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2008.9.1魏琼

合集下载

《色彩构成》第2章

《色彩构成》第2章

2
间 J
I A
色 N
S E
图2-6 星巴克的绿色Logo参考的是3位创始人的母校——旧 金山大学的标识的色彩
图2-8 名为Orange的法国手机公 司使用橙色作为品牌标识色,没 有什么色彩比它更适合这家公司 了
2
间 J
I A
色 N
S E
图2-7 吉百利和紫色早在1917年结缘,拥有巧克力和饮料包装中独家使用吉百利紫 的权利,顾客通过吉百利紫就能识别出该品牌
3
复 F
U S
色 E
(三)复色 复色也称三次色,指原色与间色 相调或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颜色,在 色相环中处于原色和二次色之间。 复色千变万化,是最丰富的色彩 家族,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 有颜色。
图2-9 复色(三次色)
3
复 F
U S
色 E
复色比原色和间色 纯度更低,能混合出许 多好看的灰色,如灰红、 灰绿,灰蓝等(见图2-9 至图2-11)。
色相环按颜色细分的程度不同,可分十二色相环、二十四色相 环、三十六色相环、四十八色相环等。
图2-22 色相环中1、2、3为 原色; 4、5、6为间色; 7— 24为复色
一.色相 SE XIANG
二. 明度 MING DU
明度指色彩所显示的明暗、深浅程度,主要取决于光的反射 强度。明度可以脱离色相和纯度单独存在。同一色相,因受光强 度的不同,明度不同。明度对配色的光感、清晰程度、心理感受 起关键作用。
图2-10 2014年全球各大电影节海报设计,色彩丰富 且对比色充分运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复
色的低纯度特征,帮助多组对比色彩达到调和
图2-11 2015年 Poster Annual海报设计获奖作品。作品大 面积使用复色,比间色纯度更低的绿灰色背景衬得黄、 橙色的刷子既突出又协调

色彩构成PPT课件

色彩构成PPT课件

紅+小量綠=灰色 橙+小量青=灰橙 黃+小量橙=金黃
2021/3/7
CHENLI
32
③ 中性混合——用眼睛调色

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混
合。分为:色彩旋转混合和空间混
合。

色彩旋转混合——如果几种色
彩涂在圆盘上迅速转动,就可以看
到混合起来的色彩。旋转停止后,
色彩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空间混合——将几种以上的色
色彩构成设计
主讲人:廖倩云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第二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特征 第四章 色彩的情感特征
2021/3/7
CHENLI
2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形式美 相结合的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
2021/3/7
CHENLI
28
互补色 互补色是色相环中处于180°的两色。补色对比是色相对比中最强的一种对比,使色彩
对比达到最大的鲜明度。从三原色看,补色关系是一种原色与其余两种原色产生的间色的 对比关系,一般来说只有三对,即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补色对比强烈可以用来改变 单调平淡的色彩效果,但是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杂乱、刺激、生硬等弊病。
1.视觉残象 2.色彩的同时性效果 3.环境光色适应
2021/3/7
CHENLI
14
色彩构成的概念
什么是色彩构成
1、什么是色彩
讲到色彩就必定离不开光。色彩是一种可 见光的光波在人的视觉上的一种感觉。
2、什么是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将色彩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组合,
创造适合目的的美色。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和 立体构成一样成为视觉设计的基础课程。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色彩构成》是视觉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色彩理论,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2、熟悉色彩的表现形式和情感意义。

3、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提高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色彩的基本原理: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的分类等。

2、色彩的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文化属性等。

3、色彩的表现形式:色彩的意象、色彩的象征、色彩的联想等。

4、色彩的搭配与应用:色彩的组合、色彩的调和、色彩的运用实例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属性,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色彩运用,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表现形式和情感意义。

3、实践操作: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案例分析等手段,让学生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创新能力。

五、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作业: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创意性、技术水平等。

3、小组讨论: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合作情况等。

4、期末考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

六、课程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4课时):讲解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的分类等基本知识。

2、色彩的属性(6课时):分别讲解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文化属性等。

3、色彩的表现形式(4课时):分析色彩的意象、象征和联想等表现形式。

4、色彩的搭配与应用(12课时):学习色彩的组合、调和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5、实践操作(6课时):进行课堂练习、作业及小组讨论等实践环节。

七、教学资源1、教材:《色彩构成》,作者:XXX,出版社:XXX。

2、参考书目:《色彩学》,作者:XXX,出版社:XXX。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色彩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课程定位:色彩构成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

主要研究内容: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构成创造并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基础运用与对色彩设计的审美能力,培养理解和把握色彩感知能力,学会用色彩语言创造室外设计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色彩感觉、训练动手能力和提高表现技巧,完善学生的基础设计能力,在培养学生设计色彩的基础前提下,积极引导适合本专业发展的命题设计创作,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H)课程设计思路色彩构成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基础理论和实践并重,先阐释理论,构建学科理论框架,然后突出实践训练,采用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时在课前、课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方法手段:实施本课程教学采取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践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每章节教学开始进行理论知识讲授配合教学范例、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随堂辅导,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个别讲述知识要点。

教学效果评价: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结合,以及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素质养成。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具备色彩构成的系统理论知识,掌握色彩三要素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解形式美法则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对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扎实的色彩运用能力。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
编写人:邹艳红
课程代码:10010013
编写时间:2006 年9月
周学时:16 学时
总学时:48 学时
开课系:美术系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使用教材:《色彩构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伊顿.《色彩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一、课程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色彩构成》课是“构成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不仅是作为设计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来开设,同时亦是美术教育类专业的必修课和其它美术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色彩构成》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了解色彩的性质和视觉规律、学习从主观世界
入手把握色彩的创造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修养、为色彩的设计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本要求:
1、教学活动要注意进程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遵循知识理论讲授的循序渐进、强调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中配合多媒体演示、经典作品赏析、课堂讨论和总结、作业评析等方法展开教学。

3、在进行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能力差异,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调转换
难点:色彩采集重构
四、典型作业练习
色彩组合构成练习
五、课程考核方式
1.作业成绩均以百分制记载。

2.总成绩评定方式:总分100分,各单元成绩总评占75%,学习表现(学习态度+学
习进程情况)占25%。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色彩构成课程英文名称:Color composition课程编号:适用专业: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总学分: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参考教材:《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范文南,出版地:沈阳,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

参考资料:《色彩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系列教材》(修订版).主编:于国瑞,.出版地:北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月。

《色彩构成》主编:约瑟夫·阿尔伯斯,李敏敏译,出版地:重庆,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程悦杰历泉恩张超军,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

《色彩构成/创意设计系列教材》主编:韩久海,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基础与应用/艺术设计新视点丛书》主编:周慧,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月。

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色彩构成》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它连接着绘画与设计的结合。

《色彩构成》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标志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是以教师讲解辅导,学生手绘练习为主的课程,将理论课内容实践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完整的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利用色彩的构成要素、色彩与视觉生理、色彩与心理、色彩的混合、色彩对比、色彩解构与重组等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主要获得色彩搭配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而获得色彩审美等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色彩构成的组织形式,基本规律和方法等基本能力。

《色彩构成》第4章

《色彩构成》第4章

调分成不同的颜色,并置于画面中(见图4-41)。
图4-41 法国设计大师Michal Batory海报 作品中的红、绿补色对比非常强烈,绿叶 的投影呈现为深红色,对原本刺激的画面 视觉起到了调和作用
(2)面积。
根据主题需要,确立互补色相中的其中一个为主色,并使其在画面中占用 相对大的面积,从而使主色和次色之间的关系达到调和(见图4-42)。
无彩色与 2. 有彩色对比
图4-5 花朵中的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无彩色与 2. 有彩色对比
图4-6 服装设计中的黑、白、 灰与有彩色搭配,活力十足
无彩色与 2. 有彩色对比
图4-7 TG茶包装设计 黑色背景色使得绿色调为主 的TG茶标尤为醒目
无彩色与 2. 有彩色对比
图4-8 renia卷纸包装设计 白色与靓丽的黄、橙、蓝、绿组合 在一起,给人清爽、洁净的视觉感 受,符合纸巾包装的视觉定位
图4-24 俄罗斯设计师Artem Gridin 艺术演出海报中 的,人物头部的绿色与蓝色属类似色对比,这两个对 比并不强烈的色彩与大面积的灰色底之间较大的明度 差异,使海报主体非常突出
2. 类似色相
对比
图4-25 Puccho包装 明度相当的橙色与黄绿色搭配方案中加 入白色,提升了画面的明度,同时也增 强了色块间的明度对比,整个包装风格 活泼、可爱
BU SE DUI BI
2.补色对比
图4-40 自然界中的互补色相对比
2.
补色对比
BU SE DUI BI
对比的两色有时会发生互相色渗的现象而影响相隔界线的视觉效果。当对 比的两色,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时,对比的效果越明显;两色越接近补色, 对比效果越强烈。
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我们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这是由于橙色是由红色和黄 色调成的,当它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分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看它时更偏黄,其他色彩比 较也会有这种现象。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英文名称:课程代码: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学时: 48 (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32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艺术设计4、适用对象:5、先修课程:平面构成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参考书目:《色彩构成》,夏兵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色彩构成》,黄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构成艺术》,黄英杰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色彩构成设计》,毛雄飞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二、课程介绍1、色彩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基础性专业课。

2、本门课属于艺术设计专业公共必修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从理性的角度和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的高度为各种专业的艺术设计提供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的一门课程,通过构成练习,掌握配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3、通过对理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构成在整个设计领域的地位与作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性质、调和、对比关系,增强学生对色彩语言自身表现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色彩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掌握色彩的表现手法,掌握审美交织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最终达到较为灵活的运用色彩、自由表现色彩的目的。

4、教学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三、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一)学时分配表章学时分配合计讲课习题课实验(践)上机课讨论课其它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知识4 8 12第二章色彩的对比构成2 8 10第三章色彩调和与秩序2 24 8 12第四章色彩与心理2 4 6第五章色彩的解构与重构2 4 6第六章色彩的应用考试注:以上各课型是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知识 12学时1.知识点与基本要求:了解色彩的成色原理、色光、色料、三原色、色环、及色彩的功能。

2.实践环节:12色色环制作、明度、纯度、色相推移练习任选其一、空间混合。

《色彩构成》说课稿--中职类

《色彩构成》说课稿--中职类

《色彩构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XXX。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色彩构成》,这节课是XXX版教材《XXXXXX》第X 章第X节的学习内容,我准备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是我对本节课的具体分析:首先来进行教材分析:色彩构成是美术设计类的基础课程,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贯穿了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从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及色彩情感三部分来研究色彩构成的基础理论、技法和应用规律,注重设计的基础训练与在各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技能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构成设计与专业设计的相互关系。

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色彩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各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结合实际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机房的优势,由老师展示作品,确立教学主题并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自己设计并动手做出与课程相关的内容。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的正确价值观。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并能加以设计和创新; 提高学生色彩调和的能力,并能够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系(部):信息工程系教研室:应用教研室日期:2010年01月12日《色彩构成》教学大纲(36课时)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04111052、课程名称:《色彩构成》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无5、面向对象:广告媒体开发/室内装潢设计专业专科生6、开课系(部):信息工程系7、教材、教学参考书:《色彩构成》主编于国瑞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试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研究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体现形态、色彩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帮助大家分析和评价色彩关系;并在掌握基本色彩规律的基础上,用构成语言创建新的形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形与色综合造型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以后有目的地设计做好准备。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知识要求:了解色彩成色原理,色光色料三原色,色环,色立体和色彩三要素,掌握利用色谱查找印刷用色的方法,熟练运用调色,色彩配色原理与技法。

技法要求:掌握色彩脱胶方法,认识涂色工具,熟练运用工具进行涂色,熟练运用色彩调和方法进行色彩搭配和色彩设计。

课程内容共分四章,前一章为学习色彩构成所必须研究的有关色彩的物理知识,色彩的生理知识,以及色彩的混合,色彩的三要素与色立体等。

后三章为色彩构成法,即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法和以调和为主的色彩构成法,以及色彩的心理知识,后三章内容为重点。

(一)色彩构成概论与色彩的基本原理概论广义上的"构成"含有组合结构或建造的含义,体现着一种创造行为。

色彩构成概念——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出发,根据不同的目的性,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幻性,按一定色彩规律去组合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关系。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色彩构成》教学大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课:第一学年下学期(1-9周) 课程总学时:32 理论学时:14 实践学时:18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色彩构成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对色彩语言纯理性的系统练习,建立起理性,清晰的色彩基本概念。

色彩是知觉物体存在的最基本的视觉要素,是美感的最普遍的形式之一,是视觉传达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和审美因素。

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规律。

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物理性质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原理以及色立体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生理、心理基础,色彩创意设计的方式与方法。

熟练地运用色彩表现主题。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

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

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

创意思维主要解决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通过四周的色彩构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色彩语言,为进入专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议学时分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践学时实践内容备注第一章设计与色彩构成2第二章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性质 2 2第三章色彩的构成元素与混合现象 2 2第四章色彩对比的设计方法 2 3第五章色彩调和的设计方法 2 3第六章色彩的情感与表现 2 2 专题讲解第七章数字化色彩信息的采集与重构 2 2第八章设计色彩的应用 4 资料收集合计14 18二、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设计与色彩构成了解:什么是色彩构成?学习色彩构成的目的及意义?教学重点:1.什么是色彩构成2.色彩构成的目的及意义教学难点:1.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习色彩构成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1.1、关于色彩构成1.2、学习色彩构成的目的及意义1.3、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习色彩构成1.4、电脑软件的功能及效果第二章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性质教学要求:了解:了解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视觉特征,具有给人以极深刻的第一视觉印象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1.理解没有光就没有色教学难点:1.色彩构成作品怎样利用色彩来传播设计信息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2.1、光与色彩的关系2.2、色彩构成作品传播设计信息2.3、色彩的体系a、无彩色系列b、有彩色系列c、光泽系列第三章色彩的构成元素与混合现象教学要求:了解:牛顿色相环及三种不同的色立体教学重点:1.色彩的构成元素与混合现象1.怎样应用色彩的规律,合理混合色彩,设计、创作出色彩优美,有情调,有意境的色相构成、明度构成、纯度构成画面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相结合教学内容:3.1、色彩的构成元素a、色相构成b、明度构成c、纯度构成3.2、色彩表示法a、牛顿色环b、孟塞尔色立体c、奥斯特瓦德色立体d、日本色彩研究所色立体3.3、色彩的混合现象a、色光三原色与加法混合b、色料三原色与减法混合c、空间视觉混合第四章色彩对比的设计方法教学要求: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色彩对比构成教学难点:1.怎样将各种色彩对比的原理恰当地体现在设计中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相结合教学内容:4.1、色彩对比的概念4.2、色彩对比的设计形式a、同时对比b、连续对比c、色相对比d、明度对比e、纯度对比第五章色彩调和的设计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有几种设计形式教学难点:1.怎样合理调配色彩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相结合教学内容:5.1、色彩调和的概念5.2、色彩调和的基本类型a、同一调和b、近似调和c、次序调和d、对比调和第六章色彩情感与表现教学要求:教学重点:1.了解色彩具有精神的价值教学难点:1.怎样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6.1、伴随着色彩的情感6.2、色彩的表情6.3、色彩心理与社会心理6.4、色彩计划与色彩管理6.5、色彩启示与设计联想第七章数字化色彩信息的采集与重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1.能够借用所收集的色彩信息进行素材的重新配置教学难点:1.完成一个有自己的发现和理解的创作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7.1、色彩信息的采集与重构7.2、色彩重构的设计方法三、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一)教材《色彩构成》赖小娟、林旭、杨偆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二版(二)教学参考书目:1、《色彩构成》辛华泉、张柏萌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三版2、《设计教材丛书---五大构成·色彩构成》陈小清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3、《色彩构成·高等院校设计教材》李鹏程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4、《色彩构成》陈琏年著西南师大出版社四、其他说明(一)课程考核注:学习成绩评定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

色彩构成教材

色彩构成教材

色彩构成教材绪论色彩构成,是读者熟悉的名字,关于它的起源、创始人、以及何时来到我国等等,很多书已介绍过了。

本书原想策划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比较前卫的名字,但仔细推敲认为这名字朴实、通俗、便于理解,以沿用为好,当然书中丰富翔实的新内容已赋予“老名字”以新的生命了。

跨入21世纪,面对新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激烈的生存与发展的竞争,艺术设计领域的教学创新已成必然之势。

这就要求艺术设计及绘画创作人员,跟上时代步伐,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与时代、科技、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联系更紧密,要求艺术教育必须推出新的教学法。

本书的宗旨就是要解决你的困惑与无奈,它将揭开色彩奥秘,以及如何教,怎样学等问题。

还将紧贴时代,根据科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要素及综合国内外教学方法,对色彩科学规律和艺术规律以全新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

并侧重于推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色彩综合训练法的研究新成果,即新的色彩教学方法。

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包括其它艺术设计)色彩的审美意识,掌握灵活地运用色彩美的规律,最终达到赋有个性化地创造色彩美。

提高学生对色彩学与设计色彩美学的认识,使之从广度与高度上掌握色彩语言,是本书的宗旨之一。

通常我们把色彩学作为从事视觉形象即艺术设计及绘画创作人员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在我国,目前以培养艺术设计、绘画美术类方向为主的院校,基本上已形成了成熟稳定的色彩学教学的两大体系。

从国内艺术教育的状况看,学生在入学前的高中美术班或各种考前美术学习辅导班中,有过写实性的绘画色彩能力训练的经历,但很少涉及到科学地系统地色彩学理论的学习。

学生入学后,分别按绘画类视觉造型艺术学科如国、版、油、雕等专业,以及艺术设计类学科如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动画、多媒体、陶艺设计、装饰设计等两个方向进行专门的培养,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色彩学教学体系,在两大学科中独立发展。

当然对于艺术设计类的学生或许有些偏得,毕竟有过绘画写实性表现的色彩训练经历。

2第二节 色彩构成——【公共艺术 美术篇 精品教案】

2第二节  色彩构成——【公共艺术 美术篇 精品教案】

旗开得胜《色彩构成》教案11、欣赏、感受(绘画作品毕加索)(绘画作品莫奈)(餐具设计)(服装设计)(广告招贴)(人体彩绘)(包装设计)(室内设计)2、分组讨论通过以上几张图片,可以看出色彩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3、师生共同总结:色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绘画、公共艺术、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服装艺术、包装设计中都少不了色彩的存在,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也大多是从色彩或形状开始的。

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色彩的应用也有所不同,体会色彩所要表达对情感和传递的信息是学习色彩构成的主要目的。

应用范围。

分组讨论交流思想欣赏,可以给学生一个系统的认识色彩的机会。

1基础知识一、色彩的产生1、小实验——一个“最美丽”的实验思考:我们在怎样的环境中才能看到色彩?颜色又是如何产生的?实验器材:小手电,三棱镜,白纸2、师生分析总结在黑暗的环境中,无论色彩如何鲜艳,我们都是看不到的,只有在有光的环境中,我们才能看到周围通过实验告诉同学们颜色是如何而来以及光与颜色的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的能力。

1基础知识事物的色彩,所以光线是感知色彩的前提条件(没有光就没有色)。

其实物体本身并不存在固有的颜色,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是物体吸收、反射、透射光的结果。

二、色彩的三要素千人千思想,万人万相貌,同样的,各种不同的颜色也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相貌和性格,决定颜色的不同“相貌、性格特点”的是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1、色相红、黄、蓝是三原色,其他颜色都是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色彩游戏:三张原色塑料卡片,让学生自由组合,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神奇变化。

系。

通过学生自己做游戏得出不同的颜色,加上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引申:由原色两两混合得到的颜色叫做“间色”(或二次色);原色和间色混合得到的颜色叫做“复色”(或三次色)。

思考:根据色相环举出几个间色、复色的例子。

2、明度、纯度1234看一看、想一想:观察这条色带,发现了什么?分析总结:观察这条色带,会发现同为红色,却有明暗之别,这是色彩的明度所决定的;四种红色相比,2号色更鲜艳,1、3、4号色鲜艳性差一些,这是因为他们的纯度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纯度(H) 指色彩的纯净程度,色彩的鲜灰程度。应此还有艳度、浓度、彩度、饱和度。 不同原色相的颜色明度不等,纯度也不等。一种颜色,当混入白色时,它的 明度提高,纯度降低,混入黑色时,明度降低,纯度也降低。(中性灰,明 度不降)自然色中红色纯度最高,其次是黄色。绿色只有红色的一半。自然 色中大部分是非高纯度色,(含灰量)有了纯度变化,色彩才显得极其丰富。 光谱----颜料 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性格,纯度变化就会引起色彩性格变化。 改变色彩纯度的三种方法:加中性灰:加互补色;加其他色。 无彩色没有色相,即纯度为零。
第三章 色彩的混合
一 、原色 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 色料的三原色---紫红、柠檬黄、天蓝
朱红光
紫红
黄光 白光 翠绿光 蓝光
紫红光
橙 黑灰 黄

蓝紫光
绿
天蓝
二 、色彩的混合 色彩的混合分为:正混合、负混合、中性混合 1正混合---指光的混合 红光+绿光+蓝紫光=白光 红光+绿光=黄光 绿光+蓝紫光=蓝光 红光+蓝紫光=紫红光
二、物理补色与生理补色
1物理补色 光的补色-----混合成白色 单色光(单个) 复色光(多个) 色料混合(麦克斯威的回旋板, 两种颜色按一定的比例经过回旋板回旋成为无色彩)
29.7﹪ 70.3﹪
27.5﹪ 72.5﹪
2生理补色 红色---蓝绿色 绿色---红紫色 紫色---黄绿色 (视网膜上的神经,经过某个单色光或单色刺激后,那些受刺 激的部分神经就会对这些单色光或单色发生疲劳,于是当我们 把该单色光或单色移开之后,这部分神经暂时就不起作用,而 没有受刺激的神经就活跃起来,因此就像从白色光中出去刚移 开的单色光一样,得到白光中的另一部分色光,所以红色为淡 蓝绿色的残像。
色立体的结构原理及用途 显色系统的理论依据是把现实中的色彩按照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基本性质 加以系统地组织,然后定出各种标准色标,并标出符号,作为物体色的比较 标准。通常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明度、色相与纯度的关系,因而获得的主 体结构,称为色立体。 色立体的科学性在于它所标示的颜色样品都是按照科学的颜色测定理论,已 精密的测色仪所测定的标准色样,可供印染、染料、印刷、造纸、美术设计 等各行业的颜色工作者作为配色的参照样本,以及得色彩进行完整的逻辑分 析,并可从直觉上感受色彩的量与秩序之美。
4、色彩的范畴 无彩色---反射光与透射光在视觉中并未显示出某种单色光的特征时, 既无彩色(黑、白、灰) 有彩色---凡是能感受应— 暗适应---色适应--2视觉惰性(色感觉恒常) 大小恒常---明度恒常---色恒常----- 红白纸张 色感觉恒常---3视觉阈值 视觉无法分辨过小,距离过远、差别过小的物体 4比视感度与柏金赫现象 红色阳光下比蓝色鲜亮,蓝色在太阳落山后比红色鲜亮。
由此看来,需要经过光---眼---神经的过程才能见到色彩。 光通过以下三种形式进入视觉: 光源光----光源(本身能发光)发出的色光(各种灯、太阳、月亮等) 透射光----光源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之后再进入视觉的光线。透 射光的亮度和颜色取决于入射光穿过被透射物体之后达到的光透射率 和波长特征。 反射光----反射光时光进入眼睛的最普通形式,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物 体都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视觉所致 2、光源 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可分为两种: 自然光----主要是阳光 人造光----电灯、蜡烛等 太阳光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
5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红色物体有前进感 (蓝色波长短,红色的波长长,通过晶状体时折射角度不 同,成像的距 离亦不相同,当短波长的蓝色正好交于视网膜上,则折射率小的红色必 然交于视网膜之后,而看不清楚,为了看清楚红色,经过晶状体调节, 加大折射率,才能使红色成像于视网膜,加大折射率等于增大入射角, 等于红色物体迁移,故感到红色的物体有前进感。
1、同时对比 同时对比主要指的是在同一时间下色彩并置的对比效果,同时对比 产生于这样的事实:看到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眼睛都会同时要求 它的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眼睛就会自动的将它产生出 来。正是由于这个事实,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互补色的规 律。红绿并置,红的更红,绿的更绿。补色的同时对比,是作为一 种感觉发生在观者的眼睛中的,并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1 1两邻接色彩影响边缘 2 2对比色为补色关系两色纯度增高
第五章色彩的对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 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出现明显 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称为 色彩对比。 同一色彩被感知有色相、明度、 纯度、面积、形状等因素是相对 固定的,且处于孤立状态,无从 对比。而对比有成双成对的比较 的含义,所以色彩的对比现象是 发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间 的;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 是指空间上的并置或时间上发生 的位移以及空间和时间上的共存 关系;色彩对比的前提要出现明 显的差别,没有差别的色彩对比 失去对比的意义。
色彩的对比,从色彩的基本要素上可以分为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 对比。色相对比决定了色彩对比的外部特征,明度对比决定了色彩形状 的认知度,纯度对比决定了色彩的性格特征的变化;从色彩对比的心理 知觉上可以分为冷暖对比、轻重对比、进退对比等;从色彩对比存在的 形态上可以分为面积对比、形状对比、位置的对比等。强调每一种对比 都能呈现出其他对比无法达到的效果。下面我们分别具体进行论述。
色彩表示法 1、混色系统 基于三原色光能混出的色彩所归纳的系统。 理论根据:任何色彩都可以由色光三原色混合而成。 目前最重要的混色系统是仪器测量的CIE系统。(国际照明委员会测色系统。 他是最科学、最少误差、也是最精确的表示法,主要用于工业方面的测色) 2、显色系统 依据实际色彩的集合给予系统的排列和称呼而组成的色彩体系。如孟塞尔表 色系统、奥斯特华德表色系统、日本色彩研究会表色系统、德国DIN表色系统 等。
4高纯度色彩与低纯度色彩相邻接, 纯度高的更纯,低的更低
3不同色相相邻接,分别把各自的补色残像留给对方
5高明度与低明度相接,高明度更高,低明度更低
6 面积大的处于主导地位
7 无色彩受有色彩影响
2、连续对比 连续对比现象与同时对比现象都是由视觉生理条件的作用所致, 它们出于同一种原因,但发生于不同的时间条件,连续对比指 的是在不同的时间下,或者说在时间运动的过种中,不同色彩 刺激之间的对比。长时间观察红色,抬起眼睛会觉得眼前的景 物发绿;当我们对暖色光的环境适应之后,突然来到正常光线 下,会觉得正常光线很冷,这种发生在视觉中的残像就是色彩 的连续对比现象。连续对比的效果是建立在时间的差异和对比 产生的单方向之上,或者说,在观察时间的先后顺序上是前者 影响后者,而后者不会影响前者。先观察的色彩时间越长,连 续对比的效果越强。反之越弱。
把牛顿用棱镜分解的光谱首尾相接构成色相 环,色相的对比的强弱决定于各色在色相环 上的距离即它们的夹角大小,由强到弱依次 是补色对比(180度)、原色对比(120度 )、间色对比(120度)、中差色对比(90 度左右)、邻近色相对比(45度左右)、同 类色对比(15度)。
(1)色对比 补色处于色相环直径两端,夹角为180度。确定两种颜色是否为互补关 系,最好的办法是将它们相混,看看能否产生中性灰色,如果达不到中 性灰色,就需要对色相成分进行调整,才能寻找到准确的补色。 补色的概念出自视觉生理所需求的色彩补偿现象,可以看作是互补之 色,因为补色的出现总是符合眼睛的需要。补色并置可以使对方的色 彩更加鲜明,如红与绿搭配,红变得更红,绿变得更绿。补色相混、 三原色相混、全色相相混、都将产生中性灰色。
2、色相 色彩不同的相貌 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的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 特征的色彩,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其中某色 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 若明度为骨骼,色相就是肌肤,它体现了色彩外向的性格,应用色彩理 论中通常用色相环而不是直线排列色色谱表现色相系列。色谱两端红与 紫相连即构成最简单的六色相环(红、橙、黄、绿、蓝、紫)之间加进 一色,即构成有微妙过渡的二十四色相环。
3、物体色与固有色 物体色----物体在特定光照下呈现的颜色,由它的表 面和透射光两个因素决定,物体表面都具吸收本身颜 色以外其它光的性能。 白色表面全部反射,黑色表面全部吸收 日光:白色表面(全部反射)--呈现白色 蓝色表面(吸收其他光,反射蓝光)--呈现蓝色 红色表面(吸收其他光,反射红光)--呈现红色 黑色表面(吸收全部)--呈现黑色 但单色光照射有所不同: 绿色光线:白色表面(全部反射)--呈现绿色 红色表面(全部吸收)--呈现偏黑表面色 黑色表面(全部吸收)--呈现黑色 后边物体所呈现的颜色即物体色 固有色----物体在正常的白色日光下所呈现的色彩特征。由于它 最具有普遍性,所以在人们知觉中便形成物体色彩形象的概念, 是相对的色彩概念。
第四章 色彩的三要素与色彩表示方法
视觉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色相、名都、纯度三种性质,是色彩 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1、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色度、两度、深浅)。靠近白端位高明度色,靠近黑端为低 明度色,中间为中明度色;有彩色加白提高明度,加黑降低明度。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特征,而通过黑白灰 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色彩一旦发生,明度即同时出现。彩色照片反映了物象 全部要素的色彩关系,而黑白照片及反映了物象色彩的明度。素描即将对象的 色彩要素抽象为明暗关系。明度是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
色相环 由纯色组成,以明度轴为中心的环状体系,,互补色相对应。 纯度色阶表,呈水平直线形式,与明度色阶表成直角关系。饱和色、纯度最高 为色相环一端,越靠近明度轴,纯度越低。 等色相面--色立体中,每个色相横向的纯度变化和纵向的明度变化构成了该色 相的两度空间的平面表示。等色相面上的色彩以明度轴不断向上靠近白色, 向下靠近黑色,向内运动靠近灰色。 以明度垂直轴为中心,将各色相面做放射状安排,形成三次元的色立体,沿 色立体的中心轴纵向抛开可以得到互补色相面。 等明度面--与明度色阶成垂直关系,水平开色立体得到等明度面。可以从蒙塞 尔色立体和日本色研究会色立体截取标准的等色相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