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电子教案完美版第3单元 学前儿童疾病的预防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即 根据传染病流行特征、疫情和人群免疫水平的 监测,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适时地 进行基础和加强免疫,提高人群免疫力,从而 达到控制和消灭某些传染病的目的。包括基础 免疫和加强免疫。
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流感
1、病因: 流感病毒引起。 空气传播。
常见的并发症是在发病第2~3周出现肠出血 及肠穿孔。伤寒还可以并发肝炎、肺炎、肾 炎、心肌炎等。大一点的孩子症状会比较典 型,一般都以发热起病,体温逐日上升,5~ 7天达高峰(39℃以上),之后持续高热10-14 天,再逐渐下降,高热时有明显的中毒症状, 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腹痛、腹胀、便秘 等。
1、专人护理。一阵阵咳后,宝宝如果脸色发青, 要立即请求抢救。
2、居室通风、清静、无烟尘刺激为好,避免不 必要的刺激。在宝宝身边放一个容器,以便 他有痰咳出或咳后有呕吐物,容器用后用水 洗净,以确保感染不致扩散。
3、和宝宝一起玩或看看图画书,让宝宝保持快 乐的心情,分散他的注意力,以减少阵咳的 次数,但不能让他太兴奋和疲劳。
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通 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对该 传染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它是人工自动免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 措施,在传染病的预防上有重要意义。
人工被动免疫: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还可 进行人工被动免疫,即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特异 性免疫血清,以增加体内的抗体水平,增加对 传染病的抵抗力。
讲授—陈姝娟
第三章 学前儿童 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腹 泻、龋齿、弱视等疾病的病因和预防措 施;
2、掌握传染病的疾病知识; 3、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的流感、乙肝、乙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绪论1.1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有什么用处?首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

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园的各领域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在对儿童的身体构造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科学的保健。

为将来在学前教育岗位上做好幼儿的保育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1.2 什么是健康?如何去评价儿童的健康?案例:琪琪和妈妈去逛商店,琪琪很喜欢柜台上的芭比娃娃,妈妈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买,此时的琪琪就开始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的头发。

琪琪的表现正常吗?根据健康的定义标准我们来谈谈琪琪的行为是否健康。

WHO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1)躯体健康,无躯体疾病(生长发育良好机能协调发展,体格强健)1)生长发育良好,体型正常,身体姿势端正(小胖子)2)机体对内外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3)体能发展良好(运动能力)引导不爱运动的孩子运动(2)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1)智力发展正常(两岁半了,依然不能很好的辨认颜色)2)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3)个性特征良好4)社会适应良好(自闭症儿童)5)没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琪琪的行为。

妈妈不给琪琪买娃娃,琪琪便大喊大叫,在地上打滚。

琪琪她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说琪琪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着问题。

因此健康必须包括两个部分,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儿童时期是培养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的重要时期。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只会上课是不够的,必须要学会正确认识儿童的身心特点,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章是基础章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特点,要求掌握幼儿身体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相关的卫生保健措施。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卫生学)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卫生学)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一、教学目标1、理解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2、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3、掌握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4、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二、教学重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三、教学难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四、教学时数:700分钟,1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奇妙的人体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劲、躯干、四肢。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三、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一、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结构(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二、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三、循环系统(一)循环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四、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五、排泄系统(-)排泄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排泄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排泄系统的卫生保健六、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七、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二)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三)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八、生殖系统幼儿的生殖系统发育缓慢,进入青春期后发育迅速。

九、视觉器官(眼)(一)眼的结构(二)幼儿眼球的特点(三)眼的卫生保健十、听觉器官(耳)(-)耳的结构(二)幼儿耳的特点(三)耳的卫生保健七、作业:复习所学内容重点复习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第二章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一、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二、教学重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三、教学难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四、教学时数:200分钟,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一、概念:生长、发育、成熟二、幼儿的生长发育的规律:①生长发育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时:5课时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学生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

2. 掌握儿童生活卫生、饮食卫生、运动卫生、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儿童卫生保健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

2. 儿童生活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睡眠卫生等。

3. 儿童饮食卫生:食品安全、营养均衡、饮食习惯等。

4. 儿童运动卫生:运动原则、运动项目、运动损伤预防等。

5. 儿童心理卫生:情绪管理、心理健康促进、心理疾病预防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儿童卫生保健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儿童卫生保健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法:进行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质量。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

二、第一课时: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需求和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3.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需求。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质量。

三、第二课时:儿童生活卫生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生活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生活卫生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全)

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全)

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掌握学前儿童的基本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

2.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惯和生活方式。

3. 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成长发育。

2. 学前儿童的常见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

3. 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和合理膳食安排。

4. 学前儿童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5. 学前儿童的安全教育和急救知识。

三、教学方法1. 前导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技能。

2. 讨论交流法:通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对健康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3.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表、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4. 实践操作法:在实践环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兴趣。

2. 传递知识:分别介绍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常见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营养需求和膳食安排、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安全教育和急救知识。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正确洗手、如何做到每日定时和充足的睡眠等。

4.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和意见。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课堂讨论的表现等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作业考核、小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价。

以上是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步骤,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旨在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教案.doc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教案.doc

绪论1.1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有什么用处?首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

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园的各领域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在对儿童的身体构造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科学的保健。

为将来在学前教育岗位上做好幼儿的保育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1.2什么是健康?如何去评价儿童的健康?案例:琪琪和妈妈去逛商店,琪琪很喜欢柜台上的芭比娃娃,妈妈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买,此时的琪琪就开始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的头发。

琪琪的表现正常吗?根据健康的定义标准我们来谈谈琪琪的行为是否健康。

WHO(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1)躯体健康,无躯体疾病(生长发育良好机能协调发展,体格强健)1)生长发育良好,体型正常,身体姿势端正(小胖子)2)机体对内外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3)体能发展良好(运动能力)引导不爱运动的孩子运动(2)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1)智力发展正常(两岁半了,依然不能很好的辨认颜色)2)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3)个性特征良好4)社会适应良好(自闭症儿童)5)没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琪琪的行为。

妈妈不给琪琪买娃娃,琪琪便大喊大叫,在地上打滚。

琪琪她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说琪琪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着问题。

因此健康必须包括两个部分,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儿童时期是培养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的重要时期。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只会上课是不够的,必须要学会正确认识儿童的身心特点,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章是基础章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特点,要求掌握幼儿身体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相关的卫生保健措施。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3. 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定义。

2.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3.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定义。

2. 讲解:讲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探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总结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概念。

2. 思考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3. 理解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3. 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讲解:讲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3. 小组讨论:探讨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关系。

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总结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思考举例说明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3. 思考举例说明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关系。

第三章:儿童营养与保健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营养需求的基本特点。

2. 掌握儿童营养评价的方法。

3. 理解儿童营养与保健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儿童营养需求的基本特点。

2. 儿童营养评价的方法。

3. 儿童营养与保健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儿童营养需求的基本特点。

2. 讲解:讲解儿童营养评价的方法。

3. 小组讨论:探讨儿童营养与保健的关系。

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总结儿童营养需求的基本特点。

2. 思考举例说明儿童营养评价的方法。

3. 思考举例说明儿童营养与保健的关系。

第四章:儿童心理发展与保健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 掌握儿童心理保健的方法。

3. 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与保健的关系。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绪论1.1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有什么用处?首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

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园的各领域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在对儿童的身体构造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科学的保健。

为将来在学前教育岗位上做好幼儿的保育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1.2什么是健康?如何去评价儿童的健康?案例:琪琪和妈妈去逛商店,琪琪很喜欢柜台上的芭比娃娃,妈妈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买,此时的琪琪就开始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的头发。

琪琪的表现正常吗?根据健康的定义标准我们来谈谈琪琪的行为是否健康。

WHO(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1)躯体健康,无躯体疾病(生长发育良好机能协调发展,体格强健)1)生长发育良好,体型正常,身体姿势端正(小胖子)2)机体对内外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3)体能发展良好(运动能力)引导不爱运动的孩子运动(2)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1)智力发展正常(两岁半了,依然不能很好的辨认颜色)2)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3)个性特征良好4)社会适应良好(自闭症儿童)5)没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琪琪的行为。

妈妈不给琪琪买娃娃,琪琪便大喊大叫,在地上打滚。

琪琪她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说琪琪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着问题。

因此健康必须包括两个部分,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儿童时期是培养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的重要时期。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只会上课是不够的,必须要学会正确认识儿童的身心特点,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章是基础章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特点,要求掌握幼儿身体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相关的卫生保健措施。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

2. 掌握学前儿童日常生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卫生保健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2. 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卫生保健3. 学前儿童饮食的卫生保健4. 学前儿童睡眠的卫生保健5. 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日常生活的卫生保健,饮食的卫生保健,睡眠的卫生保健,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

2.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饮食的卫生保健,睡眠的卫生保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日常生活的卫生保健,饮食的卫生保健,睡眠的卫生保健,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卫生保健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2. 课件:讲解PPT3. 案例: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4. 课堂讨论:准备相关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引发学生对卫生保健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日常生活的卫生保健、饮食的卫生保健、睡眠的卫生保健、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卫生保健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选取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其卫生保健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课堂讨论的深度等,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

十、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医生或营养师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前卫生学)第三章学前儿童疾病与预防

--(学前卫生学)第三章学前儿童疾病与预防
2.退烧
对婴幼儿发烧不可大意。需要提醒的是,学前儿 童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受疾病影响体温 容易出现较大幅度升高,但婴幼儿体温的高低与 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上页
下页
返回
主页
结束
三、常用护理技术
(二)惊厥处理 . 惊厥的处理方法:①将婴幼儿平放在床上, 立即压迫人中和合谷两处穴位。②惊厥严 重者要用纱布包一硬物(牙刷柄或筷子)放在 上下牙之间,以防咬破舌头造成大量出血, 引起窒息。③如果是高烧惊厥,要马上进 行降温处理。惊厥止住后再送医院处理。
(二)体温及皮肤 儿童的正常体温通常保持在36~37℃。人体体温 相对恒定,每天体温的正常波动范围在1℃之内, 当温度上升到37.5℃为发烧(腋温)。临床上通常 将发烧分为:低烧37.5~38 ℃ ;中度发烧 38.1~38.9℃;高烧39℃以上;观察体温37~ 37.4℃。一般体温每升高1℃,儿童心率每分钟 增加15次。
位,如鼻出血将冷毛巾敷在前额处。②将冰块装 在塑料袋中扎紧,再用毛巾包裹塑料袋,放置在 受伤部位(鼻出血放在前额)。冷敷一般是在伤后 马上使用,但后颈、前胸、腹部等不宜冷敷。
上页
下页
返回
主页
结束
三、常用护理技术
(四)服药 学前儿童的药物通常分片剂、水剂、冲剂、 丸药等几种形式。大多数药物含有特殊的 气味或味道,婴幼儿不喜欢服用。但遵医 嘱按时服药是保证药效的关键。
上页
下页
返回
主页
结束
三、常用护理技术
(三)热敷与冷敷
热敷的方法:①用40℃左右的热水将毛巾浸湿, 敷在伤处。毛巾温度下降后再重新换热毛巾,反 复进行约20分钟。②将热水袋用毛巾包裹放在患 处。需要提醒的是,热敷适合挫伤、扭伤等原因 造成的局部肿胀。热敷一定在受伤24小时后使用。

最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标准完美版

最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标准完美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说明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是为适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精神,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幼儿教育课程建议模块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而开设的课程,它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对于实现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以卫生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原理为指导,研究托幼机构的保健问题,旨在使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它不仅注重儿童的现实保健问题,更注重儿童的健康行为的养成;不仅注重托幼机构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也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保教的过程中对儿童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该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包含了解剖生理学、心理卫生学、预防医学、学前教育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2.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旨在培养学生对学前儿童进行卫生保健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生理特点、生长发育的规律、营养需要、疾病预防等专业知识基础上,掌握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管理、膳食管理、疾病和意外事故预防预防及心理保健,创设清洁、安全、卫生、健康的环境,形成对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环节的科学管理、营养保健、一般护理、急救、心理疏导等技能,树立科学保教的观。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实训、模拟练习相结合,学生讨论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增强授课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下复习,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

3.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共包括五单元内容,每一单元的结构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溶为一体,以满足培养托幼机构幼儿教师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

2. 掌握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的安全常识。

3. 学习学前儿童营养需求和合理膳食搭配。

4.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和心理素质培养。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2. 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的安全常识3. 学前儿童营养需求和合理膳食搭配4.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和心理素质培养5. 案例分析:优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安全常识、营养需求、心理卫生。

2. 教学难点:合理膳食搭配、心理素质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安全常识、营养需求、心理卫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案例。

3.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2. 课件:教学PPT3. 案例材料:优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案例4.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markers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卫生保健的重视。

2. 教学内容与讨论:a. 安全常识:如何预防学前儿童意外伤害,如跌倒、烫伤等。

b. 营养需求:讲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及如何搭配膳食。

3. 案例分析:分享优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方法。

4. 总结与互动: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问。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总结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关键点。

2. 结合案例,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八、课程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了解卫生保健工作的实际情况。

2. 邀请幼儿园老师进行guest lecture,分享他们在卫生保健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时安排:共5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掌握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3. 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

4. 学前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方法。

5. 学前儿童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4. 实践操作法: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洗手、刷牙等。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卫生保健技能。

二、第一课时: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1. 讲解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如身高、体重、牙齿、骨骼、神经系统等的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图片展示法:展示学前儿童不同年龄段生理发展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第二课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1. 讲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如认知、情感、社交、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第三课时: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 讲解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如饮食、睡眠、个人卫生、体育锻炼等方面。

--(学前卫生学)第三章学前儿童疾病与预防

--(学前卫生学)第三章学前儿童疾病与预防

上页
下页
返回
主页
结束
三、常用护理技术
(三)热敷与冷敷
热敷的方法:①用40℃左右的热水将毛巾浸湿, 敷在伤处。毛巾温度下降后再重新换热毛巾,反 复进行约20分钟。②将热水袋用毛巾包裹放在患 处。需要提醒的是,热敷适合挫伤、扭伤等原因 造成的局部肿胀。热敷一定在受伤24小时后使用。
冷敷的方法:①用冷水将毛巾浸湿,敷在受伤部
4.预防
托幼园所个别儿童抵抗力差,因活动量大、出汗多,容 易反复感冒。平时应注意锻炼和营养,增强个体免疫力; 组织儿童活动和外出时,要注意添、减衣物,做好日常护 理工作。三浴锻炼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的好方法。
上页
下页
返回
主页
结束
一、呼吸道常见病
(二)急性扁桃腺炎 1.病因
引起扁桃腺炎的病原体多见ß-溶血性链球菌。该 细菌常在正常人的扁桃腺隐窝内(凹陷)隐藏,一 旦人体抵抗力下降,如感冒或患其他疾病,细菌 便趁机大量繁殖,导致发病。 2.症状 急性扁桃腺炎常表现为高烧、发冷、呕吐、咽喉 疼痛。检查可见扁桃腺充血红肿,或在扁桃腺上 可见白色斑点状的脓性分泌物,严重的可出现吞 咽困难。
上页
下页
返回
主页
结束
二、疾病的早期症状
(三)饮食 食欲变化是学前儿童患病后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消化道 疾病,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肠炎、消化不良等。
(四)睡眠 睡眠是帮助儿童消除身体和大脑疲劳,促进身体生长发育 的重要方式。
(五)大小便 一些消化道和泌尿道的疾病会导致学前儿童出现大小便 的改变。注意观察学前儿童大小便的颜色、形状、气味及 大小便次数等指标,可及早发现某些疾病。
一、疾病的病因与分类 按照致病原因,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 疾病。 按照患病部位,分为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 病、泌尿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口腔五官 疾病等。 按照疾病有无传染性,分为常见病和传染病。

2024年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年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年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完整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与规律,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解析。

2. 第四章:营养基础知识,儿童饮食需求与搭配,营养性疾病预防。

3. 第五章: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如洗手、刷牙、洗澡等,以及日常卫生注意事项。

4. 第六章: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如感冒、腹泻、手足口病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掌握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的正常范围。

2. 学会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4.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降低发病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童营养需求与搭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2. 教学重点:生长发育规律,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营养饮食安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长发育曲线图、食物模型、疾病预防宣传册。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色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儿童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生长发育的规律。

2. 新课内容:(1)第三章:讲解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与规律,引导学生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

(2)第四章:介绍营养基础知识,展示食物模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饮食搭配。

(3)第五章:演示生活卫生习惯的正确方法,如洗手、刷牙等,并进行随堂练习。

(4)第六章: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预防意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长指标:身高、体重、头围等。

2. 营养饮食:食物种类、搭配原则、营养性疾病预防。

3. 生活卫生:洗手、刷牙、洗澡等。

4. 疾病预防:感冒、腹泻、手足口病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记录本周自己的身高、体重,并与上个月进行比较,分析生长发育情况。

(2)设计一份符合儿童营养需求的午餐食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学前儿童疾病的预防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传染病的一般知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和常见病的一般知识。

2、能力目标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预防措施;掌握常用护理技术;掌握托幼园所日常清洁、消毒技能;能做好托幼园所疾病预防和学前儿童的保健工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常见病一般知识与保健;学前儿童传染病的一般知识和预防;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常用护理技术。

本章的教学难点:传染病的预防;计划免疫程序;图托幼园所疾病的预防工作三、课时分配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本章应授课时数为15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0课时,实践教学5课时。

建议课时分配如表所示:四、主要概念1.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它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

2.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一般可分为三种: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容易受感染的人。

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越多,则该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流行范围也越大。

4.病原携带者,包括健康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及病后携带者。

健康携带者:是指无传染病临床症状,过去也未患过此病,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通过实验室方法可以检测出病原体。

潜伏期携带者: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至出现最初症状前,潜伏期末就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病后携带者:是指主要症状消失、机体恢复后仍继续排出病原体的人。

5.健康携带者:是指无传染病临床症状,过去也未患过此病,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6.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7.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制品,统称为疫苗。

8.预防接种又称人工自动获得免疫,指将特定的疫苗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该传染病的目的。

9.计划免疫是指根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按规定程序,对易感人群有计划地进行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最终达到消灭相应的传染病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在现代,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大的有利于社会和人类健康的工作。

五、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一、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一)传染病概述1.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它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病学特征(4)可以预防(5)有免疫性3.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特点(1)潜伏期(2)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4.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1)传染源。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一般可分为三种: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侵入他人体内的方式称为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见表3-1。

表3-1 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路径病例列举飞沫传播病原体随着病人或携带者说话、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使他人受感染如流感、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飞沫传播饮食传播病原体污染了食物或饮水,经由口进入人体,造成新的传染如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等消化道传染病多由饮食传播虫媒传播病原体由昆虫作为媒介(如蚊子、苍蝇等)进入易感者体内造成感染如蚊虫传播乙型脑炎、白蛉传播白蛉热接触传播病人或携带者排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了日常用品,如毛巾、衣被、食具等,被易感者接触后造成新的感染如公用毛巾、脸盆可传播沙眼,餐具等传播结核病、肝炎医源性传播由医务人员在检查、治疗及预防疾病或实验室操作过程种造成的传播如注射针头消毒不严格可造成乙肝传播。

又如近些年来偶有报道的输血、验血感染艾滋病的事件垂直传播由传染源直接将病原体传给易感者,比如母婴之间,经由胎盘、分娩损伤、哺乳等途径由母亲直接传染给婴儿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3)易感人群。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容易受感染的人。

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越多,则该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流行范围也越大。

通过有计划的人工免疫,可降低传染病的易感率。

5.传染病的预防(1)管理和控制传染源。

消灭传染源或使传染源无害化的工作称为管理和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

第一,做好经常性的防御措施。

第二,传染病发生后的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非特性的经常性的保护措施,二是特异性的针对某种传染病的保护措施。

(二)我国儿童的计划免疫1.免疫的一般知识(1)免疫。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2)免疫的种类。

一般我们将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类。

2.我国儿童的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又称人工自动获得免疫,指将特定的疫苗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该传染病的目的。

(1)疫苗。

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制品,统称为疫苗。

(2)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按规定程序,对易感人群有计划地进行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最终达到消灭相应的传染病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表3-5 我国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疫苗种类预防传染病种类说明1 乙肝疫苗 1 病毒性乙型肝炎原免疫规划疫苗2 卡介苗 2 肺结核原免疫规划疫苗3 脊灰疫苗 3 脊髓灰质炎原免疫规划疫苗4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4 百日咳替换疫苗5 白喉5 6 破伤风6 麻疹疫苗7 麻疹 原免疫规划疫苗 7 麻腮风疫苗 8风疹新加入疫苗 麻腮疫苗 9 流行性腮腺炎 8乙脑疫苗10流行性乙型脑炎 扩大覆盖范围9 A 群流脑疫苗 1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扩大覆盖范围 10 A+C 群流脑疫苗新加入疫苗11甲肝疫苗 12病毒性甲型肝炎新加入疫苗表3-6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以天津市为例,供参考)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BV 脊灰疫苗OPV 百白破疫苗DPT 麻疹疫苗MV 麻腮风疫苗MMR 流脑疫苗MPV 乙脑疫苗JEV 甲肝疫苗HAV出生 ● ● 1月龄 ● 2月龄 ● 3月龄 ● ● 4月龄 ● ● 5月龄 ● 6月龄 ● ● ● 间隔3个月 8月龄●● 18月龄 ●●● 2岁●● 与首剂间隔6-12月3岁4岁 ● 5岁●6岁●白破●A+C●12岁●18岁●(3)预防接种前的注意事项。

①有以下情况者暂缓进行预防接种,情况缓解或痊愈后再行接种: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者;发热高于37.1℃者(发热可能是流感、麻疹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可能会加重病情,并可能发生偶合事件);每天排便次数超过4次者,暂缓服用脊灰疫苗(腹泻会使疫苗很快排泄,失去作用;腹泻还可能为病毒所致,可能发生偶合事件)。

②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进行预防接种: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结核病者(体质较差,患病器官不堪重负);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者,如癫痫、脑发育不全;有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制造免疫力的原料不够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欠佳);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者(可能对疫苗的某些成分过敏);罹患各种疫苗说明书中规定的禁忌症者。

(4)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后应多休息,多饮用开水,并注意注射局部的清洁,以防局部感染。

接种后如果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应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医生做好对症处理。

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高热(>38.6℃)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出现其他异常的反应,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并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医生做好相关记录。

(三)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包括甲、乙、丙三种类型。

甲型病毒常引起感冒大流行,乙型病毒常引起局限性流行,丙型病毒一般只引起散发,较少引起流行。

(1)流行特点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流感病毒具有变异的特点,所以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季节:好发季节为冬春季。

(2)临床表现:突然起病。

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见表3-7)。

病程持续约一周。

表3-7 流行性感冒与上呼吸道感染比較主要症状流性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易发作期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中旬,通常每2至3年流行一次无季节性发作期突然渐进全身症状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全身症状无而局部症状重发烧常间,且温度高超过38.3℃,维持3至4天少见咳嗽有时会很严重干咳头痛明显少见肌肉痛严重(以背部和腿部最为明显)轻微疲劳感表现强烈微弱(可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虚弱维持2至3周轻微胸部不适感常见轻至中度鼻塞偶尔常见打喷嚏偶尔经常喉咙痛偶尔常见病程(不包括并发症)1至2周或更长4至10天感染后的免疫力强(可维持8至12个月)弱(3)预防保健。

2.手、足、口病(1)流行特点(2)临床表现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带状疱疹。

(1)流行特点。

(2)临床表现。

(3)预防保健。

4.麻疹(1)流行特点。

(2)临床表现。

(3)预防保健。

5.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因为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所以称为虫媒传染病。

(1)流行特点。

(2)临床表现(3)预防保健6.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又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1)流行特点(2)临床表现(3)预防保健7.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嘴巴”,俗称“痄腮”、“流腮”,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1)流行特点(2)临床表现(3)预防保健8.猩红热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猩红热死亡率不高,由于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猩红热病情已明显减轻,是一种值得注意但并不可怕的疾病。

(1)流行特点(2)临床表现9.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其肠道病变以乙状结肠、直肠最显著,严重时可波及整段结肠及末端回肠,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

(1)流行特点(2)临床表现(3)预防保健二、学前儿童常见病预防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多发的学前儿童常见病:小儿肺炎、腹泻、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肥胖和龋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