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一篇描述孩子们通过天窗观察世界、发挥想象力的文章。

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孩子们童真的心灵和对世界的好奇。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以及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的语言有较强的兴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容易产生共鸣。

但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文章中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描述,体会作者情感,运用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朗读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和节奏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图片和生字词。

2.准备相关音乐、图片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和句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天窗的看法和想象。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巩固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窗》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一个小女孩儿时在家中天窗前度过的快乐时光,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插图生动形象,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掌握生字词,以及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此外,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也较强,可以通过观察插图,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借助插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插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场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思考,自主探究课文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插图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生字词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天窗》教案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天窗》教案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天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天窗》的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2. 研究并掌握一些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研究:《天窗》;
2. 生字研究:窗、天窗、蓝天、云朵、放风筝、快乐、一阵风;
3. 句子研究:我站在天窗旁,可以看到蓝天上飘着白云。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利用图片和问题导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研究课文(15分钟):
- 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和意义;
- 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生字研究(10分钟):
- 分析生字的构词和字义;
- 分角色朗读生字,加深记忆。

4. 句子研究(10分钟):
- 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
- 学生分组合作,模仿句子进行口头表达。

5. 拓展活动(15分钟):
- 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天窗,描述他们想象中的蓝天白云;
- 学生表演小短剧,展示他们在天窗旁的情景。

6. 总结归纳(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
2. 口头回答评价: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个人意见;
3. 拓展活动评价:观察学生在设计天窗和表演小短剧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8)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8)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诗词《天窗》的意思,感受诗词的美。

2.能够朗读诗词《天窗》。

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天窗》中描绘的画面。

4.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词《天窗》的意思。

2.朗读诗词《天窗》。

3.描述诗词《天窗》中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
1.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理解诗歌的抽象意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画面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天窗》的情境。

2. 学习诗词
让学生跟读诗词《天窗》,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诗词《天窗》中描绘的画面,每组提出自己
的看法。

4. 组内表演
每组挑选一名同学表演诗词《天窗》中的情景,其他同学猜测表演内容对应的
诗句。

5. 个人感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天窗》中的画面,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6. 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美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五、作业
1.背诵诗词《天窗》。

2.写一篇感想,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诗歌《天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
趣和理解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天窗》这首诗词时能够有所收获,感受到诗歌之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教案1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所写,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课文描述了作者小时候在乡下度过的一个夏天,晚上透过天窗看到外面的景色和想象中的景象,以及天窗在作者心中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情感丰富,充满童真童趣,对学生有很好的吸引力。

同时,课文中的想象与现实、内心感受的描绘,也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同时,他们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对于课文中的描述会有很强的兴趣和共鸣。

但是,学生对于一些较为细腻的情感描述和内心世界可能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内心感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插图和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关键词。

3.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晚上一个人独自呆在房间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天窗,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的生活片段,通过描述天窗带给作者的乐趣,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充满了童趣,易于学生理解。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细腻、情感丰富的课文,他们能够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其中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对于文中一些表达方法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关键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发现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世界。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学用具:准备课文相关的情境图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天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天窗的特点。

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天窗是什么吗?天窗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韵味。

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和情感把握。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小小的”“亮亮的”“静悄悄的”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课时目标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理解诗词《天窗》的内容,并能背诵诗词。

2.通过学习《天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课件。

2.背景音乐。

3.天窗模型或图片。

4.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窗?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地方是像天窗一样的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诗词《天窗》1.听诗词《天窗》的朗读录音或老师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阅读诗词,学生跟读,理解诗歌内容。

3.解释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更深刻。

4.分段理解,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3. 背诵与朗读让学生分组背诵诗歌《天窗》,并进行小组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情感体验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天窗的样子,引导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 创设情境设想学生置身于诗中的情境,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天窗,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6. 诗歌赏析指导学生观察诗歌的用词和意象,分析诗歌的美感所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诗歌《天窗》,还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赏析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热爱。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天窗》,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思维能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是一篇描写孩子童年生活的文章。

课文通过讲述孩子们在乡下度过的一个夏天,以及他们发现天窗所带来的乐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大自然和生活的课文容易产生共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但同时,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句子,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解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节奏。

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气。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课文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景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大自然的感受。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天窗》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天窗》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天窗》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天窗》部编版,本节课主要围绕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天窗》展开。内容包括:
1.学习生字词:窗户、板凳、玻璃、黑暗、蚊帐等。
2.阅读理解:《天窗》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天窗看到的景象和感悟。
3.写作技巧:学习作者如何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平凡的景物描绘得生动有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理解《天窗》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它讲述了作者如何通过一个小小的天窗,观察到外面的世界,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这种观察与想象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分析课文中作者如何观察和想象,将平凡的景物描绘得生动有趣。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天窗”故事。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分享和讨论,促进学生沟通交流,增强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了解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天窗》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中描绘的场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观察和想象,跟随作者一同体验了雨天和夜晚的美妙世界。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关于观察与想象的培养。在课堂上,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进行观察与想象时,仍然显得有些拘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教案1一. 教材分析《天窗》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孩子心灵世界的优美散文。

通过描述孩子们在夜晚透过天窗观察天空、想象世界的情景,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同时,课文中的描写和叙述,也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受到课文中描述的情景和情感。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容易产生共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情感和描绘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情感和描绘情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情景和生字词。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3.学习材料:准备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夜晚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夜晚观察天空的经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描述的情景和情感。

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是如何描绘夜晚天空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的语音、语调和情感。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第【1】篇〗【内容简析】本文是著名作家茅盾的散文。

描写的是乡下的孩子透过天窗看外界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课文先写天窗的特点,接着重点讲述雨天和夜晚,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雨脚落跳、闪电划过、星云流动的情景以及由此展现的美丽而神奇的想象世界,最后赞美了天窗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课文*图描绘的是夜晚,蚊帐里的孩子探出头,仰着脸,透过天窗看星星、看云朵的情景。

*图与课文第六自然段相符,引导学生看图,帮助学生了解天窗的样子与特点,让学生对天窗的概念从抽象变具体。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没有多少雕琢,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童稚的真情。

虽然《天窗》中描写的天窗是当今学生陌生的,那“被逼着去睡觉,屋里黑洞洞的,屋顶上小小天窗便成了唯一的蔚籍”的生活离学生较远,不易理解,但这篇文章所体现的孩子们对自由和光明的追求和小读者是相通的,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共存的。

所以课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激发兴趣,沟通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实现有效的对话;能从中品味并欣赏散文的文采之美。

【设计理念】语文是实践*很强的课程。

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提供他们主动参与读、想、说、写的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丰富的形式中,进行了多功能、大密度的语文活动,提高了质疑的能力、积累的能力、感悟的能力、品味的能力、评价语言的能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也因此充满了活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天窗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体会文中想象内容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辅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精*语句和段落,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积累的习惯。

3.引导学生自学本课2个要求认读的字,会写5个生字,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重点难点】感受天窗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体会文中想象内容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第1篇】【教学设想】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自然段。

(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2)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3)板书课题:天窗(4)齐读课题2.简介茅盾3.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内容?2.完成填空:《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3.依据这样的条理给文章分为三段。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的短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领略了天窗的神奇。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茅盾先生,去感受童年时代天窗带给他的快乐和慰藉。

二、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预设: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第1篇】天窗教学目标1.认识“慰、藉”等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会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发挥想象,和同学交流孩子们透过天窗还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忆生活:同学们,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一起回忆一下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下面我们就一同来领略一下天窗的乐趣。

请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慰藉(jiè) 一瞥(piē)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朗读。

着重分析、指导“慰、藉”。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

(“慰”是上下结构,上边是“尉”。

“藉”是上下结构,上边是“艹”,一定不能写成“”。

)三、再读课文,了解天窗。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天窗开在哪里(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四、朗读课文,小组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开天窗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碰着大风大雨……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2.学生把自己画出的段落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并进行批注,还可以写写发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天窗的神奇、有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天窗的趣味。

这一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天窗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窗》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掌握“天窗”的含义,初步理解喻意;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4.能够简单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解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分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4.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天窗》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掌握“天窗”的含义,初步领会喻意。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概念和含义;2.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的课文材料和课件;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4.学生课桌椅、讲台等教学场所设备。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动画片段或图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天窗》,让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词语解释并讨论课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或难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第二课时1. 复习内容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复述或短文填空,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创设情境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加深对“天窗”含义的理解。

3.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形成小结。

4.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天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慰、藉、卜”3个字,会写“慰、藉、卜、锐”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慰藉、海滩、闪烁”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一慰藉”的原因。

3.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观察,对比以前南方农村的窗与现在的窗有什么不同呢?预设:形状、位置、亮度。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篇优美散文——《天窗》,(板书)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什么是天窗?为什么要开天窗?(设计意图:出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对题目进行质疑,使其产生阅读的欲望。

)你们想要的答案就在课文中。

下面让我们和作家茅盾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2. 简介作者(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运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先借助拼音读一读,指读、正音(或教师范读)。

师生参评价,重点强调“慰藉jiè”--狼藉jí(了解,本课不要求掌握);多音字“卜”。

“卜”①bǔ-卜落(拟声词,物件连续着地的碎响)-组词:未卜先知(占卜)、卜算子(词牌名)②bo-萝卜3.指导书写:“慰”“藉”“霸”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藉、霸”又都是上合下分的字型,这种字型我们应该着重关注下面两个部件。

比如“藉”这个字,在写之前,我们要先观察整体,“藉”是由草字头+左下“耒”(古代的一种农具)+昔组成,它的形近字大家想到了吗?“籍”——书籍,两个字部首不同,义也就千差万别。

所以,要注意形近字的区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天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天窗》的故事情节和主题;–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朗读和默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天窗》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并把握课文中的隐含信息;–运用适当的语感和语气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课本《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准备的教案和课件。

2.教学环境:–教室内有足够的光线和通风;–学生桌椅整齐排列,保持安静。

3.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课文标题《天窗》,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天窗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课文学习(20分钟)1.预习导入:让学生念一遍课文标题,回顾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课文呈现:逐段呈现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重点短语,让学生跟读。

3.课文理解: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探讨故事情节和主题。

第三步:讨论互动(15分钟)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或者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天窗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四步:语文练习(15分钟)1.默写重点词语和句子;2.朗读课文,纠正语音语调错误。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准备朗读,并完成相关的练习。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天窗》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最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认真复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窗》教学设计教案(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窗》教学设计教案(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窗》教学设计
教案(详案)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重点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一句话,理解其含义。

2.学生思考: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自己也有类似的体
验吗?
3.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三、研究新词,巩固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新词“扫荡”,并给出其解释和例句。

2.学生自主研究,练书写生字和新词。

四、发挥想象,交流思路。

1.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想象透过天窗还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学生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天窗》这篇课文,并在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得到提升。

的魅力
发明天窗的大人们应该受到感谢
孩子们能从“无”中看出“有”
天窗成为孩子们的慰藉
感受到风雨雷电的威力无比
夜的美丽神奇
小小的天窗让我们感受到了无限魅力作业:和父母讲一讲“天窗”的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篇课文《天窗》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篇课文《天窗》教案

天窗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天窗》的背景故事及主要情节。

2.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主题和寓意。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含义。

2.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及行为动机。

3.探讨课文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暗示与寓意。

2.分析故事情节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故事背景介绍和相关问题。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课文,并做好相关笔记。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课文《天窗》的背景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2.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出主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解释生词和句子。

2.分组或个别阅读,讨论理解课文情节。

第三步:课文分析(15分钟)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2.探讨课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作者的用意。

第四步:活动设计(15分钟)1.安排小组讨论,就课文中的冲突及解决办法展开思考。

2.演绎课文中的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引导学生发表对《天窗》的看法和感想。

六、作业布置1.搜集类似主题的故事,做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2.准备下节课的参与讨论问题。

七、板书设计•课文名称:《天窗》•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人物性格分析•注意:情感态度培养八、教学反思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有所提升,同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以上为本次教案内容,希望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第3课《天窗》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第3课《天窗》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第3课《天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天窗》,理解故事情节与主题;2.学习词语:探航、飞翔、动容、眷恋等的意思和用法;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高尚品德的认识,体会风凉心正的道理;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3.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学习尊重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学习词语的意思和用法;3.运用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蕴含的道理;2.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抽象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与课文《天窗》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故事情节。

2. 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解释课文中生词和生字的意思;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并展开探讨。

3. 情感体验(15分钟)1.学生表演课文中的片段,体验角色情感;2.反思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4. 词语学习(10分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理解其意思和用法。

5. 课文赏析(15分钟)1.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2.学生分组完成课文赏析任务。

6. 归纳总结(10分钟)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总结课文中的主题与教育意义。

7. 课堂作业(5分钟)学生撰写课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表现中积极参与、发言和表演的情况;2.课后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

五、课后反思教师应当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备课和教学改进做好准备,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这个教案主要针对四年级学生学习故事《天窗》所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4—9段内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9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地的朗读感悟文章4—9段的内容。

(2)通过对文章4—9段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章4—9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继续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两遍《天窗》。

3.提出问题: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读幻灯片二、正课学习4至7段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能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什么2、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3、为什么在阵雨来的时候,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阵雨来了时,大人们不许我们在外面玩啊,其实我们反而喜欢怎样b.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木板窗又了关起来,你的心情会怎样c.是啊,我们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却无法尽情享受,于是,在失望与无奈当中,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

我们只能(教师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d.看天窗!你看见了……e.比较句子有没什么不同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

雨点儿在那里跳。

f.(下雨音乐)听,雨越下越大了,你还听见了什么这雨这雷让你想象到什么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内容吗这扇天窗使你的心情变得怎么样啊g.师生搭配读4、5段4、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6、7自然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窗》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自然段。

(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
(2)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3)板书课题:天窗
(4)齐读课题
2.简介茅盾
3.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内容?
2.完成填空:
《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3.依据这样的条理给文章分为三段。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的短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领略了天窗的神奇。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茅盾先生,去感受童年时代天窗带给他的快乐和慰藉。

二、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预设: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
作天窗。

预设:因为乡下的房子里只有一排木板窗,碰到大风大雨的天气或者冬天,木板窗一关,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一样,开天窗,显得屋里亮堂一些。

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慰藉)“慰藉”什么意思?(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慰藉?(当自己失落时,无奈时,需要安慰。


2.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的“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体会。

(1)夏天阵雨来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
的慰藉。

你是怎么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预设:当小朋友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天窗成了唯一的心灵寄托,唯一的自我抚慰。

指导朗读:如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

从“被关在了地洞似的屋里了。

”体会小朋友当时的无奈。

(2)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又是怎么理解“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预设:晚上,被逼着上床去“休息”,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唯一的心灵寄托,唯一的自我抚慰。

指导朗读:读出“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无奈,读出对天窗的喜爱。

3.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____”和“○”在文中画出看到的、想到的。

(1)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预设:我感受到风雨雷电的威力很强大,很有威慑力。

为什么透过天窗看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预设:这是“我”的想象,无限地放大风雨雷电的威力,感受到一种快乐,一种在暴风雨中玩耍嬉戏的快乐。

(2)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这段话中,哪些是看到的?
预设:一粒星,一朵云;
预设:掠过的一条黑影。

从作者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天窗虽小,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小朋友们的童年充满想象。

(课件展示以上内容)
我们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

4.讨论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小组讨论,交流。

①孩子们虽然不能在雨中、在月光下玩耍,但是透过一扇天窗,产生了无数遐想,从无奈中找回了很多很多快乐。

②孩子们从“一粒星,一朵云”看出了“无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从“掠过的一条黑影”,仿佛看到了“灰色的蝙蝠,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三、学习想象的方法
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仔细观察)还有哪些地方?
板书:仔细观察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齐读)
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

(齐读)
男女声对读。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的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身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

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玩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身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