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幼儿数学思考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的教学技巧
幼儿数学思考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的教学技巧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数学思考能力的关键时期。
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技巧,可以激发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学技巧,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数学思考能力。
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思考。
例如,在室外环境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并与平时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和探索数学的奥秘。
2. 游戏化教学促进思维发展适当的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数学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数学概念和技能。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数学推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有三个苹果,你吃了一个,还剩下几个?”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减法的概念,还可以让他们学会用图示的方式解决问题。
4. 引导幼儿进行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数学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画图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逻辑推理。
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出一道逻辑题:“如果有两个苹果在桌子上,一只手拿走了一个,请问桌子上还有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题目,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5. 利用教具和素材辅助教学教具和素材是教师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的重要辅助工具。
例如,可以使用拼图、积木等教具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贴纸、卡片等素材来进行数学问题的拓展和引申。
通过以上几种教学技巧,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里有 某些熟 悉 的知识用 得上 , 试 一试 , 可 能会 打开局
一
、
重视双基 以培 养学生的推理式联想
面, 难 题 迎刃 而解 。5 . 从 解题 的典型 方法 上进 行 联 想 。在证 明定理、 推导公式 时能用 到一些重要 的数 学 思想方法 , 这些 是古往今来众 多数 学家对人类 的重大 贡献 , 教师如 果注 意挖掘 这些数 学 思想 方法 , 并应 用
◎ 电子邮箱:X i a n d a i j i a o x u e @ l 6 3 . c o m
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文/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周 婉
爱 因斯 坦 说: “ 联想 比知 识 更重 要 , 因为 知识 有 限, 而联想可 以概括 世界的一切…… ” 联想法 自由、 灵 活、 多样 , 富有启发 意义, 对人们认识 问题 、 思考 问题 , 特别 是创造性地解 决 问题 , 有着 明显的积极作用 。联 想法 , 正是这样 一种把 握 、 研究事物关 系的思维技 巧, 同时也 是一种有 效 的教学 和学 习技 巧。那么 数学教 师该如 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呢?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摘要】联想是指一种心理过程引起与之相关联的另一种心理过程的现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由眼前的知识联想到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常常能帮助学生探索新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才智。
在教学中,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教会学生展开合乎常理的联想,长期坚持,便能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联想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因果联想类比联想联想能力思维能力联想是指一种心理过程引起与之相联的另一种心理过程的现象。
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教会学生进行正确的联想,对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都大有益处。
下面是我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通过抓“题眼”,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要正确解答应用题,读题和审题非常关键。
通过读题和审题,教会学生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在大脑中马上进行快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边读题边联想的习惯。
如读到“倍”,要马上想到“哪个量是一倍数”,“哪个量是多倍数”“是几倍多几还是几倍少几”;读到“百分之几”,就要马上想到“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单位1是哪个”……还要教会学生审题过程中尽量把逆向叙述的语序转换成顺向叙述的语序来理解,这样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解题。
如:把“红丝带11米,比黄丝带多5米”转换成“红丝带长,黄丝带短,黄丝带比红丝带短5米”。
抓住应用题的“题眼”是解题的关键,在抓“题眼”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常用到以下几种联想。
1.因果联想——由因果关联产生的联想。
这种联想,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条件与问题的逻辑关系,提高分析、判断、综合解题能力。
如:看到“有苹果58千克,梨16千克”,由此产生联想:⑴苹果和梨共多少千克?⑵苹果比梨多多少千克?……或由已知信息联想出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如:“一本书,已读了全书的60%”,马上联想到:剩下的页数=全长×(1-60%)……2.类比联想——由类似相近的知识、方法产生的联想。
如:“今年生产的电视机比去年增加60台”,由此联想:⑴去年生产的台数加上60台,等于今年生产的台数;⑵今年生产的台数减去去年生产的台数等于60台;……3.多向联想——顺向联想、逆向联想、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如:“一堆煤,已用了15%,还剩下34吨。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联想能力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联想能力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贵而疑”。
“疑”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它是大脑思考、分析的产物。
“疑”就是问题,“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使学生由学“记”向学“问”转化,最根本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从中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但实际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支配下,学生的学习都是事先由教者拟定和计划好的,上课时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问题走,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这种教学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不会主动质疑。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要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动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教师要给学生设置诱因,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动机。
例如教学《简便算法》,先出示一组题请学生“考”老师,从中任选一题,教师都能直接说出结果,让其他学生笔算验证,都算对了。
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抢着力求难住老师,当老师都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后,学生的好奇心就化成了求知欲,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而激发了学生质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指导方法,明确质疑方向。
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
要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研究知识的结构,在关键处示范提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为以后学习的正确迁移、独立质疑作好铺垫。
例如《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教学,教师可这样设计提问,①这个例题的特征;②计算步骤;③部分积的定位方法;④计算结果如何得到。
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例题及《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质疑活动提供问题格式,明确质疑的方向。
三、学习迁移,尝试质疑。
当学生明确了质疑方向,知识内在结构的学习又为学生的迁移奠定了基础,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质疑的尝试。
让学生展开“数学联想的翅膀”——浅谈数学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
2. 由不好算想好算
[ 案 例] 师 :大 家 能 用 简 便 方 法 计 算
37×
11 39
吗?(学生一时找不到计算的方
法)
师:37 不好与 39 互约呀,不好算,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让学生展开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丁 丁 丁 丁 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浅丁丁丁丁谈丁丁丁丁数丁丁丁丁学丁丁丁丁丁丁丁丁联丁丁丁丁想丁丁丁丁思丁丁丁丁维丁丁丁丁能丁丁丁丁力丁丁丁丁的丁丁丁丁培丁丁丁丁养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欧丁丁丁先丁丁丁群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 丁丁 丁 丁丁 丁 丁丁 丁 丁丁 丁 丁丁 丁 丁丁 丁 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丁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是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
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1. 建立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建立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理解难度大、计算复杂、对公式应用不熟练等等。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强化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培养联想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形象化的联想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将数学概念或定理与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4. 鼓励学生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自己的解决办法,并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5. 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及课后活动、比赛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发现,全方位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课上如何引导学生联想——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一课例谈
数
学 课 上 如 何
引 导
学 生 联 想
以“ 由点 到 线 . 由线到 面” 一课 例 谈
平 梦 菲
( 昆 山 经济 技 术 开 发 区包 桥小 学 , 江苏 昆 山 摘 要 :在 小 学数 学教 学 中 , 要运 用“ 联想 ” 这 一 心 理 现 象 ,诱 导 帮 助 学 生探 索 新 的 知 识 、 解 决 新 的 问题 . 培 养 学 生 的 求 异
数学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
种 自觉 的、有 目的的想 象. 数 学联想是指通 过 感知 问题情境, 唤起贮 存在记忆 中的相关材料, 加工形成 新 的联想, 从而为 数学 问题 的解 决创 造 灵感. 数 学联想思维具有 以下特往都 是按某种 顺序 进行 推理, 而联 想 思维 是在 充分 调动 记忆 中存 储 的信 息 后, 灵 感火花 的瞬 间进 发, 有 时候连一 点来 龙 去脉都 说不清. 但恰是这一特 点帮助学 生从 一 时找不 到逻辑起 点的困境 中走 出来 , 多角度 的
的理性重构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 0 1 3 ( 1 1 ) :
2 5 —2 7 .
f 3 ] 朱瑞晨 . 一道 数列不等式证 明的放缩方 完成探 究后, 全班 同学报 以热烈 掌声 以示
法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 0 1 3 ( 1 2 ) : 4 0 - 4 1 .
2 0 1 4 年第 1 2 期
数 学教 学
1 2 - 5
数 学教 学 中学生联 想 能 力的培养
2 2 5 0 0 9 江 苏省邗 江 中学 袁 昌华
发 展数 学思 维 能力是 中学 数 学教 学 的一 项基 本任务, 联想作 为产生直觉和 形成猜想 的 基本 思维 活动之一, 与其他数学活 动密切相关, 大到重大数学 问题的解 决、数学定理 的发现和 推 广, 小 到 中学 数 学 解 题 的 奇 思 妙 想 都 是 以 联 想 为 先 导 .前 苏联 心 理 学家 克鲁 捷 茨 基 认 为 : 数 学 能 力 就 是 用 数 学 材 料 去 形 成概 括 的 、简 短 的、灵活可逆 的数 学联想 能力【 1 J _ 本 文结合数 学联想 的特点, 对 联想 能力 的培养作一些探讨. 数学联想思维 的特点 联 想是将 研 究对 象 的特 点与 个体 自身 的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发现能力
面 求 和 , 得 相 当繁 琐 , 通 分 . 显 需
若 能 审 题 时 仔 细 观 察 , 难 发 现 分 母 是 一 个 等 差 数 列 不 求 和 , 这 是 我 们 平 时 教 材 中熟 知 的 . 以 , 先 求 出 通 项 , 而 所 可
师 : 式 是 关 于 s , 的 , 么 下 面如 何 处 理 ? 此 s 那
生甲 : 因式 分 解 . 师 : 么分解 ? 怎 生 甲 : + ・ l 5 S 一 一 1 1+S 一 )+ S S S 一 + ・ 1 S 一 =S ( 】
一 ,
较 多 时 候 , 生思 考一 个 问 题 陷 入 僵 局 时 , 易 出 现 灰 学 容 心 丧 气 的 状 态 . 时若 能及 时 加 以适 当 的 引 导 , 腐 朽 为 神 此 化
+
前 9项分别为 1 了 , 1
1 】 1 】
,
÷ ,,,,, ,古 击 11 .
蛰嗽一
嘎
j :
案 例 剖 析
凝繁羲 簪申锄 镱忝孝 锈聪磐发瑷僬摩
◎张 明华 ( 阴 市璜 塘 综 合 高 级 中学 2 4 0 ) 江 14 7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 , 我们 常 反 思 : 底 教 会 了 学 生 什 到 么 ? 学 生 学 到 了 什 么 , 仅 是 数 学 知 识 ?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式 仅 只 是把 传授 知 识 点 作 为 教 学 的 主 要 内 容 , 样 教 育 出来 的 这 学 生 只 会 死 记 公 式 , 本 无 发 现 问 题 、 出 问 题 , 别 说 迁 根 提 更 移 运用 转 换 问题 的 能 力 . 实 , 顾 数 学 史 , 多 的 数 学 家 其 回 诸 身 上 不 仅 具 有超 常 的 智 慧 , 科 学 不 懈 追 求 的 品质 , 难 能 对 更 可 贵 的 是 在 于 有 着 独 到 的 发 现 和 敏 锐 的观 察 能 力 . 著 名 教 育 家 苏格 拉底 、 威 、 鲁 纳 等 都 提 出 培 养 学 生 杜 布 独 立 发 现 问题 的 重要 性. 得 一 位 大 师 曾 说 过 : 个 好 的 教 记 一
浅谈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 , 共性 寓 于 个 性 之 中 , 过 通 个性可 以反 映共 性 .因此 . 某 类 事物 中 对 的 个 别 事物 或 特 殊 事 物 的 属 性进 行 归 纳 概 括 , 可 由此 联 想 、 测 到该 类 事 物 所 则 猜
具 有 的共 性.
应 高 、 应 中线 、 应 角平分 线 , 长 以及 对 对 周
兴趣 , H 要 学 习 的 内容 . 在进 行 相 似 引 { 如
i 角形 的性 质 的教 学 时 , 引 导学 生 回忆 先
彻
若 能 根据 问题 特征 , 泛地 联想 熟 知 的命 广 题 ,并 设 法将 其结 论或 解 法加 以利 用 , 则
无 疑是 获得 解题 途 径 的简 捷方 法.
教 学研究> 教学技 巧
数学教学通讯 ( 教师版 )
投稿郏 sj v 3o 箱: k i{ ,r x@ p6 cn
浅谈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
浙江丽水青 田改革月报 育才 中学
翱 一一 撑 ~
一
激
张 登 峰
3 30 29 8
联想 是 人 的 一 种 思 维形 式 .是 根 据 事物 问的联 系进 行 思索 和 猜测 , 由一种 心 理 过程 引 起 与 之 相 关联 的另 一 种 心 理 过 程 的现 象 .“ 有 大 胆 的联 想 , 没 有 伟 没 就 大 的发 现 ” 联想 是科 学 发 现的 重要 途 径 , , 在 数 学 教 学 中有 着 不 可 忽 视 的作 用 . 它 对 激 发学 生的 学 习兴趣 . 帮助 学生 探索 新 知识 、 决 新 问题 , 养 学 生 的求 异思 维 解 培 能 力 是非 常 有意 义 的 . 此 . 数 学课 堂 在 中, 教师 应 当运 用 “ 联想 ” 一 心理 现象 去 这
学生数学联想能力的培养
学生数学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做为一名学生,如何才能更好的对数学联想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学网带来的学生数学联想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反比例”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一、猜想师:我们差不多学过了正比例,谁能结合具体的事例说说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我们是从哪些方面认识和研究正比例的?生:……师:在现实生活中两个量之间除了有正比例关系外,你认为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比例关系?生:反比例。
师:依照正比例的意义,你认为假如有成反比例的量,那么如此的两个量可能具有什么特点?生1: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生2:这两个量的比值变了。
生3:这两个量的乘积不变。
生4:我们学过的成正比例的量是一个量随着另一个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可能成反比例的量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另一个量的减少而增加。
生5:成反比例的量的图像可能不是一条直线。
师:你能试着举出如此两个量的例子吗?学生举例遇到困难,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二、验证1、反比例的意义。
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自主研究生活情境中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验证猜想。
明确结论:生活中存在成反比例的量,假如一个量随着另一个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这两个量的乘积是不变的,我们就说这两个量成反正比例。
2、判定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初步感受反比例图像的特点。
教师出示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表示了和是12与积是12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比较这两幅图表示的两个数的关系一样吗?你是如何样明白的?学生独立探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从两个数的变化规律上看:差不多上一个数随着另一个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差不多上一个数增加,另一个数减少;从图像上看:第一幅图图像是一条直线,而第二幅图图像是一条曲线;从比例关系上看,第一幅图所表示的两个数,它们的比值和积差不多上变化的,因此和是12的两个数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第二幅所表示的两个数,由于它们的乘积差不多上12是不变的,因此积是12的两个数成反比例。
数学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数学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一、联想和想象联想是与表象的相似因素有关,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或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
前者是创造性想象,后者是再造性想象。
联想和想象都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元素,形象思维本质上就是表象的运动变化和改造。
表象的运动变化和改造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分解、组合。
它是表象活动的开始,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如教学义务教材第一册拼组图形,让学生从所给的图形中,剪出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再把这些基本图形拼成教材上的蝴蝶、帆船、汽车、小人图。
这里“剪”是表象的分解,“拼”是表象的组合。
我们可借助分解与组合的方法,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而表象的丰富性,分解、组合的多样性,正是形象思维丰富和灵活的基础。
第二个层次:类比、联想。
它是形象思维展开的形式,和表象的分解组合紧密相联。
自然界的事物在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诸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
而类比就是运用事物的相似性比较其异同,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
联想是类比的发展。
如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通过联想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联想时,学生在头脑中要找出上述几种图形的联系与区别,这实质上就是先利用表象进行分解,然后再利用表象的组合,把分解出来的异同点进行综合,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
联想一般可分为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三种。
类似联想是因事物的外部特征或性质类似,由一事物而想起另一事物。
接近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空间上或时间上与之相接近的事物。
对比联想是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和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
第三个层次:想象。
它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是思维的一种升华。
想象综合了分解、组合、类比、联想等思维方法,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一)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是发散式的思维,运用联想可以增强记忆,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联想能力的培养数学课堂教学
联想能力的培养数学课堂教学ﻭ数学(汉语拼音:sh xu;希腊语:英语:Mathematics),源自于古希腊语的(m thēma),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之意。
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 学问的基础 .另外,还有个较狭隘且技术性的意义数学研究.即使在其语源内,其形容词意义凡与学习有关的,亦会被用来指数学的。
ﻭﻭ摘要:联想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效性和趣味性,而且还是制约学生数学能力、思维品质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必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关键词:联想作用教学建议一、联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ﻭﻭ (1)激发学习兴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ﻭﻭ联想就是将头脑中相分离的表象联系在一起,由一种已有的表象唤起另一种表象,是忆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能使学生在由此及彼的思维中回忆或搜集相关信息,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在触类旁通中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有效性,了数学能力.联想以知识经验为背景,借助形象进行思维,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具体的特点,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突破现实的局限,具有重要的方意义。
ﻭﻭ(2)引导探究、拓宽知识,完善认知结构ﻭ联想是智力的基础,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对数学的理解,充分发挥联想的主导作用,创设出生动的情景,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ﻭ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中,联想能优化教学设计,找到新知识的最近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发生与过程,感受数学的发现乐趣,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创造性地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在复习与整理知识时,借助联想,能沟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的网络结构促成知识与方法的有效迁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解题后对原题的条件、结论、题型和解题方法作深入的思考和大胆的联想,就可能发现新的命题或解题方法。
如何提高数学中的联想思维能力
如何提高数学中的联想思维能力提高数学中的联想思维能力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仍然是一门枯燥、艰难且令人望而却步的学科。
如何提高数学中的联想思维能力,成为了许多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议题。
联想思维能力的提高,能够让学生更加灵活和巧妙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从而更好地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提前培养数学思维想要提高数学中的联想思维能力,首先要从小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应该引导孩子从小学习数学,让孩子们早期就形成数学思维,从小学习数学只需遵循逐层递进、勤学多练、因材施教三大原则,就可以让孩子们在数学中品味到成功的喜悦和对知识的掌握。
家长或老师也可以通过针对学生不同的数字、图形、形状和符号的吸引方式,调动他们的数学兴趣和体验。
拓宽联想思维领域数学中的联想思维,是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不同的情境所需要运用到的技能是不同的,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需要不断地拓维联想思维领域。
可以通过阅读、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对事物进行联想,来推广自己的联想思维,促进对不同事物的思考,从而让自己的联想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强化综合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技能,还需要运用集成技能和综合能力。
要提高联想思维能力,就需要强化自己的集成和综合能力,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所知进行组合,构成新的思维模式。
例如,对于几何问题,不能仅仅感性地了解,还需要理性地理解几何公理和证明方法,从而在多个方面强化自己的综合思考能力。
积极运用数学思维最后,想要提高数学中的联想思维能力,就需要积极运用数学思维。
不仅仅是在数学课堂上,还需要在生活中广泛运用数学思维。
例如,在购买商品时,需要考虑价格的优劣、活动的折扣力度等问题,这就需要积极运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
另外,可以尝试解决一些数学游戏或者解谜游戏,从而达到享受数学启示的目的。
提高学生数学联想能力的教学计划
提高学生数学联想能力的教学计划
2023年数学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联想能力,这是因为联想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教学计划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
首先,透过新媒体教学平台集思广益吸收多元资讯的策略,提供学生更多的数学实例,让学生可以接触更多样化的数学概念,实际运用数学知识。
举例来说,可以在班级内成立一个线上学习平台,给予学生一个具有联想性、趣味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可以透过各种角度了解数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更能训练学生的联想思考能力。
其次,在传统课程中加强对数学联想能力的训练。
现今数学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联想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可以在传统课程中加入一些数学联想思维题,训练学生的联想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把一些常见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常用的生活例子,让学生进行类比,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增加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
现今游戏化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益匪浅。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让学生更感兴趣,而且可以通过游戏的环境让学生锻炼联想思考能力。
例如,设计一款数学学习手游或者数学解谜类游戏,在游戏环境中开展数学教育,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求解等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联想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数学教育也随之改变。
数学教育不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需要注重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
在这个未来不断变化的时代,数学联想能力将成为更多人成功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数学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而联想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思维广阔性的必备思维,只有将书本知识进行拓展,联想到实际,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
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然而,对我们的数学进行一个简单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由最初的好奇,乐学逐渐转化为消极的听课,这是一个可悲的结局。
学生在数学上的联想,并不奇怪,因为数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找到生活的影子,对数学并不陌生,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
然而,结局并不乐观,那与数学本身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与生活的习惯,教育的方式相关。
我们习惯于带着问题来,解决问题后走,如果,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有关习题的解决,老师会认为,已经解决了课程内容,实际上,这种“去问题”的教育方式,只能帮助学生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是深入思考,应用实际,或者举一反三,他们的思维,逐渐趋向于书本知识,越来越狭窄。
作为教师,如果不只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而是以问题为纽带,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拓展习题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习题的理解,容易使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
在此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对解决数学提供帮助。
例如在教学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时候,我们可以事先提出阅读材料“蚂蚁和大象一样中吗?”首先由学生凭生活经验回答,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为什么我们书本中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不是太荒唐了吗?毛病究竟出在哪?”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平方根的含义,并解决这一问题。
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掌握了什么?又有哪些不同?你还有什么希望知道的?这个童话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那里确实是蚂蚁获胜,这又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学生不会觉得下课就离开了数学。
有些内容看上去似乎和数学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在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各方面的联想也能帮助学生掌握不同信息所需解决的问题,具有辨析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
二、保护学生的质疑,并提倡多角度联想
在西方绝大多数人迷信上帝的时候,尼采却提出上帝已经死了。
他是不迷信权威的典型,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他,但为什么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又在不知不觉中迷信权威,尤其是老教师,他们长期的教育,使知识点明了化,此时,学生如果提出与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问题,教师往往会否定他的发现。
对于新教师,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课堂教学的变通,也容易否定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上黄金分割点的时候,讲到人的黄金分割点最好落在肚脐眼上,这时候的人看上去会感觉特别的舒服,此时,有个学生提出:左老师,你的黄金分割点是落在肚脐眼上吗?当时,我觉得这个学生不太懂礼貌,怎么可以这么问我,于是,我就没
有搭理他。
事后,我仔细的回想这个过程,其实,这个学生的问题很具有创造性,他能将书本知识立刻联想到实际,如果,我当时能够顺着学生的思维,立刻提问:如何才能知道我的黄金分割点是否落在肚脐眼上?如果不在,那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与实际立刻相连,而且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很多学生可能也有这样的疑问,只是碍于老师的权威,不敢轻言,此时,如果教师立刻否定学生的疑问,其他学生会庆幸自己的少言,同时,以后的教育中,学生会越来越沉默,思维也会逐渐狭隘,同时,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保护学生的质疑,实际上是保护学生的联想动力,为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激发提供保障。
同时,教师应提倡学生多角度的联想,例如:教授多边形时,除了掌握多边形的性质外,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多边形组合成各种图形。
要求使用一种多边形组合,多种多边形组合,并用适当的言语概括创意内容。
无论学生的作品是否完美,教师都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
数学,不仅仅只着眼于我们的课本知识,应该与其它学科相联系,例如,利用相似三角形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在教授这节内容时将学生带出课堂,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学校教学楼、同学升高、路边的小树,集思广益,至少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当然遇到困难时候,可以请求帮助,这样学生比较有兴趣,而且在室外,容易联系实际,当有想法时,可以立刻实施,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
容易发散思维,多角度联想。
对于学生有些不切实际的联想,例如,有学生说,可以弄个热气球来,升上去丈量一下。
教师不应该立刻否定他的想法,“方法固然正确,但现在我们怎么实施?”学生自然会明白,肯定想法的正确性,同时提出问题所在,交给学生自己解决。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思维的广阔性是联想教育的前提,在实施联想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数学学科之外,还涉及科学,语文,甚至绘画,童话教育等,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更加突出,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才能在学生提出疑问,想法的时候,不至于不知所措。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涉及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而联想往往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有些同学在计算平均数时,使用计算器,而有些同学则选择计算机,教师需要了解的内容更多。
21世纪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年代,老师已不是严肃的代名词,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有幽默的个性和亲和力,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联想能力。
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给学生带去更多的灵感。
教师需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有解决问题,更深的挖掘问题,并对学生问题能够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正确的评价方式。
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项,操作过程中,就会存在缺憾,甚至收不到任何的效果。
就如我前面教学黄金分割的一样,如果能够抓住问题,并适当表扬,学生的信心会大增,学习会更加主动。
一旦错过,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没有主动的应用与实际,而且,学生的思维受到压制。
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也至关重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联想是想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联想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非逻辑思维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