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所把握。

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主要围绕早期国家与社会,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这三个部分进行介绍。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形成与繁荣,感受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和多姿多彩的学术思想,为之后学习中国古代史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过渡语: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对历史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但他们历史知识的积累比较缺乏,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脉络模糊不清。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了解教材和学生之后,更需要对自己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概念;知道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形成,理解铁犁牛耕的出现对生产力的促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观点,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进一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重点明确,难点突出。因此我设置了如下的重难点。

【重点】

分封制的影响、孔子的思想。

【难点】

百家争鸣的影响。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是说课最核心的部分——教学过程。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图片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夏朝都城的图片,并引导设问:原始社会之后我国经历了哪一时期呢?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回答之后我会继续设问:关于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你有什么了解呢?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早期国家与社会

1.夏、商和西周概况

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夏、商和西周时期概况的表格,表格中涵盖建立时间、都城位置、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请学生结合教材,采用对比的形式完成表格内容。

2.分封制和宗法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我先会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周武王,为了维护国家统治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再结合课文中的分封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分封制的目的、内容、意义深入理解分封制的整体内容。

之后我会讲述王位之争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西周怎样解决王位继承上的问题?通过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宗法制的内容,并帮助学生认识到宗法制“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1.春秋五霸——齐桓公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春秋形势图及铁制农具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这一时期周天子的权力如何?为何会出现以齐桓公为首的春秋五霸?学生结合教材可以明确:周天子的权威日益下降,反而依附诸侯权威。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迅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诸侯开始力求改革以壮大自身。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会给予肯定性评价。

之后我会展示齐国管仲改革的相关史料,并提问学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霸业的?学生概括史料后可以得出:经过管仲改革,齐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开始兼并周边国家,从而称霸。

2.商鞅变法

讲述这部分内容之前我会先进行语言过渡,帮助学生建立春秋战国之间的联系,之后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战国形势图,向学生介绍战国七雄。接着我会进一步提问学生:战国时期诸侯国不满于称霸诸侯,野心逐渐膨胀,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都做出了哪些努力?经过努力,是哪个诸侯国最终走向了统一?学生结合教材可以明确:各国纷纷开始变法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等。最终秦国走向了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

接着我会结合学生的回答,展示商鞅变法内容的相关史料,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秦国在商鞅推行变法之后,一步步地走向了大一统?学生分析史料之后可以得出:与其他各国的改革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世界档案》中百家争鸣的片段,请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完成儒道思想对比的表格。为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我会再在大屏幕上出示相关史料,帮学生明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同时在政治方面主张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教学方面提倡“有教无类”;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和民心,强调精神自由。

之后我会在大屏幕上出示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请学生归纳特点,以

此帮助学生明确“百家争鸣”是指各种学派之间互相争论和辩驳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能够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突破本课重点。

在了解儒道两派的主要主张之后,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那么它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这部分内容我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与小组讨论法结合的形式。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百家讲坛》中百家争鸣的片段,之后组织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为时5分钟的讨论。

最后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可以得出: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