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课堂辩论看课程的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一次课堂辩论看课程的“生成”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21日来源:原创作者:顾明芳浏览828 次
一、前言
任何教学过程都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规范的、科学的“预设”离开了灵活的高效的“生成”过程,教学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也注定是要失败的。
而课程的有效“生成”,又离不开科学的“预设”,无法想象一个老师不经任何“准备”而居然能够把一节课上得生动、高效、完美。
传统教学较多和强调了“预设”的一面,而新课程则较多强调“生成”的特征,本意在于克服传统教学中只重预设而不重生成的状况,以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而且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预设与生成对立或割裂开来。
“科学预设,重在生成”,这可以说是新课程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要求。
本校朱丽萍老师的《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一次课堂辩论中,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下面结合这节课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
二、过程摘要
朱老师在这节课中用了一个真实事件作为素材组织教学,讲的是所罗门群岛发生骚扰、许多华侨遭受伤害,中国政府实施救援一事。
在完成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这一知识点后,接着进行“人性自私论”的分析、讨论。
目的是让学生最终在情感上认同“人性自私论”的错误,从而进一步巩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这一观点。
朱老师根据这个事件假设了一个场景“中国政府派人援救时,一部分已救出了,另一个小岛上还有一些人,很危险,救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时间也来不及……”。
然后请大家辩论“我们是否要继续冒险去救这些中国同胞?”分成正反二方,正方观点是要去救,而反方是不要去救。
辩论开始,正方的观点很明确,但好象理由不是很多,只是强调我们都是中国人,一定要救。
哪怕危险再大,也要去救,人要讲良心……。
反方的观点针锋相对,并且理由很多,说正方同学的观点是不现实的,违反规律,没有实际的可能性,是不是有点虚伪,不要作无谓的牺牲,要正视现实等等。
时间不长,马上冷场了。
因为正方似乎是无话可说了,而反方则振振有词,步步紧逼,似乎僵局已经出现,听课的教师也为之一紧。
朱老师一连问了正方好几次,正方都没人站起来。
看来又没戏了。
这时,朱老师脸上还是笑眯眯的,“正方没有话说了,那就算了,看来反方胜利了”!这么一刺激,边上正方的一个女同学,呼的一声,站起来了:“反正是要去救的,成不成功我不管,你们说不去救,难道你们还有人性吗,你们这些男生还叫什么男人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的同学也小声附和,嘀咕:嗯,真是的,你看,这些没人性的东西;而反方的男同学呢,也来了气,觉得冤枉,有人站起来,说,你们不能搞人身攻击啊,说我们没有人性,太过分了吧。
讨论问题怎么可以这样呢……。
这时,朱老师趁机火上加油,看来事情闹大了,人身攻击当然是不能搞的,但是我看,双方的同学都不服气啊,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救”的问题了,而变成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人性到底是“自私”的呢还是无私的呢?看来正方的同学当然是“无私”的也是“崇高”的了,但反方的同学也不承认自己的“自私”啊,我看这个“自私”的罪名也不好当啊。
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的话,今天肯定是麻烦了。
请大家看书本,教材中最后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现在请原告即正方的同学用我们今天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反方的同学到底有没有人性”,并拿出理由。
被告反方的同学呢,要为自己洗刷冤曲,也要说清楚理由,我呢来当裁判,继续。
于是,接下来,是一场冷静的较量,正反方各自在拼命寻找自己的理由。
大家对“人的本性是不是自私的”这个问题的学习是非常认真、非常的投入也非常严肃,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了,同学们已经较真了,思想的真正碰撞开始了。
一方呢要给一方定罪,另一方呢是
要为自己洗冤,当然不能不认真……。
最后,学生与老师一起围绕人性自私论这个问题,达成了认识与情感上的共识。
主要是四点,一是搞清了“自私”这个概念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二是把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与自私区分开来,三是将动物的自保性与人性自私区别开来,四是“无私”或“崇高”并不是社会在要求人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时候就不允许个人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
这样,最后就进一步深化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理解,尤其是搞清了“无私、自私、崇高、神圣”等几个词的关系与区别。
经过分析,比较,正反双方的思想碰撞,最后形成共识,大家不但都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洗礼,而且经历了一次崇高的生命体验,最后的情感升华、态度的认同、内化也是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同学们是非常严肃,非常投入。
这正是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有效的达到了新课程要求的学生“主动学习、生活体验、思想碰撞、情感升华”的目标。
三、思考与启示
1、在预设中生成
首先,科学的预设取决于教学的目标是否明确。
就这节课而言,对人性自私论的讨论是否有效,最终要学生从内心的情感上真正认同“人性自私论的错误”。
这是本节课最难、也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光叫学生自己直接进行分析,讨论人性是不是自私的,或叫学生直接分二方辩论人性自私论的对错,肯定是要失败的。
但朱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进入这个主题,而是将目标进行了分解。
即先安排这次辩论赛,第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最终出现思想上的“激烈碰撞”或者“打架”,有点坐山观虎斗的味道。
到最后,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共同进入真正的主题,即进行人性自私论的讨论。
非常自然的实现了新教材所倡导的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融合。
可以说是欲擒故纵。
可见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正确,乃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其次,成功的预设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这次辩论赛最让人紧张的也是就是辩论中正方沉默而陷入困境,正方同学愤怒不已,而反方同学步步紧逼,胜利在望,辩论进入冷场这个阶段。
但事后朱老师说明,对这个“冷场”她是有充分的预计与准备的,可以说,正是预计到会有这冷场,所以没有直接让学生讨论“人性是不是自私”这个问题,而是先进行了要不要救的辩论。
所以,如果一个老师平时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则这个设计中当然也不可能出现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的局面。
这就是平时我们讲的备课不但要备自己,备教材,而且最要紧的是要“备学生”。
一般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较多的往往是这个情景如何直接与教材的观点进行衔接,总是直奔主题,以求一次性达成目标。
而较少考虑把教学目标的达成如实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的成功就在于有效的将目标分解成二个子目标,分二个阶段来实施。
关键是“多走了一步”,所以,凡事如果能“多走一步”,往往就是海阔天空,离成功就不远了。
而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对学生的了解。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之谓也。
2、在互动中生成
生成的本义强调的是一个“生”字,成是结果,生是“过程”,有效的生成重在“过程”,重在师生的互动与对话过程中。
教师要灵活机智,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每一个情感与思想的细节,才有可能实现课程的高效“生成”的目标。
冷场以后,正方学生的不服与沉默,朱老师先是一激,再是有效的利用了正方同学的一些小声的嘀咕。
一句“正方没话了吗,没有了就算了,那就是反方胜利了”,激出的是正方的一个女生“呼的站起来”,忍无可忍,指责反方同学“你们没有人性、太自私”,再接下来,是其他学生的附和,反方同学的反击,辩解,叫屈……。
双方“打架”打得不可开交了,朱老师再不紧不慢的一引,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来分析“人性自私论”的对错……。
所谓“生成”,它更多的是体现了“过程”的美丽。
这种美丽来源于生命的对话与互动。
来源于师生的心心相应。
来源于思想的碰撞,灵魂的洗礼……。
教学乃是生命的对话与互动,一个教师只有在真正意义上从内心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思想的火花,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只要你能有效的去关注了,那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政治教学必须“目中有人”,你的眼中除了学生,还是学生。
所谓以人为本,这也是一层意思吧。
3、在体验中生成
新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的分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划分的。
而且明确强调,政治教学的核心目标不是在于知识与观点的获取,而是在于第三个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可以说这是政治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
如果说前二个目标可以通过科学的预设能够达成目标的话,那么第三个目标的实现,离开了学生主体意识的自我觉悟,离开了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情感体验,离开了学生灵魂的自我对话,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在体验中生成,这是课程“生成”的第三个特点。
从这点讲,这节课在引出人的二个属性的知识中所用时间并不多,而把较多笔墨约是一半的时间用在了“人性自私论”的分析与学习上,最后又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进一步强化人的“责任”感,用“知是非、明荣辱、立道德、健人格”这一点来强化“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这个观点,并有效的巩固了“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让学生真正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来体验人之为人必须“要有责任、有理想、有道德……”的道理。
课堂虽小,但方寸之间,也可以气象万千,让学生体验生命的丰富内涵与社会的广阔空间。
所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就是这个道理。
这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