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2
北大--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史(二)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门阀士族为了压制贵族,造成绝对王权,先秦时期君主们都提拔了不少自由平民和低级贵族参加到官僚政府机构。
春秋、战国之际,“竹帛下庶人”,列国诸侯更是大力提拔“士”作为官僚机构的骨干,世卿自此而坠。
两汉的所谓布衣卿相,也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致身通显。
他们不但授徒讲学,门生弟子千万,形成一种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而且子孙往往绍继家学,也必然造成累世公卿的情况。
大家族在东汉时就已经逐渐出现了。
自东汉后期开始“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了。
曹魏初期,实行九品官人法,州郡大小中正皆由当地著姓士族担任,九品的定评,自然操纵在他们的手中,于是官品的升降,大都凭借“世资”。
曹魏以后,世族势力更加发展。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世居高位,是士大夫的领袖。
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
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
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
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汉末社会中的世家大族,魏晋时称为士族,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与这个阶层结合在一起。
曹丕在尚未代汉称帝之前,采纳了九品中正制。
实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里,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品评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
西晋时虽仍袭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评定者家世的封爵与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选择人才的作用,以致于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础上,后汉、曹魏以后世代高官而且世袭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
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
2024年4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4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全国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十五从军征》属于()(A)郊庙歌辞(B)相和歌辞(C)杂曲歌辞(D)鼓吹曲辞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春秋》(B)《国语》(C)《战国策》(D)《史记》3、《孔雀东南飞》最早收录于()(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诗经》4、《曹子建集》的作者是()(A)曹丕(B)曹彰(C)曹彪(D)曹植5、将《战国策》编辑成书的汉代学者是()(A)刘彻(B)刘贺(C)刘歆(D)刘向6、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其中“察”的意思是()(A)举荐(B)考察(C)观察(D)审查7、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刘勰称之为“七子之冠冕”的是()(A)陈琳(B)阮瑀(C)曹植(D)王粲8、《史记》中的“列传”一共有()(A)五十篇(B)六十篇(C)七十篇(D)八十篇9、下列地点中,不属于王粲登楼地点三种说法的是()(A)长安城楼(B)当阳城楼(C)荆州城楼(D)麦城城楼10、向汉景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的人是()(A)程不识(B)李蔡(C)公孙昆邪(D)霸陵尉11、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庄子12、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王勃(B)卢照邻(C)杨炯(D)陈子昂13、下列作者中,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的是()(A)苏洵(B)王安石(C)曾巩(D)苏辙14、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A)王维(B)杜甫(C)高适(D)孟浩然15、宝玉挨打后,送药给他疗伤的是()(A)薛宝钗(B)林黛玉(C)王熙风(D)王夫人16、古人以五声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商对应()(A)春(B)秋(C)夏(D)冬17、《聊斋志异·司文郎》嘲讽的对象是()(A)余杭生(B)王子平(C)宋生(D)盲僧18、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与周瑜曾有的关系是()(A)同乡(B)同窗(C)昔日下属(D)结拜兄弟19、《蜀道难》的诗歌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歌行(C)七言律诗(D)七言排律20、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21、名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的作者是()(A)陶渊明(B)鲍照(C)谢灵运(D)谢朓22、“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中的“蝼蚁”指()(A)身份低微的人(B)身材短小的人(C)目光短浅的人(D)志向远大的人23、《儒林外史》中写马二先生游西湖,见到仁宗皇帝的御书,他所采取的行动是()(A)慌忙朝拜(B)转身便走(C)仔细欣赏(D)吐了一口痰24、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写金哀宗逃出汴京,是为了躲避()(A)宋军(B)辽军(C)西夏军(D)蒙古军25、下列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诗句中,概括全篇主旨的是()(A)白浪如山寄豪壮(B)华发苍颜羞自照(C)谁知得酒尚能狂(D)逆胡未灭心未平26、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板桥”即板桥浦,在今()(A)扬州市西南(B)镇江市西南(C)南京市西南(D)马鞍山市西南27、《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公羊传》28、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俊俏庞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这几句描写的对象是()(A)孙富(B)李甲(C)柳遇春(D)杜十娘29、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焄蒿凄怆”语出()(A)《国语》(B)《尚书》(C)《礼记》(D)《论语》30、邓牧《君道》中,“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的人是()(A)尧(B)舜(C)许由(D)秦皇二、多项选择题31、下列作品是白居易创作的有()(A)《长恨歌》(B)《琵琶行》(C)《秦中吟》(D)《登高》(E)《与元九书》32、《项脊轩志》中,作者祖母所说的话有()(A)某所,而母立于兹(B)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C)儿寒乎?欲食乎(D)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E)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33、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学说中结合了()(A)法(B)术(C)礼(D)势(E)仁34、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的“诸公”有()(A)高适(B)岑参(C)储光羲(D)薛据(E)王维35、曹操《短歌行》中,用《诗经》成句的诗句有()(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简答题36、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一词在典故的运用上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高明以一部()使得南戏从民间俚俗的艺术形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戏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A《荆钗记》•B《琵琶记》•C《白兔记》•D《杀狗记》正确答案:B(2)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代表,一个是伟大爱国诗人陆游,一个是伟大爱国词人()。
•A苏轼•B辛弃疾•C文天祥•D李清照正确答案:B(3)()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小说,这一题材在长篇小说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A《绿野仙踪》•B《金瓶梅》•C《儒林外史》•D《镜花缘》正确答案:C(4)《镜花缘》的作者是()。
•A陈忱•B李汝珍•C汤显祖•D曹雪芹正确答案:B钟嗣成其一生最大成就,是撰写了()一书。
•A《人物志》•B《世说新语》•C《录鬼簿》•D《玉台新咏》正确答案:C(6)《救风尘》和()是专为风尘女子写照传神的作品,塑造了赵盼儿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A《望江亭》•B《拜月亭》•C《西蜀梦》•D《东墙记》正确答案:B(7)()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
•A蔡珪•B党怀英•C王庭筠•D元好问正确答案:D(8)马致远最著名的散曲代表作是()。
•A《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B《四块玉·闲适》•C《双调·沉醉东风》•D《越调·天净沙》正确答案:D(9)李清照的()是宋代词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理论专论。
•A《漱玉词》•B《词论》•C《艺概·词概》•D《词律》正确答案:B(10)《古文辞类纂》的作者是()。
•A方苞•B刘大櫆•C姚鼐•D魏禧正确答案:C(11)“粉身碎骨浑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年轻时作的()。
•A《石灰吟》•B《咏煤炭》•C《过零丁洋》•D《咏雪》正确答案:A(12)()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A《三国志》•B《三国演义》《隋唐志传》•C《北宋志传》正确答案:B(13)()取材于三国故事,描写关羽大智大勇,挫败了东吴的计谋,是七百多年来唯一的基本按杂剧原貌演出的剧目。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3.“白体”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5.《西昆酬唱集》6.杨亿的生平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8.西昆体9.晚唐体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11.林逋诗歌的特点12.晏殊的生平13.《珠玉词》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15.欧阳修的生平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22.梅尧臣的生平23.苏舜钦的生平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27.王安石的生平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29.王令诗歌的特点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33.“三苏”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35.苏洵散文的特点36.苏辙散文的特点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37.苏轼的生平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41.“东坡体”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49.苏词的创作风格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51.黄庭坚的生平52.“山谷体”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特色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57.“后山体”58.“简斋体”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人65.柳永的生平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70.秦观的生平71.晏几道的生平72.贺铸的生平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76.周邦彦的生平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79.“易安体”80.“樵歌体”81.李清照的生平82.朱敦儒的生平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87.辛弃疾的生平88.“稼轩体”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91.张元幹的生平92.张孝祥的生平93.陈亮的生平94.张元幹词的特点95.张孝祥词的特点96.陈亮词的特点97.刘过词的特点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98.“中兴四大诗人”99.陆游的生平100.陆游散文的特点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103.陆游词作的特色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105.“诚斋体”106.杨万里的生平107.范成大的生平108.杨万里的“活法”诗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11.朱熹的生平112.朱熹诗歌的特点113.朱熹散文的特点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116.南宋“小品文”概况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117.南宋中后期的清雅词派118.姜夔的生平119.白石词的情思内涵120.白石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词史的贡献121.吴文英的生平122.吴文英“论词四标准”123.梦窗词的分类及其情感内涵124.梦窗词的艺术特色125.《词源》126.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127.周密的词风特征128.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129.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130.南宋后期文学大势131.“永嘉四灵”132.“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133.“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134.刘克庄的生平135.“江湖诗派”的主要诗人136.刘庄诗歌分前、后两期137.“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的艺术追求138.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139.刘克庄词的艺术特点140.戴复古诗歌的特点141.文天祥的生平142.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143.刘辰翁词作的特点144.文天祥诗、文、词的思想情感内涵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一章辽金文学145.耶律倍及其《海上诗》146.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147.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148.汉族诗文作家赵延寿、王鼎149.辽代文学创作概况150.寺公大师《醉义歌》151.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152.金初文坛作家构成153.金代文学发展大势154.金初主要诗文作家155.“国朝文派”及其主要诗文作家156.金代后期主要诗文作家157.元好问的生平158.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159.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160.元好问词作的特点161.元好问的文学成就162.诸宫调16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164.“元曲四大家”165.元杂剧的体制166.元杂剧分为五类167.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68.元杂剧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169.白朴的生平创作170.马致远的生平创作171.纪君祥及其《赵氏孤儿》172.郑廷玉及其《看钱奴》173.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174.石君宝及其《秋胡戏妻》175.白朴《梧桐雨》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176.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177.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178.郑光祖的生平创作179.宫天挺的生平创作180.乔吉的生平创作181.秦简夫的剧作182.元代后期杂剧发展态势183.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184.宫天挺《范张鸡黍》的思想内容185.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色186.秦简夫《东堂老》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187.关汉卿的生平、性格188.关汉卿的创作及其分类189.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的思想深刻性190.妇女生活剧《救风尘》的思想191.历史剧《单刀会》艺术特点192.关汉卿杂剧题材内容的特点193.《窦娥冤》的故事渊源及关汉卿的改作194.《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其悲剧性195.王实甫的生平创作196.“董西厢”197.“王西厢”198.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故事演变199.王实甫《西厢记》的剧情和体制200.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四章元代散曲201.散曲及其形制202.小令(叶儿)、套数(散套)、带过曲203.元代散曲创作分前、后两期204.元代散曲创作的豪放、清丽两种主要风格205.元代散曲的语言风格206.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构成207.元代前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08.关汉卿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09.王和卿散曲的风格特征210.马致远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1.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12.张养浩的生平213.张养浩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4.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5.张可久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216.南戏217.“《永乐大典》戏文三种”218.“四大传奇”219.南戏产生的年代220.元代南戏创作概况221.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222.“荆刘拜杀”四大传奇各自的剧情及艺术特点223.高明的生平224.《琵琶记》的主旨和剧情225.《琵琶记》的人物形象塑造226.《琵琶记》的艺术成就227.话本228.宋代“说话”四家229.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230.“讲史”和“小说”的区别231.宋元话本小说的分类和保存232.宋元话本小说的一般艺术特征233.元代话本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234.讲史话本的一般艺术特点235.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第六章元代诗文236.元代诗文发展三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
1.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它的主要特点
是以音乐方式演唱,是古代音乐和文学艺术的结合体。
2.唐诗: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唐诗是当时最
为著名和流行的文学形式。
唐诗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运用了大
量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格。
4.元曲:元曲是元代文学史上的一种戏剧形式,包括了杂剧、散曲和
元杂剧等。
元曲的特点是结构精巧,情节曲折,语言生动。
其中最著名的
作品是《长生殿》、《窦娥冤》等。
5.四大奇书:四大奇书指《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
《三国演义》。
它们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描绘了社会风俗和人物性格。
7.明清小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
许多杰出的小说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金瓶梅》、《红楼梦》等。
这些
小说以真实描写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为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文学运动,发生
在清代中期。
这一运动主张以唐宋以前的文学作品作为写作的模板,主张
回归古文的风格和规范,以弘扬传统文化。
9.诗词格律:中国古代诗词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这些格律要求包括了字数、平仄、韵脚等方面,对于古
代诗词的写作和鉴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4)他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工于炼字用典,讲究语意老重。
(5)他的诗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8.后山体:(1)这是陈师道的诗歌风格特征。
(2)作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
(3)他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
(4)其诗均为呕心沥血之作,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
9.简斋体:(1)即指陈与义的诗歌特征。
(2)陈与义先后学习黄庭坚、陈师道及杜甫的诗歌,自创以直致、浅语入诗。
(3)其创作风格重意境、重白描,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
10.诚斋体:(1)这是杨万里的诗歌特征。
(2)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采用白描手法写诗。
(3)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
(4)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
11.易安体:(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2)其词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流畅,音调优美。
(3)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
(4)其作词有倜傥的丈夫气,柔中有刚。
(5)她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12.稼轩体:(1)这是辛弃疾创立的词体。
(2)他很有才情,无论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是刚柔相济。
(3)喜议论好用典,是其显著特征。
(4)他的词是典型的英雄词,有报国豪情,也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3.樵歌体:(1)又叫“朱希真体”,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诗歌特征。
(2)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
(3)在当时词坛能自成一家,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
14.词源:(1)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作品。
(2)他精通音律,于词学颇有心得。
(3)他在书中精研词的音律、作法,评论诸家得失,多有胜解,堪称宋代词论第一力作。
:诸宫调:15.诸宫调(1)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
(2)歌唱部分是用多种宫调的若干不同曲调组成,杂以说白,表演长篇故事。
(3)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在艺术上超越了以往的各种说唱艺术,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涵盖了诗、词、曲、赋、文言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形式。
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第二个重要时期,主要涵盖了唐代和宋代这两个重要的文化时期。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进行整理和介绍。
一、唐代文学唐代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代文学包括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和文学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诗人杜甫、李白和白居易。
杜甫以其激昂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闻名,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贫苦百姓的关怀和对时局的忧虑。
李白则以其豪放洒脱的诗风和浪漫主义的情调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了壮丽的山水和美酒佳人,给人以豪情万丈的感觉。
白居易则是唐代文学史上的文坛巨擘,他的作品包括了诗、赋、骈文等多种文体,尤以其诗歌作品最为卓越。
除了这些著名的诗人外,唐代还涌现了许多其他优秀的文学家和作品。
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刘禹锡的《陋室铭》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瑰宝。
二、宋代文学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继承了唐代的文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宋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风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宋代文学强调了实用性和现实主义。
宋代文人以文化的功用为重,注重文学对社会的实际作用。
他们关注社会变迁、人情世故,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宋代文学注重细腻的描写和精致的表达。
宋代文人追求精美细腻的艺术表达,注重细节的描写和形象的塑造。
他们以巧妙的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法,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宋代文学兼收并蓄,吸收了前代文学的精华,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宋代诗歌有了新的变革和突破,如陆游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宋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宋代的散文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和作品。
如苏轼的《东坡居士文集》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
2024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课程代码0053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晏殊的词集是()。
A.《漱玉词》B.《珠玉词》C.《乐章集》D.《片玉集》2.与梅尧臣齐名,时号“苏梅”的是()。
A.苏轼B.苏舜钦C.苏洵D.苏辙3.王安石晚期诗歌的主要体裁是()。
A.绝句B.律诗C.歌行D.乐府4.下列属于苏轼作品的是()。
A.《望海潮》“东南形胜”B.《踏莎行》“雾失楼台”C.《卜算子》“缺月挂疏桐”D.《六州歌头》“少年侠气”5.南宋中叶功利派散文创作的代表人物是()。
A.朱熹B.真德秀C.吕祖谦D.陈亮6.“永嘉四灵”主要学习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杜甫B.元稹、白居易C.贾岛、姚合D.温庭筠、韦庄7.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克庄B.文天祥C.周密D.王沂孙8.《救风尘》塑造的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是()。
A.赵盼儿B.谢天香C.韩玉箫D.张倩女9.下列不属于四大南戏的是()。
A.《荆钗记》B.《拜月亭》C.《白兔记》D.《琵琶记》10.张养浩散曲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怀古之作B.讽刺官场之作C.隐居之作D.赞美田园之作11.“铁崖体”的艺术特点是()。
A.古朴儒雅B.婉秀顿挫C.绚丽瑰奇D.闲婉冲淡12.《醒世恒言》的编者是()。
A.冯梦龙B.凌蒙初C.徐渭D.施耐庵13.李东阳论诗主张宗法()。
A.汉魏诗歌B.唐代诗歌C.宋代诗歌D.元代诗歌14.“下列作品不属于“临川四梦”的是()。
A.《邯郸记》B.《紫钗记》C.《牡丹亭》D.《宝剑记》15.明初散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的是()。
A.刘基B.杨士奇C.康海D.李攀龙16.《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选者是()。
A.归有光B.王慎中C.茅坤D.唐顺之17.下列作家主张“性灵说”的是()。
A.李势B.袁宏道C.钟惺D.张代18.唐寅诗歌的创作特点是()。
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编宋代文学一、零散知识点1、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柳永;2、北宋词风始承南唐(晏殊/欧阳修),至苏轼始为之一变(士大夫之词:自我人格及性情抱负);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梅尧臣、苏舜钦;诗风至欧阳修始为之一变;3、南宋清雅派:清雅工致,讲求格律,注重词藻(姜夔、史达祖、吴文英)4、宋宋亡国前后的词人:文天祥、刘克望而却步、刘辰翁;5、“亡国之音哀以思”的南宋遗民:周密、王沂孙、张炎6、宋诗特点: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7、有“诗史”之称的宫女北徙见闻的作者:汪元量;8、南宋散文两派:理学家古文(朱熹、张栻、吕祖谦)、主功利的思想家古文(陈亮、叶适);9、文赋:散文化的赋;10、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话本小说;11、开宋代古文运动头的诗人:柳开、穆修;12、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词人:晏殊;13、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14、开宋文代文赋先河:欧阳修(骈散相间、奇偶错杂);15、梅尧臣:“诗穷而后工”的古淡奇峭16、苏舜钦:横放豪雄;17、欧阳修词的特点:思深辞丽(承南唐冯延巳);18、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富于理趣的风气者:梅尧臣;19、实导江西派之先河,而开有宋一代之风气者:王安石;20、开文章“义法”者:曾巩、欧阳修21、明清唐宋文派、桐城派学古文初学:曾巩;22、苏东坡议论文以政论、史论突出:《思想论》《策略》《策别》《策断》;记叙文以山水游记、亭台堂阁为代表:《喜雨亭记》《放鹤亭记》《醉白堂记》《前赤壁赋》;23、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画相通者:苏轼;24、开南宋抗战爱国词先河者:苏轼《江神子·密州出猎》25、苏门四学士:张耒、黄庭坚、晁补之、秦观26、江西派一祖三宗:以杜甫为祖;三宗为黄庭坚、陈与义、陈师道。
27、慢词始于柳永,大成于周邦彦;柳词对金元曲子影响很大,有“曲祖”之称。
28、柳词哀感顽艳而词语尘下,多亵俗、粗率的市井语;秦词清丽和婉,情致幽远,风格遒劲29、北宋最后一位以写小令著称的词人:晏几道30、二、名词解释1、白体:宋初的诗派之一,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代表诗人有李昉、徐铉、王禹偁;2、西昆体:狭义的西昆体单指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四六文;因杨亿诗人在秘阁唱合的诗体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以李商陷为宗,具有注重用典,以学问为诗的特点。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带过曲:答案:是元散曲的形式之一,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一般由同一宫调的两个或三个小令连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内容。
带过曲在曲牌之间用“带过”二字连接,也可只用“带”或只用“过”。
2.汤沈之争:答案:沈璟论曲的主张对于纠正传奇创作中不合音律、脱离舞台的弊病有积极意义,但过于强调合律,便易于束缚作者的才情。
他曾因汤显祖的《牡丹亭》不合昆腔音律而将其改为《同梦记》,引起了汤显祖的不满,导致了著名的“汤沈之争”。
3.新派诗:答案:(1)为黄遵宪所提倡。
(2)反拟古,遵独创。
(3)取材新,表现方法上,利用古代艺术传统,力求变化多样。
4.姚门四弟子:答案:“姚门四弟子”指管同、方东树、姚莹和梅曾亮。
其中就古文而言,梅曾亮成就最高。
二、简答题1.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
答案:(1))辛弃疾为“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
他首先是一个爱国志士,英雄本色表现于词,方成就了他的一代词名。
(2)辛词最突出的题材是抒发报国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是稼轩一生的向往。
(3)辛弃疾词的题材十分广泛,穷达出处、儿女之情、田园感受都在词中有充分的表现。
辛弃疾的感情世界十分丰富,除了对国家民族的饱满激情之外,亦有缠绵之情。
2.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答案:元杂剧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兴盛,进而风靡全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1)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
(2)蒙古贵族的爱好,对元杂剧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提倡和推动作用。
(3)文人参与创作和演出,高水平作家队伍的形成,是元杂剧繁荣的重要因素3.《牡丹亭》杜丽娘形象内涵及特征。
答案:(1)杜丽娘生活在一个压抑自由人性的环境中,深受礼教的束缚,为情而死,是她性格的一次升华。
(2)她执着于爱情,虽为鬼魂仍对柳梦梅一往情深,在历经艰险之后,又为情再生,性格得以再次升华。
古代文学史2
一、名词解释1、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的一批是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主要诗人有韦应物、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这些诗人青少年时期在开元盛世度过,受到盛唐文化的熏陶,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空前战乱,使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使他们失去了盛唐士人的精神风貌。
尽管有少量作品存有盛唐余韵,也写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诗歌创作有雄浑的风骨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中唐面目。
2、太康诗风:晋武帝太康年间的诗风,主要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反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艺术性强。
他们的努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3、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沈约、谢脁等诗人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中,结合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讲究“四声”“八病”等,以规范诗的声韵。
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
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4、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
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5、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
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
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很全)
散文特点:1)内容充实,富有现实意义政论散文结合时政).2)叙事简明.生动,抒情深情委婉深细,议论透辟.3)章法曲折变化,语言简练畅达.叙事写景中带着浓厚的抒情气息.散文总特色:情韵深长,委婉曲折,平易自然.基本风格: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六一风神:1)这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2)它的实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富有淳厚的诗意,着眼于感情的抒发.3)结构层次曲折多变重视文章节奏气势连贯).4)语言平易自然.六一风神特点: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
2.王禹偁在文论上提出的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及其在理论上的贡献.王在文以传道之外,要求文以明心,在传道之文里抒发自己的政见和内心感受,做到叙事言理与主观抒情相结合.
所谓明心,是指自己的内心世界臻于高尚,是指立身无愧,以文明心和传道实质上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并偏重在文的方面.
贡献:在文以传道之外,要求文以明心.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是王在理论上的贡献.文从字顺,强调文风的平易.
第二节王禹偁与宋初诗风和文风
王禹偁的生平:王禹偁在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他在诗和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1.王禹偁与宋初三体诗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李昉.徐铉及他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李昉等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的是乐天后期的唱和诗.王禹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谕诗,更进而学习杜甫.他尤其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晚唐体诗派特点:1)题材狭窄,现实性差.多写身边景与琐事.2)艺术上注重构思的精巧,写得清新秀雅细碎小巧).
苏辙文章风格特点.政论文最佳.抒情记事也极有名.他把抒情记事议论结合,形成独特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
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
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
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
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
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
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
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
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
任诞。
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
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
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
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
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试卷及答案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诗经》中的作品?A.《关雎》B.《蒹葭》C.《小雅》D.《汉广》答案:C解析:《小雅》是《诗经》中的一种分类,而不是具体的作品。
2、下列哪一位不是《左传》中的主要人物?A.晋文公B.齐桓公C.秦穆公D.鲁庄公答案:B解析:齐桓公是《春秋》中的主要人物,而《左传》是对《春秋》的注释和解读,因此齐桓公不是《左传》中的主要人物。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唐代诗歌的特点?A.近体诗的盛行B.诗歌的政治性加强C.词的兴起D.散曲的出现答案:D解析:唐代是近体诗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近体诗,而散曲是元代开始出现的新诗体,因此不属于唐代诗歌的特点。
二、简答题1、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答案:《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2、请简述唐诗繁荣的原因。
答案:唐诗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唐代社会的繁荣稳定,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是科举考试的推动,使得文人阶层不断扩大,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灵感;三是唐代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诗歌创作更加自由和多样化;四是文人的努力和才华,使得诗歌创作成为一种时尚和追求。
三、论述题请论述《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巨著,其艺术成就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都非常深远。
它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了中国文学的典范之一。
《红楼梦》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和矛盾,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红楼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全国自考外国文学史真题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23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真题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代码00539)一、单项选择题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题1分, 共3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王禹偁诗歌旳艺术风格是A. 华靡艳丽B. 平易易晓畅C. 沉博绝丽D. 清奇僻苦2. 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旳诗歌被称为A. 白体B. 西昆体C. 晚唐体D. 半山体3.苏轼旳著名散文《前赤壁赋》属于A. 议论文B. 碑传文C. 山水游记D. 亭台堂阁记4.苏轼诗《百步洪二首》其一运用博喻, 其体现旳创作特点是A. 以文为诗B. 以才学为诗C. 好发议论D. 好用典故5.黄庭坚诗生新瘦硬, 被称为A. 后山体B. 简斋体C. 山谷体D. 诚斋体6. 与张元幹词风相近旳词人是A. 秦观B. 辛弃疾C. 周邦彦D. 姜夔7. 元好问伤乱诗旳风格特色是A. 悲悲婉哀切B. 慷慨豪放C. 苍凉沉郁D. 真淳简澹8. 元代后期杂剧创作旳中心是A. 杭州B. 真定C. 大都D. 平阳9. 张养浩散曲《l坡羊》「潼关怀古]中中旳名句是A. “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B.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C. “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
”D.“惊, 人睡醒;清, 梅弄影。
”10. 戴表元文章旳风格特点是A. 清深雅洁B. 雄奇瑰丽C. 苍浑奇崛D. 自然质村11. “元诗四大家”之首虞集旳论诗追求是A. 至清至和B. 平中寓奇C. 以意为主D. 理以命气12. 我国长篇章回小说旳开山之作是A. 《封神演义》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13.《太和正音谱》集戏曲史论与曲谱于一体, 其作者是A. 朱权B. 朱有燉C. 徐渭D. 王九思14. 汤显祖旳旳《紫箫记》取材于唐传奇A. 《枕中记》B. 《霍小玉传》C. 《李娃传》D. 《南柯太守传》15.唐顺之是唐宋派散文代表之一, 其文集名称是A. 《沧溟先生集》B. 《荆川川先生文集》C. 《四溟山人集》D. 《震川川先生文集》16.李梦阳是“前七子”旳代表, 他写得最佳旳诗歌形式是A. 五言古诗B. 五言律诗C. 七言律诗D. 七言歌行17.几社诗人夏完淳, 明亡后所作诗文风格A. 凄丽哀婉B. 骨力警拔C. 豪迈旷达D. 悲壮淋漓18. 清代与袁枚并称“乾隆三大家”旳二位i诗人是A. 王士禛与袁枚B. 顾炎武与屈大均C. 赵翼与蒋士铨D. 沈德潜与袁枚19. 钱澄之后期诗歌旳特点是A. 多闲适恬澹之趣B. 多慷慨悲凉之气C. 有从容痛快之致D. 多沧桑浮沉之感20. 清初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表作家旳散文被称为A. 学人之文B. 文人之文C. 桐桐城派散文D. 阳湖派散文21.纳兰词多写一己情致, 流于感伤, 其悼亡诸什尤为A. 苍凉B. 沉郁C. 冷艳D. 凄婉22. 清代常州词人张惠言旳词集名是A. 《茗柯词》B. 《饮水词》C. 《弹指词》D. 《忆云词》23. 清代历史小说《梼杌闲评》旳重要内容是A. 写隋炀帝旳故事B. 写魏忠贤旳事迹C. 写岳飞旳故事D. 写武则天旳事迹24. 清代中期旳小说《绿野仙踪》属于A. 历史演义B. 才学小小说C. 才子佳人小说D. 神怪小说25.下列清代戏剧中, 以侯方域和李香君旳爱情故事为内容线索旳是A. 《长生殿》B. 《占花魁》C. 《桃花扇》D. 《清忠谱》26. 近代汉魏六朝诗派旳代表人物是A. 龚自珍B. 魏源C. 梅曾亮D. 王闿运27.道、咸、同步期, 占据诗坛中心旳是A. 宋诗派B. 同光体C. 新诗派D. 南社28.同光后来旳词坛推尊词体, 宗尚旳是A. 浙西词派B. 常州词派C. 云间词派D. 阳羡词派29. 近代词人顾春词作旳特点是A. 情至韵会, 温柔怨慕B. 细腻绵密, 自然精工C. 体洁旨远, 句妍韵美D.寄兴渊微, 沉思独往30.如下作品中属于“鸳蝴蝶派”小说旳是A. 《花月痕》B. 《青楼梦》C. 《玉梨魂》D. 《海上花列传》二、多选题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题2分, 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要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后汉书》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以下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曹操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白居易B. 王之涣C. 李白D. 杜牧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勃D. 李清照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 苏轼C. 李清照D. 柳永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静夜思》?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7.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辛弃疾8.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位诗人的《将进酒》?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王之涣C. 张九龄D. 杜甫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A. 李白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1. A2. D3. C4. B5. A6. A7. D8. A9. C10.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秦朝末年的诗歌305篇。
2. 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倡的文学主张是“________”,强调诗歌的通俗易懂。
3. 杜甫的《________》被誉为“诗史”,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________的代表。
5. 苏轼的《赤壁赋》是________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6.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达了________的豪放情怀。
古代文学史2
名词解释杂剧:宋代开始的一种杂和了歌舞/音乐/调笑/杂技等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体制较完善,以“四折一楔子”为基本结构框架,一人主唱,包括曲词/宾白/科介等形式,剧本结束后有题目正名,音乐多用北曲,曲调慷慨激昂,悲壮沉雄,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正式形成,是中国戏曲的第一座高峰.南戏:由浙江永嘉一带的宋元时期产生的戏文发展而来的永嘉地区的杂剧,亦称“南杂剧”.体制上较为自由,分场,长短自由,不限角色均可演唱,题目正名出现在剧本开头,音乐宫调不限制,多用南曲,曲调婉转,轻柔,流丽.传奇:最早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将话本小说类称为传奇,宋元明初有一类学者将元杂剧称为传奇。
更多的是指明清两代的戏曲形式,是在南戏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戏曲的另一种形式,宋元南戏在明代文雅化、声腔全国化,传奇成了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戏曲的代称,基本特点与南戏相似,体制比杂剧自由,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二座高峰。
荆刘拜杀:元代著名的四大南戏作品,分别为《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多以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为故事内容,有宣扬道德教化的创作倾向,通俗易懂,以民间口语为主,很少用雕琢和文饰,指事道情,与人相似,朴素自然,具有生活气息。
意趣神色:汤显祖所提倡的文艺创作观。
意,意旨,即创作的动因和动机;趣,生趣,生动的情趣;神,风神,文艺创作的灵性;色,色彩,文采辞华一类的艺术风貌。
四者指作者艺术创作精神、才能及个性,在作品中体验出来的艺术创作性,这四者构成了戏曲创作中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永嘉四灵指南宋后期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昭、赵师君、徐玑、翁卷。
他们继承、学习了贾岛、姚合的诗风;在创作上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反映寄情泉石,隐逸闲适生活内容。
江湖诗人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
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
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
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最完整精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最完整精要一、知识题1.北宋初期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的作家有:柳开、田锡、穆修等人,他们的复古主张和实践,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揭开了序幕。
2、柳开是宋初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田锡在古文运动中是过渡者;穆修是继柳开后专力作古文的作家,是响应者。
4.在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中提出“有害”“有文”的文论观点的作家是王禹偁。
3、宋初诗坛诗派林立,宋初三体诗指“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4、王禹偁是宋初诗人,应归入宋初“白体”诗派,即白居易体。
5.宋初重要文学流派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有:杨亿、钞票惟演、刘筠。
6.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妨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二名词解释1、“西昆体”:1)西昆体是宋初妨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2)“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3)《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多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钞票惟演、刘筠为魁首。
杨、刘齐名,当时妨碍非常大。
三、咨询答题1、北宋初期复古思潮方面别同作家的别同途径?答:复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学进展的一种趋势,柳开是北宋复古革新思潮中最初觉醒的儒者代表;田锡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学之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穆修校刻韩、柳文集,于古文的承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复古思潮在北宋初并未成为主流,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时期。
2、王禹偁在文论方面有所贡献,其文论观点?答: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即传道明心、有言有文。
实际上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
3、杨亿南朝诗的特点是啥?答:1)借古讽今。
2)精于用典。
3)音节流畅。
4)辞采华丽。
体现西昆体取材博赡,炼词精整的特群。
4、西昆体的创作特群与《西昆酬唱集》?答:1)西昆体之因此形成一具诗歌流派,一具重要的标志算是《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
此集的作者有十七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的一批是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主要诗人有韦应物、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这些诗人青少年时期在开元盛世度过,受到盛唐文化的熏陶,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空前战乱,使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使他们失去了盛唐士人的精神风貌。
尽管有少量作品存有盛唐余韵,也写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诗歌创作有雄浑的风骨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中唐面目。
2、太康诗风:晋武帝太康年间的诗风,主要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反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艺术性强。
他们的努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3、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沈约、谢脁等诗人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中,结合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讲究“四声”“八病”等,以规范诗的声韵。
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
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4、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
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5、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
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
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6、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创作个性不同,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但都官小才大、位卑名高。
四杰的创作活动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他们进一步开拓了诗歌题材、转变诗歌的风格、发展诗歌的形式,把唐诗从宫体诗的泥淖中解救出来。
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是当时真正能够反映社会中中下层一般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7、大小谢:大谢指的是谢灵运,小谢是谢眺。
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把自然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谢眺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又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感意趣,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形成一种清新明丽的风格。
8、郊寒岛瘦:唐朝著名的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的风格。
“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
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
二、陶渊明1、内容: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
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①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如《归园田居(其一)》②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如《归园田居(其三)》;③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④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如《咏贫士》、《饮酒十九》。
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行役诗主题是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赠答诗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为自己塑造了一位仁者的形象。
)2、特点:⑴平淡自然,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
⑵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
陶渊明着重写普通民众的普通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得诗意盎然。
⑶情、景、事、理的浑融。
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
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但“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饱含生活的情趣。
表现了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用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⑷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所描写的对象是最平常的事物,,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但“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三、李白(艺术个性)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
主要特点有:(1)强烈的主观色彩。
诗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诗歌的跳跃性也极强,因为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踪迹来结构全诗,通过诗歌的开阖跌宕表现感情的变幻无常。
如《上李邕》(2)充沛的气势。
李白诗的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奔涌而出,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而且意象雄奇壮美。
如《鸣皋歌送岑征军》(3)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
李白诗歌的想象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奇之又奇。
如《将进酒》(4)语言清新明快,词语的基本色调明丽爽朗。
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5)诗歌意象有壮美和优美两种类型,极大的丰富了诗歌的艺术内涵。
(6)与风格相适应,在诗体的选择上,较少用律诗,而多用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
四、杜甫(沉郁顿挫)1、(是什么)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其感情基调是悲慨。
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既指声调的抑扬起伏,也指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2、(为什么)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
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
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是感情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梦李白二首》《秋兴八首》(其他特点萧散自然、闲适情趣)五、大小谢山水诗之异同1、同:①善于写山水景物,同时谢眺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的精细清俊②二人均善于熔裁警句,风格清新,浑然天成。
2、异:谢灵运:①谢灵运善于精细的刻画自然景物,也能用写意手法大笔勾勒,故其笔下的自然景物活泼可爱②注重选取自然景色中色彩最鲜明的部分,使山水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注意画内景和画外音的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③谢灵运的山水诗从景物中透露出事物的玄理,写景、抒情、说理谢眺:①善于写山水景物,其中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在他手里,山水摆脱了玄言的影响,将山水诗创作推向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境地,为盛唐的山水田园诗兴起开辟了道路②在寻常的景物中发现新鲜动人的美感,简淡而有情趣③善长精工,音韵协和,是五言律诗的雏形,更接近“唐音”六、王维与孟浩然比较同:二人的田园诗都是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描绘山川景物、抒写农家生活都不求词藻华美,许多诗中都显示出其恬淡孤清的风格。
异:孟浩然的山水诗描绘山水田园清新秀丽,写故人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亦复简朴可爱,表达出诗人欢快的心情,如《过故人庄》等。
还有不少诗是写自己幽栖的生活,洁身自好的情趣,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如《宿建德江》。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多写在后期,此时的王维抱着消极出世的态度,沉溺于内心生活,寄情山水逃避现实,往往渗透着佛家虚无冷寂的情调。
如《山居秋日冥》《终南山》他的这些山水诗在客观上产生了粉饰现实,引导人们追求清静孤寂生活的消极影响。
注:1曹操《蒿里行》被称为“汉末实录”,“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2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3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白马篇》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4王粲,“七子之冠冕”《七哀诗》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5阮籍,《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其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或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风格隐约曲折,“厥旨渊放,归趣难求”6嵇康《幽愤诗》为绝命诗,表现追求自然、高滔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与山巨源绝交书》7正始诗歌: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
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
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
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8 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代表,是“二十四友”之称。
陆机《拟古诗》潘岳《悼亡诗》“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9左思以《三都赋》名震京都,一时洛阳纸贵。
《咏史》主要是寒士之不平即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借咏史以咏怀。
被誉为“文以典怨”“左思风力”“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10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11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西洲曲》,与《木兰诗》视为南北朝诗歌中的双璧。
北朝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是《敕勒川》。
12谢灵运开创山水诗,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加强了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情比极貌以写物,此必穷理而追新”、“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
13鲍照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其中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抗争精神,代表着寒士的强烈呼声,如《拟行路难》;描写边塞战争,反映戍卒的生活《代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哀怨凄怆,细致感人,如《代白头吟》;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和百姓的疾苦,如《拟古》鲍照诗歌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俊逸鲍参军”。
被称为“险俗”、险急。
首先思想内容和情调,以寒士的身份抒发了贫寒之士的强烈呼声,表现为昂扬激越之情、慷慨不平之气和难以抑制的怨愤。
其次,诗歌艺术形式、表现技以及风格特征看,多得益于汉魏乐府和南朝民歌艺术经验。
(鲍照谢灵运颜延之元嘉三大家)鲍照贡献:模拟和学习乐府,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还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一七言体的形式,并且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同时还可以自由换韵,从而为七言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