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幼儿的语言能力
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民族村寨的幼儿语言发展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重视的议题。
在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更涉及到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有效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期帮助民族村寨提高幼儿语言发展水平。
一、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民族村寨的幼儿往往处于一个语言环境比较匮乏的状态,他们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有限,这对他们的语言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发展水平。
可以在幼儿园和学校内部建设语言丰富的环境,例如在墙壁上张贴有各种生动有趣的语言图片,播放有声读物和音乐等,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语言刺激。
可以组织一些语言丰富的活动,例如戏剧表演、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经验。
可以鼓励幼儿参与一些文化交流活动,接触到更广泛的语言信息。
二、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第一课堂,因此家庭教育对于提高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民族村寨,家长往往缺乏对幼儿语言发展的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家庭教育的力度。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家庭教育活动,向家长普及幼儿语言发展知识,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建立家校协作的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语言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多为幼儿提供语言刺激,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三、注重幼儿园教育幼儿园作为幼儿语言发展的主要场所,其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
在民族村寨,可以通过加强幼儿园教育来提高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
可以加强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和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可以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如数字化教育、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语言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
在少数民族地区,国语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在国语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将针对这一问题,探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国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
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环境的改善工作,提供更多的国语教学资源,鼓励使用国语进行交流和交流。
学校和家庭也应当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国语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开展国语角、国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国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国语实际运用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保障国语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国语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国语学习水平。
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国语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高他们的国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鼓励更多热爱国语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吸引他们为少数民族学生国语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三、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学习特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国语水平。
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音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加强家校合作学校不是唯一的国语学习场所,家庭也是学生国语学习的重要环境。
学校应当积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国语学习进展,共同营造良好的国语学习氛围。
家长也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的国语学习,鼓励孩子在家中多说国语,通过听故事、看电视等方式锻炼孩子的国语能力,使之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国语实际运用机会。
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提高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学篇•经验交流在一些幼儿园中会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幼儿,如果让他们讲汉语,他们的发音往往很不标准,其他小朋友会对其模仿或嘲笑,使得这些幼儿不再愿意说话。
因此,教师在对少数民族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努力培养其语言能力。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一个轻松、愉悦、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有助于吸引和鼓励幼儿与教师或其他小朋友进行交谈,让他们体会到语言交流的乐趣,由想说到敢说,最后到善于运用语言。
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应该是真实的、丰富的,比如,可以让少数民族幼儿为大家表演民族节目,唱歌跳舞等,在精彩的表现之后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大胆,敢于说话,喜欢说话。
幼儿的语言能力需要在一个真实、具体的环境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二、开展角色游戏通过角色游戏的形式来丰富幼儿进行语言交流的素材。
幼儿期的孩子最喜爱的游戏形式就是角色游戏,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交往的氛围,他们可以在这个情境中尽情地使用交往语言,这既为幼儿的语言运用创造了积极有效的环境,同时也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他们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在模仿各种角色的过程中会非常愿意讲话,表现自己的角色特征,这就有助于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幼儿园多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让幼儿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教师要鼓励家长在家中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可以让其适当地看看电视节目,经常让幼儿去户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引导孩子去说话。
在幼儿园,多开展亲子的语言活动,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到活动中,让家长在过程中体会到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意义,更加支持教师的工作,有助于提升孩子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语言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他们主动进行语言表达,比如在晨谈时让少数民族幼儿当主持人,让他们讲述最近发生的事情。
少数名族幼儿园语言发展:民族语言保护计划
少数名族幼儿园语言发展:民族语言保护计划在当今社会,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日趋频繁,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民族语言的濒临消失。
特别是在少数名族幼儿园,由于各种原因,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实施相应的民族语言保护计划。
在讨论少数名族幼儿园语言发展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幼儿园对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环境,也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幼儿园,儿童不仅接受母语教育,也会接触到其他民族语言,这种多语言环境有助于刺激儿童的语言发展。
然而,由于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少数名族幼儿园的民族语言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民族语言保护计划。
这些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包括制定民族语言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培训民族语言教师等;二是开展民族语言教育,包括在幼儿园开设民族语言班,提供民族语言课程等;三是推动社区和家庭的参与,鼓励家长在家中继续使用民族语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实施民族语言保护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其中的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幼儿园可能面临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的短缺,这会影响民族语言教学的开展。
一些家庭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主流语言,对民族语言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会对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一些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可能也会对民族语言保护计划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障碍。
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长远的任务,而少数名族幼儿园是民族语言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施相关的保护计划,加强资源和支持,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可以更好地推动民族语言在少数名族幼儿园中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各地能够更加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共同为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对少数名族幼儿园语言发展和民族语言保护计划的一些观点和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欢迎和我进行交流和讨论。
如何提高幼儿园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普通话水平
如何提高幼儿园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普通话水平615700摘要: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中,提高幼儿的普通话水平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而言,这是整个社会、教育领域需要努力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要激发出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普通话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针对如何提高幼儿园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普通话水平进行研究,以此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少数民族;幼儿;普通话水平引言:语言是幼儿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的重点,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紧密联系。
幼儿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如若幼儿的语言没有得到全面发展,难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在目前的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成长时,要注重对普通话的学习,实现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将来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营造和谐氛围,加强普通话教育当前的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幼儿的普通话水平。
例如,可以设置中文角、中文游戏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同时,教师也要为幼儿提供更好的语言教育服务,在教室中放置普通话启蒙读物、播放普通话歌曲等,让幼儿可以浸润在语言环境中自然地学习普通话。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注重口语教学,鼓励幼儿多说普通话,纠正发音错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普通话教育,提高幼儿的普通话水平。
由此,通过多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园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普通话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
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普通话进行培养时,要阴招和谐轻松的氛围,保证普通话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让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普通话学习中,有效提高幼儿的普通话水平,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让幼儿学习普通话的意识得到提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普通话水平幼儿园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普通话水平进行培养时,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幼儿园应该开设普通话课程、组织普通话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接受国语教育。
国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民族融合和统一的重要工具,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各地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差异较大,国语教育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制定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一些有效的途径,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
一、优化教学方法1. 多元化教学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国语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视听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通过教学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创造出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情景化教学国语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景设计教学内容,例如购物、餐厅、医院等实际生活场景,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国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对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3.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学习能力和水平,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增加少数民族国语教师比例为了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教育的需求,可以加强少数民族国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国语教育服务。
三、丰富教学资源1. 丰富教材资源国语教育需要有丰富的教材资源,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编写和采用多样化的国语教材,例如适用于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教材、图书、多媒体资源等,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国语教育资源。
2. 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多媒体国语教学资源,如国语教学视频、音频、互动课件等,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习兴趣。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国语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条件。
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
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民族村寨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的母语不是普通话,且村寨学校教学质量也无法和城市相媲美,这都导致了民族村寨幼儿语言水平发展缓慢,甚至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
要提高民族村寨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一、鼓励家长使用母语教育幼儿家长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首席教育者,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家长需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己的母语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在家中感受到母语的魅力。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向民族村寨投入教育资源、建设母语教育基地等方式,提高家长对母语教育的认知度和信心,加强家长母语教育幼儿的意识。
二、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民族村寨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幼儿园教师缺乏教育经验和教育技能。
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对民族村寨幼儿的关注度,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到民族村寨担任教育工作,并为民族村寨幼儿的教师提供培训和教育支持。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教育奖励、加薪等形式提高民族村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育能力。
三、提供多元化的语言环境多样性的语言环境能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多样化的语言环境,如举办语言文化活动、建立语言文化交流平台等等,让幼儿有机会接触不同语言和文化。
这样的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注重阅读启蒙阅读是提高语言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在民族村寨内设立书屋,购买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并派遣专门的志愿者前往书屋帮助幼儿阅读。
同时,幼儿园和小学也需要增加阅读时间,让幼儿们在更多的时间里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语言,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民族村寨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教育水平,激发家长母语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并提供多元化的语言环境来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
浅谈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
浅谈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1. 引言1.1 为什么需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影响他们将来的就业和社会交往。
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融入主流社会。
一方面,普通话是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掌握良好的普通话是少数民族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的必备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地交流的日益频繁,能够流利地使用普通话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能力,是少数民族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学好普通话也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增进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学习普通话,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不仅有利于他们个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大局稳定和民族团结。
我们需要重视并努力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2. 正文2.1 提供专门的辅导和培训课程在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的过程中,提供专门的辅导和培训课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些专门的辅导和培训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需求来进行个性化设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普通话发音、词汇、语法和会话等内容,通过系统的教学和练习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这些课程还可以包括文化背景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普通话的使用环境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提供专门的辅导和培训课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更快地融入主流社会,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2 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多参与口语交流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多参与口语交流是提高他们学习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口语交流是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母语往往与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口语交流来逐步消除口音、提高语音准确度。
浅谈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
浅谈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也越来越重视普通话的教育工作。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语言环境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下面从教育方法、教材选择和文化交流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教好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
一、教育方法1.多听多说,反复练习不同于汉语学习者,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环境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更多的听力和口语练习。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听多说,反复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听力训练和朗读练习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2.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往往会存在一些语音和语调上的问题。
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语音问题开展训练。
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语音训练,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普通话的语音规律和语调。
3.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达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目的。
二、教材选择1.生动、有趣的教材在选择教材时,应该选择生动、有趣的教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可能更适合有一些与自己文化相关的教材,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普通话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之间的共通之处。
2.少数民族学生教材此外,也可以选择一些面向少数民族学生的教材。
在教材中,应该注意把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加强让学生内化并加深印象的练习。
三、文化交流1.及时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借助文化差异加深对普通话教学的理解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语文教育时,应该重视文化差异,及时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遵循当地的文化习俗、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加深对当地的习俗和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强化语言文化及地方文化的教学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强化语言文化及地方文化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语言文化背景、拓展词汇量,在加深对普通话的语感的同时,也能丰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试论少数民族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试论少数民族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作者:刘杨概要:培养少数名族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的幼儿教师去一步步地指导和引领,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途径,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这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语言是在幼儿所处的环境实践中不断感知的过程,而幼儿语言环境一般是指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两个方面。
就幼儿物质环境而言,为了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有……有……还有……”的排比句,上课前我有意识地将幼儿喜欢的玩具布置在各个活动角,在进行看图讲述课《小象回家了》之后,让幼儿看看教室里的摆设。
幼儿看到教室布置变了样,纷纷说出教室里有娃娃,有电话,有花,还有许多玩具等等。
幼儿通过环境直接感知事物的动态,从而使幼儿的语言在这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中得到了培养。
一、在一日活动中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积极因素,鼓励幼儿亲自去看、去听,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
二、布置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的环境1、区角活动的布置区角活动是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区角活动材料的投入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认知、语言、情感的发展。
每个区角材料的投入既是为了完成该区角的任务,也是一所幼儿园或一间教室重要的文化体现。
2、融入当地的少数名族文化艺术在区角活动中我园当地的苗族服饰、工艺、生活习俗、歌谣等都是一些很不错题材,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在区域活动中或者根据情况在教室内或走廊上也可以适当的运用,通过教师引导幼儿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本土文化,为幼儿双语学习提供支持。
三、重视双语教育幼儿的言语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通过言语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小受到较多言语刺激的幼儿,其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也较快。
根据幼儿言语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中,应重视双语教育。
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
1. 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包括听说、阅读和写作
等方面。
鼓励幼儿与师生、家长和同伴进行交流,积极参与各种语言活动。
鼓励使用本地
方言,以促进幼儿对自己民族语言的认同与使用。
2. 提供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启蒙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设计适合他们
的启蒙教育内容。
通过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
语言。
3. 培养师资队伍:加强幼教师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
教师应具
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了解,能够设计和实施适合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
4. 加强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组
织家长参加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增强家长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视和参与程
度。
5. 创设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布置房间、制作海报等方式,创设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
提供标签、图片、拼音等,帮助幼儿认识物品和学习拼音。
6. 组织语言活动:定期组织语言活动,如诗歌朗诵、角色扮演、讲故事等。
这些活
动可以提供幼儿锻炼口语表达和语言理解的机会,同时培养幼儿的表现欲望和自信心。
7. 细化评估体系:建立幼儿语言发展的评估体系,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进行动态跟踪
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措施,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8. 整合资源:整合各类资源,包括书籍、教具、多媒体等,提供给幼儿和教师使用。
积极与相关机构和组织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为幼儿语言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如何提高幼儿园少数民族孩子的汉语水平
如何提高幼儿园少数民族孩子的汉语水平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
从学前教育起始,对少数民族进行双语教育,是发展多元文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让语言不再成为沟通的障碍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
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对汉语的学习,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
孩子不愿意说,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抚爱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教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
刚接小班的时候,作为一名汉族教师,面对的全是维吾尔族孩子,他们生活在自己的语言世界中,不理解教师在说什么。
记得有一次吃午点,我说请孩子们坐到桌子前吃,可是孩子们看看我全部都搬上椅子进区角玩了。
我很无奈,如何能让孩子理解我的意思,让语言不再成为沟通的障碍呢?后来我采用肢体动作和语言结合一起表达,还用绘画和语言结合在一起传达信息,发现效果很好。
如让孩子坐到桌子前,我先自己搬椅子坐到桌子前,并同时用汉语说出这样做的意思,孩子就能按指示完成了。
起先也许有一些烦琐和困难,但几次以后,我不用做动作孩子也理解我的意思了,而且他们也会运用动作向我表达自己的意愿。
如,有一名孩子吃完饭后拉拉我的衣角,指指椅子,再走到图书区做一个坐的动作学看书的样子,我立刻理解了她想看书。
当然,还有很多的孩子,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只要我们教师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孩子就能很快地适应语言环境了。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有话可说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
成人应该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
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幼儿普通话的问题》学前教育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
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幼儿普通话的问题》学前教育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少数民族幼儿在研究普通话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心理障碍。
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和不自信,因为他们的母语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这会影响他们研究普通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此外,他们可能会因为语言障碍而感到孤立和排斥,这会对他们的研究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解决方案针对“小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的解决方案:1、个性化教学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幼儿的听说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语音和语调。
2、情境教学通过情境教学,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研究和使用普通话,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幼儿园中模拟购物、游戏等情境,让幼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鼓励和表扬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研究普通话的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要让幼儿感受到研究普通话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五、效果评估通过以上的解决方案,我们对勐先镇幼儿园的幼儿进行了普通话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幼儿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有了明显的改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得到了增强,研究积极性和兴趣也有所提高。
六、教学思考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同时,情境教学和鼓励表扬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平等、尊重和包容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少数民族幼儿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首先,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用简单的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同时也能够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
其次,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不再因为自己的民族背景而感到自卑,而是更加自信地与其他幼儿交流。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1. 国语教育课程改革: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国语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应当注重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国语进行日常交流和学习。
2. 增加国语教育资源供给:提供更多的国语教材、教辅资料、练习册等学习资源,
让少数民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国语学习和练习。
3. 提供国语教学支持: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国语教学辅导和指导,包括国语课后辅导、作文指导等。
鼓励学生参加国语辩论、演讲等比赛,提高他们的国语口语表达能力和
自信心。
4. 创设国语学习环境:学校可以设置国语角、国语学习小组等学习环境,提供一个
让学生进行国语交流和练习的场所。
鼓励学生使用国语进行课堂交流和活动,培养使用国
语的习惯。
5. 举办国语文化活动:组织一些国语文化活动,如国语歌曲、诗歌比赛等,激发学
生对国语学习的兴趣。
组织学生参观国语演出、观看国语电影等,扩大学生对国语文化的
了解和接触。
6.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国语教学能力,包括提供国语教学方法培训、国语教
材使用培训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教授国语,指导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国语水平。
7. 引导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子女的国语学习,提供家庭国语教育指导和资源,
让家庭成为学生国语学习的有力支持。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水平,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国语教学
和社会生活中。
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国语,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语水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国语水平偏低的现象。
如何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水平,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当前的现状,提出一些有效的途径,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加强语言环境建设,营造学习氛围语言环境是国语学习的第一步。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他们大多生活在一个家乡语环境中,国语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学校和家庭应当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语学习环境。
可以在学校内设置国语角、国语广播等设施,增加国语学习的氛围。
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以通过国语电视、报纸等媒体,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国语环境,潜移默化中提高国语水平。
二、开设国语课程,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国语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国语课时,设置国语角,组织国语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国语学习兴趣。
选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国语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使学生产生对国语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国语的学习并不容易,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和丰富,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国语进行教学,会让学生触类旁通,加深对国语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四、开展国语角活动,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只有通过实际运用,才能够真正提高语言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国语角活动、国语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际练习国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五、开展国语文化体验活动,增强民族认同感国语学习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习,更是一种文化认同的体现。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国语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国语的增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可以通过组织国语歌曲比赛、国语戏曲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发他们对国语的热爱和学习动力。
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许多民族村寨的幼儿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地域、文化和资源的限制,民族村寨的幼儿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发展水平的低下。
语言是幼儿认知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一、优化师资队伍,提升专业水平在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方面,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在民族村寨,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特殊的地理和文化环境,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不少村寨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和专业水平都比较低。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还要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岗位培训和定期考核,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民族村寨,由于家庭教育的薄弱,很多幼儿在家庭中就缺乏语言的刺激和表达机会。
幼儿园应该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增加多样化的语言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各种语言教育视频和音频,提升幼儿的语言吸收和输出能力。
三、开展富有特色的语言启蒙教育在提高民族村寨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展富有特色的语言启蒙教育。
由于不同民族村寨有各自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因此应该根据当地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传统,设计富有特色的语言启蒙教育课程。
可以利用民族乐器、歌曲等多种形式,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语言启蒙教育中,激发幼儿对本民族语言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有趣的故事、歌谣、童谣等形式,引导幼儿用本民族语言表达和交流,促进语言发展。
四、注重家校合作,促进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家长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应该注重家校合作,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新铺中心小学:杨光勇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主体思想外在表现的最佳方法。
所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
而语言能力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我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
虽然,语言的运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难,但要是想规范的、有效的运用起来就成了难题,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大难题。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挑起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一重担了,也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我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点建议:一、培养“说”的意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平时的交流都以母语为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长期生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课堂上羞于发言,也不愿意发言。
导致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少数民族学生没有“说”的意识,而教师们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日常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养成“只听不说,只做不说”的不良习惯,而每当需要表述自己的意见时,就会出现语言重复、词不达意、条理不清等问题。
长期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的,也不利于学生的“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不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二、激发“说”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我们想要学好什么技能都离不开自身对事物的兴趣爱好,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表达也是如此,根据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无法在长时间下集中,如果没有了稳定的兴趣,他们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必须培养他们“说”的兴趣。
浅谈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
浅谈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摘要】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教师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语言环境、结合民族文化进行教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鼓励多维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加强师资培训、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实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双向发展。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困难,同时促进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推动民族语言与普通话的共同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多民族社会。
【关键词】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教学方法、师资培训、语言能力、民族文化、学习积极性、语言环境、多维学习、双向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中国,有着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普通话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全国统一的语言,也是国际间通用的语言。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好普通话不仅是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关键,也是融入社会、拓宽就业渠道的必要条件。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语言环境和文化传承的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困难。
很多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遇到了发音不准、词汇量不足、语法错误等问题。
而且,由于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学生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障碍。
怎样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是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才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掌握普通话,提高语言能力,实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双向发展。
1.2 研究意义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
少数民族作为中国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完善,如何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普通话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在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互动交融,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论提高牧区3-4岁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方法
论提高牧区3-4岁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方法牧区孩子的语言环境与城市孩子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语言表达的能力方面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提高牧区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需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下面是几种具体的方法:1. 利用语音影像设备牧区孩子所处的环境可能会给他们的语言表达带来很大的限制,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语音影像设备辅助教学,为孩子提供更为丰富的语言输入。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语言表达,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2. 组织幼儿游戏活动幼儿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时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来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
3.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可以使幼儿较为轻松地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在给孩子们提供阅读材料时,我们要尽可能选择与他们身边的生活和环境有关的内容,以便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生活。
4. 进行语言互动语言互动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到语言交流中,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幼儿进行语言互动,如通过角色扮演、问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交流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5. 引导幼儿进行口语训练口语训练是保证孩子们能够流利表达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进行口语训练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在进行口语训练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模仿原声录音或日常对话,或者跟着老师读学习内容等,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孩子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技巧。
总之,提高牧区3-4岁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能力需要我们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协同作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需要关注孩子们的个别差异,对每个孩子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论提高牧区3-4岁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方法
论提高牧区3-4岁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方法1. 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搭建一个充满语言刺激和互动的环境,幼儿可以在这里接触到各种正规的语言表达方式。
可以在班级中安排朗读、说话活动,鼓励幼儿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注重听力训练: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听说机会,例如播放音频材料、讲故事、进行问答活动等。
可以让幼儿参加有音频内容的游戏和活动,激发他们对听力的兴趣。
3. 每天进行口语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方式,鼓励幼儿进行口语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绘本、图片等视觉辅助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表达。
4. 自主阅读与朗读:提醒幼儿经常阅读图书和课堂材料,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鼓励幼儿朗读课文、儿歌、诗歌等,提高他们的语音准确性和流利度。
5. 加强语音训练:发音准确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和引导幼儿模仿的方式,指导幼儿正确发音、语调和语音语节等。
可以进行语音游戏、童谣唱游等活动,帮助幼儿提高语音能力。
6. 积极参与互动: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讲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活动、情景角色扮演等,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7. 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电子教具、教育应用软件等多媒体资源,为幼儿创造多样化、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
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游戏、故事、儿歌等学习活动,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8. 给予正向激励:及时给予幼儿口头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些小奖励机制,激励幼儿努力学习和表现。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牧区3-4岁幼儿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幼儿的语言能力
作者:俞晓娜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5年第09期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县,总人口13109人,其中蒙古族占38.9%,是一个以汉、蒙、回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全县县城只有1所幼儿园,幼儿期是语言学习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存储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
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要说、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少数民族幼儿期语言学习我们班的少数民族幼儿比较多,孩子们聚在一起,往往采用蒙语进行交流,我却不明白他们的意思。
让他们说汉话,发音却拐调,其他小朋友模仿或者讥笑,使这些民族幼儿害怕发言说话。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幼儿语言的发展营建良好的氛围,我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幼儿一定会走好语言发展的第一步!
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笔者认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由想说敢说再到善说成为现实,消除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语言霸权、环境障碍以及评价滞后等瓶颈,让幼儿的语言发展走向自由和谐的阳光地带。
营造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
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我让民族幼儿唱唱蒙古歌,孩子们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们进行提问。
通过提问和回答,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中胆子会变大,敢于说、乐于说。
幼儿的语言运用只有在真实鲜活具体丰富的沃土中得以滋润和生长。
利用角色游戏,丰富幼儿语言素材。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性游戏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角色游戏不但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环境,而且使幼儿在“小社会”中尽情地使用交往语言,为幼儿语言的运用提供了积极有效的环境,也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因为我们的民族幼儿在家庭中,接受的就是蒙语,与父母交流用蒙语。
因此我就创设生活情景游戏,分配小朋友角色,当爸爸、妈妈、奶奶以及其他不同角色,客人到家里做客。
就使幼儿乐于张嘴说。
模拟坐公交,当售票员、司机、乘客等,让幼儿把观察到的情景模仿出来。
通过玩角色游戏使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使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发展幼儿语言运用能力。
在幼儿园我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大胆说、乐于说。
但回家后,幼儿与父母交流还是运用民族语言,可和父母沟通,让幼儿在家里适当看看
电视广告,多带孩子到室外观察,让孩子去说,引导。
在班里,我经常举办亲子语言活动,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家长对我的工作更加支持,孩子也爱说,也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我带领幼儿活动室,积极搭建幼儿语言的交流平台,鼓励幼儿积极言语交流,提供给幼儿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运用语言的环境。
如:晨谈时我让民族幼儿当“小小”主持人,讲述今天或昨天发生的新鲜事。
我先从简单的入手:如太阳、月亮、星星、苹果、香蕉,再使用短语:太阳是热的,幼儿会发挥讲火是热的,慢慢地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逐渐养成。
在语言活动中,我放下架子,允许幼儿“喧宾夺主”“大胆质疑”,放开叫孩子们说,在课堂提问上,我经常性使用鼓励性语言让幼儿首先敢说,尽管有的幼儿说的语无伦次、结结巴巴,我总是鼓励他们:说的不错,你已经说的很棒了,请继续!要允许幼儿说话时存在不足或者是缺陷。
要知道幼儿回答错一个问题不要紧,但如果剥夺了幼儿自由发言的机会那是非常可怕的。
当一个班级小朋友齐刷刷举起小手并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时,你千万不要烦,要让幼儿回答问题,还可以让幼儿分组讨论,尽量让幼儿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
不仅在课内。
,活动之余,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边看边说。
如秋天到了,幼儿园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在观察中议论、想象,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观察过程中,很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摒弃老师语言霸权的现象,积极搭建幼儿语言交流的平台,让幼儿敢于说、乐于说。
让我们的民族幼儿在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支持鼓励和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