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冯梦龙情教思想的矛盾性在女性形象中的显现

合集下载

论冯梦龙之情教思想

论冯梦龙之情教思想

论冯梦龙之情教思想李双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Ξ摘 要:冯梦龙以其情教论在晚明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冯梦龙建立了“情”的本体论,但他在以情反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

尊情思想没有发展成维护个人权益的理论。

“情”本体论的建立也不是要根本否定旧道德,而是要为现存道德建立更牢固的基础,以此去拯救世道人心。

情教说和晚明情学思潮都未能超越儒家伦理观念。

关键词:冯梦龙;情教论;本体论;人性论;儒家伦理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751(2003)0120074204On the Thought of Emotional Education of Feng Meng -longLI Shuang 2hua(School o f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 sity ,Nanjing 210009,China )Abstract :The thoery of em otional education by Feng Meng 2long took an im portant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late M ing Dynasty.Feng Meng -long established the ontology of ”em otion ”,but in the process of a struggle against reas on with em otion ,he did not surpass the tradi 2tional thinking m ode.His thought of em otion did not develop into a theory of defending one ’s own rights.The ontology of em otion was not es 2tablished to entirely deny the old m orals but to lay a stronger base for the present m orality in order to enlighten the people in the w orld.H owev 2er ,neither the theory of em otional education nor the in fluential learning thoughts in the late M ing Dynasty surpassed the ethical ideology of C on fucianism.K ey w ords :Feng Meng 2long ;theory of em otional education ;ontology ;theory of humanity ;ethics of C on fucian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家,是晚明尊情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从三言中的女性意识看冯梦龙的妇女观

从三言中的女性意识看冯梦龙的妇女观

从三言中的女性意识看冯梦龙的妇女观绪论林丹娅在《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中有这样一番见解:自从父氏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形态以来,父权宗法制君临天下的统治地位,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造就了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文化形态。

男性执文化霸权之牛耳,男性意识与男性创造的上帝神话一样无所不在——它通过社会化与教化的途径,直接侵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心理甚至生理,使之成为每一个人生存的提示、暗示、甚至压抑,造成并最终沉淀为社会每一分子似乎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人性意识。

男性视角、男性观点、男性声音成为普遍性,而女性视角、女性观点、女性声音被排斥、被抹去、被忽略、被成为特殊性。

[1]阐述了身为女性的命运,并非从来如此,而是根据男性所制造的蓝图加以描绘而形成,她认为父权宗法制度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让她们完全丧失了言语和思想的自由表达。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女性也曾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在母系社会,女性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随着父权制的产生,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属品,男尊女卑成为两性之间的主旋律;步入封建社会之后,压迫进一步加强,最终产生了程朱理学式的道德教条,给这一时期的女性们戴上了沉重的锁链。

在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发现,除了作品中本身的人物的声音外,背后还隐藏着作者的声音、观点。

三言“篇篇有据,无一篇凭空创作,也无一篇不经过冯梦龙润色加工。

”[2]虽非冯梦龙直接创作,但是冯梦龙“在题材的选择,篇目的增删以及字句的斟酌上都体现出运思和匠心”,[3]符合冯梦龙的审美眼光,由此编著而成的文学作品,包含了作者本身发出的声音,能够体现出他的性别观念。

依此我们可以认为,“三言”能够体现冯梦龙对女性角色的认知。

《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冯梦龙曾这样写道:暇日攀今吊古,从来几个男儿,履危临难有神机,不被他人算计?男子尽多慌错,妇人反有权奇。

若还智量胜蛾眉,便带头巾何愧?[4]在关键时刻女性能够给予男性一定的助力,可见,冯梦龙认为女性的能力并不输男性。

冯梦龙笔下婚姻中的女性形象

冯梦龙笔下婚姻中的女性形象

冯梦龙笔下婚姻中的女性形象在冯梦龙收集整理的一百二十回的“三言”中,其中相当数量的篇幅是取材于世俗社会中的爱情、婚姻题材。

作者集中笔墨关注于各色女性在婚前的爱情获得以及婚后的情感变化历程,在冯梦龙的笔下,女性的人格和尊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因而塑造出一大批光彩照人、极具个性的女性形象。

贞操观念作为一种社会伦理规范,最初的产生仅限于婚姻之内,是为了维护一夫一妻制家庭并生育纯正父系血统的继承人。

然而自宋代以来,它却蜕化为男性控制女性的工具,越来越严重地体现着女性是男性私有物的观念。

它以女性对某一男性忠贞为核心,通过对女性的单向约束和摧残而得以实现。

在贞节道德的幌子下,女性丧失了精神、情感、选择生活的自由甚至生命的自由权利,丈夫成为她们生存正当性的唯一证明。

一、守贞节妇――立性贞洁表纲常女教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

从《礼记》到刘向《列女传》、班昭《女诫》,女教已经初步形成系统,程朱理学是以“三纲五常”来作为维护封建宗法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

明代是程朱理学在思想文化领域最后确立统治地位的关键时期,伦理道德意识逐步加强,妇女贞节观受到空前重视。

《女儿经》便是用通俗的语言宣扬、束缚、压制妇女们的条规、章法、伦理、道德。

天启四年,明政府编撰《女四书》(即《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成为专门对妇女进行封建伦理教育的资料。

在冯梦龙“三言”的很多回目中,绝大多数女子都是贞洁操守的典型。

《喻世明言》第2卷《陈御史巧勘金钗细》写顾俭事与鲁廉宪累世通家,两家儿女因而定下婚约,可后来廉宪身亡,家道败落,顾俭事便欲悔婚,其女儿阿秀却执意不许,说道:“妇人之义,从一而终,婚姻论财,夷虏之道,爹爹如此欺贫重富,全没人伦,决难从命,若鲁家贫不能聘,孩儿情愿守志终身,决不改适。

当初钱玉莲投江全节,留名万古。

爹爹若是见逼,孩儿拼却一命,亦有何难!”后来,阿秀与鲁公子相见,情投意合遂成两姓之好,不料却是一个假的鲁公子,阿秀知情后遂自缢身亡。

冯梦龙“情教观”

冯梦龙“情教观”

下编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创作者的劳动,从题材选择到思想内涵,都与创作者息息相关。

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又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时代,时代风气、思潮、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都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影响,甚至直接塑造其思想情感。

同时文学作品的产生还不可能离开文学传统,越是优秀的作品,与时代与作者与文学传统的关系越是密不可分,“三言”也不例外。

美国的韦勒克和沃伦所著的《文学理论》,在批评了由文学“外在的”研究去诠释和评价作品的缺陷后指出,“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

无论怎么说,毕竟只有作品能够判断我们对作家的生平、社会环境及其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兴趣是否正确。

”[7]反言之,文学作品里高于现实的构造,也一定反映了类似“作家的生平、社会环境及其文学创作的全过程”等等的客观实际,只有把它们和作品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避免偏颇。

我们在“三言”中可见的这些状态,都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章冯梦龙“情教观”的影响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共收集我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120篇。

厚重的文学作品集结成册,流传后世,凝聚了作者的辛劳和智慧,更闪烁着思想的光辉。

冯梦龙在“三言”序言中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写作目的:“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

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

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

”“以《明言》、《通言》、《恒言》为六经国史之辅,不亦可乎?”也就是说,“三言”是做为六经国史之辅来喻世、警世、醒世的,以适俗的方式使人们明晓事理,从而达到长久地教育世人、一心向善的目的。

那么,冯梦龙又是用什么思想以一贯之作为劝戒的工具和手段呢?他在编纂的另一部小说《情史类略》中阐述道只有“情”,即以情来劝导世人,教诲众生,从而使世人皆有情,使整个社会都充满情。

“情教观”也就成为冯梦龙编写“三言”的主导思想。

“情教观”是冯梦龙在编纂,创作文学作品中始终贯彻的一种思想观念,他不仅肯定“情”的本源性——“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强调至情——“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而且把它作为贯穿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线——“万物如散线,一情为线索”,归结为一点就是“肯定情欲的合理性”。

冯梦龙矛盾思想及其表征探析

冯梦龙矛盾思想及其表征探析

[摘要]冯梦龙“情教”思想,实际是情教与名教的矛盾思想。

他试图苦心营建“情教”理想来取代传统“名教”思想,将自己以情施教的思想体系贯彻在以名为教的社会现实中。

冯梦龙情教与名教思想的矛盾,是二者在逻辑起点上的对立和逻辑终点上的同旨,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其婚恋观、妇女观、忠孝观和释道观四个方面。

[关键词]冯梦龙;矛盾思想;内涵;表征[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09)01-0072-05[收稿日期]2009-02-14[作者简介]霍省瑞(1981-),女,陕西绥德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8级博士研究生。

冯梦龙矛盾思想及其表征探析霍省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2009年第1期总第65期No.1.2009Total No.65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晚明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对人生与社会曾有焦灼的思考,提出“我欲立情教[1]”的大胆主张,并欲“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2],显露出离经叛道的狂士锐气。

于是,研究者多取其“情教”思想加以阐释,且评价较高,甚至说它反封建、反圣学,具有启蒙思想的性质[3]。

事实上,冯梦龙以情施教的同时,不离名教的道德说教,浓浓的人性情感与明白无误的劝诫意图始终难解难分。

冯梦龙“情教”思想,实际是情教与名教的矛盾思想。

一、“情教”与“名教”的界定“情教”一词,冯梦龙首次提出。

何谓“情教”?在诸多研究冯梦龙思想的学术讨论中争议颇多。

方胜提出,“情教”就是冯梦龙的“教化”论[4]。

游友基更细致地解释“情教观”的内容,就是用文艺等各种手段宣传情,推行社会教育[5]。

傅承洲则认为“冯梦龙提出的‘情教’就是一种以情为教义的宗教”,并将其与释道并称[6]。

冯梦龙的情学思想与“三言”中的女性心理

冯梦龙的情学思想与“三言”中的女性心理

八荒之表 。洋洋乎会于 《 风》、 《 雅》,使人忘其鄙近 ,自
解 ,怯 言 其志 。 《 庄 诗 话 》 : 《 选 》 注 云 : “ 籍 属 文 ,初 不 苦 竹 文 阮
其他如 《 石林诗话》、 《 彦周诗话》、 《 珊瑚钩诗话》
语 焉 不详 ,未 有提 到 其 有 四 言 《 咏怀 诗 》者 。
其一 ,明代 中后期, “ 心学”成为社会思潮的核心 ,冯 梦龙在王阳明的 “ 良知 ”及 李贽的 “ 致 童心说 ”影响下,对 所未有的肯定与赞扬,强调 “ ”是万物 的本原,宇宙的核 情 心。这一理念在 《 情史 ・ 序》中有着清晰地阐述: “ 天地若
“ 情”作用于个人时,还会有使 “ 有情则勇,无情则怯。” (《 情史 ・ 序》)的效果及 “ 若有贼害等,则 自伤其情。盗
清王文濡 《 历代 诗评注读本》 : “ 阮籍咏怀诗 八十余 真 的 ,它 们 的作 者 又 是 谁 ?阮 籍 四言 《 咏怀 诗 》 的真 伪 问 题
篇 , 为世 所重 。但 非一 时 所 作 ,有 说 破 者 ,有 不 说破 者 , 忽 在 以上两 个 问 题没 有 新 的材 料 之前 ,没 有 得到 合 理 的解 答 之 哀 忽 乐 , 叔 ( 单 立 人 )诡 不 羁 , 十 九 首 后 , 复 有 此 种 笔 前 ,还 是有 一 分 证据 说一 分 话 , 还是 以存 疑 为好 。 加 墨 , 文章 一 转 关也 。 ”
注 了比以往作品更多的关注。可以说,女性心理在 “ 三言 ”中 物中处一焉,特 以能言,能衣冠揖让,遂 为之长,其实觉性
情 得到了细腻生动地刻画,而这一文学表现,自然与冯梦龙的情 与 物 无 异 。 … … 生 在 而 情 在 焉 。 ”在 世 间 , “ ”包 括 君 凡 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冯 氏情学思想在人物塑造上 臣 、父子 、兄 弟 、朋 友 之 间的 各种 感 情 : “ 民之 所 以必 开 者 , 圣 人 亦 因 而 导 之 ,俾 勿作 于 凉 ,于 是 流 注 于 君 臣 、父

浅谈冯梦龙和凌蒙初笔下叛逆的女性形象

浅谈冯梦龙和凌蒙初笔下叛逆的女性形象

白蛇故事的完 整化 , 力于冯 梦龙, 是第一部 由文人独立创作的有关 得 这
白蛇 故事 的文 艺作品,警 世通 言》 二十八 《 《 卷 白娘子永镇 雷蜂:》 是一篇 瞎就 }

以白蛇为题 材的小说 , 后世 影响是非常大 的。冯梦龙笔下的 白娘子, 对 她是
个情妖。 管她连续给许 仙带来 灾难 , 是, 尽 但 人们也很难对她产生憎恨 , 因
人 文 与
浅谈 冯梦龙和凌蒙初笔 下叛逆 的女性 形 象
沈 阳市旅 游学校
关键词: 叛逆女性 自我意识 封 建礼教
李明浩
摘 要: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和凌 蒙初笔下有 大量对叛逆女性_描写 , 的 按女性 的出身, 把女性分成几类进行分析 , 出 现了女性 t 突 表 J 我意识的觉醒。
以悲 剧 结 局 的 句 号 。
断, 就这样做鬼杀死了负心郎满少卿 , 为 自己苦苦等待 的十年画上了一个 也
三、 神话故事中的叛逆女性形 象
在中国, 蛇是最不受一般老 百姓喜欢 的动物之一 , 人们 常常用 蛇蝇之
来形容心地 不正 的人 , 毒蛇 ” 以“ 来作 为阴险狡猾之徒 的外号, 尽管蛇身 如 : 警世 通{ 《 卷三 十二 雠E 十娘怒沉 百宝箱》 就是“ 三言 ” 中以 自杀的方式 心 ”
从某种意义上可 以说是生活在缺乏 人性的封 建家庭 中, 从小受封建文 明朝 天启年 间, 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 经 森严 , 化 的教养 ,而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则充满 了礼教的藩 篱,要取得婚姻的 自 过文学加工编成 了《 喻世 明言》 《 、 警世通言》 《 、 醒世恒言》 部短篇小说集 , 三 由, 也必然和渗透在 自己头脑中的封建意识 发生尖锐 的冲突。但作为“ , 人 简称“ 三言” 凌蒙初在“ 。 三言 ” 的直接影响下, 写成 了《 初刻拍案惊 奇》 ( 刻 、-

浅论冯梦龙“情教”观

浅论冯梦龙“情教”观

浅论冯梦龙“情教”观作者:陈若仪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5期摘 ; ;要:在作品中,冯梦龙的“情教”观作为方法论,其实现的必要手段是引起读者的共情。

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他以因果报应观的认知为主导达到表层共情,以人物行为的情感缘由达到深层共情,最终起到教化作用。

通过对文中王三巧、蒋兴哥行为与命运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冯梦龙的“情教”内容是围绕情不断波动、具有弹性的道德,是情化之理。

关键词:冯梦龙; ;“情教”观 ;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冯梦龙在《情史·序》中說:“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

”[1]这是他“情教”观的宣言。

“情教”即是冯梦龙的“教化”论,他认为“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1],将“情”看作本体,体现在文学上,“情教”成为其文学创作的核心思想,是对通俗文学创作目的的界定,也是一种方法论。

在《警世通言·序》中有这样一段话: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

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触性性痛,导情情出[2]。

显然,这是对“情教”的形象说明。

心理学家麦独孤的动原主义认为“行为的原动力是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理智”[3],听众的行为来源于与《三国志》故事的共情,而后将故事中的“情”投射到自己身上,随之发出相应的行为,因而读者要与故事达到共情,才能起到“教”的作用。

因此,作品能否引起人们的共情是“情教”能否真正实施的关键,冯梦龙结合话本小说的特点,充分发挥共情的作用。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作为整部“三言”的首篇,是“情教”的典型代表。

一、表层共情:因果报应“共情是一种人格特质或者一般性的能力,是一种了解他人的内部感受、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和倾向”[4],对于话本小说,读者面对的有两类人:一是宏观上带有一定价值取向的叙述者,二是具体至小说中的人物。

表层共情是读者直观地从叙述者的宏观角度,抽象化、符号化故事情节,达到了解感受叙述者主导的价值观的过程。

从“三言”看冯梦龙情教与道德说教的思想矛盾

从“三言”看冯梦龙情教与道德说教的思想矛盾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5 2 期 20 0 6年 1 0月
德 州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z o ie st o r a fDe h uUn v r iy
VO . 2, . I 2 NO 5
Oc., 0 6 t 2 0
从“ 言’ 冯梦 龙 情 教 与 道 德 说 教 的思 想 矛 盾 三 ’ 看
冯 梦龙 是 明代 杰 出的通俗 文学 家 , 他编 纂的“ 三
在 争吵 中借机 说 出 自己 的姓 名 、 龄 、 址 、 婚 等 年 住 未 详 细情况 , 表达 对 范二郎 的爱慕 。耳 熟 能详 的《 来 杜
十 娘怒 沉百 宝箱 》 中的 杜 十娘 则 一 心 追 求纯 真 的爱
言” 表着我 国古 代 话 本 小说 的最 高 成 就 。“ 言 ” 代 三
龙 的教化论 , 情 ” 用“ 教诲 诸 众 生 。他 编 纂 “ 言 ” 三 就 是 出于 这种 目的 , 借 “ 女 之 真 情 , 名 教 之 伪 要 男 发
二 郎 的婚 姻气 愤 而“ ” 死 。而 李 甲也是 害怕 父母 的反
对, 无情地 背 叛 了杜 十娘 , 得杜 十娘 饮恨 江 中。此 使 外, 冯梦龙 还 强 调 妇 女 从 一 而终 的 观 念 , 要 订 了 只
共有 1 0篇作 品 。数 量 如 此繁 多 , 分 又是 改 编 自 2 部 前人 作 品, 思想 难 免 复 杂 , 不 乏 有 矛 盾 之处 , 其 且 最 突 出的就是 他所 提倡 的情教与 道德 说教 的矛盾 。 众所周 知 , 梦龙 是 “ 教 ” 冯 情 的倡 导 者 , 在 《 他 情

史序 》 明确 提 出了“ 情教” 主张 , 说 :我欲 立 里 立 的 他 “

从“三言”妓女形象看冯梦龙情教观的矛盾性

从“三言”妓女形象看冯梦龙情教观的矛盾性
一旦贞节被质疑,礼教规训下的女性唯一能 做出的反抗便是以死明志,关盼盼也不例外。当 她发现白居易还另有讽诗,意志瞬间瓦解。这首
收稿日期:2017 05 16 作者简介:陶(1994 ),女,江西九江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5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 24—
《全唐诗话》卷六《张封建妓》又增添了白乐天诗 讽盼盼,盼 盼 不 食 而 卒 的 情 节。 至 《丽 情 集 · 燕 子楼》,由 守 节 发 展 到 死 节 的 情 节 基 本 定 型。 在 “三言”中,故事情节又有了新变,“除钱舍人遇鬼 的神话部分不论外,叙述盼盼生前事,和小传颇有 出入。如说盼盼得白诗,欲坠楼自杀,侍女劝她, 一死于张公何益,且老母何人侍养?遂止。(《宋 元戏文辑佚·许盼盼燕子楼》)”[2]357冯梦龙还续 写了结局,增加了关盼盼鬼魂与钱希白相遇并得 到钱舍人题诗的情节,强化了关盼盼的贞洁之志。
(一)倡导情贞又赞美贞节观念 冯梦龙倡导的情教观首推情贞,强调情感层 面上的忠贞不二,而与情贞相对的贞节观念却是 礼教层面上的从一而终。冯梦龙在实际创作过程 中并没有始终如一贯彻他所倡导的情贞,很多时 候他不自觉地赞美妇女的节烈行为,站到了情教 观的对立面。 《钱舍人题诗 燕 子 楼 》中 的 主 人 公 关 盼 盼 便 是这样一个节烈妓女。关盼盼燕子楼的故事流传 已久,最早 见 于 白 居 易 《燕 子 楼 序 》,叙 张 尚 书 的 家妓关 盼 盼 念 旧 爱 而 守 节,居 燕 子 楼 十 余 载。
盾性的根源在于冯梦龙试图调和情与理,有着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这与冯梦龙受儒学思想、尊情思潮的双重
影响有关。
关键词:三言;妓女形象;情教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冯梦龙“情教观”与“三言”中的女性形象

冯梦龙“情教观”与“三言”中的女性形象

1998年3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 ar.,1998第27卷第1期Journal of Shaanxi N o r m al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V o1.27N o.1冯梦龙“情教观”与“三言”中的女性形象刘军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西安710062;作者,女,27岁,文学硕士) 摘 要 冯梦龙作为通俗文学家和小说理论家,首次提出了“情教观”的文艺思想。

“三言”的编纂及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无不反映他对真情的追求和通过真情教诲众生、改良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 冯梦龙 三言 情教观 女性形象分类号 I207141到90年代,对“三言”的研究趋于专题化,分析“三言”中女性形象的文章时有所见,诸如对“三言”中妇女反封建精神的专题讨论,有很大影响。

然而,从冯梦龙“情教观”文艺思想的角度透视“三言”中的女性形象,以及这种思想在众多女性形象塑造中的渗透和体现都缺乏深入的探讨。

冯梦龙在塑造这些占据作品全集1 3以上的众多动人的女性形象时,不仅深刻反映了广大妇女的生活和心态,而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情教观”的强调,可以说,众多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冯梦龙“情教观”思想的艺术实践。

一、“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情教观”的观点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共收集我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120篇。

与冯梦龙同时代的凌氵蒙初在《初刻拍案惊奇》序言里说,“三言”把“宋元旧种,搜括殆尽”。

冯梦龙在选择作品和题材时,“抽其可以嘉惠里耳者”(《古今小说序》),进行加工、修订,作品中深深地渗透着冯梦龙个人的文艺观。

无论他是对人物事件的加工和改写,还是对主题思想的提炼,都表达了“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吴人龙子犹叙《情史序》)的编纂目的。

这点冯梦龙在“三言”序言中也有清楚地表达:“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

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

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

”“以《明言》、《通言》、《恒言》为六经国史之辅,不亦可乎?”他明确指出,“三言”是做为六经国史之辅来喻世、警世、醒世的,也就是说,以适俗的方式使人们明晓事理,从而达到长久地教育世人、一心向善的目的。

冯梦龙情学观念论析

冯梦龙情学观念论析

冯梦龙情学观念论析1. 引言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小说家,以其《喻世明言》等作品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还对情感、婚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对冯梦龙的情学观念进行论析,探讨其对人际关系、婚姻观念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

2. 情学观念的形成冯梦龙生活在明代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冯梦龙开始思考人际关系、婚姻以及情感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他的作品中。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其中包含着欺骗、背叛、利用等因素。

他试图通过小说来揭示这些问题,并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反思和警醒。

3. 人际关系与情感冯梦龙的作品中常常描绘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情感的纠葛。

他通过对各种角色的刻画,展示了人们在面对利益、权力等问题时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在《喻世明言》中,他揭示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朋友之间的背叛等现象。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更让人们深思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

4. 婚姻观念与道德伦理冯梦龙在他的作品中也对婚姻观念和道德伦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婚姻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其中既包含着爱情和感情因素,也存在着家族、社会等各种利益考量。

他通过对男女主角以及其他配角的塑造,展示了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一些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同时,他还强调了道德伦理在婚姻中的重要性,认为诚信、忠诚等美德是维系婚姻关系的基石。

5. 冯梦龙情学观念的现实意义冯梦龙的情学观念不仅对于当时社会具有现实意义,也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他通过揭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提醒人们警惕欺骗、背叛等问题。

他通过探讨婚姻观念和道德伦理,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处理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在当代社会中维系良好人际关系、构建幸福婚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6. 结论冯梦龙是一位深思熟虑、富有洞察力的作家,他以其特有的方式揭示了人际关系、婚姻观念以及道德伦理等问题,并将这些观点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浅析《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根源

浅析《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根源

浅析《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根源作者:李志凌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2期摘要:冯梦龙的“三言”是明代著名的拟话本系列,也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着重选取《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一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周胜仙的形象,解释她的不幸,从而探究封建社会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关键词:“三言”周胜仙人物形象悲剧根源从宋元小说话本到清代的拟话本,中国小说一直承前启后地发展着,其间成书于明代天启年间,由冯梦龙编纂的“三言”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代表了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更是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社会生活(尤其是明代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卷,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反映明中叶人们心理活动的信息。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本文选取《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一篇试做分析探究。

一、故事情节冯梦龙在《情史》一书的“情痴”卷中说:“人生烦恼思虑种种,因有情而起……自达者观之,凡情皆痴也。

”而《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一篇描写的便是痴情人周胜仙和樊二郎的凄美爱情,卷尾有诗说:“情郎情女等情痴,只为情奇事亦奇。

”它描述的是一段普通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周胜仙家财万贯,开朗大胆,名为胜仙,本也确实可以过着快活似神仙的日子,却受门当户对思想的阻碍不能跟情郎简单相守,先是因情假死,后又为情真死,可是不管死多少次她心心念念的依旧是情郎,无怨无悔,用一个“痴”字来形容她再不为过。

她是冯梦龙笔下痴男怨女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敢于反抗腐朽制度的先进女性的化身。

二、人物形象周胜仙第一次踏入樊家酒楼,我们便可以从樊二郎的眼中窥见周胜仙的姿容:“方年二九,生得花容月貌……细看那女子,生得:色,色,易迷,难拆。

隐深闺,藏柳陌,足部金莲,腰肢一捻,嫩脸映桃红,香肌晕玉白。

娇姿恨惹狂童,情态愁牵艳客。

芙蓉帐里作鸾凰,云雨此时何处觅?”寥寥数笔,已然把一个明艳动人的女子置于人前,清丽脱俗,仙女一般,只应天上有。

从“三言”中女性形象解读冯梦龙的情教观

从“三言”中女性形象解读冯梦龙的情教观

从“三言”中女性形象解读冯梦龙的情教观
黄维芸
【期刊名称】《《神州(中旬刊)》》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摘要:冯梦龙创作“三言”主要是希望用作品来晓喻世人,警醒世人,达到“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的目的。

冯梦龙认为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便是“情教”,达到“情教”的方式就是通过文学作品。

通过对冯梦龙“三言”中的不同类型女性形象的解读,深刻探究了冯梦龙的“情教观”。

冯梦龙强调“三言”的教化功能,提倡用“情教”对抗“理教”,在反对宋明“理学”这一方面,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总页数】1页(P6-6)
【作者】黄维芸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5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三言”妓女形象看冯梦龙情教观的矛盾性 [J], 陶赟
2.从“三言”中女性形象解读冯梦龙的情教观 [J], 黄维芸;
3.冯梦龙\"情教观\"对左派王学的修正\r——以\"三言\"为中心进行考察 [J], 侯钧才
4.冯梦龙“情教观”与“三言”中的女性形象 [J], 刘军华
5.冯梦龙的情教观在“三言”编纂中的体现 [J], 张丹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三言中的女性意识看冯梦龙的妇女观

从三言中的女性意识看冯梦龙的妇女观

从三言中的女性意识看冯梦龙的妇女观绪论林丹娅在《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中有这样一番见解:自从父氏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形态以来,父权宗法制君临天下的统治地位,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造就了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文化形态。

男性执文化霸权之牛耳,男性意识与男性创造的上帝神话一样无所不在——它通过社会化与教化的途径,直接侵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心理甚至生理,使之成为每一个人生存的提示、暗示、甚至压抑,造成并最终沉淀为社会每一分子似乎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人性意识。

男性视角、男性观点、男性声音成为普遍性,而女性视角、女性观点、女性声音被排斥、被抹去、被忽略、被成为特殊性。

[1]阐述了身为女性的命运,并非从来如此,而是根据男性所制造的蓝图加以描绘而形成,她认为父权宗法制度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让她们完全丧失了言语和思想的自由表达。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女性也曾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在母系社会,女性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随着父权制的产生,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属品,男尊女卑成为两性之间的主旋律;步入封建社会之后,压迫进一步加强,最终产生了程朱理学式的道德教条,给这一时期的女性们戴上了沉重的锁链。

在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发现,除了作品中本身的人物的声音外,背后还隐藏着作者的声音、观点。

三言“篇篇有据,无一篇凭空创作,也无一篇不经过冯梦龙润色加工。

”[2]虽非冯梦龙直接创作,但是冯梦龙“在题材的选择,篇目的增删以及字句的斟酌上都体现出运思和匠心”,[3]符合冯梦龙的审美眼光,由此编著而成的文学作品,包含了作者本身发出的声音,能够体现出他的性别观念。

依此我们可以认为,“三言”能够体现冯梦龙对女性角色的认知。

《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冯梦龙曾这样写道:暇日攀今吊古,从来几个男儿,履危临难有神机,不被他人算计?男子尽多慌错,妇人反有权奇。

若还智量胜蛾眉,便带头巾何愧?[4]在关键时刻女性能够给予男性一定的助力,可见,冯梦龙认为女性的能力并不输男性。

论冯梦龙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情史》和“三言”为中心

论冯梦龙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情史》和“三言”为中心

论冯梦龙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情史》和“三言”为中

吴晗
【期刊名称】《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1
【摘要】晚明以降,人文主义思潮涌动,文人倡导尊情适性,导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
念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小说文本中生成了一大批新型女性形象,在对市井妇女、妓
女及世家闺秀等各阶层人物的书写上,展现全新样态。

冯梦龙的《情史》和“三言”,不但歌颂女性的坚贞与多情,赞美其才智与个性,更是对程朱理学中的贞洁观念发出挑战与批判。

小说对女性进行全面刻画,重新评价妒妇、荡妇等人物形象,肯定
女性对情感的追求及其聪明才智,力图建构独立自主的女性个体,客观上呈现了尊重
女性、倡导男女平等的妇女观。

【总页数】10页(P101-110)
【作者】吴晗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相关文献】
1.论莫言小说形式探索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关联——以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为中心
2.探析西方语境下汤亭亭与郭小橹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
3.《婚姻法》
颁布后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建构——以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中心4.“裸脸者”“异邦异族”“卡桑德拉”与“恶之花”——论徐小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冯梦龙情学观念论析

冯梦龙情学观念论析

冯梦龙情学观念论析内容摘要】冯梦龙的情学观念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框架,既包含文学思想,又有道德、政治乃至宇宙生成理论,既有情本思想的直意抒发,又积淀着浓厚的理学教化色彩,情本论和情教观是其建构情学体系的两个理论层面,虽然冯梦龙标举“情教〞的旗帜,但又没有走到否认“理〞的地步,在情与理的关系中,是崇情抑理,而不是以情反理。

【关键词】冯梦龙情学观念情本论情教观冯梦龙是明代致力于通俗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文学家,他不仅在实践上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开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理论上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也作出了重要的奉献。

作为晚明主情论的代表,他的情学观念不仅是他从事文学活动的根底,也是晚明尊情思想开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他编纂的文学作品有较多的反对封建礼教的内容,目的在于“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并立志为情作使。

概括来讲,冯梦龙情学思想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以万物含情,真情不变为主要内容的情本思想,二是以导愚适俗,教诲众生为现实效用的情教观点。

在“三言〞中,冯梦龙共搜集、整理和创作白话短篇小说120篇,其中都蕴含着冯氏深沉的情学思想。

无论是对作品题目的改动,还是对人物事件的改写,抑或是对主题思想的提炼,都表达了“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的编纂目的。

这点冯梦龙在?醒世恒言·序?中也有明确的表现:“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

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

恒那么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而。

〞“以?明言?、?通言?、?恒言?为六经国史之辅,不亦可乎?〞他明确指出,“三言〞是作为六经国史的辅助来喻世、警世和醒世的,也就是说,以小说这种通俗易懂的文体,使人们明晓事理,从而到达长久地教育世人的目的。

那么,“情〞就是教育的工具和手段,他试图通过情来教诲众人,从而使社会上的人都有情,使整个社会充满情。

情本论和情教观是冯梦龙建构情学体系的两个理论层面,情本论阐释“情〞的内涵,情教观说明了“情〞的现实效用。

情本论是情教观的根底,情教观是情本论的开展和延伸,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梦龙 在 “ 言 ” 冯 三 中塑 造 了诸 多 的女 性 形 象 , 不 同 角度 传 达 出 了作 者 的“ 教 ” 想 。 一 方 面 , 者 从 情 思 作
希 望 以呼 唤 个 性 自由为 出发 点 来 肯 定 女 性 的 爱情 追 求 ; 另一 方 面 , 又不 自觉地 显 现 出对 理 性 规 范 的 妥 协 。这 却
欲望的合理性 , 这无 疑是对“ ” 情 的宣扬 , 与此同时 , 者正是 作
借 助不 同女性 的爱情 追求 与结 果 , 显示 出 “ ” 理 ” 情 与“ 的对 抗, 在两 者 的矛盾 冲突 中表现 出冯 氏对 “ 的认 同 , 能反 理” 也 观 出程朱理学对作者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 ” 用情 醇化社 会 , 化 民众 , 礼 , 教 其指 向与宋 明理学本 质上
是一 致 的。“ ” “ ” 区别 在冯 梦龙 看来 , 情 与 理 的 不过是 教化 工具 的不 同 。在 “ 三言 ” , 多地方 都能 看 出作者试 图在 中 很
“ 与 “ 之 间寻求 最佳平衡 点 。在《 情” 理” 蒋兴哥 重会珍珠 衫》 中,作 者着力塑 造 了女 主人 公王三 巧 。三 巧与丈夫感 情深 厚, 但丈 夫外 出经 商很久 未归 , 王三 巧与 陈大 郎有 了私情 。
法。 王三巧身 上所表现 出的矛盾 , 正是 明代 中后期程朱 理学
的理性规 范与张扬 个性 ,追 求 自我情 感这两种 思潮对 抗的
结 果 ( 三 巧 的 出轨 行 为是 为 社 会 中 的 任 何 男 性 所 不 能 接 王
响 。这 就使他成 为晚 明主情 、 尚真 、 适俗 文学思潮 的代表人
王 ” 为 臣者要 以情对 君 主 , , 人人 有情 , 会 才稳定 , 民才 社 人 能安 居乐业 。可见 , 梦龙对 “ ” 冯 情 的强调 最终 落脚点 还是
岸。反映在文学上 , 则是文学作品新的走向 : 高扬个性和肯定 人 欲。 因此 , 主流性别规范在 以前所未有 的态势渗 透人心 的
第 1卷第1 21) 7 期( 2 0
甘 坪 拒 音离I
V17 o( 1) 01 N.2 2 . 1 0
试 论冯梦龙 情教 思想 的矛盾性在 女性形象 中的显现
关 薇
(. 1 西北师范大学 文史学院 , 甘肃兰州 7 07 ;. 30 02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 , 甘肃成县 7 20 ) 4 50
同时 , 也遭 到了思想界深刻的质疑和反叛 。而文学 同样 也表
现出其独特 的价值取 向: 当生命本具 的创造力在 主流社会及 其 价值 体系 中无法释放时 , 便转而深入人性 的本能及其 两性 情欲, 并将其作 为武 器 , 抗击 主流性别规 范的压制 , 这样 就形
成 了晚 明文 学作 品中所呈现 出的思想 主题 的复 杂性 。一 方
“ 三言” 虽然并非 冯梦龙的个人创作 , 其 中的篇 目经过 但
他 的厘定 与修 改 ,都契合 了冯梦龙 的性别观念 和创作 思想 。
冯梦龙接受 了儒 家传 统的教育 , 又生 长在商业经济十分 活 但
跃 的苏州 , 年轻时常 出入青楼酒馆 , 熟悉市 民生 活。同时 , 他 曾去李贽生活过 2 0年的湖北麻城讲学 ,深受李 氏思想 的影
男权 专制要求 。 疑 , 无 李贽 的这种观念 和思想是 影响 了冯 梦 龙的, 因此 , 在王 三巧 的身上 作者 赋予 她大 胆追求 的权 利 , 她作 为一个 鲜活生动 的人 ,真切 地展现 了人 的 “ 欲望” 这 , 种“ ” 欲 是合 理的 。然 而 , 们又不得 不承认 , 我 主流性别规范 在 明代 社会 的影响无 疑是巨大 的 ,冯梦龙 虽然能接 受新思
言 ” 其如此。 尤
巧行为 的合理性 , 因此 , 让三巧 的丈夫蒋兴 哥很理性地 审视 自我 : 当初夫 妻何等恩 爱 ,只为 我贪着蝇 头微利 ,撇 他少 “
年守寡 , 弄出这 场丑来 , 如今悔之 何及 !”. 『 2 然而 , 在主 流话 语 模式 的规 范之下 , 冯梦 龙又 为王 三巧安 排 了“ 自尽 ” 的想
物。因此 , 在他的思想 中 , 儒家传 统思 想和新思潮两者是共存 的 , 因为此 ,三 言” 正 “ 中呈 现 出了作 者思想 的复杂性 与矛盾
受的 ) 。我 们知 道 , 明代 中后期 王学左 派 的代 表李 贽 , 思 其
想 非常具 有解 放性 , 破 了程朱 理学 对女 性 “ 节” 突 贞 自守 的
从男性叙 事 的角 度出发 , 从情感 实现上来 说 , 作者认 同王三
面 , 品中力 图显 现对 “ 的张扬 和对人性 的肯定 ; 作 情” 而另 一
方 面 ,理 ” “ 的压 制 由来 已久 , 在程朱理 学 的规 范话语模式 下 情感 的宣 扬往往 以失败 而告 终 , 种“ ” 理 ” 这 情 与“ 的矛盾 斗 争, 则使晚明文学作 品呈 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 。 短篇小说“ 三
是 时代 赋 予 文 人 的 矛 盾 的 创 作 观 。
关键词 - J ; 睛教 女性 ; 爱情观 ; 妥协 中图分类号 : 0 . . I 6 / 2 2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2 (0 2 0 — 3— 3 1 0 — 0 0 2 1 )1 0 5 0
对文学 的发展来说 , 明是一个特殊 的历 史时期 。一方 晚 面 ,以男权 为中心 的主流话语 模式仍然在文坛蔚 为壮 观 , 众 多 的作 品都表现 出了崇 尚程朱 理学规范 , 宣扬 贞节观念 的主 题 。然而 , 与此相对 , 明代 中期 开始 , 思想 界诞 生了以“ 王学 ”
为代表 的思想解放潮 流。他们 强调“ 本心 ” 以此触 发人对 于 ,
自己本 心的发现 , 而情 感也会 随之沸腾起 来 , 冲击理 学 的堤

对贞节的肯定传达出对 主流话语模式 情 提升 到改 造社会 的高度 , 提 倡 以情 治天 下 。他认 为“ 王道本乎情 。不通 人情 , 不能 为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