 况 使 得 新 时 不 是 分 社
维普资讯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第 1 9卷第 1 2期
M o e nBu iesTrd n u ty d r sn s a eI d sr 20 0 7年 1 2月
论 社会 主义 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 的一致性
邹 金 堂
( 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 学院, 北 武汉 407) 武 湖 30 2
善解 决 各 种 社 会 矛 盾 , 义 十分重 大 。 意
和 谐 社 会 未 能 建 立 在 计 划 经 济 基 础 上 。计 划 经 济 主要
民各 尽 所 能 、 司 其 职 、 满 创 造 活 力 的 社 会 , 全 体 人 民 用行 政 手 段 来 配 置 资 源 , 本 来 的 用 意 是 为 了 避 免 生 产 的 各 充 是 其
各得 其 所 和 利益 关 系 得 到 有 效 协 调 的 社 会 , 社 会 管 理 体 无 政 府 状 态 。但 结 果 是 政 府 却 高 高 在 上 , 得 过 多 、 得 过 是 管 统 制 不断 健 全 的社 会 , 稳 定 有 序 的 社 会 。 因 此 , 确 认 识 市 死 , 业 则 成 为 国 家 行 政 机 构 的 附 属 物 , 动 者 甚 至 企 业 的 是 正 企 劳 场 经济 与和 谐 社 会 的 关 系 , 握 它 们 的一 致 性 , 我 们 构 建 把 是 社 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的 一个 重 要 理 论 问题 和 现 实 问 题 。 “ 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涵 , 然是 一个仁 者见 仁 , 社 的 虽 智 者 见智 的 问题 , 它 包 含 有 以 下 涵 义 : 谐 社 会 有 广 义 和 狭 但 和 义 之分 。广 义 上 的 和 谐 社 会 是 一 个 全 面 系 统 的 目标 , 包 既 括人 与人 、 与 社 会 之 间 的和 谐 , 包 括 人 与 自然 之 间 的 和 人 也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 实 现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中 人 文 关 怀 这 一 目标 ,第 一 个 前 提 是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目标 设 鼍 必 须 是 将 受 教 育 者 作 为
社 会 主 体 .将 受 教 育 者 的 发 展 作 为 整 个 发 展 历 程 的 历 史 性 和 阶 段 性 的 统 一 。 第 二 个 前 提 是 人 文 关 怀 的 目 的 是 实 现 官 兵 的 社 会 化 .即 使 他 们 具 备 社 会 发 展 所 需 要 的 政 治 思 想 、 德 品质 和心 理素 质 。在 具 体 的 实践 过 程 中 , 想 道 思
经济 。 因而社 会 主 义市场 经 济 与社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是 目 标 同 一 的 过 程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是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根 本 途 径 关 键 词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会 市 场 经 济
种 形式 协调 各 种矛 盾 , 社 会不 断 趋于 和谐 状 态 。 使
2和 谐 社 会 是 人 与 自 然 、 会 的 和 谐 。 . 社
马 克 思 认 为 要 实 现 “ 类 同 自然 的 和 解 , 及 人 类 本 人 以
身 的 和 解 ” [首 先 , 类 社 会 离 不 开 自 然 , 类 的 存 在 是 ,] 3 人 人 以 自然 的 存 在 为 前 提 的 . 类 社 会 不 可 能 离 开 “ 人 自然 界 这 劳 动 资 料 和 劳 动 对 象 的 第 一 源 泉 ” 其 次 ,人 是 最 名 。 “
■匮

孙振 球
( 锡 工艺 职 业技 术学 院 , 苏 宜 兴 无 江 240 ) 1 2 6
和 谐 社 会 与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毛概课程论文_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课程论文_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最重要的便是营造社会主义经济的和谐,公平和公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逐渐进入了一个私有化的道路,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方向。
目前我国经济开始两极分化,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这就成了最大的不和谐因素,我党必须利用政府职能,在众多利益阶层的诉求中,寻找平衡点,整合利益资源与利益阶层,分化两极矛盾,分析并解决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建设和谐的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基础,巩固和谐社会。
社会道德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应,更是社会文明的标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在道德上的基本标准。构建和谐的社会,人们必须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总是要遵守一些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秩序,这就是作为和谐基础的社会公德。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2010年月日
论文题目: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体现了广大任免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应从多发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加强党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领导,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建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才队伍,深入开展党风建设,在不断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和规律中,不辜负人民赋予政府的使命。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依靠于全社会,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前提下,整合资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原有体制中的缺陷,建立人才队伍,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经济,以此来推进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要求,是社会矛盾对立统一的产物。

“和谐社会”理念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条件下的科学阐释。

这一理念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合精神”,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分析社会发展的理性主义传统,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关键字: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一、当前中国的国情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比较突出。

对于不和谐问题,必须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既是党在长期执政中经过艰辛探索所积累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

例如,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问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问题、资源消耗过度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

为了减少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这是一种理念。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对象,本是原则、理念、要求。

人有三层:个人、群体、人类;本有三义:相对人对物的依赖,把人当主体;相对人被边缘化,把人当作依据;相对把人当作手段,把人当作目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篇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考》[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国家发展大局和国际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遵循科学的思路。

具体而言,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战略目标、以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为战略原则、以和谐世界为战略视野。

[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战略;思考[中图分类号]B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2-0021-0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战略性任务需要战略性筹划,只有站在国内发展大局和国际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和谋划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才能真正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应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愿望。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指导科学发展观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这一主题,深刻解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和谐社会,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1]17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才能实现发展成果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人群共同享有的社会发展目标,才能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因而也才能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工程。

毛概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屑追求的社会理想。

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求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民生两会(住房、新医改、教育公平、收入分配、)正文:1、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当地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特别要看到,我国以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各种矛盾和问题。

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利益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治还不健全等等。

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2、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一般的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于协调发展的社会。

而人类社会必然是在各个矛盾统一中发展的。

然而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要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毛概论文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毛概论文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导市场经济向着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方向健康发展,发挥其和谐因素的重大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不可避免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伴随着其固有的矛盾,矛盾会有不和谐性甚至对抗性,因而需要引导市场经济向着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方向健康发展,发挥其和谐因素的重大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始终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发展。

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日益渗透到我国经济体制的核心层次,它作为一种利益激励机制不断地激活各种经济主体,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维普资讯
济作用是 约束经 济人行 为,其 中包括 产权 界定和保 护,合 同和法律的执行 ,公平裁
论会 义 场济 社 主市 经 与 和 社 的 在 一 谐 会 内 统
■ 占绍文 ,2副教授 、 罗 峦 , 1 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武汉 4 07 ( 、华 30 0
力 ,品牌 的力量是企 业的核心竞争 力。因
经济 ,任何 一种 经济体制都具 有一种特 定
的有 关 经济 活 动 的游 戏 规 则 ( J of r ue
关于 效率和公平的考虑 ,经济学 一般 认为二者是两难 的选择 , 或者是以效率为代 价的稍 多一点的公平 , 或者是以公平为代价
的稍 多一点的效率 , 想的市场经济是解 而理
益最 大化 ,自然会在选 择的时候 进行成本
分析 ,规 避惩罚 ,减 少成本 。从 另一方面
来说 ,在 市场经济 中,遵守诚信 原则可 以 获得 更大收益 ,信 用可 以作为企 业的生产
本 文 分 析 认 为 和 谐 社 会 的 目标 要 素也
个可供 参考的判断 ,他认为 ,市场 的重
要 ,首 先是因为 自由交换是优先于后果考 虑 的权利 , 不是 因为导致或不导致效率 , 而
即市场 首先提供 的是一种 自由选择 的公平 过程。 最近 的经济学实证研究也发现 , 收入
是 完 善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所要 求 的 结
果,二者是相容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 济 制 度 的 过 程 同 时 也 是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过程 。
这种结果是人们能够接受的。 因此 , 完善社 会 主义市场经济 制度并不背离社 会的公平
与正义 目标 , 只是应该调节收入分配 , 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2004年中国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为建立和谐社会所进行的努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可以说,这意味着社会发展取向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即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存在问题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们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在我国已经基本确立。

因此现实的危险不是有些人担心的向旧体制的倒退,而是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一种坏的市场经济,并由此断送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的前景,甚至从根本上败坏掉市场经济的名声。

这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利益均衡机制。

应当说,为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

在人均1000美元这个阶段,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社会矛盾处理得好,国家就可能较顺利地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反之,结果就是社会利益格局的严重失衡,社会分化日益加剧,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甚至使社会陷入倒退。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和谐社会的含义无疑是相当广泛的。

建立和谐社会,这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含义是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

缺少了利益格局的大体均衡,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基础性的执政能力,是一种“稳定”的能力。

只有在国内外和谐、和平即“稳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和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同时保障社会公平与公正,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国家积极干预和有效调控,使市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更好的作用。

它既保护和促进个人和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又保障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既注重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又注重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和谐1. 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在市场经济中,不同个体和群体享有平等的交换和竞争机会,推动资源有序流动和配置,有助于消除社会阶层的隔阂与分化。

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保障,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追求。

2. 劳动价值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更加重视劳动价值的体现,通过市场机制的发挥,推动工作成果与个体努力相对应。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能够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

3.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科技进步不仅有助于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可以使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全体人民,助力社会和谐的进一步提升。

4. 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侧重经济增长,更注重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这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各方面的公共服务。

通过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民生福祉,增强社会稳定和和谐。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与应对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市场竞争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等。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地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

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就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谈一点认识。

关键词: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均衡理论1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和谐社会中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而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依赖于资源的多寡和生态环境的优劣。

然而,资源是稀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旦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生产发展从而生活富裕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如何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关于这一点已经得到理论的论证和实践的验证。

自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说明我们党领导中国进行的市场化改革是正确的,市场经济确实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2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在实现经济高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比如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但是自由竞争必然引起垄断,垄断的存在不仅妨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还会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从而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再比如市场经济确实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但却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问题。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一致性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7-13 09:39:00 ] 作者:邹金堂编辑:studa20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但和谐社会未能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市场经济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经济机制,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使和谐社会的建立具备条件和可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关键词:市场经济;和谐社会;一致性继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又明确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已经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

但是,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同时,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仍然是发育程度较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深层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转轨过程中又面临诸多新问题的市场经济,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而需要不断创新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因此,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把握它们的一致性,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虽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它包含有以下涵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包括各个阶层之间的和谐,也包括各个社会利益群体、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也包括各个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既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也包括各个部门之间的和谐。

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2)

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2)

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2)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篇二《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公正的维护》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维护社会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指出了维护好社会公平,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等,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公正;维护一、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党中央早就提出建设“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同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实现社会的和谐,其基石就是社会公正。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实现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而要实现稳定必须消除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不稳定的因素便是由不公正引起的两极分化。

不能设想,一个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异的社会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

公平、正义和自由、真理一样,对人是颇具神圣意蕴的字眼。

人们追求公正,就是追求崇高,追求人性的完善,这就是公正真正的主题。

公正既是人类现实的存在状态,更是人类一种理想的存在,它是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一种永恒需求。

当一个社会中,人们都为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调解均属公正或大体公正的时候,或者贫困的人在这个政策中得益时,人们就会对社会、国家抱有自然而然的向心力,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良好秩序。

一个社会最高的任务是追求公正,建立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关系,以保证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得到安全的生存和生活,使所有有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我国人口多,资源少,农民多,耕地少,产业结构调整难,就业问题解决难。

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更为突出,以本世纪初为例,具体表现在:一是收入出现两极分化。

一般说来,社会阶层结构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为佳。

我国中国现阶段中间阶层的规模大约只占就业人口的15%,呈现“哑铃型”。

“哑铃型”的社会难以和谐、稳定。

这说明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已存在。

二是弱势群体庞大。

浅谈和谐社会毛概论文(2)

浅谈和谐社会毛概论文(2)

浅谈和谐社会毛概论文(2)浅谈和谐社会毛概论文篇二《和谐社会:文化和谐的社会》[摘要]一个社会的实质是什么?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

“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文化和谐的社会,深入挖掘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解放文化生产力,对于和谐社会构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文化建设[作者简介]胡玉兰,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广西南宁530004和谐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应该如何建设?对上述问题,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文化和谐的社会。

因此,深入挖掘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解放文化生产力,对于和谐社会构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学视角:和谐社会是文化和谐的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是不同的,它指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发展的形态。

作为一种形态的社会,其本质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作为一种状态的社会,其本质是文化发展的协调程度。

因而,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文化和谐的社会。

(一)从文化的定义看。

整个世界可以简单地分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而文化是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一个概念。

文化,英文是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cultus,原意为耕耘、栽培,含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

社会学认为:“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因此可以简单地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

文化活动既是精神生产电是物质生产,文化活动的结果直接造就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的生产是很容易理解的,这里比较难理解的是物质的生产是如何变成文化的生产的?我们考察一下物质生产的过程就可以知道,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质的生产都不得不回答这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这个物质是如何生产的?二是这个物质是谁生产的?物是“如何生产”的属于文化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导市场经济向着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方向健康发展,发挥其和谐因素的重大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伟
大目标。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不可避免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伴随着其固有的矛盾,矛盾会有不和谐性甚至对抗性,因而需要引导市场经济向着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方向健康发展,发挥其和谐因素的重大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始终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发展。

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日益渗透到我国经济体制的核心层次,它作为一种利益激励机制不断地激活各种经济主体,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当今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也出现了竞争过度和竞争失范等不和谐现象,自由竞争作为经济运行体制中的一个方面,它在有效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它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的失衡、社会公平对效率的屈从等不和谐因素日益明显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是因为改革造成的吗?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出现了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缺失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有人把这种不和谐的产生同改革划等号。

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一,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市场化改革本身的问题,而且也不可能通过单纯的市场化改革来解决。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
它有自己的作用范围,即在私人产品领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但是,寄希望通过市场化改革来解决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问题是不可能的。

第二,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又同市场化改革相联系:一方面,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多数人在基本解决温饱以后,迫切需要满足基本的公共需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缺陷,突出表现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失灵。

第三,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相互补充。

市场与政府分别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领域发挥作用,两者同等重要,不可相互替代。

在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要利用好本世纪初的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我国的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社会稳定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会由于市场自身的缺陷增加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另外,由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历史较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机制和规范还在探索和协调之中,社会群体之间的博弈尚未达到比较规范和比较均衡的程度。

所以在一定时期中,一些矛盾和问题的多发和激化是难免的,但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造成整个社会的动荡甚至动乱,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和谐。

当然,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并不只是我国面临的独特课题。

事实上,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解决社会和谐问题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必然面对的课题。

建设和谐社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关系,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其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利益格局。

和谐是和而不同,将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意味着对利益差异的承认,因为没有差异,就谈不上和谐。

从逻辑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

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乃至社会差异指明了方向。

换言之,和谐社会不会自发形成,而要借助政府“有形之手”适时适度地调节。

市场不但以差异为前提和动力,也以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为条件。

市场是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体,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和谐:分工就是合作,交换就是互补,没有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不可能有生产过程。

从这一点来说,完善市场经济要求的不是单纯的差异,还要求实现差异的和谐与和谐的差异。

古典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无形之手”,其实质性的主张就是寻求一只在差异中促成和谐的手,一只市场自发的手。

但由于存在市场缺陷,仅靠“无形之手”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要协调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必须依靠政府干预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

这也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有政府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

如何处理好存在的矛盾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统
一?一、民主法治的社会: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具有一种特定的有关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的根本游戏规则就是基于法治的规则。

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完善法治,法治和民主政治也是很有关联的,法治本身就包含着平等、正义和公平的价值判断,民主是完善法治的重要保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可以说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二、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公平标准是最多被用来问责市场经济的,而市场经济实际上蕴涵并强调公平,这种公平是一种过程的公平,是机会的公平,民法和经济法的首要原则就是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

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基础,也是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三、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是市场制度中市场文化内涵的基本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同时又作为社会契约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市场制度的构建而存在着,它是市场规则的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中,遵守诚信原则可以获得更大收益,信用可以作为企业的生产力,品牌的力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完善的市场规则包含诚信友爱原则,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增强了社会的诚信友爱。

四、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市场机制是最具活力的机制,单个人、单个组织分散决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的人会在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预期目标。

因而增进社会活力的改革应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五: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但安定有序的社会并不排斥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市场经济也是竞争的经济。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市场交换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价格形成是均衡的结果,均衡本身就是一种和谐。

理想的市场体制最终能够达到稳定有序的状况,这种状况就是经济学所称作的经济的核。

虽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可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照、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因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稳定有序,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显然,在今后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无论从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来分析,还是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审视,构建和谐社会
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二者是相容的。

完善市场机制的过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割裂二者,人为的分成两个阶段,或者认为应该有限发展市场机制的思想都是不妥的,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相辅相成、目标同一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