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五讲 宋词选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感的情绪,化为可感的形象,因而大大加
强了艺术效果。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县明水镇人。 其父李格非,著名学者,“苏门后四 学士”之一。
• •
十八岁嫁宰相赵挺之幼子赵明诚。 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亲历变
共同从事书画金石的收藏、研究。 乱,颠沛流离。
她一生跨了南北宋两个时代,属 南渡词人。 • 前期词 • 后期词 • 力主词“别是一家”说。
词简介
词是随着隋唐燕乐的流传,由诗 歌与音乐结合生成的一种新型格律 诗,早先盛行于民间,在两宋成为 文人喜爱的文学形式。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词 调或词牌。词调早先是表示该词
所从属的曲调名称,后来词与音
乐逐渐分离,词调就仅仅作为字
句、格律的固定格式的一种标志
了。词的篇幅长短不一,通常把
五十八字以内的称为“小令”,
艺术特色
1、以乐写愁,托物兴怀。
这种手法运用得很巧妙。词的上片展现
了这样的镜头:一位孤独的行人,骑着马儿, 离开了候馆(旅舍),望着已经凋落的梅花,
走过溪上的小桥,拂掠那岸边的柳丝,迎着
东风,踏向那散发着芳香的草地。但这“良 辰美景”,对于满怀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如
同虚设;不仅成了虚设,而且因为远游他乡,
“香车宝马”是写朋友的身份。李 清照晚年在杭州虽然生活贫困,但名气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
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 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 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 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 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
恁凝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羁旅漂泊、抒发感慨。 秋色的萧瑟凄凉。 气势磅礴,境界开阔。
不能偕同家室饱览春光,甚至于要引起怅帐 的离情别绪。词以春景写行旅,以乐景写离 愁,从而得到烦恼倍增的效果。
艺术特色
2、寓虚于实,富于联想。 梅、柳、草,实景虚用,虚实结合,不
仅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而且寄寓了行人
的离情别绪。在古典诗词中,梅、柳、草就 经常与离思相关合。据《荆州记》记载,陆
凯曾自江南寄一枝梅花给长安的友人范晔,
动情的季节。在这种环境下行路,不但看到 春的颜色,闻到春的气味,感到春的暖意,
而且在心里也荡漾着一种融怡的动人的春意。
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 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融怡明媚的仲春风光,既令征人欣赏流 连,却又很容易触动离愁。因此三、四两句 便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 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 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
为连璧,星辰为玑珠。” 《汉书· 律历志上》:“日月
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那天是元宵佳节,太阳刚好 下山,和太阳正好相对的月亮就从
东方升起来,它透出轻纱似的云霭,
恍如一片浑圆的璧玉,晶莹可爱;
பைடு நூலகம்
西边低空,太阳却象是熔开了的金
块,一步步沉落下去,景色真是美 丽极了。
可是,诗却别有心事。看了 这天色,突然涌出了“我如今是在
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 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归家情怀, 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 人高处”。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 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不忍”是因为在登临时想到自己年岁
老大、落拓无成,心情悲伤;如果登临时,
在家里。事情本来琐细,但通过
这样一些微细情节,却十分深沉
地反映了作者在历尽沧桑以后的
晚年的悲凉心境。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唐李德裕《重忆山居》六首之二 《泰山石》:“沧海似熔金。” 唐杜牧《金陵》:“日落水浮 金。”
宋廖世美[好事近·夕景](落日水 熔金):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
《庄子· 列御寇》:“日月
者的内心活动,它是从一颗饱受创伤的
心灵发出的。以上三个问号,确能真实 地写出作者晚年的心境,那种宁愿独处 却受不了寂寞的心情。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唐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 有怀静者季》:“香车宝马共喧阗, 个里多情侠少。” 唐韦庄《长安道》:“宝马横来 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宋柳永[归去来](初过元宵三 五):“持杯谢,酒朋诗侣。”
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其实,整个下片,都 是行人对居者的想像。上下片的关系不是并 列,而是递进。上片结尾已经讲到自己的离 愁迢迢不断,无穷无尽,于是这位深情的主 人公便不由得进而想像对方此刻正在凭高远 望,思念旅途中的自己。这正是所谓透过一 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柔肠”而说“寸 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 思绪的缠绵深切。“楼高莫近危阑倚”是对 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你那 样凭高倚阑远望,又能望得见什么呢?
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这正
是一个深刻理解所爱女子心灵美的男子,用 体贴入微的关切怀想描绘出来的图画。
下片写闺人。由近及远, 从思妇楼头到山外行人。言闺 人之怅望。“楼高”一句唤起, “平芜”两句拍合。平芜已远, 春山则更远矣,而行人又在春 山之外,则人去之远,不能目 睹,惟存想像而已。
并赠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 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其后折梅寄远以托 离思,在诗词中便屡见不鲜。
候馆的残梅,自然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赠
别;既是残梅,却连折梅寄远也不能如愿, 惜别之情更是可以默会了。柳也关合别意。
北朝乐府有《折杨柳枝》,或说“柳”与
“留”谐音,有表示留念之意。到了唐代, 折柳赠别更成为一种风俗。这里所写行人看 到溪桥细柳,自然会回想起临别折柳之类的 事,这就不能不更增添一段离愁了。因此, 词里所描写的残梅、细柳、薰草,虽然没有 直接指明三者与离愁的关系,但却暗用了故 实,寄寓了离愁。这三者的妙用,不止于渲
古代羌笛有《梅花落》曲,但由于自己心
情忧郁,所以听起来笛声凄怨。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这是一邀一拒的对话:“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是邀请她外出的人说的:
“难得的元宵节,还碰上难得的好天气,
还是到外面玩玩吧!”可她是怎样回答
的?“天气太暖了,暖得不正常,难道
不会忽然来一场风雨吗?”
这时候她的心情实在不便明说,只 好临时拿这句似有理似无理的话来搪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写出高远的景色和开阔博大的形 象,具有盛唐博大高远的气象。以上 写仰望,往下转写俯视。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在感叹时光的消逝中,包含有对宇宙人 生变与不变的哲理认识。
上片全是写景,且寄予着悲秋的感情。登
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
,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语言
通俗,音律谐婉,开辟了倚声填词
的新途径,有《乐章集》传世。
贡 献
1、发展了慢词。《乐府余论》: “(柳词)一时动听,散布四方,东坡、少 游辈继起,慢词遂胜。” 2、多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 处,极善铺叙,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 3、雅俗并陈。俗者以口语入词,雅 者则可以熔铸前人诗句,气象宏大。
■
前期生活颇舒心适宜,多写自己的闺中优雅、 相思生活,情感委婉细腻,格调清新明快。如 《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等。
■
后期多伤时感乱,以自身孤寂凄苦遭际寓故国 黍离之悲,风格苍凉、沉郁、哀婉,灰冷凝重。 如《声声慢》、《永遇乐》等。
《永遇乐》是一篇慢词,叙
述作者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 此词写的不是她什么不幸遭遇, 而是述说在元宵节日,她不愿与 来邀的朋友到外间游玩,宁肯呆
因此,虽然春色很浓,她心里却浮起 又一个疑问:“这时节,到底有多少春意 呵?”言下之意:不管有多少春意,自己
还能去欣赏吗?这个疑问又恰好反映了她
垂暮之年的心境。
“春意知几许” 两种解释: (1)赞叹 (2)感叹
写两景,点明春天。“染柳烟浓”,
便透出暖和的春意。初春柳叶才刚出芽, 因为天气较暖,傍晚雾气低笼,柳便似罩 在浓烟之中。“吹梅笛怨”,此时梅花已 开残了,听见外面有人吹起笛子,因想起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也是行人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 思之人的情景:展现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 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 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 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
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
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 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
再仅仅是柔婉妩媚的,而开始呈现
出雄壮豪迈、放旷超逸等等风格。 被后人称为豪放词。豪放词的代表 作家为苏轼和辛弃疾。
一、生平与创作
二、艺术成就
三、名作名篇
四、作品赏析
柳永 (987?-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故称 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 称柳屯田。柳永能诗文善度曲填词
苍凉激越,共用了八个韵脚,所以名
《八声甘州》。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 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 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 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 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
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
五十九至九十字的称“中调”,
以上的为“长调”。
词的起源及它的特征限制
了词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技法,
因此形成了词的柔婉妩媚的风
格。呈现出婉约风格的作品占
词作的大多数,这些作品被称
为婉约词,代表性的作家为柳
永、周邦彦、姜夔。
苏轼在写作中富于创造性,开
创了新的词风。他一反成规,打破
诗词有别,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 将士大夫的丰富情感世界放入词中 表现,使词成为能够言志抒情、记 游怀古的文学形式。词的风格也不
人的望归:她不但“归楼颙望”,甚至还“误
几回天际识归舟” 。这样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
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
俱为情苦。这是想象之辞,却反映了作者对独 守空闺的意中人的关切之情,似乎在遥遥相望 中互通心曲,进行心的交流,从而暗示读者: 其人未归而其心已归,这就更见出归思之切。
艺术特点:
然而这话又正好反映了她经历了国家和
个人的巨劫之后,自此便怀着世事难料, 横祸随来的疑惧心理了。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
尽):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一开头就设下三个疑问。从 这三个设疑中,人们正可看出一个飘泊
再望见远方的山水,勾引起对故乡的思念,
归家的念头就会难以收拾,内心增添一份悲
伤。那为什么还长年漂泊在外呢?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 际识归舟。
表面写佳人对作者的盼望,实际 是加倍写出作者对佳人的怀念。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为对方设想自己,抒发怀人之情,以增
添一层曲折。
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已的望乡想到意中
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象眼前这伴
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 尽。上文写到“溪桥”,可见路旁就有清流。
这“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比喻,妙在即景设
喻,触物生情,是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 然神会。
上片写行人。由写景到抒 情,又从抒情到写景。在写
景的同时,以流不断的春水
隐喻诉不完的离愁。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似乎由陌上
染环境,烘托气氛,还可以引起人们对于离
别的种种联想,触发离愁别恨。
艺术特色
3、化虚为实,巧于设喻。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便是这种写法。“愁”是一种无形无影的感 情。无形色可描绘,无影迹可追寻,是一种 “虚”的东西。要表现愁,经常得化虚为实。 这首词说行人愈走愈远未有尽头,离愁也愈 续愈长未有穷已,这离愁之延长,这离愁之 不断,恰似溪桥下汩汩流向远方的春水。因 此,“虚”的离愁,化为“实”的春水;无
什么地方呵”的询问。这真是情怀
惨淡的一问,是曾经在繁华世界度 过多少个热闹元宵,而今却痛感 “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沧桑之客的 特有问号,更是带着她特有的孤身
流落的情怀而发出的问号。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梅花落》指汉乐府横吹曲之 一,用笛子吹奏,其曲调流传后世。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 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 城五月落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