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浅谈参与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数学课堂“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课 堂教学 中的“ 主体参与” 即是通过诱发学 . 生的主体意识 ,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 . 体现学生 的主体价值 , 让学生在平 等参与中学会学 习。 学会创新 、 学会合作。 “ 体参与” 主 的情 境 创设 课 堂 教 学 中 参 与情 境 的 创设 对 主体 参 与 过 程 起 到 了 引 发 、 出和 导 定 向 的 作 用 。 教 师根 据 教 学 目的 的需 要 , 据 一 定 的 教 学 内容 创 造 出 依 某 种 认 知 情 境 和 情感 气 氛 , 以调 整 学 生 的心 理 . 成 参 与 欲 望 . 而 用 形 从
1 设 民主 情 境 — — 使 学 生 都 有 平 等 参 与 的 机 会 .创
教 师 用 现 代
互沟通 ; 师对学生 一视I 仁 、 平对待 , 教 剧 公 学生有 新的观点和 不同 见 动精神 。为此 . 笔者在以下方面作 了…些有益 的尝试 : 解 , 师 应 虚心 容 纳 和接 受 : 这 种 情 与 情 相 融 、 与心 相 碰 、 与学 教 在 心 教 1 问题作 为教学 的起点 学生的主体 作用体现在问题的探索 、 . 把 相长 、 与学互促 的情境 中 。 教 学生 的生体 意识才会有形成 的“ 土壤 ” 和 发 现 、 决 的 深 度 和 方 式 上 . 学 生 自主 控 制 利 完 成 并 使 获 取 的知 识 解 由
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学生合作交流,有效地开展数学活动课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实现数学课程的育人目标。
创设情境合作交流开展活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而学生这种意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
一、创新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
首先,课堂教学中应充溢师生情感的对流。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敬其师才能服其道。
亲的是感情,信的就是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做到与学生情感沟通,授课时不仅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体态活泼,语言风趣,而且要方法灵活,富于激情,是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其次,在课堂上要创设开放的人文环境。
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给学生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学生设计出的方法、方案,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给予肯定,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
因此,对敢于大胆设想,提出超出你设计范围内的问题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恰当引导,不要简单斥之为“错了”、“怎么想的”。
第三,要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力争提供给人人表现的机会,不要总是只抽举手(或成绩好)的学生发言,而对那些不举手(或心存犹豫)的学生不闻不问,长久下去,课堂气氛会因此失去依托而变得冷清,学生参与热情也就不高了。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 巧用 多媒体技术 。 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统 的“ 填鸭 式” 学方式 。 学生创设 学 习情境 , 教 为 引导 学生积
极 思维 , 强学生的参 与意识 , 高学生的课 堂参与度。 增 提 【 关键词 】 学教 学; 高; 数 提 学生; 课堂参与度 学会认知、 学会学习 、 会生活和学会做人是 2 世纪学 学 1 校教育的四大支柱 , 这就给我们教 育教学提 出了新 的要求 , 必须研究和形成服务于实践教学 目的需要 的教学模式 。 国外 有的学者认 为 , 具体的教学 目 和任务 , 根据 标 可以将 教学 模 式归纳 为 4 种基 本类 型 : 社会 交往模 式 、 个性模式 、 行为 模 式、 信息加 工模式 。 基于以上任何一种模式 , 它们均离不开学 生的主体 参与和积极参与 。因此 , 提高学生在课 堂中的参与
增强参与意识 。如在教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 ” , 时 有意识地创
设生动有 趣的情境 , 引导学生参与探 究。上课时 , 积极 老师 说 :今天我{先来做个小游 戏 , “ 门 一起动手拍—拍。 要求 , 你拍 手的次数是老师的一半。” 学生4 ̄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 f - ] 什么药 , 兴趣盎然地跟着做 。第一次 , 我拍了 4 , 下 学生跟着 拍了 2 下。第二次我拍 了 2 , 下 学生又跟着拍了 1 。第三 下 次, 我拍了一下 , 的学生就 傻眼 了。问题 的出现 , 有 学生的学
让学生通过动 手操作主动发 现问题 、 探索 问题 , 以使 可 教学触及学生 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 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 。在 课堂教学 中 , 通过操 作学 具 , 学生动 手、 动眼 、 动脑 、 口, 动 多 种感官参与学 习, 操作 、 、 观察 思维 、 言有机结合 , 语 能从多渠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与思考
第25卷第5期V ol 125 N o 15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 ormal Un iv ersity (N atural Science )2006年10月Oct 2006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与思考汤 宇(吉林省财税专科学校基础部,吉林长春 130062)[摘 要]本文以数学建构主义的理论为指导,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建构教学观;主体参与;行动研究[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6)05-0129203[收稿日期]663[作者简介]汤 宇(),女,吉林靖宇人,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讲师,从事应用数学研究。
1 问题的提出中学数学教学中常见这种现象:老师掰开揉碎地讲,学生依然出错,课堂上教师讲得清清楚楚,课后学生独立做练习时仍觉得无从入手。
面对这种极为常见现象,教师感到困惑,学生更易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对于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差,学习缺乏动力的学生来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此,我们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及总结、汲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 研究背景在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畏惧数学,学不好数学的现象。
为了改变学与教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应较为系统地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些观点。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发现以往教学的种种弊端。
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行动研究”的兴起,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式。
为此,我们结合教学现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主体参与 合作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 .31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教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倡导,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促进有效课堂形成关键。
基于此,我们构建了初中数学“主体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本文就教学特点、教学构建、教学实践、教学感悟几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教学特点(1)注重开放性。
(2)注重主体参与性。
(3)注重过程探究性。
2教学构建2.1构思在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方法等新知识的教学中,依据教师或课本所提供的材料和现实生活或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教学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
体现了学生参与发现过程的主体地位,注重发现知识策略和方法的培养训练,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结构3教学实践3.1创设数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激发探究欲望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启动。
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的解决途径”,根据课堂教学中所授知识的特点,精心创设情境,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热情。
3.2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
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目的地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尝试练习、解决问题,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已有认识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启发诱导促使学生知觉领悟,在探究活动中提示出已知与未知间的思维联系,对问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连接。
3.3引导延伸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师有意识地将课本中的一些典型例题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引导学生探究,对于目前中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有一定的针对性。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论文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探究意识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
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不仅是学习数学结论,更要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不能只满足于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教师讲课,完成布置的作业,考试考出好成绩,而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数学学习的“建构学说”也认为:一切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习者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与掌握。
可见,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而学生这种意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
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想法。
1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探究、思考的过程,就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
探究式教学,实现了由“教”向“学”过渡;转变了教师的角色.首先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学教学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
因此,教师必须真正树立“与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民主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参与环境,才能够提供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便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因此情感是课堂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与学生情感沟通,构建一种师生共进退的良好气氛。
古人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情激情,以趣激情,以动激情,以美激情,即教师不仅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体态活泼,语言风趣,而且要方法灵活,富于激情,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一
、
营造 自主参与的良好氛 围
的 、充满 生机 和 活力 的 。它 能 使多 种教 学要 素得 到优 化 ,多 种教 学 信息 得 到互 动交 流 ,有 利 于开 拓学 生 的思维 视野 ,使 学 生真 正成 为 独立 思考 、 自我发 现 、 自我 教育 、 自 我 发展 的 主体 。 开 放性 的教学 包括 :教 学结 构 的开 放 、教学 内容 的 开放 ,特别 是 教 学 方法 开 放 。应 摒弃 “ 传 授 式 ” 和被 动 “ 接 受 式 ” 的学 习方
顿 ,你 的讥 笑 中有爱 迪生 ” 。只 有在 民主 和谐 的氛 围 中 ,师 生平 等 手 ,往 往 不得 其 门而入 ,动 手做 一做 常会 有启 发 。例 如 :在上 “ 轴 对话 ,学生 的个 性才 能得 以充 分 的张 扬 ,既培 育 了其探 索未 知 的情 对称 图形 ” 时 ,可 组织 学生 进行 折 纸实 验 ,学生 能折 出 多种 多样 的 感 、意志 、信念 、动机 、需要 等 非智 力 因素 ,又真 正实 现 了师生 间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看着 自己的作品,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 知 识 同步 、思 维共振 、感 情共 鸣 。学 生在 这种 轻松 的状 态下 ,唤起 心情 ,富有成 就感 ,进 而产 生一 种 求知 欲 ;在上 “ 勾 股定 理 ”时 , 了其 积极参 与及 创 造 的热情 ,会 释放 出巨大 的学 习潜 能 。同时 培养 组织 学 生用 四个全 等 的直 角三 角形 进行 拼 图实验 ,学生 常常 能拼 出 了他们 主体 参 与意识 。
培养 学 生 的主体 参与 意识 ,首先 要创设 愉 悦 和谐 的学 习气 氛 。
心理 学 家 罗 斯 认 为 :一 个 人 的创 造 力 只有 在 让人 感 觉 到 “ 心 理安
对实施“主体参与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对实施“主体参与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作者:陆娟来源:《语数外学习·下旬》2013年第11期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谈谈对主体参与数学课堂模式的认识与体会。
一、以学情定教1.关注数学知识的生成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下,学生会提出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教师可能难以回答。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多考虑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这是我们在传统教学中较少关注的。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讲多少就讲多少,而“以学定教”正是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在第三章复习时,一位学生在解答“正方形的边长是a,当边长增加b 时,它的面积是_____。
”的填空题时,写了这个答案:(a+b)2=a2+b2。
我一愣,因为“(a+b)2=a2+2ab+b2”这个公式我没有准备讲,但学生既然写出来了,那就要解决呀。
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很快有一部分学生找到了解题方法,他们是参考课本第74页第7题的数形结合的方法,而在我意料之外的是,还有一位学生说他用的是整体思想和乘法分配律。
经过他的一番讲解,下面的同学几乎都听懂了,因为他讲到的把“a+b”看成整体是大家知道的知识。
我灵机一动,接着让同学们用这两种方法探索了公式(a-b)2=a2-2ab+b2、(a+b)(a-b)=a2-b2。
我想等到学生再去学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时,他们肯定能在较短的时间掌握了。
由这件事想到,在确保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的基础上,以学定教,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促使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这种情况下的以学定教仍然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2.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难点电子白板不光解放了教师的双手,并且让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调用工具对图片素材进行编辑、组织、整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变更,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切合学生认知的学习实例。
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了各种数学工具,如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工具可以进行任意地缩小和放大,看清工具的每一个部位,并且还能够拖动和旋转与已有的图片素材结合在一起,演示怎么样应用该工具。
浅谈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
浅谈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作者:张志慧来源:《俪人·教师版》2015年第21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本文主要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质疑平台,通过“主动探究”;变换学习方式,给学生参与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等方面的研究来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无论是课程改革背景下,还是在课改以前,我们在实践中感觉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不佳,尤其是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主体参与不够,学生并不是生动活泼发展。
因此教师要彻底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上,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以下我将从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创设质疑平台、变换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因材施教五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提高到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参与课堂。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
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
学生过去的数学基础是无法改变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回顾学生过去没学好的知识点,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和现在的知识衔接上,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提供知识上的平台。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
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
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二、创设质疑平台,通过“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参与参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超过2000字。
感谢合作!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
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目标。
构建一个注重学生参与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举措。
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我们共同探讨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如何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运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和积极参与,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探讨知识是被鼓励和认可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发性地学习动力。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并且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探究性问题和案例分析等任务,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 现在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 因为教育工作者要完全放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也是广大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有关专家认为要“三看”:第一是看学生是否被调动起来;第二是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第三是看学生思考的层次. 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其在参与过程中得到的潜移默化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个性与品德、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另外还有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由此可见,学生课堂的参与,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也是课程改革以来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每个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活泼、积极地发展,就成为当今教育者应该探讨的主要话题. 我根据近五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学生参与式教学,重在激趣,难在创设情境.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一个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创设情境是课程活动的过渡,这个过渡处理得好,不但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的背景资料,结合学生现实的生活实际,合理地创新使用教材,尽量提供给学生一种新颖、形象直观、丰富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序,是让学生观察图,理解题意,找相关条件,分析,列式解答,最后总结. 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还是被动式的教学,学生没有进入情境当中,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 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主动的发展,我结合学生近日到户外的秋游活动,把教材中的问题“请”到了同学们中间. 先让学生模拟表演了我们外出活动时到餐厅就餐的情景:同学们在表演中很有礼貌地问餐厅服务员:“阿姨,我们今天有116人要在这里就餐. ”由学生扮演的阿姨说:“你们都是小孩子,每张桌子可以坐12人,请你们算一算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这简单的表述虽然不到一分钟时间,但同学们已普遍身临其境进入了角色,体验到自己所解决的问题就是身边的数学问题,而不是课本强加给自己的问题,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得多动脑筋想办法:116 ÷ 12 = 9(张)……8(人).在全班交流汇报时有的小组说:“如果准备9张桌子,就还剩下8人. 这8人不可能让他们不吃饭呀,因为他们也是交钱的,所以还要准备一张桌子,这样,就一共需要10张桌子. ”还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补充说:“多准备一张桌子给剩下的8人坐,空出的4个位子,正好让老师跟他们坐一桌. ”听了这样的发言,我深受感动,说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已经把老师当成了他们的学习伙伴和亲密朋友,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在进行着互动,这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所以创设一个适合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情感,调整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又如学生在学习“认识分数”这部分内容时,我采用了学生最熟悉的身边事进行过渡. 我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红一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和小红. 有一天,邻居送小红12颗草莓、4个梨和2个苹果,让小红平均分给一家人吃. 小红可着急了,请同学们帮她想一想办法,该怎么分呢?这时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想办法,很快得出了平均每人得到3颗草莓和1个梨,可以用自然数“3”和“1”来表示,这一点是学生原有的知识. 接下来,该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一家四口人了,该怎么分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索的教学问题. 与此同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个苹果问学生:“谁来帮小红分一分?应该怎样分?”这时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每名同学都非常投入地为小红想办法,有的说:“要把2个苹果分给四个人,应该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应该从这个苹果的中心切开. ”另一个说:“每一半要一样大. ”可见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 随后,我让两人到讲台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人得到半个苹果. 把握同学们的操作演示,我因势提问:“半个苹果用我们过去学的数能表示吗?”学生答:“不能. ”我接着说:“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你们想知道吗?”接着板书:认识分数. 通过这样的情境过渡,由半个苹果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数的强烈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在积极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中. 在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让学生知道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让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品德. 数学教学是一名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创设学生有兴趣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唤醒学生沉睡的大脑,打开学生学习知识的心门,让学生想学、渴望学习,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数学教育的学生参与
数学教育的学生参与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促进学习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
学生参与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这样的问题可以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
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探索,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种学生主导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参与度。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思想、分享解题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教学工具和技术。
例如,使用学生响应系统(Student Response System)让学生通过点击器或者手机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获取学生的思路和答案,进而引导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教学软件和在线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数学学习和实践。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与数学知识的互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和进行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和展览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数学才华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综上所述,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教师可以设计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互动式教学工具和技术,并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高中物理课堂上学生主体的参与策略研究
高中物理课堂上学生主体的参与策略研究
尹亚锋
【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上旬)》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坚持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坚持互教互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使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达成有效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的目的.
【总页数】2页(P68-69)
【作者】尹亚锋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浅谈参与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J], 吕大伟
2.高中物理课如何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 [J], 雷燕翡
3.高中物理课如何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 [J], 贾鹏
4.强化课堂活动意识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开展有效学生主体活动之我见 [J], 李永程
5.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 [J], 王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与数学教学
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与数学教学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与数学教学【摘要】在教育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真正落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成长和开展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新课改把主体还给学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参与;突出;主体性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
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原那么〞,都强调了学生参与的思想和意识。
因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生大都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表现在:不订学习方案,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只听,上课不得要领,听课没“门道〞。
再加上教师无休止的讲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失落,把学习当成苦差事。
这种违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因素规律的做法,只能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心理。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 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开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显其主体位置。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1. 引言1.1 了解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了解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1.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可以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比如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包括教科书、参考书籍、互联网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完】2. 正文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老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老师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实例来引入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数学知识。
老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性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结论,更要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不能只满足于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教师讲课,完成布置的作业,考试考出好成绩,而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数学学习的“建构学说”也认为:一切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习者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与掌握。
可见,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而学生这种意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
因此,在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理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
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地学习。
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
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
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
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
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并且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用小学 生好动好胜 的特 点 , 织趣 味游 戏 , 发学 二 利 组 激
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I 空间 , 司和 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 发挥 出来 , 是真 正的 自主学 习。那么 , 才 在教学 中 , 如何把时 间和空
间让 给学 生 呢 ?
兴趣是学 习的 内动 力。只有学生对学 习产生兴趣 , 才会把
学习当成一件愉快 的事情 , 学生才会主动 参与 到学 习中来。
活动 的内容可以是动手操作 、 数学实验 、 数学制作 , 也可 以
进行数学游戏 。如 : 在教学“ 角形 内角和” , 三 时 学生通 过量一量
( ) “ 一 在 情境” 中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新课程标准》 要求 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出发 , 挖掘数学 因素。显然 创设 隋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数学 的兴趣和求知欲 , 动学 生学 调
小 组讨论 , 他们探 究 出什 么是物体 的表面积 , 而探 究出长方 进 体 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及公式 。
六 、 重 学 习 过 程 和体 验 注
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 , 习数学 的正 确方法是学 习者要把要 学 学的东西 自己去发现或 “ 创造” 出来。教师 的任 务是创设情境 ,
引导孩子进入精彩的问题中来 。 1 . 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 、 究 、 探 发现 , 让学生在质疑 、 探 究、 发现 中获得知 识和 经验 。如 : 我在 教学 “ 角的分类 ” , 时 我先 画一些不 同类型的角 , 问 :你能将这 些角按一定 的标准分类 提 “ 吗? 学生积极思考 , 出了多种分类方法 。 ” 提 教师一一出示后 , 再 提问 :对 以上分类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思 考后 , 出一些有 “ 学 提 价值的1 : 司题 为什么这样分类 ? 还可以怎样 分类? 分类后各类角
分钟 的长短 , 又感 受到了时 间是如此 的珍贵 , 学生在 娱乐 使
中学到了知识 。
三、 引导 学 生 进 入 精 彩 的 问 题 空 间
交流。如教师在黑板上 出示一个长 方体 ,并给 出长 方体 的长 、 宽、 高后 , 问学生如何求 出表面积?学生边观察 , 边思考 , 然后分
活动 , 步感受 了三角形 内角和 大概是 10 , 初 8 度 但是此 时学生 尚存 疑惑 ; 通过拼 一拼活 动 , 生便可 发现三 角形的三个 内 角 学 可 以拼成一个 平角 , 这时疑 惑消失了 , 生有了成功 的喜 悦感。 学
再通过特殊三 角形 内角和的推导说明 , 学生 更坚信 上面的结论 是正确的 , 自信心产生了 通过 他们亲身探究数学 活动和与同 , 学的合作交流 ,使他们 不仅 掌握了三 角形 的内角和的知识 , 而
@ 吉林 教 育
K GAl ANY E QI AN
课 堂教 学应 注 重学生 主体 参 与
— —
浅谈 参 与在 数 学课 堂中 的 , 乍用
陕 西省 富平县 庄 里镇 南午 中学 雷 璐
摘 要: 本文从“ 与” 参 的概念 出发 , 阐述 了“ 与” 参 在教 学 实施 中的作 用 , 并着重探讨 了如 何让 学生参 与数 学教学 , 主要 方 法有 : 、 一 关心每一位 学生, 给每 一位 学生同样 的表现机会 。二 、 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 引导学生进入精彩的 问题 空间。四、 课 堂上 学生的活动要精心设计。五、 学生充足 的时间和 空间参与教 学。六、 给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
习数学 的积极 性, 利于学生 认识数学知识 , 有 体验 和理解数学 , 感受数学的作用 。因此 , 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 设计能吸引学 生的问题 , 创设直观形象 、 生动有趣 、 学生能 接受 、 爱观 看 、 喜参 与的学 习情境 。如在教学“ 两个 数的最小 公倍 数” , 师请 求 时 教
生大脑始终处于 活跃状 态 , 对于培 养学 生的探究能 力起 到了事
半功倍的效果 。
四 、 堂 上 学 生 的 活 动 要 精 心 设 计 课
、
关 心 每 一 位 学 生 。 每位 学 生 同样 的表 现 机 会 给
活动教学论 告诉我 们 , 教学既 是认识 , 也是活动 和实践过
程。学生的活动可 以促进学生主动 参与 、 动实践 、 主 主动思考 、
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 、 时 分的认识” , 时 让学 生在 一分钟 内
比赛跳 绳 , 写字 , 口算题 等 , 做 在活跃 的氛 围中 , 生既 体验 了 学
一
首先, 教师应精讲 。引导 、 启发 、 指出学生思考的方向, 让学 生探 究新 知 , 掌握新知和能力。 其 次 , 出一个探 究性 的问题 后 , 提 留给学 生独 立思考 的时 间和 思维的空间 , 让学 生 自己学 习、 索 , 探 然后进行合作 、 讨论 、
表现才能实现发展 。表现 自己本 身也是 一种能 力 , 让学 生
有表现的机会 , 他们才会有学 习的积极 眭, 习热情才会高涨 。 学
二 、 发 学 生 学 习的 兴 趣 激
主动探 索 。因此 , 教师 要在教学中 , 设计一 系列 活动 内容 , 让学
生在 活动 中学 习数 学 。
关键词 : 参与 主体参与 课 堂教学
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 程和 基本形式 。在教
学 中注重学 生的主体参与是学生主体作 用的体现 , 也是新课 程 理 念的核心 , 那么 , 应如何让学生参与数学 课堂教学 , 发挥其 主 体作用呢?
一
耳动听的音乐 , 轻快明朗的动作 , 给学生带 来无限的乐趣 , 使学
且学到了怎样探究一类数学 知识的方法 , 同时提 高了他们学习
数学的兴趣。
五 、 教 学 中 。 给 学 生 充足 的 时 间和 空 间参 与 教 学 在 要
座位数是 4的倍数 的同学 举起右手 , 座位数 是 6的倍数 的同学 举起左手 。这时 , 让全班 同学观 察 , 其中有四个同学的左右手都 举起来了( 全班 当时有 5 名 同学 ) 这是为什么呢 ? 2 。 从而创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