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论——童心者,心之初也

合集下载

第七小组 童心说

第七小组  童心说
龙洞山人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 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 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 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 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 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 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 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 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 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 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 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 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 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 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 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 《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 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 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 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 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医药假病,方 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 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 之一言文哉!

李贽《童心说》的“真”与“假”

李贽《童心说》的“真”与“假”

李贽《童心说》中的“真”与“假”童心说,既是李贽文学理论的思想核心,也是他文学批评观点的理论基石。

李贽在《童心说》中先是提出了“童心”就是“真心,赤子之心”,并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以真假的辩论将文章作了一个更加深入的阐释,表达自己的观点。

李贽在文章开头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李贽所说的童心,就是真心,并不只是指的就是一种真诚之心,而是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是由自己的内心本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真真切切的感受。

而这种感受并不是靠着博览群书和众多的所见所闻从而使自己的见解符合众人的一种审美感受和道德要求,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符合社会的一种舆论,在世人的眼里认为你是真,这才是所谓的真心。

在我看来这种童心,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人的本性,而非是在道德的约束下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化。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完全是违背了人发展的一种自然规律,把人内心的一种想法给完全束缚住,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态度。

人的各种反应都是生理和心理的一种反应和需求,在很多的时候都是应该得到满足的,而并不只是以一味的抑制。

朱熹是将伦理道德放得太高,胜过一切。

再说李贽的童心,要求流露出人的自然性情,不必因周围的环境而改变自己的本心。

在我看来李贽和朱熹是一种完全相悖的观点,要求自然流露,不依傍他人的理论见解,这又完完全全违背了社会道德发展的一种要求。

李贽所说的“童心者,心之初也。

”拥有一颗童心的人,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性。

就连古代的圣人,尽管他们也是博览群书,但是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本心,不会因己所说的和所写的就是自己内心最初的体验,完完全全是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感。

如故因要符合众人的一种满足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的内心想法,那这就是所谓的假人假事。

“夫既以闻见道为心,则所言者皆以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

”用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要求“发乎情,止乎礼”,在李贽看来,我们的这种行为方式是完完全全的一种虚假的行事作风。

童心说

童心说

儿童,起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 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那么,童心 为什么会很快丧失呢?大概是因为,人开始懂 事的时候,一些所见所闻就会从耳目灌入,并 且成为他内心的主宰,这样童心就丧失了。长 大之后,又从所见所闻中获得一些道理,而这 些道理又成为他内心的主宰,这样童心就丧失 了。久而久之,懂得的道理、所见所闻日益增 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渐扩大,这时 又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要去发扬光大; 知道恶名是可耻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 这样,童心也就不复存在了。人的闻见、道理, 都是通过多读书,多明理才获得的。
公元1602年农历三月十六日,李贽静坐 于北京皇城监狱,一名侍者为他剃头,剃好 以后,李贽抢过剃刀,朝自己的脖子割去, 顿时鲜血淋漓。侍者大急,问年老的犯人: “和尚痛否?”李贽不能出声,以指在侍者 手心学:“不痛。”侍者又问,“和尚为何 自割?”李贽写:“七十老翁何所求?”辗 转两日,终于断气……
李贽(1527-1620年), 字宏甫,号桌吾,又号温陵 居。今福建晋江人,明末杰 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 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 家族。原籍河南,原姓林, 名载贽。元朝以后迁来福建。 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 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 罪名,为避祸改姓李。
李贽年幼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 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 学传统观念束缚。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 种田的人看成“小人”。26岁中举人。30岁至 45岁为官,先后人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 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 刑部外郎,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20多年宦 海生涯,他耳闻目睹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 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南沿海等现实,深感明 朝内部的腐朽没落。他与那些昏官迂儒和假道 学格格不入。54岁那年毅然辞官,寄居湖北黄 安。李贽称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83位历史文 化名人之一。

李贽《贾谊》原文及翻译译文

李贽《贾谊》原文及翻译译文

李贽《贾谊》原文及翻译译文1、李贽《贾谊》原文及翻译译文李贽《贾谊》原文及翻译李贽原文:班固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

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

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

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

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要于事者著于《传》云。

”李卓吾曰:班氏文儒耳,只宜依司马氏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论也。

立论则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

班氏文才甚美,其于孝武以前人物,尽依司马氏之旧,又甚有见,但不宜更添论赞于后也。

何也?论赞须具旷古双眼,非区区有文才者所能措也。

刘向亦文儒也,然筋骨胜,肝肠胜,人品不同,故见识亦不同,是儒而自文者也。

虽不能超于文之外,然与固远矣。

汉之儒者咸以董仲舒为称首,今观仲舒不计功谋利之云,似矣。

而以明灾异下狱论死,何也?夫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也。

今既不肯计功谋利矣,而欲明灾异者何也?既欲明灾异以求免于害,而又谓仁人不计利,谓越无一仁又何也?所言自相矛盾矣。

且夫天下曷尝有不计功谋利之人哉!若不是真实知其有利益于我,可以成吾之大功,则乌用正义明道为耶?其视贾谊之通达国体,真实切用何如耶?班氏何知,知有旧时所闻耳,而欲以贬谊,岂不可笑!董氏章句之儒也,其腐固宜。

虽然,董氏特腐耳,非诈也,直至今日,则为穿窬之盗矣。

其未得富贵也,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凡可以欺世盗名者,无所不至。

其既得富贵也,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

岂非真穿窬之人哉!是又仲舒之罪人,班固之罪人,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

故余因读贾、晁二子经世论策,痛班氏之溺于闻见,敢于论议,遂为歌曰:驷不及舌,慎莫作孽!通达国体,刘向自别。

三表五饵,非疏匪拙。

彼何人斯?千里之绝。

汉廷诸子,谊实度越。

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

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

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那么论文关键词:“童心〞说音乐主情性音乐主体性论文摘要:李赞反对宋明理学对音乐的束缚,提出“童心〞说。

在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明中叶以来音乐主情性思潮。

这一主情思潮本着以心为本、以人为本的音乐主体性原那么,主张音乐的本质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

强调音乐表现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李贽(公元1527—1602年),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明代进步思想家、文学家。

以“异端〞自居,为人“直气劲节〞,“好刚使气〞,“意所不可,动笔之书〞(袁中道?李温陵传?),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论物理〞,“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以抨击传统教条与假道学,终被当权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

所著?焚书?,有书答、杂述、读史、诗等六卷。

其自序讲“?焚书?,那么答知己书问,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盲,既中其痼疾,那么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也〞。

书出后,果如其官,历遭封建统治者查禁焚毁。

李贽是在明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良知〞、“本心〞论的根底上,提出了崭新的“童心〞说:“童心者,真心也。

假设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假设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焚书?卷三“童心〞说)。

其“童心〞说不仅表现出天赋道德观,又高扬了自然人性论。

表现于美学思想方面,却继承了?老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二十八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五十五章?)的思想。

这种美学思想反映在音乐方面,便形成了“以自然为美〞的思想,也就是在形式上主张完全服从于抒发情性的需要。

在李贽“童心〞说思想的影响下,有当时的黄周星、袁宏道、张琦、冯梦龙等与李贽前后照应,形成了自觉向传统礼乐思想、向“淡和〞审美观挑战的音乐思潮。

童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童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童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作者:宋继东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第07期童心教育一、引言小学教育是对人的童年成长实施的教育。

在这一成长的过程中,“童心”是万万不可缺失的。

童心的宝贵在于何为童心。

《辞海》解释:“儿童的心情,孩子气。

”引申为真心,真实情感。

明代思想家李贽云:“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又云:“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意为:童心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天性,是真心实意。

保持童心,就是要人们反璞归真,回归自然,而不要矫揉造作,更不能虚情假意。

童心,就是要保持勃勃的生气,永葆青春活力。

童心就是稚气,天真无邪。

童心是可贵的,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天真无邪的童心;童心是美好的,它总是充满希望与憧憬;童心是善良的,是可贵的同情心;童心是好奇心,是追根究底;童心是多彩的梦,是丰富的想象;童心是玩,是大家在一起共享快乐。

我们提出了童心教育,试图以这种充满真情的教育信仰的追求来改变教师的工作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的存在状态,保护学生的童心,通过我们的教育实践体现出一种人类童年的美。

二、童心教育的提出童心教育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学校对“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的不断探索。

1994年,学校提出了“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为每个教师的发展搭设平台”的办学理念,突出了“双主体”; 2003年迁入新校址提出了“为每一个学生拥有美好的童年服务,为每一个学生拥有幸福人生奠基,让每一位师生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 2008年,我们将办学理念凝炼为“同心呵护童心,同心哺育童心,同心发展童心”,将教师、学生、家长三力合一,建立了以生为本的融合教育模式。

这十八字的办学理念,突出了全面育人、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的建设,目标指向很明确,但是凸显学校的主体——学生不够。

2009年,我们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再次进行了讨论修改,希望通过学校独特的气质和风范,在原有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将学生这一重要的教育主体凸显出来,提出了童心教育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作为学校的特色。

李贽童心说的理论渊源及其文学批评意义

李贽童心说的理论渊源及其文学批评意义

李贽童心说的理论渊源及其文学批评意义作者:阳竞希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11期摘要李贽提出了童心说,本文在理论渊源方面探讨良知说到童心说的理论演进轨迹。

同时,从创作和鉴赏两个角度对童心说之文学批评价值做一阐述。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Theory Origin and Its Literary Criticism Significance of LI Zhi'sTheory of Preserving Childlike InnocenceYANG Jingxi(Humanities School,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AbstractLi Zhi proposed the theory of preserving childlike innocence tha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cience in the theory origin aspect to speak of the theory evolution path which the childlike innocence said. At the same time, from created and appreciates two angles to the childlike innocence saying that the literary criticism value made an elaboration.Key wordsLI Zhi; theory of preserving childlike innocence; conscience; literary criticism significance1 童心说的理论渊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哲学与文学呈现出水乳交融的面貌。

哲学与文学同为“人学”,二者“有一个共同的逻辑起点和最后的必然归宿,那就是对人的认知和建构”。

明代-李贽《童心说》原文、译文及注释

明代-李贽《童心说》原文、译文及注释

明代-李贽《童心说》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童心说明代-李贽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

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

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

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

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童心说:追问生命本真的启蒙话语

童心说:追问生命本真的启蒙话语

童心说:追问生命本真的启蒙话语摘要明代中晚期,随着新兴市民阶层的扩大和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学术界涌现出怀疑、否定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思潮,李贽正是这一思潮的先驱者。

他以“童心”之真驱逐了“天理”于“心学”的在场,扭转了意识形态与经验感性渐行渐远的疏离局面,并向人性复苏的中心靠近,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渗透到哲学、伦理学和文艺美学等领域,从而改变了思想界话语的匮乏与理学自语的精神面貌,对思想界、文艺界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启蒙作用。

关键词:李贽童心说意蕴意义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各种思潮和学派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机缘与主体情境共生的产物,被反动封建统治者称为“异端之尤”“非圣无法”的李贽思想,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尖锐的政治斗争和知识阶层精神自觉的显现。

明中叶以来,封建统治阶级“独尊儒术”,把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视为唯一的正统学说。

李贽对此深恶痛绝,以“翻天覆地”的批判精神,抨击“理学”,建构了一套全新的社会理想和道德体系,尤其“童心说”的理论突破僵化的理学思维,剔除了“良知论”中儒家学说和道学思想,“心”的内涵随之从形而上层面的“理性”中脱离出来,并沿着形而下经验的路径与个人价值自觉的走向勇往直前。

一“童心说”理论的渊源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手工业商品经济迅猛发展。

城市经济的繁荣激起了思想领域的活跃。

作为官方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程、朱“理学”将孔孟之道系统化、定型化。

理学实质上是变相的神学,以儒家“三纲五常”为核心,并以“天理”的身份,穿行于公共与私人领域,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

然而,万事万物总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

社会思潮在经历了一次内在的调整与革新后,代表城市市民阶层反传统的新型思想便是明中后期滋生出来抵制儒家“理学”的文化存在。

与之前的“宋型思想”相比,“明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性与启蒙性,具体体现在王阳明“心学”的发展和李贽反儒学的新型资产阶级精神的启蒙。

王阳明把儒家的“天理”与“人欲”统一到心中,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回族哲学家李贽“童心说”中的个体性原则

回族哲学家李贽“童心说”中的个体性原则

者何?以童心既障 , 而以从 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童心
说 》 李 贽 提 出通 信 说 , 是 倡 导入 返 回 赤 子 之 心 , 真 自我 , ) 就 本 以
纠正 虚 伪 世风
李 贽 批 评 假 道 学 ,又 溯 源 于 假 道 学 所 据 的 经 典 六 经 《 》 语
《 , 说 :六 经 《 》 孟 》 孟》 他 “ 语 《 非其 史官 过 为 褒 崇 之 词 , 则其 臣 子极 为赞 美之 语 , 不 然 , 其 迂 阔 门 徒 , 懂 弟 子 , 忆 师 说 , 头 又 则 懵 记 有 无尾 , 前 遗 后 , 其 所 见 , 之 于 书 。后 学 不 察 , 谓 出于 圣 人 得 随 笔 便
鞫 鹂鬻 鞫
Ioha t ! o p!I ue s C ds S
【 摘要 】 中首先通过对“ 文 童心” 作具体解释 来真正理解 李贽
之“ 童心” 的本意 , 再将其 “ 童心说” 放在 其“ 论” 人 中作进 一步探 讨, 从而揭示出李贽“ 童心说” 所隐含的个体性原 则。
世风 和 俗 儒 陋 儒对 经 书 中 的道 理 执 定 成 局 , 而 不 化 , 至 以之 食 甚
真 人 而 不可 得 : 童 心 既 障 , 是 发 而 为 言 语 , 言 语 不 由衷 ; “ 于 则
生 而 为政 事 , 则政 事 无 根 柢 , 而 为 文辞 , 文辞 不 能 达 。 内 含 著 则 非 于 章 美 也 , 笃 实 生辉 光 也 , 求 一 句 有德 之 言 卒不 可 得 。所 以 非 欲
丑也, 而欲 务以 掩 之 而 童 心 失 。夫 道 理 闻 见 , 自多 读 书 识 义 径 的借 口这 种 丑 恶现 象 。 抨击 这 他

《童心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童心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兵击之 动词,调遣 秦发 . 大抵圣贤发 愤之所为作也 动词,抒发 .
返回
3.辨用法 同“序’,作序 龙洞山农叙《西厢》 “叙”, ____________________ 通“智”,聪明 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知”, 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活用为名词,见闻的事 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闻见”,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活用为动词,主宰 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主”,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道理闻见日以益多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辨”,分辨 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 “辩”, 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异义词,文章体裁 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体格”, ________________ 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笔”,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全文自始至终保持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理论上的自信, 纵论古今,视点甚高。几乎每个段落都大量采用排比句式,文 字简洁而明快,文势磅礴而流畅,逻辑严密而完整,从而增强 了文章的力度。
返回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B.言虽工,于我何与 C.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 初:本色 工:精巧 降:以下 )
返回
3.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 B.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C.无时不文,无人不文 D.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答案:C A、B、D三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C项为 名词活用为动词。
Hale Waihona Puke 返回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童心论

童心论

童心论---读李贽《童心说》有感童心者,真心也,人之赤诚也。

先贤有言曰:人之初,性本善。

盖取人之初生,其心至纯之故,乃至真之理也。

人于襁褓之中,如无瑕之明玉,内外通彻,身心明净。

其行皆出于能,其声皆发于心,乃不知世俗之语,不明人事之理,而世之污浊皆未侵其身,故能持至纯至真之心而观于世俗也。

然则,其年岁益长,久在世俗之中,其童心渐为功利之心而染,言必称利,行必有功,其纯真之心,日益泯丧,待其人长,则不知童心能有几分留存也。

有奸邪之人祸乱国政,贪赃枉法,为国人所恨,然岂言奸邪者生而奸邪乎?不然,其为人也,襁褓之中,安言其为奸邪者乎?盖因其所处肮脏之所,其心为奸邪之事而染,其人亦从之而行奸邪之事,日久之下,其童心日益泯丧,终至不存矣。

故其生,万民所苦,其死,万民所乐也。

若使其人幼时即受文明教化之礼,教之以忠孝节义,且守童心而不失,然其之行为必为当世之恶乎?童心之人,行事出于真心,不以虚假之心示人,可谓敬矣。

譬如五柳先生、青莲居士之人。

知诗书、明事理,童心未失,其行显于当世,异于常人,虽不为世俗之人所喜,却足以自乐矣。

五柳先生,童心未曾泯丧,不谄官,不媚权,“不为五斗米折腰”。

节操永为后人敬矣。

青莲居士,善诗文,乃当世大家,心有所思,则文有所显。

为人则傲骨天成,童心未泯,其行为出于本心,是故其身不相容于朝堂之上。

人之得童心而亦有失之者,其得失之间,择之难矣。

而今之时,童心之丧,可谓重矣。

今世之人多为功利之心所乘,不复华夏之道德也。

良善者使人欺,乃不敢行良善之事。

近有彭姓壮士名宇者,于路途见一老妪俯地,遂助而扶之,送至医所,行为乃世人之楷,不想老妪竟反言其责,诬其乃肇事之人,其家人索金数万,遂相诉于府衙,府君闻之言曰:“若非尔之所为,何为助之?”遂败。

嗟乎,当世童心之丧,乃至于斯。

又有一女童名为“悦悦”者,于闹市之中为车所伤,置于街头,有路人过而不问、视而不见者十余人。

幸得一拾荒老妇见而怜之,救之。

事罢,人皆称其德,老妇言曰:“何赞乎,乃人之常情也”。

略谈李贽的“童心说”

略谈李贽的“童心说”

略谈李贽的“童心说”作者:刘倩忠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04期摘要:李贽所生活的时代,政治上日渐衰落,而经济又极盛,思想文化新旧交替冲突,种种迹象表明,这是社会发生巨变的前兆。

李贽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人生经历、思想学说对后世文人有巨大的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章。

关键词:李贽思想史文学史一、李贽其人李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颇具争议,后人对其评价不一,褒者如“心胸廓八肱,识见洞千古”,贬者有“狂悖乖谬,非圣无法”之类。

李贽在《明史》本无传,只有片断之语附带于《明史》耿定向的传记中:“(耿定向)尝招晋江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屡短定向。

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贽游。

贽小有才,机辨,定向不能胜也。

贽为姚安知府,一旦自去其发,冠服坐堂皇,上官勒令解任。

居黄安,日引士人讲学,杂以妇女,专崇释氏,卑侮孔、孟。

后北游通州,为给事中张问达所劾,逮死狱中。

”李贽1527年出生于泉州,当时家道早已中落,这也是他为什么在中举后无法再继续努力获得进士及第的资格,早早地做了官。

自1556年始,其历任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到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此为其一生担任过的最高的官职。

李贽一生都没有真正富裕过。

他当了二十几年的小官,俸禄微薄,经常靠人救济,连家人都养不起,其子女多夭折,只留下一个女儿,这种紧巴巴的日子直到他做了知府后才有所好转,又在任满后主动离职,放弃大好的前途,携全家迁往黄安。

两年后,李贽只身去了安徽麻城,住维摩庵,不久,又迁移麻城阎家河镇北部的龙潭湖芝佛院。

三年后,李贽剃发为僧。

从李贽的随笔中获得的信息来看,李贽出家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摆脱俗事束缚,寻得自由。

当时的李贽已是花甲之龄,他觉得一生飘零困苦,为仕二十几年,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已尽,是可以为自己选择命运的时候了。

他落发后,读书著述,游学讲道,其大部分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李贽个性放荡不羁,常评论时事政治,思想独特新颖,信徒众多,影响广泛。

李贽的“童心”说

李贽的“童心”说

李贽的“童心”说明代文艺上的新思潮是在嘉靖、万历时期思想文化界反理学、反传统的浪潮中壮大起来的。

以“异端之尤”名世的李贽,是晚明杰出的思想家、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也是这股体现了人性觉醒、思想解放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在接受阳明心学的基础上,发展为对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的批评。

后被统治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状下狱迫害至死。

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著作约30余种。

(1)童心说:李贽反对一切虚伪、矫饰,重视具有真实性的人情世俗的现实文学,并把这种文学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予以肯定,这个高度就是“童心”。

童心说是李贽文艺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天下之至美的文章应出自于童心。

“童心”说是李贽在他的《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来的。

他明确指出: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他所谓童心即是真心,是不受闻见道理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

李贽的“童心”,正是指人的本性,人的自然之性。

“童心”之美,亦即人性之美,自然本性之美。

以“童心”为“天下之至文”之源,也就是强调作家必须写出摆脱假道学桎梏的人性之美,方为最美之佳作。

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标准。

只要有童心,“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李贽以“童心”作为创作和评论文艺作品的审美标准,从这种观点出发,他给予《西厢记》、《水浒传》等戏曲、小说以很高评价,认为是“古今至文”。

“童心说”不仅是批判反动道学和文学教条主义的思想武器,同时也是主张革新创造的理论依据,作为正统文学的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在反对华而不实的“台阁体”所造成的点缀升平、阿谀逢迎的恶劣风气上,起过历史的进步作用。

但他们的文学方向是根本错误的。

一切以古人为标准,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所谓“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导致了做诗文都得规步秦汉盛唐的不良风尚。

教师的童心

教师的童心

教师的童心“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我国明代遵法反儒的杰出代表李贽,提出了“童心说”。

作为基层教育的小学教师,若无童心,实则对己,亦是对工作的一种亵渎。

李贽此处解释的童心,就是真心,是真诚,不虚伪,不弄虚作假,不狐假虎威,不狗仗人势。

是实实在在,发出内心的,有感情,又人性的赤子之心。

那么小学教师怎么体现童心呢?“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出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做教师的,既然当初选择了教师行业,那么在选择的那一刻,对教育,对教师是出于一种爱好,一种兴趣。

即便当初不是本义,那么则在时间不算太短的师范教育中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丝兴趣。

而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换一种心态,应该想到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灵魂工程师,有着为教育献身的“真心”。

这种童心,每个人,都多多少少的存在过。

“盖方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以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众而好以益多,则所知所觉而日以益广,于是焉有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可丑也,而务欲掩之而童心失。

”随着年龄的“不惑”,社会阅历的丰富,不良社会风气的染指,世俗的渗透,致使我们广大教师失却了童心,说假话,做假事,造假人,无时不假,无时不虚,忘记了初衷,甚至有时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崩溃瓦解了。

童心不再,真心不再,诚信不再,“真人”更是无处可寻。

所以,教师首先自己要有“童心”,自己实实在在,真诚做人。

说不上位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贡献,起码也对得住孩子们,不要耽误了一代人,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作为教师,不仅对自己时时处处有童心,还要对人、对受教育的学生,对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们也有童心,如何做到呢?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做到这点却非常难,特别是部分老教师。

我国几千年教育体制之下产生的诸如“严师出高徒”、“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思想,深深的影响了现今的学校教育。

李赞《童心说》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赞《童心说》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赞《童心说》原文及译文赏析童心说李赞(明)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皆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①,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非内合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

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

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②。

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③,文何必先秦。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平?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

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明矣。

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注释]①见:通“现”。

童心论——童心者,心之初也

童心论——童心者,心之初也

童心论——童心者,心之初也范曾因了明代出了一位桀骜不驯的奇才李贽,著了一篇名标千古的《童心说》,五百年来争议论说不断。

李贽是一位汪洋恣肆的人,对先贤往哲的不恭,大似战国时的庄周。

于是重礼而主敬的大儒们,对李贽的“不敬”往圣是有些恼怒了。

我们知道,李贽是一位爱骂人的先生,但他自己似乎也知道社会上的物议,干脆著《三蠢记》以描述当时的岁寒三友:定见、深有和李贽。

此三人者,李贽皆称之为“蠢物”。

李贽爱骂人,而定见、深有不唯不恨李贽,反而亲善之,李贽则自诩,“以我口恶而心善,言恶而意善也”。

细审之,李贽的《童心说》有几点确乎是他敏锐而智慧的创见:一、“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二、童心是会遽而丢失的,当此之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抵;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这第一段是界定一下童子和童心。

李贽以为,童子是年龄之界标,是“人之初”,而“童心”则与年龄无关,李贽说童心乃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

李贽此处所强调的是童心本真说,与孟子性善之说本无龃龉。

孟子以为那不学而能的为“良能”,不虑而知的为“良知”。

在他论述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恭敬之心——礼、是非之心——智的时候,以为这是“性”中已具其端的“根本善”,乃“性”之所固有,非本来无有而勉力得之者。

李贽的“最初一念之本心”——童心之丧失,与荀子的性恶说则殊途而同归。

荀子以为人生就的本性是恶,是“不事而自然”的存在,那是已经完成了的自在之物。

恶向善的转化则须要学习。

李贽说,如果你遇到不是“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那你便会遇到三种不测的危机:一、“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二、“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三、“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也就是孟子所谓“良知”、“良能”的丧失,即那人生已具其端的“根本善”的丧失。

略谈李贽的“童心说”

略谈李贽的“童心说”

混 乱。 另外 , 让理 学家们担 心的是 。 李 贽 的“ 童心 ” 会 为随意追 求个 人欲望 提供 理论上 的依 据— — 晚明 的社会 氛 围的确 出
现 了这样 的趋势 , 如果 这样 , 那 么道 德 岂不是会 沦 丧?制度
岂不是要毁 灭?
李 贽 个性 放荡 不羁 , 常评 论 时事 政 治 , 思想 独 特新 颖 , 信 徒众 多 , 影 响 广泛 。他 习惯 我行 我 素 , 特 立独 行 . 喜 爱 辩
之言。 这种 以“ 本心 ” 指导行 动 的观点与 理学 家 的观点是 截然 对立 的 , 这 也是李贽 为主流思想 界所不容 的原 因。理学家强 调 通过后 天 的努力 接近 于“ 真理” , 将“ 人 欲” 与“ 天理 ” 对立,
李贽 一生都没 有真正 富裕过 。他 当了二十几年 的小官 ,
重视道 德对人 的规范作用 。而李贽则 强调人应 依“ 真 心” “ 真 情” 办事 。 这会带来 某种危 险 , 若人人 全 以 自己的“ 真 心” 作 为 行动 的标准 , 人人均有 “ 真 心” , 而 各人“ 真 心” 不同, 因而标 准
就不同, 这样 的话 , 社 会 的运 转 就失 去 了统 一 的原则 , 变得
从李贽 的 随笔 中获得 的信息来 看 , 李 贽 出家 的原 因 . 主 要是为 了摆脱俗事 束缚 , 寻得 自由。当时 的李贽 已是花 甲之 龄, 他觉得一 生飘零 困苦 , 为仕 二十几年 , 社会 和家庭 的责 任
已尽 , 是可以为 自己选择命运 的时候 了。 他落发后 , 读 书著述 , 游学讲道 , 其大部分著作都是在这一 时期完成 的。
统, 从 这一点上看 , 李贽从 未跳 出儒 家的圈子 。 李贽最 有名 的便是 他 的“ 童心说 ” , 有《 童心说 》 一文 , 收 入《 焚书・ 卷 三》 。 “ 童心说 ” 直承 王阳明 “ 心学” 一派, 并 吸纳 了

试论李贽的“童心说”

试论李贽的“童心说”

试论李贽的“童心说”摘要:李贽的文学思想对晚明的文学理论批评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

其对“童心”即人的自然之性的提出,使晚明文学理论和创作出现了与前代截然不同的景象,对后世的思想文化领域影响重大,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李贽童心说李贽是中国十六世纪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卓越的戏曲小说评论家。

他重视具有真实性的人情世俗的现实文学, 反对形式化,刻意化的文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童心说”。

“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

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都出自于“童心”。

这里所说的“童心”,就是指真心,即人的自然本性:“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乎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①本文从“童心说”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等方面来对李贽的思想进行分析, 以论证其对当前文学艺术创作和社会的启发及意义。

一、“童心说”的理论渊源李贽的“童心说”吸收了中国道家的传统和佛教禅学以及反对儒学教条的文化思想。

“童心说”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在《老子》中,有“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皆孩之”②以及“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③等句。

老子提倡“童心”、“赤子之心”,就是最初一念之本心。

庄子“法天贵真”的思想提出“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④李贽的“童心”, 主要强调“真”,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了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获得了既定的知识和约定俗成的认知,具有了“理性”,于是便歪曲了外在对象的形象, 他就失去了本真成了不真实的人。

李贽提出的“童心”,正是要打破当时的社会加于人性的枷锁。

李贽的“童心说”和禅宗思想也有密切关系。

李贽深通禅学,其一生, 深受佛禅思想影响。

禅宗以“悟”为参禅法门,它不需要分析、推理、判断,不需要认识事物所必需的逻辑程序,只要保持心灵的空灵澄澈,进行全身心的直觉体验,就能得到对宇宙的根本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心论——童心者,心之初也范曾因了明代出了一位桀骜不驯的奇才李贽,著了一篇名标千古的《童心说》,五百年来争议论说不断。

李贽是一位汪洋恣肆的人,对先贤往哲的不恭,大似战国时的庄周。

于是重礼而主敬的大儒们,对李贽的“不敬”往圣是有些恼怒了。

我们知道,李贽是一位爱骂人的先生,但他自己似乎也知道社会上的物议,干脆著《三蠢记》以描述当时的岁寒三友:定见、深有和李贽。

此三人者,李贽皆称之为“蠢物”。

李贽爱骂人,而定见、深有不唯不恨李贽,反而亲善之,李贽则自诩,“以我口恶而心善,言恶而意善也”。

细审之,李贽的《童心说》有几点确乎是他敏锐而智慧的创见:一、“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 二、童心是会遽而丢失的,当此之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抵;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 这第一段是界定一下童子和童心。

李贽以为,童子是年龄之界标,是“人之初”,而“童心”则与年龄无关,李贽说童心乃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

李贽此处所强调的是童心本真说,与孟子性善之说本无龃龉。

孟子以为那不学而能的为“良能”,不虑而知的为“良知”。

在他论述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恭敬之心——礼、是非之心——智的时候,以为这是“性”中已具其端的“根本善”,乃“性”之所固有,非本来无有而勉力得之者。

李贽的“最初一念之本心”——童心之丧失,与荀子的性恶说则殊途而同归。

荀子以为人生就的本性是恶,是“不事而自然”的存在,那是已经完成了的自在之物。

恶向善的转化则须要学习。

李贽说,如果你遇到不是“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那你便会遇到三种不测的危机:一、“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二、“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三、“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也就是孟子所谓“良知”、“良能”的丧失,即那人生已具其端的“根本善”的丧失。

李贽所说的三种不测的危机,则是荀子“不事而自然”的罂粟之花、魔鬼之果。

荀子讲,人性之初本身已恶矣,向善则须学习,不学习则恶果是自然的,李贽则说,人心之初——童心是善的,然则学而不当则恶——童心失。

荀子是不学则恶,李贽是学而不当则恶,虽本初径庭,而后果则一。

中国古人学未尝不博,所缺者往往是逻辑,影响了他们审问的精当和明辨的准确。

孟、荀、李贽之间,恐怕本质上都有相通之处。

如果我们将童心理解为本真之性,那么在此领域谈得最彻底的还是东周时代的老子和庄子。

他们共认为当下的自然状态即绝对之善。

天下之所以有“善”与“不善”,乃是混沌的大朴已散、大道废除之后,滋生出仁、义、礼、智,都不是善果,都是本真之性的丧失。

在他们心目之中,至善乃是任其性命之情,性命之情是自然的,而仁义之类则是人为的。

初心——童心,在孟子和荀子那里的区别是可以统一的。

孟子说的是“善之端”,并未保证其永善。

而荀子也不曾否认已然的恶向善的转化。

西方古代民谚说上帝造人时,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

而近代科学的DNA和RNA基因,未来必可分析出善的和恶的构成基因之不同。

孟子和荀子如果在战国之时,有如此高度的生物学修养,他们会携手而笑。

孟子说,当我称性善的时候,那恶的DNA和RNA在休眠,荀子说,当我痛恨本然存在的恶的时候,那善的DNA和RNA也在休眠。

今天,人类唯一最大的修为,不在身外的一切,而在身内,而在于心,让恶的基因休眠吧!时间孔亟,不能久待,一旦全人类在核武器的轰鸣中同归于尽的时候,那就还得再等亿万斯年,出现新的物类,那和人类当然不是一回事,等待他们善的基因再来扼制恶的基因,那已是不用我们着急操心的事了。

人类,难道我们不能同心同德地将身内的基因趋向于善?这已是拯救地球和人类的唯一通道。

契约?世界曾有这样那样的契约,即使将来有全世界的和平宪章,而它对于“道法自然”的伟大皈依,不过是废纸。

心灵的事只有用心灵的方法去解决,你会相信那些契约吗?因为签订那些契约的有天真的浮士德,也有穷凶的靡菲斯特。

主宰宇宙的永远是善,惟其如此,才会有天地之大美展现在我们眼前,“恶”,即使会得逞于一时,但宇宙的大规律是使它速朽,不得永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第二十三》)所以老子希望人们能做与天地道德同步的事,过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活(《老子·第十九》)。

至此,我们大体知道此文之标题“童心论”的涵义。

“童心”二字只为方便明晰而摘取之,且童心二字代有贤者使用,似已然有甚多附加之深义在。

其实,“童心”可以视为中国亘古至今一个不朽的永恒命题,“童”与大人、圣人,“童”与天地、宇宙、本初、朴、无极有并列不悖之义,可谓同性而异名。

古人就心、性、情(张载)、性善(孟)、性恶(荀)的种种议论发明,都有张载所见到的大气迁流,万象纷陈,“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无一物非我”的感慨。

童心者,大人之心也,圣人之心也,岂其有他哉?那是无瑕无疵、无邪无垢的心灵境域,那是一个纯粹高洁的代号,是追逐之象征,而非辩说之结果,亦宛若孔子之“仁”,也是一种道德的标示,即人生最高的当然准则,那也是无须辩说而后的存在。

二论及“童心”,必论及中国作为士的阶层道德的构建,在此我们必须提及的有宋明理学家张载、朱熹和王阳明。

谈及张载,我们当然知道他是宋代理学的划时代的大师,他的成长过程中,似乎与我们范家有着一定的渊源。

年轻时,张载崇拜先祖范仲淹,他啸聚了几个有血性的哥儿们弟兄,要与党项人一拼,收复洮西失地。

范仲淹大概看出这书生还是回去读书为好,这次的劝阻,的确为中国史留下了一个大哲学家,而少了一介匹夫之勇的武士。

从这件事却看出了张载的童心。

在张载看来,人性有二,一曰本然之性,这是天地宇宙的全体之性,是一种“纯善”之性;一曰气质之性,在宇宙大气迁流中(或如现代天体物理学之大爆炸所引致的冲击波),各种物类形成,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物类既异,气质且殊,因此气质之性有善有不善,而这种有善有不善的气质,同样存于人性之中。

张载看来,以上所述之性是根本的,有性矣,复有知觉,便成为心。

这心包含了性(纯善之性和气质之性——有善有不善之性),性之发为情,情亦在心中。

这时我们还不可以认为这“心”便可称“童心”,在气质没有修为之前,称之为“童心”还过早。

他在《理窟·气质》中说:“人之气质美恶,与贵贱夭寿之理,皆是所受定分。

如气质恶者,学即能移。

”在张载心目中,人生头等大事是变化气质,这变化的是“气质之性”。

而与此同时,要悉心呵护天地之性,人人都有与宇宙全体之性同在的纯善之性,这种反省自明的作圣的工作,能使“天道合一,存乎诚”(《正蒙·诚明》)这儿与天道合一的性,便是我们要证明的“童心”了。

“童心”原来便是天人合一的伟大胜果。

当人性中保持住了张载所称的天地本然之性,又诚恳地进行了气质的变化,那就做到了洛阳二程所说的“天人本无二,何必言合”的无间隙(《河南程氏遗书·第六》)的天即人、人即天的境界。

在这里,“童心”化成了一种宇宙最本然的存在。

体现了这种大存在的是为大人、圣人。

由此引出一位大人、圣人,那就是南宋的大理学家朱熹。

在奸佞当道、残害忠良的时节,宋宁宗朝发生了“庆元党禁”,首当其冲的是良臣赵汝愚和大儒朱熹。

党禁迫害变本加厉,朱熹之学由“伪学”而为“伪党”,由“伪党”而为“逆党”,群丑蹀躞跳荡,丑态毕现,而于风云之中有两位足具“童心”者在焉:朱熹和辛稼轩。

辛稼轩虽与党禁之祸无涉,但他是朱熹的好朋友,习相远而性相近,而且都具备着“舍德之厚,比于赤子”的一颗纯粹不染的童心。

有了这样的童心,他们就柔弱胜刚强,“毒虫不蜇,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老子·第十五》)。

朱熹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在险境中安坐教席,拂尘而谈经,在从容的应对时变中去世。

迟暮的英雄辛稼轩哭拜于朱熹墓前,写下了:“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宋史》卷四百列传第一百六十)的名句,还写下了“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行香子》)的痛疾时弊的词句。

《老子》书有云“赤子”终日“号而不哑,和之至也”,辛稼轩为了朱熹所作的愤怒呼号,不止终日而不哑,而且亦当千秋而不哑。

朱熹的著述,有一部专谈为人之气质、气象者曰《近思录》。

宋代的理学家是重气质、气象的。

张载之论已如前述,又如洛阳二程则说:“人须当学颜子,便入圣人气象。

”记得《论语》有关颜回的有:“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第二》)“回也闻一以知十。

”(《论语·公冶长第五》)“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雍也第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看出了颜回的君子儒雅风范和内美修能,也看出了他的刚毅木讷。

进问之,颜回“不改其乐”,其乐为何?——真正地能行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第七》),时刻“欲仁”,那便是推己及人,力行忠恕,不以巧伪以赢人心,那便是颜回的至极快乐,乐以忘忧,仁者不忧,便入于圣人气象矣。

“不违如愚”,似听话之学子;“闻一以知十”,绝对是聪颖之学子;“三月不违仁”,有弘毅精神之学子;“一箪食,一瓢饮”固力行而克己复礼之学子。

瞻其气质,“如婴儿之未孩”,而视其气象炎炎其扬灵之大哲也。

微颜回“童心”具足为无疑者矣。

朱熹对孔子、颜回、孟子有精辟简赅的评语,云:“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

“仲尼无迹,颜子微有迹,孟子其迹著”。

朱熹唯言其状态之不类,而并不欲辨其高下轩轾。

朱熹又谈到张载:“先生气质刚毅,德威貌严,然与人居久而日亲。

其治家接物,大要正己以感人。

人未之信,反躬自治,不以语人。

虽有未谕,安行而无悔。

故识与不识,闻风而畏。

非其义也,不敢以一毫及之。

”(以上皆见朱熹《近思录》)童心之广大精微,已如上文,进言之,童心既是圣心,即不是“浅心”,浅心者,幼稚浅薄之心也。

修持圣心,当非易事,圣心难用浅心求也。

朱熹与陆象山之辩,朱氏每讽陆氏之学如禅,成圣过易则貌似醍醐灌顶,实玄远而神秘,要非成圣之道。

论及童心即大人之心、圣人之心,我们自然必须引出一段极深刻鞭辟入理之说,这就是王阳明的《大学问》,文云:“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

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

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