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渔家傲说课 王洁婷

合集下载

李清照的渔家傲说课(课堂PPT)

李清照的渔家傲说课(课堂PPT)
2 文本特点 《渔家傲》“以梦言志”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 求,语言浪漫雄奇,意味深远,是李清照词中最别 具一格的杰作。
3 学情分析 学生借助注释能完成字面内容梳理,但难以品出 言外之志,无法从字面上就理解词人寄托。
3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1
张平仁在《从复现意境看古诗教学的不足与改
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想明白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
或意象,细化分析,扣住每一个字,想象扩展景象的特点,尽可
能还原作者梦景所见。
9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三、丰富梦境——解梦景
提问:词人为什么会梦见这个景象? 资料: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海 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课堂生长点
采用复现意境教学方法, 搭建学生想象平台、想 象意境,体验情感。
教学目标
1.朗读感知,感受梦境。 2.细读品味,观梦中动静,感梦中 天语,辩梦中寄托。 3. 展读对比,梦境照进现实,了解 词人际遇,理解词人嗟叹,感悟词人 寄愿,绘言外之境。
教学重点
朗读感知,读懂梦境; 细读品味,赏析梦境; 展读对比,突破梦境。
正46岁,经历丧母、丧父、丧夫、丧国苦痛,金石文物丢失,身心疲惫的
李清照追赶高宗,欲奉上家中所有珍宝,终究未遇。
乱世流离,文章无用。李清照所写《词论》,因她一介女流被称为
“妄评”。预设言外之意:“我报路长嗟日暮,学
诗谩有惊人句”——现实冰冷,苦苦求索,
对比演读:同桌再扮 演,对话补白,用恰
美人迟暮,国破家亡,文章无用。
7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二、感受梦境
①放声自读,了解注释。 ② 学生朗读,找出梦景。 ③齐读体会,介绍梦境。

渔家傲李清照教案

渔家傲李清照教案

渔家傲李清照教案【渔家傲】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主要作品;2.理解《渔家傲》的意境和艺术特色;3.培养学生对李清照及其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2.培养学生对《渔家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思和寓意;2.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作品,激发学生对她的兴趣。

2.学习诗歌(15分钟)教师解读《渔家傲》的内容、意思和寓意。

学生们跟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渔家傲》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发表意见。

4.诗歌欣赏(15分钟)教师播放《渔家傲》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欣赏。

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个人写作(10分钟)教师让学生根据《渔家傲》的意境和寓意,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写一篇短文或诗歌。

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和创意。

6.展示和总结(15分钟)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且互相评价和交流。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并选择一个喜欢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

六、教学反思:1.这个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李清照及其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解读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渔家傲》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2.通过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渔家傲说课稿(5篇)

渔家傲说课稿(5篇)

渔家傲说课稿(5篇)第一篇:渔家傲说课稿《渔家傲.秋思》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渔家傲.秋思》,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之《渔家傲.秋思》,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等,并背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学常识,了解豪放派的的诗风,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思想之情以及对朝廷腐朽、软弱,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三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品味该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

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是掌握鉴赏法,提高学生对词的感悟、鉴赏能力。

二、说教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再结合本篇词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诵读法——熟悉内容,感受情感3、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4、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5、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三、说学生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和积累,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打好了学词的基础,对词的内容也有了独立感悟的能力,因此在教授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点拨法,充分的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1、赏。

播放激昂豪壮和婉转阴柔,不同风格的两首古典音乐。

我设计的导语是(你能用合适的词形容它们的风格吗?并板书课题)2、读。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在环节二中我通过范读、学生个别读、全班理解性的齐读等方式初步感知词意、词情。

3、品。

同学们看看词的上、下阙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写了哪些景(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抒了什么情?上阕的写景和下阕的抒情之间有什么关系?逐步引导得出本词的主旨(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壮志难酬,并委婉的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和不重视边功的愤懑不平。

渔家傲李清照教案

渔家傲李清照教案

渔家傲李清照教案教案名称:渔家傲李清照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作品背景,创作风格。

2. 理解并分析李清照的诗歌《渔家傲》。

3.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资源:1. 李清照的《渔家傲》诗歌。

2. 相关李清照的生平和作品背景资料。

3.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

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呈现李清照的画像,并简要介绍她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 引导学生思考与自然景物相关的诗歌和作家。

2. 欣赏活动:- 分发《渔家傲》的诗歌原文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阅读一遍。

- 分小组讨论和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 整合学生的反馈,共同探讨诗歌的主题、表达技巧和情感色彩。

3. 分析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结构特点、韵律和修辞手法,如对偶、对仗、暗示等。

-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以及李清照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反思。

-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诗中描绘的渔家生活有什么特点?作者通过什么手法展示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傲意?”4. 创作活动:-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渔家傲》的理解和感受,选择一个自然景物(如花、树、鸟等),用诗歌形式进行创作。

-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小组分享,并互相欣赏、评价。

5. 教师指导和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通过诗歌欣赏和创作培养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评估:1. 学生对《渔家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参与度。

2. 学生的诗歌创作质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诗歌欣赏的主题、韵律和意象的理解。

4.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享效果。

扩展活动:1. 分析李清照的其他诗歌作品,与《渔家傲》进行比较。

2. 进一步学习宋代文学和李清照的文学地位。

3. 阅读其他与自然景物有关的诗歌、散文或小说,进行比较和分析。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适当调整活动的难易度和教学内容。

李清照渔家傲教案

李清照渔家傲教案

李清照渔家傲教案(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李清照渔家傲教案李清照渔家傲教案《渔家傲》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李清照渔家傲的教案,欢迎借鉴!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结合内容赏析阅读。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渔家傲》是李清照词作中的一首风格特殊的作品,是少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渔家傲是词牌名。

二、整体感知:1、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其词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

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2、在词的创作史上,李清照是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又一著名的'婉约派词人。

她的词清新婉转、幽怨凄恻,极富抒情性。

但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

3、学习生字:谩(màn).4、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三、细读品味: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

词人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了天帝,天帝询问她的去向。

上阙表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李清照词《如梦令》《渔家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李清照词《如梦令》《渔家傲》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词牌的特点和诗词意境的把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词牌的异同,以及解析诗词中的意象,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李清照词相关的情感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词朗读和解析的活动。这个活动将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宋词的基本概念。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它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而著称。它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生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李清照的《如梦令》和《渔家傲》。这两个案例分别展示了李清照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词牌形式,表达她的忧愁与豪放。
2.教学难点
(1)词牌特点的掌握: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词牌的特点和结构尚属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举例:解释《如梦令》的词牌结构,指导学生通过对比其他词牌,掌握其特点。
(2)诗词意境的感悟: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较为抽象,学生难以把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
举例:分析《渔家傲》中“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所表达的离愁别绪,帮助学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4.培养语言素养:通过诗词朗读、解析和创作,加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词朗读与理解:准确把握《如梦令》和《渔家傲》的词牌特点,掌握诗句的平仄、韵脚,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举例:《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要求学生理解“雨疏风骤”描绘的景象,感受词人借此抒发的情感。

第25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案

第25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渔家傲》的背景、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渔家傲》中表达的情感和艺术手法。
2.创作实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尝试仿写《渔家傲》,运用所学的诗词结构和语言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诗词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词表达的技巧,分析诗词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解决问题。
-诗词情感把握: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诗词中的情感,如《渔家傲》中的抑郁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矛盾心理,需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词情感。
-艺术手法识别:识别和欣赏诗词中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教师需通过具体例句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识别和理解这些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本节课《渔家傲》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文学素养:通过学习《渔家傲》,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理解并感受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渔家傲》说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渔家傲》说课教学课件

析读悟梦
资料助读: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 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 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 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她非凡的才 华和勤奋,让她在词艺上达到空前的高度,但是在那个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封建专制社会却把她当做异类、叛逆、多余。她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 欲将血泪寄山河”,但身为女子,不能驰骋沙场, 也不能上朝议事,也没有朋 友能够倾吐心声。
赏读知梦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还未到 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 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品读入梦
1、注解提示了我们这首词是记梦之作,那
析读悟梦
2、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 明确: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了天帝,天帝询 问她的去向。上阕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 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殷勤”为情意恳切之意,在词人的梦里天帝是和蔼 可亲,平易近人的,在现实中的帝王是怎样的呢?
析读悟梦
资料助读:

(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梦魂来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
文 听到天帝在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回哪儿去 。
回答。 叹息,慨叹。 同“漫”,空、徒然。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学写诗空有惊人的
文 诗句,但毫无用处。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举,高飞。 《庄子·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渔家傲-李清照(教学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渔家傲-李清照(教学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6.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 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4分)’浪漫或豪 Nhomakorabea的艺术风格,
❖ 7.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 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 特色。(4分)
.❖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 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 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 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词作中对于 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 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 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 ❖ (1)写梦中景象和梦中感叹; ❖ (2)写到了传说中的“天帝”“鹏”“蓬
舟”“三山”等;
❖ (3)想象非常丰富; ❖ (4)意境极其开阔。
小感: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一个女子能做到忧国忧民是怎 样的不易,一个女子竟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不能为国奉献又会遭 到怎样的白眼。
历城人,是婉约派的代表。
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 期,以“靖康之变”为界 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 福美满,自小受到良好的 家庭教育。 “靖康之变”, 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 张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有《漱玉词》传世。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 写闺中女儿情
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写梦中海天溟蒙 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 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以 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 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 势磅礴.这就是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 的豪放词,在她现在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诗词研究学习教案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诗词研究学习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格律和修辞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的意象运用,我会通过对比和具体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诗词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或意境创造,并分析其在诗词中的作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诗词格律的理解,我们将尝试创作一首小令,遵循《渔家傲》的词牌格式。
-诗词情感与主题的探讨:深入解读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如对家国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悟。
举例:《渔家傲》中“天接云涛连晓雾”一句,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抒发情感。
2.教学难点
-难点词汇的理解:如“云涛”、“晓雾”等古词难词,需要通过上下文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词创作感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李清照的《渔家傲》及其词牌特点,分析了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创造。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进一步体会了诗词的情感表达。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诗词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典诗词的韵味。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渔家傲》的背景知识:包括李清照的生平、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增强历史感悟。
-诗词的韵律与格式:分析《渔家傲》的词牌特点,如平仄、韵脚等,掌握古词的基本格律。
-修辞手法的运用:识别并理解诗词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诗词意境的把握:通过分析诗句,理解并感受诗词中的意境,如“天接云涛连晓雾”展现的自然美。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诗词研究学习教案

渔家傲说课学习

渔家傲说课学习
第3页/共22页
说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有感情诵读法,熟悉词作的内容,感受作者 的情感,学习一些诵读的技巧;
2、通过启发点拨式、小组讨论式,培养学生合作、 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同时让学生 明白诗歌就是运用某些手法描摹意境,表达相关感 情,并不是高深莫测。
第4页/共22页
说目标
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月满西楼》 及展示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从而走近李清 照。)
第11页/共22页
教学过程
1、作家简介 2、背景介绍
让学生了解此人生平以及风, 尤其指出这首词是后期作品, 有利于学生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3、读
通过朗读学习一些诵读的技巧, 熟悉词作的内容,感受作者的 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词人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愤懑之情,以及对自 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第5页/共22页
说目标
四、重点: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2、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五、难点:
1、反复诵读,进而欣赏诗歌意境,感悟词作主旨, 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2、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体味运用各种手法及 炼字的表达效果。
第15页/共22页
教学过程
2、归纳中心
这首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通过对瑰奇雄 伟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愤懑之 情,充分地表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第16页/共22页
教学过程
作者通过运用大胆的想象、比喻、设问、用典等手法, 描绘了辽阔、壮丽的海天相接图和大鹏展翅高飞图, 抒写 了词人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愤懑之情,充分地表现了他 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渔家傲》教学说课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渔家傲》教学说课课件

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天帝 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 的苦闷。
试赏析“谩”字的妙处。
着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 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 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清照虽为女流, 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的文学家她肯定也有 类似的感慨。
怎样理解“接”、“连”、“转”、“舞” 的含义?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 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 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 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 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 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 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 浪中飞舞前进。
渔家傲
李清照
词,是宋代的文学主流。唐及五代时,已出现词
这一形式,但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词的最初 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每首词都有 一个调名,称“词牌”,依调填词为“倚声”。
宋词又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乐章、 长短句等称谓。因曲调节拍的不同,又区分为令、 引、近、慢等。令或称小令,慢词也作长调。词一 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 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宋代许多学者文人喜好 填词作曲,对推动词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渔家傲
文体知识
定 词是诗的一种变体,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始于南梁, 义 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
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词在形式上的
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què)。”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

特 点
,称“词牌”,不同的词牌在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 有规定。词一般都分两段(叫作上下片或上下阕) 。词的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品《渔家傲》的背景和特点;2.理解《渔家傲》中表现出的作者情感和意境;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4.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李清照及其生平介绍;2.《渔家傲》的背景和创作背景;3.《渔家傲》的诗歌分析;4.《渔家傲》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重点:1.理解《渔家傲》的诗歌结构和意境;2.分析《渔家傲》中作者的情感表达;3.领会《渔家傲》所表现出的审美情感。

四、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把握《渔家傲》中作者的情感变化;3.理解《渔家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渔家傲》的内容和背景,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渔家傲》,准备教室笔记和讨论问题。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渔家傲》的诗句和背景介绍,引导学生进入教室主题;2.进修《渔家傲》的背景和创作背景(15分钟):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渔家傲》的创作背景;3.分析《渔家傲》的诗歌结构和意境(20分钟):解读《渔家傲》的诗歌结构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4.讨论《渔家傲》的情感表达(20分钟):分组讨论《渔家傲》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方式;5.领会《渔家傲》的审美情感(15分钟):引导学生领会《渔家傲》所表现出的审美情感;6.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展望下节课的进修内容。

七、教学反馈:1.教室讨论:通过教室讨论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渔家傲》的理解和掌握水平;2.课后作业:安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作业,稳固学生对《渔家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八、教学评判:1.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判学生对《渔家傲》的理解和领会能力;2.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渔家傲》的掌握水平和文学素养的提高。

渔家傲 李清照说课材料

渔家傲 李清照说课材料
李清照词选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பைடு நூலகம்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回哪里去。
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 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 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 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 。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 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 己的困难和心愿。
李清照的诗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八咏楼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春残 李清照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李清照 :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 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 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 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 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夫 妇避乱江南。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 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凄苦孤寂度过了 晚年。

渔家傲教案李清照

渔家傲教案李清照

渔家傲教案李清照这是渔家傲教案李清照,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渔家傲教案李清照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作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吟诵品读词作,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由《岳阳楼记》最后一段朗读导入:一篇《岳阳楼记》感动了历代的文人墨客,让我们了解了范仲淹作为政治家的忧国忧思。

其实他还是一名武将,曾驻守边塞多年,今天我们通过《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来领略一下他的边塞情怀。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介绍:2、背景简介:3、释题:“渔家傲”是什么?“秋思”这一题目提示了什么信息?三、检查预习情况1、读准字音2、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四、小组合作,提出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衡阳雁去无留意”这句诗如何理解?2、“燕然未勒归无计”是什么意思?五、全班讨论,解决疑问六、有感情地品读诗歌今天咱们重新认识了范仲淹。

在苍凉悲壮的情境里,作者用短短几句词写出了自己和许多的将士们思乡又忧国的矛盾心理,一位巍然的令人敬畏的文人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也仿佛置身于边塞的萧索中感受着将士们悲凉的心情,这就是诗词文化的魅力。

七、背诵诗歌八、课堂小结: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九、课堂练习板书设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上片:写景“秋”(边塞秋景)塞下雁去边声描绘出一幅萧瑟、“异” 千嶂落日孤城荒凉的边塞风景下片:抒情“思”(戍边将士)浊酒归无计、“泪” 羌管人不寐抒发词人思家忧国、白发征夫泪壮志难酬的情感意境:苍凉悲壮又沉郁雄浑渔家傲教案李清照第2篇教学设想:本课教学抓住“韵律、内容、情感、语言”四个要素来进行学习。

李清照《渔家傲》(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李清照《渔家傲》(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李清照《渔家傲》(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李清照《渔家傲》(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简析: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首李清照的词作。

李清照本是宋朝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而这首词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

国破家亡,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

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教学设想:“韵律、内容、情感、语言”是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四个基本要素。

本课教学抓住这四个要素的学习来进行。

以初读把握韵律切入,进而再读感知内容,接着三读体味词中寄寓的情感,最后四读赏析词中优美的语言。

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李清照词作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品味词的语言有意境。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

教学方法:以朗读为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请根据我的描述说出古代诗词作家的姓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有所梦,为梦境照进现实做准备。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二、感受梦境
①放声自读,了解注释。
② 学生朗读,找出梦景。
③齐读体会,介绍梦境。
设计目的:复现意境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浮 现全诗字面所写景象,形成初步想象。三次诵读,借 助注释,纠正字音、节奏,找出梦景,初步介绍梦境。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复现意境教学绘 <渔家傲>言外之境》

讲课人:秦山中学 王洁婷
说 课
教 学 分 析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感 想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1
教材位置
《渔家傲》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 五首”。本单元通过学习古人诗文,感受古人智慧 与胸襟。方法上要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 知大意;要多读熟读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词人嗟叹,感悟 词人寄愿,复现意境。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以梦导入
1
4
小结梦境
感受梦境
2 3
5
复现梦境
丰富梦境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一、以梦导入
聊一聊我们做过哪些记忆深刻的梦? 乘着诗意的小舟,我们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入 梦……
设计目的:生活情景导入,自然亲切,日有所思,
渔家傲
李清照
观梦景:海天相接
神秘壮阔
听梦语:殷勤天问
苦嗟求索
才华徒有
寻梦愿:敢于追求 3
自由美好
设计目的:板书设计呈现课堂领悟内 容,为复现梦境服务。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遵从中国古典诗词特征美学特质,培养学生
1
2
复现意境为核心方法 以主线问题贯穿 以品读丰富意境 以书写复现意境
的基本途径,教学中应将复现意境作为学习古 诗的核心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想象诗境、感 悟诗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创作心理和状态 的链接,对诗歌的理解才是充分透彻的,是属
于自己而非别人灌输的。这样也才能将古诗与
其他文体区别开来体现其独有的特点。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课堂生长点 教学重点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四、小结梦境
提问: 注释中写这是“记梦”之作,你可否给这首《渔家傲》
拟一个“两个字”的题目。
梦归、梦游、归去……
归纳朗读: 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
《漱玉集》中语。”带着李清照的爱恨嗟叹,配乐齐读,注意
语速、语气,读出思想感情。
设计目的:收束全词,不仅是内容理解上,也在朗读方法指导 上小结提升。
对诗词意境的想象力。 在何处?归何处?去何处?符合学生想象逻辑 从诗词创作前,创作时的情景复现,诗词本
3
4
身的品字诗景复现,对话补白复现,典故含
义复现,读出弦外之音,描绘言外之境。 理性品读服务于感性体悟。
2
文本特点 《渔家傲》“以梦言志”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 求,语言浪漫雄奇,意味深远,是李清照词中最别 具一格的杰作。 学情分析 学生借助注释能完成字面内容梳理,但难以品出 言外之志,无法从字面上就理解词人寄托。
3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1
张平仁在《从复现意境看古诗教学的不足与改
进》。提出:完整深入地复现意境是理解古诗
三、丰富梦境——观梦景 提问:词人梦中在何处?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朗读指导: 用恰当的语 速读出梦景 特点。
(原)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接、连”不重复,描绘出天、 云、晓雾即分亦合的广阔画卷。
(改)天与云涛与晓雾,
星河中有千帆屋。
“欲转” “舞”同样勾勒出这幅画 卷深异奇特的动态美。
设计目的:品字诗景复现——再现境象特点。“易安落笔即奇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提问:梦归何处?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分角色朗读:在帝所,天帝殷勤问了什么,我又如
何回答?请同桌扮演,一学生扮演天帝,一学生扮
演李清照。试着用现代汉语来对话。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三、丰富梦境——解梦语 靖康之变,金兵南下,赵构建立南宋王朝。宋高宗建炎四年( 1130), 正46岁,经历丧母、丧父、丧夫、丧国苦痛,金石文物丢失,身心疲惫的 李清照追赶高宗,欲奉上家中所有珍宝,终究未遇。 乱世流离,文章无用。李清照所写《词论》,因她一介女流被称为 “妄评”。预设言外之意:“我报路长嗟日暮,学 对比演读:同桌再扮
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想明白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
或意象,细化分析,扣住每一个字,想象扩展景象的特点,尽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还原作者梦景所见。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三、丰富梦境——解梦景
提问:词人为什么会梦见这个景象? 资料: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 1130)春间,她曾海
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三、丰富梦境——寻梦愿
提问:词人到底何去何从?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讨论:帝乡不可期,仙山不可至,词人的归宿竟是不可至的地方。 你认为词人李清照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 学生回答根据词义给出理由。
积极:大鹏展翅,凌云之志。风休住。 消极:传说中的仙 设计目的:典故含义复现——再现主旨深意。李清照善于化用 《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山。蓬舟似草芥轻 典故,这与他的个人趣味,词学主张有关。典故在有限的词语中 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 飘没有依靠。现实 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帮助我们理解词人言“志”,词人追寻的 冰冷。 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美好的精神归宿,美好,又不可及。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路难 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 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 走,但梦想还是要有的。 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五、复现梦境 1.《渔家傲》诗词写意,复现梦景、梦语、梦愿。
闺阁中也有热烈的夏天美景,只是隔着一扇扇雕花的窗。闺阁中的夏天,天地 太小,少女好奇的天空却太大太大。 如梦令 那天的清荷一定有着特别的风韵,那天的亭阁一定有着别样的风景。 李清照 太阳是最好的见证人,听到了你们吟诗,看到了你们作画,还有你们的放歌、 抚琴。酒正酣,兴正浓时,你们贴着耳朵绯红着脸,交换自己情感最稳秘处的少女 常记溪亭日暮, 心事,这一切的一切,那天的太阳都见证了。 沉醉不知归路。 夕阳都西沉了,星星的灯盏一盏盏点起来了,你们才意识到该踏上归途。 暮色浓了,路也朦胧了,桨摇起来了。或许是来的时候,一路看风景忘了记住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回家的路,或许是太浓太浓的暮色刻意将你们挽留,或许是那一溪迎风的清荷希望 多留下你们的几串笑语,总之你们迷失了归路。 争渡,争渡, 击水的桨声更响了,响在寂静的郊外。岸边刚刚栖息的白鹭也扑楞楞被惊起了。 惊起一滩鸥鹭。 今天,往事已成记忆,何日再有那样的相聚?
设计目的:创作情景复现——追溯诗词创作。诗句所写无疑是诗 人见闻、言行、感受最集中的体现,但它们不会凭空而来,一定 有某种触发的媒介和缘由。我们把发生在诗歌写作之前、直接影 响诗歌创作倾向的作者见闻、言行、感受称为创作情景。
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感想
三、丰富梦境——听梦语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诗谩有惊人句”——现实冰冷,苦苦求索, 美人迟暮,国破家亡,文章无用。
演,对话补白,用恰 当的语气对话。
设计目的:对话补白复现——再现言外之意。作者创作时的见闻、言行、 感受是丰富的,诗词中选取了最能传达感情的意象和字词,很多内容都被 略去了,但它们当初都参加了诗歌意境的营构,鉴赏时应将这些被省略的 内容补充、扩充出来,以最大限度接近作者当时所见所感。
采用复现意境教学方法, 搭建学生想象平台、想 象意境,体验情感。
教学目标
朗读感知,读懂梦境; 细读品味,赏析梦境; 展读对比,突破梦境。
1.朗读感知,感受梦境。 2.细读品味,观梦中动静,感梦中 天语,辩梦中寄托。 3. 展读对比,梦境照进现实,了解 词人际遇,理解词人嗟叹,感悟词人 寄愿,绘言外之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