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安庆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模拟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最新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学

2021最新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学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01自主学习案一、凡尔赛条约1、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安排,这就是巴黎和会。

2、巴黎和会的核心文件:处理德国的《凡尔赛条约》。

3、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理: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4、操纵国:英国、法国、美国。

5、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6、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际联盟,1920年1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但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外。

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二、九国公约1、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2、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

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华盛顿会议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4、一战后的世界体系的建立:帝国主义国家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02课堂探究案探究一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探究二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比图探究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及影响答:实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

影响:1、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2、激起了新的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

03随堂达标针对练一凡尔赛条约1、引起中国五四运动的条约是:(A)A、《凡尔赛条约》B、《四国条约》C、《九国公约》D、《辛丑条约》2、在《凡尔赛条约》中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殖民地转给了哪个国家:(D)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针对练二九国公约3、《九国公约》规定:(D)A、只准德国保留10万陆军B、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C、相互尊重列强在其属地的权益D、各国遵守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与各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B)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四国条约》D、《五国条约》04课后评价案5、中国第一次拒接了由世界上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和约是:(C)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凡尔赛条约》D、《九国公约》6、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获益者是:(C)A、中国B、日本C、美国D、英国7、下列有关《九国公约》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B)A、使中国回到被列强共同掠夺的局面B、将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转交给日本C、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D、中国对列强实行“门户开放”政策8、在下列国家中,在巴黎和会上掌握主导权的是:(D)①英国②法国③日本④美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
过程: 1917 年11 月6 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 莫尔尼宫,领导起义
结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第三单元优整合
苏维埃政 权的建立
建立政权: 11 月7 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 式开幕。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 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召开: 1921 年11 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签署:1922 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内容: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 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影响: 它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 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时空: 1919 年1 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 议题:讨论战后安排 代表: 参加和会的有27 个国家的代表。苏维埃俄国和战败的德国、 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操纵者: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内容: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莱茵河西 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 年,莱茵河东岸50 千米内, 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 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 独立;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 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意义: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民的解放斗争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含答案(2)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含答案(2)

一、选择题1.“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

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以上材料是在谈论()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辛丑条约》D.《中美联合公告》2.“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显示了斯大林模式()A.采用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C.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建设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当地时间2018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

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A.新经济政策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C.实现农业集体化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4.法国官员称:当时西方列强屈从与日本的压力,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是不公平的,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这是法国官方第一次对外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公正对待了中国。

造成这一“不公正”的国际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5.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6.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指什么?A.《凡尔登条约》B.《凡尔赛条约》C.《九国公约》D.《联合国家宣言》7.有人评价俄国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

这里的“重大变革”指()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8.1921年,苏俄农民在交了粮食税后,将自己家里的余粮拿到市场上出售。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卷含答案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

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以上材料是在谈论()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辛丑条约》D.《中美联合公告》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③著名战役有凡尔登战役④1918年德国投降,标志着大战的结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的政策规定:“实行积食税,衣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在一定范图进行自由贸易。

”这一政策是:A.废除农奴制法令B.明治维新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改策4.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德国不可能长期忍受条约的压制与束缚,一旦恢复过来,它必然会摆脱条约对它的种种束缚。

“束缚”德国的条约是A.《凡尔赛条约》B.《国际联盟盟约》C.《九国公约》D.《北大西洋公约》5.“阿芙乐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A.第一国际成立B.二月革命的胜利C.巴黎公社革命D.十月革命胜利6.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D.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7.“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

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 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二步促进了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启示? 1、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2、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 流。 3、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4、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导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世界产生了深
远影响。 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
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 区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 际新秩序;战争还激化了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 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在战后兴起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 运动。
2.两次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置及影响 1)巴黎和会: 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引起中国的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被迫拒绝在和约签字. 2)华盛顿会议: 归还中国在山东的主权,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重新回 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斯大林
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春)
1924年,列宁逝世
社会主义工业化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 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 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 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 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 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 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无 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及答案(1)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及答案(1)

一、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

据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2.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4.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A.苏联的工业化建议B.农业集体化C.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5.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美国人的关注。

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人《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等。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新经济政策深得人心B.农业集体化推进C.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D.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6.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场战役结束已经百年,被炸过的地表仍旧凹凸不平。

据统计,双方总共投射了至少2000万发炮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之称。

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A.来克星顿的枪声B.攻占巴士底狱C.凡尔登战役D.诺曼底登陆7.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说:“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

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含答案)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反而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原因B.特征C.性质D.结果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③著名战役有凡尔登战役④1918年德国投降,标志着大战的结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阿芙乐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A.第一国际成立B.二月革命的胜利C.巴黎公社革命D.十月革命胜利4.“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推动工业化建设D.对付美国的“冷战”5.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美国人的关注。

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人《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等。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新经济政策深得人心B.农业集体化推进C.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D.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6.下表反映了苏联1966—1985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赫鲁晓夫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苏联解体7.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

“?”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两极格局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8.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见,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掌握了优势力量C.建立了苏维埃政府D.得到了外国革命者的支援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③著名战役有凡尔登战役④1918年德国投降,标志着大战的结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错误的是A.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D.英国“光荣革命”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4.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律撒冷一样。

”这次“国际会议”是指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5.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6.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

这最能说明“一战”的A.原因B.性质C.特点D.影响7.历史是一面镜子。

“萨拉热窝事件”这面镜子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A.只要出于爱国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B.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C.只有暴力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D.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8.1921年,苏俄农民在交了粮食税后,将自己家里的余粮拿到市场上出售。

美国青年哈默来到了莫斯科,并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这些事发生于A.彼得格勒起义时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C.新经济政策实施时D.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后9.“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含答案)(2)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含答案)(2)

一、选择题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这一规定出自A.《权利法案》B.《九国公约》C.《凡尔赛和约》D.《慕尼黑协定》2.“阿芙乐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A.第一国际成立B.二月革命的胜利C.巴黎公社革命D.十月革命胜利3.“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显示了斯大林模式()A.采用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C.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建设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阅读下表,分析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A.农奴制的废除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5.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6.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

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

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B.苏联模式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C.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D.苏联的改革解决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7.历史是一面镜子。

“萨拉热窝事件”这面镜子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A.只要出于爱国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B.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C.只有暴力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D.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8.“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附答案)(1)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附答案)(1)

一、选择题1.“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

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以上材料是在谈论()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辛丑条约》D.《中美联合公告》2.“阿芙乐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A.第一国际成立B.二月革命的胜利C.巴黎公社革命D.十月革命胜利3.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4.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

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

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B.苏联模式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C.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D.苏联的改革解决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5.有人评价俄国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

这里的“重大变革”指()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6.历史是一面镜子。

“萨拉热窝事件”这面镜子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A.只要出于爱国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B.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C.只有暴力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D.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7.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知识记背:第3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记背:第3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知识记背】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目的:为了争夺更多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地2.概况:1882年,由德国(核心)、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核心)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时间:1914~1918年。

2.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因)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冲突不断。

3.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4.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5.影响:①对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物质损失。

②对欧洲: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③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6.特点:战争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危害大、伤亡惨重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

2.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概况: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4.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年实施。

2.背景:(1)连年战争导致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经济发展。

3.主要内容:①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商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③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④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及答案(1)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

据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3.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

英、美态度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要防止战争再次爆发D.要遏制日本独霸中国4.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赫鲁晓夫的改革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5.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B.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6.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

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

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B.苏联模式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C.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D.苏联的改革解决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7.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最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带答案

最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1.该会在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建立了一战后列强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如下史实中,与“该会”关系最密切的是A.《凡尔赛条约》签订B.国际联盟建立C.新经济政策实施D.《九国公约》签署2.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D.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3.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

这最能说明“一战”的A.原因B.性质C.特点D.影响4.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B.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5.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

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

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B.苏联模式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C.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D.苏联的改革解决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6.“三巨头操控世界,德国成待宰羔羊,中国战胜却受害,学生掀起爱国潮。

”歌谣描述的会议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三级会议D.制宪会议7.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美国人的关注。

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人《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等。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新经济政策深得人心B.农业集体化推进C.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D.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场战役结束已经百年,被炸过的地表仍旧凹凸不平。

九下历史第3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01讲核心

九下历史第3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01讲核心
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 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2、华夫脱运动:
①华夫脱党的成立: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这些人后来发展为华夫脱党,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6、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7、影响:
①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
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③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④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点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启示我们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二、《九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约》
1、华盛顿会议(9个参会国)
背景:为调整英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由美国主导召开会议。
2、《九国公约》
(1)内容:
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和维护各国在华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2)实质:
使“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7.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 革命。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专政 的国家。
③推动了国际 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6月

九下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件)-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要点梳理课件(部编版)

九下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件)-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要点梳理课件(部编版)
特点 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杀伤力大 (1)对人类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 人力、物力损失 (2)对欧洲: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
影响 位 (3)对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知识提升】 (1)三国同盟中的“奥”指的是奥匈帝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虽然塞尔维亚反抗奥匈帝国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战 争,但不能从总体上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性质。 (3)中国也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派去大量劳工到欧洲战场从事后勤工作。
(3)苏联模式。 ①形成:_1_9_3_6_年,新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②评价: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苏联军民夺取 积极
_反__法__西__斯__战__争__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极 没有尊重__经__济__规__律__,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④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高度集中的_指__令__性_计__划___下完成。 ⑤评价: 利: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弊: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致使后来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2)农业集体化。 ①原因: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 林决心用_行__政__手__段__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②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③措施: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 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④影响: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注意】农业集体化的目的:配合工业化建设,为其提供资金和原料。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含答案)(2)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含答案)(2)
【点睛】
题干以二战中苏联取得胜利为切入点,考查苏联模式的积极作用。掌握,苏联模式的形成重点发展重工业,为以后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青年哈默能够在苏俄投资经商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的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议B.农业集体化
C.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9.“三巨头操控世界,德国成待宰羔羊,中国战胜却受害,学生掀起爱国潮。”歌谣描述的会议
C.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D.都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
17.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见,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
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掌握了优势力量
C.建立了苏维埃政府D.得到了外国革命者的支援
A.《凡尔登条约》B.《凡尔赛条约》
C.《九国公约》D.《联合国家宣言》
6.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这表明

202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课件+

202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课件+
续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3]
影响
对世界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财力损失,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洲,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巨大灾难。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美国和日本开始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③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④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⑤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2021安徽13]
解读①两大集团对立形势:三国同盟组成国家集中于欧洲中心位置,三国协约组成国家对三国同盟形成夹击态势。②两大集团核心国实力对比:德国,三国同盟的核心国,1871年完成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成为欧洲强国;英国,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形成
1882 年,由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1]正式形成
背景
①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②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相继进人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③19世纪后半期,法德、俄奥、英德矛盾不断激化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形成时间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
续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3]
过程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一战中,塞尔维亚等国虽然进行的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是没有改变整个世界大战的性质)
特点
战争时间长:历时4年多。波及范围广:参战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伤亡极其惨重:战争中使用了坦克[1]、潜艇[2]等新式武器装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超过3 000万[2017安徽9]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附答案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国内国际”互动事件。

如下史实中属于“国际”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苏联成立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3.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的政策规定:“实行积食税,衣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在一定范图进行自由贸易。

”这一政策是:A.废除农奴制法令B.明治维新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改策4.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错误的是A.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D.英国“光荣革命”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5.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赫鲁晓夫的改革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6.当地时间2018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

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A.新经济政策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C.实现农业集体化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7.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

这最能说明“一战”的A.原因B.性质C.特点D.影响8.历史是一面镜子。

“萨拉热窝事件”这面镜子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A.只要出于爱国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B.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C.只有暴力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D.突发事件会给人类和平带来巨大威胁9.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说:“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

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

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附答案)(1)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附答案)(1)

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国内国际”互动事件。

如下史实中属于“国际”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苏联成立2.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的政策规定:“实行积食税,衣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在一定范图进行自由贸易。

”这一政策是:A.废除农奴制法令B.明治维新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改策3.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D.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4.“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

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卡德纳斯改革B.印度独立C.凯末尔革命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法国官员称:当时西方列强屈从与日本的压力,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是不公平的,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这是法国官方第一次对外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公正对待了中国。

造成这一“不公正”的国际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6.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指什么?A.《凡尔登条约》B.《凡尔赛条约》C.《九国公约》D.《联合国家宣言》7.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A.苏联的工业化建议B.农业集体化C.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8.“三巨头操控世界,德国成待宰羔羊,中国战胜却受害,学生掀起爱国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12.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13.《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
A.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
5.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一战”的
A.原因B.性质C.特点D.影响
6.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23.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列条款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B.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C.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中国对外“门户开放”
D.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打败法西斯
24.综合分析下列两幅图片能得出的认识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B.苏联模式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C.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
D.苏联的改革解决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9.1921年,苏俄农民在交了粮食税后,将自己家里的余粮拿到市场上出售。美国青年哈默来到了莫斯科,并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这些事发生于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7.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指什么?
A.《凡尔登条约》B.《凡尔赛条约》
C.《九国公约》D.《联合国家宣言》
8.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这表明
【点睛】
本题考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合材料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6月的巴黎和会,把中国山东的权利移交给日本,严重侵害了中国的权利,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ACD不符合题意的内容,所以答案选B。
A.战后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短暂繁荣
C.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D.战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15.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战时美国将目光投向了欧洲战场,导致日本急剧扩大在华势力;一战结束后美国想重新染指中国,但是碍于日本势力过大,所以拉上其他国家一同提出了召开华盛顿会议,解决所谓的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但是本质是为了遏制日本的势力,为自己谋取利益,华盛顿会议的一个作用就是使中国从日本一家独大沦为了列强共同掌握,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它重点发展重工业,为以后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符合题意。一五、二五计划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这是苏联模式的弊端;苏联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德国声称:我们过去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为与邻国争夺“日光下的地盘”,德国缔结的军事集团是
A.三国协约B.三国同盟C.轴心国集团D.法西斯党
2.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14.霍布斯鲍姆说:“战争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等少数几国外,全欧洲几乎加入这场战争…然而,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而俄国人的退出,则催生了新世界,”文中提到的“催生了新世界”是指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了《九国公约》,美国成为最大受益国,条约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幌子下,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故C符合题意。843年的《凡尔登条约》使查里曼帝国分裂,1919的《凡尔赛条约》严厉制裁德国,1942年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一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主要力量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它们参战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即瓜分世界。因此说“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一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
题干以二战中苏联取得胜利为切入点,考查苏联模式的积极作用。掌握,苏联模式的形成重点发展重工业,为以后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青年哈默能够在苏俄投资经商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的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A.彼得格勒起义时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
C.新经济政策实施时D.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后
10.“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推动工业化建设D.对付美国的“冷战”
11.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20.《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21.下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介绍,不正确的最
A.萨拉热窝事件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B.这是一场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要防止战争再次爆发D.要遏制日本独霸中国
3.“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卡德纳斯改革B.印度独立C.凯末尔革命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法国官员称:当时西方列强屈从与日本的压力,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是不公平的,损害了中国的权益。这是法国官方第一次对外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公正对待了中国。造成这一“不公正”的国际会议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殖民地均有所增长
C.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拥有殖民地的多少
D.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5.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C.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D.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
22.下列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A.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1922年,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致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停止
C.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文明不服从运动”
D.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致使印度实现了民族自治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B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A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爆发时俄国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C不符合题意;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是巴黎公社,D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ACD,故选择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