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追求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建设成为全球国际化的城市。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上海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成为全球国际化的城市,成为了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略谈一些关于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要建设全球国际化的城市,必须要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引进政策。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教育则是培养和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
上海已经拥有了许多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但在面向全球的竞争中,上海还需要更多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来到上海。
建议上海在教育领域加大投入,支持和促进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扩大教育开放的范围,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来上海工作和生活。
建设全球国际化的城市还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的文化魅力。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上海作为中国的文化之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应当将这些文化资源更好地展现出来,吸引更多的国际人士关注和了解上海。
建议上海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设更多的文化交流平台,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全球国际化的城市还需要加强城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是推动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动力,也是城市与国际接轨的关键途径。
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程度的城市之一,已经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在面向全球的竞争中,上海还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城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大都市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城市间的互利共赢。
建设全球国际化的城市还需要加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保障。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在面向全球的竞争中,上海还需要更多的创新资源和人才,加强城市的创新能力。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一直在不断努力实现国际化城市的目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
要想建设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城市,上海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上海建设全球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上海需要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想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上海需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在这方面,上海可以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外资。
上海还可以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上海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上海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
要想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上海需要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方面。
上海可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留学人员,提升上海的国际化教育水平。
上海还可以加强与国际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提升上海的国际化医疗服务水平。
上海还可以举办更多国际文化活动,提升上海的国际化文化影响力。
上海需要积极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上海需要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在城市规划方面,上海可以加强城市规划设计,打造更多的国际知名建筑,提升城市形象。
在城市建设方面,上海可以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交通、能源、环保等方面的水平。
上海还可以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上海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化城市建设需要积极面向国际,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上海可以加强与国际城市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先进城市建设经验,引进国际先进城市管理理念,不断提升上海的国际化水平。
上海还可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提升上海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西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西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1. 引言1.1 西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性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建设国际化城市对于西安来说至关重要。
国际化城市是城市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和竞争日益加剧,只有加强国际化建设,才能与国际接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
建设国际化城市可以提升西安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和人才,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的现代化转型。
国际化城市还能促进当地文化艺术的传播和交流,使西安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来访。
西安建设国际化城市不仅有利于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也是保护和传承西安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
只有不断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西安长远发展的目标和愿景。
1.2 西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现状分析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建设国际化城市方面,西安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西安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较低,国际化程度不高。
在国际友城交流方面,西安与国外城市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深入长远的合作项目,限制了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速度和广度。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西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存在不少问题。
城市功能区划不够明确,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西安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缺乏国际竞争力;文化软实力不足,城市在国际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
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道路上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提升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改善城市环境和市民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西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和愿景。
2. 正文2.1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是实现西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浅析中国社会的“千城一面”
浅析中国社会的“千城一面”摘要: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很具体的对城市的空间、地域的扩展来做出设计,并且被并购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特色。
但是,现代社会的城市发展建设却越来越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丝毫不能体现每个城市不一样的文化底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个大概的分析。
关键词:形成原因解决措施城市设想如今许多城市甚至城镇的入口处,都有个圆形大转盘,转盘中间往往还有个造型雕塑,千篇一律的转盘加雕塑的入城标识,使人根本认不出进入的是哪个城市。
由于城市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布局雷同、风格相仿的城市街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显著的位置,人们感到自己的城市愈来愈陌生,别的城市愈来愈熟悉,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的特色危机。
那么,中国为何会会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千城一面”的形成原因形成城市千城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就从几个主要的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任何社会现象都有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千城一面”这一现象的经济原因是城市建设上的过度“房地产化”,真正的“城市化”进程是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的。
房地产业对城市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应用恰当的话他的确可以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条件,增强城市的人文底蕴,但是若对其过度依赖,任其泛滥的话,他就将成为阻碍一个城市科学发展的最大毒瘤。
第二,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长官意识过于强烈,过多的权力干预,一味盲目地追求“现代化”,湮没了城市建筑应有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品格,这是城市建设问题出现的另一个原因。
南京就曾经出现过因当时的南京市市长王武龙的指示,将大片的法国梧桐树砍掉的事情,就是因为过度的长官意识,才使很多城市的发展没有按照正常合理的轨道,不顾城市的形象,只顾自己的政绩。
关于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1)首先看看去年仇保兴副部长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里面提到了一些问题:一是盲目拔高城市的定位。
在全国总共661个大中小城市中,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的大都市或国际化城市,有30多个城市要建CBD。
这是曾培炎副总理在昨天的座谈会上总结的。
我想真正要建CBD的城市数字可能翻一番还多。
CBD的概念当前在国际上已经不流行了,现在是Business Park,即商务公园的概念,对跨国公司才有吸引力。
高楼林立的集中商务区概念已经不倡导了,但我国现在不少城市领导人还盲目热衷于CBD。
今年5月份在南京开了一个CBD的国际研讨会,居然有400多人到会,如按一个城市来2个人算,就有200个城市,可见CBD的热度仍很高。
一座城市要得到全球的认可当然重要。
但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有的城市会成为城市网络的节点而得到繁荣,有的会被边缘化而失去发展的动力。
所有城市都向区域的中心挤,向网络化的节点上挤,显然是不现实的。
在全球化的时代,一座城市要取得国际的认可,就要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特色的城市产业,以特取胜,而不是盲目地拔高城市的定位,或克隆国外大城市上世纪初流行的CBD。
二是盲目扩大城市人口规模。
确实像两位领导所说的那样,要准确预测城市未来的人口规模是极其困难的,城市规划师不是算命先生。
特别是城镇化的高速发展,20年以后城市人口规模到底是多少更难预测。
那么为什么又要重视城市人口规模呢?这不是矛盾吗?但是正因为国家的土地调控政策需要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对用地进行审批管理,所以这种扩大人口规模的冲动就越来越强了。
原来地方政府是“跑部钱进”,现在不要钱了,也不要项目,就要城市人口规模指标。
这既有客观的体制策动,又有主观的盲目性。
三是盲目提倡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
片面地认为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就是城市生态良好。
其实,多组团与单核心的城市布局适应的条件是不同的。
多组团布局适应于规模非常大的城市,一般是市区人口规模超过150-200万人的城市才会考虑多组团。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积极寻求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以提升城市的全球竞争力。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成为各地政府关注和努力的重点。
本文将分析国际化大都市的概念和发展意义,提出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具体发展战略。
一、国际化大都市的概念和发展意义1. 国际化大都市的概念国际化大都市是指具备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能力的城市。
它不仅是一个经济中心,还是国际文化、科技、教育和创新的重要枢纽。
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更是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和国家形象的展示。
2. 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意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它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国际化大都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海内外人才集聚,推动城市人力资本的增值。
此外,国际化大都市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经济集聚效应。
最重要的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提升能够为城市及国家争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机会,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
二、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1. 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化发展战略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和高端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提高城市的科技研发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从而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2. 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外优质企业进驻,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此外,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促进旅游消费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 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国际化大都市注重文化交流与对外传播,能够打造出世界级的文化品牌,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艺术节,扩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吸引外籍人士来访,并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具体发展战略1. 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基础。
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
292005(5)现代城市研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工业化,城市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经济动态发展的客体。
中国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
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异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后此种差异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许多地区有扩大的趋势。
目前跨省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布局还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的协调,矛盾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解决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必须落实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规划的重大决策[1]。
今后半个世纪内,中国城市化进程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城镇密集区域,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沿海地区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型产业,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 ——学习汪光焘部长讲话的体会Key Issue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in China姚士谋 陈彩虹 解晓南 许刚YAO Shi-mou CHEN Cai-hong XIE Xiao-nan XU Gang文章编号:1009-6000(2005)05-0029-06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B作者简介:姚士谋(1940—),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彩虹,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解晓南,许刚,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产业结构转向以现代第三产业为主,全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缓,这将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二是增加城镇人口,扩大用地规模必须投入巨额资金,特别是城市规模扩大了,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种市政设施、管线工程、交通道路以及房地产业都需要很多资金投入,因此,各大中小城市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确定比较符合客观发展的城市规模,切忌盲目求大[2];三是应看到我国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那些超大、特大城市的非农业人口仍有较快的增长趋势,同时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集聚了国家的财富、劳力、文化技术与信息,发挥了中心城市的巨大作用(见表1);四是城镇人口增加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质量等方面产生巨大需求。
国际化大都市的困惑
国际化大都市的困惑作者:佚名来源:《时代中国》2008年第01期重庆市今后十年内将投入6000亿元,新建城区面积600平方公里,新增TRANBBS城市人口600万,以全面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形象。
杭州市围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目标,高起点编制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全线拉开了大都市建设的架势,努力塑造杭州的城市特色和大都市形象。
上海要在21世纪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大都市;广州欲15年赶上亚洲“四小龙”;大连力争20年建成“北方香港”;武汉打造“东方芝加哥”……甚至一些小城市也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某县级市市府所在地(镇),居然拥有一个10多万平方米的大广场,据称恰恰比天安门广场少一平方米……据有关资料显示,5年前,中国曾经有78个城市扬言要建国际化大都市。
5年后的今天,已达182座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约占全国667座城市总数的27%。
“目前,中国有182座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然而,这一目标对其中的某些小城市来说是不切实际的。
”中纪委驻建设部纪检组组长姚兵在大连市参加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大连)复检汇报会上警告说。
何谓“国际化大都市”在中国,“国际化大都市”业已成为一顶给城市加冕的皇冠,高于现有一切奖项,而且是一个城市有幸被视为伟大的城市的最佳搭配。
在全球化的深刻背景下和中国城市的“狂飙突进”运动中,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理清国际大都市的人性化指标和必备条件,令城市的努力不致于迷失方向。
“国际化大都市”最初是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来的。
要想成为公认的“国际大都市”,必须符合以下几项标准:一是经济、贸易、金融中心,对本国经济及世界某一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具有一定的调节、控制能力;二是众多的跨国公司和财团总部的集中地,其决策辐射面能超越国界;三是建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高度发达的第三产业和综合服务功能;四是必须具有国际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物质流、资金流、TRANBBS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高度畅通;五是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具有全方位开展这些交流的设施和人才;六是要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环境保护和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七是常住人口规模和一定比例的外籍居民。
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_应用文
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著名作家余秋雨的文章有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有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
他的作品以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他的作品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他的作品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并用这种回忆渗入了笔墨之中;他的作品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从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历史增添声色和情敌,也终究以漫长来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线条来勾勒出人生的局限。
余秋雨作品《废墟》写得很大气。
文章从诅咒废墟,又寄情废墟说起,感悟出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感悟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是的,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因此废墟是归宿,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我曾经到过欧洲的几个国家,我赞叹欧洲人的聪明,他们懂得保护自己值得骄傲的名胜和古迹。
从德国到奥地利、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等国家,我们都看到这些国家对自己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特别爱护,一般对那些文物只做维修,不会轻易拆建,不会1 / 4因丑陋而去掩盖它,也不会因不光彩感到羞愧。
可是多年前广州市政领导,盲目追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结果拆掉了许多值得保留下来的东西,就广州百年历史以上很有岭南特点的西关古屋,被整片整片地拆掉。
我家附近,有一个文-革时期很有代表性,建的很好的毛主席语录纪念碑,到后来却是在极右思想指导下,政府把它给拆掉了。
看到值得保留下来的建筑被拆掉,这让我们觉得十分可惜,这种掩盖曾经沧桑历史的做法,其实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对资源的浪费,可惜,实在是可惜啊!如余秋雨文章说到的:中国历史缺少废墟文化。
应该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逼视着古代。
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掩盖,因为我们太擅长掩盖了。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废墟辉映现代人的自信。
2030年的上海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2030年的上海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首先,2030年的上海应当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其次,2030年的上海还应当是一个创意城市,具有密集的文化、时尚、创新、创意的聚集地,大家能够在这里争论创新设计产业。
再次,2030年的上海还是保留中国文化的种子库。
最终,2030年的上海还是国际大都会的一个创新、创意、国际交往的中心,因此我们还需要一个全新的交通枢纽。
”这是2023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在接受《H+A华建筑》记者采访时,谈到的在完成2023上海世博会规划时考虑的要素。
超前的规划思维注定2023上海世博后进展更具可持续性,在当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40》中提出将上海建设成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的背景下也显得更具前瞻性。
】吴志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高校副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代表作品2023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2023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体规划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23-2023中国2023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具体规划武汉东湖宾馆更新规划设计沈阳城市进展战略规划1.2030年的上海应当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记者:在上海城市进展的大背景下,世博园区后续利用的规划定位是什么?吴志强:实际上世博后的思索在世博之前就已经做得比较系统,这是上海世博会和历届世博会相比有很大突破的一点。
这次上海世博会的规划,不是从2023年开头做的,而是从2023年、2030年开头做的。
我们把它放在整个上海的城市进展中来考量,根据城市进展的规律,将来上海起码缺少100个项目。
所以我们当时围绕这块场地的定位定了二条线索。
世博园区土地空间开发时序记者:哪二条线索,能否详细谈谈?吴志强:第一条线索就是2030年上海城市进展的定位。
首先,2030年的上海应当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所以那时的上海应当是整个亚洲开会最密集的地方,应当有一个国际级的会展中心。
我们当时算了一下世界顶级的城市中国际级会展中心的面积都应当在60万m2左右,当时上海零零散散加起来有40万m2,就缺20万m2,那这样20万m2的展览会议的面积就定了下来。
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浅看
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浅看摘要: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又如何设计出特有的城市理念,是摆在城市建设设计人员面前一项紧迫而富有挑战性课题。
本文对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城市规划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和如何建立相对独立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作了阐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意义; 问题; 重点考虑因素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to a certain period of the cit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nd use, space layout and various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deployment, arrange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belongs to the macro, its object of study is the whole city and urban area, how to carry on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urban planning, and how to design a special city idea, is facing the city construction design before personnel an urgent and challenging task. in this paper,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rban planning should consider mainly factors and how to build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city planning design were expounded.keywords: the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meaning; problem;key consideration factors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整体建设工作中的意义1.1规划作用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根据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总体设想和宏伟蓝图来制定和执行的,并结合城市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实际情况。
如何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浅论如何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工作已取得巨大成就,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也随即出现了有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那么它将是我们在城市规划的历史上永远的遗憾和悲伤。
关键词:规划对策一、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的基本蓝图和首要原则。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总体来看,城市规划及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1、在规划建设上体现出明显的盲目性。
主要表现有:盲目争建国际化大都市;盲目争建cbd(中心商务区);盲目追求高层建筑;盲目建设大量城市雕塑。
以上盲目的做法其实是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
2、城市规划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
一些领导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使得城市规划多是因为人为因素而改变,缺少严肃性。
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城市的“龙头”,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更应突出体现,一旦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经充分论证确定后,就不应该以政府党政领导人的更替而改变。
但在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这种现象:“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
一换届,一换领导,规划马上就变,而且这种规划改变往往是以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且这些规划改变往往过分重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极大地消耗了城市资源,导致城市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影响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以上问题自然引起民众的不满,规划的权威性难免受到置疑。
3、城市规划没有充分体现出“以民为本”的原则。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规划编制过程来看,民众参与程度远远不够。
第二,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地方官员往往越俎代庖成为左右规划的主体,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使领导意志和判别是非好恶的标准成为规划的出发点,规划人员难免受其影响,使规划的独立性和公允性被打破,造成规划与现实的脱节,民众的需求也得不到必要的反映。
第三,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不强,极大降低了民众对规划的信任和关注。
4、城市规划体系不够完善。
关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分析
关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从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可持续发展设计、规划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及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分析城市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现代化的城市,应具备展示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活动需求、改造城市环境的功能。
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利用保护城市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以使城市成为一个生态型、文化型和生活型的市民城市。
1、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首先,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要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必须先规划好,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建设和管理城市;其次,城市规划是综合发挥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应当格局合理,富有特色,对本区域内的城市化发展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充分协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自然就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以及综合发挥其各种效益应遵循的依据;再次,城市规划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城市的合理发展,必须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也只有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最后,城市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可任意更改。
因此,它的实施具有强制性和不可变更性。
2、城市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原则2.1 人性化原则尺度与空间是城市人性化的重要体现。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己从面对面直接交流转变成通过高科技信息手段的间接交流。
人情冷淡邻里交往贫乏,互不关心。
原本亲密的团体环境关系被弱化建立高品质的城市交往空间可以通过环境与行为间的相互贯通与影响,使人们获得亲切、舒适、愉悦、有活力的心理感受,增加人们的交往空间,缩短心灵差距,增加生活体验。
增强相互理解,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人们的文明行为,减少由人情冷漠产生的道德与犯罪问题。
刘士林:“国际大都市”——过时概念,还是未竟之业?
规模 的城市建 设至少还 将持续3 年左 5
右 , 以 及 中 国 当代 城 市 在 全 球 格 局 必须 尽快地 扩展 与升级 ,因为城市
的 空 间 越 大 、 功 能越 全 、 影 响 越 大 , 就 越 有 利 于 全 球 优 质 人 口 、 资 本 与 文
感 的一根 中枢神经 ,也是一些人批判和 否定大都市 的深层社会文化心理根 源。
在 都 市 化 进 程 中 ,农 村 人 口 的 “ 心 空 化 ”、 农 业经 济 的 “ 产化 ”、 农 业文 破 明及 其 价 值理 想 的 “ 失 ” ,使 人 们把 消 “ 大都 市 ” 与 “ 村 ”对 立 起来 、 甚至 农
发展 、与世 界城市 差距较小 的大都 市 挺 身承 担。这是 国家在2 0 年明确提 05
出 “ 市 群 ” 战 略 之 后 ,2 0 年 又 将 城 07
伦敦 这样 的 国际化大 都市或 “ 波士沃
施 ” ( o W a h)、 北 美 五 大 湖 这 Bs s
“ 国际 化 纳 入最 高 战略体 系的根本
但实际上 , 由于都市 化是 当今 世
界 的 发 展 主 流 ,特 别 是 考 虑 到 中 国 大
都市化进 程 中 , “ 国际化大都 市 ”与
“ 界 级 城 市 群 ”正 成 为 城 市 发 展 的 世 最 高 形 态 ,其 对 城 市 提 出 的 总 体 要 求
产 方式为学 习、模 仿、追 求的 对象 , 大都市 的发展有助 于推 动中小城市 经 济 、 乡村 经济 的升 级换代 与实现 自身
Z O G H UC N T U T N H N Z O O S R C I O
【VIP专享】盲目追求国际化大都市目标
盲目追求国际化大都市目标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完成了从量到质的改变,这时人们就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活服务和活动体系,以及各种社会保障,这就造就了城市了迅速发展国际化大都市也随之被提了出来。
所谓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第一流都市。
理解国际化大都市概念的关键点是“影响力”问题,这种“影响力”是奠基在一定经济实力基础上的,这种影响能力既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
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芝加哥、洛杉矶、新加坡、悉尼、首尔被称为“世界十大国际大都市”。
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有区域中心.移民之城.会展之城.服务之城.人居之城.传媒之城和文明之城。
城市的国际化作为大城市的一种发展动态,其发展水平是由各种复杂因素综合决定的。
而国际化大都市有着自己的评价体系 1.经济发展指标反映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2.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指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是实现城市现代化与自际化的根本目的。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3.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指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发挥服务功能的基础条件,同样也是未来十年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之一。
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是国际城市不断创新和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国际城市区别于一般城市的特征之一。
在最近几年,中国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建设目标的城市则已经超过200个。
除了北京被定位为“着眼建设世界城市”,上海被定位为“建设国际大都市”,其他的目标城市完全没有考虑到城市建设应多些科学态度和人文意识,少些盲目决策和浮躁心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能遍地开花。
一个城市,如何很好地发挥它的城市功能,是一件非常复杂、非常难的事,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巨系统工程。
余秋雨读书笔记4篇_其他范文
余秋雨读书笔记4篇千年一叹,一叹千年。
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随后毅然地跟随着他们,顺着他们的脚印一步步地走下去。
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
“千禧之旅”的目的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文明古国,领略各人类文明的精华,寻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觉得这像是一次冒险。
途中他们遇到很多惊心动魄的事,随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但余秋雨写到:“我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老人的伤痕。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孝陈旧和人民的闲散。
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1 / 10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
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
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的人。
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
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
盲目追求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的国际化作为大城市的一种发展动态,其发展水平是由各种复杂因素综 合决定的。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动态性、开放性、 可操作性原则以及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即从分散的、单一罗列指标向精简、 独立的综合性指标发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国际化大都市进行科学评 价,致力于揭示我国城市实现国际化的门槛及其动态框架,该指标评价体系 可采用主题综合型方法确定为3个层次、4项主题内容、15项具体指标。
全球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 在70%以上。在这方面,中国目前做得最好的城市是香港,它的服务 业比重已达到了8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杨汝万对北京的城市诊断是,当城市的规 模化发展与城市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一对矛盾体时,北京必须完 成从规模化发展向功能化发展的转变,北京的下一步目标应是国际化城市(Worldcity/globalcity)。联合国 贸易发展会议贸易促进处处长李仲周提出,高度发展的服务业,连贯 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整的服务业发展战略,将是提高经济效益与经 济实力的必然选择。 服务业覆盖着金融、保险、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 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城市CBD的设立, 也是强化金融服务业的重要一环。上海的金融服务和航运实力暂时领 先于全国城市,世界几大洲的156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了上海,看似" 亚洲华尔街",但与纽约的380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广州的服务业 也不尽完善,硬件设施和机构上缺陷不少。
大众传媒体系可谓是城市的神经网络,国际大都市 更是传媒之城,尽可能地创造国内外有影响的报纸、 电视广播节目、文学作品、出版社、学术刊物、视 听发行机构、书店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市场。 在美国,纽约市通过全美三大广播网控制着 2139家电台和电视台,通过《纽约时报》、《华尔 街日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出版媒 体影响全国的舆论界,几乎左右全国的新闻和娱乐。 美国学者尼尔· R· 彼尔斯说过:"纽约的电视、广播报 纸、杂志、书籍和时装,年复一年地塑造和影响美 国人的思想,美国任何其它力量都无法办到。"
高中语文选修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第五单元15道士塔 练习 Word版含答案
15 道士塔莫高窟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
到了隋和唐代前期,莫高窟的开凿进入鼎盛时期。
到宋朝时,莫高窟渐渐衰落,元代以后就停止了开凿,连续营造达千年之久。
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里面完好保存着历代文书、写经、文物4万余件。
这一发现被称为上世纪世界文化史上最有价值的发现。
它轰动了世界……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我的记忆。
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陨灭。
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
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余秋雨饿着肚子饱读书1946年,余秋雨出生在余姚一个普通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本分的基层公务员,而母亲则是一位没落大家族的小姐。
在他出生那天,天上一直下着小雨,因此得名叫秋雨。
余秋雨的童年是在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度过的,乡村的生活简单、清贫而又快乐。
从上海来的母亲几乎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在村子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识字班。
儿时的余秋雨跟在母亲身边玩,竟然也认识了不少字。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
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童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
但几十本书怎么能满足得了几百名学生呢?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书。
余秋雨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根基。
他在回忆那段日子时,曾说:“我正是用晨昏的笔墨,换取了享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权利。
直到今天,我读任何一本书都非常恭敬,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在余秋雨11岁的时候,为了能让他有更好的前途,他们全家借住到上海市区。
余秋雨在上海报考了中学。
中学的图书馆不小,但每天借书都要排长队,而且想借的书十次有九次都被借出去了。
后来,余秋雨到处打听,终于知道有一个叫“上海青年宫图书馆”的地方借书比较方便,就立即去申办了一张借书证。
废墟读后感500字
废墟读后感500字废墟读后感500字何为废墟?字典上解释为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读罢余秋雨大师的《废墟》,也许每个人都会对废墟有更深刻的认识,就像对《废墟》这篇文章的理解同样会变得不一样。
说实话,读罢《废墟》,心中的感情最多的也许是气愤吧。
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一种对我们的国家很失望的感觉,现在也是,就像鲁迅所说,“怒其不争”或者说“恨铁不成钢“。
以前我所了解的废墟,仅仅是破旧的老屋,散落的泥土,杂草丛生的院落,还有阴森的环境,所以一直都不会像余秋雨那样寄情废墟,因为对废墟的理解太浅了。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但却不能永远消失,因为它所代表的历史与文化已深深地烙上印记。
废墟不废,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不了解的历史,它可以让我们铭记以往所受的屈辱,它也可以让我们看到曾经我们的祖先引以为傲的文化。
正如余秋雨所说:“废墟是起点,是进化的长链”,当它被建立的时候,它的结局已注定是衰败,而当它衰败的时候另一个“将来的废墟”又被建立。
总之,废墟就代表一种文化,甚至说是一种联系古往今来的艺术。
我已说过,我感到愤慨,因为中国确实如余秋雨所说,是缺少废墟文化的,暑假时曾看过这样一条新闻:一幢破旧的老房子将要被卖到国外,也许许多人对这不以为然,可是这个房子是从古代留传至今的,它代表了一种建筑艺术,一种古老的文化,就是这样一种中国的文化艺术,外国人要把它还原并让它“留洋”,中国却不能引起重视。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小事,不值得一提,但是看看中国,放眼望去,类似的现象却不在少数。
城市的建设,农村的发展都要建立在拆迁的基础上,于是很多古老的东西被毁灭了,因为它们“影响市容”,可殊不知,当年要没有它们,城市,乡镇将如何发展,现在许多城市的发展都盲目追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些所谓的没用的,废墟被拆了,被毁了。
可那些国际大都市却不会因为废墟的丑陋而去掩盖它,更不会因为它曾代表一段屈辱的历史而感到羞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项指标见下页
反映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整个社 会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指标1、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内外指标体系 均选择该指标并将其放在核心位置。根据预测,今后十年北京GDP增长速度 年均约9%,到2010年北京人均GDP将达到6000美元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参考其它城市的国际化历程,2020年左右北京基本达到 国际化大都市水平的人均GOF标准值至少为10000美元。 指标2、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也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化的重 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城市的辐射力、凝聚力和综合 服务水平。“十五”期间。北京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约10%,到2010年北京市 三产比重预测值为62%。目前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三产比重已超过80%,考 虑到发展的不同阶段与速度的关系,北京进入国际化大都市的最低标准值应 为75%以 指标3、外贸依存度是反映城市外向型经济特征的主要指标,即城市的出 口总额与城市GDP之比。随着中国加入WTO,“十五”期间净出口负数有增 大的趋势,但开放程度的加深决定了外贸依存度的上升空间。从其它国际城 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外贸依存度在30%左右即具备国际化特征。 指标4、R&D(研究与开发)投资占GDP比重是世界广泛采用的衡量经济发 展与技术进步相关性的指标。增加科技投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增强 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增强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加研发投入的比 重。根据GDP增长速度和目前其它国际化都市的相关指标,达到国际化大都 市的基本标准应为5%以上。
国际大都市的魅力"不只是吸引",但一定要有吸引,成为创业与人居之城。 截止2000年10月,90个国家和地区在上海投资。"九五"期间,在沪外商投 资企业累计实现利润约590亿元。到了2002年9月,《财富》500强企业中已有 300多家进入上海,100多家在上海成立跨国研发中心,70多家在上海设立亚 太地区总部或中国总部。这就是上海创业环境走向国际化的证明,甚?quot;挖" 了部分香港跨国公司的墙脚。2002年11月3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 执行官瓦格纳说:"上海正在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向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 原动力转变"。 北京和广州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纳着新的跨国公司的到来。在中国 加入世贸的前后,广州写字楼全面复苏,先后提了两次价,具有外资背景的 企业及广告、保险类公司和律师事务所比例递升。 安居是另一方面的指标,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几乎是齐头并进式地重视。 北京的环线和地铁延伸置业可圈可点,4成左右的商品房被外地人买走;上海 内外销并轨和蓝印户口政策吸引了接近20%的外地人置业,"台湾人购房热"、 "温州人购房热"一波又一波,2002年1月至5月,外籍人士购房接近5%,但仍? 成居民认为上海房价太贵;广州的商品房供销两旺,对郊区大盘的开发在全 国无出其右,睇楼早已成为城市生活一部分。
全球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 在70%以上。在这方面,中国目前做得最好的城市是香港,它的服务 业比重已达到了8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杨汝万对北京的城市诊断是,当城市的规 模化发展与城市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一对矛盾体时,北京必须完 成从规模化发展向功能化发展的转变,北京的下一步目标应是从大都 市(Mega-city)转变为世界性、国际化城市(Worldcity/globalcity)。联合国 贸易发展会议贸易促进处处长李仲周提出,高度发展的服务业,连贯 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整的服务业发展战略,将是提高经济效益与经 济实力的必然选择。 服务业覆盖着金融、保险、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 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城市CBD的设立, 也是强化金融服务业的重要一环。上海的金融服务和航运实力暂时领 先于全国城市,世界几大洲的156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了上海,看似" 亚洲华尔街",但与纽约的380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广州的服务业 也不尽完善,硬件设施和机构上缺陷不少。
国际大都市需要国际化人才,外来人才的加入与常住暂住人口 的增加、移民的速度是同步的,而其中外国人的多少成为衡量 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可量化指标,反映了城市在国际分工中能在 多大程度上吸引外国企业、外国留学生、外国专家和外国人才 移民。关于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口的比例,存在着5%、8%、15%、 20%4种不同的说法。以最低的5%计算,一千万人口的城市必 须拥有50万常住外籍人士。从1820年到1920年,有1130万移民 从世界各地来到纽约,为纽约超越伦敦成为世界最大城市提供 了人力资源。1965年以来,每年仍有75000人获准移居纽约,而 外国留学生和暂住型职业人士更是源源不绝。综合第五次人口 普查结果,在北京,外来人口380万,外国人10万多;上海有 387.11万外来流动人口,1600万常住和暂住人口中外籍人士接近 50万人;广州外来人口突破400万,预计今年的外商投资企业将 达两万家,常驻外籍高级管理人员的数量也将超过6万人。
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国际化大都市,是指那些有较强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 位置,良好的服务功能,一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总部,并对世界和地区经济 起控制作用的城市。第二种观点将“国际化大都市”分解后认为,国际化指 的是大都市的性质、功能和地位、作用。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拥有雄厚的 经济实力,位列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之一,对世界经济有相当竞争力 和影响力;二是经济运行完全按国际惯例,并有很高的办事效率;三是第三 产业高度发达,综合服务功能强。大都市,指的是其规模、容量和结构、形 象。也有三个特点:一是除了城市本身的人口面积外,还要有向外延伸的广 泛空间即经济区域,称大城市连绵区;二是除了城市据有跨国公司总部外, 还要有庞大的企业集团、中介组织和相当的资产存量、要素存量和内外贸易 额;三是除了城市的一般基础设施外,还要有显示现代化的公用事业、商住 楼群和生态环境。 综合上述观点,所谓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 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 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第一流都市。理解国际化大都市概念的关键点是 “影响力”问题,这种“影响力”是奠基在一定经济实力基础上的,这种影 响能力既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
国际大都市通常也是国际会展城市。有一个说法是, 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每年至少要举办150次以上由 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会议。巴黎的国际会议 更是多达300多个。各类国际会议的召开可以拉动 旅游、广告、运输、通讯等第三产业,由它带来的 延伸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国际组织分布列前10 位的城市依次是:巴黎、布鲁塞尔、伦敦、罗马、 日内瓦、纽约、华盛顿、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哥 本哈根。纽约市政府曾调查得出结论:纽约为联合 国每投入1美元即可获得4美元的收益。小小瑞士就 有近400个国际组织,没有沙漠的德国争取到了联 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秘书处设在波恩,连 印度和泰国都各有10多个国际组织机构。
大众传媒体系可谓是城市的神经网络,国际大都市 更是传媒之城,尽可能地创造国内外有影响的报纸、 电视广播节目、文学作品、出版社、学术刊物、视 听发行机构、书店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市场。 在美国,纽约市通过全美三大广播网控制着 2139家电台和电视台,通过《纽约时报》、《华尔 街日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出版媒 体影响全国的舆论界,几乎左右全国的新闻和娱乐。 美国学者尼尔· R· 彼尔斯说过:"纽约的电视、广播报 纸、杂志、书籍和时装,年复一年地塑造和影响美 国人的思想,美国任何其它力量都无法办到。"
城市的国际化作为大城市的一种发展动态,其发展水平是由各种复杂因素综 合决定的。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动态性、开放性、 可操作性原则以及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即从分散的、单一罗列指标向精简、 独立的综合性指标发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国际化大都市进行科学评 价,致力于揭示我国城市实现国际化的门槛及其动态框架,该指标评价体系 可采用主题综合型方法确定为3个层次、4项主题内容、15项具体指标。
纽约
一座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பைடு நூலகம்
国际大都市不单纯等于拥有跨国公司、国际航班、五星级酒店、酒吧、 别墅、高尔夫球场、地铁、西餐、外国乐队、巨型建筑这些符号化的 东西。 与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 第三产业高度发展、主要制造业中心、国际性的港口贸易、世界交通 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和城区规模这些必要前提相比,国际大都市的 意义更似一种能量的聚合体,在全球版图上举足轻重、舍我其谁。以 纽约计,它的GDP值单拿出来可以在全世界国家中排位第14,超过澳 大利亚;如果将美国5个最大的城市合起来看做一个国家,它在全世 界可以达到第四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作为社会能量的聚合体,国际大都市的对全球技术、资金、人才 流动的控制功能超出了国家的范畴,城市高度职能化,服务于全世界, 成为世界经济市场体系中的控制点。在本国区域内,它是绝对的区域 中心。
关于北京初步建立国际化大都市框架的单个指标标准值的确定,是参考 现有国际化大都市不同阶段的发展经验,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指标体 系及其标准值研究的基础上(《宏观经济研究》2000?4,宏观经济课题组),依 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 议》(以下简称“建议”),以及《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和到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框架)》(以下简称“纲要”)所预期的发展速度,以 及到2010年北京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预期指标,综合分析确定 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大都市的各项标准值。
城市文明和生活质素高,是国际大都市的应有之义。健康水平最敏感 的指标是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人均寿命,北京市均已经达到 国际大都市水平。北京也正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正在创造 属于自己的国际文化品牌--北京国际音乐节。但据2001年8月的一次调 查显示,按五级分制计算,北京市民对自身素质的评分勉强打3分。 北京的绿化、卫生和水质及空气质量都不符合国际大都市的标准,交 通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也难以令人完全满意。此外,北京人对自身知 识水平、举止和语言文明三者的评价分分别为2.9、2.8和2.7分。用开 放题的方式询问被访者"进一步提高北京市民国际大都市意识的有效办 法是什么",结果近半数北京市民回答:"希望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全 面素质的提高"。 中国上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只有丽江和平遥两座古城。 巴西的巴西利亚是世界上惟一一座在20世纪建造的首都(1960年正式定 为首都),却能因其新颖巧妙的布局以及精美典雅的建筑而上了世界文 化遗产名录。我们很难奢望中国的现代大都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却 寄望中国未来能产生像巴黎这样的世界艺术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