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学治理研究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欧盟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欧盟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谈一下,的竞争对手欧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这里面欧盟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了,都知道欧盟本身它有22个国家。
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博洛尼亚进程”,当然这个“博洛尼亚进程”到现在已经都提出了11年了,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博洛尼亚大学,在意大利,意大利这个城市叫“博洛尼亚进程”,现在说“博洛尼亚进程”指的是欧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的一个代名词,一讲欧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就离不开“博洛尼亚进程”,它的目的是要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提高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共同致力于到2010年实现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
这是“博洛尼亚进程”1999年的时候提出来的一个目标。
到2010年过了11年,它说要建立高等教育区,这个目标实现了吗?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2010年3月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接着奥地利的维也纳召开了“博洛尼亚进程”进程11年的进展的一个政策论坛和研讨会,在那个会议上就宣布以2010年已经正式启动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创立。
知道,1997年的时候,在葡萄牙的里斯本,通过了一个里斯本公约,里斯本公约最早提出了“博洛尼亚进程”这个概念,1998年5月当时在法国的索邦大学,巴黎大学之一叫索邦大学,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四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就通过了索邦宣言,说要建立欧洲高等教育的最早提出来要一体化,因为它的经济上也知道搞欧共体,在经济上搞一体化,那么在高等教育上特别是人力资源的需求,人力资源流动的需求要求高等教育在学历,在资格,在标准上要统一。
在1999年6月,由30个欧洲国家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47个国家,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成为“博洛尼亚进程”的签署国。
那么,《博洛尼亚宣言》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要在欧洲各国之间实行清晰的、透明的、可比较的学位制度,使各国授予的学位和学历有等值性和对比性。
就是说知道,欧洲前几年它的各国的学历是不等的,比方来讲,英国它的本科学历是三年,当然它的大学前要求有13年的教育,包括两年的预科,13年+3年也是教育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是16年,而德国过去本科是5年,而原来的前苏联国家它的本科学历都是4年,现在强调什么呢,就是在欧盟国家之间要实行358学制,358学制指的是本科三年,硕士加两年,博士再加三年,承认学士在欧洲劳动力市场上是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而且它要求各国来实行统一的学分制,鼓励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自由流动,并且为他们的流动来创造条件。
国外高等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高等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也变得更加重要,被广泛视为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途径。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我国教育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国外的高等教育模式中汲取启示,吸收经验,改革我国的教育体系。
首先,国外高等教育模式的启示之一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全人教育。
传统教育模式中,对学生在学业上的标准化要求较高,重视分数和知识的获取。
然而,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比之下,国外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展。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国外高等教育模式的另一个启示是强调实践教学和职业准备。
在国外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实习和实训。
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在我国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再次,国外高等教育模式还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学生需要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国外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
这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模式,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我国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
此外,国外高等教育模式还强调合作与国际交流。
在国外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学生常常会有机会与国际学生合作学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种合作与国际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学生个体发展方面,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特点,这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美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支持;美国的课程设置和学制安排非常灵活,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美国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和教师的表现。
借鉴这些国外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可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学生个体发展、实践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教师素质、课程设置、学制安排、评价体系、国外经验、中国国情、高等教育改革。
1. 引言1.1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在于,我们可以从美国的经验中学习到许多借鉴的地方。
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美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技能和才能。
美国高等教育也非常重视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确保他们能够持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学制安排也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和改进。
美国高等教育还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和教师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为他们提供持续改进和发展的动力。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可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迈向更加科学和健康的方向。
2. 正文2.1 强调学生个体发展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是强调学生个体发展。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被重视,教育机构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理念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英美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的启发。
英美高等教育的概述,及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发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尤其是今年加入WTO,中国教育面临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越来越迫切。
在这样的时刻,作为大学师生,了解一下其他国家高等教育情况,了解一下世界一流大学校园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是很有必要。
而英美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水平较高,了解英美高等教育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部分是英美高等教育简介,第二部分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发及影响。
英美高等教育概况第一、英美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是牛津大学,成立于1167年,800多年的历史;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也快有800年了,所以历史非常悠久。
美国历史较短,才200多年的历史,但美国最古老的大学比美国还老,成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比美国成立早140年,这所美洲最古老的大学也有300多年了。
英美的高等教育在这么久的年代里积累了无数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在他们的历史中走过了不少弯路,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成熟的办学思想与方法。
英美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这么久的历史后,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体制。
多元化的一方面是门类齐全,数量众多。
美国有世界一流大学25所,在220多所National Universities中分4个等级,即使是第四等级也是相当不错的。
这200多所大学在美国只占不到1/30。
美国共有3600多所大学,最好的和最差的相差很大。
最差的相当于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大学,两年大学毕业,拿大专文凭,副学士学位。
录取新生要参考SAT,即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学习能力倾向测试的成绩,满分1600分,哈佛要求1400分,不够1400分,其余6项表现不看。
国家级大学要求800—900分,社区大学要求300分。
只要有SAT,人人都可以上大学,所以上大学很容易。
第二、多元化特点是私立公立并举在国外,95%以上的好大学都是私立的。
美国国家办的、州办的大学,在前50名中的很少。
21世纪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
21世纪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蒋洪池=摘要>21世纪的美国大学治理面临来自内外的诸多挑战。
本文试从政府的影响、董事会治理、大学自治和教职治理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中国大学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认为:中国政府在大学治理上应该做有限政府,对大学适度宏观控制;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大学与政府间中介组织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使之走向/非政府化0;尊重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到大学有限积极自治、逐步实现政校分开;进行体制创新,教职治理/重心0必须下移,切实赋予教师在学术事务上的实质性权力。
=关键词>美国大学治理挑战启示=收稿日期>2005年3月=作者简介>蒋洪池,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发表了题为5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6的报告,并在报告中对治理进行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这已成为许多学者认同的有关治理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定义。
随着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兴起,治理成为描述各种公共部门改革的流行用语。
大学也是重要的社会公共部门之一,从大学产生和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大学因为其特殊的学术个性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治理身份。
美国大学拥有悠久的治理传统,但进入21世纪的美国大学在治理方面遇到了诸多挑战,研究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同样会对中国大学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传统的美国大学治理包括建立了公共监督和董事会制度、大学教职治理制度、行政领导制度等。
大学公共治理从事着大量以大学利益为指向的利益相关者活动,但同时也具有抑制和回应这种活动变化的困惑。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教育管理变得非常重要。
高等教育是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交流不断加深,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逐渐为人所熟知。
因此,对于我国高校管理来说,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
在管理机构上,国外高等教育通常由一系列机构共同管理,这些机构包括政府主管机构、高校理事会、校董会、校长办公室、中层管理者、教学科研机构等。
这些机构共同协作,形成相对独立、互为协作的管理体系。
在管理制度上,国外高等教育管理有一些核心制度,例如公平公正的招生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学生评估制度、教育财政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都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合理、高效运作。
在管理方法上,国外高等教育管理更注重客观公正和效益导向,注重有效率与责任意识。
具体体现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的落地,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的提倡,协同育人和人文关怀的应用等等。
在管理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国外高等教育管理的先进性和建设性。
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借鉴和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于我国高校管理做出以下启示:建立相对独立、互为协作的管理体系在我国高校管理中,应该建立相对独立、互为协作的管理体系,各管理机构之间要合作、协调,形成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
制定公平公正的招生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在我国高校管理中,应该制定公平公正的招生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以确保高等教育的公平、合理运作。
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建立全程监督的评估数据管理体系,落地评估数据应用,完善监管和应用。
强化对教育财政的管理我国高校管理应该建立完善的教育财政制度,加强对教育财政的管理。
建立全过程、多角度的立体监管机制,防止随意浪费和滥用教育经费。
建立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我国高校管理应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以激发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同时也倒逼高校管理者持续关注并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国内外“教授治校”发展及对我国大学治理的启示
国内外“教授治校”发展及对我国大学治理的启示国内外“教授治校”发展及对我国大学治理的启示近年来,国内外的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授治校”现象,即教授们担任大学校长或高级行政职位的情况。
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大学治理模式的变革和对学术自主的追求。
本文将从国内外“教授治校”的发展趋势、原因及对我国大学治理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国内外“教授治校”的发展趋势多年来逐渐增加。
一方面,教授们对于校园内部的事务比较了解,对教学科研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
另一方面,学术专业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使得教授更具有决策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聘请和选择教授出任校长或行政职位,逐渐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其次,国内外“教授治校”的兴起源于一系列原因。
首先,全球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领导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授们具备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学术影响力,能够更好地推动大学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现代高等教育以学术为基础,教授作为学术骨干人群,能够带来更多的学术自主和学术声誉。
此外,教授作为高校内部的核心力量,担任校长或行政职位可以更好地代表学术界的利益和诉求。
国内外“教授治校”现象对我国大学治理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术自主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教授作为高校的核心力量,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大学的决策和管理中,保障学术自由和创新的环境。
其次,要注重改革创新,培养专业的高校行政管理人才。
在选拔高校领导时,要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高校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再次,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教授作为学术界的代表,应获得更多的激励和支持,激发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此外,我国大学治理还需进一步强调透明度和参与度。
教授们应参与到学校内部的重要事务决策中,透过适当的程序和机制进行对话和讨论,形成集体决策和共识。
同时,学校行政应加强对教授的培养和引导,提升其管理能力和责任感,形成一种“师者治校”的合力。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而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中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文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包括学术自主权的重要性、大学治理结构的灵活性、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的改善、学生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及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制定。
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可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建立与时俱进的高校管理体制,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
美国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学术自主权、大学治理结构、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学生评价、质量保障、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经验借鉴、高校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多元化、现代化发展。
1. 引言1.1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美国一直以其高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而闻名于世。
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享有相对独立的学术自主权,可以自主制定课程设置、招生标准和教学方法,充分保障了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学术自由。
这种学术自主权的重要性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学术自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创新,促进学术繁荣和创新发展。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治理结构也非常灵活多样。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来调整和完善治理结构,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加灵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高校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启示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建立与时俱进的高校管理体制,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
2. 正文2.1 学术自主权的重要性学术自主权是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高校在学术研究、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
浅谈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管理的启示孙君江(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随着世界大文化、大科学、大教育的出现,各国高等教育纷纷在保持本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渐走向世界的大舞台,并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同世界文化、科学、教育相撞击、相吸引、相融合。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不应例外,需要开始以全新的管理提高我国的高校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在世界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管理;管理水平G640:A:1671—1580(2014)09—0040—02一、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国外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即分权型、集权型和混合型。
实行分权制的国家,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以前苏联、法国为典型代表;实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集权和分权混合型的国家,以英国、日本、原联邦德国为典型代表。
(一)高等教育管理分权制国家的特点当今世界最典型的高等教育分权制国家是美国,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分为地方、州和联邦三等级,管理学校的责任主要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联邦政府在管理国家教育时没有实质的权力,管理美国教育的主体是州。
三个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构成了整个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同时权力分工又很明确。
一般说来,地方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的长处在于可以克服中央集权型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使教育行政管理具有弹性,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
同时,地方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使地方具有办教育的权力,对于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重要作用。
(二)高等教育管理集权制国家的特点实行集权制,是指各高校由国家中央教育部门直接进行宏观管理,地方教育机构只需遵循中央政府所规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
法国和前苏联是这一类型的典型国家。
但由于前苏联的解体,这种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仍在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典型国家是法国。
法国的高等教育有自己别具一格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既集权又多样化的结构。
国外高校治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
国外高校治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李纪明 王陆庄【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民办高等教育己经成为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结构的构建和完善对教育规律的平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对国际上一些主要国家三种典型高校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主要以私立大学为主,并结合我国民办高校治理现状,探究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民办高校治理模式构建之路,以期为我国民办高校治理模式完善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高校治理 民办高等教育 治理模式【作者简介】 李纪明、王陆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教授、博士。
一、引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历经20余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2006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1272所,在校生已经超过39619万人。
民办高校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办学特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但是,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如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如何保障、政府对民办高校是否应该提供资金支持、学校应该以何种机制筹集与运用资金、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如何完善等等。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民办高校治理机制存在缺陷和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按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民办学校,其治理结构的构建和完善对教育规律的平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民办高校治理的核心问题是“用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来保证学校目标和理念的实现问题”。
因此,与企业法人治理一样,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是民办高校治理的核心和关键。
为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更大的进步,更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效应,必须解决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的不同,各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三种典型国外私立大学高校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试图找出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二、国外高校治理模式比较分析高校治理是从公司治理移植延伸而来的,它是指高校各个治理主体的权责划分及其在动作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它给出高校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框架,并对高校目标、原则、决策方式、权力的分配和剩余决策权定下规则,同时经过高校各利益相关者追求自身目标的活动而有效率地达到目的。
2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收稿日期:2007-11-13 修回日期:2008-03-17作者简介:王清(1978)),男,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讲师,文学与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王 清,丁可可,江海宁(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摘 要:美国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成就突出。
本文通过考察与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推进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针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大学;科技创新;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G 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08)02-0099-04科技创新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国家科技进步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更是如此。
作为现代大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的科研管理对于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考察、学习和借鉴美国一些主要研究型大学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提升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特点综合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在科研管理方面注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制衡,实行以教授为主体、以兴趣研究为动力的科研组织模式,建立多渠道的科研经费筹措机制和以课题为中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以及建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具有很强操作性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从而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具体来说,其主要做法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保障学术自由并大力发挥教授的才能和作用早在19世纪后半期,美国一些大学的学者们开始设立一些集体性的代表机构,如康奈尔大学在1889年建立了以校长和全体教授为主体的大学评议会。
随后,威斯康星大学和美国中西部的其他一些大学都分别成立了这样的评议会,而在霍普金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已经成为教育和科研的重要管理力量。
美国大学治理结构对我国大学的启示
根据国际高等教育咨询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 公布的《202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前三名依旧是耳熟能详的美国学府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前十及前二十名中美国大学占一半。
施晓光先生曾说:“没有一流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等于空话”,美国高等教育能够享誉世界,其治理体系建设也是卓越非凡,值得我国大学借鉴。
笔者通过客观剖析美国大学的治理结构,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提出优化我国大学当前的治理结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发展,推动我国“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1978年美国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一书中,通过分析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美国、英国及日本大学的治理结构,提出大学权力结构一般分为6层,分别为系、学院、大学本身、联合大学、地方政府、中央政府[1]。
系是以某一个学科为单位的教研单位,或欧洲的教授讲座为单位的研究所;学院是以相关学科群为单位的学部;大学是各个学院组成的综合体;联合大学是有多个分校的综合大学的大学联合体;地方政府一般是管理各个地区高等教育的机构,如美国、德国的教育部,法国的学区,我国一般是各省的教育厅;中央政府是主管高等教育的最高机构。
一、美国大学治理结构(一)系治理系是围绕学科建立的一个教研组织,由系主任负责管理,是最基础的行政单位。
系主任一般由终身制的教授通过教师选举或院长、校长举荐等方式轮流担任,主要管理系内教师聘任与晋升、教学与科研计划等,并接受院长、校级主管单位多重领导管理。
对于重大问题决策时,系主任需与其他正教授、终身制的副教授乃至系内所有教师商讨,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集体决策。
所以,一定程度上说系主任不是决策者,而是决策执行的监管者。
(二)学院治理美国大学治理结构体系中第二个基础层级是学院,学院是多个同类系别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既有学术管理权又有行政管理权。
学院内一般设有教授会,教授们不定期集体讨论、决策学院学术相关事宜,行使学院的学术管理权。
关于国外高校内部民主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
国外高校内部民主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关于国外高校内部民主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论文摘要:国外高校特别是西方国家高校内部的民主管理机制在其历史发展变迁中形成的两类民主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校在新一轮高教大发展的形势下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借鉴国外民主办学的经验与做法,进一步发挥教授的作用、促进高校民主评议机制的形成以及理顺学术民主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国外高校;民主管理;启示在高校实施民主管理是我国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与制度建设。
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其文化素养、知识水平都比较高,且思想活跃,信息量大,识辨能力强,同时对民主的要求也比较强烈,因此,高校的民主管理有条件、也有必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其民主政治建设可以做得更好。
多年来,我国高校在民主管理的实践中摸索出了诸如教代会、校务公开、学生自主管理等多种体现广大师生员工行使民主权利的民主运行机制与形式,且日渐完善。
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借鉴国外高校内部民主管理的一些做法,加强学习、管理与创新,进而促进我国高校内部民主运行机制平稳、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国外高校内部民主管理主要做法整体来看,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国家主导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种为社会主导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里暂且分别称它们为A模式和B模式。
A模式中的院校,主要依靠国家和政府来经营,这种体制模式容易形成院校内部的绝对等级制或集权式管理;B模式中的院校,则主要依靠社会支持与市场引导,这类体制模式更容易形成院校内部的无等级协商制或民主管理。
当然,有些国家的高校其主体虽然属A模式,但也有B模式的痕迹;另一些国家虽其高校主体是B模式,但国家出钱办学的比重也很大。
总之,国外高校不管其采用哪一种体制模式,院校内部管理都不乏对民主管理方式的重视与采用。
在高校内部管理运行中,只要有教授或其他师生员工从任何一个角度参与了学校管理,而不是管理层或领导孤行独断,都可以说是民主管理。
国外大学治理结构及其特点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国外大学治理结构及其特点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国外大学的治理发展,对比我国大学的治理现实,提出以下观点:一是大学治理结构的演变是社会发展变迁的一种必然,其发展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二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变化发展应该服务于人才培养、教师发展和大学功能发挥;三是大学治理结构是否合理,要看它是否能够发挥学术权力最大效应及知识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管理国外大学治理结构自国家提出高校去“行政化”以来,高校管理改革便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以英国和美国大学治理结构为蓝本进行研究,力图为我国大学的改革寻求有益思路。
一、英国大学的治理结构及其特点(一)英国大学的治理结构英国大学内部分为校、学院和系三个层次。
设置了校务委员会、理事会、评议会和大学副校长四个机构,这四个机构构成了学校的管理层。
由于英国的大学自主权相对较大,不同大学的机构设置也有一定差异。
1.英国大学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在英国的大学中,学校的最高行政权力机构是校务委员会和执行理事会。
而学术评议会是一个学术机构,由校长、副校长和各系教授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最高学术行政官员不是校长,而是副校长,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管理者和最高的行政长官。
与学校层面相同,在学院管理中,学院委员会是决策机构。
学院理事会和学术评议会是英国大学机构设置中两个最重要的部门,它体现了两个中心:一个是行政中心,一个是学术中心。
学院理事会是学院的最高决策及行政机关,其职责是管理学院一切行政事务,从行政官员的任命、教授的评定、委员会的设置到资源的管理、学生投诉等,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从机构的设置形式来看,它是一个官僚机构。
但是由于其人员构成的多元化,包括领导成员、大学代表、科系代表、公共部门委任代表、其他机构代表、议会代表和其他人士等,有效避免了行政权力过度问题。
学术评议会是大学的学术管理机构。
评议委员会下设科研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和实业委员会三个机构,可见其职责范围并不仅限于学术本身。
英国大学治理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启示
英国大学治理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启示英国大学治理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启示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化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而在各国的高等教育治理体制中,英国大学的治理制度一直备受瞩目。
英国大学治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具体模式以及理念的变迁,对于中国大学治理体制的提升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英国大学治理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13世纪,在维多利亚时代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并至今仍不断完善。
在早期,英国大学的治理模式以国家主导为核心,教授职位由国王亲自选择。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学科专业化的深入,学术界对大学内部治理权力的参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大学治理模式发生了转变。
在《赫尔斯—爱德华兹条款》的推动下,大学内部逐渐实现了民主化和自治化。
议会治理模式成为主流,由内部各元素组成的议会负责制定学校的政策和决策。
与此同时,各学科和行政部门的职权也得到了明确的划分和管理。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英国大学治理再度发生变革,进一步加强了学术自由、民主参与以及卓越研究的地位。
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及其独立性的确立,使得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更加公正和专业化。
与此同时,大学内部的决策和管理也逐渐与老师和学生相关联,形成了共同决策的模式。
近年来,英国大学治理制度又面临了新的挑战与变革。
全球竞争力的加剧、市场化的推动以及资源利用的优化,使得学校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及时调整。
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趋势使得大学内部管理趋向企业化,高校成为了半自治的事业单位。
决策权逐渐集中在少数行政领导和董事会的手中,民主参与的空间有所收窄。
那么,英国大学治理制度的发展变迁对中国大学的治理体制有什么启示呢?首先,英国大学治理制度的演进表明学校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需求。
学校应该充分尊重学术自由和民主参与原则,保持开放和包容心态,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决策,共同治理学校。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目前教育界的共识是要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
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在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进行了如下阐述:“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
”[1]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今后如何进行改革,笔者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法规建设、社会参与、自主办学等方面可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一、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非官方因素作用较大,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具有管理的社会参与性、法律保障和权力制衡性以及对本土文化的适宜和契合性等特征。
这一特征的形成有其深远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复杂的社会现实文化原因。
1791年,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凡本宪法未划定而又非各州所禁止的事项,皆归属各州或人民。
”[2]这就决定了国家行政化管理制度和民间参与管理体制是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共同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方面。
尽管联邦政府教育部从1867年就开始设立,但是它的权力有限,其只是作为一般性的指导和咨询机构而存在。
拨款、立法、评估认证、科研投入和颁发指导性文件是该部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施调控的唯一途径,由此可以看出,联邦政府对高校是没有直接管理权的。
[3]相对于联邦政府的有限权力,州政府拥有是否让学校办学、要求学校规范办学的权力。
这是因为大多数高校都是由所在的州政府同意、划拨土地、协调款项而建立的,所以,对于高校来说,州政府的权力要远大于联邦政府。
各个州的议会拥有所辖范围内高校的立法权,因而,美国宪法对于高校办学的法案大多规定泛泛,而各个州议会制定的议案则非常详细,上到经费来源、招生资质,下到课程设置、组织形式都做了详细规定,具有非常强的可执行性。
试论西方教育领导学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的论文
试论西方教育领导学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的论文论文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西方教育领导学理论启示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方领导学理论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若干理论的概括分析,即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指出它们的实用性和局限性,深入探讨这些理论在中国教育文化土壤下的适应性,以及对中国教育领导管理的启示,即在中国的适应性。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对西方的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等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的进步和发展,此现象已经改变。
在此大背景下,包括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内的各行业从业者,客观上需要了解西方的教育管理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
本文拟对西方领导学理论发展演变中几个主要的、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作概括的分析,并指出它们的实用性和局限性,通过分析,谈谈这些理论对目前我国国情下的工作环境,尤其是教育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未来领导学研究的一些启示。
二、西方主要的教育领导学理论的实用性和局限性(一)领导特质概念和理论及其实用性和局限性1.西方领导特质的概念和理论作为西方最早成型的领导学方面的概念和理论,领导素质的概念和理论在上世纪初左右逐步被广大行政学、政治学及法学等相关学者接受。
领导特质理论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左右的研究以韦伯的西方政治学为基础,以侧重探索领导者的素质为主要方向,学界称此阶段的理论为“领导素质论”或“领导特质论”。
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领导者素质是与生俱来的”。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先后主要有斯多基尔、切斯利、本尼斯等。
领导特质论早期的研究重点是,对成功的领导者的素质进行分析,从而期望从中获得领导者的共同素质特征,如斯多基尔、切斯利等领导学理论的研究学者;后期的研究重心则逐步从具体素质的分析转变为分析如何塑造领导者的风格,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如何培养领导者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如本尼斯等领导学理论的研究学者。
2.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的实用性从该理论的产生时期背景,核心概念和理论,以及研究重点的概括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领导特质论”的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 的大 学治 理制 度 要求 最 小 化 代理 成 本 按 照 利
益相关者理论 , 有效 的大学治理要求不同的群体控 制不同类型的决策 , 决策权 的分配取决于不 同群体
士等。第三种是教师 自治 , 教师通过民主方式来决
定 大学 事务 。第 四种 是 大 学 行 政人 员 治 理 , 学 按 大
排。大学治理主要表现为大学内部不 同利益群体之
间的一种 合约 安排 。
二、 大学 治理 的产权 理论
照专业分类组织成为等级制结构 , 基层单位为系部 , 由系主人负责管理。不同的系部组成学 院, 由院长
一
、
西方 大学治 理模 式及 研究 方法
现代经济学尽管对于企业组织 内部的治理机制 给出了有力的解释, 但是对教育组织 的分析还不多 见。 o a ¨R w n和 Mse(99 提 出现在要做的工作 i l 19 ) k 是, 如何将经济学 的理论应用到教育组织 的分析中, 探索出提高教育交易效率和生产力 的一系列治理机 制。 新制度经济学对大学治理机制研究进行 了有
很 容 易被 发现 , 因此 监督 工 人 的劳 动 投 人 是 企 业 治 理 有 效 的方 式 。 大 学 中 , 师 的 劳 动 投 人 是 思 【在 3 教 想 性 的 , 懒不 容 易被 发现 , 偷 因此 只 能对 教师 的劳 动 产 出进 行 监督 。 由于教 师 的教学 与研 究 工作 具有 专 业性 , 因此 只有 从 事相 同工 作 的专 业 人 士 才 能评 估 教 师 的劳 动产 出 。如 果 大 学 选 择 雇佣 外 部评 估 者 , 由于外 部评 估 者利 益 与 评 估 结 果无 关 , 此 容 易产 因 生 委托 代理 问题 。大学 内部 的教 师 同行评 议则 不存 在 这样 的问题 。如 果大 学 的教师 被 给予 大学 收益 的
实 中 , 方 大学治理 具有 多样 性 , 种多 样性 与大学 西 这 的属性相 关 , 公立 大学 、 私立 大学 和教会 大学有 不 同 治 理方式 , 究型 大学 、 院和专科 学校 的治理 方式 研 学 也 是不 同 的。西方 大学 治理 方式 可 以归 纳为 以下几 种: 第一 种是 政府 治理 , 政府 通过 自上 而下 的行 政命 令 来管 理大 学 , 府 详 细地 规 定 了 在不 同 的环 境 下 政 大 学 的行为 。第 二种 是 外 部 的利 益 相 关 者 治理 , 大 学 决策 权归 大学董 事 会 , 学 董 事会 通 过 制 定 目标 大 和提 出建议 来管理 大学 。大 学董 事会 由外部 的利 益 相 关者 构成 , 包括 校 友 、 款 人 、 业代 表 和 社 会 人 捐 产
大学组织这个理论上的“ 黑箱” 为大学治理政策制 ,
定奠定 了理论基 础 。
按照新 制度 经 济学 的观 点 , 易成 本 的存 在 决 交
定了制度的选择 , 制度 的作用是降低交易成本。大
学 的组织 特征决 定 了大学 内部 交 易成 本 的性 质 , 大 学治 理可 以看 做 针 对 不 同性 质 交 易 成 本 的 制 度 安
[ 文章编号 ]0 5— 4 2 2 1 )2— 10—0 [ 10 3 9 (0 2 0 0 5 4 收稿 日期 ] 2 1 —1 0 1 2—1 3
[ 作者简介 ] 佟健 , 辽宁沈阳人 , 男, 经济学博士 , 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 究中心副教授 , 辽 主要研 究方 向为新 制度 经济 学; 宋小宁, , 南洛 阳人 , 男 河 经济学博 士,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讲 师 , 主要研 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 究基地 20 0 7年 重大项 目 “ 育组织 内部行政权 力和学术权 力的配置与绩效 ” 教 感 谢 中山大学青年教师起步 资助计划 。( 目编号 :7J 7 0 5 ) 项 0 JD 9 13
要求大 学内的不 同利益群体控制不 同类型的决策 , 决策权的分配取决 于不 同利益群体 在决策 时面临的激励和信 息约束 ; 与学
院和专科 学校相 比较 , 综合性研 究大学更趋 向于民主 治理 。
[ 关键词 ] 大学 ; 治理 ; 经济学
[ 中图分类 号] 6 0 G 4
[ 文献标识码] A
负责 管理 。 院长 的直 接上级 为 校长 。校长 对学 校董 事会 负责 。
】0 5
M cri co c m k和 M i r( 98 将 产权理论 应用 e e 18 ) ns 于分析大学治理 , 重点考察了教师参与大学治理对
大学 的绩 效影 响 。在 企业 中 , 生产 线 上 的 工人 偷 懒
麓州警列 210 0 . 22
LA ZH0U N XUE KAN
西方大学治理研 究及其对中 国高等教 育改革的启示
佟
(. 1辽宁大学
健 宋 小 宁。
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07 ) 125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 中心 , 辽宁 沈阳 10 3 ;. 10 62 中山大学
[ 摘要 ] 大学治理机制是影响教 育质量 的关键 因素 , 如何 分配行政权 力和学术权 力一 直是教 育政 策制定 时永 恒的主题 。 中国大学的“ 行政化” 治理严 重地 阻碍 了中国高等教育 的发展 。从经济学的视 角对西方大学治理 的研 究文献进行 了介绍 和评 论 , 中国大学破 除“ 为 行政 化” 治理改革提 出了政策建议。研 究发现 : 教授 治校 并不是有效 的大 学治理模 式; 有效 的大 学治理
益 的尝试 , 利用产 权理论 、 益相关 者理 论和 交易 成 利 本理论 对 大学治 理 机制 进 行 了 分析 的
分 配 , 分 配行政 权 力 和 学术 权 力 来 实 现 教育 质 如何
量的提高一直是教育政策制定时永恒的主题。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