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一、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是开创社会生产新时代的必要前提。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对直接生产者小私有制剥夺基础上的。
它从一开始就以货币和财富的集聚为前提,它能够把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结起来,组织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从而成功地把个人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在所有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它适应了自发分工的商品生产所具有的生产要素全面流动的客观要求,因此能有效地组织社会化的商品生产过程。
第二、资本主义具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使命
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生产者为决定条件的,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市场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把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才能确定和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确定是否为其生产者带来物质利益。
所以,市场的需求状况同商品生产者的物质利益和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利,这样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会为争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展开剧烈的竞争。
同时,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必然要使自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展开竞争。
再者,由于商品交换的比例是以价值为基础,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使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生产者又必然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展开竞争。
可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社会经济到处都是剧烈的竞争,生气勃勃,蕴含着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
这既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也是它历史进步性的重要体现。
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来看,由于资本使用的是自由劳动才能够以财富积累为目的,由于资本追求的是财富的一般形式和一般的社会权力,由于剩余价值质的无限性和量的有限性的矛盾的刺激,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地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因此,资本是生产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的关系。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的使命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创造新的生产力和广泛应用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开辟了道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在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小私有制的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分散为条件的,它不仅排斥协作和分工,而且排斥对自然的统治和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
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出资本主义经济,又经过资本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样,社会生产力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一方面,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必然反过来推动社会分工的更大发展。
社会分工的发展、扩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自由竞争时期所经历的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是资本主义劳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阶段。
简单协作的劳动者协同劳动本身就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集体力。
以分工为特点的工场手工业使工具专门化、劳动操作简单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推动劳动工具的改进及革新,而且为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使生产过程中利用巨大的能源和动力、广泛运用科学成就有了可能,从而扩大了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第四、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固有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
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价值规律始终充当着调节经济的角色,资本家从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出发,都在争取较好的生产和销售条件。
这样一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各部门的主要比例关系在大体保持平衡的状态下运动和向前发展,而且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中,社会生产有计划地发展不仅有客观的要求,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为实行计划化提供了可能性条件。
另外,经济危机除了确是资本主义矛盾尖锐的表现外,它还强制性地缓和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着比例关系失调和不平衡的问题,这就为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更加繁荣创造了条件。
第五、资本主义把世界联系起来。
资产阶级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奔走全世界,到处创业,给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资本主义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基础,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有社会分工就有市场,市场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这是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都要通过市场,商品生产经营者物质利益的实现也是和市场状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
各地。
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第六、资产阶级在政治、法律和意识领域有着革命性的改造和建树。
一定的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因而产生了维护私有制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用议会制取代了君主制,用普选制否定了世袭制,用任期制废止了终身制,资产阶级的民主与以往各个剥削阶级民主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完备的。
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不仅自身要彻底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而且出于雇佣制度的需要,还必须斩断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把劳动者变为法律上的自由人;有权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产阶级可以自由竞争。
“平等”就是要求废除一切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权。
资产阶级所创立的意识形态体系就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它不仅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而且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思想文化制度的全面体系。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文化多元性的反映就是资产级言论、出版、新闻等自由。
因此,资产阶级革命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呼吁“宗教宽容”,打开封建神权一统天下的缺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流派繁多,艺术形式复杂,资本主义的经济文化制度,正需要这种不断翻新的思想文化形式来刺激人们的精神。
第七、资本关系的发展为新社会的形成准备着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组织形式。
随着资本积累进程的发展,资本关系从根本上改造了社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并使其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
资本所创造的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力,推动着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成为资本关系自我扬弃的强大动力;同时它也为新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新的社会形态之所以必然要形成,正是因为它适合于社会生产力这种发展了的社会性质。
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和发展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已有历史无疑已经创造了一个强大的物质基础,它已经预示了人类社会劳动蕴藏着无限的力量,它已经向着“无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迈进了巨大的一步,并且由资本的历史使命所决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继续发展,它必将发挥出它的全部潜力为新社会的形成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
资本还为新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形式。
首先,资本创造的生产组
织入公司企业为新社会组织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利用的组织形式。
其次,资本创立了一个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分工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调节的组织形式。
这些调节机构有自发形成的银行制度,也有为自觉干预经济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机构。
最后,资本积累本身包含着资本的自我扬弃,这种扬弃形式是向新社会的过渡形式。
总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由于其固有的内在的各种条件的作用,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极其迅速地向前发展,推进了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世界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一百多年以前所估计的状况。
只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文明和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作用,才能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只有这样,知己知彼,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后,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如同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理性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后,还必须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最大魅力正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根源其本身固有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造成其历史局限性的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资本从一开始占有的就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力,因为它以工人协作劳动作为生产的起点和基本形式,这种物质生产方式具有社会化性质。
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它所包容的社会化生产力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正是它们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导致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在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在另一方面加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加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对立性质。
社会化大生产的性质要求按照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比例分配生产资料和配置生产资源,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却把社会生产的内部联系割裂开来,表现为一种盲目的竞争关系。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对立,这种对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以外部对抗的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既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力,也是引起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最后解体的终极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源
第一,这是由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即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有人认为,共产主义必然是现代社会最大的神话甚至是谎话。
断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决不只是共产党人,大凡有良知和有远见的思想家们都提出或赞同上述的必然论,问题是为什么当马克思发出这一呐喊时会引起整个资产阶级的惊恐不安?那是因为他不只是停留在单纯的道德上痛斥,而是用彻底的理论征服了人类,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第二,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带来了自身所无法克服的三大严重后果所决定的:一是两极分化的后果。
现已经超越了国界,国际剥削已经造成了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
二是政治革命的形式化之后果。
私有制所带来的剥削的特权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使自由平等民主和博爱等美丽的口号更多地流于理论上和形式上,而缺乏事实上的实质性内容。
三是人性异化的后果。
资本对人的统治导致人的片面化,人成为金钱的奴隶,人的需要片面性,即单面人或单向度的人。
人成为物欲和情欲的奴隶而不是主人。
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
上述片面性使得人的个性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还更多地停滞在美好的理论憧憬上。
以上三大严重后果依然是当代人类所不得不面对的主要挑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日益纳入世界的视野就是明证。
2、资本主义灭亡的曲折性和漫长性
第一前苏联等社会主义的挫折是违背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
前苏联的倒台差一点使世界
上所有信仰共产主义的善良人们精神崩溃。
不过,现实的历史让人清醒,现在人们渐渐地明白了,前苏联既创造了让资本主义世界望尘莫及的辉煌,也干了让人痛心疾首的勾当。
所以,普京说得有理:忘记过去是没有良心的,而回到过去又是没有头脑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苏共与人民的关系先解体,才导致苏联的解体。
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挫折和失败,固然有复杂的具体原因,但放弃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其重要原因,像前苏联正是戈尔巴坚持所谓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才导致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
当然,社会主义的挫折就在眼前,不承认不过是自欺欺人。
第二资本主义灭亡的长期性----如何看待“两个必然”。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即“两个必然”。
11年后,马克思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重要思想:《<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无论哪一
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是对前者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两个必然”阐明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两个决不会”揭示的是“两个必然”的条件性和长期性、艰巨性。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
纵然当今资本主义有了新发展,可是要是由此断言资本主义暂时不会灭亡就意味着它永远具有生命力,同由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挫折就断论社会主义没有前途一样是极其草率、肤浅和危险的。
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意味着断言人类的不公正、不平等和各种邪恶将被抛弃。
如果缺少了这一社会发展的理想,人类就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对当下的各种困难甚至灾难失去了面对的勇气和解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