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东营经济开发区简介
东营经济开发区简介一、城市概况东营市是1983年10月成立的省辖地级市,是黄河三角洲上的中心城市,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和石油系统的最高学府石油大学就座落在这里。
东营市总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82万,市辖区人口82万。
1.1区位东营市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塘,南连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也是海陆连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通道。
环渤海高速已开通,东营市成为济南、青岛、天津、北京三小时城市圈核心城市。
1.2交通航空:东营机场紧邻开发区,现有直飞上海、北京航线,目前正在扩建,由4C升级为4D。
航运:开发区距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港80公里,有东港高速连接。
目前东营港正在扩建,2×3万吨级通用码头即将投入使用;位于开发区的广利港也将扩建为5000吨级内港。
开发区距离青岛港200多公里,由济青高速或环渤海高速相连。
公路:环渤海高速距离开发区约10分钟车程。
铁路:东营市现有铁路淄东线,为胶济线支线,目前国家正规划建设黄(骅)大(家洼)铁路(环渤海铁路)、德(州)龙(口)烟(台)铁路,开发区支线也在规划设计中。
1.3气候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季回暖快,降水少,气候干燥;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
1.4土地资源东营市目前尚有35万公顷荒碱地待开发利用,其中600公顷以上成片的待开发土地达26万公顷。
据多年实测资料,黄河年均携带10亿吨泥沙入海,每年新淤土地2000公顷,是中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富集、人均土地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东营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153平方公里,土地均为国有未利用荒地,不存在农业、拆迁等问题。
1.5油气资源东营市拥有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石化集团骨干企业--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亿吨,天然气2137亿立方米,年产石油2700万吨,天然气8亿立方米;目前,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计划在东营建设存储、生产服务基地。
东营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营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复函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营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国务院要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着力提高开放水平,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东营经济开发区东营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近年来,东营经济开发区牢牢把握高端产业发展定位,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方向,高起点规划、高层次开发、高水平运作,走创新发展之路,推动开发区由综合类产业聚集区向高端产业聚集区转变,努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开发区。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批准进区加工制造业项目529个,总投资517亿元;已投产工业企业16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4家,培育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装备、新材料、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构筑起科技、人才、投融资、物流、基础设施五大支撑平台。
2021年,东营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1.4亿元、工业增加值13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42.3亿元、利税45.2亿元、利润30.5亿元,分别增长37.3%、21.5%、29.7%、26.2%和26、9%;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09亿元,增长21.2%;实现进出口总额11.04亿美元,增长1.8%。
东营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腾飞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不仅对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东营经济开发区与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建议(2)
东营经济开发区与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建议一、东营经济开发区总体概况东营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山东省政府批准的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东营)的主要载体。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批准进区加工制造业项目508个,总投资460亿元;已投产工业企业165家,其中规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以上企业122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外资企业25家,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光伏、风电设备、石油装备、新材料六大高端产业链。
200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0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0.8亿美元,出口3.45亿美元。
明确了规划建设“四园区(滨海新材料园、生态工业园、油田工业园、中心商务区)、一基地(东营国际新能源产品及装备制造基地)、一走廊(高新技术走廊)”,培育六大高端产业链,构筑五个支撑体系(规划支撑体系、人才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基础设施配套体系、投融资体系),坚持循环经济发展和集约集聚发展两种模式,由综合类产业聚集区向高端产业聚集区转变,努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开发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二、东营经济开发区发展物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是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激发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区吸引外商投资、铸就开发区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开发区作为本地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区域,加快物流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1、物流功能的提升有利于完善开发区的配套功能。
省政府出台的《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把东营等6城市确定为省级物流节点城市,其中全省五大物流区域之一的鲁北物流区域以德州为核心,以聊城、滨州、东营为重点。
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市场的竞争已经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成为整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整个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城市之间的竞争。
而现代物流能力是一个城市或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提升物流功能已成为开发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整合开发区企业物流资源,促进产业供应链的形成,完善开发区物流功能,增强开发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加快形成鲁北区域性物流枢纽,是全面贯彻实施《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开发区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地位的确立。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企业基本情况
8.高端化工项目推荐。高端石化项目的技术要求高,国内对于高端石化产品的 需求有一定的限度,我公司秉承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希望专家提供已有高端石 化产品技术作为参考。
9.碳四法制MMA成熟工艺
2.加氢裂化装置多产石脑油改造技术。我公司15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轻石脑 油收率为8.64%,重石脑油收率为23.35%。预期通过更换催化剂或调整工艺, 达到多产石脑油或全产石脑油的目的,降低成品油收率,同时为芳烃烯烃项目 提供原料。
3.催化柴油制芳烃技术。我公司1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催化柴油的收率为 23.55%,是柴油升级的主要瓶颈。预期发展催化柴油制芳烃项目或其他高附加 值项目,加工催化柴油。
产品单一,希望加大研发力度,产品深加工,希望政府给予技术性支持。
1.三元乙丙橡胶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2.前沿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玻璃钢生产技术研发;油田废液余热资源利用;油田废液处理技术研发;油泥 沙无害化处理工艺
针对现有装置运行改进以及后续发展方向的规划、新技术、新设备等,多组织 知名大公司的技术交流。 1.液相磺化技术除适用于生产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产品外,还适用于哪 些高附加值工业化学品的制备。 2.液相磺化制备脂肪酸甲酯磺酸盐工艺技术研究。
1.驱油用无规微支化微交联缔合聚合物的研究技术 2.新型耐温抗盐型聚丙稀酰胺技术 3.聚丙烯酰胺车间研磨细粉,夏季高温高湿,产品吸潮严重易出现堵塞设备、 管路及脉冲除尘,严重影响生产
10
山东统洲化工有限公 司
11
胜利油田北方实业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重点企业技术需求情况表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3月21日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全区规划控制面积417平方公里。
201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00.3亿元,增长18.4%;实现工业总产值1317.5亿元,增长29%;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6亿元,增长25%;实现进出口总额47.1亿美元,增长46.6%,其中出口2.8亿美元,增长64.2%;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排名第39位。
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 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
《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处于两大国家级发展战略的中心位臵,黄蓝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开发区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成为继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后,又一大的发展助力。
2012年1至12月份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17.5亿元,增长29%,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3.6亿元,增长25.3%,实现进出口总值47.1亿美元,同比增长46.6%;其中进口44.3亿美元,同比增长45.6%,出口2.8亿美元,同比增长64.2%;共有进出口业绩企业71家,其中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3家,过千万美元企业14家,过百万美元企业31家。
最新-关于对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精品
关于对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财经委围绕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的议题,就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期间,听取了管委会工作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港区基础设施、内港池整治、码头建设及华懋新材料、万通海欣仓储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现将调查情况提供给常委会组成人员,供审议时参阅。
一、基本情况调查认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快港区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强力突破,港口建设、园区配套、项目引进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发展势头强劲,港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开发大发展的框架已经拉开。
1-9月份,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7亿元,同比增长140%;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34亿元,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90%,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多措并举,港口码头建设推进较快。
积极引导支持中海油、万通、宝港国际等企业参与港口建设,八大业主码头建设进展顺利。
中海油2个5万吨级原油、燃料油码头和2个5千吨级成品油码头已完成桩基打设,公共管廊正在加快建设;万通2个2万吨级燃料油码头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下气力对内港池进行综合整治,内港池的商港功能得到恢复和发挥。
积极引进万通集团投资17亿元启动了南港池开发,东营至旅顺航线即将通航。
截止目前,东营港已累计接卸货船440多艘,吞吐货物260多万吨,2个5万吨级油品过驳锚地获得运营资质,接卸大吨位油船的能力已经具备。
(二)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引进成效显著。
坚持建设、招商齐头并进。
集中实施了春、夏两次重大项目开工行动,1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34亿元。
海科、华泰、万达、神驰、大明“五大生态工业园”和万通海欣、中海油、宝港国际“三大物流园”建设加快推进。
其中,海科赫邦已完成投资2.5亿元,万通海。
山东东营港经开区2024年工作目标和计划
山东东营港经开区2024年工作目标和计划In 2024, the Shandong Dongying 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ims to achiev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e key goal is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2024年,山东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目标是实现显著的发展和增长。
关键目标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
To achieve this, the development zone plans to attract more investment and cultivat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By creating a favorabl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providing policy support, the zone aims to attract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ors, especially those engaged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modern logistics, and high-tech industries.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区计划吸引更多投资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并提供政策支持,开发区旨在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特别是从事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者。
Furthermore, the development zone will focus on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This includes enhancing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upgrading ports, modernizing logistics centers, and building innovation parks. By investing i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the zone aims to enhance its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and provide better services for businesses.开发区还将重点改善基础设施设施。
东营经济开发区备案
东营经济开发区备案一、简介东营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位于中国山东省东营市的一片经济特区。
该区域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引擎之一。
为确保开发区的合法合规运营,东营市相关政府部门对开发区进行备案管理。
二、备案的目的开发区备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开发区的运营和管理,营造一个有序、公正、透明的经济环境。
备案可以有效避免非法经营行为的发生,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开发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备案内容1.备案单位信息备案单位是指在开发区内注册并运营的各类企业、机构或组织。
备案时需要提供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注册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信息等。
2.备案事项开发区备案的事项通常包括企业注册、资本金投入、经营范围、生产经营场所等方面的内容。
备案时需要详细说明各项事项的具体情况,以确保备案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备案手续备案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办理。
一般来说,备案手续包括填写备案申请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缴纳备案费用等。
备案手续的办理时间和费用根据地方政府的具体规定而有所不同。
四、备案流程1.备案准备备案单位首先需要准备好备案所需的各类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经营场所证明等。
2.填写申请表格备案单位需根据要求填写备案申请表格,并准确、清晰地填写相关信息。
必要时,还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3.递交申请材料备案单位将填好的申请表格和相关证明材料递交给东营市相关政府部门。
递交方式一般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备案单位可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
4.审核和审批相关政府部门将对备案申请进行审核。
审核程序包括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查,以及对备案事项的合规性进行审查。
审核通过后,备案单位将获得备案证明。
5.领取备案证明备案证明是备案单位的合法凭证,证明其已经经过备案审核并合规运营。
备案单位需凭备案证明到相关政府部门领取,同时,备案信息还将在相关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2011年8月18日)一、基本情况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4月份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和优先发展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营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重点突破的区域。
开发区规划控制区23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区46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生态化工、现代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四大主导产业。
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地区性重要港口,是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鲁晋冀部分地区的最佳出海通道。
二、主要工作东营港扩建特别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创业奉献为基调,以打基础、利长远为理念,解放思想,把握机遇,集中优势资源,科学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港口建设加快推进实施。
一是业主码头加快建设。
投资16亿元,全力推进八大业主码头建设。
目前,2个5万吨级原油码头打桩全部完成,2个5千吨级成品油码头、2个2万吨级燃料油码头、2个5千吨级兼顾1万吨级精细化工品码头全面开工。
二是北港池整治取得阶段成果。
为进一步整合岸线资源,健全码头功能,提升港口形象,下大气力实施东营港北港池综合整治。
对港池沿线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统一管理,进一步优化了港口功能布局;打通了北港池北岸的消防通道,为海上生产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对沙石料场、非法停靠商港渔船等进行了集中整治,恢复北港池作为商港的功能。
三是南港池开发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盘活现有港口资源,总投资17亿元,启动南港池开发。
主要是投资7亿元建设15个5000吨级码头、2个滚装船泊位,购置2艘1万吨级滚装船,恢复东营至旅顺的航线。
投资10亿元建设散杂货堆场等配套设施。
目前,正在进行港池疏浚,候船大厅正在实施桩基施工。
(二)项目引进呈现良好态势。
牢固树立“项目立区”的理念,以打造现代化生态产业基地为目标,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专业招商,重点突破大项目、好项目。
东营市发展港口经济分析与建议
东营市发展港口经济分析与建议[收稿日期]2011-03-18[作者简介]刘涛(1977-),男,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政工师。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实现彼此间相互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一种开放型经济;或者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同时它又是开放经济、流量经济、关联经济和产业经济。
[1]“十二五”期间,东营既属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属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如何加快发展,发挥核心城市和引擎带动作用,成为东营港口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本文运用SWOT模型,分析东营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东营市发展港口经济的必要性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港口经济在各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全球国际化城市绝大部分都拥有较大的港口,并且都是在港口经济的带动下发展起来。
美国以纽约为中心的东海岸经济圈、以洛杉矶为中心的西海岸经济带,日本太平洋沿海经济带,都是依托不同功能作用的港口和港口群形成的。
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看,中国沿海地区的繁荣与港口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密不可分。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设立了14个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并致力于发展港口经济。
经过30余年的开发建设,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长三角有上海港、宁波港等港口群的支撑;珠三角有广州港、深圳港等港口群的支撑;环渤海地区有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港口群的支撑。
因此,港口的发展和港口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1985年,胜利油田开始建设黄河海港,1992年黄河海港更名为东营港。
1995年东营港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7年12月,东营港正式宣布对外开放。
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情况介绍
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情况介绍(2011年7月8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4月份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和优先发展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营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重点突破的区域。
规划控制面积232平方公里,可持续发展面积46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生态化工、清洁能源、现代物流、船舶配件制造四大产业。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依托东营港规划建设,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国务院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是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鲁晋冀地区的最佳出海通道。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新区,与全国的开发区相比,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突出。
东营港地处东北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山东半岛与京津塘地区交通通道的中心控制点,位于黄河入海口以北50公里处,北距天津港90海里,东距龙口港72海里,距大连港122海里,与河北曹妃甸、秦皇岛港隔海相望。
东营港海域等深线密集,是渤海湾泥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的天然良址。
早在9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就在他所著的《建国方略》中预言:“当整治黄河工程已完成之日,此河口将得为航洋气船所经由,自然有一海港萌芽于是。
”东营港是环渤海从龙口至黄骅1000公里海岸线上的区域性重要港口,在渤海湾西南岸及山东省港口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是交通非常便利。
东营港出渤海湾与国内外各港口相通。
开发区与各大城市都有高等级公路连接,距济南、青岛只有2小时车程,距北京、天津分别为3.5小时、2.5小时车程。
通港铁路、环渤海高等级公路正在规划,东营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重庆、大连等地的航线,达到4D级标准,港区已成为环渤海交通大通道的重要一站。
三是港区一体特色明显。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依托东营港建设,港区一体,以港带区,以区促港,有利于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四是土地资源充足。
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规划范围内全部是尚未开垦的国有荒碱地,适宜发展各类临港产业。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七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以北100公里处的渤海湾西南海岸,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龙头和重点突破区,是东营市经济发展新的载体和平台,起步区102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23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区46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化工、电力能源、现代物流、加工制造等临港产业。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依托东营港规划建设,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鲁、晋、冀部分地区的最佳出海通道。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是:立足黄河三角洲,面向环渤海,连接东北亚,服务鲁北、鲁中及晋冀区域,建设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化工基地、石油储备基地、能源供给基地,打造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建成区域内最具活力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现代化滨海城市。
发展思路是:以港带区,港区一体,港城联动,协调推进。
发展目标是:东营港将建成工业、物流、仓储配套的综合型、多功能亿吨大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将建成环渤海地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东港新区成为宜商宜居、文明富裕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优良,具备七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这里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重要接点,处于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枢纽位置,北距天津港90海里,东距龙口港72海里,距大连港122海里,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东营港等深线密集,是渤海湾泥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的天然良址,是环渤海从龙口至黄骅长达1000公里海岸线上的区域性重要港口,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中心港,在渤海湾西南岸及黄河三角洲港口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是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出渤海湾与国内外各港口相通,与各大城市都有高等级公路连接,距济南、青岛只有2小时里程,距北京、天津分别为3.5小时、2.5小时里程。
高速公路已与国家高速公路网连接,环渤海高等级公路正在加快建设。
东营港
东营港建成于1997年,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为适应发展需要,自2005年起,东营市委、市政府决定扩建东营港,当前正在实施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7亿元,建设2个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2007年8月建成投用。
在此基础上,正在抓紧论证建设2个5万吨级油码头(兼顾10万吨级油轮)和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区域内,分为仓储、化工、加工制造、高科技、行政办公、生活商贸六大功能区。
东营港总体规划共划分为4个港区,包括东营港区、广利港区、广北港区、广饶港区,形成以东营港区为主,以广利港区、广北港区、广饶港区为辅的港口体系。
共规划港口岸线21.5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0公里。
地理位置中国山东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位于中国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东北部,北邻京津塘经济区,南连胶东半岛,濒临渤海西南海岸,地处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
在黄河三角洲900公里的海岸线上,东营市拥有430公里,并处在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中心位置,是渤海湾与莱州湾、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会点,也是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重要枢纽。
从黄河三角洲2.65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分布看,东营市处于整个黄河三角洲的核心位置。
其右侧为潍坊市的寿光市、昌邑市和滨海开发区,烟台市的莱州市;左侧为滨州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和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
以上区域分别处于东营市的两翼,东营居于无可争议的中心位置。
发展方向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是:立足黄河三角洲,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面向环渤海经济圈,服务鲁北及晋冀。
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石化城、生态城、新港城;努力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早日成为鲁北及晋冀区域性物流中心;尽快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亮点。
产业重点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能源、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临港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渔业和滨海旅游业。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3月21日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全区规划控制面积417平方公里。
201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00.3亿元,增长18.4%;实现工业总产值1317.5亿元,增长29%;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6亿元,增长25%;实现进出口总额47.1亿美元,增长46.6%,其中出口2.8亿美元,增长64.2%;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排名第39位。
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 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
《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处于两大国家级发展战略的中心位臵,黄蓝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开发区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成为继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后,又一大的发展助力。
2012年1至12月份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17.5亿元,增长29%,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3.6亿元,增长25.3%,实现进出口总值47.1亿美元,同比增长46.6%;其中进口44.3亿美元,同比增长45.6%,出口2.8亿美元,同比增长64.2%;共有进出口业绩企业71家,其中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3家,过千万美元企业14家,过百万美元企业31家。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三园”筑牢科学发展平台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三园”筑牢科学发展平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火车头、最大增长极、先行区、新空间”的定位要求,依托“一区三园”筑牢科学发展平台,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1至6月份,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84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9.1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9亿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84亿元。
实现进出口总额24.6亿美元,外向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
各项贷款期末余额449.1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
用电17.4亿千瓦时,在有色金属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未上新项目的情况下,工业经济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带动了用电量稳步增长。
主体产业区加快整合提升。
对东五路以西区域实行“退城进园”,鼓励企业退出工业用地,到新产业园区发展。
府前街金融聚集区品牌企业迅猛集聚,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一高楼“沃德金融中心”、全市唯一一家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喷墨打印机用陶瓷墨水等10个项目开工,9家银行、40余家金融保险机构签约入驻,引入国际金融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等贸易平台,黄大铁路总部成功落户。
莒州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引进了大连万达产业基地等高端大品牌现代服务业项目。
对东五路至东八路区域实施提升改造,收回闲置和低效用地7638亩,重新安置了一批支撑力强、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的项目,30万件高速火车轮生产线、5万套高速铁路动车组轮对、3千台精密数控机床、5万吨高精度合金带等项目建设顺利,山东省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美轿车产品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予以公告公示。
东八路东工业园是开发区新一轮发展的主要载体。
目前,已有总投资290亿元的32个项目签约入区,29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
预计年底完成投资100亿元,3千套橡塑成套设备、碳纤维智能石油装备、工业用金属3D打印产业化、大型风动实验室、2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和2万吨压延铜箔等项目进展顺利。
预计整个园区全部建成后,年可新增产值1000亿元。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化工产业园海港路以南及港北二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化工产业
园海港路以南及港北二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东营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12.11
•【字号】东政字〔2021〕44号
•【施行日期】2021.12.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
正文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化工产业园海港路以南及港北二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
东政字〔2021〕44号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你单位《关于呈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化工产业园海港路以南及港北二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东港开管字〔2021〕50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化工产业园海港路以南及港北二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你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单位抓好落实﹐指导有关建设项目具体实施,确保各项建设有序进行。
二、规划范围:
1.海港路以南地块。
北起海港路、南至海详路,西起化工园区边界、东至港西
二路—化工园区边界,用地面积247.14公顷。
2.港北二路地块。
北起港北三路、南至港北一路,西起港西一路、东至海岸线向陆一公里边界线,用地面积405.86公顷。
三、规划目标:落实上位规划要求,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协调周边片区用地布局,规划将海港路以南地块、港北二路地块建设成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化工产业园重要组成部分。
四、要切实维护规划严肃性,不得随意更改。
确需进行局部修改的,由你单位会同市有关部门、单位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东营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1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2011年8月18日)一、基本情况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4月份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和优先发展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营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重点突破的区域。
开发区规划控制区23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区46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生态化工、现代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四大主导产业。
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地区性重要港口,是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鲁晋冀部分地区的最佳出海通道。
二、主要工作东营港扩建特别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创业奉献为基调,以打基础、利长远为理念,解放思想,把握机遇,集中优势资源,科学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港口建设加快推进实施。
一是业主码头加快建设。
投资16亿元,全力推进八大业主码头建设。
目前,2个5万吨级原油码头打桩全部完成,2个5千吨级成品油码头、2个2万吨级燃料油码头、2个5千吨级兼顾1万吨级精细化工品码头全面开工。
二是北港池整治取得阶段成果。
为进一步整合岸线资源,健全码头功能,提升港口形象,下大气力实施东营港北港池综合整治。
对港池沿线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统一管理,进一步优化了港口功能布局;打通了北港池北岸的消防通道,为海上生产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对沙石料场、非法停靠商港渔船等进行了集中整治,恢复北港池作为商港的功能。
三是南港池开发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盘活现有港口资源,总投资17亿元,启动南港池开发。
主要是投资7亿元建设15个5000吨级码头、2个滚装船泊位,购置2艘1万吨级滚装船,恢复东营至旅顺的航线。
投资10亿元建设散杂货堆场等配套设施。
目前,正在进行港池疏浚,候船大厅正在实施桩基施工。
(二)项目引进呈现良好态势。
牢固树立“项目立区”的理念,以打造现代化生态产业基地为目标,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专业招商,重点突破大项目、好项目。
截至目前,全区在建和投产项目33个,总投资600亿元。
一是突出抓好了“五大生态工业园”等重点化工项目建设。
总投资278亿元、一期投资85.4亿元的华泰、海科、万达、大明、神驰“五大生态工业园”已于今年3月份集中开工。
华懋、爱克森、科宏、胜基等化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部分项目年内投产。
二是重点抓好了三大“临港物流园”建设。
一期投资40.6亿元的中海油106万方油库区及16.8万平方米散杂货堆场、万通海欣200万方油库区(包括100万吨保税罐区)、宝港国际100万方精细化工品罐区三大“临港仓储物流园”正在加快建设。
三是突出抓好新项目引进。
石大科技已经完成选址,恒顺化工、德阳化工、大明供热等项目集中开工。
一批拟进驻项目正在洽谈推进,有的项目已拟选址,正在办理有关手续。
(三)与大项目合作进展顺利。
一是中海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中海油液体化工品码头、物流园区一期等工程正在建设,中海油渤海湾1500万吨原油上岸终端项目正式落户,计划明年4月份开工建设。
二是大唐东营发电项目加快推进。
该项目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投资,计划投资83亿元,建设总装机规模为2×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目前立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四)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
一是高起点编制了三大规划。
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东港新区总体规划;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编制了东营港总体规划;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完成了石化产业发展规划。
三大规划为港城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二是高标准实施了配套建设。
今年突出抓好生态产业区、仓储物流区、中央商务区三大片区配套,重点实施了道路、填土、供电、给排水等工程建设。
目前,全区形成了“五横九纵”的道路框架,铺设供水管线84公里,架设电力线路115公里,完成填土4500多万立方米。
金融大厦、污水处理厂、消防站、海员俱乐部、海运学校、港城花园、企业公寓、金港商城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当前,黄蓝国家战略正在加快推进实施,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也进入了突破发展的发力时期。
下一步,将牢固树立建设现代化的“国际物流港”、“现代产业基地”和“生态滨海城”的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发展定位,再掀发展热潮。
(一)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全力推进港区城一体发展。
一是明确三大目标:就是按照“立港—兴业—筑城”的发展路径,在开发区232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全面拉开东营港、产业区、新港城三大空间布局,尽快把东营港打造成为“国际物流港”、把产业区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基地”、把新港城打造成为“生态滨海城”。
二是形成“六大板块”,就是合理确定功能分区,提升优化项目布局,科学规划了港口功能区、仓储物流区、生态工业区、海洋装备制造区、战略新兴产业区、滨海新城区六大板块,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
三是培育“四大产业”,就是坚持“高效、生态、高端、绿色”的原则,着力培育壮大生态化工、现代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等四大产业,加快构筑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四是实施“三步战略”,就是从现在开始,按照“立足黄河三角洲,面向环渤海,连接东北亚,服务鲁北、鲁中及晋冀地区”的功能定位,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到2012年,东营港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财政收入在今年翻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到2015年,东营港防波堤建成投用,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液体化工品一次性仓储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为建设国家级保税港区和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奠定坚实基础,全区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力争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到2020年,东营港吞吐能力达到亿吨,初步建成现代化的国际物流港,全区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环渤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突出“生态、滨海、蓝色、休闲”特色,初步建成产业发达、功能完备、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
(二)再掀港口建设新高潮,凸显区域中心港地位。
继续坚持“以港带区、以港兴市”战略,强力推进港口建设,切实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大港口、大航运、大物流”的格局。
一是充分挖掘引桥资源,抓好十二大码头建设。
在加快八大业主码头建设的同时,尽快完成龙顺物流4个1万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手续办理并开工建设。
明年,东营港7020米引桥上将有5万吨、3万吨、2万吨、1万吨、5000吨级码头相继投入使用,新增吞吐能力3000万吨,成为区域内重要的液体化工品集散地。
二是完善北港池功能布局。
通过综合整治,在北港池北岸主要布局生产保障型泊位,同时建设船舶和海上平台修造基地,南岸主要布局散杂货泊位。
有效发挥已建成的港口北卡口大门作用,加快港口封关运作;同时,年内完成港口南卡口大门建设。
三是加快南港池开发启用,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
年内完成港池疏浚扩建及候船大厅建设,明年建成2个滚装船码头,尽快恢复已停运10年的东营至旅顺的滚装船航线,积极展开东营至台湾、韩国航线的争取工作,提升我市对外开放的形象。
四是着力完善港口总体规划,提升港口建设管理层次。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全面提升港口规划水平。
加强与先进港口对接,推进与大型港口建设和管理集团合作,着力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参与东营港建设管理,为建设国际物流大港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力实施项目攻坚,打造高效生态产业基地。
大胆突破,强力攻坚,重点引进“大高外”项目,用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推动快速发展。
一是重点发展生态化工产业。
充分借鉴上海金山石化区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化工产业规划,着力引进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化工基地。
近期,加快推动海科赫邦、华懋新材料、鲁深发等项目年内投产;重点推动春季集中开工的总投资278亿元的五大生态工业园,以及夏季集中开工的总投资156亿元的恒顺化工等十大新上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中海油渤海湾1500万吨原油上岸东营港终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开工建设;积极靠上盯上做工作,加快推动浙江金帝LNG码头及城市综合体项目,争取早日落地;认真落实全市化工产业北移战略,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促石大科技尽快落地。
力争“十二五”期间,形成“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生物化工”相结合的现代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构筑起国内领先的大型化工产业集群,建成国内具有示范性的生态化工基地。
二是突出培育现代物流业。
重点推进中海油、万通、宝港、龙顺等“四大临港仓储物流园”建设。
加快推动万通海欣200万方油库区建设,确保100万方保税罐区今年11月份通过海关验收并投入使用;加快推动中海油一期106万方、二期200万方油库区建设,确保一期项目年内完成罐体安装;加快推动宝港国际精细化工品保税罐区尽快获批,推动龙顺物流储备库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三是着力突破海洋装备制造业。
加快做大做强船舶修造业,目前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国内第二艘、总造价3.5亿元、排水量1.5万吨的海底管线铺设船已在东营港建成并下水作业。
下一步,我们将逐步规划建设3万吨级船舶修造基地和6000吨级海洋平台维修制造海工基地,大力发展远洋船舶、钻井平台等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引进外向型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构建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四是加快引进战略新兴产业。
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加强与韩国SK集团、韩国GS集团、台塑集团、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对接,积极引进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等新兴产业项目,培育优势产业,提升发展层次。
近期,重点推动大唐投资83亿元的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争取以建促批,尽早立项开工。
(四)大力完善配套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打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维定势,树立“有多大事筹多少钱”的新理念,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为开发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一是抓好防潮堤建设。
推动总投资近10亿元的7公里海上段防潮堤8月底开工,2013年建成投用,为油田和港区生产生活的安全屏障,为滨海新城建设提供条件。
二是抓好重点市政设施建设。
集中推进主干道路、泵站、供水、供电、消防特勤站、质监站建设,加大土方回填力度,提高项目承载能力。
加快完成总投资1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内投入运营;积极推进总投资16亿元的集中供热项目,实现区内集中供热,一期项目力争明年5月份投用。
重点搞好水系绿化配套,推进重点水系、湖泊的开发利用,形成河、湖、海相连的完整水系,打造特色景观带,凸显绿色生态,优化整体环境。
三是抓好城市服务功能配套。
加快推进金融大厦、海员俱乐部、海运学校、海通港城花园建设,尽快启动海事大厦、电力大厦、东港新村以及部分企业公寓建设,逐步推进学校、医院、商贸区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