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_关系演进与政策涵义_眭纪刚
科技发展与创新专题
![科技发展与创新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f857f927284b73f3425050.png)
科技发展史一、基本概念(一)科学与技术的定义1、科技科技=科学+技术2、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3、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区别:发现与发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与对自然的实践关系2、联系: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科学发展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开辟研究领域,而技术的进步尤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工具、手段和物质基础。
(三)科学研究:创造知识、综合知识、开拓知识新用途的社会活动分类:1、基础研究: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2、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
3、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四)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
原创性科学研究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
(五)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1、克隆技术与科学伦理2、基因研究中的科学伦理3、生态环境伦理问题4、网络时代的信息伦理问题专题一科技发展史一、人类自身的发展演变二、人类早期的科技发现与发明1、石器、骨器、木器2、火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
3、弓箭4、农业5、农业(狭义)(1)概念: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用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科学技术史的基本概念
![科学技术史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47d56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0.png)
科学技术史的基本概念科学技术史是研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科学和技术的起源、发展、影响以及与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关系。
在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概念被广泛运用。
1. 科学:科学是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研究来发现和解释自然规律的一门知识体系。
在古希腊时期,科学被视为一种哲学方法,它试图通过逻辑思考和理性推理来认识和解释世界。
2. 技术:技术指的是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活动。
技术的发展往往依赖于科学研究的进展,但它也可以独立于科学而存在。
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与科学密不可分。
3. 创新:创新是指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或新产品的过程。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它推动着科学的进步,并带来了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变革。
4. 知识传播:知识传播是指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和流传的过程。
在历史上,知识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不断发展和演变,从最早的口耳相传,到印刷术的发明,再到现代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知识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和快速化。
5.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指的是以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发明为基础,引起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历史事件。
科技革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6. 科技政策:科技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国家的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7. 科学伦理:科学伦理是科学实践中涉及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研究。
科学研究往往涉及到人体试验、动物实验和环境影响等,科学伦理的规范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科学研究的合法、公正和道德性。
8. 技术决策:技术决策是指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对于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进行决策的过程。
技术决策通常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多个因素,并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个层面上进行。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社会契约关系研究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社会契约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6a4585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e.png)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社会契约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日益紧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愈发显著。
本文将深入探讨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社会契约关系,分析这三者是如何相互塑造、相互影响的,以及这种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ose, and their interaction and influence are becoming more significant. This article will delve into the social contr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analyzing how these three factors shape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as well as the role and impact of this relationship in social development.本文将概述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明确三者的内涵和外延。
接着,文章将从理论层面分析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揭示科学、技术与政治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
This article will outline the basic concepts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and clarify the connotations and extensions of the three. Next, the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inherent connection betwee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them. In this section, we will reveal the important rol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in social progress, as well as their interdependence and restrictive relationship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analysis.随后,文章将深入剖析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社会契约关系。
科学与技术关系再认识
![科学与技术关系再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3f9e1f2fcfc789eb172dc8a1.png)
摘要:长期以来,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存在两个对立的观念,即科学和技术独立说对一体说。
作为一名即将从事科技工作的理工科学生,对于科学以技术的正确认识与区分十分重要。
本文将在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现行概念、科学与技术关系观点的发展演变、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当代科学与技术体系结构与特点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进行再认识。
关键词:科学与技术关系再认识前言现在,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人们身边无一不充斥了科学和技术的颗粒。
就是一个普通的视角看出去,笑道人们使用的牙刷和衣物,达到交通工具和房屋装饰,到处充满了科学和技术的分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雨来月趋于一体化。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
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于现代科学成就。
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
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为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9】。
一、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及科学和技术关系的演变过程1、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包括认识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揭示主宰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
大至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小至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科学认识的对象。
技术侧重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去利用自然,向自自然索取,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标准的生活的需要。
2、科学和技术关系的演变过程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目前存在两个对立的观念:科学和技术独立说对一体说。
前者认为,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分离的、分立的或独立的实体,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每一个都有异于它者的本性,各自按照自身的的逻辑或路径独立发展;后者则坚持,科学和技术有许多相同之处,在现代、甚至在很早之前就密不可分,乃至融为一体。
这两种观点各持己见、见仁见智,至今仍未定于一尊【1】。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经历着变化,其主要变化历程【11】如下:(1)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内,科学在严格的意义上(即包括“第一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在内的“理论知识”)与为知识而知识相关。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0c710a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6.png)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
它们是彼此联系的,一个作为另一个的基础。
技术发展需要依赖科学研究发现,科学研究则需要技术帮助,今天诸如电脑,微分器,等技术仪器设备来帮助他们。
正因此,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它能够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它不仅用于建设和提高常规知识,而且还用于帮助人们使用科学知识及其产出物,大大促进了科学发展。
换句话说,科学一方面借助技术获得有效的、实用的解决方案,而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是基于科学的实验,研究和发现。
另外,科学和技术的融合也使得其它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例如,由于科学家们受到技术的帮助,他们已经成功地发明了网络和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为科学提供了系统和工具,而网络技术则为科学带来了大量信息和数据。
综上所述,科学与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科学需要技术帮助,而技术也受到科学研究发现的巨大推动。
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人类进入新的历史高度,而且为未来能够发现更加广阔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技术提供重要环境。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58f60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4.png)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科学和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紧密相连且相互依赖。
本文将探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首先,科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
科学是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来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科学家们通过科学方法来发现新的知识,探索未知的领域。
技术则是利用这些科学知识来设计和生产实用的产品和服务。
科学为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技术则是由科学发现推动和支持的。
这种相互关系使科学和技术能够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彼此的互相促进中。
科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发现,新的技术得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技术的实际应用又能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激发了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科学和技术之间的互动不断推动着彼此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为社会提供了关于自然和人类的认知和理解。
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知识,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技术则是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它使人类能够改变和控制自然界,实现效率和生产力的提升。
技术为社会提供了各种便利和服务,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还体现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的研究和发现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例如,医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健康问题的解决;环境科学的研究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
技术的应用则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改善生产过程和创造性产品等方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往往伴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污染以及伦理道德问题等。
例如,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空气和水污染,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和技术需要与社会伦理价值观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
综上所述,科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7c8bf3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a.png)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与方法。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社会的整体性变化。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1)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区别1)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任务不同首先,科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认识和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它侧重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能不能”等问题。
技术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改造,发明世界上尚没有的东西,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它侧重回答社会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有什么用”等问题。
其次,科学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对某种现象作出解释,为一些事件提供一个真实的描述,判断一些状态的性质;而技术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人类的愿望提供便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2)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科学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具有认识、文化、教育和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但科学一般并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技术则不同,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社会目的,如技术是直接追求经济的、军事的和社会的利益。
因此,对科学进行评价,追求的是正确性和深刻性;对技术进行评价,追求的是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科学的作用是教导人类,技术的作用是用现有的知识去为人民服务。
科学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思维的典型方式是纵向的,技术则需要结合知识的创造能力,其思维方式是横向的。
3)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亦不同科学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例如报告、论文、著作等;技术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例如产品、装置、设施及控制软件等。
在肯定方式上人们通常把科学上的突破叫做发现,而技术上的创新叫做发明。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和技术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科学技术史》复习
![《科学技术史》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64dc4c08bd63186bcebbc8b.png)
《科学技术史》复习汇总绪论科学技术史就是研究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以科学技术发展的史实为基础,按照历史进程系统阐述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外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并触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
(一)科学与技术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二者的密切关系,人们常常称之为“科学技术”,简称为“科技”。
(1)科学与技术的含义“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知识、学问)。
在西方,科学最早包含在哲学之中,称为自然哲学,直到近代才分离出来。
自然科学的性质首先在于它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技术”(techn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techne(艺术、技巧)和logos(言辞、说话)的结合,意味着完美的技艺和演讲。
技术具有改造自然的功能、生产功能和变革功能。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同一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又从属不同的研究领域。
科学注重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它主要是以知识形态表现出来的;技术注重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它主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任务、性质和目的三个方面。
由于科学与技术在功能和作用上各具特点,加上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19世纪以前的漫长岁月里,无论作为知识,还是作为社会活动,科学与技术之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基本上是独立自主地发展,各自独立发挥社会作用。
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分离的,它们平行地向前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深入发展,科学和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主要表现为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二)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一样,有着历史的积累和继承关系,当今的科学技术只是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存在形态。
(1)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科学技术工作者是创造科学技术史的主体,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等环境条件也是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试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试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b0385080b4e767f5acfce68.png)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科学与技术的本质、作用对象、目的、可预见度、成果及衡量标准等方面的异同,来说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关系异同本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古代、近代、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有各自的特点。
在19 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分离的,它们平行地向前发展。
20 世纪40 年代后,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空前增强,具体表现为“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而且,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在研究上也同步进行,互相接近。
[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知行不离的。
从历史上看,技术先于科学出现,科学源于技术,技术是科学之母;从近代后期以来看,科学上先有重大发现,技术上才有重大突破,科学是技术之父,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延伸和应用。
科学是“知”,技术是“行”。
然而,知行不可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因此错综复杂,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也有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涉及到当前科学社会学技术哲学以及技术创新理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2]所以必须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本质、内容等一些方面的区别,探讨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
[3]1、从科学与技术的本质来看说到科学、技术,人们往往会把他们连起来使用,简称“科技”。
但是而这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们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世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世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简介生产力或一般生产力;而技术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
[4]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科学活动是为了反映和认识世界,发现、阐明和预见客观规律,增加人类的知识文化财富,即生产精神产品;而技术活动则是为了改造和利用世界,创造人工自然,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即生产物质产品。
作为知识体系和观念形态的科学,属于社会精神文明的范畴;作为工具体系和人造世界的技术,属于社会物质文明的范畴。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850e1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a.png)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科和领域。
科学和技术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它们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而技术则将科学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改变。
首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体现在科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科学是研究现象和探索规律的一种系统的方法,通过科学研究,人们可以深入理解自然和社会的运行机制。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例如,物理学的发展为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化学的发展为材料科学和化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撑,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其次,技术则将科学的成果应用于实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技术是人类利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创造、生产和改造物质、能源和信息等的实践活动。
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工业革命的发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和社会交流方式,推动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
此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又不断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
科学的进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技术的应用又反过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和技术的双向互动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进程。
例如,科学家们在探索宇宙、分析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新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又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对象和实验条件,推动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科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而技术则将科学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变革的科技时代。
随着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将继续发展并产生更加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d28b3ae33687e21ae45a955.png)
自然辩证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工程硕士班张弦绪论几百年来,整个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厦,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和技术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与方法。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社会的整体性变化。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本文将从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入手,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一、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本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后,将这些认识综合起来,并通过概念系统形成的知识体系。
第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科学在分析、研究事物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又不断地以事实为依据,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自我矫正的探索过程。
第三,科学是生产力。
科学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第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重大特点。
1) 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科学的本质属性主要有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
二、技术的概念1.技术的本质技术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
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特征体现出独特的辨证性质:1、自然性和社会性 2、物质性和精神性 3、中立性与价值性 4、主体性和客体性 5、跃迁性和累积性。
第三讲科学与技术
![第三讲科学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add407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f.png)
④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和相关知识不同 ——科学研究在纯化和理想化的的条件下进行,不需考虑时代、民族或地域的特点及经济效益; 技术是综合运用多门知识,同时还涉及经的因素。
⑤科学和技术的实现目标和结果不同 ——科学活动的过程:多样性 一元性 模糊性 精确性 技术活动:一元性 多样性 ——科学活动的成果:概念、原理、定律、理论体系等; 技术活动的成果:产品、工具、机器、设备、装置等。
②科学和技术的基本任务与结构不同 ——科学回答:是什么? 为什么?; 技术回答:做什么?怎样做?。 ——科学是由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学说等知识单元构成; 技术是由设计方案、规程、准则、程序标准等单元构成。
③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不同 ——科学活动: 个别 一般 物质 精神 技术活动: 一般 个别 精神 物质 ——科学的研究方法:抽象、概括、分析 技术的研究方法: 想象、综合 ——科学致力于在认识上穷根究底,做到理论上的“清清楚楚”; 技术致力于在行动上可行有效。在实践上达到“实实在在” ——科学认识的实质:产生概念、提出假说、建立理论; 技术活动的实质:创造物质产品。
第三讲 科学与技术
科学 技术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一、科学
1、科学 1979年版的《辞海》:“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3997页); 1982年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
当代对技术本质的认识: ◆ 人类活动的行为方式,做事或制作的方法。 ◆ 劳动手段的总和 ◆ 对自然规律有意识的运用,是科学的物化。 何谓“技术”: 技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哲学大词典》1992年版779页)
科学思想史视野下的科学与技术关系探析
![科学思想史视野下的科学与技术关系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fe3ccb89eb172ded63b7e4.png)
科学思想史视野下的科学与技术关系探析姓名:张银娟学号:131736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摘要: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从史前期直到当前,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
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处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态下向前发展的,20世纪,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大变化,科学被大规模地应用于技术,从而开始了研究与开发的新时代。
关键词:科学技术历史关系现代科学与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塑造了今天的世界。
作为人类智力和实践的创造物,这两者都代表着人类集体成就的最高峰,理所当然会引起我的极大关注,想要追根溯源。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科学与技术乃是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历史进程的产物,并且已经成为每一个存在过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说到科学的历史和技术的历史,这里涉及的当然就既不会仅仅是今天才被称为科学的那个单一的对象,也不会只局限于今天才被叫做技术的那种完全独自进行的活动。
事实上,它们的历史是关于科学和技术在过去不同时期所呈现的种种不同传统的一串沿革。
那些传统体现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形态,事实上,就代表了全部历史时期的特征。
大体来说,就在不久以前,人类知识和技术的这些不同传统还一直是沿着各自的轨迹独立发展的,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如此。
例如,巴比伦天文学所代表的那种科学研究传统就与其后发展起来的任何一种天文学少有联系,尽管前者对后者多少有些影响[1]。
同样,中华文明中的科学和技术活动与过去在美洲进行的任何同类活动与毫不相干,曾经一直是独立发展的[2]。
但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毕竟不单是关于各种各样独立传统的历史,当代科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的世界主义,尽管任何微小的区域差异也不该忽视。
在古希腊文明崛起以前的那些古代王国,法老们都支持过实用技术和有用知识的发展,但对抽象研究毫无兴趣。
后来,随着非功利性探索的理论,或者说“纯科学”的希腊自然哲学的一步步深入,终于在伊斯兰世界和欧洲形成了那种“西方”传统。
自然辩证法__科学及技术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__科学及技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e0843faf12d2af90342e6ee.png)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摘要:传统上将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故本文研究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通过回顾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史,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辨证分析。
同时,本文对当今时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字:科学,技术,关系,发展史,趋势一、科学和技术的含义普通民众和媒体将那些他们搞不清楚的专业学科知识统称为科技。
但在我们看来,科学与技术是两个含义不同的词汇。
在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正确的理解这二者的关系,对于预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制定恰当的发展战略是很重要的[1]。
《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科学的:科学,运用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本文中的科学专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科学又可分为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两种[2]。
纯粹科学又称为基础科学,其目的在于增加关于我们自身以与我们周围世界的知识,而事先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
用科学政策的行话来讲,就是所谓“好奇取向”。
应用科学的目的则是对某一明确认识到的实际事物进行研究,增加关于此事物的知识,有明确的应用目的,即所谓的“任务取向”。
而对于技术,法国科学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给其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3]。
这个定义包含了五个要点:①技术是为某一目的,有别于科学;②强调技术是通过“共同协作”完成的;③指明技术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工具、硬件”;④指出技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规则,即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知识;⑤技术和科学一样,落脚点是“体系”。
从上面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定义可以看出,科学主要类似于大学的理科,而技术则类似于工科。
一个研究理论,另一个则关注实践。
但是,二者的划界问题远比理科、工科的界限要复杂,其是技术哲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3]。
科学与技术:关系演进与政策涵义
![科学与技术:关系演进与政策涵义](https://img.taocdn.com/s3/m/565c881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9.png)
科学与技术:关系演进与政策涵义
眭纪刚
【期刊名称】《科学学研究》
【年(卷),期】2009(27)6
【摘要】对科学与技术不做区分会导致科技政策的偏差。
本文从区分科学与技术
的界限出发,梳理两者在历史上的演进关系,发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疏远到密切的过程,并评价发达国家在起飞阶段的科学技术政策得失,最后为我国
的科学与技术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总页数】7页(P801-807)
【关键词】科学;技术;政策
【作者】眭纪刚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4
【相关文献】
1.试析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三者关系的历史演进 [J], 盛国荣
2.从生产力要素关系式的演进看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J], 陆金翰
3.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演进历史探究 [J], 于秀彬
4.国际科学技术政策关键节点文献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J], 侯剑华;张春博;王续琨
5.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涵义界定与比较研究 [J], 伍蓓;陈劲;王姗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讲科学与技术关系
![第一讲科学与技术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2aa2025ed630b1c59eeb54c.png)
《科学技术史纲要》1990年,美国学者米勒首先提出了公众科学素养的标准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基本了解。
与此同时,他认为,公众的科学素养是可以测量的,同时提出了测试科学素养的一系列指标体系和测试方法。
乔恩·米勒(JONMILLER),约68岁,美国人。
在他长期的研究中,解决了在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关于公众科学素养标准的问题。
绪论在米勒的体系中,科学素养首先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
米勒认为:对一个公民而言,并不需要他了解很多的科学知识,但是要知道基本术语和基本观点;如果不知道DNA是与生物学有关,电脑软件绝不是电脑中很软的零件,那么这个公民就丧失了通过大众媒介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能力;他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绪论第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表现和要求。
科学方法不仅是科学探究、获取未知领域真相的钥匙,也是学习、接受、传授已知领域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是揭露伪科学、反科学、弄虚作假等一切假象的工具。
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绪论第三,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是真正理解科学的体现。
科学严谨的、不容欺骗的本质,宽容和论证的风格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活带来了一种新的价值观,这就是公正和平等。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强大,为了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一旦错用,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巨大;避免这种现象的正确做法,就是把科学交给大众,让公众理解科学。
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绪论米勒体系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科学素质的把握是内在一致的。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界定为“四科两能力”,并作出了一系列修饰与限定。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3篇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86967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f.png)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第一篇:技术与科学的联系技术和科学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学问,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科领域。
而技术是在科学基础上,通过实践运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指应用科学知识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一种实践性活动。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是理论的,技术是实践的。
技术和科学有许多相同之处。
首先,科学和技术都是人们对于世界进行认知的手段。
科学通过理论的分析、实验的验证和模型的建立来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技术主要通过对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总结和借鉴,运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来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
其次,科学和技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
科学的发展可以促进技术的进步,技术的创新也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
例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通讯、控制等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而这些应用又不断地为微电子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探索方向。
同时,技术和科学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科学注重理论探索和发现,强调对规律的揭示和解释;而技术着眼于实用性和应用,需要依据现实需求做出各种实践成果和创新。
其次,科学更注重的是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需要学者不断地发掘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而技术注重的是需求导向和市场驱动,需要企业不断地推出新技术和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竞争。
总之,科学和技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相互依存,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科学为技术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基础,技术为科学提供了实践、应用和发展的机遇。
因此,在实践中要善于将科学和技术相融合,发挥二者的优势,创造更多更好的成果,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篇: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技术和科学都是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生活的探索,但二者侧重点和研究方向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首先,科学是一门学科,强调通过理性和方法论的探索,来深入研究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了解它们的本质特征、规律和机理。
对于科学而言,重要的是理论的构建和证明,而不是具体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我国对科学与技术的态度 汉语中 / 科学 0一词来源于近代日本学界, 原意
为分科之学, 19世纪末期引入我国。梁启超第一次 对 / 学 0与 / 术 0 ( 实际上就是 / 科学 0与 / 技术 0) 进行 了明确的分辨, 强调两者是不同的范畴。因此在清 末和民国时期, 甚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献中, 几乎 看不到 / 科学技术 0这一术语。直到 20世纪 50 年
第 6期
眭纪刚: 科学与技术: 关系演进与政策涵义
# 803#
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在西欧社会的种种有利 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 一是社会上有相当一批人 对探索自然具有兴趣; 二是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的 出 现; 三 是 科 学 研 究 成 为 一 种 有 组 织 的 社会 活 动 [ 18] 。近代科学革命以哥白尼的 / 日心学说 0为开 端, 以伽利略和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体系的构建为标 志, 全面超越了古希腊时代的科学成就。此外, 技术 革新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技术不仅为 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 更为自然科 学研究提供了许多社会生产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1 科学、技术及其范式
麦金将科学与技术作了如下区分 [ 7] : 认为科学 是一种致力于创造 ( 关于自然现象的 ) 理论的人类 活动形式, 其根本作用在于加深人们对自然的理解; 而技术是一 种致力 于创造 ( 制作或 装配物 质产品
的 ) 工艺的 人类活动形式, 其根本 作用在于拓展人 类的实践领域。
西方对科学与技术有较为明确的区分, 主要因 为二者源自不同的传统, 即理性主义 ( 学者传统 ) 和 功利主义 ( 工匠传统 )。笛卡尔的 / 我思故我在 0代 表了古典的理性主义传统, 培根的 / 知识就是力量 0 则代表了功利主义传统。西方学术在其发端时期就
确立了基于对宇宙万物的好奇而生成的求知传统, 这种 / 为求知而求知 0的学术价值取向是西方近代 科学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笛卡儿的 / 我 思 0突显的就是这种理性奠基的自由探索精神。但 是近代科学不单纯继承了希腊的理性精神, 科学还 与技术结合, 以其 / 效用 0服务于人类 / 征服 0、/ 改 造 0和 / 控制 0自然的意志, 成为近代工业社会的基 础。培根作为这一观念的代言人, 极力主张科学应 该增进人类的物质福利, 强调学者要深入实际, 实现
经历过中世纪的停滞不前后, 从 16 世纪开始,
¹ 例如, 亚里斯多德就认为 / 人们是由于诧异才开始研究哲学 , ,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 并不是为了实用 0 ( 5形而上学 6 ) [ 17] 。 º 阿基米德是个例外, 受王室的资助和要求, 他应用数学和力学理论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 见王顺义, 西方科技十二讲, P. 85。
由于科技一词的创建, 给我国学术界造成了一 定的混乱, 科学、技术、科技这三个概念时常被互相 替代。国人在 20世纪初好不容易才分清楚的科学 与技术, 到了世纪末反而又模糊起来 [ 12 ] 。邹承鲁先 生就曾指出, / 遗憾的是, 科技一词主 要是指, 有时 则完全指的是技术, 而很少指科学 0。 / 技术 0也可 以通过 / 科技 0这个中介被转换成 / 科学性的技术 0 以及 / 科学 0本身, 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人们在 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明的经验性技术, 但却被作为 中国古代科学辉煌的例证 [ 13] 。由于 / 科技 0的称谓 带来诸多弊端, 学者们强烈呼吁改变这种局面。吴 大猷先生就指出: / 我们通常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 和技术三者, 笼统地用 -科技 . 两字包括起来, 其实 这个简称, 已引致了社会上许多人对科学和技术的 混淆, 并导致政策和措施的偏差 0[ 14] 。 2. 2 西方社会对科学与技术的区分
3. 3 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时期 严格来讲,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从 19世纪中叶
之后才 日 趋密 切, 共 同构 成 了现 代 所谓 的 / 大科 学 0, 并呈现出科学、技术与生产三 位一体的趋势。 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从两方面 得到了根本改变: 一是随着技术越来越多的建立在 科学的基础上, 科学能提供大量的技术; 另一个重要 却不引人注意的变化是技术发展已成为科学研究的
重要源泉。这已不是伽利略时代困扰科学的仪器设 备问题, 而是基础科学探索中的许多结构和过程只 能利用技术成就来揭示; 在某些情况下, 科学 / 只能 存在于 0技术当中。因此, 越来越多的科学已成为 派生 / 技术 0。一个典型案例就是, 工作于 / 第二次 技术革命 0时代的巴斯德, 由他奠定的微生物学, 既 是基础科学研究, 又是应用技术 [ 4] 。
第 27卷 第 6期 2009年 6月
文章编号: 1003- 2053( 2009) 06- 0801- 07
科学学研究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 ience
V o.l 27 N o. 6 Jun 2009
科学与技术: 关系演进与政策涵义
眭纪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 学院, 北京 100084)
库恩 ( Kuhn) 在其经典著作 5科学革命的结构 6 中创造性地引入 / 范式 0 ( paradigm ) 概念, 并将其视 为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和思想工具, 进而描绘 出基于范 式及其变革的科学发 展的图景 [ 8] 。库恩 关于科学范式概念的阐述和以此为基础的科学发展 模式为技术研究者提供了启示。 Dosi把库恩的科学 范式概念扩展到技术发展研究, 他把技术范式定义 为根据一定的物质技术, 和从自然科学中得到的一 定原理, 解决一定技术问题的 / 模式 0和 / 模型 0[ 9] 。 Dosi进一步指出, 技术发展的程序和性质大体与科 学类似, 可能沿着某一范式所确定的技术轨迹连续 前进, 也可能因为新范式的出现表现出不连续 性 [ 10] 。技术范式的产生与科学发展、经济、组织机 构变化等各种因素有关。
# 802#
科学学研究
第 27卷
代, 我国制定了 5 1956) 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 规划 6, 并于 1957年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后, / 科学技术 0一词才见诸于文献和国家领导人的讲 话中, 随后又被简称为 / 科技 0, 并沿用至今 [ 11 ] 。其 实 / 科技 0一词并非中国人的有意发明, 它的出现也 绝非偶然: 一方面, / 科技 0一词的确反映了现代科 学与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另一方面, 它的出现也确 实有着深刻的现 实根源, 因为在今天的中 国, 随着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0的观点深入人心, / 科技 0 成为国人的共识。
重大问题, 如航海、采矿和军事技术等。正如恩格斯 所言: /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 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0[ 19] 。
当时的科学与技术在 / 职业 0上进一步分化, 但 在 / 解决技术问题 0上开始合作。 18世纪的工业发 展要求更大的技术进步解决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 但是单靠对现存技术的修改已无法满足这个要求, 因此需要进一步求助于科学, 依靠科学为技术提供 新的 / 技术原理 0, 打开 / 技术黑箱 0, 从而启发新技 术的发明, 使技术过程的理论得以优化。技术结束 了与科学长期分离的状态, 自觉向科学靠近。这种 模式不同于历史上的经验技术, 开始打上科学的烙 印, 适应了技术自身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例如工业革 命中的炼钢技术就是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物化 [ 18] 。
收稿日期: 2008- 10- 15; 修回日期: 2009- 03- 2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70673053) ; 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06 JZD 0035 ) 作者简介: 眭纪刚 ( 1978- ) , 男, 陕西大荔人, 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 组织理论。
学者与工匠的结合、知识与力量的统一。但是培根 的观念超前了 300年, 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方的 学者传统与工匠传统才开始很好的结合起来。科学 家研究基础理论, 认识世界, 发现 到实际 中, 发明创造新产品, 以增进人类的福祉。
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演进
摘 要: 对科学与技术不做区分 会导致科技政策的偏差。本文从 区分科学 与技术的界 限出发, 梳理两者 在历
史上的演进关系, 发现科学与技 术的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疏远到密切的过程, 并评价发达国家在起飞阶段
的科学技术政策得失, 最后为我 国的科学与技术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学; 技术; 政策
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
用为先导, 带动了新型加工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开采 技术; 转炉与平炉炼钢, 以及化学合成材料技术的快 速发展, 带动了汽船、汽车、电报、电话以及输电网、 输油管等新型传输技术的出现。作为主导技术的电 气和无线电技术主要依赖于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学 的确立¹ 。
19世纪末的现代自然科学革 命是在第二次技 术革命基础上并且与第三 次技术革命相结 合而发 生 [ 20] 。比如, X 射线、放射线和电 子三大科学发现 就是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由电气技术所产生的各种 实验仪器和材料的基础上取得的, 表明了现代科学 发展中技术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 这次科学革 命的成就超过以往任何 一次: 三 大科学发现、量子 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控制 论和系统、分子生物学和脑科学等成为举世瞩目的 伟大科学成就。
中图分类号: G 304
文献标识码: A
当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趋一体化, 呈现出科 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 化的态势 [ 1 ] 。但是在政策层 面, 需要对科学与技术的互动方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果对二者的关系不 做区分就会造成 偏差 [ 2] 。然 而 / 公共领域很少对科学和技术进行足够的区 分 0[ 3] 。二战后, 以 美国为首的科学发达国家曾长 期信奉基础科学在技术创新中起主要作用的观点, 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 科学技术政策 [ 4] 。但是近年 来, 这个逻辑面临极大的挑战,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重 新审视它们的科学技术政策, 注重技术对经济和环 境的促进作用 [ 5 ] 。我国也开始调整 科技政策的思 路, 强调要严格区分科学和技术的界限。在 2006年 制定的 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6中, 已不 再笼统 使用 / 科技 0一词, 而 是区分 为 / 科学 和技 术 0[ 6]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历史进程中, 有必要 把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置于历史背景下, 从演化的角 度认识二者的关系, 用比较的眼光了解发达国家在 经济起飞阶段的科学技术政策, 从而为我国制定合 理的科学技术政策提供相应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