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场所我知道》教学设计1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3篇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b558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8.png)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商品的一些优惠措施,懂得把握购物时机。
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要切合实际、货比三家的购买学问。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认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通过具体案例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交往、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掌握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学问。
教学难点:学生分析整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窍门无处不在。
前一段时间,我们以生活小窍门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发现了生活中的许多窍门,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购物问题。
那么这次主题活动我们就来探讨探讨购物的学问。
二、汇报分析,知识积累。
1、看一看。
教师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播放录像,展示商家的优惠活动吸引学生注意。
2、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调查、收集的信息。
教师将学生找到的资料整理展示在大屏幕上。
如:清仓处理原价80元现价50元;(削价)夏季服装全场八折;(打折)化妆品20倍积分;(积分)买裘皮中轿车;(抽奖)买200元送100元;(返券)酸奶买四赠一;(赠送)满18元加1元换三元钱香皂。
(换购)3、议一议。
学生与同桌小伙伴探讨这些优惠措施的含义,不能理解的小组合作分析解决。
4、交流信息的含义,了解商家推出优惠活动主要有以上(括号中)几个方面。
引导学生作为消费者可以把握商家的优惠策略选择最佳购物时机,买到所需商品。
三、自主探究,体验感知。
怎样才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呢?我们来试一试。
(一)、做消费者,购买一种新上市的饮料。
《购物场所我知道》教案
![《购物场所我知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a081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5.png)
《购物场所我知道》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购物场所,如超市、商场、便利店等;•学习购物场所的特点和服务内容;•掌握与购物场所有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学会描述购物场所的位置、交通方式等信息。
2. 教学准备•PPT或者平板电脑;•实物或图片展示购物场所;•白板、黑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学生作业本和练习题。
3. 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新课1.观看购物场所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购物场所的兴趣;2.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购物场所的常见认识。
第二步:学习新知识1.介绍购物场所的种类:超市、商场、便利店等;2.给出购物场所的定义和特点,并展示相关图片;3.教授与购物场所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购物车、付款、促销等。
第三步: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购物场所,描述其特点和服务内容;2.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介绍。
第四步:拓展知识1.引导学生关注购物场所的位置、交通方式等信息,并教授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2.制作一张地图,并标注不同购物场所的位置。
第五步: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题,加深对购物场所的理解;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并进行讨论。
第六步:总结反思1.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关键点和难点;2.学生就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4. 教学要点•购物场所的种类和特点;•与购物场所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购物场所的位置、交通方式等信息。
5. 教学扩展•邀请一位实际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士来讲解购物场所的运营和管理;•组织实地参观购物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购物过程。
6. 课后作业1.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购物场所的发展现状;2.根据所了解的信息,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购物场所,并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改进该购物场所的服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类型的购物场所,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同时,学生也会通过实践和互动合作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这将为他们日后的购物和社交生活提供更好的基础。
《公共场所礼仪文明购物》大班教案
![《公共场所礼仪文明购物》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382d3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3.png)
《公共场所礼仪文明购物》大班教案《公共场所礼仪文明购物》大班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共场所礼仪文明购物》大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公共场所礼仪文明购物》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购物时的购物规则,初步树立购物的行为规范。
如:超市里的东西谢绝品尝,物品要放回原位、进出超市要排队、不偷窃、付款后才能吃或使用等。
2、培养幼儿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
3、培养幼儿的良好购物礼仪习惯和公德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一元购物币;超市商品(生活区、玩具区、蔬菜区、水果区、学习用品区、服装区);音乐(进出场、逛超市);超市工作人员牌子;桌布。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教师:“宝贝们,你们有没有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呢?”幼儿:“有。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对了,超市里面糖果香,物品多彩又多样,对吗?”二、基本部分:教师:“倒霉熊呢,它今天也去超市购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看看她那样做对不对?我们要不要向她学习?”(播放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倒霉熊它在购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做的那些事对不对?”(幼儿自由回答。
主要引导幼儿说出:乱动超市的东西、推别人的车子、在超市吵架、损害超市东西)教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看过哪些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幼儿自由回答。
主要引导小朋友说出:乱动东西、拆包装、插队、物品没有放回原位、偷窃、乱扔垃圾等。
)教师:“罗老师这里呢有一些超市购物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逐一播放: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
幼儿园大班社会《走进超市》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走进超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4a4f9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7.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走进超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和功能,知道超市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场所。
2. 学会在超市中礼貌购物,能够自主选择商品,体验购物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超市的布局:门口、收银台、食品区、生活用品区、玩具区等。
2. 超市的购物规则:排队进入、礼貌购物、不乱动人家的东西、结账时要排队等候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超市图片、商品图片、购物车模型等。
2. 环境:模拟超市环境,设置食品区、生活用品区、玩具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超市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超市的名称和基本布局。
2. 讲解:向幼儿介绍超市的购物规则和注意事项,讲解如何在超市中礼貌购物。
3. 实践:带领幼儿模拟超市购物,让幼儿体验选择商品、排队结账的过程。
五、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逛超市,实践在超市中礼貌购物。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在超市购物的过程和感受,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模拟超市购物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超市布局和购物规则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家长反馈和幼儿的作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购物知识的情况。
3. 通过课堂讨论和分享,评估幼儿对超市购物的体验和感受。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小小收银员”活动,让幼儿体验收银员的工作,进一步了解超市运营。
2. 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购物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注意商品的安全使用。
2. 关注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确保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九、教学反馈: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 根据家长和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在本节课中,幼儿掌握了超市的基本布局和购物规则,学会了礼貌购物。
小学四年级教案 3 购物场所我知道-市赛
![小学四年级教案 3 购物场所我知道-市赛](https://img.taocdn.com/s3/m/c12c25d1bd64783e08122b83.png)
购物场所我知道松滋市黄杰小学李丹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购物场所我知道》。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
2、会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3、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和支付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根据购物场所的特点和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购物场所的图片影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写有购物场所名称的桌签。
2、学生准备:利用休息时间对学校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场所的数量、规模、所卖商品的种类、购物及付款方式。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师:前几天,爱好逛街的李老师在咱们实验小学周围逛了一大圈,随手拍了一些图片,想不想看一看?(想)我先来考考大家是不是“火眼金睛”?请大家保持安静,并在快速转换的画面中,尽可能多地记住李老师所去的地方。
2、你都记住了哪些地方?3、师:大家看,李老师去的都是些什么地方呀?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购物场所我知道”这个话题。
二、讨论特点,进行分类。
(一)超市类1、请大家仔细看图,虽然都是购物场所,但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不同。
我说一个,看你们能不能找出来是哪几处购物场所?2、我们把这几处归为同一类,也就是……(生:超市类。
)3、你还知道有哪些超市?(二)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看大屏上剩下的这些购物场所,分组从它们的规模、所卖商品的品种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小组内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待会儿全班一起交流。
1、分组讨论。
2、全班交流如何分类,以及各购物场所的特点。
(1)副食店;(2)小百货店;(3)农贸市场;(4)专卖店;(5)商场;3、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大型的购物场所?4、介绍荆州万达广场。
5、出示学校周围的购物场所调查统计表,谈谈看了后的感受?三、体验感受,活动导行。
(一)师:李老师听说钟鼓楼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计划招聘几名小导购员,我想从你们当中选拔几名优秀导购员推荐给他们,你们愿意吗?(愿意)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我是小小导购员”的活动。
品德与社会第七册《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第七册《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5170aaa0116c175f0e48b6.png)
品德与社会第七册《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第七册《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家庭消费的内容主体是商业,在学生了解了家庭的日常消费后,接下来应了解购物场所。
在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中从认识我们身边的商店导人。
主要考虑学生接触较多的就是社区里的便民店、小型自选市场和菜市场。
这样更有利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体验,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教材主要呈现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的五种购物场所:社区商店、百货商场、专卖店、超市、小商品批发市场。
这五种购物场所从经营方针。
商品种类、购物环境等方面各具特点,从不同方面为人们提供服务,所以要让学生通过调查,亲身体验、观察图片、照片和录像来分析他们的特点和不同之处,从而领悟商业是如何方便人们的生活的。
教材还安排了一组反映世界各地的商店照片,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很多学生家长走出了国门,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调查,把家长在国外商店的见闻在班里说说,丰富学生的知识。
教材简要地介绍了商业发展的历史,目的是让学生对商业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教师不必过多地展示这部分内容,学生简单了解就可以了,深一步的探究放到中学去解决。
学习目标态度:通过对各种购物场所的观察、体验,使学生感受商业活动与人们的关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商业;在商业今昔对比中,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蓬勃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兴趣、能力;与家长、同学讨论、交流和表达有力。
知识: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和各自具有的特点;了解一些现代化的买卖方式;初步了解商业发展的简要历程。
教材释义第34—35页,通过两组照片让学生了解社区里的各种购物场所。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食品、日用品种类全,购买方式方便、快捷,营业时间长,满足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之需。
随着城市发展出现的商业步行街的特点是集购物。
娱乐、休闲为一体,丰富了人们的假日生活。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公共场所礼仪文明购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公共场所礼仪文明购物》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b3ba07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b.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公共场所礼仪文明购物》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公共场所购物的基本礼仪。
2.培养幼儿在购物过程中的文明行为习惯。
3.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公共场所购物礼仪的认知与践行。
2.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购物过程中自觉遵守礼仪规范。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购物场景图、礼仪文明宣传册、购物小道具等。
2.环境准备:模拟购物场所,如商店、超市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看购物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购物场所的礼仪规范。
2.讲解与讨论(1)教师简要讲解公共场所购物的基本礼仪,如排队、礼貌用语、不随意触摸商品等。
(2)引导幼儿讨论在购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拥挤、插队等,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实践体验(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幼儿在购物过程中践行礼仪规范。
(2)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及时纠正不文明行为。
五、教学步骤详细分解1.导入教师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在购物时,都见过哪些文明礼仪行为?”2.讲解与讨论(1)教师讲解公共场所购物的基本礼仪,如排队、礼貌用语、不随意触摸商品等,并举例说明。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购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拥挤、插队等,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实践体验(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幼儿在购物过程中践行礼仪规范。
教师可提前准备购物小道具,如购物车、商品等。
(2)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及时纠正不文明行为。
如发现幼儿插队、随意触摸商品等,教师应及时提醒并引导幼儿改正。
六、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公共场所购物礼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在购物过程中自觉遵守礼仪规范。
2.教师在活动中,应更加关注幼儿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给予适当指导。
3.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尝试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游戏等,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公共场所购物礼仪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学会购物》教案
![《学会购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2a6e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a.png)
-难点一:货币的换算。学生在进行货币换算时容易出错,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突破。
-举例:将10元换算成角,学生可能会出现10元=100角或10元=1000角的错误。
-难点二:判断商品性价比。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性价比的概念,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引导来帮助学生掌握。
-举例:某品牌铅笔单价较低,但质量较差,另一品牌单价略高,但质量较好。如何引导学生判断哪个品牌的性价比更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会购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购物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此外,今天的课堂总结环节,学生们对购物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让我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个别学生在提问时显得有些拘谨,可能是担心自己的问题过于简单而被同学笑话。为了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勇于表达自己的疑惑。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购物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购物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模拟购物活动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购物的基本概念、货币的认识与换算、阅读商品标签和比较商品价格等知识点。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购物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四年级品社购物场所我知道
![小学四年级品社购物场所我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80df2df7336c1eb91b375d67.png)
小学四年级品社购物场所我知道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购物场所我知道》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项活动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购物场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各种购物场所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要,体会商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购物的愉悦。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来看,目前农村地区的购物场所与大城市相比还比较少,也比较单一。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新农村的建设,各式农村贸易集市、商业网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乡镇各处,城乡物资交流活动也异常活跃。
形式多样的市场和各型各类的购物场所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成熟的商业环境。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帮父母购买日用品,随父母逛街购物的经历。
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往往习以为常,虽然经常光顾或经过却并不留意观察。
对于某些经常光顾的购物场所,学生对它们的大致情况,比如所售商品、付款方式等有一定的认识,只是这些认识还非常表面化。
三、说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和它们的特点。
四、说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根据购物场所的特点和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购物场所的图片影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写有购物场所名称的卡片或图片。
学生准备: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家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场所的数量、规模、所卖商品的种类。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你们有没有单独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过东西购过物呢?学生回答。
2、那你们在哪儿购过物呢?学生举例。
(有超市,小卖铺,商场,专卖店,服装店,菜市场,手机店等)。
二、活动一:交流调查情况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购物场所,那这些购物场所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怎样来选择合适的购物场所呢?这节课呢咱们就来学习3《购物场所我知道》。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购物有学问精品教案设计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购物有学问精品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99feefbed5b9f3f80f1c77.png)
教科版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三)单元教课方案一、单元目标及课时区分○ 教课目的1.认识当地的一些商业场所,知道各种商品购置的地方。
2.检查、比较商品的不一样价钱,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
开始拥有独立的购置简单生活和学惯用品的能力。
3.具备初步的花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4.知道家庭经济根源的多种形式,认识家庭生活必需的开支。
学习合理花费、节俭节俭。
○ 课时分派二、教课活动事例事例一:各种各种的商铺活动目的:1.经过活动知道各种种类的购物场所及其特点。
2.学习购物,知道各种商品购置的地方,懂得购物的简单知识。
活动准备:部署学生检查家校邻近主要的购物场所,进行详尽的记录。
记录内容分为商铺名称、买什么种类的商品、买卖方式有什么特点。
b5E2RGbCAP商铺名称主要买什么商品买卖方式的特点活动课时:两课时活动过程:一、它们从哪来?列举身旁熟习的物件(衣服、文具盒、书包、粉笔、黑板刷等), 谈谈它们是从哪儿买来的,进而引出各种购物场所的名称,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种的商铺。
p1EanqFDPw二、介绍家庭邻近的购物场所1.你常常到哪些商铺买东西?2.学生疏组报告家庭邻近的购物场所:(1)将自己检查的购物场所的名称写在纸上,报告时贴在黑板上比对着说。
(2)有条件的能够出示照片。
(3)说一说自己检查的购物场全部什么特点,比方卖什么种类的商品,采纳如何的付款方式等。
三、购物场所大分类1.小组议论,试着给黑板上的购物场所分类。
2.学生疏组登台,将黑板上写有同一种类购物场所的纸条贴在一同,并谈谈原由。
3.稳固活动:我说你猜规则:选一位同学登台,由老师告诉他一个购物场所的名称,而后请他按其特点描述给大家听,请大家猜猜这是什么购物场所。
DXDiTa9E3d四、购物小顾问1.以下这些东西上哪儿买?怎么买?请你当个小顾问。
(1)酱油;( 2)家庭洁净用品;( 3)电脑;( 4)作业本和钢笔;(5)一套百科全书;( 6)一双“李宁牌”运动鞋;(7)青菜和大葱;( 8)饼干和牛奶。
《购物场所我知道》教学设计
![《购物场所我知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29239558f5f61fb6366613.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购物场所我知道》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购物场所我知道》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旨在通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交流身边的各种购物场所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购物场所及特点,通过模拟体验“导购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购物场所的特点,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购物场所,在交流新型购物方式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一两种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拓宽学生的购物视野,为学生积累更多的购物常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形式多样的市场和各型各类的购物场所,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成熟的商业环境。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跟父母购买日用品,随父母逛街购物的经历。
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往往习以为常,虽然经常光顾或经过却并不留意观察。
对于某些经常光顾的购物场所,学生对它们的大致情况,比如所售商品、付款方式等有一定的认识,只是这些认识还非常表面化。
对于他们不太熟悉的购物场所以及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孩子们的了解就仅限于来自日常交流、报刊、书籍和电视节目等,相关的知识比较缺乏。
这也是他们所好奇的、感兴趣的。
他们需要去了解,更渴望去了解。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各种购物场所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体会商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购物的愉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能力与方法:1.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各种信息,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2.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增强生活的本领,提高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知识:1.了解不同购物场所的特点,知道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2.了解新颖的购物方式和支付方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根据购物场所的特点和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新版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00d87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62.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5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单换算。
2、培养钱币换算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元)。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
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2、亲身体验,情景游戏“超市购物”。
今天梁老师在路上碰到了熊猫老板,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天刚开张,商店粒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采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教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如认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游戏后可轮流做服务员)(1)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8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
(2)第二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5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5元钱去购物,必须卖完,不能找零钱。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
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
(5)最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大家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2内容:购物游戏。
活动目标:1、10以内连加算式的去处方法。
2、听懂游戏规则,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1、布置超市的各种道具,带标价的商品图片若干,样币若干。
2、记录纸和笔,幼儿每人一份。
道德与法治《买东西的学问》教案练习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买东西的学问》教案练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7ae0b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d.png)
道德与法治《买东西的学问》教案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道德与法治:买东西的学问》。
这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购物过程中的道德和法律准则,掌握购物的基本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理性消费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买卖交易的公平原则、消费者的权益与义务。
使学生掌握如何挑选商品、比较价格、识别真伪等购物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的意识,激发他们对诚信交易的认同感和尊重劳动的态度。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实践能力: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实践购物过程中的决策与选择,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做到明智购物,合理消费。
1.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购物的基本常识和技巧,理解消费者权利和责任首先我们要了解购物的基本常识,购物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它需要我们去了解商品的一些基本知识。
比如我们要看看商品的包装上有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还要看看商品的描述是否清晰明确。
另外我们也要学会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这样才能买到性价比高的商品。
2. 技能:培养学生购物时的比较、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选购商品的能力好了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商场里看到好多自己心仪的商品,一时不知道选哪个好啊?那就得学会我们今天的重点——在购物时如何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挑选到更适合自己的商品。
咱们都知道,购物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现在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想要从这么多商品中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那一个,就得学会比较。
比如当你看到两件外观相似的衣服时,你可以比较它们的材质、做工和品牌。
同样地如果你在超市里看到好几个品牌的同一类产品,比如洗发水、牛奶等,你也可以通过比较价格、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产品的成分表来做出选择。
除了比较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分析。
分析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商品,比如你可以分析商品的评价和反馈,看看大家对这个商品的评价如何。
幼儿园大班社会《走进超市》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走进超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b0546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e.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走进超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和功能,知道超市是我们生活中购物的场所。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让幼儿在超市中学会自我服务和合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超市图片、购物清单、购物车等。
2. 环境准备:模拟超市环境,设置商品区、结账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和功能。
2. 主体活动:(1)带领幼儿参观模拟超市,了解商品的分类和摆放。
(2)组织幼儿进行购物活动,让幼儿学会查看价格、挑选商品、排队结账等。
(3)在购物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谦让。
3.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超市中的所见所闻,总结购物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购物清单,并完成一次家庭购物活动。
2. 延伸: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真实的超市,体验购物过程。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模拟超市中的表现,评价其对超市布局、商品分类的了解以及购物礼仪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家长反馈和幼儿分享,了解幼儿在家庭购物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3. 结合实地考察活动,评价幼儿在真实超市中的购物能力、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
2. 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八、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超市工作人员来园进行讲解,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超市的运营和管理。
2. 组织幼儿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商品的生产过程,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
3. 开展“我是小商人”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
九、教学活动延伸1. 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购物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购物场所我知道》教案2
![《购物场所我知道》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07be62b6bd97f192279e9a6.png)
《购物场所我知道》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
2.会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3.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准备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家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
了解购物场所的数量、规模、所卖商品的种类、付款方式。
教学活动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1.同学们,在生活中要购买需要的用品应该怎么办?2.照片展示,让学生观看一些周围熟悉的购物场所。
3.让学生完成书本中的调查表。
4.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购物场所的特点。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购物场所的特点。
6.游戏:每个小组想出一个购物场所,然后选一位同学,让他把该购物场特点叙述给大家听,由其他组的同学判断这个购物场所是哪个商店。
二、模拟商品买卖活动1.让学生置身与购物环境中。
2.任选三名同学到大门口当“导购员”。
3.学生模拟买卖商品,教师巡视。
4.其他同学提出自己想买的东西,由三个“导购员”抢答,并说出去哪儿买较好,并说出理由,其他同学评议。
如果“导购员”回答不正确或不令大家满意,就把“导购员”免职,由自选的助手承担“导购员”的任务。
那位导购员回答的问题多,坚持的时间长,则获得优秀“导购员”的称号。
5.评选“优秀售货员”、“文明顾客”。
三、了解新颖的购物方式1.先让学生回忆电视上介绍的或自己外出旅行所看到的新的选购、付款方式。
2.观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颖的购物、付款方式。
3.比较讨论自己的购物、付款方式与电脑演示的哪些方式更好,为什么?4.指导学生尝试通过网络购买一本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实际尝试一下新颖的购物方式。
《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第5课时)“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教学设计
![《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第5课时)“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32c54a10661ed9ad51f39c.png)
《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第5课时)“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及商业工作的复杂性。
2.懂得商店工作者的劳动和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感受商业工作者的辛苦,进而产生尊重他们劳动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商店里的局部工作人员并不陌生,如售货员、收银员等,在日常购物的过程中,学生对他们的工作特点有一些了解,但由于他们缺乏亲身体验和感受,对商店里的售货员、收银员等工作人员为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缺乏体会与认识,对于经理、采购员、保安等平时少有机会接触的其他工作人员,自然更缺乏了解。
同时,同学也难于体会消费者要想买一件如意的商品,需要许多商店工作人员的一起努力。
因此要善于调动和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带领他们通过调查探究,不时丰富和发展他们的认知,使他们在体验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
教学难点:感受商业工作者的辛苦,进而产生尊重他们劳动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利用平日随父母购物的机会,观察各种商业场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只要我们走进商店,就会有商店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服务。
商店里都有哪些不同的工作?这些工作有些什么特点?(揭示课题)活动二讨论交流1.提问:同学们知道商店里都有哪些工作人员?谁愿意说一说?2.学生交流。
导购员指引顾客购物;(出示图片:导购员.jpg)搬运工搬运货物;(出示图片:搬运工.jpg)清洁工打扫卫生;(出示图片:清洁工.jpg)收银员收取货款;(出示图片:收银员.jpg)保安人员保卫安全;(出示图片:保安.jpg)活动三模拟活动1.分小组练习体会商店里不同人员的工作平时需要做哪些工作。
(分成:售货组、收银组、经理组、采购组、保安组)2.各个小组学生轮流通过模拟活动介绍自己小组负责的角色。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去逛街》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去逛街》](https://img.taocdn.com/s3/m/a56642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e.png)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去逛街》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商店的基本布局和购物流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在商店购物的基本流程。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公共场所的规则意识。
三、教学准备1.环境创设:布置一个模拟商店的环境,包括货架、商品、收银台等。
2.教学材料:购物清单、钱币、商品标签等。
四、教学过程1.主题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讨论:你们去过商店吗?都买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商店里的物品丰富多样,可以满足我们的不同需求。
2.商店环境参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模拟商店,讲解商店的布局和各个区域的功能。
引导幼儿观察货架上的商品,了解商品的种类和价格。
3.购物流程讲解教师讲解购物流程:选择商品→查看价格→拿购物篮→结账。
示范购物流程,让幼儿跟随模仿。
4.分组购物体验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代表小组进行购物。
各小组根据购物清单,在模拟商店中选择商品,进行购物体验。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遵守购物规则,如排队、礼貌用语等。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购物体验,讨论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引导幼儿认识到公共场所的规则意识,如排队、不乱扔垃圾等。
6.活动延伸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商店购物情景,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幼儿去商店购物,引导幼儿观察、学习公共场所的规则。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模拟商店购物,让幼儿亲身体验购物流程,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购物过程中,幼儿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但也暴露出公共场所规则意识不足的问题。
3.教师应加强对幼儿公共场所规则意识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模拟商店购物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2.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购物行为的变化,评价幼儿公共场所规则意识的提高。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在商店购物的基本流程。
《购物的学问》教案
![《购物的学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ed001ca26925c52cc5bfb1.png)
《购物的学问》教案(第一课时)饮马学校姜超雪一、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增加生活经验,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
3.加深学生对购物时出现问题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掌握购物的常识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1.引领学生了解和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
2.让学生了解包装袋上的学问,模拟商品购买过程。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分析问题、提高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1.部分水果,食品,文具。
2.学生调查情境视频。
五、教学过程导入:1.让学生观察整个课堂与以往的不同,并交流在哪儿才能遇到这样的情景?活动一:师生现场模拟购物。
1.教师现场采访两名同学(为什么购买他家的产品)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出词语“价格”。
3.教师与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价格之谜”。
(同样的商品为什么会以不同的价格出售。
)4.学生思考并帮老师解答疑问。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出季节或者时间并随机板书)5.除了购物时间影响商品的价格,还有什么会影响它的价格呢?小组讨论交流,派一人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随机板书。
活动二:做调查,知差异1.观看购物调查情境视频,观察分析影响价格的其他原因。
2.师生合作完成调查记录表。
教师随机板书:产地、购买场所、新鲜程度等。
活动三:合理的讨价还价1.同学们了解的真详细,都是生活的有心人。
关于价格的学问原来这么多。
那么如果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可是零花钱又差几元,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教师相机引出“讨价还价”2.全班交流:讨价还价的好方法?应该注意什么?3.现场模拟讨价还价。
教师相机点评。
活动四:包装袋上学问多1.师:老师在课前做过调查,我知道咱们大家都喜欢吃美味的零食,今天老师带来了多数同学爱吃的薯片,请你猜猜它的背面是什么?2.假如让你去购买这袋薯片,你除了注意它们的价格之外,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3.观察包装袋图片,归纳管共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物场所我知道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各种购物场所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要,体会商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购物的愉悦。
能力:会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知识: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
了解多样的购物方式和支付方式。
学情分析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来看,目前农村地区的购物场所与大城市相比还比较少,也比较单一。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新农村的建设,各式农村贸易集市、商业网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乡镇各处,城乡物资交流活动也异常活跃。
形式多样的市场和各型各类的购物场所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成熟的商业环境。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帮父母购买日用品,随父母逛街购物的经历。
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往往习以为常,虽然经常光顾或经过却并不留意观察。
对于某些经常光顾的购物场所,学生对它们的大致情况,比如所售商品、付款方式等有一定的认识,只是这些认识还非常表面化。
对于一些本地暂时没有的、他们不太熟悉的购物场所以及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孩子们的了解就仅限于来自日常交流、报刊、书籍和电视节目等,相关的知识比较缺乏。
这也是他们所好奇的、感兴趣的。
他们需要去了解,更渴望去了解。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和它们的特点,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根据购物场所的特点和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根据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回忆、观察、体验等活动中引发思考,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说说身边的购物场所”,让学生回到他们的生活中,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和调查,了解本地区的主要购物场所、它们的功能和主要销售的商品。
“看特点猜购物场所”的游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不同的购物场所以及它们
的特点。
通过“推荐购物场所”,引发师生共同探究:购买同一种商品,同学们推荐了多个不同的购物场所,怎么办呢?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最后,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并设计未来的购物场所,让学生充分体会购物场所的形式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和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根据购物场所的特点和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购物场所的图片影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写有购物场所名称的卡片或图片。
学生准备: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家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场所的数量、规模、所卖商品的种类、购物及付款方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周边的购物场所”“我是小小‘导购员’”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新颖的购物方式”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说说身边的购物场所
1.场景再现:[出示图片:购物场所我知道](板书:购物场所我知道)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小调查:周边这些购物场所及其特点。
2.给这些购物场所分分类,将同一类型的购物场所归到一起,看看每一类购物场所都有些什么不同。
小结:这些购物场所可分为:(1)专卖店:农药化肥种子店、服装店、书店、药店……(2)市场:集市……(3)其他:小卖部、百货商场……(板书:专卖店、市场、其他)。
身边的这些购物场所为我们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物品,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购物经验和调查,了解本地区的主要购物场所,它们的功能和主要销售的商品。
】
活动二看看其他地方的购物场所
[出示图片: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1)]
学生交流发现新的购物场所,并了解相关购物场所的特点。
[播放视频: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2)]
帮助学生了解该购物场所的特点。
(板书:百货商场超市)
小结:购物场所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购物场所的种类划分越来越细,购物环境越来越舒适,商品种类越来越齐全,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和购物需要。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视频,使学生了解一些大型的购物场所,熟悉现代社会的商业环境。
】
活动三看特点猜购物场所
游戏:猜一猜
每人想出一个购物场所或商店,将该购物场所特点的关键词或句子写在纸条上,投入箱内,请同学上台抽取一张纸条,大声念出内容,并猜猜是哪个商店或
哪一类购物场所。
(如:(1)购物车、自选、收银台——超市;(2)露天经营、讨价还价、便宜、夜晚——夜市)
学生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注意关注学生的“谜面”和“谜底”,如果学生猜对,则对写和猜的学生给予表扬;如果猜错,则需要引导探究“谜面”是否合理,讨论后再猜。
)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不同的购物场所以及其特点。
】活动四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创设情境:如果给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最想买的一样东西是什么?可以到什么地方去买你想要的东西?在纸条上写想购买的商品,同桌交换纸条,在对方纸条上写下相应的购物场所。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纸条内容,并思考: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或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问题交流研讨:购买同一种商品,同学们推荐了多个不同的购物场所,怎么办?小组里商量商量,你们认为推荐去哪个购物场所比较好,简述推荐的理由。
小结:在众多的购物场所中,我们要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综合考虑各购物场所的商品种类、价格、质量、信誉、购物环境、路途远近、便捷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买回满意又适合的商品。
(板书:考虑商品种类、价格、质量、信誉、购物环境、路途远近、便捷程度、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设计意图:通过探究,进一步了解各种购物场所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
板书设计
购物场所我知道
购物场所的类型:百货商场、超市、专卖店、市场、其他
第2课时
活动一了解新颖的购物方式
[播放动画:新颖的购物方式和支付方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看了上面的介绍,你知道了哪些新颖的购物方式?
学生交流,了解邮购、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等新颖的选购方式,以及信用卡支付和分期付款等新颖的付款方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付款方式。
】
活动二设计未来的购物场所
分小组设计未来的购物场所(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用文字、绘画、模型、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展现创意,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妙想。
)“未来购物场所”交流展示会。
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购物,在探讨购物场所的过程中我们弄清了不同购物场所的特点,学会了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购物方式和支付方式,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方便、快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设计未来购物场所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购物场所的形式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
板书设计
新颖的购物方式
网上购物、邮购、电视购物、用信用卡支付。