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地理特征

合集下载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三集 海南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 第三集 海南

【航拍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汇总第三集海南一、简介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南海上的岛屿,是我国最南端的一块陆地。

海南省的首府是海口。

海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连接了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交通。

二、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海南位于北纬18°10′至20°17′、东经108°37′至111°03′之间。

2. 岛屿数量:海南拥有一串众多的岛屿,其中主岛就是海南岛,周围还有很多大小岛屿。

3. 地貌特点:海南岛地势较为平坦,最高峰为万宁的棋子山,海拔约为1141米。

4. 气候条件: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常年较高,多雨,湿度较大。

5. 优美的海岸线:海南拥有绵延数千公里的海岸线,有很多美丽的沙滩和海湾。

三、地理景观1. 五指山:位于海南的西部,是中国最险峻的山脉之一,有五座巍峨挺拔的山峰,形状如手指伸展的样子。

2. 鳄鱼洲:位于海口附近的海域,是一个以岩石和礁石组成的小岛,形状像一只躺在水面上的鳄鱼。

3. 天涯海角:位于三亚市区的最南端,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理标志,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海角,象征着航海者的终点和梦想的起点。

四、经济发展1. 旅游业: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2. 农业:海南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农业也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

3. 海洋产业:由于海南地处南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渔业和海洋经济也在海南得到持续发展。

五、结语综上所述,海南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它不仅具有优美的地理景观,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地区之一。

关于海南的地理知识

关于海南的地理知识

关于海南的地理知识
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简称“琼”,省会是海口市。

海南岛是海南的主要岛屿,形状类似一个椭圆形的大雪梨,长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29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0公里,面积约为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岛。

海南岛的北部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相望,西部临北部湾,南部和东南部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

岛上的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构成,其中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偏南,海拔多在800至1100米之间。

海南岛的主要山脉有三列,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平行分布,包括五指山、黎母岭山脉和雅加大岭山脉。

海南岛的海岸线长达1944公里,东线海湾秀美瑰丽,西线海岸粗犷豪壮,各有千秋。

海南岛的气候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面约300海里的南海海面上,中沙群岛主体部分是一组未露出水面的大环礁,黄岩岛是其中唯一有礁石出露的环礁。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其中永暑岛上有中国建设的为世界海洋气象服务的海洋观测站。

海南岛是中国的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

高考海南地理

高考海南地理

高考海南地理海南地理概况海南,简称琼,位于中国南海之中,海南岛(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其主要行政区域。

海南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下面将从海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和自然资源四个方面来介绍高考海南地理知识。

一、地理位置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地处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之间。

东临南海,西濒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南界北部湾与越南毗连,北隔琼州海峡和广东相望。

二、地形地貌海南北纬18°10′~20°10′之间的热带地区,呈南北走向,维系北北东南南西的全长约460千米,最宽处169.9千米,最窄处约15千米。

主要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山间盆地、河谷和低洼的潮间带。

1. 山地:海南拥有许多山地,其中海南岛脉、中央山地和土石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山脉。

其中海南岛脉是海南交通的障碍。

2. 丘陵:海南的丘陵地区相对较多,包括了零陵、湖滨、北山、乔桥和华阳等。

3. 山间盆地:海南山地之间分布着一些山间盆地,如海南岛腹地黑色盆地、文昌盆地和保亭盆地等。

4. 河谷:海南岛上的主要河流有漓江、鳌太江、万良河和红毛河等,这些河流形成了河谷地貌。

5. 潮间带:海南岛海岸线长达1524.2千米,拥有许多海湾、海角和礁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潮间带地貌。

三、气候海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受到南海季风、赤道季风和北半球副季风的影响,海南的气候温暖潮湿,全年分为雨季和旱季两个明显的季节。

1. 雨季:雨季一般从5月到10月,这段时间内海南岛常常遭受台风袭击,降雨量集中较多。

2. 旱季:旱季从11月到次年4月,这段时间内降雨相对较少,是海南最宜旅游的季节。

四、自然资源海南作为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1. 土地资源:海南岛的土地资源主要用于农业、旅游业和建筑业。

海南的地理环境

海南的地理环境

〖海南的地理环境〗海南省位处热带地区,是南中国海中的一个岛屿,面积仅3万4千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份之一。

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海南岛有极好的地理条件。

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地太阳可照时间长。

海南各地的年日照时数,除中部山区因云雾较多,只有1750小时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2000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达2400-2600小时。

各地日照时数一般以7月最多,2月最少。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旱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年平均气温22.5-25.60℃,年日照时数178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西部沿海约1000毫米)。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25.6℃之间,中部山区略低于23℃,南部、西部略高于25℃,等温线向南弯曲呈弧线,由中部山区向沿海递增,沿海高于内陆,南部高于北部。

最冷月在1月份,中部山区月平均气温16.5℃左右,全岛最低,最热月大部分地区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西部的东方为29.2℃,为全岛最高。

海南岛年极端最高气温,北部约39.0℃,中部约37-39℃,西部与西南部沿海低于36℃。

一般出现在4、5月或6、7月。

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1月份,也有在2月或12月。

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中部山区低于5℃(白沙最低3.6℃),大部分地区为6-8℃,南部沿海稍高于10℃。

海南岛是同纬度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水汽来源充足,降水总量多,时空分布不均。

平均年雨量约为1640毫米,年降水量分布呈环状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又以东南坡最多。

东部多雨区约2000-2400毫米,多雨中心琼中年平均达2440米;西部少雨区仅1000毫米左右(东方为922毫米)。

高考地理海南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海南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海南知识点汇总海南地理位置海南是我国最南端的岛屿省份,位于北纬3°51′到20°07′,东经108°37′到117°51′之间,东临南中国海,南濒琼州海峡,西隔谭鱼湾与越南相望,北界北部湾。

海南岛是海南省最大的岛屿,也是中国最大的岛屿。

海南地理特征1. 地形地貌:海南岛北部是丘陵地区,中部是山地地区,南部是平原地区。

岛的内陆地势较高,山地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以鳞次栉比的绿色山岭为主要特征。

2. 气候: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无明显寒冷季节。

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炎热湿润,常年多云或多雨,湿度较大。

3. 植被: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植被,森林覆盖率较高。

主要植被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

这些植被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海南地理资源1. 矿产资源:海南岛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磷矿、锰矿等金属矿产,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

这些矿产资源对于海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农业资源: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适宜种植水稻、甘蔗、热带水果等。

其中,海南的热带水果以椰子、菠萝等品种为主要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

3. 旅游资源:海南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

海南蓝天、碧海、白沙、绿树构成了宜人的旅游风景。

同时,海南还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珊瑚礁、海洋生物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海南地理问题与挑战1. 自然灾害:由于处于热带地区,海南常年受到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这些自然灾害给海南的农业、交通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水资源短缺:由于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海南的降水充沛,但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善和高温蒸发,导致海南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3. 旅游环境保护:海南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可能会给海南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海南地理发展与规划1. 经济发展:为了推动海南的经济发展,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做大经济、做优旅游、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

海南地理教辅高考知识点

海南地理教辅高考知识点

海南地理教辅高考知识点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也是中国最大的岛屿省份之一,位于南海之中。

海南地理教辅高考考试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海南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

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论述。

一、地理位置海南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南部,东经108°37′至111°03′,北纬18°10′至20°30′之间。

东临南海,西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越南相对,北濒琼州海峡与台湾相望。

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处于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

二、地貌特征海南岛地貌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海岛地貌、丘陵地貌、浅山地貌和平原地貌等。

海岛地貌是海南地理特色之一,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周边群岛,如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

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心部分,丘陵起伏,山脉纵横,气势雄伟。

浅山地貌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东北部,山峦起伏,绿树成荫。

平原地貌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南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三、气候特点海南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没有严寒的冬季。

年平均气温在22℃至26℃之间。

海南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季风、雨季和旱季的变化上。

夏季多热带气旋的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则凉爽干燥,很少下雨。

海南岛的气候特点为岛内各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经济发展海南的经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导,但近年来逐渐发展起了多元化的经济。

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海南的优美海滩、丰富的海岛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农业方面,海南主要发展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等,如热带水果、海南黄皮、花卉等。

此外,海南还大力发展了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和航运等,促进了海南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海南是中国的一个地理特色鲜明的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地貌特征。

海南的独特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海南地理教辅高考中,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相关题目。

海南地理高考知识点

海南地理高考知识点

海南地理高考知识点海南地理是高考地理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了解海南地理的特点和相关知识对于高考备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海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资源禀赋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3°51′43″至20°05′18″,东经108°37′36″至117°10′16″。

东临北部湾,南界琼州海峡,西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北界雷州半岛,距岛内最近的岛屿是西北方的琛航岛。

二、地形地貌海南岛大致呈南北狭长形,整个岛屿呈山地平原混合的地形地貌。

海南岛地势跌宕起伏,主要由两个山脉组成,即中央山脉和南岳岭。

中央山脉位于海南岛的中部,纵贯整个岛屿;南岳岭位于海南岛的南部,延伸至海南岛的尽头,形成了海南的最高峰——海拔1867米的五指山。

此外,海南岛还有一些小型岛屿,如西南方的西沙群岛、南方的南沙群岛等。

三、气候特点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在全国降水最多的省份之一。

年均降水量在1500mm以上,大部分集中在5月至9月。

除了高降水量外,海南还具有高温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在22℃至29℃之间。

海南的季风有明显的区分,夏季由东南季风主导,冬季主要受到北部东北季风影响。

四、资源禀赋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以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为主要特色。

矿产资源方面,海南岛上有露天矿、坑口矿、砂砾矿等多种矿产资源,如铝土矿、锰矿、贵金属和宝石等。

海洋资源方面,海南岛周围的海域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众多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

另外,海南还以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海南岛上的著名旅游景点包括三亚凤凰岛、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亚龙湾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对于海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海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资源禀赋具有独特的特点。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海南地理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海南在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发展,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海南的地理特征

海南的地理特征
海南的地理环境
地形
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河流
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比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组成辐射状水系。全岛独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条,其中水面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38条。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岛三大河流,三条大河的流域面积占全岛面积的47%。南渡江发源于白沙县南峰山,斜贯岛北部,至海口市入海,全长311公里;昌化江发源于琼中县空示岭,横贯海南岛西部, 至昌化港入海,全长230公里;万泉河上游分南北两支,分别发源于琼中县五指山和风门岭,两支流到琼海市龙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鳌港入海,主流全长163公里。海南岛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库居多,著名的有松涛水库、牛路岭水库、大广坝水库和南丽湖等。
气候资源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作物资源
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 主要有水稻、旱稻、山兰坡稻、小麦,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粱、粟、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种类繁多,栽 培和野生果类29科、53属,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杨桃、菠萝蜜等; 蔬菜有120多个品种。海南岛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岛上原来生长有3000多种热带植物,建国后,从国外引进1000多种,并从国外野生资源中发掘出1000多种有用植物进行栽培试验,均取得显著成 绩。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油棕、槟榔、胡椒、剑麻、香茅、腰果、可可等。

我国最大的岛屿

我国最大的岛屿

我国最大的岛屿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样地貌的国家,其辽阔的领土横跨东亚和中亚。

中国境内不仅有巍峨的高山和浩渺的大河,还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岛屿。

就面积而言,中国最大的岛屿是中国最南端的一座岛屿 - 海南岛。

海南岛以其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海南岛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和文化价值,以及其对中国和全球的重要性。

一、地理特征:海南岛位于中国南海中部,地处北纬18°10'至20°10'、东经108°37'至111°03'之间,东临台湾海峡,南接巴士海峡,西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

海南岛的总面积约为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的岛屿,仅次于台湾。

岛上地势起伏,山岭环绕。

岛上最高峰是海拉尔山,海拔为1,840米。

另外,海南岛还拥有绵长壮观的海岸线,沙滩和海湾遍布其中,形成了许多风景如画的景点。

二、自然资源:海南岛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热带岛屿,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岛上独特的宝藏。

首先,海南岛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石、锆石、稀土、磷矿石和石油等。

这些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岛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也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

海南岛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出产着丰富的水稻、橡胶、椰子、菠萝等热带水果。

这些丰富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还被出口到世界各地。

三、文化价值:除了自然资源的丰富外,海南岛还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海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当地的儋州古城和琼剧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此外,海南岛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遗迹。

岛上的南山文化旅游区是中国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游客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海南岛传统的渔村和渔民生活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让人们领略到岛上独特的风情。

四、对中国和全球的重要性:作为中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对中国和全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理海南考点

地理海南考点

地理海南考点地理海南考点详解海南省概况•位置:位于中国南部,地理坐标为18°10’20°08’N,108°37’111°03’E•地理特征:全省呈长条状,长约约公里,南北狭长,东西宽阔。

•行政区划:海南省下辖9个市(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县)•地理位置优势:依托海南岛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海南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特区,旅游业和现代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

盛行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雨季与旱季:6月至9月为雨季,降水量较大(约80%的降水量集中在这一季节),10月至明年2月为旱季,降水量相对较少。

•夏季台风:7月至10月为台风季节,海南岛台风较多,需注意防范措施。

海岸线•海岸沿线:海南省长约公里,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

•海滩旅游:琼海、万宁、陵水、三亚等地的海滩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

•海上运输:海南有众多的港口,其中海口港和三亚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

山脉•中部山地:海南省中部是中山群岛的主岛,中部地区有莺歌海峡与广东省相隔,是山脉地区。

•海拔较高:海南的山脉海拔较高,主峰为海拔约1867米的五指山。

水系和湖泊•长江水系的发源地:海南省部分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系之一长江水系的发源地,包括琼江、万宁江等。

•乌石江水库:位于海口市东南部的乌石江水库是海南省规模最大的水库之一,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

•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海南省重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业农村发展力度,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旅游业:海南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发展迅速,包括海滩度假、热带雨林等自然景观,以及各类度假酒店和高尔夫球场等。

•现代农业: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发展了热带水果、蔬菜、畜牧养殖等现代农业。

人文历史•先民文化:海南地区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具有悠久的先民文化和历史。

•闽南族群:海南闽南族群是海南省最大的民族群体,他们的语言、建筑、舞蹈、饮食等都具有独特文化特色。

海南岛地理知识点总结

海南岛地理知识点总结

海南岛地理知识点总结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位于南海的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的一省级行政区域,也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

海南岛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些有关海南岛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海南岛位于中国南海,东经108°37′18″至117°30′45″,北纬3°51′14″至20°5′5″之间。

东濒南海,南界琼州海峡与台湾相对,西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北界广东潮汕地区。

地理位置使得海南岛成为南国明珠,孕育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二、地貌特点海南岛地貌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山脉、丘陵、平原、河谷和海岸地貌等多种类型。

其中的最高峰是海南岛的皮影山,横亘于岛屿中部。

海南岛还有许多美丽的海湾和沙滩,如三亚湾、亚龙湾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三、气候条件海南岛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无严寒、无酷暑,四季如春。

海南岛平均温度2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600-2500毫米。

此外,海南还常年受到台风的影响,每年从五月到十月是台风较为频繁的时期,这也是人们不宜前往的季节。

四、植被资源海南岛的植被资源非常丰富,主要由热带雨林、森林草原、季雨林、滨海湿地等组成。

这些植被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也为岛上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海南是珍稀濒危物种如华南虎、海南猕猴等的栖息地,也是国内重要的保护区之一。

五、矿产资源海南岛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锡矿、铜矿、锆矿、钨矿等。

其中,锦州龙头铁矿、委拉斯特铁矿等是岛上的重要矿产资源。

海南岛的矿产资源为岛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也为国内的冶金和建材工业做出了贡献。

六、旅游资源海南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

岛上有许多享有盛名的旅游景点,如三亚、海口、大东海、天涯海角等。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海湾和沙滩,还有热带植物园、海洋公园、温泉等多种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海南

海南

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海南”(一)地理位置:
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节,干旱常常发生在这个季节;
海洋灾害(赤潮、海岸侵蚀等等);
台风;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一、人口
海南常住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较高,近年来人口机械增长率逐年上升;
人口分布特点:北部、南部较为稠密(地势平坦,适合居住)
海南省汉族、黎族、苗族是世居民族;
二、城市
行政中心:海口;
城市数量少,城镇人口比重为58.04%,走新型城镇化之路;
三、产业区位与分布
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高新科学技术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步伐;
四、地域文化
20200832
李修成。

海南新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海南新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海南新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一、自然地理特征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位于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之间。

全岛呈三角形状,陆地总面积约为3.4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为1872.53公里。

海南岛是最大岛,其余岛屿多为琼州列岛和西沙群岛,总计有200多个岛屿。

二、气候特点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其被东南亚季风的暖湿气流所影响,具有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温暖湿润,气温维持在28℃左右,无严寒季节,冬季气温也不低于10℃。

每年有丰富的降雨量,主要分布在4月至10月,全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000-2400毫米。

三、地形地貌海南地势起伏较为平缓,岛内以低山丘陵为主。

整个岛屿呈南北走向,中部以海拔1000-1500米的中山山系为主,北部和南部为丘陵和平原区。

海南岛还拥有丰富的河流资源,琼江是海南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五大跨流区之一。

四、土壤类型海南的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壤和黄红壤。

红壤分布广泛,是海南的主要土壤类型。

黄壤和黄红壤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

五、植被资源由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海南拥有丰富多样的植被资源。

主要植被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湿性常绿阔叶林、海滨植被等。

其中,山地热带雨林是海南的亮点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物种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六、水资源海南岛四面环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琼江、红河、万泉河等河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流入。

此外,岛内还有许多湖泊和水库,为农业灌溉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七、矿产资源海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岛内油气资源、铝土矿、钨矿、铁矿、锡矿、锰矿和钴矿等。

其中,海南岛南部以铝土矿资源为主,北部以钨矿、锡矿和铁矿资源较为丰富。

八、旅游资源作为中国的热带旅游胜地,海南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而闻名。

海南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海滩、植物园、温泉、古迹和民族风情等。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三亚、海口、儋州、五指山、南山等。

海南地理课件-海南岛的地形

海南地理课件-海南岛的地形
水的重要任务。
04 海南岛的沙滩与海岸线
亚龙湾
亚龙湾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是海 南岛最受欢迎的海滩之一。它拥有洁 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美丽的珊瑚 礁,是一个完美的热带度假胜地。
亚龙湾拥有完备的旅游设施,包括豪 华酒店、购物中心和各种餐厅。此外 ,这里还有丰富的水上活动,如潜水 、浮潜和海钓等。
神秘魅力。
吊罗山
位置
吊罗山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海 拔1000-1500米。
特点
吊罗山拥有热带雨林、季雨林 和山地常绿阔叶林等多种森林 类型。
生态
吊罗山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 护区,拥有多种珍稀动植物资 源。
旅游
吊罗山是登山、徒步和观光的 热门目的地,游客可以欣赏到
秀美的自然风光。
黎母山
位置
黎母山位于海南岛中部,海拔1417米。
开发利用
陵水河已被开发为旅游景 区,游客可以乘船游览, 欣赏沿岸的自然风光和人 文景观。
松涛水库
概述
松涛水库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之 一,位于海南岛儋州市境内,通 过截断珠江支流白沙河而形成。
特点
松涛水库具有广阔的水面和独特 的自然景观,周边环境优美,是
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
开发利用
松涛水库已被开发为旅游景区,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欣赏湖光山 色和人文景观。同时,水库还承 担着周边地区农业灌溉和城市供
生态
黎母山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动 植物资源。
特点
黎母山因形似黎族女性而得名,山势险峻, 景色秀美。
旅游
黎母山是登山、徒步和观光的热门目的地, 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
03 海南岛的河流与湖泊
万泉河
概述
开发利用
万泉河是海南岛最著名的河流之一, 发源于五指山,流经琼中、屯昌、琼 海、博鳌等地区,最终注入南海。

海南岛的地理与气候环境

海南岛的地理与气候环境

海南岛的地理与⽓候环境⼤陆⼈在海南购房,遇到的难题之⼀是对海南岛的地形地貌不熟悉,不了解海南岛的地理环境与⽓候的关系,因⽽⽆法定位⾃⼰喜欢的购房地点。

1.海南岛的地理概貌海南岛位于亚洲、太平洋的交接带上,居⽇本⾄新加坡的中段,连接亚洲和⼤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上。

海南省陆地有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

总⾯积3.54万平⽅公⾥,其中海南岛陆地⾯积3.39万平⽅公⾥,海域⾯积约200万平⽅公⾥。

海南岛形似⼀个呈东北⾄西南向的椭圆形⼤雪梨,东北⾄西南长约290公⾥,西北⾄东南宽180公⾥,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2⼤岛。

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有⼤⼩港湾68个,周围负5⽶⾄负10⽶等深地区达2330.55平⽅公⾥,相当于陆地⾯积的6.8%。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耸,以五指⼭、鹦哥岭为隆起核⼼,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1)海南北部。

儋州、临⾼、澄迈、海⼝以及定安和屯昌的⼀部分均为海南北部半湿润区,这⾥拥有⼀⽚美丽的⼤海,绵长的海峡横亘在北⽅。

由于毗邻琼州海峡,若⾛雷州半岛的陆路来琼,两块临近的⼤陆可以极⼤地减少航海的危险,由此,北部成为了极重要的登岛之地。

此外,围绕着北部地区的海也是迷⼈的,这⾥的海岸⼤多平缓开阔,沙砾细腻洁⽩,清澈的海⽔伴着摇曳的椰⼦树,轻抚着绵延的海岸。

北部有着辽阔的⽕⼭岩低丘台地,与隔海相望的雷州半岛⼀样,这⾥是中国新⽣代⽕⼭活动最强烈、最频繁的地区之⼀,堪称货真价实的“天然⽕⼭博物馆”。

(2)海南东部。

海南岛东部是台风频繁之地,曾有海南省⽓象局预报员郑艳做过这样的统计:在1950-2011年这62年间,全海南岛台风登陆总数是145次,在⽂昌登陆48次、琼海登陆27次、万宁登陆41次,在东部登陆⾼达116次。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海南岛台风⼤部分是从东部登陆。

按理来说,东部⼈⼝数量和经济发展应该次于海南其他地区,但事实并⾮如此,东部不单经济⽐西部发达也是海南第⼆⼤⼈⼝稠密地区,仅次于海南北部。

海南高考地理知识点

海南高考地理知识点

海南高考地理知识点海南省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美丽的海岛建省。

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一部分,海南的地理知识点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地理的不同领域和角度介绍一些海南高考地理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海岛建省。

其地貌特征主要由山地、岛屿和海洋构成。

海南地势起伏,山地分布广泛,境内拥有丰富的岛屿资源,沿海地区还有广阔的海岸线和沙滩。

2. 自然资源: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方面,海南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储量较大。

能源资源方面,海南光能、风能和水能资源潜力巨大。

生物资源方面,海南是热带雨林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域。

3. 气候特点: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温高,降水分布不均。

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山地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二、人文地理1. 居民特点:海南的居民主要是汉族,同时还有少数民族,如黎族、苗族等。

海南居民以农业、渔业和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2. 经济发展:海南自1988年起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

海南经济以旅游业、农业、渔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

海南旅游业以海滩度假和热带雨林探险为主打。

3. 交通设施:海南交通发达,主要依靠铁路、公路和航空。

海南拥有自己独立的航空公司,以及多个国内外航线。

此外,海南还修建了海南环岛高速公路,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

三、环境问题1. 水资源:海南属于热带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但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面临一定的挑战。

海南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生态环境: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雨林和海洋生态环境,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生态破坏的问题。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是海南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海南的影响较为明显。

海南地理知识

海南地理知识

海南地理知识
海南地理知识
一、海南的总体地理
海南岛,又称“珠江三角洲最南端的一颗珍珠”,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最南端的一个省份,面积35422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0.4%,海岛总面积9478平方公里,占全国海岛总面积的44%,是中国最大的岛屿,也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省份,海南岛被称为“南海珠玑”,其外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二、海南的地理环境
海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融合了西洋文化、东方文化和东南亚文化,有“南西交融之地”之美誉。

海南四面环海,西临珠江三角洲,拥有超过100座岛屿;南临南海,最南端接达越南,东南距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相距仅600公里;东临琼州海峡,拥有中国最大的深水港;北临由海南省直辖的北海四大岛,东北部连接台湾省,由海上约200公里以内。

三、海南的气候特点
海南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气候温暖宜人,日照充足,雨量适中,适宜农作物生长,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在
23.6℃左右;全年无严寒、无强烈高温,年平均降水量950毫米左右,冬季以西南季风为主,夏季以东北季风为主,雨季以梅雨季节居多,每年4月份至10月份均有雨水,其余时期也有局部降水,但淡季雨量较少。

四、海南的自然资源
海南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丰富,被称为“南国椰海”,野生动物有珍稀物种169种,植物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丰富,海南有深厚的土壤,肥沃的土地,可播种各种蔬菜和果树。

水资源丰富,拥有海洋、湖泊、河流等丰富的水资源。

岛内有大量的岩溶地貌,如湖泊、洞穴、海洋湾以及丘陵等。

矿产资源丰富,海南岛上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如石油、石墨、铜、铝、煤、钼等。

地理海南考点(一)

地理海南考点(一)

地理海南考点(一)地理海南一、海南岛的地理位置•位置: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5′之间。

•南北长:约约公里。

•东西宽:约约公里。

•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为中国最大的岛屿。

二、海南岛的地形地貌1.地势–高原:中部为丘陵地势,海拔约300~800米。

–平原:西南部为北部平原,平均海拔为海拔为70~80米。

–山地:东南部为南部山地,海拔约1000~1900米。

–海滨:东部、南部和西部均为海滨地区。

2.水系–河流:主要有海南岛最大的河流——红水河,还有其他小型河流如光坡河、五指山河等。

–湖泊:主要有位于东部的大东湖、小东湖、双江湖等。

3.海岸线–海岸线长:约公里。

–海湾:主要有三亚湾、陵水湾等。

–岛屿:主要有西部的西沙群岛、中部的南沙群岛等。

三、气候特征1.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高,无严寒,夏季多雨。

–主要影响因素:赤道低压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副高脊,以及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2.年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约毫米。

–降水分布: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无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3.季节特点–夏季:温度高,多雷暴雨,热带气压层西南移动。

–冬季:温度适中,较少降雨,热带气压层北退。

四、特色地理景观1.世界自然遗产–三亚:导游岭热带雨林–保亭:保亭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鲁能三亚足球训练基地与鲁能生态体育度假区–南海温泉度假区–美丽沙湾度假区3.热带植物景观–椰风海韵–风铃农庄4.三亚凤凰岭风景区–鸟类天堂: 出现了中国最大的松凤凰群体。

–世外桃源: 绿树如盖、野花遍地、环境优美。

5.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囊谦猛兽区–熊猫馆–观鸟林五、旅游资源开发1.三亚海滩–亚龙湾、海棠湾、大东海等。

–白沙、碧水、林荫、细沙、温暖的海洋环境。

2.温泉资源–天涯温泉–南山温泉–博鳌温泉3.特色民俗–东方心经:海南三篇文学作品之一,揭示了海南人民的生活智慧和信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脉
海南岛的山脉多数在500~800米之间,实际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为绵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长垣,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俄鬃岭、猴弥岭、雅加大岭和吊罗山等。这些大山大体上分三大山脉:五指山山脉位于海南岛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岛最高的山峰;鹦哥岭山脉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总降雨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节,仅占全年降雨量的10~30%,少雨季节干旱常常发生。
位置与疆域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中国最南端的领土。是中国跨纬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编辑本段资源
土地资源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44.2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约42.5%。可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人均约0.48公顷。由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生物生长繁殖速率较温带和亚热带为优,农田终年可以种植,不少作物年可收获2至3次。按适宜性划分,海南岛的土地资源可分为7种类型:宜农地、宜胶地、宜热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它用地。目前,海南岛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约315.2万公顷,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约26万公顷,其中可用于大农业开发利用的约占90%。海南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鹦哥岭山脉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气候资源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
海南的地理环境
地形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作物资源
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兰坡稻、小麦,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粱、粟、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种类繁多,栽培和野生果类29科、53属,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杨桃、菠萝蜜等;蔬菜有120多个品种。海南岛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岛上原来生长有3000多种热带植物,建国后,从国外引进1000多种,并从国外野生资源中发掘出1000多种有用植物进行栽培试验,均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油棕、槟榔、胡椒、剑麻、香茅、腰果、可可等。
河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比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组成辐射状水系。全岛独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条,其中水面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38条。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岛三大河流,三条大河的流域面积占全岛面积的47%。南渡江发源于白沙县南峰山,斜贯岛北部,至海口市入海,全长311公里;昌化江发源于琼中县空示岭,横贯海南岛西部,至昌化港入海,全长230公里;万泉河上游分南北两支,分别发源于琼中县五指山和风门岭,两支流到琼海市龙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鳌港入海,主流全长163公里。海南岛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库居多,著名的有松涛水库、牛路岭水库、大广坝水库和南丽湖等。
气候资源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